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em算法混合模型

em算法混合模型

发布时间: 2024-01-09 06:35:43

❶ em算法是什么

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 EM),或Dempster-Laird-Rubin算法,是一类通过迭代进行极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的优化算法 ,通常作为牛顿迭代法(Newton-Raphson method)的替代用于对包含隐变量(latent variable)或缺失数据(incomplete-data)的概率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EM算法的标准计算框架由E步(Expectation-step)和M步(Maximization step)交替组成,算法的收敛性可以确保迭代至少逼近局部极大值 。EM算法是MM算法(Minorize-Maximization algorithm)的特例之一,有多个改进版本,包括使用了贝叶斯推断的EM算法、EM梯度算法、广义EM算法等 。
由于迭代规则容易实现并可以灵活考虑隐变量,EM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数据的缺测值 ,以及很多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算法,包括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 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 的参数估计。

❷ EM算法和混合高斯模型(一)

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用于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或极大后验估计。EM算法的每次迭代由两步组成:E步,求期望(expectation);M步,求极大值,因而被称为期望极大算法,简称EM算法。

本文从EM算法的引入说起,简单介绍EM算法的推导过程,以及其在高斯混合模型中的应用。更多的关于EM算法的推导细节,可参见 人人都懂EM算法 。

假设我们需要调查我们学校学生的身高分布。我们先假设学校所有学生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 。( 注意:极大似然估计的前提一定是要假设数据总体的分布,如果不知道数据分布,是无法使用极大似然估计的 ),这个分布的均值μ和标准差为σ 未知,如果我们估计出这两个参数,那我们就得到了最终的结果。那么怎样估计这两个参数呢?

学校的学生这么多,我们不可能挨个统计吧?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概率统计的思想,也就是抽样,根据样本估算总体。假设我们随机抽到了 200 个人(也就是 200 个身高的样本数据,为了方便表示,下面“人”的意思就是对应的身高)。然后统计抽样这 200 个人的身高。根据这 200 个人的身高估计均值 μ和方差σ 。例子来自 人人都懂EM算法 。

现在我们假设这200个人的身高服从一个正态分布N(μ,σ),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出这个分布的参数μ和σ。

但是,这200个人的身高真的是服从同一个正态分布吗?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男生和女生分别服从两种不同的正态分布,即男生 女生各服从一个正态分布 ,( 注意:EM算法和极大似然估计的前提是一样的,都要假设数据总体的分布,如果不知道数据分布,是无法使用EM算法的 ),而且假设我们现在只有身高数据,丢失了性别数据,那么该怎样评估学生的身高分布呢?

这个时候,对于每一个样本或者你抽取到的人,就有两个问题需要估计了,一是这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二是男生和女生对应的身高的正态分布的参数是多少。这两个问题是相互依赖的:

但是现在我们既不知道每个学生是男生还是女生,也不知道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分布。这就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鸡说,没有我,谁把你生出来的啊。蛋不服,说,没有我,你从哪蹦出来啊。为了解决这个你依赖我,我依赖你的循环依赖问题,总得有一方要先打破僵局,不管了,我先随便整一个值出来,看你怎么变,然后我再根据你的变化调整我的变化,然后如此迭代着不断互相推导,最终就会收敛到一个解(草原上的狼和羊,相生相克)。这就是EM算法的基本思想了。

EM的意思是“Expectation Maximization”,具体方法为:

上面的学生属于男生还是女生我们称之为隐含参数,女生和男生的身高分布参数称为模型参数。

EM 算法解决这个的思路是使用启发式的迭代方法,既然我们无法直接求出模型分布参数,那么我们可以先猜想隐含参数(EM 算法的 E 步),接着基于观察数据和猜测的隐含参数一起来极大化对数似然,求解我们的模型参数(EM算法的M步)。由于我们之前的隐含参数是猜测的,所以此时得到的模型参数一般还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基于当前得到的模型参数,继续猜测隐含参数(EM算法的 E 步),然后继续极大化对数似然,求解我们的模型参数(EM算法的M步)。以此类推,不断的迭代下去,直到模型分布参数基本无变化,算法收敛,找到合适的模型参数。

在开始介绍EM算法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个重要的定理——Jensen不等式。

如下图,如果函数f(x)是凸函数,x是随机变量,有 0.5 的概率是 a,有 0.5 的概率是 b, x的期望值就是 a 和 b 的中值了,那么:

对于m个相互独立的样本:

