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add
A. linux里的追加命令是什么
追加命令是可以使用文件追加重定向 >>。
优点;
1、Linux由众多微内核组成,其源代码完全开源。
2、Linux继承了Unix的特性,具有非常强大的网络功能,其支持所有的因特网协议,包括TCP/IPv4、TCP/IPv6和链路层拓扑程序等,且可以利用Unix的网络特性开发出新的协议栈。
3、Linux系统工具链完整,简单操作就可以配置出合适的开发环境,可以简化开发过程,减少开发中仿真工具的障碍,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移植性。
(1)linuxadd扩展阅读;
linux里的通用命令有;
1、date:打印或者设置系统的日期和时间。
2、stty -a:可以查看或者打印控制字符(Ctrl-C、Ctrl-D、 Ctrl-Z等)。
3、passwd:用passwd -h查看。
4、logout,login:登录shell的登录和注销命令。
5、more,ess,head tail:显示或部分显示文件内容。
6、lp/lpstat/cancel,lpr/lpq/lprm:打印文件。
7、chmod u+x:更改文件权限。
8、rm -fr dir:删除非空目录。
9、cp -R dir:拷贝目录。
10、fg jobid:可以将一个后台进程放到前台。
11、kill 的作用:send a signal to a process,eg:kill -9 发送的是SIG_KILL信号,具体发送什么信号,可以通过man kill查看。
12、ps 的用法:ps -e 或 ps -o pid,ppid,session,tpgid,comm (其中session显示的sessionid,tpgid显示前台进程组id,comm显示命令名称)。
B. linux下useradd参数的用法~!
Linux useradd命令用于建立用户账号。
useradd可用来建立用户账号。账号建好之后,再用passwd设定账号的密码。而可用userdel删除账号。使用useradd指令所建立的账号,实际上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语法
分为两种:
useradd [-mMnr][-c <备注>][-d <登入目录>][-e <有效期限>][-f
<缓冲天数>][-g <群组>][-G <群组>][-s ][-u ][用户帐号]
useradd -D [-b][-e <有效期限>][-f <缓冲天数>][-g <群组>][-G
<群组>][-s ]
参数
-c<备注>:加上备注文字,备注文字会保存在passwd的备注栏位中。
-d<登入目录>:指定用户登入时的起始目录。
-D:变更预设值。
-e<有效期限>:指定账号的有效期限。
-f<缓冲天数>:指定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账号。
-g<群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
-G<群组>: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n:取消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
-r:建立系统账号。
-s: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u:指定用户ID。
C. linux命令问题adser
这是因为linux在执行命令(比如你的adser)的时候
是根据变量PATH所定义的路轮宏径去找命令的。
如果你的PATH所定义的路腊高册径里没有adser这个指令
那你执行的时候就会command not found。
所以你要先保证你的PATH所定义的路径下面有这个adser指令才行啊。
通常在usr/sbin能找到这个指令,
尝试解决方法:
如果你的PATH里没有包含这个路径但/usr/sbin里又有这个命令的话
可以尝念简试用 /usr/sbin/useradd直接执行。
D. linux中useradd
useradd命令的-e参数是指定的日期是帐号失效的日期,在那个日期后帐号就失效了,不管你的密码是否失效;而-f参数是指定密码是否会失效,但是,即便是你把-f参数设置为-1,也只不过仅仅是密码永不会过期,就像我前面说的,-e参数的设定效果与-f参数无关,帐号超过了-e参数设定的日期还是会无法登录。密码的失效(-f参数)只是用于在登录时强制用户重新设置密码,并不是用于让用户无法登录。
E. linux 创建用户useradd命令是什么
useradd命令用于Linux中创建的新的系统用户。useradd可用来建立用户帐号。帐号建好之后,再用passwd设定帐号的密码.而可用userdel删除帐号。使用useradd指令所建立的帐号,实际上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在Slackware中,adser指令是个script程序,利用交谈的方式取得输入的用户帐号资料,然后再交由真正建立帐号的useradd命令建立新用户,如此可方便管理员建立用户帐号。在Red Hat Linux中,adser命令则是拿悄useradd命令的符号连接,两者实际上是同一个指令。
