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优化方面
㈠ 数据库优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
1、sql语句的执行计划是否正常。
2、减少应用和数据库的交互次数、同一个sql语句的执行次数。
3、数据库实体的碎片的整理(特别是对某些表经常进行insert和delete动作,尤其注意,索引字段为系列字段、自增长字段、时间字段,对于业务比较频繁的系统,最好一个月重建一次)。 4、减少表之间的关联,特别对于批量数据处理,尽量单表查询数据,统一在内存中进行逻辑处理,减少数据库压力(java处理批量数据不可取,尽量用c或者c++ 进行处理,效率大大提升)。
5、对访问频繁的数据,充分利用数据库cache和应用的缓存。
6、数据量比较大的,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其他表的关联,增加一些冗余字段,提高查询性能。
㈡ 数据库优化方面的问题
t.hld like '%张三%' or t.zishen like '%李四%'
这个效率很低,这种模糊匹配是不会走索引的,再加上本身还是从函数计算获得,所以很难优化了。
对于条件你可以把or改成union看看是否有些帮助
select t.docunid,t.dockeyunid,t.fromdateyear,t.sendtime_prenode,
row_number() over(partion by t.dockeyunid order by fsnumber asc) as rowindex
from SW_MAIN_ALL t
where t.hld like '%张三%'
union
select t.docunid,t.dockeyunid,t.fromdateyear,t.sendtime_prenode,
row_number() over(partion by t.dockeyunid order by fsnumber asc) as rowindex
from SW_MAIN_ALL t
where t.zishen like '%李四%'
㈢ 数据库查询有哪些优化方面
1 SQL查询语句的重写,对于一个查询可以用多种查询语句实现,但不同查询语句的数据库执行计划是不同的,一旦不能够使用索引或造成较大的内存占用会导致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对查询语句进行重写优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not in语句使用外连接方式实现来进行优化
2 创建合理的索引结构,根据查询语句的中查询条件,在关系表上建立相应的索引,如B+树索引和hash索引
3 修改程序业务逻辑,有些功能如果使用SQL语句实现,不但SQL语句复杂,还将导致数据库的负担增加,因此可以将有些数据操作的业务逻辑放到应用层进行实现,就是通过java编程实现
4 修改数据库服务器相关参数,优化服务器性能
㈣ 从哪些方面优化mysql数据库
这本书从数据库的基础、开发、优化、管理维护4个方面对MySQL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每一部分都独立成篇基础篇主要适合于MySQL的初学者,内容包括MySQL的安装与配置、SQL基础、MySQL支持的数据类型、MySQL中的运算符、常用函数、图形化工具的使用等。开发篇主要适合于MySQL的设计和开发人员,内容包括表类型(存储引擎)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字符集、索引的设计和使用、视图、存储过程和函数、触发器、事务控制和锁定语句、SQL中的安全问题、SQL Mode及相关问题等。优化篇主要适合于开发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内容包括常用SQL技巧和常见问题、SQL优化、优化数据库对象、锁问题、优化 MySQL Server、磁盘I/O问题、应用优化等。管理维护篇主要适合于数据库管理员
㈤ 数据库优化都包括那些方面
优化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大致需要以下几点: 8.存储引擎的选择 8.表结构,包括索引,字段类型,表数据 8.sql不能写太烂,至少通过explain测试查询利用了索引 8.硬件优化,包括cpu,内存,磁盘i/o,等合理分配
㈥ 数据库性能优化有哪些措施
1、调整数据结构的设计。这一部分在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完成,程序员需要考虑是否使用ORACLE数据库的分区功能,对于经常访问的数据库表是否需要建立索引等。
2、调整应用程序结构设计。这一部分也是在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完成,程序员在这一步需要考虑应用程序使用什么样的体系结构,是使用传统的Client/Server两层体系结构,还是使用Browser/Web/Database的三层体系结构。不同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要求的数据库资源是不同的。
3、调整数据库SQL语句。应用程序的执行最终将归结为数据库中的SQL语句执行,因此SQL语句的执行效率最终决定了ORACLE数据库的性能。ORACLE公司推荐使用ORACLE语句优化器(Oracle Optimizer)和行锁管理器(row-level manager)来调整优化SQL语句。
4、调整服务器内存分配。内存分配是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优化配置的,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根据数据库运行状况调整数据库系统全局区(SGA区)的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和共享池的大小;还可以调整程序全局区(PGA区)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SGA区不是越大越好,SGA区过大会占用操作系统使用的内存而引起虚拟内存的页面交换,这样反而会降低系统。
