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算法手
A. 浅谈小学计算方法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可以说小学数学的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段的计算学习,对于小学生今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重要部分之一.
一、重视计算学习的基础
随着现在教育在社会上的热度越来越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把自己孩子的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上学前,教孩子几个汉字或是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的家长不在少数. 所以,大部分一年级的孩子来上学时并非一无所知,他们通过自己家长的教育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经验,对计算已经不再陌生,甚至已经有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一年级主要是让孩子掌握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笔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等,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一开始是认数、分与合、比较大小、计算等穿插进行,而分与合的学习对10以内口算的学习起到了奠基和启蒙的作用,因此,分与合成了一年级学生一开始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曾遇到一个这样的学生,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并不好,但是10以内的加减法却计算得很好,速度快,正确率高. 笔者也曾从学生的父母处了解到,是在上学前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对计算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家长也很疑惑,为什么孩子计算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分与合这样的知识却总是掌握不了. 我想家长对孩子进行的计算教育一定是题海式练习,熟能生巧,学生自然会对计算有一定的掌握能力,但是并未进行系统学习,学生找不到知识间的联系,所以即使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也不代表就能掌握与之联系甚密的分与合. 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其他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不断地提高,而这名同学并没有太大的起色,所以,这看似简单的计算教学也是需要层层递进地系统学习的,把握好基础才能后来居上.
二、计算教学不断渗透进平时教学活动中
计算并不是一个章节式的知识点,也不是一个专题性的知识点,从低年级20以内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口诀试商,到中年级的两位整数乘除法,再到高年级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纯粹的计算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材. 另外,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三大领域,都与计算密不可分. 所以计算的教学必须渗透进每天的教学活动中.
笔者利用每节课的前3~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计算练习,而这些计算的练习又并不是呆板枯燥的. 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学生练习的题型也在不断变化. 如:一年级学习到一题四式后,学生在每天的练习中就会遇到已知一道算式,写出与之相关的另外三道算式,即给出算式3 + 5 = ?,学生写出5 + 3 = 8,8 - 3 = 5以及8 - 5 = 3;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法及口诀求商后,学生就会在每天的练习中遇到根据一句口诀,写出用它来计算的乘法和除法算式,即教师报出口诀三四十二,学生写出算式3 × 4 = 12,4 × 3 = 12,12 ÷ 3 = 4及12 ÷ 4 = 3;如果学生对于某一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也可利用这3~5分钟进行强化,如强化题型“5 + □ > 13,□里最小填几”等. 这每天的3~5分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培养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也能够对不断学习新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即使一开始有欠缺的同学,也可以利用这3~5分钟不断地补上.
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估算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估算的意义和重要性,为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奠定基础,低年级就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可以在具体的题目中渗透,如19 + 9,19可以看作20,9可以看作10,20 + 10 = 30,所以估计19 + 9的得数不会超过30;又如二年级经常遇到的问题“每条船最多可坐5人,33人6条船够坐吗?”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去尾法”和“进一法”. 有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三年级遇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需要试商”的内容时,相信学生便能得心应手地解决了.
四、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计算
恩格斯曾说:“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数学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最后还会应用于生活. 所以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计算的原型.
在低年级时,学生经常不能理解加减法或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而对于数量关系式,有些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式地学习. 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比如买东西时产生的几个量:商品价钱、付的钱、找回的钱,如果没有生活中真切地实践过,多次感受了这个过程,相信课堂上练得再多也无法弥补.
高斯曾说:“数学,科学的皇后;算术,数学的皇后. ”可见计算对于数学的重要意义. 从低年级开始,巩固学生的计算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意识,并在生活中感悟计算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灵活运用,是不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部分.