假如没有隐含变量z, 我们仅需要找到合适的θ极大化对数似然函数即可:

现在我们给定一个θ值(初始化θ),那么logL(θ)的值就取决于Q i (z)和P(x (i) ,z (i)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这两个概率使下届逼近logL(θ)的真实值,当不等式变为等式时,说明我们调整后的下届就等于logL(θ)了。由Jeson不等式可知,等式成立的条件是随机变量是常数,则有:

如果Q i (z (i) ) = P(z (i) |x (i) , θ),则(2)式使我们包含隐藏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的一个下届。如果我们能极大化这个下届,则也在尝试极大化我们的对数似然函数。即我们需要极大化下式:

由于对logaf(x)求导的结果与f(x)的系数无关((ln(ax))'= (lna + lnx)'=1/x),因此对θ求极大似然时,可以去掉式中的常数部分Q i (z (i) ):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EM算法的流程。

输入:观察数据x = (x (1) , x (2) , ... , x (m) ), 联合分布P(x, z|θ),条件分布P(z|x,θ),极大迭代次数J。
(1)随机初始化模型参数θ值;
(2)迭代求解各个分布模型的参数以及各个模型的概率:
for j from 1 to J:

输出:模型参数θ

图中的直线式迭代优化的路径,可以看到每一步都会向最优值前进一步,而且前进路线是平行于坐标轴的,因为每一步只优化一个变量。

这犹如在x-y坐标系中找一个曲线的极值,然而曲线函数不能直接求导,因此什么梯度下降方法就不适用了。但固定一个变量后,另外一个可以通过求导得到,因此可以使用坐标上升法,一次固定一个变量,对另外的求极值,最后逐步逼近极值。对应到EM上,E步:固定 θ,优化Q;M步:固定 Q,优化 θ;交替将极值推向极大。

E步 :初始化θ A =0.6和θ B =0.5(θ A 和θ B 分别表示两个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计算每次掷硬币选择A和B的概率,例如第一个实验中选择A的概率为:

M步 :求出似然函数下届Q(θ,θ i ), y i 代表第j次试验正面朝上的个数,μ j 代表第j次试验选择硬币A的概率,1-μ j 代表第j次试验选择硬币B的概率。

参考:
人人都懂EM算法
《统计学习方法》. 李航

❸ 数据挖掘十大经典算法之EM

EM(Expectation-Maximum)算法也称期望最大化算法,它是最常见的隐变量估计方法,在机器学习中有极为广泛的用途,例如常被用来学习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简称GMM)的参数;隐式马尔科夫算法(HMM)、LDA主题模型的变分推断等等。

EM算法是一种迭代优化策略,由于它的计算方法中每一次迭代都分两步,其中一个为期望步(E步),另一个为极大步(M步),一轮轮迭代更新隐含数据和模型分布参数,直到收敛,即得到我们需要的模型参数。

1. EM算法推导过程

补充知识:Jensen不等式:

如果f是凸函数,函数的期望 大于等于 期望的函数。当且仅当下式中X是常量时,该式取等号。(应用于凹函数时,不等号方向相反)

2. EM算法流程

3. EM算法的其他问题

上面介绍的传统EM算法对初始值敏感,聚类结果随不同的初始值而波动较大。总的来说,EM算法收敛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初始参数。

EM算法可以保证收敛到一个稳定点,即EM算法是一定收敛的。

EM算法可以保证收敛到一个稳定点,但是却不能保证收敛到全局的极大值点,因此它是局部最优的算法,当然,如果我们的优化目标是凸的,则EM算法可以保证收敛到全局最大值,这点和梯度下降法这样的迭代算法相同。

EM算法的简单实例: https://zhuanlan.hu.com/p/40991784

参考:

https://zhuanlan.hu.com/p/40991784

https://blog.csdn.net/u011067360/article/details/24368085

❹ 高斯混合模型(GMM)和EM算法

学号:20021110074     电院    姓名:梁雪玲

【嵌牛导读】:GMM与EM算法的学习与推导。

【嵌牛鼻子】:GMM    EM  

【嵌牛提问】:GMM是什么?EM算法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关系?算法的推导?如何深入学习?

