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符号表linux

符号表linux

发布时间: 2022-05-25 05:23:45

linux内核符号表问题,怎么查看

查看内核 :uname -a

㈡ linux中重要文件夹介绍各个文件夹各有什么作用

以下是linux系统常见的重要目录以及各个目作用:
/
根目录。
包含了几乎所的文件目录。相当于中央系统。进入的最简单方法是:cd /。

/boot
引导程序,内核等存放的目录。
这个目录,包括了在引导过程中所必需的文件,引导程序的相关文件(例如grub,lilo以及相应的配置文件以及Linux操作系统内核相关文件(例如vmlinuz等一般都存放在这里。在最开始的启动阶段,通过引导程序将内核加载到内存,完成内核的启动(这个时候,虚拟文件系统还不存在,加载的内核虽然是从硬盘读取的,但是没经过Linux的虚拟文件系统,这是比较底层的东西来实现的。然后内核自己创建好虚拟文件系统,并且从虚拟文件系统的其他子目录中(例如/sbin 和 /etc加载需要在开机启动的其他程序或者服务或者特定的动作(部分可以由用户自己在相应的目录中修改相应的文件来配制。如果我们的机器中包含多个操作系统,那么可以通过修改这个目录中的某个配置文件(例如grub.conf来调整启动的默认操作系统,系统启动的择菜单,以及启动延迟等参数。

/sbin
超级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的存放目录。
存放大多涉及系统管理的命令(例如引导系统的init程序,是超级权限用户root的可执行命令存放地,普通用户无权限执行这个目录下的命令(但是时普通用户也可能会用到。这个目录和/usr/sbin; /usr/X11R6/sbin或/usr/local/sbin等目录是相似的,我们要记住,凡是目录sbin中包含的都是root权限才能执行的,这样就行了。后面会具体区分。

/bin
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的存放目录。
系统所需要的那些命令位于此目录,比如ls、cp、mkdir等命令;类似的目录还/usr/bin,/usr/local/bin等等。这个目录中的文件都是可执行的、普通用户都可以使用的命令。作为基础系统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命令就是放在这里。

/lib
根目录下的所程序的共享库目录。
此目录下包含系统引导和在根用户执行命令时候所必需用到的共享库。做个不太好但是比较形象的比喻,点类似于Windows上面的system32目录。理说,这里存放的文件应该是/bin目录下程序所需要的库文件的存放地,也不排除一些例外的情况。类似的目录还/usr/lib,/usr/local/lib等等。

/dev
设备文件目录。
在Linux中设备都是以文件形式出现,这里的设备可以是硬盘,键盘,鼠标,网卡,终端,等设备,通过访问这些文件可以访问到相应的设备。设备文件可以使用mknod命令来创建,具体参见相应的命令;而为了将对这些设备文件的访问转化为对设备的访问,需要向相应的设备提供设备驱动模块(一般将设备驱动编译之后,生成的结果是一个*.ko类型的二进制文件,在内核启动之后,再通过insmod等命令加载相应的设备驱动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设备文件来访问设备了。一般来说,想要Linux系统支持某个设备,只要个东西:相应的硬件设备,支持硬件的驱动模块,以及相应的设备文件。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HOME目录。
在Linux机器上,用户主目录通常直接或间接地置在此目录下。其结构通常由本地机的管理员来决定。通常而言,系统的每个用户都自己的家目录,目录以用户名作为名字存放在/home下面(例如quietheart用户,其家目录的名字为/home/quietheart。该目录中保存了绝大多数的用户文件(用户自己的配置文件,定制文件,文档,数据等),root用户除外(参见后面的/root目录。由于这个目录包含了用户实际的数据,通常系统管理员为这个目录单独挂载一个独立的磁盘分区,这样这个目录的文件系统格式就可能和其他目录不一样了(尽管表面上看,这个目录还是属于根目录的一棵子树上),有利于数据的维护。

/root
用户root的$HOME目录
系统管理员(就是root用户或超级用户)的主目录比较特殊,不存放在/home中,而是直接放在/root目录下了。

/etc
全局的配置文件存放目录。
系统和程序一般都可以通过修改相应的配置文件,来进行配置。例如,要配置系统开机的时候启动那些程序,配置某个程序启动的时候显示什么样的风格等等。通常这些配置文件都集中存放在/etc目录中,所以想要配置什么东西的话,可以在/etc下面寻找我们可能需要修改的文件。一些大型套件,如X11,在 /etc 下它们自己的子目录。系统配置文件可以放在这里或在 /usr/etc。 不过所程序总是在 /etc 目录下查找所需的配置文件,你也可以将这些文件链接到目录 /usr/etc。另外,还一个需要注意的常见现象就是,当某个程序在某个用户下运行的时候,可能会在该用户的家目录中生成一个配置文件(一般这个文件最开始就是/etc下相应配置文件的拷贝,存放相应于“当前用户”的配置,这样当前用户可以通过配置这个家目录的配置文件,来改变程序的行为,并且这个行为只是该用户特的。原因就是:一般来说一个程序启动,如果需要读取一些配置文件的话,它会首先读取当前用户家目录的配置文件,如果存在就使用;如果不存在它就到/etc下读取全局的配置文件进而启动程序。就是这个配置文件不自动生成,我们手动在自己的家目录中创建一个文件的话,也有许多程序会首先读取到这个家目录的文件并且以它的配置作为启动的选项(例如我们可以在家目录中创建vim程序的配置文件.vimrc,来配置自己的vim程序。