B. 小学生口算技巧培养方法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算技能 翟小 韩桂芬 口算的正确、合理、迅速、反映了那一个数学素养的高低;口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口算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实、勤、活、记、巧“五个字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积累。 一、实字上打基础 首先,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的好,理解算理扎实、讲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算理,领会计算方法,其次是低年级的口算达标特别重要。因此,教师一定要扎实推进,必须保证人人过关,达到熟练程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勤“字上下功夫 口算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做到天天练、课课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坚持大部分课时中利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训练,使常规教学常规化,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但在口算训练中要注意题量的适中。 三、“活”字上东脑筋 在口算训练过程中,方法单一会使学生厌烦的心理,所以训练的形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当学生对口算练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会觉得口算练习是一种负担。例如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学生相互出题;传统的扑克牌游戏中经典的算24点的游戏;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限时记时口算;听算训练等等。 但无论何种竞赛或游戏,教师都要精心组织,恰当评价,让全班同学都积极主动参与,关注每个学生,让人人都参与练习的机会,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记”字上做文章 在有些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同时,还要牢记运算定律和性质,主要有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率、结合律、分配率,商不变性质等等。 一、巧字上深钻研 在计算中,有些运算有特定的口算规律,教师要引领学生深钻研、巧运算,找出窍门,提高口算技巧。 在日常计算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能找到规律的题,教师不仅要留心,还要鼓励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发现窍门,提高巧算能力。 口算是项“细活”,容不得马马虎虎。口算技能的习得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紧紧相关,这种技能绝非一日半年之功所能铸成。所以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最终使学生的口算技能得以养成 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会说算理,学生能说就能想,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进而提高口算能力。如教学“9+6”的进位加法可以让学生讲出各种思考过程,9+1=10,10+5=15;4+6=10,10+5=15;10+6=16,16-1=15这样,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二、加强口算的基本训练。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做的多了,反应就快,正确率就高,反之,反应慢,准确率就低。口算训练中,要注意化繁为简,突出难点,对于基本的口算如:乘法口决,20以内加减法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而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口算是重点训练内容。 三、按一定速度要求训练。口算能力表现在正确、迅速上,正确是第一位,但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速度能反映出口算能力的高低,同时也能间接地反映一个人思维是否敏捷、灵活。口算训练要有速度要求,但要在口算正确的前提下,训练学生口算的速度,两者要统一,事实上,一个算得快的学生,正确率一般也比较高,反之亦然,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方式逐步提出速度要求,例如组织口算竞赛,瞬时提高等方式。口算能力还表现在持之以恒地训练。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懈地、有计划的进行,这就要求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我们中韩小学一年级每天中午训练口算,当然前20名学生速度比较快,得到金星银星的同学出去玩儿了,我又会让剩下的20名学生比一比,谁是第一名,又出来十名,让最后剩下的10名再比一比谁是第一,这样,我就发现学生口算速度提高了,当然要结合所学内容,有目的的选择口算题目,这样即能训练学生当天的各种能力,又可以训练口算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总之,在教学时,凡需要计算的,尽量与口算训练相结合,能口算的坚持让学生口算,长期坚持不懈,必能提高口算能力,形成口算习惯。四、适当介绍一些口算方法。好的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剂,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除了小学教材中已讲过的一些口算方法外,适当介绍一些其他口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提高学习口算的积极性。
C. 孩子学数学的快速心算法
链接:
《巧虎数学大闯关&九九乘法组》
目录:
九九乘法歌
数学小高手1-倍数的秘密
数学小高手2-99乘法大发现
数学小高手3-生活中的乘法
D. 手指算法是怎么算的
手指速算法也叫手心算,是一种不用算盘进行数学运算的方法。长期以来,人们进行计算,总是要通过笔算或借助于其它计算器(如算盘,计算机等),其实,我们每一个正常人的手也是一个完美的计算器,用手心算可以进行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六种运算,其运算速度(当然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加减可与电子计算机相媲美,乘除比珠算要快,平方、开平方比笔算快得多。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 表示数的方法是以左手五指设点作为数码盘,每个手指表示一位数,五个手指可表示个、十、百、千、万五位数字。
