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高并发
‘壹’ 高并发下,数据库成最大问题怎么办
一、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逻辑设计的时候往往会设计过多的表间关联,尽可能的降低数据的冗余。(例如用户表的地区,我们可以把地区另外存放到一个地区表中)如果数据冗余低,数据的完整性容易得到保证,提高了数据吞吐速度,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清楚地表达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不要用自增属性字段作为主键与子表关联。不便于系统的迁移和数据恢复。对外统计系统映射关系丢失。
表的设计具体注意的问题:
1、数据行的长度不要超过8020字节,如果超过这个长度的话在物理页中这条数据会占用两行从而造成存储碎片,降低查询效率。
2、能够用数字类型的字段尽量选择数字类型而不用字符串类型的(电话号码),这会降低查询和连接的性能,并会增加存储开销。这是因为引擎在处理查询和连接回逐个比较字符串中每一个字符,而对于数字型而言只需要比较一次就够了。
3、对于不可变字符类型char和可变字符类型varchar都是8000字节,char查询快,但是耗存储空间,varchar查询相对慢一些但是节省存储空间。在设计字段的时候可以灵活选择,例如用户名、密码等长度变化不大的字段可以选择CHAR,对于评论等长度变化大的字段可以选择VARCHAR。
4、字段的长度在最大限度的满足可能的需要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的设得短一些,这样可以提高查询的效率,而且在建立索引的时候也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
二、查询的优化
在数据窗口使用sql时,尽量把使用的索引放在选择的首列;算法的结构尽量简单;
在查询时,不要过多地使用通配符如SELECT* FROM T1语句,要用到几列就选择几列如:SELECT COL1,COL2 FROMT1;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限制尽量结果集行数如:SELECT TOP 300 COL1,COL2,COL3 FROMT1,因为某些情况下用户是不需要那么多的数据的。
在没有建索引的情况下,数据库查找某一条数据,就必须进行全表扫描了,对所有数据进行一次遍历,查找出符合条件的记录。在数据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也许看不出明显的差别,但是当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是极为糟糕的了。
SQL语句在SQL SERVER中是如何执行的,他们担心自己所写的SQL语句会被SQLSERVER误解。比如: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zhangsan' and tID >10000和执行: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tID > 10000 andname='zhangsan'
一些人不知道以上两条语句的执行效率是否一样,因为如果简单的从语句先后上看,这两个语句的确是不一样,如果tID是一个聚合索引,那么后一句仅仅从表的10000条以后的记录中查找就行了;而前一句则要先从全表中查找看有几个name='zhangsan'的,而后再根据限制条件条件tID>10000来提出查询结果。
事实上,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SQLSERVER中有一个“查询分析优化器”,它可以计算出where子句中的搜索条件并确定哪个索引能缩小表扫描的搜索空间,也就是说,它能实现自动优化。虽然查询优化器可以根据where子句自动的进行查询优化,但有时查询优化器就会不按照您的本意进行快速查询。
所以,优化查询最重要的就是,尽量使语句符合查询优化器的规则避免全表扫描而使用索引查询。
具体要注意的:
1.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s null
可以在num上设置默认值0,确保表中num列没有null值,然后这样查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0
2.应尽量避免在 where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优化器将无法通过索引来确定将要命中的行数,因此需要搜索该表的所有行。
3.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来连接条件,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or num=20
可以这样查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union all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0s
4.in 和 not in 也要慎用,因为IN会使系统无法使用索引,而只能直接搜索表中的数据。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n(1,2,3)
对于连续的数值,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 了: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3
6.必要时强制查询优化器使用某个索引,如在 where子句中使用参数,也会导致全表扫描。因为SQL只有在运行时才会解析局部变量,但优化程序不能将访问计划的选择推迟到运行时;它必须在编译时进行选择。然而,如果在编译时建立访问计划,变量的值还是未知的,因而无法作为索引选择的输入项。如下面语句将进行全表扫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num