/usr
这个目录中包含了命令库文件和在通常操作中不会修改的文件。
这个目录对于系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其地位类似Windows上面的”Program Files”目录(请原谅我可能这样做比较不太恰当^_^。安装程序的时候,默认就是安装在此文件内部某个子文件夹内。输入命令后系统默认执行/usr/bin下的程序(当然,前提是这个目录的路径已经被添加到了系统的环境变量中。此目录通常也会挂载一个独立的磁盘分区,它应保存共享只读类文件,这样它可以被运行Linux的不同主机挂载。

/usr/lib
目标库文件,包括动态连接库加上一些通常不是直接调用的可执行文件的存放位置。
这个目录功能类似/lib目录,理说,这里存放的文件应该是/bin目录下程序所需要的库文件的存放地,也不排除一些例外的情况。

/usr/bin
一般使用者使用并且不是系统自检等所必需可执行文件的目录。
此目录相当于根文件系统下的对应目录(/bin,非启动系统,非修复系统以及非本地安装的程序一般都放在此目录下。

/usr/sbin
管理员使用的非系统必须的可执行文件存放目录。
此目录相当于根文件系统下的对应目录(/sbin,保存系统管理程序的二进制文件,并且这些文件不是系统启动或文件系统挂载 /usr 目录或修复系统所必需的。

/usr/share
存放共享文件的目录。
在此目录下不同的子目录中保存了同一个操作系统在不同构架下工作时特定应用程序的共享数据(例如程序文档信息)。使用者可以找到通常放在 /usr/doc 或 /usr/lib 或 /usr/man 目录下的这些类似数据。

/usr/include
C程序语言编译使用的头文件。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一般都存放在这里,通过头文件来使用某些库函数。默认来说这个路径被添加到了环境变量中,这样编译开发程序的时候编译器会自动搜索这个路径,从中找到你的程序中可能包含的头文件。

/usr/local
安装本地程序的一般默认路径。
当我们下载一个程序源代码,编译并且安装的时候,如果不特别指定安装的程序路径,那么默认会将程序相关的文件安装到这个目录的对应目录下。例如,安装的程序可执行文件被安装(安装实质就是复制到了/usr/local/bin下面,此程序(可执行文件所需要依赖的库文件被安装到了/usr/local/lib目录下,被安装的软件如果是某个开发库(例如Qt,Gtk等那么相应的头文件可能就被安装到了/usr/local/include中等等。也就是说,这个目录存放的内容,一般都是我们后来自己安装的软件的默认路径,如果择了这个默认路径作为软件的安装路径,被安装的软件的所文件都限制在这个目录中,其中的子目录就相应于根目录的子目录。

/proc
特殊文件目录。
这个目录采用一种特殊的文件系统格式(proc格式,内核支持这种格式。其中包含了全部虚拟文件。它们并不保存在磁盘中,也不占据磁盘空间(尽管命令ls -c会显示它们的大小)。当您查看它们时,您实际上看到的是内存里的信息,这些文件助于我们了解系统内部信息。例如:
├1/ 关于进程1的信息目录。每个进程在/proc 下一个名为其进程号的目录。
├cpuinfo 处理器信息,如类型、制造商、型号和性能。
├devices 当前运行的核心配置的设备驱动的列表。
├dma 显示当前使用的DMA通道。
├filesystems 核心配置的文件系统。
├interrupts 显示使用的中断,and how many of each there have been.
├ioports 当前使用的I/O端口。
├kcore 系统物理内存映象。与物理内存大小一样,但实际不占这么多内存;
├kmsg 核心输出的消息。也被送到syslog 。
├ksyms 核心符号表。
├loadavg 系统”平均负载”;3个没意义的指示器指出系统当前的工作量。
├meminfo 存储器使用信息,包括物理内存和swap。
├moles 当前加载了哪些核心模块。
├net 网络协议状态信息。
├self 到查看/proc 的程序的进程目录的符号连接。
├stat 系统的不同状态
├uptime 系统启动的时间长度。
└version 核心版本。

/opt
可择的文件目录。
这个目录表示的是可择的意思,些自定义软件包或者第方工具,就可以安装在这里。比如在Fedora Core 5.0中,OpenOffice就是安装在这里。些我们自己编译的软件包,就可以安装在这个目录中;通过源码包安装的软件,可以把它们的安装路径设置成/opt这样来安装。这个目录的作用一点类似/usr/local。

/mnt
临时挂载目录。
这个目录一般是用于存放挂载储存设备的挂载目录的,比如磁盘,光驱,网络文件系统等,当我们需要挂载某个磁盘设备的时候,可以把磁盘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上去,这样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访问这个目录来访问那个磁盘了。一般来说,我们最好在/mnt目录下面多建立几个子目录,挂载的时候挂载到这些子目录上面,因为通常我们可能不仅仅是挂载一个设备吧?

/media
挂载的媒体设备目录。
挂载的媒体设备目录,一般外部设备挂载到这里,例如cdrom等。比如我们插入一个U盘,我们一般会发现,Linux自动在这个目录下建立一个disk目录,然后把U盘挂载到这个disk目录上,通过访问这个disk来访问U盘。

/var
内容经常变化的目录。
此目录下文件的大小可能会改变,如缓冲文件,日志文件,缓存文件,等一般都存放在这里。

/tmp
临时文件目录。
该目录存放系统中的一些临时文件,文件可能会被系统自动清空。的系统直接把tmpfs类型的文件系统挂载到这个目录上,tmpfs文件系统由Linux内核支持,在这个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实际上是内存中的,由于内存的数据断电易失,当系统重新启动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目录被清空了。

