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进程互斥

linux进程互斥

发布时间: 2022-05-02 10:54:36

A. linux进程间互斥锁问题

开辟一片共享内存,把互斥锁建在共享内存上,并设置进程间同步属性,就能实现你所需的互斥啦

B. 如何实现linux下多线程之间的互斥与同步

Linux设备驱动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并发访问会导致竞态,linux提供了多种解决竞态问题的方式,这些方式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

Linux内核是多进程、多线程的操作系统,它提供了相当完整的内核同步方法。内核同步方法列表如下:
中断屏蔽
原子操作
自旋锁
读写自旋锁
顺序锁
信号量
读写信号量
BKL(大内核锁)
Seq锁
一、并发与竞态:
定义:
并发(concurrency)指的是多个执行单元同时、并行被执行,而并发的执行单元对共享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上的全局变量、静态变量等)的访问则很容易导致竞态(race conditions)。
在linux中,主要的竞态发生在如下几种情况:
1、对称多处理器(SMP)多个CPU
特点是多个CPU使用共同的系统总线,因此可访问共同的外设和存储器。
2、单CPU内进程与抢占它的进程
3、中断(硬中断、软中断、Tasklet、底半部)与进程之间
只要并发的多个执行单元存在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竞态就有可能发生。
如果中断处理程序访问进程正在访问的资源,则竞态也会会发生。
多个中断之间本身也可能引起并发而导致竞态(中断被更高优先级的中断打断)。

解决竞态问题的途径是保证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所谓互斥访问就是指一个执行单元在访问共享资源的时候,其他的执行单元都被禁止访问。

访问共享资源的代码区域被称为临界区,临界区需要以某种互斥机制加以保护,中断屏蔽,原子操作,自旋锁,和信号量都是linux设备驱动中可采用的互斥途径。

临界区和竞争条件:
所谓临界区(critical regions)就是访问和操作共享数据的代码段,为了避免在临界区中并发访问,编程者必须保证这些代码原子地执行——也就是说,代码在执行结束前不可被打断,就如同整个临界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指令一样,如果两个执行线程有可能处于同一个临界区中,那么就是程序包含一个bug,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我们就称之为竞争条件(race conditions),避免并发和防止竞争条件被称为同步。

死锁:
死锁的产生需要一定条件:要有一个或多个执行线程和一个或多个资源,每个线程都在等待其中的一个资源,但所有的资源都已经被占用了,所有线程都在相互等待,但它们永远不会释放已经占有的资源,于是任何线程都无法继续,这便意味着死锁的发生。

二、中断屏蔽
在单CPU范围内避免竞态的一种简单方法是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屏蔽系统的中断。
由于linux内核的进程调度等操作都依赖中断来实现,内核抢占进程之间的并发也就得以避免了。
中断屏蔽的使用方法:
local_irq_disable()//屏蔽中断
//临界区
local_irq_enable()//开中断
特点:
由于linux系统的异步IO,进程调度等很多重要操作都依赖于中断,在屏蔽中断期间所有的中断都无法得到处理,因此长时间的屏蔽是很危险的,有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甚至系统崩溃,这就要求在屏蔽中断之后,当前的内核执行路径应当尽快地执行完临界区的代码。
中断屏蔽只能禁止本CPU内的中断,因此,并不能解决多CPU引发的竞态,所以单独使用中断屏蔽并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避免竞态的方法,它一般和自旋锁配合使用。

三、原子操作
定义:原子操作指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不会被别的代码路径所中断的操作。
(原子原本指的是不可分割的微粒,所以原子操作也就是不能够被分割的指令)
(它保证指令以“原子”的方式执行而不能被打断)
原子操作是不可分割的,在执行完毕不会被任何其它任务或事件中断。在单处理器系统(UniProcessor)中,能够在单条指令中完成的操作都可以认为是" 原子操作",因为中断只能发生于指令之间。这也是某些CPU指令系统中引入了test_and_set、test_and_clear等指令用于临界资源互斥的原因。但是,在对称多处理器(Symmetric Multi-Processor)结构中就不同了,由于系统中有多个处理器在独立地运行,即使能在单条指令中完成的操作也有可能受到干扰。我们以decl (递减指令)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读-改-写"过程,涉及两次内存访问。
通俗理解:
原子操作,顾名思义,就是说像原子一样不可再细分。一个操作是原子操作,意思就是说这个操作是以原子的方式被执行,要一口气执行完,执行过程不能够被OS的其他行为打断,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在其执行过程中,OS的其它行为是插不进来的。
分类:linux内核提供了一系列函数来实现内核中的原子操作,分为整型原子操作和位原子操作,共同点是:在任何情况下操作都是原子的,内核代码可以安全的调用它们而不被打断。

原子整数操作:
针对整数的原子操作只能对atomic_t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在这里之所以引入了一个特殊的数据类型,而没有直接使用C语言的int型,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让原子函数只接受atomic_t类型的操作数,可以确保原子操作只与这种特殊类型数据一起使用,同时,这也确保了该类型的数据不会被传递给其它任何非原子函数;
第二、使用atomic_t类型确保编译器不对相应的值进行访问优化——这点使得原子操作最终接收到正确的内存地址,而不是一个别名,最后就是在不同体系结构上实现原子操作的时候,使用atomic_t可以屏蔽其间的差异。
原子整数操作最常见的用途就是实现计数器。
另一点需要说明原子操作只能保证操作是原子的,要么完成,要么不完成,不会有操作一半的可能,但原子操作并不能保证操作的顺序性,即它不能保证两个操作是按某个顺序完成的。如果要保证原子操作的顺序性,请使用内存屏障指令。
atomic_t和ATOMIC_INIT(i)定义
typedef struct { volatile int counter; } atomic_t;
#define ATOMIC_INIT(i) { (i) }

