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程序源码
1. 如何使用python做android的自动化测试
一、首先说说手机自动化测试的原理 1、手机自动化测试的原理为PC上一个控制端(测试工具)与手机上的一个agent端,通过串口、USB或者无线方式将PC与手机终端相连,然后应用测试工具向手机发送请求或者命令,手机收到命令或者请求后,交给agent端解析,然后agent将这些解析的命令下发给手机的各个功能模块所能识别的命令,调用那些功能模块模拟操作。完成这些操作后,手机会返回一些信息,agent可以抓取这些信息,然后传回给PC端,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手机自动化测试。 2、关键点在于agent,有的公司是向自己的手机终端的软件功能模块中植入测试程序响应代码,有的公司可以利用MMI_Command的方式来控制手机终端;原理就是给手机提供一个响应的接口。 3、而对于PC控制端,这个测试脚本用各种编程语言都可以,看如何定义 4、而又的自动化测试设计成录制的机制,说通俗点,就是记录手工操作的键盘信息或者LCD的操作信息(LCD需要用到智能识别机制) 5、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搭建方法是通用的,你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测试框架才能保证自动化测试的顺利开展。 二、Android自动化测试方向: 1、CTS,CTS 测试基于Android instrumentation 测试, 其又基于JUnit 测试。说白了, CTS 就是一堆单元测试用例。这也是Java 语言的擅长部分。 2、 Monkey工具,Monkey是Android中的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运行在模拟器里或实际设备中。它向系统发送伪随机的用户事件流(如按键输入、触摸屏输入、手势输入等),实现对正在开发的应用程序进行压力测试。Monkey测试是一种为了测试软件的稳定性、健壮性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3、ASE,ASE 意思为Android 脚本环境, 即我们可以通过脚本(比如Python)调用Android 的功能,从而定制一些测试。比如打电话,发短信,浏览网页,等。我们可以扩充它的API(Java 部分), 并用python 脚本调用这些API, 从而实现丰富的测试功能。用于API 部分可以访问到Android 全部API, python 又能灵活部署测试,所以ASE 的扩展性非常好。 4、Robotium,该工具用于黑盒的自动化测试。可以在有源码或者只有APK 的情况下对目标应用 进行测试。Robotimu 提供了模仿用户操作行为的API,比如在某个控件上点击,输入Text 等等。(推举你可以研究一下这个工具,开源的,我有资料) 5、可以自己开发一个手机方面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原理上一样的 如果你想要什么资料的话或者想一起学习研究的话,可以给我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2. 如何移植android2.1源代码到自己的手机上
一,准备好android2.1源码编译环境以及手机USB调试环境。
二,将手机上硬件驱动程序以及相关的配置文件通过ADB命令保存好。
三,针对不同的手机机型,制作相应的vendor配置文件。
四,编译源码。
五,通过手机提供的bootloader刷机或者直接以recovery的方式更新ROM。
在以上五个步骤中,其中最难处理的便是第2个步骤,这个步骤需要熟悉每个手机机型的硬件参数,并且能够在手机上找到相关的驱动程序以及了解他们如何配置。而CyanogenMod团队公布的源码当中,己经将相关的工作做好了,编译源码之前仅仅需要执行相应的shell命令,便可顺利的下载相应的手机驱动程序以及配置文件。
下面是移植步骤,供参考:
一,首先需要下载CyanogenMod 5.0.8的源码:
$ mkdir android-cm5
$ cd android-cm5
$ repo init -u git://github.com/CyanogenMod/android.git -b eclair
$ repo sync
二,下载CyanogenMod需要的一些共同文件,如果想最终版本中不需要这些APK,也可以通过配置/vendor/cyanogen/cyanogen.mk文件将这些需要的APK COPY命令注释掉。
$ cd vendor/cyanogen/
$ ./get-rommanager #下载一个RomManager.apk包,主要是刷ROM用的。我没用过。
$ ./get-google-files #其它的一些google开发的android apk包,我也没有用过!
三,下载针对htc legend(g6)的vendor.
