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决策树分类算法

决策树分类算法

发布时间: 2022-02-09 00:07:35

1. 数据挖掘分类方法决策树可以分多类么

数据挖掘,也称之为数据库中知识发现是一个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智能地和自动地抽取一些有用的、可信的、有效的和可以理解的模式的过程.分类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分类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医疗诊断、天气预测、信用证实、顾客区分、欺诈甄别. 现己有多种分类的方法,其中决策树分类法在海量数据环境中应用最为广泛.其原因如下:
1、决策树分类的直观的表示方法较容易转化为标准的数据库查询
2、决策树分类归纳的方法行之有效,尤其适合大型数据集.
3、决策树在分类过程中,除了数据集中已包括的信息外,不再需要额外的信息.
4、决策树分类模型的精确度较高. 该文首先研究了评估分类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决策树分类方法,并对决策树算法的可伸缩性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给出了基于OLE DB for DM开发决策树分类预测应用程序.

2. 数据挖掘中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算法有很多种,比喻有ID3(利用信息增益来选择决策变量),C4.5(利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决策变量),CART,chain以及quest等,不同的决策树适用情况也不一样,有机会可以多多交流。。

3. 用weka中决策树算法分类测试问题,急!!!

据我所知weka不能处理太大量的数据,你用了18000个而且属性值有270个可能是计算量太大了。

4. 决策树法分为那几个步骤

1、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决定了使用哪些特征来做判断。在训练数据集中,每个样本的属性可能有很多个,不同属性的作用有大有小。因而特征选择的作用就是筛选出跟分类结果相关性较高的特征,也就是分类能力较强的特征。在特征选择中通常使用的准则是:信息增益。

2、决策树生成

选择好特征后,就从根节点触发,对节点计算所有特征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节点特征,根据该特征的不同取值建立子节点;对每个子节点使用相同的方式生成新的子节点,直到信息增益很小或者没有特征可以选择为止。

3、决策树剪枝

剪枝的主要目的是对抗“过拟合”,通过主动去掉部分分支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

【简介】

决策树是一种解决分类问题的算法,决策树算法采用树形结构,使用层层推理来实现最终的分类。

5. 基于R语言的分类算法之决策树

基于R语言的分类算法之决策树
ID3 《= 最大信息熵增益,只能处理离散型数据
C4.5 《= 信息增益率,可处理连续性和离散型数据,相比ID3,减少了因变量过多导致的过拟合
C5.0 《= 信息增益率,运算性能比C4.5更强大
CART 《= 基尼指数最小原则,连续性和离散型数据均可
信息熵体现的是数据的杂乱程度,信息越杂乱,信息熵越大,反之越小。 例如:拥有四种连续型变量的特征变量的信息熵一定比拥有三种的要大。
特征变量的N种可能性,每种可能性的概率相同,N越大,信息熵越大。
每种可能性的概率不同,越偏态,信息熵越小。
所有特征变量中,信息增益率的,就是根节点(root leaf),根节点一般是选择N越大的特征变量,因为N越大,信息熵越大。
信息增益率是在信息熵的基础上作惩罚计算,避免特征变量可能性多导致的高信息增益。
代码相关
library(C50)
C5.0(x,y, trials = 1, rules=FALSE,weights=NULL,control=C5.0Control(),costs=NULL)
x为特征变量,y为应变量
trials 为迭代次数(这个值根据不同数据而不同,并非越大越好,一般介于5-15之间,可以用遍历来寻找最高准确率的模型,对模型准确率的提升效果中等)
cost 为损失矩阵,R中应该传入一个矩阵(据说是对准确率矩阵约束猜测错误的项,但是并没特别明显的规律,可以使用遍历来寻找最好的cost,准确率提升效果小)
costs <- matrix(c(1,2,1,2),
ncol = 2, byrow = TRUE,
dimnames = list(c("yes","no"), c("yes","no")))
control 设置C5.0模型的其他参数,比如置信水平和节点最小样本等(水很深,参数很多,可以自行查阅R的帮助文档,我只设置了一个CF,准确率提升效果小)
control = C5.0Control(CF = 0.25)
library(C50)
#对iris随机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set.seed(1234)
index <- sample(1:nrow(iris), size = 0.75*nrow(iris))
train <- iris[index,]
test <- iris[-index,]
#查看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布是否合理
prop.table(table(train$Species))
prop.table(table(test$Species))
#不设置任何参数
fit1 <- C5.0(x = train[,1:4], y = train[,5])
pred1 <- predict(fit1, newdata = test[,-5])
freq1 <- table(pred1, test[,5])
accuracy <- sum(diag(freq1))/sum(freq1)
pred1 setosa versicolor virginica
setosa 16 0 0
versicolor 0 13 1
virginica 0 0 8
准确率为0.9736842,只有一个错误。。。显然150个iris太少了,优化都省了。