在你编写代码的时候,能使用原子操作的时候,就尽量不要使用复杂的加锁机制,对多数体系结构来讲,原子操作与更复杂的同步方法相比较,给系统带来的开销小,对高速缓存行的影响也小,但是,对于那些有高性能要求的代码,对多种同步方法进行测试比较,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作法。

原子位操作:
针对位这一级数据进行操作的函数,是对普通的内存地址进行操作的。它的参数是一个指针和一个位号。

为方便其间,内核还提供了一组与上述操作对应的非原子位函数,非原子位函数与原子位函数的操作完全相同,但是,前者不保证原子性,且其名字前缀多两个下划线。例如,与test_bit()对应的非原子形式是_test_bit(),如果你不需要原子性操作(比如,如果你已经用锁保护了自己的数据),那么这些非原子的位函数相比原子的位函数可能会执行得更快些。

四、自旋锁
自旋锁的引入:
如 果每个临界区都能像增加变量这样简单就好了,可惜现实不是这样,而是临界区可以跨越多个函数,例如:先得从一个数据结果中移出数据,对其进行格式转换和解 析,最后再把它加入到另一个数据结构中,整个执行过程必须是原子的,在数据被更新完毕之前,不能有其他代码读取这些数据,显然,简单的原子操作是无能为力 的(在单处理器系统(UniProcessor)中,能够在单条指令中完成的操作都可以认为是" 原子操作",因为中断只能发生于指令之间),这就需要使用更为复杂的同步方法——锁来提供保护。

自旋锁的介绍:
Linux内核中最常见的锁是自旋锁(spin lock),自旋锁最多只能被一个可执行线程持有,如果一个执行线程试图获得一个被争用(已经被持有)的自旋锁,那么该线程就会一直进行忙循环—旋转—等待锁重新可用,要是锁未被争用,请求锁的执行线程便能立刻得到它,继续执行,在任意时间,自旋锁都可以防止多于一个的执行线程同时进入理解区,注意同一个锁可以用在多个位置—例如,对于给定数据的所有访问都可以得到保护和同步。
一个被争用的自旋锁使得请求它的线程在等待锁重新可用时自旋(特别浪费处理器时间),所以自旋锁不应该被长时间持有,事实上,这点正是使用自旋锁的初衷,在短期间内进行轻量级加锁,还可以采取另外的方式来处理对锁的争用:让请求线程睡眠,直到锁重新可用时再唤醒它,这样处理器就不必循环等待,可以去执行其他代码,这也会带来一定的开销——这里有两次明显的上下文切换, 被阻塞的线程要换出和换入。因此,持有自旋锁的时间最好小于完成两次上下文切换的耗时,当然我们大多数人不会无聊到去测量上下文切换的耗时,所以我们让持 有自旋锁的时间应尽可能的短就可以了,信号量可以提供上述第二种机制,它使得在发生争用时,等待的线程能投入睡眠,而不是旋转。
自旋锁可以使用在中断处理程序中(此处不能使用信号量,因为它们会导致睡眠),在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自旋锁时,一定要在获取锁之前,首先禁止本地中断(在 当前处理器上的中断请求),否则,中断处理程序就会打断正持有锁的内核代码,有可能会试图去争用这个已经持有的自旋锁,这样以来,中断处理程序就会自旋, 等待该锁重新可用,但是锁的持有者在这个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完毕前不可能运行,这正是我们在前一章节中提到的双重请求死锁,注意,需要关闭的只是当前处理器上的中断,如果中断发生在不同的处理器上,即使中断处理程序在同一锁上自旋,也不会妨碍锁的持有者(在不同处理器上)最终释放锁。

自旋锁的简单理解:
理解自旋锁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它作为一个变量看待,该变量把一个临界区或者标记为“我当前正在运行,请稍等一会”或者标记为“我当前不在运行,可以被使用”。如果A执行单元首先进入例程,它将持有自旋锁,当B执行单元试图进入同一个例程时,将获知自旋锁已被持有,需等到A执行单元释放后才能进入。

自旋锁的API函数:

其实介绍的几种信号量和互斥机制,其底层源码都是使用自旋锁,可以理解为自旋锁的再包装。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自旋锁通常可以提供比信号量更高的性能。
自旋锁是一个互斥设备,他只能会两个值:“锁定”和“解锁”。它通常实现为某个整数之中的单个位。
“测试并设置”的操作必须以原子方式完成。
任何时候,只要内核代码拥有自旋锁,在相关CPU上的抢占就会被禁止。
适用于自旋锁的核心规则:
(1)任何拥有自旋锁的代码都必须使原子的,除服务中断外(某些情况下也不能放弃CPU,如中断服务也要获得自旋锁。为了避免这种锁陷阱,需要在拥有自旋锁时禁止中断),不能放弃CPU(如休眠,休眠可发生在许多无法预期的地方)。否则CPU将有可能永远自旋下去(死机)。
(2)拥有自旋锁的时间越短越好。

需 要强调的是,自旋锁别设计用于多处理器的同步机制,对于单处理器(对于单处理器并且不可抢占的内核来说,自旋锁什么也不作),内核在编译时不会引入自旋锁 机制,对于可抢占的内核,它仅仅被用于设置内核的抢占机制是否开启的一个开关,也就是说加锁和解锁实际变成了禁止或开启内核抢占功能。如果内核不支持抢 占,那么自旋锁根本就不会编译到内核中。
内核中使用spinlock_t类型来表示自旋锁,它定义在:
typedef struct {
raw_spinlock_t raw_lock;
#if defined(CONFIG_PREEMPT) && defined(CONFIG_SMP)
unsigned int break_lock;
#endif
} spinlock_t;

