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型
㈠ 数据库是文件吗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对大量数据进行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及软件技术,是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及数据库设计方法等内容,是学习和掌握现代数据库技术的基础。
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到现在,数据库技术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的历程中,人们在数据库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已经开始对新一代数据库系统的深入研究。数据库系统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 数据库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它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作为自己赶超世界潮流的标志之一。而数据库技术则是信息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支撑。没有数据库技术,人们在浩瀚的信息世界中将显得手足无措。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应用从科学研究部门扩展到企业管理及政府行政部门,人们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6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商品化的信息管理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从此,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互联网日益被人们接受的今天,Internet又使数据库技术、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放大。现在数据库已经成为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应用的主要软件工具之一,帮助人们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
1.1.2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及特点
数据库最初是在大公司或大机构中用作大规模事务处理的基础。后来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数据库技术被移植到PC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上,供单用户个人数据库应用。接着,由于PC机在工作组内连成网,数据库技术就移植到工作组级。现在,数据库正在Internet和内联网中广泛使用。
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据库技术是用来解决文件处理系统问题的。当时的数据库处理技术还很脆弱,常常发生应用不能提交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关系模型的诞生为数据库专家提供了构造和处理数据库的标准方法,推动了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1979年,Ashton-Tate公司引入了微机产品dBase Ⅱ,并称之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此数据库技术移植到了个人计算机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后期,终端用户开始使用局域网技术将独立的计算机连接成网络,终端之间共享数据库,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多用户数据处理,称为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结构。现在,数据库技术正在被用来同Internet技术相结合,以便在机构内联网、部门局域网甚至WWW上发布数据库数据。
1.1.3 数据库技术发展历史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对数据库系统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作为主要依据和标志。按照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成为当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1.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报告,被称为DBTG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不断成熟,开发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是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
可以说,层次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先驱,而网状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概念、方法、技术的奠基者。
2.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的研究员Edgar F. Cod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开创了关系数据库方法和关系数据库理论,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Edgar F. Codd于1981年被授予ACM图灵奖,以表彰他在关系数据库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等。这些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3.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领域对数据库技术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新的领域为数据库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并在应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数据管理的需求,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l 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
l 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
l 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第三代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也是第三代数据库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工程数据库、演绎数据库、知识库、多媒体库、模糊数据库等都是这方面的实例。
1.1.4 数据库系统访问技术
目前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的主流标准接口主要有ODBC、OLE DB和ADO。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接口进行概要介绍。
1.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