可以改为强制查询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ith(index(索引名)) where num=@num
7.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表达式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2=100
应改为: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100*2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SUBSTRING(CARD_NO,1,4)=’5378’
应改为: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CARD_NO LIKE ‘5378%’
SELECT member_number, first_name, last_name FROMmembers
WHERE DATEDIFF(yy,datofbirth,GETDATE()) >21
应改为:
SELECT member_number, first_name, last_name FROMmembers
WHERE dateofbirth <DATEADD(yy,-21,GETDATE())
即:任何对列的操作都将导致表扫描,它包括数据库函数、计算表达式等等,查询时要尽可能将操作移至等号右边。
8.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函数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substring(name,1,3)='abc'--name以abc开头的id
select id from t wheredatediff(day,createdate,'2005-11-30')=0--‘2005-11-30’生成的id
应改为: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select id from t where createdate>='2005-11-30' andcreatedate<'2005-12-1'
9.不要在 where 子句中的“=”左边进行函数、算术运算或其他表达式运算,否则系统将可能无法正确使用索引。
10.在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条件时,如果该索引是复合索引,那么必须使用到该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作为条件时才能保证系统使用该索引,否则该索引将不会被使用,并且应尽可能的让字段顺序与索引顺序相一致。
11.很多时候用 exists是一个好的选择:
elect num from a where num in(select num from b)
用下面的语句替换: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where num=a.num)
但是后者的效率显然要高于前者。因为后者不会产生大量锁定的表扫描或是索引扫描。
如果你想校验表里是否存在某条纪录,不要用count(*)那样效率很低,而且浪费服务器资源。可以用EXISTS代替。如:
IF (SELECT COUNT(*)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umn_name ='xxx')
可以写成:
IF EXISTS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umn_name = 'xxx')
12.尽量使用表变量来代替临时表。如果表变量包含大量数据,请注意索引非常有限(只有主键索引)。
13.避免频繁创建和删除临时表,以减少系统表资源的消耗。
14.临时表并不是不可使用,适当地使用它们可以使某些例程更有效,例如,当需要重复引用大型表或常用表中的某个数据集时。但是,对于一次性事件,最好使用导出表。
15.在新建临时表时,如果一次性插入数据量很大,那么可以使用 select into 代替 create table,避免造成大量log ,以提高速度;如果数据量不大,为了缓和系统表的资源,应先create table,然后insert。
16.如果使用到了临时表,在存储过程的最后务必将所有的临时表显式删除,先 truncate table ,然后 drop table,这样可以避免系统表的较长时间锁定。
17.在所有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开始处设置 SET NOCOUNT ON ,在结束时设置 SET NOCOUNT OFF。无需在执行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每个语句后向客户端发送 DONE_IN_PROC 消息。
18.尽量避免大事务操作,提高系统并发能力。
19.尽量避免向客户端返回大数据量,若数据量过大,应该考虑相应需求是否合理。
20.避免使用不兼容的数据类型。例如float和int、char和varchar、binary和varbinary是不兼容的。数据类型的不兼容可能使优化器无法执行一些本来可以进行的优化操作。例如:
SELECT 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salary >60000
在这条语句中,如salary字段是money型的,则优化器很难对其进行优化,因为60000是个整型数。我们应当在编程时将整型转化成为钱币型,而不要等到运行时转化。
23、能用DISTINCT的就不用GROUP BY
SELECT OrderID FROM Details WHERE UnitPrice > 10 GROUP BYOrderID
可改为:
SELECT DISTINCT OrderID FROM Details WHERE UnitPrice > 10
24.能用UNION ALL就不要用UNION
UNION ALL不执行SELECTDISTINCT函数,这样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资源
