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预算法楼继伟

预算法楼继伟

发布时间: 2022-04-14 07:21:24

⑴ 什么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财务目标而构筑的管理模式

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依托下,新制定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由楼继伟部长签署财政部令第78号公布,并于2017年起施行。《基本准则》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财务运行都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是政府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造完备的政府会计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一大创新,《基本准则》的颁布对深化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实现执政为民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以下具体从五个方面探讨《基本准则》颁布的重要意义。

⑵ 三公经费都包括哪些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预算法楼继伟扩展阅读

要把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要求体现在2013年的预算编制中,同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

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倾斜。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要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规模,确保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强度。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好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发挥财政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⑶ 如何做好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

该通知专门向各单位发布了《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此前不久的10月30日,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成立,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兼任内控委主任;11月5日,财政部召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实施内部控制工作会议,专题部署落实主体责任和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楼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举措证实,财政部正在政府部门中带头推进内控工作。‍‍‍‍‍‍
‍‍ 财政内控已做好顶层设计‍‍
《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于今年9月底,就已经财政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这可谓是财政部门加强内部控制的顶层设计。‍‍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郑洪涛表示,财政部此次实施内部控制并没有推倒重建,而是在新的形势下对单位组织结构和职能进行重新梳理和科学划分,根据业务属性特征,合理匹配财政部各部门的权力与责任,健全相互牵制的职能和岗位机制。
‍‍‍‍‍‍‍‍ 在贯彻落实新预算法、推动完成财税体制改革任务以及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的过程中,关于如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有效履行财政职能,各级财政部门亟需这样一份指导性文件。‍‍‍‍‍‍‍‍
‍‍‍‍‍‍事实上,《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做到了这一点。
‍‍‍‍ 北京艾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吉津海说,《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的第一条开宗明义提出,“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突出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钱,这既落实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要求,又体现出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
‍‍ 另外,《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还确定了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要素、遵循原则,要求建立包括基本制度、专项风险管理办法、各单位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在内的三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确定了财政部内部控制组织管理架构,明确了内部控制方法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内部控制职责分工,并要求做好内部控制检查和报告。‍‍
‍‍ “从这一基本制度来看,财政部此次内部控制建设大致呈现两大特点。”吉津海说,一是组织架构科学。财政部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下设内控办公室并设在监督检查局,负责内部控制工作的部署、检查、考评;各单位设置内控管理岗和内控管理联络员,负责本单位内部控制具体建设工作;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通过日常监督、内审、巡视、纪检监察等多种手段督促内控建设不断改进完善。这一架构层级清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形成管理闭环。‍‍
‍‍ 二是推进路线清晰。财政部首先制订了内部控制基本制度作为部属各单位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指导性文件,然后将财政部门重大风险梳理划分为8大类,再由各单位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操作规程。这样一来,逐级细化,层层分解,既便于分解操作,又利于相互协同。‍‍
‍‍ 郑洪涛还对财政部此次内部控制建设中以信息化手段为平台固化各种风险控制过程和关键点以及加强检查和监督评价的做法表示赞赏。“各部门沟通融合并进行信息系统固化,是真正实施内部控制的必由之路。同时,财政部门的各项风险控制,不会是一个部门和一个环节就能完成的,需要协防共管,需要各司局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环节上都要进行协商交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
‍‍ 填补政府层面内控制度空白‍‍
‍‍ 内部控制分为企业内部控制和政府内部控制,政府内部控制又分为政府层面内部控制和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也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刘永泽表示,企业内部控制方面,财政部等部门已经联合发布了内控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相关制度规范已成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财政部已经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开始实施;政府层面内部控制方面目前还是空白,财政部此次率先发布财政部门的内控制度并予以执行,填补了这一空白。‍‍
‍‍ 吉津海也认为,随着《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的制订,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内部控制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也就有了起点和依据。‍‍
‍‍‍‍ 上述说法是理论意义上的,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财政部加强内控工作还具有现实意义。‍‍
‍‍ 刘永泽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确保单位获取的公共资金规范使用,而政府层面内部控制主要解决的是如何规范公共资金的分配与管理。相互制衡与流程化是内部控制的两个重要特征,在预算分配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和流程,使决策、执行与监督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实现权责对等、主体责任明确,这样才能防止分配过程由个别人说了算,防止“跑部钱进”和寻租行为出现。财政部门负责国家预算资金的分配与管理,财政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实际上也就解决了政府层面内部控制的相当大一部分。
‍‍ 吉津海通俗地解释说,《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主要针对政府如何“分钱”进行规范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主要针对各单位如何“花钱”进行规范管理。‍‍
‍‍ 对各级财政部门及其他单位形成内控“参考书”‍‍
‍‍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并将政府内部控制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刘永泽认为,财政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正是推动我国财政部门主动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的现实举措和实现途径。“依法治国是全方位的,覆盖从国家层面到单位层面。在政府的各个层级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正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化。希望财政部加强内部控制的举措能够进一步推广到各级财政部门,从而自上而下地形成整个财政部门的内部控制体系。”而且,郑洪涛还表示,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制订部门,财政部门深入实施内部控制,将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还有一部分单位和部门的观望情绪和侥幸心态比较重。‍‍
在组织内控实施工作时,各级财政部门自身建立内部控制的经验与体会也会成为“参考书”与“助推器”。‍‍