开放数据库连接(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是由Microsoft公司定义的一种数据库访问标准。使用ODBC应用程序不仅可以访问存储在本地计算机的桌面型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且可以访问异构平台上的数据库,例如可以访问sql Server、Oracle、Informix或DB2构建的数据库等。
ODBC是一种重要的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基于标准的SQL语句,它的核心就是SQL语句,因此,为了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必须支持SQL语句。
ODBC通过一组标准的函数(ODBC API)调用来实现数据库的访问,但是程序员不必理解这些ODBC,API就可以轻松开发基于ODBC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这是因为在很多流行的程序开发语言中,如Visual Basic、PowerBuilder、Visual C++等,都提供了封装ODBC各种标准函数的代码层,开发人员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标准函数。
ODBC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大大简化了一些数据库开发工作。但是它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Microsoft公司又开发了OLE DB。
2. OLE DB
OLE DB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关于数据库系统级程序的接口(System-Level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Microsoft公司数据库访问的基础。OLE DB实际上是Microsoft公司OLE对象标准的一个实现。OLE DB对象本身是COM(组件对象模型)对象并支持这种对象的所有必需的接口。
一般说来,OLE DB提供了两种访问数据库的方法:一种是通过ODBC驱动器访问支持SQL语言的数据库服务器;另一种是直接通过原始的OLE DB提供程序。因为ODBC只适用于支持SQL语言的数据库,因此ODBC的使用范围过于狭窄,目前Microsoft公司正在逐步用OLE DB来取代ODBC。
因为OLE DB是一个面向对象的接口,特别适合于面向对象语言。然而,许多数据库应用开发者使用VBScript和JScript等脚本语言开发程序,所以Microsoft公司在OLE DB对象的基础上定义了ADO。
3. 动态数据对象(ADO)
动态数据对象(Active Data Objects,ADO)是一种简单的对象模型,可以被开发者用来处理任何OLE DB数据,可以由脚本语言或高级语言调用。ADO对数据库提供了应用程序水平级的接口(Application-Level Programming Interface),几乎使用任何语言的程序员都能够通过使用ADO来使用OLE DB的功能。Microsoft公司声称,ADO将替换其他的数据访问方式,所以ADO对于任何使用Microsoft公司产品的数据库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1.1.5 网络数据库系统编程技术
在当今网络盛行的年代,数据库与Web技术的结合正在深刻改变着网络应用。有了数据库的支持,扩展网页功能、设计交互式页面、构造功能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更新网站和维护网站都将变得轻而易举。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Web数据库技术将日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Web数据库开发的相关技术。
1. 通用网关接口(CGI)编程
通用网关接口(Common Gateway Interface,CGI)是一种通信标准,它的任务是接受客户端的请求,经过辨认和处理,生成HTML文档并重新传回到客户端。这种交流过程的编程就叫做CGI编程。CGI可以运行在多种平台上,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使用多种语言编程,如Visual Basic、Visual C++、Tcl、Perl、AppletScript等,比较常见的是用Perl语言编写的CGI程序。但是CGI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即速度慢和安全性差等。
2. 动态服务器页面(ASP)
动态服务器页面(Active Server Pages,ASP)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以取代CGI的技术,是一种真正简便易学、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编程技术。ASP实际上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套服务器端脚本运行环境,通过ASP可以建立动态的、交互的、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用ASP编写的程序都在服务器端执行,程序执行完毕后,再将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这样不仅减轻了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大大提高了交互速度,而且避免了ASP程序源代码的外泄,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3. Java 服务器页面(JSP)
Java服务器页面(Java Server Pages,JSP)是Sun公司发布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JSP技术为创建高度动态的Web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开发环境,它能够适用于市场上大多数的服务器产品。
JSP使用Java语言编写服务器端程序,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时,JSP源程序被编译成Servlet并由Java虚拟机执行。这种编译操作仅在对JSP页面的第一次请求时发生。因此,JSP程序能够提供更快的交互速度,其安全性和跨平台性也很优秀。
㈡ 关系型数据库与实时型数据库有什么区别
■关系数据库 facts and information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集合代数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模型来表示。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全关系系统十二准则
全关系系统应该完全支持关系模型的所有特征。关系模型的奠基人E.F.Codd具体地给出了全关系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准则0'' : 一个关系形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必须能完全通过它的关系能力来管理数据库。
;''准则1'' 信息准则 :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所有信息都应该在逻辑一级上用表中的值这一种方法显式的表示。
;''准则2'' 保证访问准则 : 依靠表名、主码和列名的组合,保证能以逻辑方式访问关系数据库中的每个数据项。
;''准则3'' 空值的系统化处理 : 全关系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空值的概念,并用系统化的方法处理空值。
;''准则4'' 基于关系模型的动态的联机数据字典 : 数据库的描述在逻辑级上和普通数据采用同样的表述方式。
;''准则5'' 统一的数据子语言 :
一个关系数据库系统可以具有几种语言和多种终端访问方式,但必须有一种语言,它的语句可以表示为严格语法规定的字符串,并能全面的支持各种规则。
;''准则6'' 视图更新准则 : 所有理论上可更新的视图也应该允许由系统更新。
;''准则7'' 高级的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 : 系统应该对各种操作进行查询优化。
;''准则8''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 无论数据库的数据在存储表示或存取方法上作任何变化,应用程序和终端活动都保持逻辑上的不变性。
