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数据库使用说明

数据库使用说明

发布时间: 2022-05-09 00:13:23

sql2000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此方法适合操作MSSQL2000

使用此方式的条件
(1)自己电脑安装MSSQL2000数据库
(2)您的网站和数据库在自己电脑调试成功
此方法是将远程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备份到本地电脑的数据库或是将本地电脑数据库还原到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
( 以下将重点讲解如何把本地数据库还原到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备份的方式和还原类似不再讲解)
1.连接上远程数据库服务器:a:打开自己电脑的MSSQL企业管理器--找到SQL Server 组--点击右键--新建SQL Server 注册(I)--下一步--在可用的服务器 下输入数据库的IP地址如192.168.0.1 点击添加和下一步---点击 系统管理员给我分配的SQL SERVER 登陆信息 和下一步-- 在登陆名内输入数据库名,在密码内输入数据库密码 点击下一步--继续点击下一步直到完成 这样就和远程的数据库建立了连接. 2.把本地数据库导入到远程数据库:打开刚建立的数据库服务器如192.168.0.1--点开数据库--找到自己的数据库名---右键---所有任务里的导入数据---下一步--到了选择数据源页---服务器中默认local 点使用 SQL Server身份验证,用户名输入sa 密码输入您电脑数据库的sa密码,数据库选择你要导入到远程数据库的原始数据库名,然后下一步---到了选择目的画面 服务器 选择您远程数据库的IP 比如192.168.0.1--点使用SQL Server 身份验证,用户名中输入您在我们公司开通的数据库名,密码中写上对应的数据库密码,数据库中选择您在本站开通的数据库,然后下一步---点 在SQL Server数据库之间复制对象和数据,下一步--到了选择要复制的对象画面,把使用默认选项前面的勾去掉,然后点击右边的 选项 ,把安全措施选项中的 3个选择前的勾全部去掉,然后确定,下一步--到了 保存、调度和复制包画面,把立即运行前 保证打上勾(选择上)--然后默认下一步 直到完成,本地电脑的数据库将自动复制到远程数据库。

Ⅱ 数据库应用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或术语
1.数据库系统(注意要答到数据库系统包含哪些组成部分)
答:数据库系统(Date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数据库系统由五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DBS的核心,主要提供哪些功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e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3.映象
答: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顺序映象和非顺序映象,并由此得到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方法:它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存储表示方法,通常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来实现。链接存储方法:它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的。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指针类型来实现。
4.主属性:主要属性,可以起到唯一标识的作用,例如:教师,有教师编号,姓名,性别等属性,编号是主属性,其他是非住属性
5.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它使数据能独立于应用程序。可以说数据处理的发展史就是数据独立性不断进化的历史。在手工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完全交织在一起,没有独立性可言,数据结构作任何改动,应用程序也需要做相应的修改;文件系统出现后,虽然将两者分离,但实际上应用程序中依然要反映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存取方法等物理细节,因而只要数据作了任何修改,程序仍然需要作改动。而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程序和数据真正分离,使它们能独立发展。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加上数据的存取又由DBMS负责,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6.逻辑独立性: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7.物理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二、回答问题(以下问题应简单说明各要点,不宜只罗列各要点。)
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2.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一)硬件平台及数据库:(二)软件:(三)人员:最终用户:应用程序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DBA):
3.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在数据库系统中,通常按照其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征。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操作有检索、插入、删除、修改。3.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其特点有:1 数据结构化.2 数据冗余小易扩充,3 数据独立于程序,4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5.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这种结构的优点: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② 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
③ 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④ 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记录由哪些数据项构成,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义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③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② 一个表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如:数据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其目的有:
① 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
② 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Ⅲ dealogic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摘要 用MyEclipse直接连接Informix数据库和用ODBC连接Informix数据库。

Ⅳ 简要说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特性:冗余度小,数据独立性高,易扩展。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数据模式要素: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完整性约束条件。
定义属性值间的相互关连(主要体现于值的相等与否),这就是数据依赖,它是数据库模式设计的关键

函数依赖: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
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
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
则称
“X函数确定Y”

“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
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

两段锁协议: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事务首先要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