对于不支持SMP的内核来说,struct raw_spinlock_t什么也没有,是一个空结构。对于支持多处理器的内核来说,struct raw_spinlock_t定义为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int slock;
} raw_spinlock_t;

slock表示了自旋锁的状态,“1”表示自旋锁处于解锁状态(UNLOCK),“0”表示自旋锁处于上锁状态(LOCKED)。
break_lock表示当前是否由进程在等待自旋锁,显然,它只有在支持抢占的SMP内核上才起作用。
自旋锁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说它复杂不是因为需要多少代码或逻辑来实现它,其实它的实现代码很少。自旋锁的实现跟体系结构关系密切,核心代码基本也是由汇编语言写成,与体协结构相关的核心代码都放在相关的目录下,比如。对于我们驱动程序开发人员来说,我们没有必要了解这么spinlock的内部细节,如果你对它感兴趣,请参考阅读Linux内核源代码。对于我们驱动的spinlock接口,我们只需包括头文件。在我们详细的介绍spinlock的API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自旋锁的一个基本使用格式:
#include
spinlock_t lock = SPIN_LOCK_UNLOCKED;

spin_lock(&lock);
....
spin_unlock(&lock);

从使用上来说,spinlock的API还很简单的,一般我们会用的的API如下表,其实它们都是定义在中的宏接口,真正的实现在中
#include
SPIN_LOCK_UNLOCKED
DEFINE_SPINLOCK
spin_lock_init( spinlock_t *)
spin_lock(spinlock_t *)
spin_unlock(spinlock_t *)
spin_lock_irq(spinlock_t *)
spin_unlock_irq(spinlock_t *)
spin_lock_irqsace(spinlock_t *,unsigned long flags)
spin_unlock_irqsace(spinlock_t *, unsigned long flags)
spin_trylock(spinlock_t *)
spin_is_locked(spinlock_t *)

• 初始化
spinlock有两种初始化形式,一种是静态初始化,一种是动态初始化。对于静态的spinlock对象,我们用 SPIN_LOCK_UNLOCKED来初始化,它是一个宏。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声明spinlock和初始化它放在一起做,这就是 DEFINE_SPINLOCK宏的工作,因此,下面的两行代码是等价的。
DEFINE_SPINLOCK (lock);
spinlock_t lock = SPIN_LOCK_UNLOCKED;

spin_lock_init 函数一般用来初始化动态创建的spinlock_t对象,它的参数是一个指向spinlock_t对象的指针。当然,它也可以初始化一个静态的没有初始化的spinlock_t对象。
spinlock_t *lock
......
spin_lock_init(lock);

• 获取锁
内核提供了三个函数用于获取一个自旋锁。
spin_lock:获取指定的自旋锁。
spin_lock_irq:禁止本地中断并获取自旋锁。
spin_lock_irqsace:保存本地中断状态,禁止本地中断并获取自旋锁,返回本地中断状态。

自旋锁是可以使用在中断处理程序中的,这时需要使用具有关闭本地中断功能的函数,我们推荐使用 spin_lock_irqsave,因为它会保存加锁前的中断标志,这样就会正确恢复解锁时的中断标志。如果spin_lock_irq在加锁时中断是关闭的,那么在解锁时就会错误的开启中断。

另外两个同自旋锁获取相关的函数是:
spin_trylock():尝试获取自旋锁,如果获取失败则立即返回非0值,否则返回0。
spin_is_locked():判断指定的自旋锁是否已经被获取了。如果是则返回非0,否则,返回0。
• 释放锁
同获取锁相对应,内核提供了三个相对的函数来释放自旋锁。
spin_unlock:释放指定的自旋锁。
spin_unlock_irq:释放自旋锁并激活本地中断。
spin_unlock_irqsave:释放自旋锁,并恢复保存的本地中断状态。

五、读写自旋锁
如 果临界区保护的数据是可读可写的,那么只要没有写操作,对于读是可以支持并发操作的。对于这种只要求写操作是互斥的需求,如果还是使用自旋锁显然是无法满 足这个要求(对于读操作实在是太浪费了)。为此内核提供了另一种锁-读写自旋锁,读自旋锁也叫共享自旋锁,写自旋锁也叫排他自旋锁。
读写自旋锁是一种比自旋锁粒度更小的锁机制,它保留了“自旋”的概念,但是在写操作方面,只能最多有一个写进程,在读操作方面,同时可以有多个读执行单元,当然,读和写也不能同时进行。
读写自旋锁的使用也普通自旋锁的使用很类似,首先要初始化读写自旋锁对象:
// 静态初始化
rwlock_t rwlock = RW_LOCK_UNLOCKED;
//动态初始化
rwlock_t *rwlock;
...
rw_lock_init(rwlock);

在读操作代码里对共享数据获取读自旋锁:
read_lock(&rwlock);
...
read_unlock(&rwlock);

在写操作代码里为共享数据获取写自旋锁:
write_lock(&rwlock);
...
write_unlock(&rwlock);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大量的写操作,会使写操作自旋在写自旋锁上而处于写饥饿状态(等待读自旋锁的全部释放),因为读自旋锁会自由的获取读自旋锁。