35.尽量不要用SELECT INTO语句。
SELECT INOT 语句会导致表锁定,阻止其他用户访问该表。
四、建立高效的索引
创建索引一般有以下两个目的:维护被索引列的唯一性和提供快速访问表中数据的策略。
大型数据库有两种索引即簇索引和非簇索引,一个没有簇索引的表是按堆结构存储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添加在表的尾部,而建立了簇索引的表,其数据在物理上会按照簇索引键的顺序存储,一个表只允许有一个簇索引,因此,根据B树结构,可以理解添加任何一种索引均能提高按索引列查询的速度,但会降低插入、更新、删除操作的性能,尤其是当填充因子(FillFactor)较大时。所以对索引较多的表进行频繁的插入、更新、删除操作,建表和索引时因设置较小的填充因子,以便在各数据页中留下较多的自由空间,减少页分割及重新组织的工作。
索引是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的最高效方式之一。95%的数据库性能问题都可以采用索引技术得到解决。作为一条规则,我通常对逻辑主键使用唯一的成组索引,对系统键(作为存储过程)采用唯一的非成组索引,对任何外键列[字段]采用非成组索引。不过,索引就象是盐,太多了菜就咸了。你得考虑数据库的空间有多大,表如何进行访问,还有这些访问是否主要用作读写。
实际上,您可以把索引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目录。微软的SQL SERVER提供了两种索引:聚集索引(clusteredindex,也称聚类索引、簇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nonclusteredindex,也称非聚类索引、非簇集索引)。
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区别:
其实,我们的汉语字典的正文本身就是一个聚集索引。比如,我们要查“安”字,就会很自然地翻开字典的前几页,因为“安”的拼音是“an”,而按照拼音排序汉字的字典是以英文字母“a”开头并以“z”结尾的,那么“安”字就自然地排在字典的前部。如果您翻完了所有以“a”开头的部分仍然找不到这个字,那么就说明您的字典中没有这个字;同样的,如果查“张”字,那您也会将您的字典翻到最后部分,因为“张”的拼音是“zhang”。也就是说,字典的正文部分本身就是一个目录,您不需要再去查其他目录来找到您需要找的内容。
我们把这种正文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目录称为“聚集索引”。
如果您认识某个字,您可以快速地从自动中查到这个字。但您也可能会遇到您不认识的字,不知道它的发音,这时候,您就不能按照刚才的方法找到您要查的字,而需要去根据“偏旁部首”查到您要找的字,然后根据这个字后的页码直接翻到某页来找到您要找的字。但您结合“部首目录”和“检字表”而查到的字的排序并不是真正的正文的排序方法,比如您查“张”字,我们可以看到在查部首之后的检字表中“张”的页码是672页,检字表中“张”的上面是“驰”字,但页码却是63页,“张”的下面是“弩”字,页面是390页。很显然,这些字并不是真正的分别位于“张”字的上下方,现在您看到的连续的“驰、张、弩”三字实际上就是他们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排序,是字典正文中的字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到您所需要的字,但它需要两个过程,先找到目录中的结果,然后再翻到您所需要的页码。
‘贰’ 新人求助,大数据量高并发情况下写入数据库问题
1、如果硬件允许搞个读写分离。
2、读取数据的时候采用脏读方式,有效提高读取性能
3、插入的时候大批量比如10W条,可以分开10次1W插入,有效提高写入性能,但尽量不要1条1条来,会造成大量事务日志
‘叁’ 高并发下数据库插入重复数据,有什么好方法
MySql避免重复插入记录的几种方法
本文章来给大家提供三种在mysql中避免重复插入记录方法,主要是讲到了ignore,Replace,ON DUPLICATE KEY UPDATE三种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方案一:使用ignore关键字
如果是用主键primary或者唯一索引unique区分了记录的唯一性,避免重复插入记录可以使用: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SERT IGNORE INTO `table_name` (`email`, `phone`, `user_id`) VALUES ('[email protected]', '99999', '9999');
这样当有重复记录就会忽略,执行后返回数字0
还有个应用就是复制表,避免重复记录: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SERT IGNORE INTO `table_1` (`name`) SELECT `name` FROM `table_2`;
方案二:使用Replace
语法格式: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PLACE INTO `table_name`(`col_name`, ...) VALUES (...);
REPLACE INTO `table_name` (`col_name`, ...) SELECT ...;
REPLACE INTO `table_name` SET `col_name`='value',
...算法说明:
REPLACE的运行与INSERT很相像,但是如果旧记录与新记录有相同的值,则在新记录被插入之前,旧记录被删除,即:
尝试把新行插入到表中
当因为对于主键或唯一关键字出现重复关键字错误而造成插入失败时:
从表中删除含有重复关键字值的冲突行
再次尝试把新行插入到表中
旧记录与新记录有相同的值的判断标准就是:
表有一个PRIMARY KEY或UNIQUE索引,否则,使用一个REPLACE语句没有意义。该语句会与INSERT相同,因为没有索引被用于确定是否新行复制了其它的行。