Ⅳ MYSQL数据库怎么用

、使用SHOW语句找出在服务器上当前存在什么数据库:mysql> SHOW DATABASES; +----------+ | Database | +----------+ | mysql | | test | +----------+ 3 rows in set (0.00 sec) 2、创建一个数据库abccs
mysql> CREATE DATABASE abccs;
注意不同操作系统对大小写的敏感。 3、选择你所创建的数据库
mysql> USE abccs
Database changed
此时你已经进入你刚才所建立的数据库abccs. 4、 创建一个数据库表 首先看现在你的数据库中存在什么表:
mysql> SHOW TABLES;
Empty set (0.00 sec)
说明刚才建立的数据库中还没有数据库表。下面来创建一个数据库表mytable:
我们要建立一个你公司员工的生日表,表的内容包含员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城市。mysql> CREATE TABLE mytable (name VARCHAR(20), sex CHAR(1), -> birth DATE, birthaddr VARCHAR(2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由于name、birthadd的列值是变化的,因此选择VARCHAR,其长度不一定是20。可以选择从1到255的任何长度,如果以后需要改变它的字长,可以使用ALTER TABLE语句。);性别只需一个字符就可以表示:"m"或"f",因此选用CHAR(1);birth列则使用DATE数据类型。 创建了一个表后,我们可以看看刚才做的结果,用SHOW TABLES显示数据库中有哪些表:mysql> SHOW TABLES; +---------------------+ | Tables in menagerie | +---------------------+ | mytables | +---------------------+ 5、显示表的结构:mysql> DESCRIBE mytable; +-------------+-------------+------+-----+---------+-------+ |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 | name | varchar(20) | YES | | NULL | | | sex | char(1) | YES | | NULL | | | birth | date | YES | | NULL | | | deathaddr | varchar(20) | YES | | NULL | | +-------------+-------------+------+-----+---------+-------+ 4 rows in set (0.00 sec) 6、 往表中加入记录 我们先用SELECT命令来查看表中的数据:
mysql> select * from mytable;
Empty set (0.00 sec)
这说明刚才创建的表还没有记录。 加入一条新记录:mysql> insert into mytable -> values (′abccs′,′f′,′1977-07-07′,′china′);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5 sec) 再用上面的SELECT命令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可以按此方法一条一条地将所有员工的记录加入到表中。 7、用文本方式将数据装入一个数据库表 如果一条一条地输入,很麻烦。我们可以用文本文件的方式将所有记录加入你的数据库表中。创建一个文本文件“mysql.txt”,每行包含一个记录,用定位符(tab)把值分开,并且以在CREATE TABLE语句中列出的列次序给出,例如:abccs f 1977-07-07 china mary f 1978-12-12 usa tom m 1970-09-02 usa 使用下面命令将文本文件“mytable.txt”装载到mytable表中:mysql> LOAD DATA LOCAL INFILE "mytable.txt" INTO TABLE pet; 再使用如下命令看看是否已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表中:mysql> select * from mytable;

