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超时设置

linux超时设置

发布时间: 2023-06-12 23:57:24

‘壹’ 如何解决SSH连接linux超时自动断开

查了资料,这个可能和SSH超时自动断开是一样的,可以修改以下2个配置参数来解决。
1、$TMOUT 系统环境变量
# 用以下命令判断是否是否设置了该参数
echo $TMOUT
# 如果输出空或0表示不超时,大于0的数字n表示n秒没有收入则超时
# 修改方法
vi /etc/profile
# ----------------------------
export TMOUT=900
# ----------------------------
# 将以上900修改为0就是设置不超时
source /etc/profile
# 让配置立即生效

2、sshd 服务配置
cd /etc/ssh
# 查看sshd_config中关于客户端活动状态的配置
grep ClientAlive sshd_config
# 默认配置如下
# ----------------------------
#ClientAliveInterval 0
#ClientAliveCountMax 3
# ----------------------------
# ClientAliveInterval指定了服务器端向客户端请求消息的时间间隔, 默认是0, 不发送。设置60表示每分钟发送一次, 然后客户端响应, 这样就保持长连接了。
# ClientAliveCountMax表示服务器发出请求后客户端没有响应的次数达到一定值, 就自动断开。正常情况下, 客户端不会不响应,使用默认值3即可。
# 备份原配置文件
cp sshd_config sshd_config.bak
# 启用客户端活动检查,每60秒检查一次,3次不活动断开连接
sed -i "s/#ClientAliveInterval 0/ClientAliveInterval 60/g" sshd_config
sed -i "s/#ClientAliveCountMax 3/ClientAliveCountMax 3/g" sshd_config
# 确认修改
grep ClientAlive sshd_config
# 比较配置文件差异
diff sshd_config sshd_config.bak
# 重新加载ssd配置,让配置生效
service sshd reload

‘贰’ linux socket 连接超时 怎么解决

今天发现自己的系统存在很严重缺陷,当前台关闭的时候后台就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很好定位,后台的socket连接超时时间过长,系统默认时间好像是75秒,于是找资料,根据下边文章中的内容解决了,把超时时间设为5秒后,感觉好多了。看来还有好多东西需要慢慢挖掘阿!

如何设置socket的Connect超时(linux)
[From]http://dev.cbw.com/c/c/200510195601_4292587.shtml
1.首先将标志位设为Non-blocking模式,准备在非阻塞模式下调用connect函数
2.调用connect,正常情况下,因为TCP三次握手需要一些时间;而非阻塞调用只要不能立即完成就会返回错误,所以这里会返回EINPROGRESS,表示在建立连接但还没有完成。
3.在读套接口描述符集(fd_set rset)和写套接口描述符集(fd_set wset)中将当前套接口置位(用FD_ZERO()、FD_SET()宏),并设置好超时时间(struct timeval *timeout)
4.调用select( socket, &rset, &wset, NULL, timeout )
返回0表示connect超时
如果你设置的超时时间大于75秒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因为内核中对connect有超时限制就是75秒。