返回值:
REPLACE语句会返回一个数,来指示受影响的行的数目。该数是被删除和被插入的行数的和
受影响的行数可以容易地确定是否REPLACE只添加了一行,或者是否REPLACE也替换了其它行:检查该数是否为1(添加)或更大(替换)。
示例:
# eg:(phone字段为唯一索引)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EPLACE INTO `table_name` (`email`, `phone`, `user_id`) VALUES ('test569', '99999', '123');
另外,在 SQL Server 中可以这样处理: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f not exists (select phone from t where phone= '1') insert into t(phone, update_time) values('1', getdate()) else update t set update_time = getdate() where phone= '1'
更多信息请看: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1/zh/sql-syntax.html#replace
方案三:ON DUPLICATE KEY UPDATE
如上所写,你也可以在INSERT INTO…..后面加上 ON DUPLICATE KEY UPDATE方法来实现。如果您指定了ON DUPLICATE KEY UPDATE,并且插入行后会导致在一个UNIQUE索引或PRIMARY KEY中出现重复值,则执行旧行UPDATE。
例如,如果列a被定义为UNIQUE,并且包含值1,则以下两个语句具有相同的效果: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SERT INTO `table` (`a`, `b`, `c`) VALUES (1, 2, 3)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c`+1;
UPDATE `table` SET `c`=`c`+1 WHERE `a`=1;
如果行作为新记录被插入,则受影响行的值为1;如果原有的记录被更新,则受影响行的值为2。
注释:如果列b也是唯一列,则INSERT与此UPDATE语句相当: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UPDATE `table` SET `c`=`c`+1 WHERE `a`=1 OR `b`=2 LIMIT 1;
如果a=1 OR b=2与多个行向匹配,则只有一个行被更新。通常,您应该尽量避免对带有多个唯一关键字的表使用ON DUPLICATE KEY子句。
您可以在UPDATE子句中使用VALUES(col_name)函数从INSERT…UPDATE语句的INSERT部分引用列值。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发生重复关键字冲突,则UPDATE子句中的VALUES(col_name)可以引用被插入的col_name的值。本函数特别适用于多行插入。VALUES()函数只在INSERT…UPDATE语句中有意义,其它时候会返回NULL。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SERT INTO `table` (`a`, `b`, `c`) VALUES (1, 2, 3), (4, 5, 6)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VALUES(`a`)+VALUES(`b`);
本语句与以下两个语句作用相同: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SERT INTO `table` (`a`, `b`, `c`) VALUES (1, 2, 3)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3;
INSERT INTO `table` (`a`, `b`, `c`) VALUES (4, 5, 6)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9;
注释:当您使用ON DUPLICATE KEY UPDATE时,DELAYED选项被忽略。
示例:
这个例子是我在实际项目中用到的:是将一个表的数据导入到另外一个表中,数据的重复性就得考虑(如下),唯一索引为:email: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SERT INTO `table_name1` (`title`, `first_name`, `last_name`, `email`, `phone`, `user_id`, `role_id`, `status`, `campaign_id`)
SELECT '', '', '', `table_name2`.`email`, `table_name2`.`phone`, NULL, NULL, 'pending', 29 FROM `table_name2`
WHERE `table_name2`.`status` = 1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table_name1`.`status`='pending'
再贴一个例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SERT INTO `class` SELECT * FROM `class1`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lass`.`course`=`class1`.`course`
其它关键:DELAYED 做为快速插入,并不是很关心失效性,提高插入性能。
IGNORE 只关注主键对应记录是不存在,无则添加,有则忽略。