Ⅵ 请教access2000数据库的具体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将要使用的对象方法。我们用来获取上一个页面传递过来的数据一般是使用Request对象。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使用Request对象来获取上传上来的文件数据,使用的方法是Request.BinaryRead()。而我们要从数据库中读出来图片的数据显示到网页上面要用到的方法是:
Request.BinaryWrite()。在我们得到了图片的数据,要保存到数据库中的时候,不可以直接使用Insert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而是要使用ADO的AppendChunk方法,同样的,读出数据库中的图片数据,要使用GetChunk方法。各个方法的具体语法如下:
*Request.BinaryRead语法:
variant=Request.BinaryRead(count)
参数
variant
返回值保存着从客户端读取到数据。
count
指明要从客户端读取的数据量大小,这个值小于或者等于使用方法Request.TotalBytes得到的数据量。
*Request.BinaryWrite语法:
Request.BinaryWritedata
参数
data
要写入到客户端浏览器中的数据包。
*Request.TotalBytes语法:
variant=Request.TotalBytes
参数
variant
返回从客户端读取到数据量的字节数。
*AppendChunk语法
将数据追加到大型文本、二进制数据Field或Parameter对象。
object.AppendChunkData
参数
objectField或Parameter对象
Data变体型,包含追加到对象中的数据。
说明
使用Field或Parameter对象的AppendChunk方法可将长二进制或字符数
据填写到对象中。在系统内存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AppendChunk方法对长整型值进行部分而非全部的操作。
*GetChunk语法
返回大型文本或二进制数据Field对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variable=field.GetChunk(Size)
返回值
返回变体型。
参数
Size长整型表达式,等于所要检索的字节或字符数。
说明
使用Field对象的GetChunk方法检索其部分或全部长二进制或字符数据。在系统内存有限的情况下,可使用GetChunk方法处理部分而非全部的长整型值。
GetChunk调用返回的数据将赋给“变量”。如果Size大于剩余的数据,则
GetChunk仅返回剩余的数据而无需用空白填充“变量”。如果字段为空,则
GetChunk方法返回Null。
每个后续的GetChunk调用将检索从前一次GetChunk调用停止处开始的数据。但是,如果从一个字段检索数据然后在当前记录中设置或读取另一个字段的值,ADO将认为已从第一个字段中检索出数据。如果在第一个字段上再次调用GetChunk方法,ADO将把调用解释为新的GetChunk操作并从记录的起始处开始读取。如果其他Recordset对象不是首个Recordset对象的副本,则访问其中的字段不会破坏GetChunk操作。
如果Field对象的Attributes属性中的adFldLong位设置为True,则可以对该字段使用GetChunk方法。
如果在Field对象上使用Getchunk方法时没有当前记录,将产生错误3021(无当前记录)。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设计我们的数据库了,作为测试我们的数据库结构如下(access2000):

字段名称 类型 描述
id 自动编号 主键值
img OLE对象 用来保存图片数据

对于在MSSQLServer7中,对应的结构如下:
字段名称 类型 描述
id int(Identity) 主键值
img image 用来保存图片数据

现在开始正式编写我们的纯ASP代码上传部分了,首先,我们有一个提供给用户的上传界面,可以让用户选择要上传的图片。代码如下
(upload.htm):
<html>
<body>
<center>
<form name="mainForm"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action="process.asp" method=post>
<inputtype=filename=mefile><br>
<inputtype=submitname=okvalue="OK">
</form>
</center>
</body>
</html>
注意enctype="multipart/form-data",一定要在Form中有这个属性,否则,将无法得到上传上来的数据。接下来,我们要在process.asp中对从浏览器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因为我们在process.asp中获取到的数据不仅仅包含了我们想要的上传上来的图片的数据,也包含了其他的无用的信息,我们需要剔除冗余数据,并将处理过的图片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这里我们以access2000为例。具体代码如下(process.asp):
<%
response.buffer=true
formsize=request.totalbytes
formdata=request.binaryread(formsize)
bncrlf=chrB(13)&chrB(10)
divider=leftB(formdata,clng(instrb(formdata,bncrlf))-1)
datastart=instrb(formdata,bncrlf&bncrlf)+4
dataend=instrb(datastart+1,formdata,divider)-datastart
mydata=midb(formdata,datastart,dataend)
setconnGraph=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Graph.ConnectionString="driver={MicrosoftAccessDriver(*.mdb)};DBQ="&server.MapPath("images.mdb")&";uid=WD=;"
connGraph.Open
setrec=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ec.Open"SELECT*FROM[images]whereidisnull",connGraph,1,3
rec.addnew
rec("img").appendchunkmydata
rec.update
rec.close
setrec=nothing
setconnGraph=nothing
%>
好了,这下我们就把上传来的图片保存到了名为images.mdb的数据库中了,剩下的工作就是要将数据库中的图片数据显示到网页上面了。一般在HTML中,显示图片都是使用<IMG>标签,也就是<IMGSRC="图片路径">,但是我们的图片是保存到了数据库中,“图片路径”是什么呢?呵呵,其实这个SRC属性除了指定路径外,也可以这样使用哦:
<IMGSRC="showimg.asp?id=xxx">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showimg.asp中从数据库中读出来符合条件的
数据,并返回到SRC属性中就可以了,具体代码如下(showimg.asp):
<%
setconnGraph=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Graph.ConnectionString="driver={MicrosoftAccessDriver(*.mdb)};DBQ="&
server.MapPath("images.mdb")&";uid=WD=;"
connGraph.Open
setrec=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trsql="selectimgfromimageswhereid="&trim(request("id"))
rec.openstrsql,connGraph,1,1
Response.ContentType="image/*"
Response.BinaryWriterec("img").getChunk(7500000)
rec.close
setrec=nothing
setconnGraph=nothing
%>
注意在输出到浏览器之前一定要指定Response.ContentType="image/*",
以便正常显示图片。
最后要注意的地方是,我的process.asp中作的处理没有考虑到第一页(upload.htm)中还有其他数据,比如<INPUT type=tesxt name=userid>等等,如果有这些项目,你的process.asp就要注意处理掉不必要的数据。