F. Linux常用命令之--useradd,userdel,usermod,groupadd,groupdel,groupmod,gpasswd
会创建用户,并同时创建和用户同名的组;邮件文件;家目录(默认存放在/HOME/里的同名文件夹里)
语 法: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丛亮项 :
• -c <备注> 加上备注文字
• -d <目录> 指定用户登入时的启始目录
useradd -d /tmp/jack jack
cat /etc/passwd jack 已经为/tmp/jack了,说明创建成功了。但是cd到/tmp/里看不到
jack的文件夹,是因为权限不够,如果关掉SeLinux或者赋予它权限了就可以看到jack文件夹了
• -g <群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
• -G <群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 -m /-M 自动建立(-m)用户的登入目录或不自动创建
•余郑缓 -n 取消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
• -s <shell> 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不加-s的默认shell为/bin/bash)
/sbin/nologin 没有可登录的shell
• -u <uid> 指定用户ID
useradd -n -G natasha tom
建新用户在不指定的情况下UID和GID是一样的,但是因为这里用-n取消建立以用户
名称为名的群组,所以 cat /etc/passwd 的时候发现GID为100,和cat /etc/group里users组的GID是一样的,由此可知在不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的时候新建的用户主属组都是users,而用-G指定tom的附加群组为natasha,因此在 cat /etc/group 的时候出现的是natasha:x:1003:tom (1003是natasha的GID)
useradd -g natasha tom
用-g指定tom的主群组为natasha,因此在cat /etc/group里没有tom群组,在cat
/etc/passwd里出现的是tom:x:1006:1003::/home/tom:/bin/bash
(1003是natasha的GID)
语 法: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
• -r 删除用户登入目录以及目录中所有文件 (不加-r不会自动删除同名组,邮件文件和家目录,如果先通过userdel删除了用户,之后想删除其同名组,邮件文件和家目录需要用rm命令手动一个个删除),但是如果只删除了用户,没删除的里面的各种文件使用的还是原来创建这个用户时的UID,所以一旦其他用户使用了这个UID,还是没办法通过rm手动删除
• -f 强制删除用户
语 法: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
• -c:改变用户的描述信息
• -d:改变用户的主目录,如果加上-m则会将旧家目录移动到新的目录中去 (-m应加在新目录之后)
usermod -d 目的文件夹 用户名
• -g:改变用户的主属组
• -G:设置用户属于哪些组
• -l:改变用户的登录用名
不会改变属组的名称,原来的登录用户属于哪个组,现在还是属于哪个组
• -s:改变用户的默认shell ,如果将一个用户的shell指定为sbin/nologin的话用su -l <用户名>进不去,会显示回显:This account is currently not available.
• -u:改变用户的UID
• -L:锁住密码,使密码不可用,这时在/etc/shadow文件里该用户的密码第一位为!
通过 usermod -L <用户名>锁住密码,这时在root用户下su -l <用户名>还是可以进入到系统中,因为root用户su到任意用户里都是不需要密码的。但是如果登出root用户,用该用户登录时就会显示sorry,that didn’t work,please try again.
• -U:为用户密码解锁
passwd <用户名>,然后输入两次密码改密码,root的可以修改其他user的密码,但是root以外的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只竖模有root用户可以用这个命令改密码。如果是普通用户要改自己的密码的话,直接登录自己的普通用户账户,输入passwd即可改密码。
root以外的其他用户需要遵循密码最小生存周期,比如如果是1的话一天之内最多改一次。而root用户没有这个限制