⑷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改解答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日前完成实施20年来的首次大修,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回应百姓期待重点修改了哪些内容?传递出怎样的改革动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本周接受记者采访为公众详解新预算法。
新预算法折射下一步改革方向
楼继伟说,1995年开始施行的原预算法在今天已难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尤其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必要全面修改预算法。
他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此次修改突出预算的完整性,政府全部收支要纳入预算管理;遵循预算公开原则,强调预算必须接受社会监督;更加符合经济规律,拓展预算审核重点、完善地方债管理等多处修改,传递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方向。
亮点一: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新预算法一大亮点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如第4条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5条明确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楼继伟说,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收入是全口径的,不仅包括税收和收费,还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支出也要涵盖广义政府的所有活动;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
亮点二:避免“过头税” 预算审核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重点是收支平衡,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
楼继伟说,新预算法旨在改变这一现状,将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同时,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如超收收入限定冲抵赤字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出现短收,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弥补等。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
亮点三: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跑部钱进”
针对地方可自由支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限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交叉重复、资金分散、配套要求多等问题,新预算法第16条、第38条、第52条等条款对转移支付的设立原则、目标、预算编制方法、下达时限等做出规定。
楼继伟说,新预算法重点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如强调要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除国务院规定上下级政府应共同承担事项外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等,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
亮点四:“预算公开”入法从源头防治腐败
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预算公开”做出全面规定,第14条对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在第92条中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楼继伟认为,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是预算法修改的重要进步,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而对于预算不够细化问题,新预算法第32条、37条、46条等多处做出明确规定,如强调今后各级预算支出要按其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楼继伟说,按功能分类能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知道政府支出是用到教育上还是水利上;按经济分类则明确反映政府支出按经济属性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知道有多少用于支付工资,多少用于办公用房建设等。两种方式不能偏废,分别编制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预算有利于更全面理解预算是怎样实现的。
亮点五:严格债务管理 防范债务风险
相比原预算法,新预算法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套上预算监管的“紧箍咒”。楼继伟说,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大多数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局部存风险隐患。
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亮点六:“勤俭节约”入法 违纪铁腕追责
针对现实中的奢侈浪费问题,新预算法对于厉行节约、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做出严格规定,如第12条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37条规定严控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等。
楼继伟说,相对于原预算法仅就擅自变更预算、擅自支配库款、隐瞒预算收入等三种情形设置了法律责任,且不够具体明确,新预算法重新梳理了违法违纪情形,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在第92、93、94、95四条里集中详细规定了法律责任。如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违规举债、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此外,如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将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
新预算法即将施行,贯彻实施如何不打折扣至关重要。楼继伟表示,关键要做好新预算法实施的立法配套工作。
他指出,中央层面需按照新预算法确定的原则及授权,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研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资金支付、政府债务管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地方层面可制定有关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或者地方性法规。总之,要加快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现代预算制度,增强新预算法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为依法理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⑸ 三公经费是哪三公

三公经费(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严控三公消费支出:

1、要把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要求体现在2013年的预算编制中,同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

2、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倾斜。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3、要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规模,确保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强度。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好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发挥财政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4、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优化税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5)预算法楼继伟扩展阅读

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6月30日表决通过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合计94.7亿元。决算报告还公布了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87.1亿元。2012年6月财政部公布,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人民币。