/lost+found
恢复文件存放的位置。
当系统崩溃的时候,在系统修复过程中需要恢复的文件,可能就会在这里被找到了,这个目录一般为空。

另外,有些目录初学者容易混淆,这里简单区分一下:
/bin,/sbin与/usr/bin,/usr/sbin:
/bin一般存放对于用户和系统来说“必须”的程序(二进制文件)。
/sbin一般存放用于系统管理的“必需”的程序(二进制文件),一般普通用户不会使用,根用户使用。
/usr/bin一般存放的只是对用户和系统来说“不是必需的”程序(二进制文件)。
/usr/sbin一般存放用于系统管理的系统管理的不是必需的程序(二进制文件)。

/lib与/usr/lib:
/lib和/usr/lib的区别类似/bin,/sbin与/usr/bin,/usr/sbin。
/lib一般存放对于用户和系统来说“必须”的库(二进制文件)。
/usr/lib一般存放的只是对用户和系统来说“不是必需的”库(二进制文件)。

㈢ 怎么查看linux的内核符号表

在内核中通过/proc/kallsyms获得符号的地址

Linux内核符号表/proc/kallsyms的形成过程
./scripts/kallsyms.c负责生成System.map
./kernel/kallsyms.c负责生成/proc/kallsyms
./scripts/kallsyms.c解析vmlinux(.tmp_vmlinux)生成kallsyms.S(.tmp_kallsyms.S),然后内核编译过程中将kallsyms.S(内核符号表)编入内核镜像uImage
内核启动后./kernel/kallsyms.c解析uImage形成/proc/kallsyms
/proc/kallsyms包含了内核中的函数符号(包括没有EXPORT_SYMBOL)、全局变量(用EXPORT_SYMBOL导出的全局变量)
如何将内核中的函数、全局变量、静态变量都导出到/proc/kallsyms

查看内核 使用 uname -a

㈣ 如何编译linux版本

编译安装内核
下载并解压内核

解压内核:tar xf linux-2.6.XX.tar.xz
定制内核:make menuconfig
参见makefile menuconfig过程讲解
编译内核和模块:make
生成内核模块和vmlinuz,initrd.img,Symtem.map文件
安装内核和模块:sudo make moles_install install
复制模块文件到/lib/moles目录下、复制config,vmlinuz,initrd.img,Symtem.map文件到/boot目录、更新grub
其他命令:
make mrprobe:命令的作用是在每次配置并重新编译内核前需要先执行“make mrproper”命令清理源代码树,包括过去曾经配置的内核配置文件“.config”都将被清除。即进行新的编译工作时将原来老的配置文件给删除到,以免影响新的内核编译。
make dep:生成内核功能间的依赖关系,为编译内核做好准备。