读写自旋锁的函数类似于普通自旋锁,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把它列在下面的表中。
RW_LOCK_UNLOCKED
rw_lock_init(rwlock_t *)
read_lock(rwlock_t *)
read_unlock(rwlock_t *)
read_lock_irq(rwlock_t *)
read_unlock_irq(rwlock_t *)
read_lock_irqsave(rwlock_t *, unsigned long)
read_unlock_irqsave(rwlock_t *, unsigned long)
write_lock(rwlock_t *)
write_unlock(rwlock_t *)
write_lock_irq(rwlock_t *)
write_unlock_irq(rwlock_t *)
write_lock_irqsave(rwlock_t *, unsigned long)
write_unlock_irqsave(rwlock_t *, unsigned long)
rw_is_locked(rwlock_t *)
六、顺序琐
顺序琐(seqlock)是对读写锁的一种优化,若使用顺序琐,读执行单元绝不会被写执行单元阻塞,也就是说,读执行单元可以在写执行单元对被顺序琐保护的共享资源进行写操作时仍然可以继续读,而不必等待写执行单元完成写操作,写执行单元也不需要等待所有读执行单元完成读操作才去进行写操作。
但是,写执行单元与写执行单元之间仍然是互斥的,即如果有写执行单元在进行写操作,其它写执行单元必须自旋在哪里,直到写执行单元释放了顺序琐。
如果读执行单元在读操作期间,写执行单元已经发生了写操作,那么,读执行单元必须重新读取数据,以便确保得到的数据是完整的,这种锁在读写同时进行的概率比较小时,性能是非常好的,而且它允许读写同时进行,因而更大的提高了并发性,
注意,顺序琐由一个限制,就是它必须被保护的共享资源不含有指针,因为写执行单元可能使得指针失效,但读执行单元如果正要访问该指针,将导致Oops。
七、信号量
Linux中的信号量是一种睡眠锁,如果有一个任务试图获得一个已经被占用的信号量时,信号量会将其推进一个等待队列,然后让其睡眠,这时处理器能重获自由,从而去执行其它代码,当持有信号量的进程将信号量释放后,处于等待队列中的哪个任务被唤醒,并获得该信号量。
信号量,或旗标,就是我们在操作系统里学习的经典的P/V原语操作。
P:如果信号量值大于0,则递减信号量的值,程序继续执行,否则,睡眠等待信号量大于0。
V:递增信号量的值,如果递增的信号量的值大于0,则唤醒等待的进程。

信号量的值确定了同时可以有多少个进程可以同时进入临界区,如果信号量的初始值始1,这信号量就是互斥信号量(MUTEX)。对于大于1的非0值信号量,也可称为计数信号量(counting semaphore)。对于一般的驱动程序使用的信号量都是互斥信号量。
类似于自旋锁,信号量的实现也与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具体的实现定义在头文件中,对于x86_32系统来说,它的定义如下:
struct semaphore {
atomic_t count;
int sleepers;
wait_queue_head_t wait;
};

信号量的初始值count是atomic_t类型的,这是一个原子操作类型,它也是一个内核同步技术,可见信号量是基于原子操作的。我们会在后面原子操作部分对原子操作做详细介绍。

信号量的使用类似于自旋锁,包括创建、获取和释放。我们还是来先展示信号量的基本使用形式:
static DECLARE_MUTEX(my_sem);
......
if (down_interruptible(&my_sem))

{
return -ERESTARTSYS;
}
......
up(&my_sem)

Linux内核中的信号量函数接口如下:
static DECLARE_SEMAPHORE_GENERIC(name, count);
static DECLARE_MUTEX(name);
seam_init(struct semaphore *, int);
init_MUTEX(struct semaphore *);
init_MUTEX_LOCKED(struct semaphore *)
down_interruptible(struct semaphore *);
down(struct semaphore *)
down_trylock(struct semaphore *)
up(struct semaphore *)
• 初始化信号量
信号量的初始化包括静态初始化和动态初始化。静态初始化用于静态的声明并初始化信号量。
static DECLARE_SEMAPHORE_GENERIC(name, count);
static DECLARE_MUTEX(name);

对于动态声明或创建的信号量,可以使用如下函数进行初始化:
seam_init(sem, count);
init_MUTEX(sem);
init_MUTEX_LOCKED(struct semaphore *)

显然,带有MUTEX的函数始初始化互斥信号量。LOCKED则初始化信号量为锁状态。
• 使用信号量
信号量初始化完成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它了
down_interruptible(struct semaphore *);
down(struct semaphore *)
down_trylock(struct semaphore *)
up(struct semaphore *)

down函数会尝试获取指定的信号量,如果信号量已经被使用了,则进程进入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down_interruptible则会使进程进入可中断的睡眠状态。关于进程状态的详细细节,我们在内核的进程管理里在做详细介绍。

down_trylock尝试获取信号量, 如果获取成功则返回0,失败则会立即返回非0。

当退出临界区时使用up函数释放信号量,如果信号量上的睡眠队列不为空,则唤醒其中一个等待进程。

八、读写信号量
类似于自旋锁,信号量也有读写信号量。读写信号量API定义在头文件中,它的定义其实也是体系结构相关的,因此具体实现定义在头文件中,以下是x86的例子:
struct rw_semaphore {
signed long count;
spinlock_t wait_lock;
struct list_head wait_list;
};

