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民族数据库

民族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3-05-20 03:44:58

㈠ 高志英的承担项目

1.主持“中国节日志·僳僳族刀杆节”,2009—2011,纵向,中国文化部,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项目,5万元。
2.主持“中缅边界北段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2009—2010,纵向,云南大学特色项目,2万元。
3.主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传播”,2009—2010,横向,云南省科协合作项目,3万元。
4.主持“国外民族志丛书·缅甸僳僳族”,2009—2010,纵向,云南大学“211”工程子项目,4万元。
5. 参与“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子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突出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2009—2010,纵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08&ZD052,4万元。
6.主持“云南省宗教专史丛书·云南原始宗教史”,2007—2009,横向,云南省社科院项目,1万元。
7.主持“云南散居民族发展研究”,2008—2009,横向,云南省政策研究室、省民委合作项目,1万元。
8.主持“中国节日志·独龙族卡雀哇节”, 2008—2010,纵向,中国文化部,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项目,4万元。
9.主持“云南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互动研究——以僳僳族、怒族基督教发展为例”,2008—2009,纵向,云南大学校级课题,1万元。
10.参与“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西南地区分课题”,2008—2010,横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项目批准号:08JZD0023-3),1万元。
11.参与 “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主持子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突出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2009—2010,纵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08&ZD052,4万元。
12.参与“金沙江流域塔城库区宗教文化资源调查”,2008.7—10,纵向,中国水利部,1万元。
13.主持“西南少数民族数据库调查·僳僳族社会调查”,2008—2009,纵向,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课题,3.5万元。
14.参与“云南边境地区宗教渗透现状及对策研究”,2007—2008,纵向,云南省统战部项目,1万元。
15.主持“云南跨境民族的族群意识、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动关系研究”, 2007—2008,纵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 3万元。
16.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2007—2008,纵向,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 4万元。
17.参与“中国西部农村贫困问题产生机制及对策研究“,2006—2008,横向,日本东京大学、青山学院大学、云南社科院、甘肃社科院,中兼和谦次(日本宽皮)、乔亨瑞、范鹏,2万元。
18.参与“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社区发败巧判展”,2006—2008,横向,北美基督教协会、云南省社科院合作课题,1万元。
19.主持“藏彝走廊多民族文化互动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005—2009,纵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5万元。
20. 主持“20世纪独龙族观念演变研究”,2002—2004,纵向,云南省教育厅,1万元。
21.主持编纂“云南乡土文化丛书·怒江”,2000—2003,横向,台湾中流基金会,2万元。
专着与论文
(一)专着
1. 《藏彝走廊西部边缘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9万字,独立完成,民族出版社,2008年。
2. 《独龙族社会变迁与观念嬗变研究》,68万字,独立完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云南乡土文化系列丛书·怒江》,15万字,独立完成,云南教育出版社,察改2003年。
(二)论文
1.《独龙女文面的文化解释》,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 ,1万字,独立完成。
2.《唐代藏彝走廊西部边缘民族分布格局与文化变迁研究》,载《学术探索》,2009.110,.9万字,独立完成。
3.《云南民族宗教文化发展特点及对策研究》,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1,0.8万字,独立完成。
4.A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Harmony” within the Folk Religion of Yunnan,Review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in Southwest China (Volume 1) Edited By He Ming, Lin Zhinong,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1.6万字,第一作者。
5.《藏彝走廊西端中缅北界僳僳族历史文化变迁研究——兼论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载冢田城之、何明主编:《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流动与文化动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6,1.3万字,独立完成。