;''准则9'' 数据逻辑独立性 : 当对基本关系进行理论上信息不受损害的任何改变时,应用程序和终端活动都保持逻辑上的不变性。
;''准则10'' 数据完整的独立性 :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必须是用数据库语言定义并存储在数据字典中的。
;''准则11'' 分布独立性 : 关系数据库系统在引入分布数据或数据重新分布时保持逻辑不变。
;''准则12'' 无破坏准则 : 如果一个关系数据库系统具有一个低级语言,那么这个低级语言不能违背或绕过完整性准则。
■实时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一个分支,它适用于处理不断更新的快速变化的数据及具有时间限制的事务处理。实时数据库技术是实时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研究人员希望利用数据库技术来解决实时系统中的数据管理问题,同时利用实时技术为实时数据库提供时间驱动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然而,实时数据库并非是两者在概念、结构和方法上的简单集成。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应用特点,对实时数据模型、实时事务调度与资源分配策略、实时数据查询语言、实时数据通信等大量问题作深入的理论研究。实时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实时数据库模型
实时事务调度:包括并发控制、冲突解决、死锁等内容
容错性与错误恢复
访问准入控制
内存组织与管理
I/O与磁盘调度
主内存数据库系统
不精确计算问题
放松的可串行化问题
实时SQL
实时事务的可预测性
研究现状与发展实时数据库系统最早出现在1988年3月的ACM SIGMOD Record的一期专刊中。随后,一个成熟的研究群体逐渐出现,这标志着实时领域与数据库领域的融合,标志着实时数据库这个新兴研究领域的确立。此后,出现了大批有关实时数据库方面的论文和原型系统。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实时数据库小组一直致力于实时系统、实时智能、实时数据库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㈢ 常用的数据库有哪些
虽然是cop的,但是是专业的。
1. IBM 的DB2
作为关系数据库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航人,IBM在1997年完成了System R系统的原型,1980年开始提供集成的数据库服务器—— System/38,随后是SQL/DSforVSE和VM,其初始版本与SystemR研究原型密切相关。DB2 forMVSV1 在1983年推出。该版本的目标是提供这一新方案所承诺的简单性,数据不相关性和用户生产率。1988年DB2 for MVS 提供了强大的在线事务处理(OLTP)支持,1989 年和1993 年分别以远程工作单元和分布式工作单元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支持。最近推出的DB2 Universal Database 6.1则是通用数据库的典范,是第一个具备网上功能的多媒体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包括Linux在内的一系列平台。
2. Oracle
Oracle 前身叫SDL,由Larry Ellison 和另两个编程人员在1977创办,他们开发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大量销售,1979 年,Oracle公司引入了第一个商用SQL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公司是最早开发关系数据库的厂商之一,其产品支持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平台。目前Oracle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3. Informix
Informix在1980年成立,目的是为Unix等开放操作系统提供专业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公司的名称Informix便是取自Information 和Unix的结合。Informix第一个真正支持SQL语言的关系数据库产品是Informix SE(StandardEngine)。InformixSE是在当时的微机Unix环境下主要的数据库产品。它也是第一个被移植到Linux上的商业数据库产品。
4. Sybase
Sybase公司成立于1984年,公司名称“Sybase”取自“system”和 “database” 相结合的含义。Sybase公司的创始人之一Bob Epstein 是Ingres 大学版(与System/R同时期的关系数据库模型产品)的主要设计人员。公司的第一个关系数据库产品是1987年5月推出的Sybase SQLServer1.0。Sybase首先提出Client/Server 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思想,并率先在Sybase SQLServer 中实现。
5. SQL Server
1987 年,微软和 IBM合作开发完成OS/2,IBM 在其销售的OS/2 ExtendedEdition 系统中绑定了OS/2Database Manager,而微软产品线中尚缺少数据库产品。为此,微软将目光投向Sybase,同Sybase 签订了合作协议,使用Sybase的技术开发基于OS/2平台的关系型数据库。1989年,微软发布了SQL Server 1.0 版。
6. PostgreSQL
PostgreSQL 是一种特性非常齐全的自由软件的对象——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ORDBMS),它的很多特性是当今许多商业数据库的前身。PostgreSQL最早开始于BSD的Ingres项目。PostgreSQL 的特性覆盖了SQL-2/SQL-92和SQL-3。首先,它包括了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丰富的数据类型的支持;其次,目前PostgreSQL 是唯一支持事务、子查询、多版本并行控制系统、数据完整性检查等特性的唯一的一种自由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7.mySQL
mySQL是一个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者为瑞典MySQL AB公司。在2008年1月16号被Sun公司收购。目前MySQL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点,许多中小型网站为了降低网站总体拥有成本而选择了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MySQL的官方网站的网址是: www.mysql.com
㈣ 使用UML和设计模式思想进行数据库原型设计时 主要问题 是什么 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http://www.uml.org.cn/ 很全
㈤ 1. SQL Server 2000为用户提供模板和原型的数据库是( )。 A. master B. model C. msdb D. tempdb
BAADDBDCAB
1MB
master
ndf
日志
sp_renamedb
㈥ google和baidu用来存储网页的数据库是怎么设计的