5、调整硬盘I/O,这一步是在信息系统开发之前完成的。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将组成同一个表空间的数据文件放在不同的硬盘上,做到硬盘之间I/O负载均衡。
6、调整操作系统参数,例如:运行在UNIX操作系统上的ORACLE数据库,可以调整UNIX数据缓冲池的大小,每个进程所能使用的内存大小等参数。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距今六十多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信息化社会,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的前提条件。数据库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的“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6)数据库的优化方面扩展阅读
数据库,简单来说是本身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等操作。
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的特点、是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
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的"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㈦ 数据库如何优化
body{
line-height:200%;
}
如何优化MySQL数据库
当MySQL数据库邂逅优化,它有好几个意思,今天我们所指的是性能优化。
我们究竟该如何对MySQL数据库进行优化呢?下面我就从MySQL对硬件的选择、Mysql的安装、my.cnf的优化、MySQL如何进行架构设计及数据切分等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1.服务器物理硬件的优化
1)磁盘(I/O),MySQL每一秒钟都在进行大量、复杂的查询操作,对磁盘的读写量可想而知,所以推荐使用RAID1+0磁盘阵列,如果资金允许,可以选择固态硬盘做RAID1+0;
2)cpu对Mysql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建议选择运算能力强悍的CPU。
2.MySQL应该采用编译安装的方式
MySQL数据库的线上环境安装,我建议采取编译安装,这样性能会较大的提升。
3.MySQL配置文件的优化
1)skip
-name
-resolve,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间;
2)back_log
=
384,back_log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响应新请求之前,短时间内的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对于Linux系统而言,推荐设置小于512的整数。
3)如果key_reads太大,则应该把my.cnf中key_buffer_size变大,保持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至少在1/100以上,越小越好。
4.MySQL上线后根据status状态进行适当优化
1)打开慢查询日志可能会对系统性能有一点点影响,如果你的MySQL是主-从结构,可以考虑打开其中一台从服务器的慢查询日志,这样既可以监控慢查询,对系统性能影响也会很小。
2)MySQL服务器过去的最大连接数是245,没有达到服务器连接数的上限256,应该不会出现1040错误。比较理想的设置是:Max_used_connections/max_connections
*
100%
=85%
5.MySQL数据库的可扩展架构方案
1)MySQL
cluster,其特点为可用性非常高,性能非常好,但它的维护非常复杂,存在部分Bug;
2)DRBD磁盘网络镜像方案,其特点为软件功能强大,数据可在底层块设备级别跨物理主机镜像,且可根据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配置不同级别的同步。
㈧ 数据库的性能优化有哪些
在数据库优化上有两个主要方面:
安全:数据可持续性。
性能:数据的高性能访问。
优化的范围有哪些
存储、主机和操作系统方面:
主机架构稳定性
I/O 规划及配置
Swap 交换分区
OS 内核参数和网络问题
应用程序方面:
应用程序稳定性
SQL 语句性能
串行访问资源
性能欠佳会话管理
这个应用适不适合用 MySQL
数据库优化方面:
内存
数据库结构(物理&逻辑)
实例配置
说明:不管是设计系统、定位问题还是优化,都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执行。
数据库优化维度有如下四个:
硬件
系统配置
数据库表结构
SQL 及索引
优化选择:
优化成本:硬件>系统配置>数据库表结构>SQL 及索引。
优化效果:硬件<系统配置<数据库表结构
㈨ 数据库的优化包括哪些方面呀
数据库的优化说起来很简单。
就像打水的木桶一样,降低瓶颈。首先要对数据库运行情况做分析。
看哪些等待时间较多,有哪些瓶颈。比如是cpu?IO?硬解析较多?cache命中率低?再分别处理。,
从数据库整体来说,一般主要还是根据主机配置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做一些配置调整比如SGA的容量。增加数据文件,合理分配表空间,合理分区,降低IO热点等。
但大多数时候数据库优化都会在SQL上体现出来,一般有问题的数据库多半是有执行计划异常,或者是表设计不合理等造成某些SQL执行效率极低,影响这个数据库性能。
㈩ mysql数据库怎么优化,有几方面的优化
在开始演示之前,我们先介绍下两个概念。
概念一,数据的可选择性基数,也就是常说的cardinality值。