C. linux c 如何实现进程间互斥呢

文件锁/信号量,不要用进程共享锁。

D. linux系统的进程间通信有哪几种方式

  • 数据传输
    一个进程需要将它的数据发送给另一个进程,发送的数据量在一个字节到几M字节之间

  • 共享数据
    多个进程想要操作共享数据,一个进程对共享数据

  • 通知事
    一个进程需要向另一个或一组进程发送消息,通知它(它们)发生了某种事件(如进程终止时要通知父进程)。

  • 资源共享
    多个进程之间共享同样的资源。为了作到这一点,需要内核提供锁和同步机制。

  • 进程控制
    有些进程希望完全控制另一个进程的执行(如Debug进程),此时控制进程希望能够拦截另一个进程的所有陷入和异常,并能够及时知道它的状态改变。

  • Linux 进程间通信(IPC)的发展

    linux下的进程通信手段基本上是从Unix平台上的进程通信手段继承而来的。而对Unix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两大主力AT&T的贝尔实验室及BS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伯克利软件发布中心)在进程间通信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对Unix早期的进程间通信手段进行了系统的改进和扩充,形成了“system V IPC”,通信进程局限在单个计算机内;

    后者则跳过了该限制,形成了基于套接口(socket)的进程间通信机制。

    Linux则把两者继承了下来

  • 早期UNIX进程间通信

  • 基于System V进程间通信

  • 基于Socket进程间通信

  • POSIX进程间通信。

  • UNIX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管道、FIFO、信号。

    System V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System V消息队列、System V信号灯、System V共享内存

    POSIX进程间通信包括:posix消息队列、posix信号灯、posix共享内存。

    由于Unix版本的多样性,电子电气工程协会(IEEE)开发了一个独立的Unix标准,这个新的ANSI Unix标准被称为计算机环境的可移植性操作系统界面(PSOIX)。现有大部分Unix和流行版本都是遵循POSIX标准的,而Linux从一开始就遵循POSIX标准;

    BSD并不是没有涉足单机内的进程间通信(socket本身就可以用于单机内的进程间通信)。事实上,很多Unix版本的单机IPC留有BSD的痕迹,如4.4BSD支持的匿名内存映射、4.3+BSD对可靠信号语义的实现等等。

    linux使用的进程间通信方式

  • 管道(pipe),流管道(s_pipe)和有名管道(FIFO)

  • 信号(signal)

  • 消息队列

  • 共享内存

  • 信号量

  • 套接字(socket)

  • 管道( pipe )

    管道这种通讯方式有两种限制,一是半双工的通信,数据只能单向流动,二是只能在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使用。进程的亲缘关系通常是指父子进程关系。

    流管道s_pipe: 去除了第一种限制,可以双向传输.

    管道可用于具有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命名管道:name_pipe克服了管道没有名字的限制,因此,除具有管道所具有的功能外,它还允许无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

    信号量( semophore )

    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可以用来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它常作为一种锁机制,防止某进程正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其他进程也访问该资源。因此,主要作为进程间以及同一进程内不同线程之间的同步手段。

    信号是比较复杂的通信方式,用于通知接受进程有某种事件发生,除了用于进程间通信外,进程还可以发送信号给进程本身;linux除了支持Unix早期信号语义函数sigal外,还支持语义符合Posix.1标准的信号函数sigaction(实际上,该函数是基于BSD的,BSD为了实现可靠信号机制,又能够统一对外接口,用sigaction函数重新实现了signal函数);

    消息队列( message queue )

    消息队列是由消息的链表,存放在内核中并由消息队列标识符标识。消息队列克服了信号传递信息少、管道只能承载无格式字节流以及缓冲区大小受限等缺点。

    消息队列是消息的链接表,包括Posix消息队列system V消息队列。有足够权限的进程可以向队列中添加消息,被赋予读权限的进程则可以读走队列中的消息。消息队列克服了信号承载信息量少,管道只能承载无格式字节流以及缓冲区大小受限等缺点。

    信号 ( singal )

    信号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通信方式,用于通知接收进程某个事件已经发生。

    主要作为进程间以及同一进程不同线程之间的同步手段。

    共享内存( shared memory )

    共享内存就是映射一段能被其他进程所访问的内存,这段共享内存由一个进程创建,但多个进程都可以访问。共享内存是最快的 IPC 方式,它是针对其他进程间通信方式运行效率低而专门设计的。它往往与其他通信机制,如信号量,配合使用,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通信。

    使得多个进程可以访问同一块内存空间,是最快的可用IPC形式。是针对其他通信机制运行效率较低而设计的。往往与其它通信机制,如信号量结合使用,来达到进程间的同步及互斥。

    套接字( socket )

    套解口也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机制,与其他通信机制不同的是,它可用于不同机器间的进程通信

    更为一般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可用于不同机器之间的进程间通信。起初是由Unix系统的BSD分支开发出来的,但现在一般可以移植到其它类Unix系统上:Linux和System V的变种都支持套接字。

    进程间通信各种方式效率比较

    类型

    无连接

    可靠

    流控制

    记录消息类型

    优先级

    普通PIPE N Y Y N

    流PIPE N Y Y N

    命名PIPE(FIFO) N Y Y N

    消息队列 N Y Y Y

    信号量 N Y Y Y

    共享存储 N Y Y Y

    UNIX流SOCKET N Y Y N

    UNIX数据包SOCKET Y Y N N

    注:无连接: 指无需调用某种形式的OPEN,就有发送消息的能力流控制:

    如果系统资源短缺或者不能接收更多消息,则发送进程能进行流量控制

    各种通信方式的比较和优缺点

  • 管道:速度慢,容量有限,只有父子进程能通讯

  • FIFO:任何进程间都能通讯,但速度慢

  • 消息队列:容量受到系统限制,且要注意第一次读的时候,要考虑上一次没有读完数据的问题

  • 信号量:不能传递复杂消息,只能用来同步

  • 共享内存区:能够很容易控制容量,速度快,但要保持同步,比如一个进程在写的时候,另一个进程要注意读写的问题,相当于线程中的线程安全,当然,共享内存区同样可以用作线程间通讯,不过没这个必要,线程间本来就已经共享了同一进程内的一块内存

  • 如果用户传递的信息较少或是需要通过信号来触发某些行为.前文提到的软中断信号机制不失为一种简捷有效的进程间通信方式.

