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一下源码
Ⅰ 如何选择建站程序和源码
选择源码程序要点一:功能要强大
我想大部分的个人站长在做自己的网站的时候,源码肯定换了不少于三套吧,当一开始找到一套源码的时候,觉得他说得功能很牛,就下载下来上传到空间,这样搞了几天,发现这个源码的功能并不如写的那么强大,而且还不是很合自己的心意。那么又换,换来换去,导致很多因素的产生,比如刚收录了又换源码,快照停了等问题,如何在上传源码前了解程序自身有什么功能呢?这里就要用到一个本地测试了,几乎全部源码都支持本地测试的,咱们就在本地测试一下,看他的功能如何,这样就一目了然的看出这程序适不适合自己用,有没有自己想要的功能,界面怎么样,程序的友好度怎么样等等。通过本地测试就可以发现程序的美与不美。这样当自己在本地测试上觉得满意了,再上传空间,省了很多的上传时间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ASP有ASP的本地测试工具,php也有自己的测试软件。
选择源码程序要点二:简单易用
给你一套源码,添加篇文章还要打开三四个页面,你还会用吗?而且现在是21世纪,讲究效率的时代,这么繁锁的步骤肯定会被人丢弃的。所以选择一个简单易用,而且还很实用的源码将会给自己做站的时候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何为简单?简单就是最好一步到位的那种,没有人喜欢做繁锁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源码越来越喜欢一键生成、一键安装、一键删除之类的功能出现了,这大大的减少了咱们做站的时候,也就是一分钟建站的到来。简单易用不是说只有一个简单的页面,有人说单页就是最简单的。我承认是,但是单页的功能基本没有,只有链接,如果一位访客喜欢自己的网站想分享到微博、博客之类的,那么就要复制网址去一步一步发,我可以跟你说,99%的人都不会乐意去分享,还有1%就是您自己了。简单的时候还要保证相应的功能齐全,简单的是操作步骤,不是网站简单。
选择源码程序要点三:安全级别系数
我跟大部分的站长朋友聊天的时候,我总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免费的程序的安全级别高不高?很多朋友都是这样回答一搜影院的,他们说:免费的一般都是比较普遍的程序,用得人比较多,而且安全系数不咋样,因为很多喜欢玩黑的朋友都研究源码的漏洞,导致越来越多的漏洞产生,而且每个免费的源码程序的更新周期还是比较慢,不会像咱们更新内容一样,天天更新,相对来说,一般三到半年更新一次已经是最快的了,所以导致很多漏洞无法及时修补。我想这个回答是一针见血,毕竟别人分享了源码,没有义务帮你分析安全,他也只能保证在刚出的一到三个月内无漏洞出现,而且你也不可能要人家说什么,跟你保证什么,人家没那个义务,分享自己的心血已经很高尚了,还要帮你顾安全,这说不过去啊,你都用着免费的,别人有别人自己的事要做。所以一般来说,免费的源码安全级别都是一般的,有的甚至连单页都抵不上。
Ⅱ 源代码是什么啊
1:所谓源代码就是电脑软件的基础代码。如果把软件工程比作建筑大楼,那么软件本身则是建成后的大楼,源代码就是大楼的设计图纸。因此有了源代码就等于得到了完整的大楼设计,你就可以知道哪里是不可修改破坏的承重墙,哪里是可以拆除的普通墙。有了源代码,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大楼的设计,同时也可以修改原有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源代码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如果你没有掌握一个软件的源代码,你就无法知道软件控制计算机具体做了些什么事,这就带来了很多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
从技术角度讲,操作系统软件属于电脑软件领域里非常尖端的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基本上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对于国内的一些重要政府部门、军队、金融系统来说,如果不知道操作系统的源代码,那你就无法提升软件本身的安全性,只能使用安装防火墙等方法进行加固。然而这种做法等于是在沙滩上建城堡。如果把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在别人的系统平台之上,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里面很可能埋藏有“遥控炸弹”,而遥控器则掌握在别人手中。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法制导弹在面对多国部队时突然失效便是其软件中的“遥控炸弹”被对手激活导致的。拥有一个自己掌握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的信息安全。 2: 网页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文本文件,只不过扩展名为htm或者html,经过IE解释成我们看到的样子,你点查看-源文件就可以看到当前这个页面的源代码了。