$ cd ../../vendor/htc
$ git clone git://github.com/aleho/android_vendor_htc_legend.git #下载针对htc legend(g6)手机的vendor,里面包括相关的配置参数,以及从手机上下载驱动程序的SHELL命令。
$ mv android_vendor_htc_legend/ legend
$ cd legend
$ ./extract-files.sh #确保这个命令执行将你的手机连接好电脑并且开了手机USB调试,adb命令可以连接手机。这个过程主要是下载htc legend(g6)驱动程序以及配置文件。
四,针对CyanogenMod 5.0.8源码打上htc legend(g6)的补丁包,这个补丁包主要是wifi和触摸屏的,如果不做,触摸屏将无法触摸以及wifi功能无法启动。
3. 安装QT环境遇到这种情况怎么破
Centos6.3自身是带QT4.6.2的,在装系统时可以选择安装,但是没有qvfb工具,所以又自己重新编译了qt-x11的4.5.0版本。
qt各版本版本下载地址(在网上找的很多博文里给的链接都失效了,下面这个链接貌似还比较新,现在可以用):
http://qt-project.org/downloads
ftp://ftp.qt-project.org/qt/source/
在ftp资源里找到 qt-x11-opensource-src-4.5.0、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这两个源码包并下载(tar.gz或tar.bz2包都有,网速不好的话看哪个小下载哪个)。
下载后将两个源码包分别解压,qt-x11-opensource-src-4.5.0解压一份,qt-embedded-linux- opensource-src-4.5.0解压两份,分别命名为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x86 和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arm 。
开始编译安装:
一、X11编译:
1.进入qt-x11-opensource-src-4.5.0源码目录。
./configure -no-openssl
在我这里必须加上-no-openssl选项,否则在make过程中,编译到ssl时会报错。出错信息为:
ssl/qsslsocket_openssl_symbols_p.h:264: error: variable or field ‘q_sk_free’ declared void
ssl/qsslsocket_openssl_symbols_p.h:264: error: ‘STACK’ was not declared in this scope
ssl/qsslsocket_openssl_symbols_p.h:264: error: ‘a’ was not declared in this scope
ssl/qsslsocket_openssl_symbols_p.h:265: error: ‘STACK’ was not declared in this scope
ssl/qsslsocket_openssl_symbols_p.h:265: error: ‘a’ was not declared in this scope
……
……
默认安装路径为 /usr/local/Trolltech/Qt-4.5.0。可用--prefix 指定其他安装路径。
2. gmake # linux下一般可直接用make代替gmake。如果要加快编译速度,就加上 -jx ,x表示最大的线程数。
3. gmake install
二、qt-embedded-x86编译:
1.进入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x86源码目录。
./configure -prefix /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x86 -embedded x86 -no-openssl -qt-gfx-qvfb -qt-kbd-qvfb -qt-mouse-qvfb
先后配置了安装目录、嵌入式架构(x86)。同时也跟X11版本一样,配置了 -no-openssl,没有这一项的话,make的过程中会出现跟编译X11时一样的错误。再后面的几项是为了更好的配合qvfb,网上说如果没有这几 项,安装好qt-embedded-x86后想在qvfb上调试程序时,会出现类似下面的错误:
Error opening buffer device /dev/fb0QScreenLinuxFb::connec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2. gmake
跟x11版一样
3. gamke install
三、qt-embedded-arm:
与前面两个不同,在编译arm版本的qt-embedded前,必须确认已经安装了交叉工具链,编译过程中要生成许多arm架构的库,所以必须有 arm-linux-gcc、arm-linux-g++等工具。我用的是友善提供的arm-linux-gcc-4.5.1版本。
1. 进入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arm源码目录。
./configure -prefix /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arm -embedded arm -no-openssl -qt-libpng
指定了安装路径、嵌入式架构。同时也跟X11版本一样,配置了 -no-openssl,没有这一项的话,make的过程中会出现跟编译X11时一样的错误。
另外,还增加了一项, -qt-libpng,这个选项应该是关于png相关的库,指定用qt自带的png库。如果没有这一项,我这里会出现如下错误:
image/qpnghandler.cpp: In member function 'virtual QVariant QPngHandler::option(QImageIOHandler::ImageOption) const':
image/qpnghandler.cpp:950:35: warning: 'png_info_struct::width' is deprecated (declared at /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lib/gcc/arm-none-linux-gnueabi/4.5.1/../../../../arm-none-linux-gnueabi/include/png.h:639)
image/qpnghandler.cpp:950:35: warning: 'png_info_struct::width' is deprecated (declared at /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lib/gcc/arm-none-linux-gnueabi/4.5.1/../../../../arm-none-linux-gnueabi/include/png.h:639)
image/qpnghandler.cpp:950:55: warning: 'png_info_struct::height' is deprecated (declared at /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lib/gcc/arm-none-linux-gnueabi/4.5.1/../../../../arm-none-linux-gnueabi/include/png.h:640)
image/qpnghandler.cpp:950:55: warning: 'png_info_struct::height' is deprecated (declared at /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lib/gcc/arm-none-linux-gnueabi/4.5.1/../../../../arm-none-linux-gnueabi/include/png.h:640)
make[1]: *** [.obj/release-shared-emb-arm/qpnghandler.o] 错误 1
make[1]: *** 正在等待未完成的任务....
make[1]: Leaving directory `/root/qt4.5.0/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arm/src/gui'
make: *** [sub-gui-make_default-ordered] 错误 2
看起来像是我的交叉工具链跟这个QT版本匹配的不太好,Qt好像不太兼容交叉工具链的png.h头文件中定义的数据结构。加上 -qt-libpng 可解决此问题。
四、qvfb:
这时QT就已安装成功。但是还需要额外安装qvfb。
进入qt-x11-opensource-src-4.5.0源码包目录,然后
cd tools/qvfb
在qvfb源码目录下运行 make 会在qt-x11-opensource-src-4.5.0/bin下生成qvfb,我们将它至/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x86/bin下即可。
end:
到这里,QT的开发环境基本就搭建好了,利用 qt-embedded-x86 和 qvfb 工具可以很方便的调试QT程序,调试好的程序再经 qt-embedded-arm 编译就可在开发板上运行(还有个小问题,我现在编译好的QT程序虽然可以在开发板上运行,但是运行时触摸屏不能用,只能用USB鼠标控制,想支持触摸屏貌 似还需要移植tslib库,等我折腾完了再回来把相关内容补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