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数据库三个阶段

数据库三个阶段

发布时间: 2022-05-24 00:26:06

❶ 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数据处理先后经历了简单数据处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特点

1、在简单数据处理阶段,数据与程序没有分离,需要手工安装数据的存放方式和处理过程,仅用于简单数据计算的场合。

2、文件管理阶段有了专门的数据文件,数据采用统一方式组织,能够满足复杂数据处理的需要。

3、数据库系统阶段通过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系统的组织,数据及其联系被统一考虑到数据库结构中,实现了全局数据库的统一,适合大型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

(1)数据库三个阶段扩展阅读:

数据处理的过程大致分为数据的准备、处理和输出3个阶段。在数据准备阶段,将数据脱机输入到穿孔卡片、穿孔纸带、磁带或磁盘。这个阶段也可以称为数据的录入阶段。

数据录入以后,就要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为此预先要由用户编制程序并把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是按程序的指示和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的。

所谓处理,就是指上述8个方面工作中的一个或若干个的组合。最后输出的是各种文字和数字的表格和报表。

数据处理系统已广泛地用于各种企业和事业,内容涉及薪金支付,票据收发、信贷和库存管理、生产调度、计划管理、销售分析等。它能产生操作报告、金融分析报告和统计报告等。数据处理技术涉及到文卷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等方面的技术。

❷ 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一、人工管理阶段:

数据的管理者:人。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

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管理的定义

数据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发挥数据的作用。实现数据有效管理的关键是数据组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在数据库系统中所建立的数据结构,更充分地描述了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数据修改、更新与扩充,同时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可靠、安全性与完整性,减少了数据冗余,故提高了数据共享程度及数据管理效率。

❸ 数据库技术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层次型和网状型:
代表产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
2、 关系型数据型库:
目前大部分数据库采用的是关系型数据库。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员E.F.Codd提出了关系模型。其代表产品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数据库将为更加丰富的数据模型和更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为特征,以提供传统数据库系统难以支持的新应用。它必须支持面向对象,具有开放性,能够在多个平台上使用。
管理技术的3个阶段
1 人工管理
2 文件管理
3 数据库系统

❹ 数据库技术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按照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是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❺ 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据库技术是用来解决文件处理系统问题的。当时的数据库处理技术还很脆弱,常常发生应用不能提交的情况。

2、20世纪70年代关系模型的诞生为数据库专家提供了构造和处理数据库的标准方法,推动了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1979年,Ashton-Tate公司引入了微机产品dBase Ⅱ,并称之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此数据库技术移植到了个人计算机上。

3、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后期,终端用户开始使用局域网技术将独立的计算机连接成网络,终端之间共享数据库,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多用户数据处理,称为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技术正在被用来同Internet技术相结合,以便在机构内联网、部门局域网甚至WWW上发布数据库数据。



(5)数据库三个阶段扩展阅读

在数据库的发展历史上,数据库先后经历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目前数据库产品中最重要的一员,80年代以来, 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厂商新出的数据库产品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即使一些非关系数据库产品也几乎都有支持关系数据库的接口。这主要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管理和存储关系型数据的问题。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关系型数据库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半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需要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以此同时,分布式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对数据库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就开始出现。

这类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设计和数据结构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们更强调数据库数据的高并发读写和存储大数据,这类数据库被称为NoSQL(Not only SQL)数据库。 而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一些传统领域依然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❻ 数据库经过哪三个阶段

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层次型和网状型:
代表产品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
2、 关系型数据型库:
目前大部分数据库采用的是关系型数据库。1970年IBM公司的研究员E.F.Codd提出了关系模型。其代表产品为sysem R和Inges。
3、 第三代数据库将为更加丰富的数据模型和更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为特征,以提供传统数据库系统难以支持的新应用。它必须支持面向对象,具有开放性,能够在多个平台上使用。
管理技术的3个阶段
1 人工管理
2 文件管理
3 数据库系统

❼ 数据库设计分哪几个阶段

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2、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4、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

5、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7)数据库三个阶段扩展阅读:

设计原则

1、一对一设计原则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对一关系设计原则进而开展数据维护工作,通过利用此原则能够尽量减少维护问题的出现,保证数据维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降低维护工作难度。

2、独特命名原则

独特命名原则的应用是为了减少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出现重复命名和规范命名现象出现。

3、双向使用原则

双向使用原则包括:事务使用原则和索引功能原则,软件市场常见的索引模式有:多行检索聚簇索引和单行检索非聚簇索引。

❽ 数据库建立的3个阶段

1.概念设计阶段
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从实际到理论。

2.逻辑设计阶段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对其进行优化。优化理论。

3.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选择理论落脚点。

❾ 数据库管理技术三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如下:

1、人工管理阶段:

(1)、数据不保存。因为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对于数据保存的需求尚不迫切。

(2)、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每个应用程序都要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和输入方法等。程序员编写应用程序是,还要安排数据的物理存储,因此程序员负担很重。

(3)、数据不共享。数据是面向程序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程序依赖于数据,如果数据的类型、格式或输入/输出方式等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则必须对应用程序做出相应的修改。

2、文件系统阶段:

(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外存上,可以对数据进行反复处理,并支持文件的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2)、文件系统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化,但从文件的整体来看却是无结构的。

(3)、其数据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

3、数据库系统阶段:

(1)、数据结构化。在描述数据时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且易扩充。数据不再针对某一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数据可被多个用户和多个应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应用,所以数据的共享性高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大大减少数据冗余。

(3)、数据独立性高。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为多个用户和应用程序所共享,对数据的存取往往是并发的,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放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为确保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有效和数据库系统的有效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以下4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①、数据安全性控制:防止因不合法使用数据而造成数据的泄露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机密。

②、数据的完整性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一些完整性规则,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③、并发控制:多用户同时存取或修改数据库时,防止相互干扰而给用户提供不正确的数据,并使数据库受到破坏。

④、数据恢复:当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系统有能力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最近某一时刻的正确状态。

(9)数据库三个阶段扩展阅读

阶段特点比较:

如果说从人工管理到文件系统,是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数据的实质进步,那么从文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质的飞跃。

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在大、中型计算机上实现并应用了数据管理的数据库技术,如Oracle、Sybase、Informix等,在微型计算机上也可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如常见的Access、FoxPro等软件,使数据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

❿ .数据库设计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六个阶段:

各阶段的任务如下: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拓展资料: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在数据库领域内,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设计是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中的核心技术。由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支持相关程序运行,数据库设计就变得异常复杂,因此最佳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种"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程,也就是规划和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过程。

热点内容
linux内核视频 发布:2024-10-26 19:30:16 浏览:293
微信猜拳算法 发布:2024-10-26 19:23:35 浏览:390
android编译第三方库 发布:2024-10-26 19:14:20 浏览:615
苹果手机怎么用蓝牙传照片给安卓 发布:2024-10-26 18:57:40 浏览:615
ios8程序加密 发布:2024-10-26 18:30:27 浏览:533
密码门锁没电了用什么数据线 发布:2024-10-26 18:21:11 浏览:855
linuxloop 发布:2024-10-26 18:20:46 浏览:932
linuxvg查看 发布:2024-10-26 18:09:51 浏览:585
图标是钥匙的加密软件 发布:2024-10-26 18:07:31 浏览:625
vip七九宝琉璃怎么配置魂环 发布:2024-10-26 17:51:17 浏览: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