或者你打开附件里的记事本,输入以下代码:
<html>
<head>
</head>
<body>
<a href="http://www.sina.com.cn">点这里访问新浪网</a>
<body>
</html>
然后点文件-保存,文件类型选所有文件,文件名写成 "sina.htm" (包括两边的英文双引号),然后你会发现这个文件的图标就是网页文件图标,双击它就会打开IE窗口,点文字就跳转到新浪主页了。
这就是HTML语言,超文本标识语言。对它了解了,有助于你编写网页。
Ⅲ 下载网页源代码
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的web开发,业务所有者和网页设计机构选择现成的网站模板,你可以在网页模板程序下载各种成品的模板,响应式布局,可视化编辑,带完整后台。
下载网页模板源代码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其次最好是HTML5标准,然后外观美丽大方。
Ⅳ Android源码解析RPC系列(一)---Binder原理
看了几天的Binder,决定有必要写一篇博客,记录一下学习成果,Binder是Android中比较综合的一块知识了,目前的理解只限于JAVA层。首先Binder是干嘛用的?不用说,跨进程通信全靠它,操作系统的不同进程之间,数据不共享,对于每个进程来说,它都天真地以为自己独享了整个系统,完全不知道其他进程的存在,进程之间需要通信需要某种系统机制才能完成,在Android整个系统架构中,采用了大量的C/S架构的思想,所以Binder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是这种机制为什么是Binder呢?在Linux中的RPC方式有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消息队列和管道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即数据先从发送方缓存区拷贝到内核开辟的缓存区中,然后再从内核缓存区拷贝到接收方缓存区,这样就有两次拷贝过程。共享内存不需要拷贝,但控制复杂,难以使用。Binder是个折中的方案,只需要拷贝一次就行了。其次Binder的安全性比较好,好在哪里,在下还不是很清楚,基于安全性和传输的效率考虑,选择了Binder。Binder的英文意思是粘结剂,Binder对象是一个可以跨进程引用的对象,它的实体位于一个进程中,这个进程一般是Server端,该对象提供了一套方法用以实现对服务的请求,而它的引用却遍布于系统的各个进程(Client端)之中,这样Client通过Binder的引用访问Server,所以说,Binder就像胶水一样,把系统各个进程粘结在一起了,废话确实有点多。
为了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整个系统被划分成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内核空间:独立于普通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受保护的内存空间,有访问底层硬件设备的所有权限。
用户空间:相对与内核空间,上层运用程序所运行的空间就是用户空间,用户空间访问内核空间的唯一方式就是系统调用。一个4G的虚拟地址空间,其中3G是用户空间,剩余的1G是内核空间。如果一个用户空间想与另外一个用户空间进行通信,就需要内核模块支持,这个运行在内核空间的,负责各个用户进程通过Binder通信的内核模块叫做Binder驱动,虽然叫做Binder驱动,但是和硬件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实现方式和设备驱动程序是一样的,提供了一些标准文件操作。
在写AIDL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有两个进程,一个作为Server端提供某种服务,然后另外一个进程作为Client端,连接Server端之后,就 可以使用Server里面定义的服务。这种思想是一种典型的C/S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Android系统中的Binder自身也是C/S的架构,也有Server端与Client端。一个大的C/S架构中,也有一个小的C/S架构。
先笼统的说一下,在整个Binder框架中,由系列组件组成,分别是Client、Server、ServiceManager和Binder驱动程序,其中Client、Server和ServiceManager运行在用户空间,Binder驱动程序运行内核空间。运行在用户空间中的Client、Server和ServiceManager,是在三个不同进程中的,Server进程中中定义了服务提供给Client进程使用,并且Server中有一个Binder实体,但是Server中定义的服务并不能直接被Client使用,它需要向ServiceManager注册,然后Client要用服务的时候,直接向ServiceManager要,ServiceManager返回一个Binder的替身(引用)给Client,这样Client就可以调用Server中的服务了。