每个手指上9个数,首先我们看,我们的手指上有三根骨节,从上到下,第一骨节中部左侧表示1,第二骨节中部左侧表示2,第三骨节中部左侧表示3,从3往下移到手掌上表示4,手指的上端表示5,指肚表示6,手掌上有三道横纹,从上到下,第一道横纹表示7,第二道横纹表示8,第三道横纹表示9。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的计算方法是采用心算办法利用大脑形象再现指算计算过程而求出结果的方法。它把左手当作一架五档的小算盘,用右手五指点按这个小算盘来进行计算。记数时要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相对应的手指。其明确分工是:右手拇指/专点左手拇指,右手食指专点左手食指,右手中指专点左手中指,右手无名指专点左手无名指,右手小指专点左手小指。对应专业分工各不相扰。哪个手指点按数,哪个手指就伸开,手指不点按数时弯屈,表示0。它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不列运算程序,只需两手轻轻一合,便知答数,便可进行十万以内任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减少笔算列算式复杂的运算过程,省时省力,提高学生计算速度。
E. 怎样教儿童用手指算数
1、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代表1、2、3、4。
F. 手指快算,20以内的减法怎么算
学习快速算法的第一步是了解你的手。
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首先让孩子玩手指游戏,手和手掌面,伸直手指,幼儿可以单独观察拇指。
第二个提醒孩子左手代表10,右手代表数字,拇指每个代表5,另外4个手指代表1,根据拇指分别,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数字是67,89,因此5个手指可以代表数字9。
当右手是九,拳头是0,而左边食指代表10,是十进制。
这样,每个从0到99的数字都是重复的,双脚的动作可以代表300内的百位数。
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左手是10,右手有点"。
用手指定位公式,帮助孩子辨认。
10在惯例1的退位后面1也92回1也83回1也74回1也65回1也56也返回147回1也38在演算12退位减去: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例如:10-7(首先出10在1,然后7的退位公式回1也位3)=3多项运动是一个大类在儿童时期10加减去操作方法,幼儿对此方法很喜欢,在手指游戏玩边算术,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和计算精度,特别适合幼儿园儿童学习,如果你想计算20甚至少于100的练习,也可以继续探索这个基础上的总结。
拓展资料
手指速算----手心算,-是由西安牛宏伟老师研发的一种速算方法。是一种不用算盘进行数学运算的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进行计算,总是要通过笔算或借
手指速算
助于其它计算器(如算盘,计算机等),其实,我们每一个正常人的手也是一个完美的计算器,用手心算可以进行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六种运算,其运算速度(当然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加减可与电子计算机相媲美,乘除比珠算要快,平方、开平方比笔算快得多。
G. 小学一年级手指数学计算方法
小学一年级手指数学计算方法请参考以下资料:
H. 如何用手指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在教“十几减9”时,我让孩子们讨论交流得出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做减法想加法”,另一种是“破十法”。课后我了解到学生掌握算法的只有几个孩子,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教学中有交流为什么理解算理的却只有几个呢?我反思我的课堂:从学生的倾听习惯、交流的落实上进行思考,虽有新课程理念合作学习、自主交流但是我只是关注了那些课堂中能主动学习的孩子,那些坐在教室没有听课意识的孩子他们在一节课中根本是学不到什么,叫他们起来说算理他们怎么能说呢?还有那些胆小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我又关注他们没有呢?我深思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的学习情况我将怎么进行后面的教学呢?目前最关键的要怎样调动孩子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怎样去培养他们的听课意识。
接下来的教学我想要训练学生会说算理(主要掌握“破十法”的算理)。我把“破十法”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以大组为单位选其中表达最流利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其他同学读,四个大组比一比看那个大组的小老师多就给那一组加上一面红旗。在读算法的训练当中采用夺红旗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都想争当小老师。通过一节课的读说训练大部分学生都会说出用“破十法”十几减9每个算式的算理。第三节课教学我就感觉比较轻松多了,上课时我先对学生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练习,然后问:20以内退位减法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是不是我们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学完了呢?孩子们深思片刻说:“不是”。那小朋友们能当小老师来出题考考大家呢?孩子们听说当小老师考大家非常感兴趣,很多孩子都积极的参与学习,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我得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努力想办法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要训练良好的听课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
反思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加减法关系、10减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3种,平十法和破十法为一个课时,想加做减为一个课时。在两节课的教学后,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并不是太好。