【嵌牛正文】:

在深度学习的路上,从头开始了解一下各项技术。本人是DL小白,连续记录我自己看的一些东西,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本文参考:

http://www.ituring.com.cn/article/497545(GMM)

https://blog.csdn.net/xmu_jupiter/article/details/50889023(GMM)

http://www.cnblogs.com/wjy-lulu/p/7010258.html(EM算法)

https://blog.csdn.net/zouxy09/article/details/8537620(EM算法)

一、前言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简称GMM,是一种业界广泛使用的聚类算法。它是多个高斯分布函数的线性组合,理论上GMM可以拟合出任意类型的分布,通常用于解决同一集合下的数据包含多种不同的分布的情况。高斯混合模型使用了期望最大(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简称EM)算法进行训练,故此我们在了解GMM之后,也需要了解如何通过EM算法训练(求解)GMM。

二、高斯混合模型(GMM)

    在了解高斯混合模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种模型的具体参数模型-高斯分布。高斯分布又称正态分布,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最为常见的分布形式。

    如上图,这是一个关于身高的生态分布曲线,关于175-180对称,中间高两边低,相信大家在高中已经很了解了,这里就不再阐述。

    现在,我们引用《统计学习方法》-李航 书中的定义,如下图: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为,GMM是多个高斯分布的加权和,并且权重α之和等于1。这里不难理解,因为GMM最终反映出的是一个概率,而整个模型的概率之和为1,所以权重之和即为1。高斯混合模型实则不难理解,接下来我们介绍GMM的训练(求解)方法。

PS.从数学角度看,对于一个概率模型的求解,即为求其最大值。从深度学习角度看,我们希望降低这个概率模型的损失函数,也就是希望训练模型,获得最大值。训练和求解是不同专业,但相同目标的术语。

三、最大似然估计

     想要了解EM算法,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最大似然估计这个概念。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一下。

    假设,我们需要调查学校男女生的身高分布。我们用抽样的思想,在校园里随机抽取了100男生和100女生,共计200个人(身高样本数据)。我们假设整个学校的身高分布服从于高斯分布。但是这个高斯分布的均值u和方差∂2我们不知道,这两个参数就是我们需要估计的值。记作θ=[u, ∂]T。

    由于每个样本都是独立地从p(x|θ)中抽取的,并且所有的样本都服从于同一个高斯分布p(x|θ)。那么我们从整个学校中,那么我抽到男生A(的身高)的概率是p(xA|θ),抽到男生B的概率是p(xB|θ)。而恰好抽取出这100个男生的概率,就是每个男生的概率乘积。用下式表示:

    这个概率反映了,在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是θ时,得到X这组样本的概率。在公式中,x已知,而θ是未知,所以它是θ的函数。这个函数放映的是在不同的参数θ取值下,取得当前这个样本集的可能性,因此称为参数θ相对于样本集X的似然函数(likehood function)。记为L(θ)。

    我们先穿插一个小例子,来阐述似然的概念。

某位同学与一位猎人一起外出打猎,一只野兔从前方窜过。只听一声枪响,野兔应声到下,如果要你推测,这一发命中的子弹是谁打的?你就会想,只发一枪便打中,由于猎人命中的概率一般大于这位同学命中的概率,看来这一枪是猎人射中的。

      这个例子所作的推断就体现了极大似然法的基本思想,我们并不知道具体是谁打的兔子,但是我们可以估计到一个看似正确的参数。回到男生身高的例子中。在整个学校中我们一次抽到这100个男生(样本),而不是其他的人,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100个男生(样本)出现的概率最大,用上面的似然函数L(θ)来表示。

    所以,我们就只需要找到一个参数θ,其对应的似然函数L(θ)最大,也就是说抽到这100个男生(的身高)概率最大。这个叫做θ的最大似然估计量,记为:

因为L(θ)是一个连乘函数,我们为了便于分析,可以定义对数似然函数,运用对数的运算规则,把连乘转变为连加:

PS.这种数学方法在MFCC中我们曾经用过,可以回溯一下上一篇文章。

    此时,我们要求θ,只需要使θ的似然函数L(θ)极大化,然后极大值对应的θ就是我们的估计。在数学中求一个函数的最值问题,即为求导,使导数为0,解方程式即可(前提是函数L(θ)连续可微)。在深度学习中,θ是包含多个参数的向量,运用高等数学中的求偏导,固定其中一个变量的思想,即可求出极致点,解方程。

总结而言:

    最大似然估计,只是一种概率论在统计学的应用,它是参数估计的方法之一。说的是已知某个随机样本满足某种概率分布,但是其中具体的参数不清楚,参数估计就是通过若干次试验,观察其结果,利用结果推出参数的大概值。最大似然估计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上:已知某个参数能使这个样本出现的概率最大,我们当然不会再去选择其他小概率的样本,所以干脆就把这个参数作为估计的真实值。