[From]http://www.ycgczj.com.cn/34733.html
网络编程中socket的分量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socket也就是套接口,在套接口编程中,提到超时的概念,我们一下子就能想到3个:发送超时,接收超时,以及select超时(注: select函数并不是只用于套接口的,但是套接口编程中用的比较多),在connect到目标主机的时候,这个超时是不由我们来设置的。不过正常情况下这个超时都很长,并且connect又是一个阻塞方法,一个主机不能连接,等着connect返回还能忍受,你的程序要是要试图连接多个主机,恐怕遇到多个不能连接的主机的时候,会塞得你受不了的。我也废话少说,先说说我的方法,如果你觉得你已掌握这种方法,你就不用再看下去了,如果你还不了解,我愿意与你分享。本文是已在Linux下的程序为例子,不过拿到Windows中方法也是一样,无非是换几个函数名字罢了。
Linux中要给connect设置超时,应该是有两种方法的。一种是该系统的一些参数,这个方法我不讲,因为我讲不清楚:P,它也不是编程实现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变相的实现connect的超时,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方法,原理上是这样的:
1.建立socket
2.将该socket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3.调用connect()
4.使用select()检查该socket描述符是否可写(注意,是可写)
5.根据select()返回的结果判断connect()结果
6.将socket设置为阻塞模式(如果你的程序不需要用阻塞模式的,这步就省了,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用阻塞模式的,这样也容易管理)
如果你对网络编程很熟悉的话,其实我一说出这个过程你就知道怎么写你的程序了,下面给出我写的一段程序,仅供参考。
/******************************
* Time out for connect()
* Write by Kerl W
******************************/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types.h>
#define TIME_OUT_TIME 20 //connect超时时间20秒
int main(int argc , char **argv)
{
………………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sockfd < 0) exit(1);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以服务器地址填充结构serv_addr
int error=-1, len;
len = sizeof(int);
timeval tm;
fd_set set;
unsigned long ul = 1;
ioctl(sockfd, FIONBIO, &ul); //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bool ret = false;
if(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 -1)
{
tm.tv_set = TIME_OUT_TIME;
tm.tv_uset = 0;
FD_ZERO(&set);
FD_SET(sockfd, &set);
if( select(sockfd+1, NULL, &set, NULL, &tm) > 0)
{
getsockopt(sockfd, SOL_SOCKET, SO_ERROR, &error, (socklen_t *)&len);
if(error == 0) ret = true;
else ret = false;
} else ret = false;
}
else ret = true;
ul = 0;
ioctl(sockfd, FIONBIO, &ul); //设置为阻塞模式
if(!ret)
{
close( sockfd );
fprintf(stderr , "Cannot Connect the server!n");
return;
}
fprintf( stderr , "Connected!n");
//下面还可以进行发包收包操作
……………
}
以上代码片段,仅供参考,也是为初学者提供一些提示,主要用到的几个函数,select, ioctl, getsockopt都可以找到相关资料,具体用法我这里就不赘述了,你只需要在linux中轻轻的敲一个man <函数名>就能够看到它的用法。
此外我需要说明的几点是,虽然我们用ioctl把套接口设置为非阻塞模式,不过select本身是阻塞的,阻塞的时间就是其超时的时间由调用select 的时候的最后一个参数timeval类型的变量指针指向的timeval结构变量来决定的,timeval结构由一个表示秒数的和一个表示微秒数(long类型)的成员组成,一般我们设置了秒数就行了,把微妙数设为0(注:1秒等于100万微秒)。而select函数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参数就是上面我们用到的fd_set类型的变量指针。调用之前,这个变量里面存了要用select来检查的描述符,调用之后,针对上面的程序这里面是可写的描述符,我们可以用宏FD_ISSET来检查某个描述符是否在其中。由于我这里只有一个套接口描述符,我就没有使用FD_ISSET宏来检查调用select之后这个sockfd是否在set里面,其实是需要加上这个判断的。不过我用了getsockopt来检查,这样才可以判断出这个套接口是否是真的连接上了,因为我们只是变相的用select来检查它是否连接上了,实际上select检查的是它是否可写,而对于可写,是针对以下三种条件任一条件满足时都表示可写的:
1)套接口发送缓冲区中的可用控件字节数大于等于套接口发送缓冲区低潮限度的当前值,且或者i)套接口已连接,或者ii)套接口不要求连接(UDP方式的)
2)连接的写这一半关闭。
3)有一个套接口错误待处理。
这样,我们就需要用getsockopt函数来获取套接口目前的一些信息来判断是否真的是连接上了,没有连接上的时候还能给出发生了什么错误,当然我程序中并没有标出那么多状态,只是简单的表示可连接/不可连接。
下面我来谈谈对这个程序测试的结果。我针对3种情形做了测试:
1. 目标机器网络正常的情况
可以连接到目标主机,并能成功以阻塞方式进行发包收包作业。
2. 目标机器网络断开的情况
在等待设置的超时时间(上面的程序中为20秒)后,显示目标主机不能连接。
3. 程序运行前断开目标机器网络,超时时间内,恢复目标机器的网络
在恢复目标主机网络连接之前,程序一只等待,恢复目标主机后,程序显示连接目标主机成功,并能成功以阻塞方式进行发包收包作业。
以上各种情况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设置connect超时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我自己是把这种设置了超时的connect封装到了自己的类库,用在一套监控系统中,到目前为止,运行还算正常。这种编程实现的connect超时比起修改系统参数的那种方法的有点就在于它只用于你的程序之中而不影响系统。

‘叁’ linux下怎么在等待线程结束中设置超时

多线程退出有三种方式:(1)执行完成后隐式退出;(2)由线程本身显示调用pthread_exit函数退出;pthread_exit(void*retval);(3)被其他线程用pthread_cance函数终止:pthread_cance(pthread_tthread);用event来实现。在子线程中,在循环内检测event。while(!e.is_active()){}当退出循环体的时候,自然return返回。这样子线程会优雅的结束。注意:选用非等待的检测函数。pthread线程有两种状态,joinable(非分离)状态和detachable(分离)状态,默认为joinable。joinable:当线程函数自己返回退出或pthread_exit时都不会释放线程所用资源,包括栈,线程描述符等(有人说有8k多,未经验证)。detachable:线程结束时会自动释放资源。Linuxmanpagesaid:Whenajoinablethreadterminates,itsmemoryresources(threaddescriptorandstack)_joinonit.Therefore,pthread_.因此,joinable线程执行完后不使用pthread_join的话就会造成内存泄漏。解决法:1.//创建线程前设置PTHREAD_CREATE_DETACHED属性pthread_attr_tattr;pthread_tthread;pthread_attr_init(&attr);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attr,PTHREAD_CREATE_DETACHED);pthread_create(&thread,&attr,&thread_function,NULL);pthread_attr_destroy(&attr);2.当线程为joinable时,使用pthread_join来获取线程返回值,并释放资源。3.当线程为joinable时,也可在线程中调用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来分离自己。