教材采用“森林餐厅”的情境,将13-6的问题转化为如何取6个杯子的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取法。不同的取法对应着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取杯子的方法并不困难,且学生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关键是把取杯子的思路转化成计算方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数学化的过程。在情境的帮助下,学生理解了“破十法”和“平十法”的算理后,在让学生练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计算。计算后,让学生先说方法,再用小棒把计算方法演示出来帮助孩子理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先分哪个数,如何分?分过后再怎么算?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听。这时候,奖励认真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学生经历了从形象到抽象,从生活到数学的过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让每一个孩子都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贮备与经验积累都是不一样的,对于13-6这样的问题,不同孩子在解决过程会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的基础上,结合着自己的判断、理解、内化,不同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就可能获得不同的提高。因此,在练习时,学生在方法的选择上也体现出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选择直接计算,能力弱的孩子则需要在小棒等学具的帮助下计算。
“想加做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发现,在平时的计算中也用得比较多,因为加法是正向的运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但是需要让学生不仅对数有这样的感知,也能通过一定量的训练,逐步的意识到数量间的关系也存在着这样的加减关系,这就是本学期后面即将也学到的加减法关系,在这节课中进行渗透与孕伏。在实际的教学中,“想加做减”的方法是建立在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特别熟练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特别的熟练,就会觉得“想加做减”的方法很简单。可是,在过了一个寒假之后,孩子都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把口算练习都抛在脑后,上学期学习的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对这样一部分孩子来说,学习使用“想加做减”的方法特别难。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学习这三种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其实,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开展数学交流,鼓励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另外,我注意让学生在平时每天坚持练习口算,以10内的加减法为基础,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再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熟练后尝试用想加做减的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反思三: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以旧引新,“算减想加”。
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如:9 +( )=13、13 - 9 =
二、合作探索,强化学习过程。
1、动手操作。我在课上增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每2人一组小棒,老师给出指定算式,如:13-9= 学生操作;同桌间互相操作。然后讨论列式计算。这样不仅使学生即时巩固了课上所学的新知识,也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减法的意义,初步渗透了减法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习破十法。学生学习破十法时,我先让学生理解什么叫破十法,被减数比10大,而且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如:13-9= 这时,把被减数破开(拆开),其中一个数必须是10,另一个是3。用10来减9就够减了,而且还很快算出得1,再用1加回另一部分3,1+ 3= 4,所以,13-9=4。让学生明白学破十法的好处,是为了计算更方便、更容易、更准确。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
有的学生竟然能编出口诀:看到9想到1,3+1=4。有的用点数法等。有专家提出,由于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经历不同,适合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在学习十几减9时,学生重点掌握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接下来十几减8、7、6、5、4、3、2学生学得轻松,老师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学,有的学生可以有模有样的把过程讲出来。
四、做得不到之处
过分的注重了课堂的时间,过多的夺取了学生自求知识的权利,这也是我平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如果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去摆、去说、去交流、去感受,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和过程都表述出来,我想这才是学生内化的过程。每一次上新内容,都觉得关注学困生的时间较少。
反思四: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学习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
I. 老师杜绝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用手指头算算术,对吗
这要看孩子的能力问题,还有其智力发展的程度到哪里。不关乎对错,只是合不合适。小孩子一年级用手指头算算术很正常,也符合孩子的年龄发展。但,尽量要求不要用手指头算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及算术能力,可以理解,杜绝!没有必要。
J. 手指算法缺点
学手指速算不容易算计算量大的,特别习惯的难以改变对后面的算数学习不利。
因为在幼儿园时候学习了手指速算,简单的加减运算都可以用手来比划计算,但是到了小学阶段,题目越来做难,计算量越来越大,孩子的手算就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学习,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正,在二年级时候成绩就会迅速下降。
速算方法:
1、凑数
速算中的凑数通常是为了凑整,而所谓的凑整则是将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以便凑成一个方便计算的数,特别是“凑十”、“凑百”等,但是之后一定要记得把刚才“多加的”“减掉”、“多减的”“加上”。
2、拆数
有拼凑自然也有拆分,在运算过程中把一个复杂数拆成两个简单数,可以使隐含的数量关系明朗化,大大地简化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