几个重要的Linux内核文件介绍
config
使用make menuconfig 生成的内核配置文件,决定将内核的各个功能系统编译进内核还是编译为模块还是不编译。
vmlinuz 和 vmlinux
vmlinuz是可引导的、压缩的内核,“vm”代表“Virtual Memory”。Linux 支持虚拟内存,不像老的操作系统比如DOS有640KB内存的限制,Linux能够使用硬盘空间作为虚拟内存,因此得名“vm”。vmlinuz是可执行的Linux内核,vmlinuz的建立有两种方式:一是编译内核时通过“make zImage”创建,zImage适用于小内核的情况,它的存在是为了向后的兼容性;二是内核编译时通过命令make bzImage创建,bzImage是压缩的内核映像,需要注意,bzImage不是用bzip2压缩的,bzImage中的bz容易引起误解,bz表示“big zImage”,bzImage中的b是“big”意思。 zImage(vmlinuz)和bzImage(vmlinuz)都是用gzip压缩的。它们不仅是一个压缩文件,而且在这两个文件的开头部分内嵌有gzip解压缩代码,所以你不能用gunzip 或 gzip –dc解包vmlinuz。 内核文件中包含一个微型的gzip用于解压缩内核并引导它。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老的zImage解压缩内核到低端内存(第一个640K),bzImage解压缩内核到高端内存(1M以上)。如果内核比较小,那么可以采用zImage 或bzImage之一,两种方式引导的系统运行时是相同的。大的内核采用bzImage,不能采用zImage。 vmlinux是未压缩的内核,vmlinuz是vmlinux的压缩文件。
initrd.img
initrd是“initial ramdisk”的简写。initrd一般被用来临时的引导硬件到实际内核vmlinuz能够接管并继续引导的状态。比如initrd- 2.4.7-10.img主要是用于加载ext3等文件系统及scsi设备的驱动。如果你使用的是scsi硬盘,而内核vmlinuz中并没有这个 scsi硬件的驱动,那么在装入scsi模块之前,内核不能加载根文件系统,但scsi模块存储在根文件系统的/lib/moles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导一个能够读实际内核的initrd内核并用initrd修正scsi引导问题,initrd-2.4.7-10.img是用gzip压缩的文件。initrd映象文件是使用mkinitrd创建的,mkinitrd实用程序能够创建initrd映象文件,这个命令是RedHat专有的,其它Linux发行版或许有相应的命令。这是个很方便的实用程序。具体情况请看帮助:man mkinitrd
System.map是一个特定内核的内核符号表,由“nm vmlinux”产生并且不相关的符号被滤出。
下面几行来自/usr/src/linux-2.4/Makefile:
nm vmlinux | grep -v '(compiled)|(.o$$)|( [aUw] )|(..ng$$)|(LASH[RL]DI)' | sort > System.map
在进行程序设计时,会命名一些变量名或函数名之类的符号。Linux内核是一个很复杂的代码块,有许许多多的全局符号, Linux内核不使用符号名,而是通过变量或函数的地址来识别变量或函数名,比如不是使用size_t BytesRead这样的符号,而是像c0343f20这样引用这个变量。 对于使用计算机的人来说,更喜欢使用那些像size_t BytesRead这样的名字,而不喜欢像c0343f20这样的名字。内核主要是用c写的,所以编译器/连接器允许我们编码时使用符号名,而内核运行时使用地址。 然而,在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知道符号的地址,或者需要知道地址对应的符号,这由符号表来完成,符号表是所有符号连同它们的地址的列表。
Linux 符号表使用到2个文件: /proc/ksyms 、System.map 。/proc/ksyms是一个“proc file”,在内核引导时创建。实际上,它并不真正的是一个文件,它只不过是内核数据的表示,却给人们是一个磁盘文件的假象,这从它的文件大小是0可以看 出来。然而,System.map是存在于你的文件系统上的实际文件。当你编译一个新内核时,各个符号名的地址要发生变化,你的老的System.map 具有的是错误的符号信息,每次内核编译时产生一个新的System.map,你应当用新的System.map来取代老的System.map。
虽然内核本身并不真正使用System.map,但其它程序比如klogd, lsof和ps等软件需要一个正确的System.map。如果你使用错误的或没有System.map,klogd的输出将是不可靠的,这对于排除程序故障会带来困难。没有System.map,你可能会面临一些令人烦恼的提示信息。 另外少数驱动需要System.map来解析符号,没有为你当前运行的特定内核创建的System.map它们就不能正常工作。 Linux的内核日志守护进程klogd为了执行名称-地址解析,klogd需要使用System.map。System.map应当放在使用它的软件能够找到它的地方。执行:man klogd可知,如果没有将System.map作为一个变量的位置给klogd,那么它将按照下面的顺序,在三个地方查找System.map: /boot/System.map 、/System.map 、/usr/src/linux/System.map
System.map也有版本信息,klogd能够智能地查找正确的映象(map)文件。
makefile menuconfig过程讲解
当我们在执行make menuconfig这个命令时,系统到底帮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呢?这里面一共涉及到了一下几个文件我们来一一探讨
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scripts文件夹
arch/$ARCH/Kconfig文件、各层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
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各层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
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的.config文件、arch/$ARCH/configs/下的文件
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 include/generated/autoconf.h文件
1)scripts文件夹存放的是跟make menuconfig配置界面的图形绘制相关的文件,我们作为使用者无需关心这个文件夹的内容
2)当我们执行make menuconfig命令出现上述蓝色配置界面以前,系统帮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系统会读取arch/$ARCH/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生成整个配置界面选项(Kconfig是整个linux配置机制的核心),那么ARCH环境变量的值等于多少呢?它是由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决定的,在makefile下有此环境变量的定义:
SUBARCH := $(shell uname -m | sed -e s/i.86/i386/ -e s/sun4u/sparc64/ \
-e s/arm.*/arm/ -e s/sa110/arm/ \
-e s/s390x/s390/ -e s/parisc64/parisc/ \
-e s/ppc.*/powerpc/ -e s/mips.*/mips/ \
-e s/sh[234].*/sh/ )
..........
export KBUILD_BUILDHOST := $(SUBARCH)
ARCH ?= $(SUBARCH)
CROSS_COMPILE ?=
或者通过 make ARCH=arm menuconfig命令来生成配置界面
比如教务处进行考试,考试科数可能有外语、语文、数学等科,这里我们选择了arm科可进行考试,系统就会读取arm/arm/kconfig文件生成配置选项(选择了arm科的卷子),系统还提供了x86科、milps科等10几门功课的考试题
3)假设教务处比较“仁慈”,为了怕某些同学做错试题,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参考答案(默认配置选项),存放在arch/$ARCH/configs/目录下,对于arm科来说就是arch/arm/configs文件夹:

此文件夹中有许多选项,系统会读取哪个呢?内核默认会读取linux内核根目录下.config文件作为内核的默认选项(试题的参考答案),我们一般会根据开发板的类型从中选取一个与我们开发板最接近的系列到Linux内核根目录下(选择一个最接近的参考答案)
4).config
假设教务处留了一个心眼,他提供的参考答案并不完全正确(.config文件与我们的板子并不是完全匹配),这时我们可以选择直接修改.config文件然后执行make menuconfig命令读取新的选项。但是一般我们不采取这个方案,我们选择在配置界面中通过空格、esc、回车选择某些选项选中或者不选中,最后保存退出的时候,Linux内核会把新的选项(正确的参考答案)更新到.config中,此时我们可以把.config重命名为其它文件保存起来(当你执行make distclean时系统会把.config文件删除),以后我们再配置内核时就不需要再去arch/arm/configs下考取相应的文件了,省去了重新配置的麻烦,直接将保存的.config文件复制为.config即可.
5)经过以上两步,我们可以正确的读取、配置我们需要的界面了,那么他们如何跟makefile文件建立编译关系呢?当你保存make menuconfig选项时,系统会除了会自动更新.config外,还会将所有的选项以宏的形式保存在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 include/generated/autoconf.h文件下

内核中的源代码就都会包含以上.h文件,跟宏的定义情况进行条件编译。
当我们需要对一个文件整体选择如是否编译时,还需要修改对应的makefile文件,例如:

我们选择是否要编译s3c2410_ts.c这个文件时,makefile会根据CONFIG_TOUCHSCREEN_S3C2410来决定是编译此文件,此宏是在Kconfig文件中定义,当我们配置完成后,会出现在.config及autconf中,至此,我们就完成了整个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
最后我们会发现,整个linux内核配置过程中,留给用户的接口其实只有各层Kconfig、makefile文件以及对应的源文件。
比如我们如果想要给内核增加一个功能,并且通过make menuconfig控制其声称过程
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修改对应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按照Kconfig语法增加对应的选项;
其次执行make menuconfig选择编译进内核或者不编译进内核,或者编译为模块,.config文件和autoconf.h文件会自动生成;
最后修改对应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完成编译选项的添加;
最后的最后执行make命令进行编译。
Kconfig和Makefile
Linux内核源码树的每个目录下都有两个文档Kconfig和Makefile。分布到各目录的Kconfig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内核配置数据库,每个Kconfig分别描述了所属目录源文档相关的内核配置菜单。在执行内核配置make menuconfig时,从Kconfig中读出菜单,用户选择后保存到.config的内核配置文档中。在内核编译时,主Makefile调用这 个.config,就知道了用户的选择。这个内容说明了,Kconfig就是对应着内核的每级配置菜单。
假如要想添加新的驱动到内核的源码中,要修改Kconfig,这样就能够选择这个驱动,假如想使这个驱动被编译,则要修改Makefile。添加新 的驱动时需要修改的文档有两种(如果添加的只是文件,则只需修改当前层Kconfig和Makefile文件;如果添加的是目录,则需修改当前层和目录下 的共一对Kconfig和Makefile)Kconfig和Makefile。要想知道怎么修改这两种文档,就要知道两种文档的语法结构,Kconfig的语法参见参考文献《【linux-2.6.31】kbuild》。
Makefile 文件包含 5 部分:
Makefile 顶层的 Makefile
.config 内核配置文件
arch/$(ARCH)/Makefile 体系结构 Makefile
scripts/Makefile.* 适用于所有 kbuild Makefile 的通用规则等
kbuild Makefiles 大约有 500 个这样的文件
顶层 Makefile 读取内核配置操作产生的.config 文件,顶层 Makefile 构建两个主要的目标:vmlinux(内核映像)和 moles(所有模块文件)。它通过递归访问内核源码树下的子目录来构建这些目标。访问哪些子目录取决于内核配置。顶层 Makefile 包含一个体系结构 Makefile,由 arch/$(ARCH)/Makefile 指定。体系结构 Makefile 文件为顶层 Makefile 提供了特定体系结构的信息。每个子目录各有一个 kbuild文件和Makefile 文件来执行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命令。kbuild和Makefile文件利用.config 文件中的信息来构造由 kbuild 构建内建或者模块对象使用的各种文件列表。scripts/Makefile.*包含所有的定义/规则,等等。这些信息用于使用 kbuild和 Makefile 文件来构建内核。Makefile的语法参见参考文献《【linux-2.6.31】kbuild》。

参考文献
【linux-2.6.31】内核编译指南.pdf
【linux-2.6.31】kbuild.pdf
Linker script in Linux.pdf
linux内核的配置机制及其编译过程
Linux内核编译过程详解
Linux Kconfig及Makefile学习

㈤ LINUX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是什么

linux下文件结构
/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
/dev 设备特殊文件
/etc 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
/home 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lib 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作用类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
/sbin 系统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root 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呵呵,特权阶级)
/mnt 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proc 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
/usr 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其中包含:
/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录
/usr/bin 众多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linux文档
/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
/usr/lib 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usr/man 帮助文档
/usr/src 源代码,linux内核的源代码就放在/usr/src/linux里
/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
/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库根文件系统

通常情况下,根文件系统所占空间一般应该比较小,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文件都不需要
经常改动,而且包括严格的文件和一个小的不经常改变的文件系统不容易损坏。
除了可能的一个叫/vmlinuz标准的系统引导映像之外,根目录一般不含任何文件。所有
其他文件在根文件系统的子目录中。
1. /bin目录
/bin目录包含了引导启动所需的命令或普通用户可能用的命令(可能在引导启动后)。这些
命令都是二进制文件的可执行程序( bin是binary - -二进制的简称),多是系统中重要的系统文件。
2. /sbin目录
/sbin目录类似/bin ,也用于存储二进制文件。因为其中的大部分文件多是系统管理员使
用的基本的系统程序,所以虽然普通用户必要且允许时可以使用,但一般不给普通用户使用。
3. /etc目录
/etc目录存放着各种系统配置文件,其中包括了用户信息文件/etc/passwd,系统初始化文
件/etc/rc等。Linux正是靠这些文件才得以正常地运行。
4. /root目录
/root 目录是超级用户的目录。
5. /lib目录
/lib目录是根文件系统上的程序所需的共享库,存放了根文件系统程序运行所需的共享文
件。这些文件包含了可被许多程序共享的代码,以避免每个程序都包含有相同的子程序的副
本,故可以使得可执行文件变得更小,节省空间。
6. /lib/moles 目录
/lib/moles 目录包含系统核心可加载各种模块,尤其是那些在恢复损坏的系统时重新引
导系统所需的模块(例如网络和文件系统驱动)。
7. /dev目录
/dev目录存放了设备文件,即设备驱动程序,用户通过这些文件访问外部设备。比如,用
户可以通过访问/dev/mous e来访问鼠标的输入,就像访问其他文件一样。
8. /tmp目录
/tmp 目录存放程序在运行时产生的信息和数据。但在引导启动后,运行的程序最好使用
/var/tmp来代替/tmp ,因为前者可能拥有一个更大的磁盘空间。
9. /boot目录
/boot目录存放引导加载器(bootstrap loader)使用的文件,如LILO,核心映像也经常放在这里,
而不是放在根目录中。但是如果有许多核心映像,这个目录就可能变得很大,这时使用单独的
文件系统会更好一些。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要确保核心映像必须在IDE硬盘的前1024柱面内。
10. /mnt目录
/mnt目录是系统管理员临时安装(mount)文件系统的安装点。程序并不自动支持安装到
/mnt 。/mnt下面可以分为许多子目录,例如/mnt/dosa 可能是使用MSDOS文件系统的软驱,
而/mnt/exta 可能是使用ext2文件系统的软驱,/mnt/cdrom 光驱等等。
11. /proc, /usr,/var,/home目录
其他文件系统的安装点。