特别说明:在MYSQL中UNIQUE索引将会对null字段失效,也就是说(a字段上建立唯一索引):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SERT INTO `test` (`a`) VALUES (NULL);
是可以重复插入的(联合唯一索引也一样)。
‘肆’ 做分布式高并发的时候 数据库怎么支持高并发
些建议处理高并发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要在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情况下逐一了解太难,也很难深入.对于高并发的学习,我建议除了多阅读高并发架构的文档学习基本的方法论以外,自己要去深入学习网络基础,数据结构和算法.这些都是处理高并发热点
‘伍’ java多用户同时访问和数据库进行交互,如何能够高并发
我觉得1万的数据并发量并不大,想oracle数据库,mysql承载这些并发是没有问题的
我觉得,主要的问题在于你GPS是一直在修改的,因为车辆在不断的行驶,这样的话,可能会影响数据库的性能
我觉得,你可以用一个内存行的数据库,比如,redis,用这个来存放GPS信息,redis是基于内存的,读写要比关系数据库速度快(忽略网络因素),你可能要问GPS入库怎么弄,可以做一个定时任务,每隔多少时间来将redis的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当然,redis也支持一些算法,比如LRU,来设置何时将数据同步到数据库
‘陆’ 数据库高并发写入,怎么降低数据库的压力
发的时候,是直接显示在界面上的,这个时候还没有存入数据库吧。写入估计有排队机制吧。
对于微博、评论这样的数据,对可用性要求不算太高的,可以选择采用Nosql来解决。
‘柒’ 数据库高并发下乐观锁的原理
在高并发下,经常需要处理SELECT之后,在业务层处理逻辑,再执行UPDATE的情况。
若两个连接并发查询同一条数据,然后在执行一些逻辑判断或业务操作后,执行UPDATE,可能出现与预期不相符的结果。
在不使用悲观锁与复杂SQL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乐观锁处理该问题,同时兼顾性能。
场景模拟:
假设一张表两个字段,一个id,一个use_count。
表里存了100个id,每个id对应自己的use_count。
当id每使用一次,use_count要加1。当use_count大于1000时,这个id就不能在被使用了(换句话说 无法从数据库中查出)。
在高并发情况下,会遇到一种问题:假设数据表中有一条记录为:id=123456, use_count=999
A与B两个连接并发查询这个id=123456,都执行下列SQL:
SELECT*FROMtableWHEREid=123456anse_count<1000;
A先执行,得到id=123456的use_count是999,之后在程序里做了一些逻辑判断或业务操作后执行SQL:
UPDATEtableSETuse_count+1WHEREid=123456;
在A做判断且没有update之前,B也执行了查询SQL,发现use_count是999,之后它也会执行SQL:
UPDATEtableSETuse_count+1WHEREid=123456;
但是,事实上B不应该取得这个id,因为A已经是第1000个使用者。
处理步骤如下:
1、添加第3个字段version,int类型,default值为0。version值每次update时作加1处理。
'0'NOTNULLAFTERuse_count;
2、SELECT时同时获取version值(例如为3)。
SELECTuse_count,versionFROMtableWHEREid=123456ANDuse_count<1000;
3、UPDATE时检查version值是否为第2步获取到的值。
UPDATEtableSETversion=4,use_count=use_count+1WHEREid=123456ANDversion=3;
如果UPDATE的记录数为1,则表示成功。
如果UPDATE的记录数为0,则表示已经被其他连接UPDATE过了,需作异常处理。
参考地址:http://latrell.me/post-358.html
‘捌’ 哪些数据库支持高并发
池化支持,
数据库连接池是最常见的池化手段。由于连接数据库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可以通过复用连接的方式来减少这些时间开销。使用连接池的时候需要控制好两个变量
‘玖’ 高并发性的数据库操作-Mysql
使用SELECT LAST_INSERT_ID() 函数就可以,因为LAST_INSERT_ID是基于Connection的,只要每个线程都使用独立的 Connection对象,LAST_INSERT_ID函数将返回该Connection对AUTO_INCREMENT列最新的insert or update 操作生成的第一个record的ID。这个值不能被其它客户端(Connection)影响,保证了你能够找回自己的 ID 而不用担心其它客户端的活动,而且不需要加锁。使用单INSERT语句插入多条记录, LAST_INSERT_ID返回一个列表。
‘拾’ mysql数据库怎么解决高并发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PHP中MySQL查询是串行的,如果能实现MySQL查询的异步化,就能实现多条SQL语句同时执行,这样就能大大地缩短MySQL查询的耗时,提高数据库查询的效率。目前MySQL的异步查询只在MySQLi扩展提供,查询方法分别是:
1、使用MYSQLI_ASYNC模式执行mysqli::query
2、获取异步查询结果:mysqli::reap_async_query
使用mysql异步查询,需要使用mysqlnd作为PHP的MySQL数据库驱动。
使用MySQL异步查询,因为需要给所有查询都创建一个新的连接,而MySQL服务端会为每个连接创建一个单独的线程进行处理,如果创建的线程过多,则会造成线程切换引起系统负载过高。Swoole中的异步MySQL其原理是通过MYSQLI_ASYNC模式查询,然后获取mysql连接的socket,加入到epoll事件循环中,当数据库返回结果时会回调指定函数,这个过程是完全异步非阻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