Ⅶ 数据库得一些常用语句及其使用方法

--数据操作
SELECT --从数据库表中检索数据行和列
INSERT --向数据库表添加新数据行
DELETE --从数据库表中删除数据行
UPDATE --更新数据库表中的数据
--数据定义
CREATE TABLE --创建一个数据库表
DROP TABLE --从数据库中删除表
ALTER TABLE --修改数据库表结构
CREATE VIEW --创建一个视图
DROP VIEW --从数据库中删除视图
CREATE INDEX --为数据库表创建一个索引
DROP INDEX --从数据库中删除索引
CREATE PROCEDURE --创建一个存储过程
DROP PROCEDURE --从数据库中删除存储过程
CREATE TRIGGER --创建一个触发器
DROP TRIGGER --从数据库中删除触发器
CREATE SCHEMA --向数据库添加一个新模式
DROP SCHEMA --从数据库中删除一个模式
CREATE DOMAIN --创建一个数据值域
ALTER DOMAIN --改变域定义
DROP DOMAIN --从数据库中删除一个域
--数据控制
GRANT --授予用户访问权限
DENY --拒绝用户访问
REVOKE --解除用户访问权限
--事务控制
COMMIT --结束当前事务
ROLLBACK --中止当前事务
SET TRANSACTION --定义当前事务数据访问特征
--程序化SQL
DECLARE --为查询设定游标
EXPLAN --为查询描述数据访问计划
OPEN --检索查询结果打开一个游标
FETCH --检索一行查询结果
CLOSE --关闭游标
PREPARE --为动态执行准备SQL 语句
EXECUTE --动态地执行SQL 语句
DESCRIBE --描述准备好的查询
---局部变量
declare @id char(10)
--set @id = '10010001'
select @id = '10010001'
---全局变量
---必须以@@开头

Ⅷ MySQL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需要用的资料以链接的形式给需要的同学。

我用的mysql版本为: Mysql-5.5.45-win64.msi 密码是:26zw

图形化工具 Navicat(前期不推荐用,直接手动敲): Navicat 密码:c7fs

开始我的MySQL之旅吧 始于2016.12.04

--WH

一、数据库的安装

这个就不在这里过多阐述了,因为网上实在是太多安装mysql的教程了,有了我给的mysql,在按照这个安装教程(MySQL安装教程)去看,就能够安装完好。

安装好mysql后,如果需要使用windows命令窗口(也就是cmd)来操作mysql,那么就需要配置环境变量,在安装好的mysql下找到bin,将其目录放到环境变量path中去,就行了,检测成功与否的方法是在cmd命令窗口中输入mysql,就会出现一大段英文,就说明成功了,反之失败,如果不会的话就去网络搜教程。

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1、开启mysql服务命令

net start mysql

2、进入mysql的两种方式

明文进入:mysql -uroot -proot格式:mysql -u帐号-p密码

密文进入:mysql -uroot -p 按enter会提示你输入密码(Enter pssword:),此时你写的密码就会显示为***这样。

3、查看mysql中所有的数据库(一般在固定的单词命令就会是用大写,这个要习惯,看多了敲多了就认识了)

前面四个数据库是mysql中自带的,也就是必须的.