6. 决策树算法是按什么来进行分类的

决策树算法是一种逼近离散函数值的方法。它是一种典型的分类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归纳算法生成可读的规则和决策树,然后使用决策对新数据进行分析。本质上决策树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
决策树方法最早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由J Ross Quinlan提出了ID3算法,此算法的目的在于减少树的深度。但是忽略了叶子数目的研究。C4.5算法在ID3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对于预测变量的缺值处理、剪枝技术、派生规则等方面作了较大改进,既适合于分类问题,又适合于回归问题。
决策树算法构造决策树来发现数据中蕴涵的分类规则.如何构造精度高、规模小的决策树是决策树算法的核心内容。决策树构造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决策树的生成:由训练样本集生成决策树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训练样本数据集是根据实际需要有历史的、有一定综合程度的,用于数据分析处理的数据集。第二步,决策树的剪枝:决策树的剪枝是对上一阶段生成的决策树进行检验、校正和修下的过程,主要是用新的样本数据集(称为测试数据集)中的数据校验决策树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初步规则,将那些影响预衡准确性的分枝剪除。

7. 用伪代码撰写C4.5决策树分类算法或者朴素贝叶斯算法,任意举一简单例子说明你写的算法的执行流程

vbvbvbvbvbvvbbvvbvbvb

8. 决策树算法的基本思想

1)树以代表训练样本的单个结点开始。
2)如果样本都在同一个类.则该结点成为树叶,并用该类标记。
3)否则,算法选择最有分类能力的属性作为决策树的当前结点.
4)根据当前决策结点属性取值的不同,将训练样本数据集tlI分为若干子集,每个取值形成一个分枝,有几个取值形成几个分枝。匀针对上一步得到的一个子集,重复进行先前步骤,递4'I形成每个划分样本上的决策树。一旦一个属性出现在一个结点上,就不必在该结点的任何后代考虑它。
5)递归划分步骤仅当下列条件之一成立时停止:
①给定结点的所有样本属于同一类。
②没有剩余属性可以用来进一步划分样本.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多数表决,将给定的结点转换成树叶,并以样本中元组个数最多的类别作为类别标记,同时也可以存放该结点样本的类别分布,
③如果某一分枝tc,没有满足该分支中已有分类的样本,则以样本的多数类创建一个树叶。

9. 决策树分类算法 id3是在数据挖掘的哪个环节进行的

一般是在数据挖掘的建模阶段应用。当然,有的数据挖掘应用也使用聚类、分类算法进行数据探索。

热点内容
单片机android 发布:2024-09-20 09:07:24 浏览:759
如何提高三星a7安卓版本 发布:2024-09-20 08:42:35 浏览:659
如何更换服务器网站 发布:2024-09-20 08:42:34 浏览:306
子弹算法 发布:2024-09-20 08:41:55 浏览:284
手机版网易我的世界服务器推荐 发布:2024-09-20 08:41:52 浏览:812
安卓x7怎么边打游戏边看视频 发布:2024-09-20 08:41:52 浏览:158
sql数据库安全 发布:2024-09-20 08:31:32 浏览:89
苹果连接id服务器出错是怎么回事 发布:2024-09-20 08:01:07 浏览:503
编程键是什么 发布:2024-09-20 07:52:47 浏览:655
学考密码重置要求的证件是什么 发布:2024-09-20 07:19:46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