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浓度算法
1. 如何测量水体叶绿素浓度,蓝藻浓度,微囊藻浓度
可以使用仪器。。请你看以下的内容
因为水藻中也有叶绿体,所以可以检测到湖泊里的藻类。
SPAD-502 叶绿素仪可以即时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或“绿色程度”,从而可以了解植物真实的硝基需求量并且帮助您了解土壤硝基的缺乏程度或是否过多地施加了氮肥。您可以通过这种仪器来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并可保护环境(防止施加过多的氮肥而使环境特别是水源受到污染)。
原理:
SPAD-502 叶绿素仪通过测量叶片在两种波长范围内的透光系数来确定叶片当前叶绿素的相对数量。
\\
当然是PAM-2100和MINI-PAM了!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学家、德国乌兹堡大学的Ulrich Schreiber教授设计制造了全世界第一台调制荧光仪——PAM-101/102/103,使在自然光下测量叶绿素荧光成为现实,解决了科学界近50年的技术瓶颈。PAM-101/102/103迅速在植物生理、生态、农学、林学、水生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出版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文献。但该仪器比较笨重,不易带到野外。
1992年,WALZ公司首席科学家、调制荧光仪发明人、德国乌兹堡大学的Ulrich Schreiber教授设计制造了全世界第一台便携式调制荧光仪——PAM-2000,并且在植物生理生态学等科研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后十几年中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调制荧光仪。
1996年,WALZ公司在浓缩PAM-2000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一台更加方便携带的超便携式调制荧光仪——MINI-PAM。该仪器对PAM-2000的功能进行了浓缩,更加适合野外操作友手,同时价格也更加便宜。
2003年,WALZ公司在保留PAM-2000所有功能和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技术,将PAM-2000升级到了PAM-2100。
PAM-2100
系统描述
PAM-2100采用了独特的调制技术和饱和脉冲技术,从而可以通过选择性的原位测量叶绿素荧光来检测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PAM-2100的调制测量光足够低,好袭嫌可以只激发色素的本底荧光而不引起任何的光合作用,从而可以真实的记录基础荧光Fo。PAM-2100具有很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使其即使在很强的、未经滤光片处理的环境下(如全日照甚至是10000 μmol m-2 s-1的饱和光强下)也可测定荧光产量而不受到干扰。因此,PAM-2100不但适合在实验室人工控制的环境下测量,还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甚至是强烈的全光照条件下开展野外科学研究。
PAM-2100是非常便携、强大的测量系统,它将各种光学和电子元件组装在一个24 cm×10.5 cm×11 cm的外壳中。测量光由655 nm的发光二极管(LED)发出,可在低频(600 Hz)和高频(20 kHz)间自动切换。光化光(光合生物实际可吸收利用进行光合作用的可见光)由卤素灯(白光)或红光LED(655 nm)提供。远红光(735 nm,促进光系统I迅速消耗掉在PQ处累积的电子)由LED发出。
PAM-2100的按键操作非常简单。基础测量只需单健操作。数据在内置电脑中自动分析、存储并且在显示屏上显示。除了“参数窗”外,在“动力学窗”还可显示曲线的实时变化。
PAM-2100利用光纤进行信号传输。光适应叶夹2030-B(专利产品)上配备微型光量子/温度传感器,可在记录荧光信号的同时,同步记录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温度变化。
PAM-2100内设10个标准Run(预先编好的间隔一定时间并按一定顺序执行特定命令的程序),用户只需一次按键就可进行复杂的实验。用户还可对这些标准Run进行编辑得到自己的User-Run(数量不限),来满足特殊的实验需要。
PAM-2100主机可以直接连接电脑(圆口)键盘,在野外现场,可以根据实验需要,不需电脑就可以进行特殊程序的编辑。
PAM-2100还可以设定单机操作软件DA-2100自动间隔一定时间执行某个Run或User-Run,而Run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因此,可以说PAM-2100的功能几乎可以无限扩展。只要将主机和叶夹(均可固定在三角架上)固定好,按一次按键,(人不在现场看守)仪器可以自动进禅罩行非常复杂的测量过程。