SHOW DATABASES;

4、创建名为test_1的数据库

格式: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CREATE DATABASE test_1;

5、删除名为test_1的数据库

格式: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DROP DATABASE test_1;

总结:学习了对数据库的三个操作,1、查看所有数据库 2、创建数据库 3、删除数据库

三、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数据表和数据库还有Mysql三者的关系

mysql中保存了很多数据库、一个数据库中可以保存很多表。

对数据表的增(创建表)删(删除表)改(修改表字段)查(查询表结构)。 注意:这里的操作对象是表,对表的操作也就是表的结构,和表中的字段的操作(字段和记录要分清楚)

前提:表是在数据库下的,所以要先确实使用哪个数据库。

USE test_1;

1、创建数据表

格式:CREATE TABLE 数据表名(

字段名1数据类型[列级别约束条件],

字段名2数据类型[列级别约束条件],

字段名3数据类型[列级别约束条件]

);

注意:格式不一定需要这样隔着写,完全可以全部写成一行。但是那样写可观性非常差。我这样写只是为了可以看的更清晰。

解释:

1、[]中括号中的内容表示可以有可以没有,

2、列级别这个“列”一定要搞清楚说的是什么,一张表中有行有列,列表示竖,行表示横

3、约束条件后面会讲到

1.1、创建没有约束的student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idINT(11), nameVARCHAR(12), ageINT(11) );

注释:SHOW TABLES 查询数据库底下的所有表。

1.2、创建有约束的student表

六大约束:主键约束、外键约束、非空约束、唯一约束、默认约束、自动增加

1.2.1:主键约束

PRIMARY KEY(primary key):独一无二(唯一)和不能为空(非空),通俗的讲,就是在表中增加记录时,在该字段下的数据不能重复,不能为空,比如以上面创建的表为例子,在表中增加两条记录,如果id字段用了主键约束。则id不能一样,并且不能为空。一般每张表中度有一个字段为主键,唯一标识这条记录。以后需要找到该条记录也可以同这个主键来确认记录,因为主键是唯一的,并且非空,一张表中每个记录的主键度不一样,所以根据主键也就能找到对应的记录。而不是多条重复的记录。如果没有主键,那么表中就会存在很多重复的记录,那么即浪费存储空间,在查询时也消耗更多资源。

一般被主键约束了的字段度习惯性的称该字段为该表的主键

单字段主键约束

两种方式都可以

CREATE TABLE student(CREATE TABLE student(

idINT(11) PRIMARY KEY,idINT(11),

nameVARCHAR(12),nameVARCHAR(12),

ageINT(11) ageINT(11),

);PRIMARY KEY(id) );

多字段主键约束(复合主键)

这个id和name都市主键,说明在以后增加的插入的记录中,id和name不能同时一样,比如说可以是这样。一条记录为id=1,name=yyy、另一条记录为:id=1,name=zzz。 这样是可以的。并不是你们所理解的两个字段分别度不可以相同。

CREATE TABLE student(CREATE TABLE student(

idINT(11) PRIMARY KEY,idINT(11),

nameVARCHAR(12) PRIMARY KEY,nameVARCHAR(12),

ageINT(11)ageINT(11),

);PRIMARY KEY(id,name) );

1.2.2:外键约束

什么是外键举个例子就清楚了,有两张表,一张表是emp(员工)表,另一张表是dept(部门)表,一个员工属于一个部门,那么如何通过员工能让我们自己他在哪个部门呢?那就只能在员工表中增加一个字段,能代表员工所在的部门,那该字段就只能是存储dept中的主键了(因为主键是唯一的,才能确实是哪个部门,进而代表员工所在的部门,如果是部门名称,有些部门的名称可能是同名。就不能区分了。),像这样的字段,就符合外键的特点,就可以使用外键约束,使该字段只能够存储另一张表的主键。如果不被外键约束,那么该字段就无法保证存储进来的值就一定是另一张表的主键值。

外键约束的特点:

1、外键约束可以描述任意一个字段(包括主键),可以为空,并且一个表中可以有多个外键。但是外键字段中的值必须是另一张表中的主键。

2、这样被外键关联的两种表的关系可以称为父子表或者主从表。子表(从表)拥有外键字段的表,父表(主表)被外键字段所指向的表。

3、子表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必须和父表的主键字段的类型一样。

注意:一个表中有被外键修饰的字段,就称该表有外键(是“有外键”。而不是“是外键”),并会给该表中的外键约束取一个名称,所以我们常说的这个表有没有外键,指的不是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名,而是指这个表是否有存在外键约束。也就是说,不能说这个表的外键是xxx(该表中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是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这样,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在很多时候需要理解一个东西时,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格式:CONSTRAINT外键名称FOREIGN KEY(被外键约束的字段名称)REFERENCES 主表名(主键字段)