    但若是进程间要求传递的信息量比较大或者进程间存在交换数据的要求,那就需要考虑别的通信方式了。

    无名管道简单方便.但局限于单向通信的工作方式.并且只能在创建它的进程及其子孙进程之间实现管道的共享:

    有名管道虽然可以提供给任意关系的进程使用.但是由于其长期存在于系统之中,使用不当容易出错.所以普通用户一般不建议使用。

    消息缓冲可以不再局限于父子进程,而允许任意进程通过共享消息队列来实现进程间通信,并由系统调用函数来实现消息发送和接收之间的同步,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消息缓冲进行通信时不再需要考虑同步问题,使用方便,但是信息的复制需要额外消耗CPU的时间,不适宜于信息量大或操作频繁的场合。

    共享内存针对消息缓冲的缺点改而利用内存缓冲区直接交换信息,无须复制,快捷、信息量大是其优点。

    但是共享内存的通信方式是通过将共享的内存缓冲区直接附加到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来实现的,因此,这些进程之间的读写操作的同步问题操作系统无法实现。必须由各进程利用其他同步工具解决。另外,由于内存实体存在于计算机系统中,所以只能由处于同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的诸进程共享。不方便网络通信。

    共享内存块提供了在任意数量的进程之间进行高效双向通信的机制。每个使用者都可以读取写入数据,但是所有程序之间必须达成并遵守一定的协议,以防止诸如在读取信息之前覆写内存空间等竞争状态的出现。

    不幸的是,Linux无法严格保证提供对共享内存块的独占访问,甚至是在您通过使用IPC_PRIVATE创建新的共享内存块的时候也不能保证访问的独占性。 同时,多个使用共享内存块的进程之间必须协调使用同一个键值。

E. Linux系统中对临界资源进行互斥访问的手段是

自旋锁(Spin Lock)是一种典型的对临界资源进行互斥访问的手段,其名称来源于它的工作方式。为了获得一个自旋锁,在某CPU上运行的代码需先执行一个原子操作,该操作测试并设置(Test-AndSet)某个内存变量。由于它是原子操作,所以在该操作完成之前其他执行单元不可能访问这个内存变量。如果测试结果表明锁已经空闲,则程序获得这个自旋锁并继续执行;如果测试结果表明锁仍被占用,程序将在一个小的循环内重复这个“测试并设置”操作,即进行所谓的“自旋”,通俗地说就是“在原地打转”。当自旋锁的持有者通过重置该变量释放这个自旋锁后,某个等待的“测试并设置”操作向其调用者报告锁已释放。理解自旋锁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它作为一个变量看待,该变量把一个临界区标记为“我当前在运行,请稍等一会”或者标记为“我当前不在运行,可以被使用。如果A执行单元首先进入例程,它将持有自旋锁;当B执行单元试图进入同一个例程时,将获知自旋锁已被持有,需等到A执行单元释放后才能进入。在ARM体系结构下,自旋锁的实现借用了ldrex指令、strex指令、ARM处理器内存屏障指令dmb和dsb、wfe指令和sev指令,这类似于代码清单7.1的逻辑。可以说既要保证排他性,也要处理好内存屏障。

自旋锁主要针对SMP或单CPU但内核可抢占的情况,对于单CPU和内核不支持抢占的系统,自旋锁退化为空操作。在单CPU和内核可抢占的系统中,自旋锁持有期间中内核的抢占将被禁止。由于内核可抢占的单CPU系统的行为实际上很类似于SMP系统,因此,在这样的单CPU系统中使用自旋锁仍十分必要。另外,在多核SMP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核拿到了自旋锁,该核上的抢占调度也暂时禁止了,但是没有禁止另外一个核的抢占调度。尽管用了自旋锁可以保证临界区不受别的CPU和本CPU内的抢占进程打扰,但是得到锁的代码路径在执行临界区的时候,还可能受到中断和底半部的影响。为了防止这种影响,就需要用到自旋锁的衍生。

F. linux下互斥锁mutex,貌似锁不上呢

多线程的效果就是同一时间各个线程都在执行。
加锁不是给线程上锁。

pthread_mutex_lock(&qlock);表示尝试去把qlock上锁,它会先判断qlock是否已经上锁,如果已经上锁这个线程就会停在这一步直到其他线程把锁解开。它才继续运行。
所以代码中要么是线程1先执行完后执行线程2,要么就是线程2先执行,再执行线程1.而线程3一开始就执行了。
互斥量mutex是用来给多线程之间的贡献资源上锁的。也就是同一个时间只允许一个线程去访问该资源(资源:比如对文件的写操作)。
现在来回答楼主的问题:
不是只要在pthread_mutex_lock(&qlock)与pthread_mutex_unlock(&qlock)之间的代码执行,其他的都不能介入吗?
其他的都不能介入,不是整个进程只运行这一个线程,其他线程都停住了。
“不能介入“这个动作需要程序员自己设计来保证:好比前面提到的文件读写操作。为了防止多个线程同时对文件进行写入操作,这就需要把资源上锁了。
如果只有线程1加锁,那是不是这个锁就没有意义了呢?
这个理解可以有