2018年6月20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17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3.6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7.87亿元。

⑹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全文共( )章 (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全文共11章10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于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此后,历经四次审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并决议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预算法在出台20年后,终于完成了首次修改。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作出修改。



(6)预算法楼继伟扩展阅读:

修订解读

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预算公开”做出全面规定,第14条对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在第92条中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楼继伟认为,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是预算法修改的重要进步,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而对于预算不够细化问题,新预算法第32条、37条、46条等多处做出明确规定,如强调今后各级预算支出要按其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楼继伟说,按功能分类能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知道政府支出是用到教育上还是水利上。

⑺ 政府在应对经济新常态中应怎样发挥作用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要求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他具体分析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将出现的六大趋势性变化,并相应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趋势1: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
对策:克服速度情结,防止竭泽而渔
趋势2: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支出刚性增长
对策:花钱买机制,确保可持续
趋势3: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深刻介入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
对策:充分发挥财税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趋势4: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预算规范管理、公开透明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策:全面推进依法理财
趋势5: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对策: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
趋势6: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设大国财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对策:主动参与国际财经交流和全球经济治理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强调,财政部门要与时俱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判断上来,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正确把握做好财政工作的新要求,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发挥好财政在“新常态”中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楼继伟指出,要克服速度情结,防止竭泽而渔。一是实事求是地看待收入增速变化。要科学测算财政收入,防止过高地确定财政收入预算目标。各地财政部门绝不能在经济放缓、收入增速下降的时候,收“过头税”、乱收费,增加企业负担,形成对经济的顺周期调节。二是坚决防止和纠正财政“空转”行为。要严格落实新预算法有关要求,要认真组织开展清理检查,严肃查处财政“空转”行为,维护财政经济运行良好秩序。三是促进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健康发展。收入不再作为硬性任务要求,并不意味着对收入增速的趋势变化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反而因不再作为硬性任务,财税双方可以更为客观地建立收入预测模型,这方面财政系统应主动作为,加强收入预测和预算执行分析,同时要推动征管部门建立与相关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相衔接的考核体系。要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激发企业活力,大力支持创业创新。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绝不能再搞“政策洼地”。在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支持税务、海关等部门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楼继伟表示,要花钱买机制,确保可持续。一是科学界定财政作用边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财政该管的一定管住管好,不该管的坚决放手给市场和社会、放到位,避免大包大揽。政府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区分公共性的层次,调整结构,有保有压。二是改善民生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树立正确的民生理念,立足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不搞锦上添花。在政策扩围提标时,不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帮穷不帮懒,引导全社会树立起靠个人努力勤劳致富、各方面合理承担责任的民生理念。三是主动出击建机制。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科技教育、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顶层设计,着力解决制度碎片化等问题,花钱买机制,增强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四是创新投入方式。对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扶贫开发等,可以通过PPP、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同时,要厉行勤俭节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深刻介入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楼继伟强调,要充分发挥财税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财税改革高度重视,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财政部门要不辱使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积极支持其他领域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楼继伟要求,要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一是坚持底线思维。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定力,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业稳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就不采取短期政策强力刺激经济,而是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二是注重供给管理。克服过多依靠需求管理的思维惯性,统筹做好供求两方面的调节。通过进一步破除行政性垄断和管制壁垒,促进企业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支持补足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养老健康、信息消费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等政策,促进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企业能更有效率地利用各种要素。三是坚持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定向调控的优势,把握时机,找准“靶点”,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同时,要综合运用税收、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调控手段的协调配合,形成调控合力。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设大国财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楼继伟强调,要主动参与国际财经交流和全球经济治理。一是树立大国理念和全球意识、安全意识。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坚持合作共赢,落实正确义利观,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把财经政策设计放在全球治理框架下统筹考虑,通过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努力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二是抓住时机开展全球布局。加快推进由我国主导的国际多边机构的组建,运筹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财经关系,充分发挥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的影响力,深耕亚太、经略周边,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支持国内企业整合力量,抓住合适时机,在全球范围内争取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项目,收购优质企业、营销渠道、核心技术,吸引一批高端人才,转移国内部分富余产能。三是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要熟悉和理解国际规则,搞清楚国际规则与我方的利益冲突所在,增强话语权,维护国家权益。积极推动世行、亚行、国际农发基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改革进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