查询优化器在生成各种执行计划之前,得先从统计信息中取得相关数据,这样才能估算每步操作所涉及到的记录数,而这个相关数据就是cardinality。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值在每个字段中的唯一值分布状态。
比如表t1有100行记录,其中一列为f1。f1中唯一值的个数可以是100个,也可以是1个,当然也可以是1到100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这里唯一值越的多少,就是这个列的可选择基数。
那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要在基数高的字段上建立索引,而基数低的的字段建立索引反而没有全表扫描来的快。当然这个只是一方面,至于更深入的探讨就不在我这篇探讨的范围了。
概念二,关于HINT的使用。
这里我来说下HINT是什么,在什么时候用。
HINT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人工协助MySQL优化器的工作,使她生成最优的执行计划。一般来说,优化器的执行计划都是最优化的,不过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执行计划可能不是最优化。
比如:表t1经过大量的频繁更新操作,(UPDATE,DELETE,INSERT),cardinality已经很不准确了,这时候刚好执行了一条SQL,那么有可能这条SQL的执行计划就不是最优的。为什么说有可能呢?
来看下具体演示
譬如,以下两条SQL,
A:
-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 20;
B:
-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 30;
- mysql> desc t1;+------------+--------------+------+-----+---------+----------------+|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id | int(11) | NO | PRI | NULL | auto_increment || rank1 | int(11) | YES | MUL | NULL | || rank2 | int(11) | YES | MUL | NULL | || log_time | datetime | YES | MUL | NULL | || prefix_uid | varchar(100) | YES | | NULL | || desc1 | text | YES | | NULL | || rank3 | int(11) | YES | MUL | NULL | |+------------+--------------+------+-----+---------+----------------+7 rows in set (0.00 sec)
- mysql> select count(*) from t1;+----------+| count(*) |+----------+| 32768 |+----------+1 row in set (0.01 sec)
SQL C:
- select * from t1 where rank1 = 1 or rank2 = 2 or rank3 = 2;
SQL D:
- select * from t1 where rank1 =100 and rank2 =100 and rank3 =100;
- mysql> explain format=json select * from t1 where rank1 =1 or rank2 = 2 or rank3 = 2G*************************** 1. row ***************************EXPLAIN: { "query_block": { "select_id": 1, "cost_info": { "query_cost": "3243.65" }, "table": { "table_name": "t1", "access_type": "ALL", "possible_keys": [ "idx_rank1", "idx_rank2", "idx_rank3" ], "rows_examined_per_scan": 32034, "rows_proced_per_join": 115, "filtered": "0.36", "cost_info": { "read_cost": "3232.07", "eval_cost": "11.58", "prefix_cost": "3243.65", "data_read_per_join": "49K" }, "used_columns": [ "id", "rank1", "rank2", "log_time", "prefix_uid", "desc1", "rank3" ], "attached_condition": "((`ytt`.`t1`.`rank1` = 1) or (`ytt`.`t1`.`rank2` = 2) or (`ytt`.`t1`.`rank3` = 2))" } }}1 row in set, 1 warning (0.00 sec)