G. 求助,关于linux的线程同步问题

【Linux多线程】三个经典同步问题
标签: 多线程同步生产者与消费者写者与读者

目录(?)[+]
在了解了《同步与互斥的区别 》之后,我们来看看几个经典的线程同步的例子。相信通过具体场景可以让我们学会分析和解决这类线程同步的问题,以便以后应用在实际的项目中。
一、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问题描述:
一组生产者进程和一组消费者进程共享一个初始为空、大小为 n 的缓冲区,只有缓冲区没满时,生产者才能把消息放入到缓冲区,否则必须等待;只有缓冲区不空时,消费者才能从中取出消息,否则必须等待。由于缓冲区是临界资源,它只允许一个生产者放入消息,或者一个消费者从中取出消息。
分析:
关系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缓冲区互斥访问是互斥关系,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关系,只有生产者生产之后,消费者才能消费,它们也是同步关系。
整理思路:这里比较简单,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进程,且这两个进程存在着互斥关系和同步关系。那么需要解决的是互斥和同步的PV操作的位置。
信号量设置:信号量mutex作为互斥信号量,用于控制互斥访问缓冲池,初值为1;信号量full用于记录当前缓冲池中“满”缓冲区数,初值为 0;信号量empty用于记录当前缓冲池中“空”缓冲区数,初值为n。
代码示例:(semaphore类的封装见下文)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 sleep
#include<pthread.h>
#include"semaphore.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5

semaphore mutex("/", 1); // 临界区互斥信号量
semaphore empty("/home", N); // 记录空缓冲区数,初值为N
semaphore full("/home/songlee",0); // 记录满缓冲区数,初值为0
int buffer[N]; // 缓冲区,大小为N
int i=0;
int j=0;

void* procer(void* arg)
{
empty.P(); // empty减1
mutex.P();

buffer[i] = 10 + rand() % 90;
printf("Procer %d write Buffer[%d]: %d\n",arg,i+1,buffer[i]);
i = (i+1) % N;

mutex.V();
full.V(); // full加1
}

void* consumer(void* arg)
{
full.P(); // full减1
mutex.P();

printf(" \033[1;31m");
printf("Consumer %d read Buffer[%d]: %d\n",arg,j+1,buffer[j]);
printf("\033[0m");
j = (j+1) % N;

mutex.V();
empty.V(); // empty加1
}

int main()
{
pthread_t id[10];

// 开10个生产者线程,10个消费者线程
for(int k=0; k<10; ++k)
pthread_create(&id[k], NULL, procer, (void*)(k+1));

for(int k=0; k<10; ++k)
pthread_create(&id[k], NULL, consumer, (void*)(k+1));

sleep(1);
return 0;
}

编译运行输出结果:
Procer 1 write Buffer[1]: 83
Procer 2 write Buffer[2]: 26
Procer 3 write Buffer[3]: 37
Procer 5 write Buffer[4]: 35
Procer 4 write Buffer[5]: 33
Consumer 1 read Buffer[1]: 83
Procer 6 write Buffer[1]: 35
Consumer 2 read Buffer[2]: 26
Consumer 3 read Buffer[3]: 37
Consumer 4 read Buffer[4]: 35
Consumer 5 read Buffer[5]: 33
Consumer 6 read Buffer[1]: 35
Procer 7 write Buffer[2]: 56
Procer 8 write Buffer[3]: 22
Procer 10 write Buffer[4]: 79
Consumer 9 read Buffer[2]: 56
Consumer 10 read Buffer[3]: 22
Procer 9 write Buffer[5]: 11
Consumer 7 read Buffer[4]: 79
Consumer 8 read Buffer[5]:

二、读者-写者问题
问题描述:
有读者和写者两组并发线程,共享一个文件,当两个或以上的读线程同时访问共享数据时不会产生副作用,但若某个写线程和其他线程(读线程或写线程)同时访问共享数据时则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错误。因此要求:
允许多个读者可以同时对文件执行读操作;
只允许一个写者往文件中写信息;
任一写者在完成写操作之前不允许其他读者或写者工作;
写者执行写操作前,应让已有的读者和写者全部退出。
分析:
关系分析:由题目分析可知,读者和写者是互斥的,写者和写者也是互斥的,而读者和读者不存在互斥问题。
整理思路:写者是比较简单的,它与任何线程互斥,用互斥信号量的 PV 操作即可解决。读者的问题比较复杂,它必须实现与写者的互斥,多个读者还可以同时读。所以,在这里用到了一个计数器,用它来判断当前是否有读者读文件。当有读者的时候写者是无法写文件的,此时读者会一直占用文件,当没有读者的时候写者才可以写文件。同时,不同的读者对计数器的访问也应该是互斥的。
信号量设置:首先设置一个计数器count,用来记录当前的读者数量,初值为0;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用于保护更新 count 变量时的互斥;设置互斥信号量rw用于保证读者和写者的互斥访问。
代码示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 sleep
#include<pthread.h>
#include"semaphore.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count = 0; // 记录当前的读者数量
semaphore mutex("/",1); // 用于保护更新count变量时的互斥
semaphore rw("/home",1); // 用于保证读者和写者的互斥

void* writer(void* arg)
{
rw.P(); // 互斥访问共享文件

printf(" Writer %d start writing...\n", arg);
sleep(1);
printf(" Writer %d finish writing...\n", arg);

rw.V(); // 释放共享文件
}

void* reader(void* arg)
{
mutex.P(); // 互斥访问count变量
if(count == 0) // 当第一个读线程读文件时
rw.P(); // 阻止写线程写
++count; // 读者计数器加1
mutex.V(); // 释放count变量

printf("Reader %d start reading...\n", arg);
sleep(1);
printf("Reader %d finish reading...\n", arg);

mutex.P(); // 互斥访问count变量
--count; // 读者计数器减1
if(count == 0) // 当最后一个读线程读完文件
rw.V(); // 允许写线程写
mutex.V(); // 释放count变量
}