    求最大似然函数估计值的一般步骤:

(1)写出似然函数;

(2)对似然函数取对数,并整理;(化乘为加)

(3)求导数,令导数为0,得到似然方程;

(4)解似然方程,得到的参数即为所求。

四、EM算法

    期望最大(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简称EM)算法,称为机器学习十大算法之一。它是一种从不完全数据或有数据丢失的数据集(存在隐含变量)中求解概率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例子。我们通过抽取100个男生身高,并假设身高分布服从于高斯分布,我们通过最大化其似然函数,可以求的高斯分布的参数θ=[u, ∂]T了,对女生同理。但是,假如这200人,我们只能统计到其身高数据,但是没有男女信息(其实就是面对200个样本,抽取得到的每个样本都不知道是从哪个分布抽取的,这对于深度学习的样本分类很常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样本进行两个东西的猜测或者估计了。

      EM算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假设我们想估计知道A和B两个参数,在开始状态下二者都是未知的,但如果知道了A的信息就可以得到B的信息,反过来知道了B也就得到了A。可以考虑首先赋予A某种初值,以此得到B的估计值,然后从B的当前值出发,重新估计A的取值,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收敛为止。

    在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例子中,我们运用EM算法的思想。首先随便猜一下男生的高斯分布参数:均值和方差。假设均值是1.7米,方差是0.1米,然后计算出每个人更可能属于第一个还是第二个正态分布中。这是第一步,Expectation。在分开了两类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之前用的最大似然,通过这两部分,重新估算第一个和第二个分布的高斯分布参数:均值和方差。这是第二步,Maximization。然后更新这两个分布的参数。这是可以根据更新的分布,重新调整E(Expectation)步骤...如此往复,迭代到参数基本不再发生变化。

    这里原作者提到了一个数学思维,很受启发,转给大家看一眼(比较鸡汤和啰嗦,大家可以跳过)

这时候你就不服了,说你老迭代迭代的,你咋知道新的参数的估计就比原来的好啊?为什么这种方法行得通呢?有没有失效的时候呢?什么时候失效呢?用到这个方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呵呵,一下子抛出那么多问题,搞得我适应不过来了,不过这证明了你有很好的搞研究的潜质啊。呵呵,其实这些问题就是数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数学上是可以稳当的证明的或者得出结论的。那咱们用数学来把上面的问题重新描述下。(在这里可以知道,不管多么复杂或者简单的物理世界的思想,都需要通过数学工具进行建模抽象才得以使用并发挥其强大的作用,而且,这里面蕴含的数学往往能带给你更多想象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数学的精妙所在啊)

五、EM算法的简单理解方式

    在提出EM算法的推导过程之前,先提出中形象的理解方式,便于大家理解整个EM算法,如果只是实现深度学习模型,个人认为可以不需要去看后面的算法推导,看这个就足够了。

    坐标上升法(Coordinate ascent):

    图中的直线式迭代优化的途径,可以看到每一步都会向最优值靠近,而每一步前进的路线都平行于坐标轴。那么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两个未知数的方程求解。俩个未知数求解的方式,其实是固定其中一个未知数,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偏导数,之后再反过来固定后者,求前者的偏导数。EM算法的思想,其实也是如此。使用坐标上升法,一次固定一个变量,对另外的求极值,最后逐步逼近极值。对应到EM上,E步:固定θ,优化Q;M步:固定Q,优化θ;交替将极值推向最大。 

六、EM算法推导

    现在很多深度学习框架可以简单调用EM算法,实际上这一段大家可以不用看,直接跳过看最后的总结即可。但是如果你希望了解一些内部的逻辑,可以看一下这一段推导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样本集{x(1),…,x(m)},包含m个独立的样本(右上角为样本序号)。但每个样本i对应的类别z(i)是未知的(相当于聚类),也即隐含变量。故我们需要估计概率模型p(x,z)的参数θ(在文中可理解为高斯分布),但是由于里面包含隐含变量z,所以很难用最大似然求解,但如果z知道了,那我们就很容易求解了。

首先放出似然函数公式,我们接下来对公式进行化简:

    对于参数估计,我们本质上的思路是想获得一个使似然函数最大化的参数θ,现在多出一个未知变量z,公式(1)。那么我们的目标就转变为:找到适合的θ和z让L(θ)最大。

    对于多个未知数的方程分别对未知的θ和z分别求偏导,再设偏导为0,即可解方程。

    因为(1)式是和的对数,当我们在求导的时候,形式会很复杂。

    这里我们需要做一个数学转化。我们对和的部分,乘以一个相等的函数,得到(2)式,利用Jensen不等式的性质,将(2)式转化为(3)式。(Jensen不等式数学推到比较复杂,知道结果即可)

Note:

Jensen不等式表述如下:

如果f是凸函数,X是随机变量,那么:E[f(X)]>=f(E[X])

特别地,如果f是严格凸函数,当且仅当X是常量时,上式取等号。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zouxy09/article/details/8537620

    至此,上面的式(2)和式(3)不等式可以写成:似然函数L(θ)>=J(z,Q),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最大化这个下界J(z,Q)函数,来使得L(θ)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它的最大值。

    现在,我们推导出了在固定参数θ后,使下界拉升的Q(z)的计算公式就是后验概率,解决了Q(z)如何选择的问题。这一步就是E步,建立L(θ)的下界。接下来的M步,就是在给定Q(z)后,调整θ,去极大化L(θ)的下界J(在固定Q(z)后,下界还可以调整的更大)。

总结而言

EM算法是一种从不完全数据或有数据丢失的数据集(存在隐藏变量)中,求解概率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

EM的算法流程:

1>初始化分布参数θ;

重复2>, 3>直到收敛:

    2>E步骤(Expectation):根据参数初始值或上一次迭代的模型参数来计算出隐性变量的后验概率,其实就是隐性变量的期望。作为隐藏变量的现估计值:

    3>M步骤(Maximization):将似然函数最大化以获得新的参数值:

这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最终会让E、M步骤收敛,得到使似然函数L(θ)最大化的参数θ。

在L(θ)的收敛证明:

❺ EM Algorithm

EM算法和之前学的都不太一样,EM算法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所以后面用几个例子讲解,同时也会重点讲解GMM高斯混合模型。

极大似然估计这里面用的比较多。假设我们想要知道我们学生身高的分布,首先先假设这些学生都是符合高斯分布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估计这两个参数到底是多少。学生这么多,挨个挨个来肯定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自然就是抽样了。
为了统计学生身高,我们抽样200个人组成样本
我们需要估计的参数 首先估计一下抽到这两百人的概率一共是多少,抽到男生A的概率 抽到学生B的概率 所以同时抽到这两个学生的概率就是 那么同时抽到这200个学生的G概率
最后再取一个对数就好了:

似然函数的执行步骤:
1.得到似然函数
2.取对数整理
3.求导数,另导数为零
4.解方程得到解

首先引出凸函数的概念 那么就是凸函数,所以它的图像就是一个勾形的,看起来是一个凹函数,实际上是凸函数。

正常来看先是要引入一个最大似然函数: 但这样其实是和难求的,P(x|θ)完全混在了一起,根本求不出来,所以我们要引入一个辅助变量z。

所以我们引入隐变量的原因是为了转化成和这几个高斯模型相关的式子,否则无从下手。化简一下上式子: 既然z可以指定x,那么我们只需要求解出z就好了。
注意上面凸函数所提到的一个期望性质,这里就可以使用了。因为虽然优化了上面的式子,还是不能求出来,因为z变量实在是太抽象了,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公式来表示它。EM的一个方法就是用优化下界函数的方法来达到优化目标函数的目的。
既然z很抽象,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转变一下。对于每一个样例x都会对应一个z,那么假设一个分布Q(z)是满足了z的分布的,而Q(z)满足的条件是 Qi意味着每一个x对应的z都会对应着一个Q了,这里有点复杂,再详细解释一下。一个x对应一组z,z是一个向量,但是每一个z又会分别对应一个一个分布Q。以为最后得到的z不会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概率,也就是说Q(z)得到的是这个x样例属于这个类别的概率是多少。而z的数量,一个是当前有多少个分布混合在一起的数量。
再梳理一下:现在的样本是xi,那么每一个xi将会对应着一组的z,每一个xi同时也会对应着一个分布Qi,z其实就是反应了这个样本是来自于哪个分布的。比如这个x是A1分布做了3,A2分布做了5,那么z可能就是={3,5}。所以Qi(z)得到的是这个x属于这些个分布的概率,也就是说这些分布对x做了多少百分比的功,自然就是要等于1了。
还要注意的是,上面的 这个并不能得到Qi(z)就是分布对x做了多少功的结论,得到这个结论是后面下界函数与目标函数相等得到的。这里只是知道了总和等于1,因为是分布的总和嘛。
现在就到了公式的化简:
仔细看一下这个式子 这个式子其实就是求 的期望,假设 ,那么可以利用上面 。于是化简:
这个时候就得到了下界函数,上面也讲过了,想要相等,自然就是x要是常数,所以 既然 ,而且z也是一样的,因为一个样本嘛。所以上下加和(如果是离散的,那就sum一下,连续的那就积分,这里是离散的,所以就是sum一下)。于是有
于是有:

这就是整一个EM算法的框架了,可以看到其实没有比较具体的算法,大致上就是一个框架。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证明这东西是一个收敛的??