- mysql> explain format=json select /*+ index_merge(t1) */ * from t1 where rank1 =1 or rank2 = 2 or rank3 = 2G*************************** 1. row ***************************EXPLAIN: { "query_block": { "select_id": 1, "cost_info": { "query_cost": "441.09" }, "table": { "table_name": "t1", "access_type": "index_merge", "possible_keys": [ "idx_rank1", "idx_rank2", "idx_rank3" ], "key": "union(idx_rank1,idx_rank2,idx_rank3)", "key_length": "5,5,5", "rows_examined_per_scan": 1103, "rows_proced_per_join": 1103, "filtered": "100.00", "cost_info": { "read_cost": "330.79", "eval_cost": "110.30", "prefix_cost": "441.09", "data_read_per_join": "473K" }, "used_columns": [ "id", "rank1", "rank2", "log_time", "prefix_uid", "desc1", "rank3" ], "attached_condition": "((`ytt`.`t1`.`rank1` = 1) or (`ytt`.`t1`.`rank2` = 2) or (`ytt`.`t1`.`rank3` = 2))" } }}1 row in set, 1 warning (0.00 sec)
不加HINT,
- mysql> explain format=json select * from t1 where rank1 =100 and rank2 =100 and rank3 =100G*************************** 1. row ***************************EXPLAIN: { "query_block": { "select_id": 1, "cost_info": { "query_cost": "534.34" }, "table": { "table_name": "t1", "access_type": "ref", "possible_keys": [ "idx_rank1", "idx_rank2", "idx_rank3" ], "key": "idx_rank1", "used_key_parts": [ "rank1" ], "key_length": "5", "ref": [ "const" ], "rows_examined_per_scan": 555, "rows_proced_per_join": 0, "filtered": "0.07", "cost_info": { "read_cost": "478.84", "eval_cost": "0.04", "prefix_cost": "534.34", "data_read_per_join": "176" }, "used_columns": [ "id", "rank1", "rank2", "log_time", "prefix_uid", "desc1", "rank3" ], "attached_condition": "((`ytt`.`t1`.`rank3` = 100) and (`ytt`.`t1`.`rank2` = 100))" } }}1 row in set, 1 warning (0.00 sec)
加了HINT,
- mysql> explain format=json select /*+ index_merge(t1)*/ * from t1 where rank1 =100 and rank2 =100 and rank3 =100G*************************** 1. row ***************************EXPLAIN: { "query_block": { "select_id": 1, "cost_info": { "query_cost": "5.23" }, "table": { "table_name": "t1", "access_type": "index_merge", "possible_keys": [ "idx_rank1", "idx_rank2", "idx_rank3" ], "key": "intersect(idx_rank1,idx_rank2,idx_rank3)", "key_length": "5,5,5", "rows_examined_per_scan": 1, "rows_proced_per_join": 1, "filtered": "100.00", "cost_info": { "read_cost": "5.13", "eval_cost": "0.10", "prefix_cost": "5.23", "data_read_per_join": "440" }, "used_columns": [ "id", "rank1", "rank2", "log_time", "prefix_uid", "desc1", "rank3" ], "attached_condition": "((`ytt`.`t1`.`rank3` = 100) and (`ytt`.`t1`.`rank2` = 100) and (`ytt`.`t1`.`rank1` = 100))" } }}1 row in set, 1 warning (0.00 sec)
如果f1的值刚好频繁更新的值为30,并且没有达到MySQL自动更新cardinality值的临界值或者说用户设置了手动更新又或者用户减少了sample page等等,那么对这两条语句来说,可能不准确的就是B了。
这里顺带说下,MySQL提供了自动更新和手动更新表cardinality值的方法,因篇幅有限,需要的可以查阅手册。
那回到正题上,MySQL 8.0 带来了几个HINT,我今天就举个index_merge的例子。
示例表结构:
表记录数:
这里我们两条经典的SQL:
表t1实际上在rank1,rank2,rank3三列上分别有一个二级索引。
那我们来看SQL C的查询计划。
显然,没有用到任何索引,扫描的行数为32034,cost为3243.65。
我们加上hint给相同的查询,再次看看查询计划。
这个时候用到了index_merge,union了三个列。扫描的行数为1103,cost为441.09,明显比之前的快了好几倍。
我们再看下SQL D的计划:
对比下以上两个,加了HINT的比不加HINT的cost小了100倍。
总结下,就是说表的cardinality值影响这张的查询计划,如果这个值没有正常更新的话,就需要手工加HINT了。相信MySQL未来的版本会带来更多的H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