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手指算法
❶ 手指算法减法怎么算20-11怎样算
一、具体形象思维先有主导地位,必须从摆小棒开始。
1、进位加法。9+2=?把2根中的1根,与9和在一起是10,捆成一捆,代表10。加上剩下的1根,是11。初步明白“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是以后学习加法竖式的基础。
2、退位减法。12-9=?小棒捆成10根一捆,两根单独放。从10根去掉9根,剩1根,再和2根合在一起,就是3根。初步明白不够减,退一当十的道理。
二、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前到一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孩子对10以内的加减法很容易接受,手指正好是十个,掰手指很直接、简单。
进位、退位就有些抽象了,不能脱了袜子算。这时应该还是加法凑10,例如7+8=?把7分解成2+5,2和8凑整再加5。减法也是从10的分解开始,例如15-8=?先用10-8=2再用2+5=7。进位退位的前提是10以内的加减孩子掌握。
(1)掰手指算法扩展阅读:
进位加法,数学运算的一种,加法的一种。例如十进制时,一位上的数相加过十,则在此位上写相加得数的个位,向下一位进十位上的数。
数学运算的一种,加法的一种。当两数相加时,某一位的结果每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上一位计1,这就是进位。如:
48
+ 56
————
= 104
8+6=14>10 则向上一位(十位)进1
4+5再加上进位得来的1,即4+5+1=10 也需向上一位(十位)进1
当运算中存在进位的加法称为“进位加法”。
❷ 计数时为什么要满10进1
计数时满10进1是因为这种进制方式符合人类手指的自然计数习惯,便于进行算术运算和记忆,同时也是计算机内部处理数据的基础。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计数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环节。为什么我们选择满10进1的方式,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人类有10个手指,这是最直观、最自然的计数工具。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通过掰手指来计数,一个手指代表一个单位,当数到10时,就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示,这就形成了满10进1的概念。
其次,10进制数制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使得算术运算变得相对简单。例如,在10进制下,乘法口诀表非常简洁,容易记忆和应用。此外,10进制数制也便于进行除法、加法、减法等基本算术运算。这些优势使得10进制数制在数学、科学、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再者,10进制数制与人类的语言和记忆方式高度契合。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时间、货币等单位,大多是基于10进制的。这使得我们在处理这些信息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10进制数制也便于我们进行大数的读写和记忆。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大数分解为多个10的幂次的和,从而更容易地记住它。
最后,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来看,10进制数制也是计算机内部处理数据的基础之一。虽然计算机在底层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制,但在与用户交互时,为了方便理解和操作,通常会使用10进制数制来展示数据。此外,在计算机科学中,很多算法和数据结构都是基于10进制数制进行设计和优化的。
综上所述,计数时满10进1的方式不仅符合人类手指的自然计数习惯,还便于进行算术运算和记忆,同时也是计算机内部处理数据的基础。这些优势使得10进制数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❸ 请问中间有括号10以内的加减运算,有什么方法才让幼儿更容易懂些 如4十( )=7
首先要让小孩对数字有兴趣,然后才好教,小孩才学得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