英文解释:CONSTRAINT:约束REFERENCES:参考

CREATE TABLE tableA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location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
CREATE TABLE tableB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deptId INT(11),
PRIMARY KEY(id),
CONSTRAINT tableA_tableB_1 FOREIGH KEY(deptId) REFERENCES tableA(id)
);

解释:tableB中有一个名为tableA_tableB_1的外键关联了tableA和tableB两个表,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为tableB中的deptId,主键字段为tableA中的id

1.2.3:非空约束

NOT NULL. 被该约束修饰了的字段,就不能为空,主键约束中就包括了这个约束

CREATE TABLE tableA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location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

1.2.4:唯一约束

UNIQUE 被唯一约束修饰了的字段,表示该字段中的值唯一,不能有相同的值,通俗点讲,就好比插入两条记录,这两条记录中处于该字段的值不能是一样的。

CREATE TABLE tableA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UNIQUE,
location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

也就是说在插入的记录中,每条记录的name值不能是一样的。

1.2.5:默认约束

Default 指定这一列的默认值为多少,比如,男性同学比较多,性别就可以设置为默认男,如果插入一行记录时,性别没有填,那么就默认加上男

CREATE TABLE table
(
id INT(11)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deptId INT(11) DEFAULT 1111,
salary FLOAT
);

1.2.6:自动增加

AUTO_INCREMENT 一个表只能一个字段使用AUTO_INCREMENT,并且使用这个约束的字段只能是整数类型(任意的整数类型 TINYINT,SMALLIN,INT,BIGINT),默认值是1,也就是说从1开始增加的。一般就是给主键使用的,自动增加,使每个主键的值度不一样,并且不用我们自己管理,让主键自己自动生成
CREATE TABLE table ( id INT(11)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
2、查询表结构

2.1、查看表基本结构语句

格式1:DESCRIBE 表名/DESC 表名这两个的功能是一样的,简写了单词describe

DESCRIBEstudent;

2.2、查看创建表的语句

格式: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SHOW CREATE TABLE student;

这样显示的格式很不好,看不清楚,所以有了下面这个语句

格式:SHOW CREATE TABLE 表名\G

SHOW CREATE TABLE student\G;

3、修改数据表

修改数据表包括:对表中字段的增加、删除、修改。 在这个里面用的关键字为 ALTER

3.1、修改表名

格式:ALTER TABLE<旧表名> RENAME[TO]<新表名>;

将student表名改为student1(改完后在改回来)

ALTER TABLE student RENAME TO student1;

3.2、修改表中的字段名

格式:ALTER TABLE<表名> CHANGE<旧字段名><新字段名><新数据类型>

将student表中的name字段名改为 username

ALTER TABLE student CHANGE name username VARCHAR(30);

3.3、修改表中的数据类型

格式:ALTER TABLE<表名> MODIFY<字段名><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username VARCHAR(20);

解释:只能修改字段名的数据类型,但是其原理跟上面change做的事情一样,这里也有修改字段名的过程,只不过修改后的字段名和修改前的字段名相同,但是数据类型不一样。

3.4、修改字段的排列位置

方式1:ALTER TABLE<表名> MODIFY<字段1><数据类型> FIRST|AFTER<字段2>

解释:将字段1的位置放到第一,或者放到指定字段2的后面

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username VARCHAR(20) AFTER age;

方式2:ALTER TABLE<表名> CHANGE<字段1><字段2><数据类型> FIRST|AFTER<字段3>

解释:其实是一样的,将是字段2覆盖字段1,然后在进行排序

ALTER TABLE student CHANGE username username VARCHAR(20) AFTER age;

总结

CHANGE和MODIFY的区别?