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google,它是一个大型的搜索引擎(of a large-scale search engine)的原型,搜索引擎在超文本中应用广泛。Google的设计能够高效地抓网页并建立索引,它的查询结果比其它现有系统都高明。这个原型的全文和超连接的数据库至少包含24‘000‘000个网页。我们可以从 http://google.stanford.e/ 下载。 设计搜索引擎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搜索引擎为上亿个网页建立索引,其中包含大量迥然不同的词汇。而且每天要回答成千上万个查询。在网络中,尽管大型搜索引擎非常重要,但是学术界却很少研究它。此外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页的大量增加,现在建立一个搜索引擎和三年前完全不同。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们的大型搜索引擎,据我们所知,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这是第一篇描述地如此详细。除了把传统数据搜索技术应用到如此大量级网页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有许多新的技术挑战,包括应用超文本中的附加信息改进搜索结果。 本文将解决这个问题,描述如何运用超文本中的附加信息,建立一个大型实用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随意发布信息,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无组织的超文本集合,也是本文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World Wide Web,搜索引擎,信息检索,PageRank, Google 1 绪论 Web 给信息检索带来了新的挑战。Web上的信息量快速增长,同时不断有毫无经验的新用户来体验Web这门艺术。人们喜欢用超级链接来网上冲浪,通常都以象Yahoo这样重要的网页或搜索引擎开始。大家认为List(目录)有效地包含了大家感兴趣的主题,但是它具有主观性,建立和维护的代价高,升级慢,不能包括所有深奥的主题。基于关键词的自动搜索引擎通常返回太多的低质量的匹配。使问题更遭的是,一些广告为了赢得人们的关注想方设法误导自动搜索引擎。 我们建立了一个大型搜索引擎解决了现有系统中的很多问题。应用超文本结构,大大提高了查询质量。我们的系统命名为google,取名自googol的通俗拼法,即10的100次方,这和我们的目标建立一个大型搜索引擎不谋而合。 1.1网络搜索引擎—升级换代(scaling up):1994-2000 搜索引擎技术不得不快速升级(scale dramatically)跟上成倍增长的web数量。1994年,第一个Web搜索引擎,World Wide Web Worm(WWWW)可以检索到110,000个网页和Web的文件。到1994年11月,顶级的搜索引擎声称可以检索到2‘000’000(WebCrawler)至100‘000’000个网络文件(来自 Search Engine Watch)。可以预见到2000年,可检索到的网页将超过1‘000’000‘000。同时,搜索引擎的访问量也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1997年的三四月份,World Wide Web Worm 平均每天收到1500个查询。 在1997年11月,Altavista 声称它每天要处理大约20’000’000个查询。随着网络用户的增长,到2000年,自动搜索引擎每天将处理上亿个查询。我们系统的设计目标要解决许多问题,包括质量和可升级性,引入升级搜索引擎技术(scaling search engine technology),把它升级到如此大量的数据上。 1.2 Google:跟上Web的步伐(Scaling with the Web)建立一个能够和当今web规模相适应的搜索引擎会面临许多挑战。抓网页技术必须足够快,才能跟上网页变化的速度(keep them up to date)。存储索引和文档的空间必须足够大。索引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处理上千亿的数据。处理查询必须快,达到每秒能处理成百上千个查询(hundreds to thousands per second.)。随着Web的不断增长,这些任务变得越来越艰巨。然而硬件的执行效率和成本也在快速增长,可以部分抵消这些困难。 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因素,如磁盘的寻道时间(disk seek time),操作系统的效率(operating system robustness)。在设计Google的过程中,我们既考虑了Web的增长速度,又考虑了技术的更新。Google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升级处理海量数据集。它能够有效地利用存储空间来存储索引。优化的数据结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存取(参考4.2节)。进一步,我们希望,相对于所抓取的文本文件和HTML网页的数量而言,存储和建立索引的代价尽可能的小(参考附录B)。对于象Google这样的集中式系统,采取这些措施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系统可升级性(scaling properties)。 1. 3设计目标 1.3.1提高搜索质量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提高Web搜索引擎的质量。1994年,有人认为建立全搜索索引(a complete search index)可以使查找任何数据都变得容易。根据Best of the Web 1994 -- Navigators ,“最好的导航服务可以使在Web上搜索任何信息都很容易(当时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被登录)”。然而1997年的Web就迥然不同。近来搜索引擎的用户已经证实索引的完整性不是评价搜索质量的唯一标准。用户感兴趣的搜索结果往往湮没在“垃圾结果Junk result”中。实际上,到1997年11月为止,四大商业搜索引擎中只有一个能够找到它自己(搜索自己名字时返回的前十个结果中有它自己)。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文档的索引数目增加了好几个数量级,但是用户能够看的文档数却没有增加。用户仍然只希望看前面几十个搜索结果。因此,当集合增大时,我们就需要工具使结果精确(在返回的前几十个结果中,有关文档的数量)。由于是从成千上万个有点相关的文档中选出几十个,实际上,相关的概念就是指最好的文档。高精确非常重要,甚至以响应(系统能够返回的有关文档的总数)为代价。令人高兴的是利用超文本链接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改进搜索和其它应用 。尤其是链接结构和链接文本,为相关性的判断和高质量的过滤提供了大量的信息。Google既利用了链接结构又用到了anchor文本(见2.1和2.2节)。 1.3.2搜索引擎的学术研究随着时间的流逝,除了发展迅速,Web越来越商业化。1993年,只有1.5%的Web服务是来自.com域名。到1997年,超过了60%。同时,搜索引擎从学术领域走进商业。到现在大多数搜索引擎被公司所有,很少技公开术细节。这就导致搜索引擎技术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暗箱操作,并倾向做广告(见附录A)。Google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学术领域在此方面的发展,和对它的了解。另一个设计目标是给大家一个实用的系统。应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网络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有用数据(us because we think som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research will involve leveraging the vast amount of usage data that is available from modern web systems)。例如,每天有几千万个研究。然而,得到这些数据却非常困难,主要因为它们没有商业价值。我们最后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体系结构能够支持新的关于海量Web数据的研究。为了支持新研究,Google以压缩的形式保存了实际所抓到的文档。设计google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一个环境使其他研究者能够很快进入这个领域,处理海量Web数据,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通过其它方法却很难得到结果。系统在短时间内被建立起来,已经有几篇论文用到了Google建的数据库,更多的在起步中。我们的另一个目标是建立一个宇宙空间实验室似的环境,在这里研究者甚至学生都可以对我们的海量Web数据设计或做一些实验。
记得采纳啊
㈦ 请问数据库有几种语言!学习哪种最好啊!