int main()
{
pthread_t id[8]; // 开6个读线程,2个写线程

pthread_create(&id[0], NULL, reader, (void*)1);
pthread_create(&id[1], NULL, reader, (void*)2);

pthread_create(&id[2], NULL, writer, (void*)1);
pthread_create(&id[3], NULL, writer, (void*)2);

pthread_create(&id[4], NULL, reader, (void*)3);
pthread_create(&id[5], NULL ,reader, (void*)4);
sleep(2);
pthread_create(&id[6], NULL, reader, (void*)5);
pthread_create(&id[7], NULL ,reader, (void*)6);

sleep(4);
return 0;
}555657585960

编译运行的结果如下:
Reader 2 start reading...
Reader 1 start reading...
Reader 3 start reading...
Reader 4 start reading...
Reader 1 finish reading...
Reader 2 finish reading...
Reader 3 finish reading...
Reader 4 finish reading...
Writer 1 start writing...
Writer 1 finish writing...
Writer 2 start writing...
Writer 2 finish writing...
Reader 5 start reading...
Reader 6 start reading...
Reader 5 finish reading...
Reader 6 finish reading...

三、哲学家进餐问题
问题描述:
一张圆桌上坐着 5 名哲学家,桌子上每两个哲学家之间摆了一根筷子,桌子的中间是一碗米饭,如图所示:

哲学家们倾注毕生精力用于思考和进餐,哲学家在思考时,并不影响他人。只有当哲学家饥饿的时候,才试图拿起左、右两根筷子(一根一根拿起)。如果筷子已在他人手上,则需等待。饥饿的哲学家只有同时拿到了两根筷子才可以开始进餐,当进餐完毕后,放下筷子继续思考。
分析:
关系分析:5名哲学家与左右邻居对其中间筷子的访问是互斥关系。
整理思路:显然这里有 5 个线程,那么要如何让一个哲学家拿到左右两个筷子而不造成死锁或饥饿现象?解决方法有两个,一个是让他们同时拿两个筷子;二是对每个哲学家的动作制定规则,避免饥饿或死锁现象的发生。
信号量设置:定义互斥信号量数组chopstick[5] = {1,1,1,1,1}用于对 5 根筷子的互斥访问。
示例代码:

H.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实验报告Linux

相交进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同步与互斥。所谓互斥,是指散步在不同进程之间的若干程序片断,当某个进程运行其中一个程序片段时,其它进程就不能运行它 们之中的任一程序片段,只能等到该进程运行完这个程序片段后才可以运行。所谓同步,是指散步在不同进程之间的若干程序片断,它们的运行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 某种先后次序来运行,这种先后次序依赖于要完成的特定的任务。
显然,同步是一种更为复杂的互斥,而互斥是一种特殊的同步。
也就是说互斥是两个线程之间不可以同时运行,他们会相互排斥,必须等待一个线程运行完毕,另一个才能运行,而同步也是不能同时运行,但他是必须要安照某种次序来运行相应的线程(也是一种互斥)!
总结:互斥:是指某一资源同时只允许一个访问者对其进行访问,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但互斥无法限制访问者对资源的访问顺序,即访问是无序的。
同步:是指在互斥的基础上(大多数情况),通过其它机制实现访问者对资源的有序访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步已经实现了互斥,特别是所有写入资源的情况必定是互斥的。少数情况是指可以允许多个访问者同时访问资源

I. linux多线程信号量怎么实现互斥啊

信号量与互斥锁之间的区别:1. 互斥量用于线程的互斥,信号量用于线程的同步。 这是互斥量和信号量的根本区别,也就是互斥和同步之间的区别。 互斥:是指某一资源同时只允许一个访问者对其进行访问,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但互斥无法限制访问者对资源的访问顺序,即访问是无序的。 同步:是指在互斥的基础上(大多数情况),通过其它机制实现访问者对资源的有序访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步已经实现了互斥,特别是所有写入资源的情况必定是互斥的。少数情况是指可以允许多个访问者同时访问资源 2. 互斥量值只能为0/1,信号量值可以为非负整数。 也就是说,一个互斥量只能用于一个资源的互斥访问,它不能实现多个资源的多线程互斥问题。信号量可以实现多个同类资源的多线程互斥和同步。当信号量为单值信号量是,也可以完成一个资源的互斥访问。 3. 互斥量的加锁和解锁必须由同一线程分别对应使用,信号量可以由一个线程释放,另一个线程得到。

J. linux多进程互斥问题

不要再子进程里增加 s ,在父进程做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voidmain(void)
{
intrid,s=0;

rid=fork();
if(rid==0)
{
printf("进程1,s=%d ",s);
exit(EXIT_SUCCESS);
}
s=s+1;

rid=fork();
if(rid==0)
{
printf("进程2,s=%d ",s);
exit(EXIT_SUCCESS);
}
}
热点内容
key文件加密 发布:2025-01-18 20:12:07 浏览:735
etl服务器怎么用 发布:2025-01-18 20:08:18 浏览:280
硫酸镁算法 发布:2025-01-18 19:53:00 浏览:669
华为什么时候做安卓 发布:2025-01-18 19:44:23 浏览:712
电脑超凡先锋选则不了服务器 发布:2025-01-18 19:23:46 浏览:961
wifi账号wifi账号密码怎么修改 发布:2025-01-18 19:17:07 浏览:78
餐饮消毒液如何配置 发布:2025-01-18 19:11:01 浏览:591
入侵php 发布:2025-01-18 19:01:09 浏览:802
存储的下标范围 发布:2025-01-18 19:00:57 浏览:338
文件夹怎么打开 发布:2025-01-18 18:47:07 浏览: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