‘肆’ LINUX C 进行TCP网络连接,怎样设置连接超时时间

如果你确定,真的不需要等这么久,或者用户希望可以随时中上连接过程,那么一般是用 非阻塞模式来做的. 看看我的这段连接代码(节选),可以作为TCP连接的典范:

bool CRemoteLink::Connect()
{
OnDisconnected(); // 如果已经连接,则断开

if(!m_bUseProxy)
{

m_iConnStatus = SS_CONNECTING; // 正在连接状态
GNTRACE ("开始连接到远程服务器[%s][%ld]...\n", m_strip.c_str(), m_port);

// 建立套接字, 准备连接到服务器
m_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et < 0) {
if(m_pCallBack)
m_pCallBack->OnSocketError(SE_CREATE, MSG_SE_CREATE);
return false;
}

// 设为异步操作方式
unsigned long on = 1;
if (::ioctlsocket(m_socket, FIONBIO, &on) < 0) {
::closesocket(m_socket);
if(m_pCallBack)
m_pCallBack->OnSocketError(SE_CREATE, MSG_SE_CREATE);
return false;
}

sockaddr_in addr;
memset(&addr, 0, sizeof(addr));
addr.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m_strip.c_str());
addr.sin_port = htons(m_port);

int rt;
rt = ::connect(m_socket, (sockaddr *) &addr, sizeof(addr));
if (rt == 0) {
OnConnected();
return true;
}

// ==================================================================
timeval to;

// 首先建立连接
fd_set wfds;
fd_set efds;
FD_ZERO(&wfds);
FD_ZERO(&efds);

// test shutdown event each 100ms.
to.tv_sec = 0;
// CONNECT_TIMEOUT;
to.tv_usec = 100000;

int it = 0;
while(!m_meShutdown.Wait(0) && !m_meConnStop.Wait(0))
{
FD_SET(m_socket, &wfds);
FD_SET(m_socket, &efds);
int n = select(m_socket + 1, NULL, &wfds, &efds, &to);

if (n > 0) {
if(FD_ISSET(m_socket, &wfds))
{
OnConnected();
return true;
}
else
{
//int err = ::WSAGetLastError();
//const char* msg = GetLastErrorMessage(err);
GNTRACE ("CRemoteLink::Connect : connection attempt failed!\n");
if(m_pCallBack)
m_pCallBack->OnSocketError(SE_CONN, MSG_SE_CONN);
break;
}
} else if (n < 0) { // Select Error
int err = ::WSAGetLastError();
const char* msg = GetLastErrorMessage(err);
GNTRACE ("CRemoteLink::Connect : Select Error.[%d] - %s\n", err, msg);
if(m_pCallBack)
m_pCallBack->OnSocketError(err, msg);
break;
}
else
{
it += 100;
if(it > 30000) // 连接超时 -- (30S)
{
GNTRACE ("CRemoteLink::Connect : Time out.\n");
if(m_pCallBack)
m_pCallBack->OnSocketError(SE_TIMEOUT, MSG_SE_TIMEOUT);
break;
}
}
}
if(m_meConnStop.Wait(0))
{
GNTRACE("连接过程进行时被取消。\n");
}
}
else
{
// 通过代理服务器连接

‘伍’ 我想请教LINUX 下socket 超时设置的问题

举例:

s=socket();
设置s为non-blocking;
connect(s,..);
FD_SET...;
rc = select(..., 10s);
if (rc == 0) 表示10s超时了。

这个超时的意思是:10s之内,select中所有socket的事件均未产生(如果至少有一个产生,则rc大于0)

注意:这个10s跟connect本身的超时机制完全无关,前者的设置不影响后者。10s后select的返回,表明10s内connect还没成功,connect可能还在按自己的超时机制(例如慢启动)尝试重连(当然它最终也有个超时)。

至于connect本身的超时是否可以设置,可能各系统不一样。

顺便提醒:connect的socket必须是non-blocking类型,否则,connect会阻塞,也就没必要用select来检测是否连接成功。另外,那个s要注册到write类型的fd中,即select的第3个参数中。

其他listen,recv什么的,完全类似(但listen,recv本身没有什么超时概念)。只不过listen的和recv的socket,要注册到read的fd中。

热点内容
u盘当加密狗 发布:2025-04-05 12:57:25 浏览:765
sql语言培训机构 发布:2025-04-05 12:57:23 浏览:998
360网盘上传限制 发布:2025-04-05 12:55:52 浏览:579
什么安卓平板电脑打王者最好 发布:2025-04-05 12:55:51 浏览:818
androidstudio闪退 发布:2025-04-05 12:35:54 浏览:901
腾讯视频青少年模式原始密码是多少 发布:2025-04-05 12:27:21 浏览:540
企业文档存储管理系统 发布:2025-04-05 12:21:20 浏览:751
php计算字符串 发布:2025-04-05 12:09:45 浏览:704
安卓版快手实验室在哪里 发布:2025-04-05 11:59:15 浏览:561
系统文件夹加密 发布:2025-04-05 11:55:17 浏览: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