下面详细介绍;

/etc文件系统
/etc 目录包含各种系统配置文件,下面说明其中的一些。其他的你应该知道它们属于哪个
程序,并阅读该程序的m a n页。许多网络配置文件也在/etc 中。
1. /etc/rc或/etc/rc.d或/etc/rc?.d
启动、或改变运行级时运行的脚本或脚本的目录。
2. /etc/passwd
用户数据库,其中的域给出了用户名、真实姓名、用户起始目录、加密口令和用户的其
他信息。
3. /etc/fdprm
软盘参数表,用以说明不同的软盘格式。可用setfdprm 进行设置。更多的信息见s e t f d p r m
的帮助页。
4. /etc/fstab
指定启动时需要自动安装的文件系统列表。也包括用swapon -a启用的s w a p区的信息。
5. /etc/group
类似/etc/passwd ,但说明的不是用户信息而是组的信息。包括组的各种数据。
6. /etc/inittab
init 的配置文件。
7. /etc/issue
包括用户在登录提示符前的输出信息。通常包括系统的一段短说明或欢迎信息。具体内
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
8. /etc/magic
“f i l e”的配置文件。包含不同文件格式的说明,“f i l e”基于它猜测文件类型。
9. /etc/motd
m o t d是Message Of The Day的缩写,用户成功登录后自动输出。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
常用于通告信息,如计划关机时间的警告等。
10. /etc/mtab
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列表。由脚本( s c r i t p )初始化,并由mount 命令自动更新。当需要一
个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的列表时使用(例如df 命令)。
11. /etc/shadow
在安装了影子( s h a d o w )口令软件的系统上的影子口令文件。影子口令文件将/ e t c / p a s s w d
文件中的加密口令移动到/ e t c / s h a d o w中,而后者只对超级用户( r o o t )可读。这使破译口令更困
难,以此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12. /etc/login.defs
l o g i n命令的配置文件。
13. /etc/printcap
类似/etc/termcap ,但针对打印机。语法不同。
14. /etc/profile 、/ e t c / c s h . l o g i n、/etc/csh.cshrc
登录或启动时B o u r n e或C shells执行的文件。这允许系统管理员为所有用户建立全局缺省环境。
15. /etc/securetty
确认安全终端,即哪个终端允许超级用户( r o o t )登录。一般只列出虚拟控制台,这样就不
可能(至少很困难)通过调制解调器( m o d e m )或网络闯入系统并得到超级用户特权。
16. /etc/shells
列出可以使用的s h e l l。chsh 命令允许用户在本文件指定范围内改变登录的s h e l l。提供一
台机器F T P服务的服务进程ftpd 检查用户s h e l l是否列在/etc/shells 文件中,如果不是,将不允
许该用户登录。
17. /etc/termcap
终端性能数据库。说明不同的终端用什么“转义序列”控制。写程序时不直接输出转义
序列(这样只能工作于特定品牌的终端),而是从/etc/termcap 中查找要做的工作的正确序列。
这样,多数的程序可以在多数终端上运行。

/dev文件系统
/dev 目录包括所有设备的设备文件。设备文件用特定的约定命名,这在设备列表中说明。
设备文件在安装时由系统产生,以后可以用/dev/MAKEDEV 描述。/ d e v / M A K E D E V.local 是
系统管理员为本地设备文件(或连接)写的描述文稿(即如一些非标准设备驱动不是标准
MAKEDEV 的一部分)。下面简要介绍/ d e v下一些常用文件。
1. /dev/console
系统控制台,也就是直接和系统连接的监视器。
2. /dev/hd
I D E硬盘驱动程序接口。如: / d e v / h d a指的是第一个硬盘, h a d 1则是指/ d e v / h d a的第一个
分区。如系统中有其他的硬盘,则依次为/ d e v / h d b、/ d e v / h d c、. . . . . .;如有多个分区则依次为
h d a 1、h d a 2 . . . . . .
3. /dev/sd
S C S I磁盘驱动程序接口。如有系统有S C S I硬盘,就不会访问/ d e v / h a d,而会访问/ d e v / s d a。
4. /dev/fd
软驱设备驱动程序。如: / d e v / f d 0指系统的第一个软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A:盘,
/ d e v / f d 1指第二个软盘,. . . . . .而/ d e v / f d 1 H 1 4 4 0则表示访问驱动器1中的4 . 5高密盘。
5. /dev/st
S C S I磁带驱动器驱动程序。
6. /dev/tty
提供虚拟控制台支持。如: / d e v / t t y 1指的是系统的第一个虚拟控制台, / d e v / t t y 2则是系统
的第二个虚拟控制台。
7. /dev/pty
提供远程登陆伪终端支持。在进行Te l n e t登录时就要用到/ d e v / p t y设备。
8. /dev/ttys
计算机串行接口,对于D O S来说就是“ C O M 1”口。
9. /dev/cua
计算机串行接口,与调制解调器一起使用的设备。
10. /dev/null
“黑洞”,所有写入该设备的信息都将消失。例如:当想要将屏幕上的输出信息隐藏起来
时,只要将输出信息输入到/ d e v / n u l l中即可。