此外,PAM-2100主机还可以连接电脑显示器或投影仪放大显示,非常适合进行教学使用。
特点
1) 声誉卓着的PAM-2000的升级版
2) 精巧、准确、迅速、操作简便的高级光合作用检测设备
3) 可单机操作(采用内置电脑,DA-2100软件记录),可连接外置电脑操作(Windows操作软件PamWin)
4) 便携式设计,带大屏幕液晶显示屏(可显示曲线变化)和20个按键
5) 强大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存贮功能
6) 可以预先编写和设定程序,进行特殊研究目的测量
7) 内置锂电池可满足长时间野外工作需要,并可连接外置12 V电池
8) 多种叶夹可供选择,专利设计的光适应叶夹2030-B可同时记录PAR和温度变化
9) 光源选择:自然光,内置光源(提供测量光、光化光、饱和脉冲和远红光),可选外置卤素灯光源(特别适合野外研究)
功能
1) 可测荧光诱导曲线的快速上升动力学O-I-D-P相和O-J-I-P相
2) 可测荧光诱导曲线的慢速下降动力学并进行淬灭分析(Fo, Fm, Fv/Fm, F, Fm, Fo’, dF/Fm’, qP, qN, NPQ, rETR等)
3) 可测光响应曲线和快速光曲线(RLC)
4) 仪器内置一系列标准实验(Run1~Run10),用户可对其进行编辑建立自己的User-Run
5) 可在线检测植物、微藻、地衣、苔藓等的光合作用变化
6) 单机操作功能强大,特别适合野外操作,实验室内单机操作时可连接电脑显示器或投影仪放大显示
应用领域
仪器设计特别适合野外使用,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机理、各种环境因子(光、温、营养等)对植物生理状态的影响、植物抗逆性(干旱、冷、热、涝、UV、病毒、污染、重金属等)、植物的长期生态学变化等。在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农学、林学、园艺学、水生生物学、环境科学、毒理学、微藻生物技术、极地植物光合作用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10个标准Run
Run 1:测量实际量子产量Yield(ΔF/Fm’)
Run 2:测量最大量子产量Fv/Fm
Run 3:记录诱导曲线并进行淬灭分析(采点率10 ms/点)
Run 4:记录诱导曲线并进行淬灭分析(采点率30 ms/点)
Run 5:qN 的驰豫动力学
Run 6:快速诱导动力学O-I-D-P相(线性时间)
Run 7:快速诱导动力学O-J-I-P相(对数时间)
Run 8:光响应曲线(需76 min)(稍加编辑即可测量快速光曲线)
Run 9:光响应曲线(需33 min)(稍加编辑即可测量快速光曲线)
Run 10:仪器自检
用户可根据实验需要,自行修改或编制程序。
MINI-PAM
MINI-PAM采用了独特的调制技术和饱和脉冲技术,从而可以通过选择性的原位测量叶绿素荧光来检测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MINI-PAM的调制测量光足够低,可以只激发色素的本底荧光而不引起任何的光合作用,从而可以真实的记录基础荧光Fo。MINI-PAM具有很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使其即使在很强的、未经滤光片处理的环境下(如全日照甚至是10000 μmol m-2 s-1的饱和光强下)也可测定荧光产量而不受到干扰。MINI-PAM是野外光合作用研究的强大工具。
超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的特点在于快速、可靠的测量光合作用光化学能量转换的实际量子产量。此外,MINI-PAM秉承了WALZ公司PAM系列产品的一贯优点,通过应用调制测量光来选择性的测量活体叶绿素荧光。基于创新性的光电设计和高级微处理器技术,MINI-PAM在达到超便携设计的同时可以得到灵敏、可靠的结果。同时,MINI-PAM的操作非常简单。
测量光合量子产量只需一个按键(START)操作即可,仪器会自动测量荧光产量(F)和最大荧光(Fm),并计算光合量子产量(Y=ΔF/Fm),得到的数据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同时自动存储。此外MINI-PAM还有许多模式(MODE)菜单,包括荧光淬灭分析(qP、qN和NPQ)和记录光响应曲线等,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
连接光适应叶夹2030-B后,可以测量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温度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内置电池可以满足1000次量子产量测量的需要,仪器内存可以存储4000组数据。
Windows操作软件WinControl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遥控操作。
标准版的MINI-PAM采用红光作为测量光。根据用户需要,我们也可提供以蓝光(470 nm)作为测量光的MINI-PAM。
特点
1)声誉卓着的PAM-2000的浓缩版
2)精巧、准确、迅速、操作简便的高级光合作用检测设备