场景 :进程A要调用进程B里面的一个draw方法处理图片。
分析 :在这种场景下,进程A作为Client端,进程B做为Server端,但是A/B不在同一个进程中,怎么来调用B进程的draw方法呢,首先进程B作为Server端创建了Binder实体,为其取一个字符形式,可读易记的名字,并将这个Binder连同名字以数据包的形式通过Binder驱动发送给ServiceManager,也就是向ServiceManager注册的过程,告诉ServiceManager,我是进程B,拥有图像处理的功能,ServiceManager从数据包中取出名字和引用以一个注册表的形式保留了Server进程的注册信息。为什么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呢,因为这是两个进程,直接传递对象是不行滴,只能是一些描述信息。现在Client端进程A联系ServiceManager,说现在我需要进程B中图像处理的功能,ServiceManager从注册表中查到了这个Binder实体,但是呢,它并不是直接把这个Binder实体直接给Client,而是给了一个Binder实体的代理,或者说是引用,Client通过Binder的引用访问Server。分析到现在,有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说一下,ServiceManager是一个进程,Server是另一个进程,Server向ServiceManager注册Binder必然会涉及进程间通信。当前实现的是进程间通信却又要用到进程间通信,这就好象蛋可以孵出鸡前提却是要找只鸡来孵蛋,确实是这样的,ServiceManager中预先有了一个自己的Binder对象(实体),就是那只鸡,然后Server有个Binder对象的引用,就是那个蛋,Server需要通过这个Binder的引用来实现Binder的注册。鸡就一只,蛋有很多,ServiceManager进程的Binder对象(实体)仅有一个,其他进程所拥有的全部都是它的代理。同样一个Server端Binder实体也应该只有一个,对应所有Client端全部都是它的代理。
我们再次理解一下Binder是什么?在Binder通信模型的四个角色里面;他们的代表都是“Binder”,一个Binder对象就代表了所有,包括了Server,Client,ServiceManager,这样,对于Binder通信的使用者而言,不用关心实现的细节。对Server来说,Binder指的是Binder实体,或者说是本地对象,对于Client来说,Binder指的是Binder代理对象,也就是Binder的引用。对于Binder驱动而言,在Binder对象进行跨进程传递的时候,Binder驱动会自动完成这两种类型的转换。
简单的总结一下,通过上面一大段的分析,一个Server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定义一个AIDL文件
Game.aidl
GameManager .aidl
2、定义远端服务Service
在远程服务中的onBind方法,实现AIDL接口的具体方法,并且返回Binder对象
3、本地创建连接对象
以上就是一个远端服务的一般套路,如果是在两个进程中,就可以进程通信了,现在我们分析一下,这个通信的流程。重点是GameManager这个编译生成的类。
从类的关系来看,首先接口GameManager 继承 IInterface ,IInterface是一个接口,在GameManager内部有一个内部类Stub,Stub继承了Binder,(Binder实现了IBinder),并且实现了GameManager接口,在Stub中还有一个内部类Proxy,Proxy也实现了GameManager接口,一个整体的结构是这样的
现在的问题是,Stub是什么?Proxy又是什么?在上面说了在Binder通信模型的四个角色里面;他们的代表都是“Binder”,一个Binder对象就代表了所有,包括了Server,Clinet,ServiceManager,为了两个进程的通信,系统给予的内核支持是Binder,在抽象一点的说,Binder是系统开辟的一块内存空间,两个进程往这块空间里面读写数据就行了,Stub从Binder中读数据,Proxy向Binder中写数据,达到进程间通信的目的。首先我们分析Stub。
Stub 类继承了Binder ,说明了Stub有了跨进程传输的能力,实现了GameManager接口,说明它有了根据游戏ID查询一个游戏的能力。我们在bind一个Service之后,在onServiceConnecttion的回调里面,就是通过asInterface方法拿到一个远程的service的。
asInterface调用queryLocalInterface。
mDescriptor,mOwner其实是Binder的成员变量,Stub继承了Binder,在构造函数的时候,对着两个变量赋的值。
如果客户端和服务端是在一个进程中,那么其实queryLocalInterface获取的就是Stub对象,如果不在一个进程queryLocalInterface查询的对象肯定为null,因为不同进程有不同虚拟机,肯定查不到mOwner对象的,所以这时候其实是返回的Proxy对象了。拿到Stub对象后,通常在onServiceConnected中,就把这个对象转换成我们多定义AIDL接口。