/usr文件系统
/usr 是个很重要的目录,通常这一文件系统很大,因为所有程序安装在这里。/usr 里的
所有文件一般来自L i n u x发行版(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本地安装的程序和其他东西在/usr/local 下,因为这样可以在升级新版系统或新发行版时无须重新安装全部程序。/usr 目录下的许多内容是
可选的,但这些功能会使用户使用系统更加有效。/ u s r可容纳许多大型的软件包和它们的配置
文件。下面列出一些重要的目录(一些不太重要的目录被省略了)。
1. /usr/X11R6
包含X Wi n d o w系统的所有可执行程序、配置文件和支持文件。为简化X的开发和安装,
X的文件没有集成到系统中。X Wi n d o w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图形
工具程序。用户如果对Microsoft Wi n d o w s或M a c h i n t o s h比较熟悉的话,就不会对X Wi n d o w系统感到束手无策了。
2. /usr/X386
类似/ u s r / X 11R6 ,但是是专门给X 11 Release 5的。
3. /usr/bin
集中了几乎所有用户命令,是系统的软件库。另有些命令在/bin 或/usr/local/bin 中。
4. /usr/sbin
包括了根文件系统不必要的系统管理命令,例如多数服务程序。
5. /usr/man、/ u s r / i n f o、/ u s r / d o c
这些目录包含所有手册页、G N U信息文档和各种其他文档文件。每个联机手册的“节”
都有两个子目录。例如: / u s r / m a n / m a n 1中包含联机手册第一节的源码(没有格式化的原始文
件),/ u s r / m a n / c a t 1包含第一节已格式化的内容。L联机手册分为以下九节:内部命令、系统调
用、库函数、设备、文件格式、游戏、宏软件包、系统管理和核心程序。
6. /usr/include
包含了C语言的头文件,这些文件多以. h结尾,用来描述C语言程序中用到的数据结构、
子过程和常量。为了保持一致性,这实际上应该放在/usr/lib 下,但习惯上一直沿用了这个名
字。
7. /usr/lib
包含了程序或子系统的不变的数据文件,包括一些s i t e - w i d e配置文件。名字l i b来源于库
(library); 编程的原始库也存在/usr/lib 里。当编译程序时,程序便会和其中的库进行连接。也
有许多程序把配置文件存入其中。
8. /usr/local
本地安装的软件和其他文件放在这里。这与/ u s r很相似。用户可能会在这发现一些比较大
的软件包,如T E X、E m a c s等。

/var文件系统
/var 包含系统一般运行时要改变的数据。通常这些数据所在的目录的大小是要经常变化
或扩充的。原来/ v a r目录中有些内容是在/ u s r中的,但为了保持/ u s r目录的相对稳定,就把那
些需要经常改变的目录放到/ v a r中了。每个系统是特定的,即不通过网络与其他计算机共享。
下面列出一些重要的目录(一些不太重要的目录省略了)。
1. /var/catman
包括了格式化过的帮助( m a n )页。帮助页的源文件一般存在/ u s r / m a n / m a n中;有些m a n页
可能有预格式化的版本,存在/ u s r / m a n / c a t中。而其他的m a n页在第一次看时都需要格式化,
格式化完的版本存在/var/man 中,这样其他人再看相同的页时就无须等待格式化了。
(/var/catman 经常被清除,就像清除临时目录一样。)
2. /var/lib
存放系统正常运行时要改变的文件。
3. /var/local
存放/usr/local 中安装的程序的可变数据(即系统管理员安装的程序)。注意,如果必要,
即使本地安装的程序也会使用其他/var 目录,例如/var/lock 。
4. /var/lock
锁定文件。许多程序遵循在/var/lock 中产生一个锁定文件的约定,以用来支持他们正在
使用某个特定的设备或文件。其他程序注意到这个锁定文件时,就不会再使用这个设备或文
件。
5. /var/log
各种程序的日志( L o g )文件,尤其是login (/var/log/wtmp log纪录所有到系统的登录和注
销) 和syslog (/var/log/messages 纪录存储所有核心和系统程序信息)。/var/log 里的文件经常不
确定地增长,应该定期清除。
6. /var/run
保存在下一次系统引导前有效的关于系统的信息文件。例如, /var/run/utmp 包含当前登
录的用户的信息。
7. /var/spool
放置“假脱机( s p o o l )”程序的目录,如m a i l、n e w s、打印队列和其他队列工作的目录。每
个不同的s p o o l在/var/spool 下有自己的子目录,例如,用户的邮箱就存放在/var/spool/mail 中。
8. /var/tmp
比/tmp 允许更大的或需要存在较长时间的临时文件。
注意系统管理员可能不允许/var/tmp 有很旧的文件。

/proc文件系统
/proc 文件系统是一个伪的文件系统,就是说它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目录,因而这是一
个非常特殊的目录。它并不存在于某个磁盘上,而是由核心在内存中产生。这个目录用于提
供关于系统的信息。下面说明一些最重要的文件和目录(/proc 文件系统在proc man页中有更详
细的说明)。
1. /proc/X
关于进程X的信息目录,这一X是这一进程的标识号。每个进程在/proc 下有一个名为自
己进程号的目录。
2. /proc/cpuinfo
存放处理器( C P U )的信息,如C P U的类型、制造商、型号和性能等。
3. /proc/devices
当前运行的核心配置的设备驱动的列表。
4. /proc/dma
显示当前使用的D M A通道。
5. /proc/filesystems
核心配置的文件系统信息。
6. /proc/interrupts
显示被占用的中断信息和占用者的信息,以及被占用的数量。
7. /proc/ioports
当前使用的I / O端口。
8. /proc/kcore
系统物理内存映像。与物理内存大小完全一样,然而实际上没有占用这么多内存;它仅
仅是在程序访问它时才被创建。(注意:除非你把它拷贝到什么地方,否则/proc 下没有任何
东西占用任何磁盘空间。)
9. /proc/kmsg
核心输出的消息。也会被送到s y s l o g。
10. /proc/ksyms
核心符号表。
11. /proc/loadavg
系统“平均负载”; 3个没有意义的指示器指出系统当前的工作量。
12. /proc/meminfo
各种存储器使用信息,包括物理内存和交换分区( s w a p )。
13. /proc/moles
存放当前加载了哪些核心模块信息。
14. /proc/net
网络协议状态信息。
15. /proc/self
存放到查看/proc 的程序的进程目录的符号连接。当2个进程查看/proc 时,这将会是不同
的连接。这主要便于程序得到它自己的进程目录。
16. /proc/stat
系统的不同状态,例如,系统启动后页面发生错误的次数。
17. /proc/uptime
系统启动的时间长度。
18. /proc/version
核心版本。