3)可单机操作(采用内置电脑),可连接外置电脑操作(Windows操作软件WinControl)
4)超便携式设计,带液晶显示屏和8个按键
5)强大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存贮功能
6)能耗低,内置锂电池可满足长时间野外工作需要,并可连接外置12 V电池
7)多种叶夹可供选择,专利设计的光适应叶夹2030-B可同时记录PAR和温度变化
8)光源选择:自然光,内置光源(提供测量光、光化光和饱和脉冲),可选外置卤素灯光源(特别适合野外研究)
功能
1)可测荧光诱导曲线并进行淬灭分析(Fo, Fm, Fv/Fm, F, Fm', ΔF/Fm’, qP, qN, NPQ, rETR, PAR和叶温等)
2)可测光响应曲线和快速光曲线(RLC)
3)51个内置模式菜单,方便参数设置和标准测量
4)可在线监测植物、微藻、地衣、苔藓等的光合作用变化
5)功能强大,特别适合野外操作,实验室内利用WinControl控制时可自编程序
2. 如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藻类密度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藻类密度的方法如下:
1. 收集藻样:将需要测量的藻类样本采集,并将其用离心机离心,以分离出细胞。伏咐
2. 制备样品:将分离出的藻细胞用无菌盐水洗净,然后用无菌盐水制备稀释系列,通常包带念含10、100、1000等倍数的稀释液。要确保使用无菌技术制备样品,以保证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测量吸光度:将制备蠢厅困好的样品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设置波长为260nm,记录各稀释液的吸光度。藻类细胞中的核酸吸收紫外线,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估算其浓度。
4. 计算藻类密度:根据吸光度值和稀释倍数,使用以下公式计算藻类密度:密度(cells/mL)=吸光度×系数×稀释倍数,其中系数是不同种类藻类所需的系数,一般是1-3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藻类密度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稀释液的配制、洗涤、离心等操作要求使用无菌技术,以避免样品中的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栅藻和小球藻混合培养时,怎么测定藻液中两种藻的浓度
两种销磨藻吸收波长如果不同,则可以分别测定两者最大吸收峰,并通过二元一次方程兆桥组求解。如果两种早吸收波长相同,则无法直接用OD测定,最简亏猜斗单的方法是使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4. 做藻类的试验,怎么测定水中的藻类含量。最好是包括试验装置图片的
一般用测定叶绿素a来表示藻类的含量:
实验14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一、目的
学会Chla、b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b的含量。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
菠菜叶片、721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容量瓶(25ml)、漏斗、滤纸、乙醇(95%)
三、原理
叶绿素a、b在波长方面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5nm和649nm,同时在该波长时叶绿素a、b的比吸收系数K为已知,我们即可以根据Lambert Beer定律,列出浓度C与光密度D之间的关系式:
D665=83.31Ca+18.60Cb…………………………….(1)
D649=24.54Ca+44.24 Cb…………………………….(2)
(1)(2)式中的D665、D649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5nm和649nm时的光密度。
为叶绿素a、b的浓度、单位为每升克数。
82.04、9.27为叶绿素a、b在、在波长665nm时的比吸收系数。
16.75、45.6为叶绿素a、b在、在波长649nm时的比吸收系数。
解方程式(1)(2),则得 :
CA=13.7 D665—5.76 D649………………………(3)
CB=25.8 D649—7.6 D665………派亮誉……………… (4)
G=CA+CB=6.10 D665+20.04 D649………(5)
此时,G为总叶绿素浓度,CA、CB为叶绿素a、b浓度,单位为每升毫克,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计算叶绿素尘段a、b及总叶绿素的总含量。
四、方法步骤
1.称取0.1克新鲜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乙醇10ml共研磨成匀浆,再加5ml乙醇,过滤,最后将滤液用乙醇定容到25ml。