可以直接把高斯混合模型代入EM框架里面。
存在多个高斯分布混合生成了一堆数据X,取各个高斯分布的概率是 ,第i个高斯分布的均值是 ,方差是 ,求法φ,μ,σ。
按照套路,第一个E-step求出Q,于是有:
意思就是求出第i个样本属于第j个分布的概率是多少。之后就是M-step了,就是化简了:

这里可能需要解释一下,根据 至于条件,因为很明显,z是隐变量,只是指明了x是属于哪个类别,和μ,Σ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直接忽略那两个参数了,所以P(z)是没有那两个参数的,z是代表了分布,所以每一个分布的概率肯定是包括了,所以就只有一个概率的参数。P(x|z)是本身的概率,就是已经知道分布是那个了,求属于这个分布的概率是多少,既然已经选定了分布那么自然就不需要再看φ了,因为φ是各个分布的概率。

现在有两个硬币AB,进行5次试验每一次投10次,并不知道是哪个硬币投的,求两种硬币的正面的概率。
首先E-step:
首先先初始化一下,
第一个试验选中A的概率:
同样求得
计算机出每一个试验的概率然后相加求均值。
之后就是M-step了:

方差的求解就不玩了,主要就是迭代求解μ和φ的值了。
首先是生成数据,4个高斯分布,每一个高斯分布的sigma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有μ和α,也就是φ,习惯上把前面的一个参数叫做权值,所以用α来表示。

这四个模型的比例分别是1:2:3:4,使用EM来找到他们属于的类别。

其实如果用kmeans聚类的话更加快速,但是这里还是用EM。
E-step:

就是按照公式来求解w即可,求解每一个分布对样本点做了多少的功,之后求单个样本点求比例。
M-step:

直接按照公式优化即可。

运行函数。看看结果:

结果其实还是相差不大。达到预期。

上面所讲的其实只是一种理解方法,在李航老师的统计学习方法里面是另一种比较厉害的解法:
1.E-step:求出Q函数。
2.M-step:利用Q函数求极大值。

其实这两种方法是完全一样的,Q函数就是下界函数,

EM和Kmeans算法其实很类似,事实上步骤基本可以用EM框架来替换,但是Kmeans算法是硬分类,说一不二,但是EM算法不太一样,是软分类,百分之几是那个,百分之几是这个。

缺点也还是有的:初值敏感,局部最优。因为存在了隐变量,所以导致了直接对x做极大似然是不可行的,log已经在sum的外面了。所以EM算法就转向了下界函数,而这种方法本来就不保证找到局部最优解。

如果将样本看作观察值,潜在类别看作是隐藏变量,那么聚类问题也就是参数估计问题。如果一个目标函数存在多个变量,那么梯度下降牛顿法这些逼近方法就用不了了。但我们可以使用坐标上升方法,固定一个变量,对另外一个求导数,然后替换最后逐步逼近极值点。对应到EM算法也是一样,E步求隐含的z变量,Mstep求解其他参数。

热点内容
xp共享访问不了 发布:2025-01-20 10:40:05 浏览:945
基恩士plc编程手册 发布:2025-01-20 10:11:30 浏览:909
如何破译小黄车密码 发布:2025-01-20 10:07:39 浏览:434
电脑用什么软件可以模拟安卓应用 发布:2025-01-20 10:07:39 浏览:610
电脑以太网连接服务器通信 发布:2025-01-20 10:00:18 浏览:736
哪里能看自然密码 发布:2025-01-20 09:58:50 浏览:853
股票Al算法 发布:2025-01-20 09:37:11 浏览:78
linuxrcu 发布:2025-01-20 09:30:50 浏览:468
mysqllinux路径配置 发布:2025-01-20 09:28:26 浏览:40
重做系统打开加密文件 发布:2025-01-20 09:26:46 浏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