常用数据库
1. IBM 的DB2
作为关系数据库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航人,IBM在1977年完成了System R系统的原型,1980年开始提供集成的数据库服务器—— System/38,随后是SQL/DSforVSE和VM,其初始版本与SystemR研究原型密切相关。DB2 forMVSV1 在1983年推出。该版本的目标是提供这一新方案所承诺的简单性,数据不相关性和用户生产率。1988年DB2 for MVS 提供了强大的在线事务处理(OLTP)支持,1989 年和1993 年分别以远程工作单元和分布式工作单元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支持。最近推出的DB2 Universal Database 6.1则是通用数据库的典范,是第一个具备网上功能的多媒体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包括Linux在内的一系列平台。
2. Oracle
Oracle 前身叫SDL,由Larry Ellison 和另两个编程人员在1977创办,他们开发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大量销售,1979 年,Oracle公司引入了第一个商用SQL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公司是最早开发关系数据库的厂商之一,其产品支持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平台。目前Oracle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3. Informix
Informix在1980年成立,目的是为Unix等开放操作系统提供专业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公司的名称Informix便是取自Information 和Unix的结合。Informix第一个真正支持SQL语言的关系数据库产品是Informix SE(StandardEngine)。InformixSE是在当时的微机Unix环境下主要的数据库产品。它也是第一个被移植到Linux上的商业数据库产品。
4. Sybase
Sybase公司成立于1984年,公司名称“Sybase”取自“system”和“database” 相结合的含义。Sybase公司的创始人之一Bob Epstein 是Ingres 大学版(与System/R同时期的关系数据库模型产品)的主要设计人员。公司的第一个关系数据库产品是1987年5月推出的Sybase SQLServer1.0。Sybase首先提出Client/Server 数据库体系结构的思想,并率先在Sybase SQLServer 中实现。
5. SQL Server
1987 年,微软和IBM合作开发完成OS/2,IBM 在其销售的OS/2 ExtendedEdition 系统中绑定了OS/2Database Manager,而微软产品线中尚缺少数据库产品。为此,微软将目光投向Sybase,同Sybase 签订了合作协议,使用Sybase的技术开发基于OS/2平台的关系型数据库。1989年,微软发布了SQL Server 1.0 版。
6. PostgreSQL
PostgreSQL 是一种特性非常齐全的自由软件的对象——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ORDBMS),它的很多特性是当今许多商业数据库的前身。PostgreSQL最早开始于BSD的Ingres项目。PostgreSQL 的特性覆盖了SQL-2/SQL-92和SQL-3。首先,它包括了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丰富的数据类型的支持;其次,目前PostgreSQL 是唯一支持事务、子查询、多版本并行控制系统、数据完整性检查等特性的唯一的一种自由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7.mySQL
mySQL是一个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者为瑞典MySQL AB公司。在2008年1月16号被Sun公司收购。目前MySQL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由于其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尤其是开放源码这一特点,许多中小型网站为了降低网站总体拥有成本而选择了MySQL作为网站数据库。MySQL的官方网站的网址是: www.mysql.com
㈧ 谁有用c#写的数据库原型系统,就是输入sql语句,对语句进行此法语法分析正确性,然后对应执行。
这是微软、甲骨文的大牛考虑的事情啊,哥诶。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