2.取一光径为1cm的比色杯,注入上述的叶绿素乙醇溶液,另加乙醇注入另一同样规格的比色杯中,作为对照,在721分光光度计下分别以665nm和649nm波长测出该键袜色素液的光密度。
计算结果:
叶绿素a含量(mg/g. FW)=
叶绿素b含量(mg/g.FW)=
叶绿素总量(mg/g.FW)= 见链接
http://sky.scnu.e.cn/jpkc/zwslx/fenye/jakj/li/shi-yan/14.htm
还有
实验33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原理
如果混合液中的两个组分,它们的光谱吸收峰虽有明显的差异,但吸收曲线彼此又有些重叠,在这种情况下要分别测定两个组分,可根据Lambert—Beer定律,通过代数方法,计算一种组分由于另一种组分存在时对吸光度的影响,最后分别得到两种组分的含量。
如图9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曲线,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在663nm,叶绿素b在645nm,吸收曲线彼此又有重叠。
根据Lambert—Beer定律,最大吸收光谱峰不同的两个组分的混合液,它们的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有如下的关系(参阅实验86):
A1=Ca·ka1+Cb·kb1 (1)
A2=Ca·ka2+Cb·kb2 (2)
式中:Ca为组分a的浓度,g/L。
Cb为组分b的浓度,g/L。
A1为在波长λ1(即组分a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时,混合液的吸光度A值。
A2为在波长λ2(即组分b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时,混合液的吸光度A值。
ka1为组分a的比吸收系数,即组分a当浓度为1g/L时,于波长
λ1时的吸光度A值。
kb2为组分b的比吸收系数,即组分b当浓度为1g/L时,于波长λ2时的吸光度A值。
ka2为组分a(浓度为1g/L)在波长λ2时的吸光度A值。
kb1为组分b(浓度为1g/L)在波长λ1时的吸光度A值。
从文献中可以查得叶绿素a和b的80%丙酮溶液,当浓度为1g/L时,比吸收系数k值如下:
将表中数值代入上式(1)、(2),则得:
A663=82.04×Ca+9.27×Cb
A645=16.75×Ca+45.60×Cb
经过整理之后,即得到下式:
Ca=0.012 7 A663—0.002 69 A645
Cb=0.022 9 A645—0.004 68 A663
如果把Ca,Cb的浓度单位从原来的g/L改为mg/L,则上式可改写为下列形式:
Ca=12.7A663—2.69A645 (3)
Cb=22.9A645—4.68A663 (4)
Ct=Ca+Cb=8.02A663+20.21A645 (5)
(5)式中Ct为总叶绿素浓度,单位为mg/L。
利用上面(3)、(4)、(5)式,即可计算出叶绿素a和b及总叶绿素的浓度。
注:一般大学教学实验室所用的分光光度计多为721型,属低级类型,其单色光的半波宽值要比中级类型的751型大得多,而叶绿素a和b吸收峰的波长相差仅18nm(663—645nm),难以达到精确测定。此外有时还由于仪器本身的标称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测定的正确性就更差了。根据公式计算往往会得到叶绿素a∶b值小于1,这就不很奇怪了。除向学生说明其中原因外,还可以在实验前对仪器的波长进行校正,使标称波长与实际波长一致。校正可用纯的叶绿素a和b进行,分别在波长650—670nm和630梍650nm之间,每隔1—2nm测定叶绿素a或b的吸光度A,以确定叶绿素a和b的吸收峰的波长。如果测得的峰值与文献上的峰值663nm和645nm不同,可按照仪器说明书步骤进行校正,或者更方便的方法可以打开仪器盖子,松动波长刻度盘紧固螺丝,调节刻度盘使波长至正确值,而后旋紧螺丝复原仪器。
为校正仪器波长所需的叶绿素a和b的用量是很少的,用纸层析法很快就能分离制得。取植物叶子约1g,用乙醚提取叶绿体色素,再用毛细管将色素溶液画在3mm厚滤纸上使成一直线,为使分离效果好,一般重复点样一次即可。然后于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行层析,溶剂为含0.5%丙醇的石油醚。层析结束,用剪刀小心地剪下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注意剪时尽量避开有可能遭污染的色区。最后分别浸于80%丙酮中,洗下叶绿素a和b
http://bio.biox.cn/Biology/200701/20070106230337_25343.shtml
只是说测叶绿素a是常规的表示藻类总量的方法,也有些在线直接测藻类的仪器,你可以搜一下。
5. 水华藻浓度
40mg/L。水华藻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藻浓度孙嫌是40mg/L,且不同浓度冲猜对水华藻细胞密度的影响也不则判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