系统用户可以直接修改/etc/group文件达到管理组的目的,也可以使用以下指令:
※一个组的管理员不一定要包含在这个组当中
※一个组可以有多个管理员
※一个人也可以在多个组中担任管理员
例: gpasswd -A user2 pools 将user2设置为组管理员
想将管理员改成user3的时候: gpasswd -A user3 pools
想新增管理员user3的时候: gpasswd -A user2,user3 pools
cat /etc/gshadow 可以看到一个组的管理员是谁
• gpasswd –a <用户名> <用户组>:将一个用户添加入一个组(从属组)
• gpasswd –M <用户名…> <用户组>:将多个用户添加入一个组(从属组)
※这里的M是modify的缩写,添加完会覆盖原来已经添加到这个组的组员
• gpasswd –d <用户名> <用户组>:将一个用户从一个组删除
gpasswd只能修改用户的从属组,想指定/改变主属组只能通过useradd/usermod
G. Linux命令大全
linux命令格式:
说明:command: 命令名,相应功能的英文单词或单词的缩写 [-options]:选项,可用来对命令进行控制,也可以省略,[]代表可选 parameter1 …:传给命令的参数:可以是零个一个或多个
一般是linux命令自带的帮助信息
如:
man是linux提供的一个手册,包含了绝大部分的命令、函数使用说明
该手册分成很多章节(section),使用man时可以指定不同的章节来浏览。
例:man ls ; man 2 printf
man中各个section意义如下:
man是按照手册的章节号的顺序进行搜索的。
man设置了如下的功能键:
在敲出命令的前几个字母的同时,按下tab键,系统会自动帮我们补全命令
当系统执行过一些命令后,可按上下键翻看以前的命令,history将执行过的命令列举出来
ls是英文单词list的简写,其功能为列出目录的内容,是用户最常用的命令之一,它类似于DOS下的dir命令。
Linux文件或者目录名称最长可以有265个字符,“.”代表当前目录,“..”代表上一级目录,以“.”开头的文件为隐藏文件,需要用 -a 参数才能显示。
ls常用参数:
Linux允许将命令执行结果重定向到一个文件,本应显示在终端上的内容保存到指定文件中。
如:ls > test.txt ( test.txt 如果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覆盖其内容 )
注意: >输出重定向会覆盖原来的内容,>>输出重定向则会追加到文件的尾部。
查看内容时,在信息过长无法在一屏上显示时,会出现快速滚屏,使得用户无法看清文件的内容,此时可以使用more命令,每次只显示一页,按下空格键可以显示下一页,按下q键退出显示,按下h键可以获取帮助。
管道:一个命令的输出可以通过管道做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
管道我们可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管子,管子的一头塞东西进去,另一头取出来,这里“ | ”的左右分为两端,左端塞东西(写),右端取东西(读)。
clear作用为清除终端上的显示(类似于DOS的cls清屏功能),也可使用快捷键:Ctrl + l ( “l” 为字母 )。
在使用Unix/Linux的时候,经常需要更换工作目录。cd命令可以帮助用户切换工作目录。Linux所有的目录和文件名大小写敏感
cd后面可跟绝对路径,也可以跟相对路径。如果省略目录,则默认切换到当前用户的主目录。
使用pwd命令可以显示当前的工作目录,该命令很简单,直接输入pwd即可,后面不带参数。
通过mkdir命令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目录。参数-p可递归创建目录。
需要注意的是新建目录的名称不能与当前目录中已有的目录或文件同名,并且目录创建者必须对当前目录具有写权限。
可使用rmdir命令删除一个目录。必须离开目录,并且目录必须为空目录,不然提示删除失败。
可通过rm删除文件或目录。使用rm命令要小心,因为文件删除后不能恢复。为了防止文件误删,可以在rm后使用-i参数以逐个确认要删除的文件。
常用参数及含义如下表所示:
Linux链接文件类似于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链接文件分为软链接和硬链接。
软链接:软链接不占用磁盘空间,源文件删除则软链接失效。
硬链接:硬链接只能链接普通文件,不能链接目录。
使用格式:
如果没有-s选项代表建立一个硬链接文件,两个文件占用相同大小的硬盘空间,即使删除了源文件,链接文件还是存在,所以-s选项是更常见的形式。
注意:如果软链接文件和源文件不在同一个目录,源文件要使用绝对路径,不能使用相对路径。
Linux系统中grep命令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grep允许对文本文件进行模式查找。如果找到匹配模式, grep打印包含模式的所有行。