原理都市一样的,MODIFY只能修改数据类型,但是CHANGE能够修改数据类型和字段名,也就是说MODIFY是CHANGE的更具体化的一个操作。可能觉得用CHANGE只改变一个数据类型不太爽,就增加了一个能直接改数据类型的使用关键字MODIFY来操作。

3.5、添加字段

格式:ALTER TABLE<表名称> ADD<新字段名><数据类型>[约束条件][FIRST|AFTER<已存在的表名>]

解释:在一个特定位置增加一个新的字段,如果不指定位置,默认是最后一个。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ex VARCHAR(11);

3.6、删除字段

格式:ALTER TABLE<表名称> DROP<字段名>;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sex;

3.7、删除表的外键约束

格式:ALTER TABLE<表名称> DROP FOREIGN KEY<外键约束名>

注意:外键约束名 指的不是被外键约束修饰的字段名,切记,而是我们在创建外键约束关系时取的名字。

3.8、更改表的存储引擎

格式:ALTER TABLE<表名> ENGINE=<更改后的存储引擎名>

这个存储引擎目前我自己也不太清楚,虽然知道有哪几种引擎,但是稍微深入一点就不清楚了,所以打算留到日后在说。

4、删除表

4.1、删除无关联表

格式:DROP TABLE<表名>;

ALTER TABLE student;

4.2、删除被其他表关联的主表

这个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在有外键关联关系的两张表中,如果删除主表,那么是删不掉的,并且会报错。因为有张表依赖于他。那怎么办呢?针对这种情况,总共有两种方法

1、先删除你子表,然后在删除父表,这样就达到了删除父表的目的,但是子表也要被删除
2、先解除外键关系,然后在删除父表,这样也能达到目的,并且保留了子表,只删除我们不需要的父表。在3.7中就讲解了如何删除外键关系。

Ⅸ 求MYSQL数据库 详细使用 教程

其一:
mssql
是微软SQL
Server,运行于windows
2000,2003等平台
mssql
的正式名字是
SQL
Server
MS公司出的。图形操作界面好一些,性能还可以。在mssql和oracle上不能互换.支持OLEDB连接.asp﹑mssql
只能for
windows
mysql
是个开源的数据库Server,可运行在windows平台、unix\\linux平台,其标准版是免费的,性能也可以。速度快,用于小规模.命令行界
面.
其二:
驱动程序不一样,字段类型不一样,比如说,mysql里面没有nvarchar这些数据类型,而mssql里面有。
其三:
mysql有完整的权限控制,全面的tcp协议支持,能跨web存取,只要结构设计地好,mysql也是一套非常有价值和数据库系统,但是不支持外键,不
支持事务,不支持存储过程,不支持触发器.全文搜索就更没有了﹐除for
window版要给钱﹐其它平台都是免费,可以把它理解为有用户控管的
access数据库.但是它比较适用于中小型的项目,存储大量数据还是不行。
但是mssql的容量大,稳定性好,大中型项目都可以用它来做,速度没有mysql快。也就是以下两句话:
MYSQL
用PHPMYADMIN管理的,一般都是本机直接调用,对服务器资源占用小,存储量一般
MSSQL
用SQL2000管理的,一般都是远程调用,对服务器资源占用比较大,存储量很大
其四:
分页区别就在SQL语句在获取记录总数的时候不同。
select
count(*)
from
guestbook
;
//mssql
select
name
from
note;
//mysql
其五:
最佳组合
ASP/ASPX+MSSQL
PHP/JSP+MYSQL

热点内容
db2数据库别名 发布:2024-10-08 08:19:02 浏览:239
如何更换安卓系统时钟 发布:2024-10-08 08:12:54 浏览:396
电脑创建服务器软件 发布:2024-10-08 08:12:47 浏览:476
如何防微信恶意找回密码 发布:2024-10-08 08:01:58 浏览:812
aspnet存储过程分页 发布:2024-10-08 08:01:47 浏览:460
王者安卓怎么拍高清视频教程 发布:2024-10-08 07:57:04 浏览:263
酒吧灯光编程 发布:2024-10-08 07:52:42 浏览:8
别克英朗买15哪个配置好 发布:2024-10-08 07:43:38 浏览:237
android安装sdk 发布:2024-10-08 07:42:41 浏览:328
qq空间音乐缓存 发布:2024-10-08 07:05:49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