㈥ Linux内核模块了解知多少

(1)什么是Linux内核模块编辑本段首先什么是内核模块呢?这对于初学者无非是个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内核模块是Linux内核向外部提供的一个插口,其全称为动态可加载内核模块(Loadable Kernel Mole,LKM),我们简称为模块。Linux内核之所以提供模块机制,是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单内核(monolithic kernel)。单内核的最大优点是效率高,因为所有的内容都集成在一起,但其缺点是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相对较差,模块机制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模块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它可以被单独编译,但不能独立运行。它在运行时被链接到内核作为内核的一部分在内核空间运行,这与运行在用户空间的进程是不同的。模块通常由一组函数和数据结构组成,用来实现一种文件系统、一个驱动程序或其他内核上层的功能。总之,模块是一个为内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核也是一个模块)或其他内核模块提供使用功能的代码块。(2)内核模块的优缺点编辑本段利用内核模块的动态装载性具有如下优点:·将内核映象的尺寸保持在最小,并具有最大的灵活性;·便于检验新的内核代码,而不需重新编译内核并重新引导。但是,内核模块的引入也带来了如下问题:·对系统性能和内存利用有负面影响;·装入的内核模块和其他内核部分一样,具有相同的访问权限,因此,差的内核模块会导致系统崩溃;·为了使内核模块访问所有内核资源,内核必须维护符号表,并在装入和卸载模块时修改这些符号表;·有些模块要求利用其他模块的功能,因此,内核要维护模块之间的依赖性。·内核必须能够在卸载模块时通知模块,并且要释放分配给模块的内存和中断等资源;·内核版本和模块版本的不兼容,也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因此,严格的版本检查是必需的。尽管内核模块的引入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但是模块机制确实是扩充内核功能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在内核级进行编程的有效途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㈦ linux程序发布的时候都会保留一份符号表吗

#!/bin/bash #name:remove_one.sh #用途:查找并删除重复文件,每个文件只保留一个样本 #将文件依据大小排序并输出 ls -lS awk 'BEGIN { #得到第一行total总数并丢弃,读取下一行 getline;getline; name1=$9;size=$5; } { name2=$9; if(size==$5) #大小一样的可能是内容相同的文件 { #用md5进行校验和 (md5sum name1)getline; csum1=$1; (md5sum name2)getline; csum2=$1; #如果校验和相同则为内容相同的文集,输出名字 if( csum1==csum2 ) { {print name1;print name2} } }; size=$5;name1=name2; }' sort -u > plicate_files #计算重复文件的md5sum,将重复文件中的一采样写入plicate_sample中 cat plicate_filesxargs -I {} md5sum {} sort uniq -w 32 awk '{print $2}' sort -u > plicate_sample echo Removing... #删除在plicate_files中列出且未被plicate_sample列出的全部文件 comm plicate_files plicate_sample -2 -3tee /dev/stderrxargs rm echo Removed plicates files successfully -------------------------------------------------------- 执行: [root@node1 tmp]# sh remove_one.sh 过滤的是当前目录下的,不处理目录,不递归处理子目录

㈧ vmlinux去除符号表后还能用么

vmlinux是未压缩的内核,vmlinux 是ELF文件,即编译出来的最原始的文件。用于kernel-debug,产生system.map符号表,不能用于直接加载,不可以作为启动内核。只是启动过程中的中间媒体
vmlinuz是可引导的、压缩的内核。“vm”代表“Virtual Memory”。Linux 支持虚拟内存,不像老的操作系统比如DOS有640KB内存的限制
以是我在CSDN中看到的,可以使用反汇编查看这个文件:
arm-eabi-objmp -d kernel/vmlinux > 1.S

㈨ linux 怎么隐藏内核符号表

所谓内核符号表就是在内核内部函数或变量中可供外部引用的函数和变量的符号表。你隐藏它做什么?

热点内容
网络登录服务器需要获取什么信息 发布:2025-01-12 12:17:32 浏览:890
mac终端打开文件夹 发布:2025-01-12 12:17:31 浏览:295
第一次安装如何设置mysql密码 发布:2025-01-12 12:09:02 浏览:280
如何删除微信服务器上收藏 发布:2025-01-12 12:08:20 浏览:102
吃鸡游戏安卓区转苹果区怎么转 发布:2025-01-12 11:34:00 浏览:880
网页版c语言 发布:2025-01-12 11:21:01 浏览:864
安卓怎么更改排位常用英雄 发布:2025-01-12 11:10:33 浏览:561
拆迁的100万如何配置 发布:2025-01-12 11:08:52 浏览:575
如何配置ph值为次氯酸钠的ph值 发布:2025-01-12 11:08:52 浏览:437
pythonarraynumpy 发布:2025-01-12 11:01:47 浏览: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