⑻ 2015年地方政府债券怎么发

刚刚通过的2015年预算报告提出,2015年地方公共财政赤字5000亿元,政府性基金收支差额1000亿元,国务院均批准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予以弥补。之前,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在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报经国务院批准,近期财政部已下达地方存量债务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允许地方把一部分到期的高成本债务转换成地方政府债券”。
“上述地方政府债券各有用途,预计绝大部分都将采用地方政府自发自还的方式发行。”中债资信公共机构首席分析师霍志辉说。
霍志辉介绍说,按照新预算法第35条“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的相关规定,今年国务院批复分别发行5000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1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需要指出的是,从2015年起,我国对地方一般债务比照中央国债实行余额管理,在限额内当年到期债务可以借新还旧,不再采取在发债额中扣抵,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发行的5000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将不包含2015年到期地方债券还本支出的资金。因此,整体来看,2015年预算报告中提到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券5000亿元和专项债券1000亿元,将分别按照新预算法规定用于预算内必要的建设投资支出,以及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支出。
“发行1万亿元的置换债券,则是我国稳步解决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偿还问题的有力举措,也是中央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思路的一贯延续。”霍志辉说,去年国务院发布的“43号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对甄别后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各地区可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以降低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因此,此次国务院批复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将全部用于置换地方政府一部分到期的高成本债务。这只是债务形式的变化,不增加债务余额,也不会增加今年的财政赤字。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目前尚在清理甄别过程中,未纳入财政预算报表中,这1万亿元的置换债券在2015年预算报告中无法体现。
霍志辉表示,作为信用债券的一种,地方政府债券一直是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进行公开发行,由市场投资者进行购买。
2014年财政部已在10个省、市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而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此次两会期间的答记者问时明确提到“今后绝大部分都准备要地方自发自还了”。因此,可以预计,2015年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券5000亿元和专项债券1000亿元将会进行公开发行,且绝大部分都将采用自发自还的方式。
“既然‘43号文’已经明确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那么批复的1万亿元置换债券实质上就是地方政府发行的用于置换存量债务的一般债券或专项债券。”霍志辉分析道,比照国债余额管理的规定,只要在限定债务余额内,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置换需求,在国务院批复的额度内自行选择一般债券的发行规模。而考虑到目前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土地抵质押贷款而形成的,因此以未来土地出让收入为支撑发行专项债券来置换高成本债务也将是地方政府较好的选择。“市场传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购买置换债券并不可行。置换债券将按照正常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程序,在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发行,由市场投资者选择购买,且预计绝大部分也将采用自发自还的方式。”他说。

⑼ 新预算法对推动预算公开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筑牢防腐败、防风险的堤坝

记者:预算公开是社会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新预算法对推动预算公开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楼继伟: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也是依法理财、防范财政风险的需要。新预算法做出全面规定,对预算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法律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的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这次修改预算法,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意义重大、深远。一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举措;二是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和消毒剂,将预算分配的政策依据、标准、结果全面、真实地向社会公开,能够有效避免暗箱操作;三是有利于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促进各部门厉行节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预算公开把政府的政策意图和激励方向告知社会,也有利于引导经济社会主体的预期和行为,优化提升财政政策效果。

记者:对于地方政府债务有关条款的修改,新预算法是基于什么考虑?

楼继伟:根据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4万亿元。这些债务多数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存在主体混乱、渠道多元等问题,有必要从法律层面规范管理、加以引导,以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政府债券作为较为规范的融资方式,发债成本较低、信息公开透明,市场化程度高,也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方式。在我国目前的财政预算管理实践中,省级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已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经过几年的探索试点,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应当及时总结入法,作为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效方式。

为体现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从严控制和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有利于把地方政府融资引导到阳光下,建立起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利于加强人大和社会监督,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⑽ 决策者说 楼继伟 中所涉及到的财政名词有哪些