grep一般格式为:
在grep命令中输入字符串参数时,最好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例如:grep‘a ’1.txt。
常用选项说明:
find命令功能非常强大,通常用来在特定的目录下搜索符合条件的文件,也可以用来搜索特定用户属主的文件。
常用用法:
cp命令的功能是将给出的文件或目录复制到另一个文件或目录中,相当于DOS下的命令。
常用选项说明:
用户可以使用mv命令来移动文件或目录,也可以给文件或目录重命名。
常用选项说明:
计算机中的数据经常需要备份,tar是Unix/Linux中最常用的备份工具,此命令可以把一系列文件归档到一个大文件中,也可以把档案文件解开以恢复数据。
tar使用格式 tar [参数] 打包文件名 文件
tar命令很特殊,其参数前面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
常用参数:
tar与gzip命令结合使用实现文件打包、压缩。 tar只负责打包文件,但不压缩,用gzip压缩tar打包后的文件,其扩展名一般用xxxx.tar.gz。
gzip使用格式如下:
gzip [选项] 被压缩文件
常用选项:
tar与bzip2命令结合使用实现文件打包、压缩(用法和gzip一样)。
tar只负责打包文件,但不压缩,用bzip2压缩tar打包后的文件,其扩展名一般用xxxx.tar.gz2。
在tar命令中增加一个选项(-j)可以调用bzip2实现了一个压缩的功能,实行一个先打包后压缩的过程。
压缩用法:tar -jcvf 压缩包包名 文件...(tar jcvf bk.tar.bz2 *.c)
解压用法:tar -jxvf 压缩包包名 (tar jxvf bk.tar.bz2)
通过zip压缩文件的目标文件不需要指定扩展名,默认扩展名为zip。
压缩文件:zip [-r] 目标文件(没有扩展名) 源文件
解压文件:unzip -d 解压后目录文件 压缩文件
whoami该命令用户查看当前系统当前账号的用户名。可通过cat /etc/passwd查看系统用户信息。
由于系统管理员通常需要使用多种身份登录系统,例如通常使用普通用户登录系统,然后再以su命令切换到root身份对传统进行管理。这时候就可以使用whoami来查看当前用户的身份。
who命令用于查看当前所有登录系统的用户信息。
常用选项:
如果是图形界面,退出当前终端;
如果是使用ssh远程登录,退出登陆账户;
如果是切换后的登陆用户,退出则返回上一个登陆账号。
在Unix/Linux中添加用户账号可以使用adser或useradd命令,因为adser命令是指向useradd命令的一个链接,因此,这两个命令的使用格式完全一样。
useradd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
useradd [参数] 新建用户账号
在Unix/Linux中,超级用户可以使用passwd命令为普通用户设置或修改用户口令。用户也可以直接使用该命令来修改自己的口令,而无需在命令后面使用用户名。
可以通过su命令切换用户,su后面可以加“-”。su和su –命令不同之处在于,su -切换到对应的用户时会将当前的工作目录自动转换到切换后的用户主目录:
注意:如果是ubuntu平台,需要在命令前加“sudo”,如果在某些操作需要管理员才能操作,ubuntu无需切换到root用户即可操作,只需加“sudo”即可。sudo是ubuntu平台下允许系统管理员让普通用户执行一些或者全部的root命令的一个工具,减少了root 用户的登陆和管理时间,提高了安全性。
方法一:
方法二:
groupadd 新建组账号 groupdel 组账号 cat /etc/group 查看用户组
使用方法:usermod -g 用户组 用户名
新创建的用户,默认不能sudo,需要进行一下操作
-g用来制定这个用户默认的用户组
-G一般配合'-a'来完成向其它组添加
chmod 修改文件权限有两种使用格式:字母法与数字法。
字母法:chmod u/g/o/a +/-/= rwx 文件
cal命令用于查看当前日历,-y显示整年日历
设置时间格式(需要管理员权限):
date [MMDDhhmm[[CC]YY][.ss]] +format
CC为年前两位yy为年的后两位,前两位的mm为月,后两位的mm为分钟,dd为天,hh为小时,ss为秒。如: date 010203042016.55。
显示时间格式(date '+%y,%m,%d,%H,%M,%S'):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它是操作系统动态执行的基本单元。
ps命令可以查看进程的详细状况,常用选项(选项可以不加“-”)如下:
top命令用来动态显示运行中的进程。top命令能够在运行后,在指定的时间间隔更新显示信息。可以在使用top命令时加上-d 来指定显示信息更新的时间间隔。
在top命令执行后,可以按下按键得到对显示的结果进行排序:
kill命令指定进程号的进程,需要配合 ps 使用。有些进程不能直接杀死,这时候我们需要加一个参数“ -9 ”,“ -9 ” 代表强制结束.