比如我们这里会转换成GameManager,有了GameManager对象,就可以调用后querryGameById方法了。如果是一个进程,那直接调用的是自己的querryGameById方法,如果不是一个进程,那调用了就是代理的querryGameById方法了。
看到其中关键的一行是
mRemote就是一个IBinder对象,相对于Stub,Proxy 是组合关系(HAS-A),内部有一个IBinder对象mRemote,Stub是继承关系(IS-A),直接实现了IBinder接口。
transact是个native方法,最终还会回掉JAVA层的onTransact方法。
onTransact根据调用号(每个AIDL函数都有一个编号,在跨进程的时候,不会传递函数,而是传递编号指明调用哪个函数)调用相关函数;在这个例子里面,调用了Binder本地对象的querryGameById方法;这个方法将结果返回给驱动,驱动唤醒挂起的Client进程里面的线程并将结果返回。于是一次跨进程调用就完成了。
***Please accept mybest wishes for your happiness and success ! ***
Ⅳ 怎么获取网页源代码中的文件
获取网页源代码中的文件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我们在浏览器里随意打开一张网页查看其源代码。
Ⅵ 开源软件、开源代码的开源是什么意思
开源软件,英文表示是open source software,简称为OSS,直接的字面意思是公开源代码的软件.软件既然连源代码都公开,因此开源软件具备可以免费使用和公布源代码的主要特征.
一站式出国留学攻略 http://www.offercoming.com
Ⅶ 如何利用源码建站
“零”元建网站,免费全攻略! 这个问题,对于不会建站的朋友们来说,确实觉得非常头痛吧!自己学着做吧,得需要多长时间,起码也得3到5个月才能学会吧?请人做嘛,费用高呀,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这个钱确实花的有点冤,哎,现在我介绍几种让大家省钱,又省事的方法吧!
1、论坛类网站:
只需要申请一个域名,虚拟主机,跟着直接在网上下载论坛程序安装到空间上就可以了,国内外常见的论坛程序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动网论坛程序、Discuz论坛程序,phpwind论坛程序。如果不会安装的朋友,就直接选用卓天网络www.e000.com的论坛套餐,你只需要订购他们的虚拟主机,他们就帮你免费预装好论坛程序的了!2、网上商城类 只需要申请一个域名,虚拟主机,然后下载网店程序装在虚拟空间上就可以了,国内外常见的网店程序,一般是SHOPEX网店或者是ECSHOP。如果自己不会安装,也可以选用卓天网络的虚拟主机,他们可以免费帮你装好网店程序,主机开通就有成品网站了,只需做个商城LOGO,就可以上传商品开业喽。3、企业网站/个人网站类 网上也有很多那些自助建站系统可以选择,但局限性一般都比较大,模板较为死板,固定,不灵活。我发现在国内有一家公司提供建站套餐,是把自助建站程序和虚拟主机相结合使用的,这就是卓天网络 http://www.e000.com/design?s=jenny的建站宝盒!只需开通虚拟主机套餐,稍作设置,就可立马拥有企业网站;建站宝盒包含上千套网站模版、上百种网站功能模块、结合手机网站、网站推广,让企业网络营销能一步做到位!建宝宝盒EBOX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精心设计网站栏目和网页风格。并同时支持三种语言:中文版网站、繁体版网站、英文版网站!运用功能强大的管理平台,轻点鼠标就能立即制作精美的网站。是卓天网络凭借多年网站建设的服务经验,深入分析上千万企业建站的需求,倾力打造的一款自助建站系统。使用地址是: http://www.e000.com/design?s=jenny
Ⅷ 谁告诉我 网站源码 用什么软件容易编辑 本人0基础
你是学习还是要建网站。这个要看源码是神魔语言了,sublime text ,
eclispe 这是我们常用的。有疑问可以扣我,望采纳!
Ⅸ 源码相比SAAS有什么优势
对企业来说,SaaS的优点在于:
⒈ 从技术方面来看:SaaS是简单的部署,不需要购买任何硬件,刚开始只需要简单注册即可。企业无需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
⒉ 从投资方面来看:企业只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不占用过多的营运资金,从而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⒊ 从维护和管理方面来看:由于企业采取租用的方式来进行物流业务管理,不需要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也不需要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费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SaaS能使用户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如果您连接到网络,就可以访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