观《决策者说》专访原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的感想

第一、关于财政预备费的问题,我认为预备费应该是国家财政的当年后备资金,用以解决像疫情(非典)、战争(边界冲突)、自然灾害(汶川大地震)等难以预料的开支。财政预备费在每年的财政预算当中应当占有一个合适的比重,应该是不超过全部支出的3%。
第二、关于财政支出当中应该坚持的理念问题,楼部长在访谈中指出这个理念就是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适应,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变,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力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财政要适当的在市场中扮演其角色,该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时则要积极补位,不应该发挥财政作用的地方,坚决不能越位。始终坚持市场机制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财政指导方针。
第三、关于政府(财政)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楼部长提到要提倡政府的支持与个人的责任相结合,就拿高等教育为例,高等教育在我国是典型的混合产品,当然在发达的西方国家,有的高等教育完全是免费,这也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财力明显不如人家。在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社会效益大,财政要投入很大一部分,内部效益也很大,因此个人也应当承担一部分费用。
第四、国家财政支出的方向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会做出相应调整,也就是说支出结构不是一沉不变的。无论是三农的财政支出还是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都会越来越得到财政的倾斜。从财政的支出内容上来看,是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上升了,从而购买性支出比重下降。
第五、关于预算体制管理改革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部门一本帐,我认为这样的预算体制能够使各部门的预算更具有规范性和可比性,效率也比以前要高。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和那些预算相关的人员,他的自由裁量权就大大减少了,这样有利于廉政,不容易导致腐败的产生。
第六、关于政府采购的问题,政府采购是指政府使用财政资金采购所需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实行政府采购就把财政资金和预算单位相分离了,就像楼部长所说的“粮票”和“钱”分开管。这样就使得整个财政资金的使用处于一个更加透明和公正的环境中。比如说某部门需要购买一辆公用车,支出计划应该要先写入该部门的预算,由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再报国务院批准,在提交给人大,人大批准之后才授权动用财政资金,该部门所在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货商,财政部审核付款条例后再通知国库集中支付,直接将钱打入供应商的账户。这样就避免的将钱流入预算部门。当然这里面也设计部门的预算管理体制问题,因此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都是连成一体的,形成了财政资金拨付的一整套规范的过程。这样既提高的财政支出效率,增加了透明度,也避免了腐败。
第七、关于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监督的问题,通过对楼部长的访谈,我了解到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再到决算报告都要经过人大的审核和批准方能有效,这样就将财政支出的全过程都置于人大的监督之下,也就是楼部长所说的“静悄悄的改革”。但是我认为这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忽略了体制外的监督,即社会广大民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自从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后,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监督力度也比过去都大了很多。这在对现场嘉宾教育部财务司司长杨周复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这我们应该给予肯定。但是我相信财政支出迟早都会向社会公众公开,只是需要时间。
第八、关于分税制改革和财政职能的问题,分税制改革以前,中央财政在全国总财政当中比重相当的低,1993年中央财政仅占总财政22%,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迅速提高到2005年的52%。中央财力状况得到显着提高,我国财政分配的制度也渐渐的统一起来,最终制度化。楼部长在谈到为什么要实行分税制改革,我非常的赞同。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我们国家存在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人们收入差距扩大等不利于社会长久稳定的因素。如果放任下去,国家肯定不稳定,那么谁会去调节,肯定是中央政府,那么调节必须要以雄厚的财政资金作为后盾。因此提升中央财力十分必要。在对新疆财政厅厅长的访谈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中央财政对新疆发展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西部崛起中,中央财政起来不可磨灭的作用。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九、 关于“三奖一补”政策的思考,这一政策使得中央财政拿钱,对部分县市进行奖励和补助,其中有一项是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的给予奖励。河南滑县是全国有名的产量的县,但是其财政十分困难,在享受“三奖一补”政策后,财政局面得到明显改善。通过“三奖一补”的政策,那些财政困难的县政府如果在发展经济中干得好,又提高了花钱效率,那就有可能得到奖励。用经济手段鼓励地方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发展经济。

热点内容
一加五安卓8什么时候推送 发布:2024-11-15 11:19:40 浏览:854
暗影骑士擎有哪些配置 发布:2024-11-15 11:13:46 浏览:598
方舟主机专用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4-11-15 11:12:23 浏览:8
创维最早的服务器是什么 发布:2024-11-15 11:11:35 浏览:864
手机配置太低怎么下载原声 发布:2024-11-15 11:03:31 浏览:905
21款奥迪a6配置有哪些 发布:2024-11-15 11:03:20 浏览:120
sql内连接外连接 发布:2024-11-15 11:03:19 浏览:601
学完python基础 发布:2024-11-15 11:01:56 浏览:63
捏泡胶解压 发布:2024-11-15 10:55:07 浏览:803
linux文件最后一行 发布:2024-11-15 10:44:11 浏览: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