使用格式:
kill [-signal] pid
df命令用于检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和空余情况,可以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对节点和磁盘块的使用情况。
命令用于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该命令的执行结果与df类似,更侧重于磁盘的使用状况。
命令的使用格式如下: [选项] 目录或文件名
H. 麻烦问下linux 中 useradd -m有什么用,不要说增加用户主目录,我这不加 - m也有主目录/home下的用户名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选项:
-c:加上备注文字,备注文字保存在passwd的备注栏中。
-d:指定用户登入时的启始目录。
-D:变更预设值。
-e:指定账号的有效期限,缺省表示永久有效。
-f:指定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账号。
-g: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
-G: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n:取消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
-r:建立系统账号。
-s:指定用户登入后所冲肆使用的shell。
-u:指定用户ID号。
(8)linuxadd扩展阅读:
useradd可用来建立用户账号,它和adser命令是相同的。账号乎祥建好之后,再用passwd设定账号的密码。使用useradd命令所建岁判搏立的账号,实际上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Case 1: 创建一个带有家目录并且可以登录 bash 的用户。
$ sudo useradd -m -s /bin/bash tester1。
Case 2: 指定创建用户家目录的路径。
$ sudo useradd -m -d /home/xxx tester2。
/home/xxx目录会被创建。
Case 3: 创建一个没有家目录且不能登录的用户。
$ sudo useradd -s /sbin/nologin tester3。
Case 4: 创建时把用户加入不同的用户组。
$ sudo useradd -m -G xxx,sudo tester4。
I. Linux里面useradd -s命令作用是什么
useradd -s命令:*用户登录后使用的shell名称。(默认值不填写,这样系统会指定预设的登入shell(根据/etc/default/useradd 预设值))
useradd常用参数介绍
-c:新账号passwd档的说明栏
-d:新账号每次登录时所使用的home_dir,预设值为default_home内login名称,并当成登录时目录名称
-e:*账号终止日期,日期的指定格式为MM/DD/YY
-g:*group(组)名岩汪丛称或以数字来做用户登录的起始组。
-G:*定义此用户为陵败多个不同groups的成员。每个用户组使用“,”逗号分隔即可
-M:*不建立用户家目录,优先于/etc/login.defs文件的设定。(一般创建虚拟用户时不建立家目录,部署服务时需要创建虚拟用户)
-m:创建家目录
-s:*用户登录后使用的shell名称。(默认值不填写,这样系统会指定预设的登入shell(根据/etc/default/useradd 预设值))
-u:*用户的ID值(这个值必须是唯一的,除非用(-o)选项。数字不可为负数)
例:useradd -c "i am like linux"粗樱 -u 888 -G root,names -s /bin/sh -md /name8 name8
J. linux系统下怎么增加用户
Linux下用户的创建与删除:
我们在Linux下创建用户主要有两种方式:adser和useradd,它们的区别以及主要用法如下:
adser
adser的用法很简单,只需adser+username即可,如下:
这个命令其实是个perl脚本,它的底层还是调用useradd命令。网上很多教程说它会进行人机交互,但现在有些发行版(比如centOS)其实已经改进了,无需繁琐的交互,只需以上一条命令即可创建用户。
adser命令会自动创建用户家目录,指定shell版本。但是,有些发行版在创建用户的同时,会要求你设定用户密码,而有些不会,需要手动设置密码。
为用户创建密码方法如下:
useradd
useradd是一个相对复杂一些的命令,而且它的自由度更高。如果只是运行useradd+username的话,它会创建一个三无用户,即:无用户家目录,无指定shell版本,无密码。
为了顺利创建一个用户,我们还需通过一些选项来完善它的参数。useradd命令常用的选项如下:
-c备注>:加上备注文字。备注文字会保存在passwd的备注栏位中;
-d登入目录>:指定用户登入时的启始目录;
-D:变更预设值;
-e有效期限>:指定帐号的有效期限;
-f缓冲天数>:指定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帐号;
-g群组>: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
-G群组>: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n:取消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
-r:建立系统帐号;
-s: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u:指定用户id。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而言,更常用的选项是以上标红的三个。而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则以上所有的选项都需要掌握。我们目前重点介绍以上标红的三个选项。
-d选项用于指定用户家目录,也就是用户登录时所进来的目录。比如:-d /home/alvin,就是指定用户的家目录是/home/alvin。通常-d选项与-m选项一起使用,-m选项的作用是,如果指定目录不存在时,则自动创建。
而-s选项则是指定用户默认shell版本。如果不设定的话,它的默认版本是/bin/sh。所以,我们使用useradd创建新用户时的经典用法如下:
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成功创建,但还是没有密码。创建密码的方式依然使用passwd命令,在此不再赘述。
userdel
删除用户,“userdel 用户名”即可。最好将它留在系统上的文件也删除掉,可以使用“userdel -r 用户名”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