6.《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以云南福贡僳僳族、怒族基督教发展为例》,载何明主编:《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6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5,1.2万字,独立完成。
7.《福贡腊乌僳僳族生活方式变迁调查研究》,载张跃、何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2009.1,民族出版社,2.7万字,独立完成。
8.《元明清“藏彝走廊”西端滇、藏、缅交界地带民族关系发展研究》,载木仕华主编:《藏彝走廊滇、缅、藏交角地带民族关系研究会议综述》,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10,1.4万字,独立完成。
9.《元明清“藏彝走廊”西端滇、藏、缅交界地带民族关系发展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12,1.3万字,第一作者。
10.《元以来丽江西部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研究》,载张波主编:《丽江文化研究》第二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2,1.2万字,独立完成。
12.《20世纪独龙族人地关系变迁研究》,载《思想战线》,2008.8,0.9万字。第一作者。
13.《独龙江交通发展与独龙族社会文化变迁》,载尹绍亭、秋道弥矢主编:《湄公河流域生态史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7,1.8万字,独立完成。
14.《从火塘到教堂——20世纪僳僳族、怒族、独龙族宗教文化变迁》,载(美国)北美基督教学会主编:《基督教与中国》(年刊)第五辑,The Blessing Foundation, U.S.A,2008.10. 1.8万字,独立完成。
15.《云南福贡县上帕镇僳僳族、怒族基督教状况》,载(美国)北美基督教学会主编:《基督教与中国》(年刊)第五辑,The Blessing Foundation, U.S.A,2008.10. 2.4万字,第一作者。
16.《多元宗教与社会和谐-—云南少数民族宗教发展研究》,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3月,2008年第11期《新华文摘》索引,1.3万字,独立完成。
17.《纳西族多元文化研究》,载张波主编:《丽江文化研究》第一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6
,1.1万字,独立完成。
18.《流动的文化与文化的流动-—唐以来僳僳族迁徙及其文化变迁研究》,载《学术探索》,2007.6,0.9万字,独龙族完成。
19.《云南各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和谐”思想研究》,载杨学政主编:《云南省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蓝皮书·云南宗教情势报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5,2009-6-01《中国民族报》宗教理论版全文转载,1.2万字,独立完成。
20.《20世纪中国边疆“直过”地区民族教育观念变迁研究――以云南独龙族为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1.9万字,独立完成。
21.《民族宗教与社会稳定——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安全问题调查研究》,《新华社内参》以《云南宗教领域两大现象突出》为题转载,2006.8,2.3万字,第一作者。
22.《云南原始宗教文化》,载《云南原始宗教文化》,载杨寿川主编:《云南特色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4.5万字,第二作者。
23.《云南宗教文化元素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载熊胜祥、杨学政主编:《云南省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蓝皮书·云南宗教情势报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4,1.7万字,独立完成。
24.《抗英抗日中的泸水段氏白族土司》,载《学术探索》,2005.2,0.8万字,独立完成。
25.《基督教与20世纪独龙族社会》,载杨学政、邢增福主编:《云南基督教传播及现状研究》,香港建道神学院出版社,2004.3,1.3万字,独立完成。
26.《唐以来僳僳族、怒族族源流变研究》,载《学术探索》,2004.9,0.9万字,独立完成。
27.《丙中洛地区多种宗教从冲突到并存与交融发展》,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1.2万字,独立完成。
28.《20世纪50年代以来独龙族调查研究综述与前瞻》,《思想战线》,2004.3,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民族问题研究》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4.3,1.2万字,第一作者。
29.《独龙族、怒族源流考略》,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九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3,0.9万字,独龙族完成。
30.《1910年前独龙族社会经济略论》,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8,0.8万字,第一作者。
31.《怒江地区各民族原始教育研究》,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八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12,1.2万字,独立完成。
32.《二十世纪以前怒江地区的旧制学校教育》,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七辑,1999.12,云南大学出版社, 1.6万字,独立完成。

㈡ 有关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礼节等介绍的网站吗

http://www.56-china.com.cn/inox.htm
《中国-民族网》简介

56-china.com.cn

一、 网站的主办者

《中国-民族网》是由国家民委机关刊《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的。《民族团结》杂志是中国唯一的专门报道少数民族的中央级新闻月刊,有汉、蒙古、朝鲜、段晌维吾尔、哈萨克、英文六种文版。

二、 网站的性质

1、《中国-民族网》是民族类专业网站。网站的主要内容都与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有关。

2、《中国-民族网》将发展为民握差锋族类门户网。网站除自己的内容外,还将汇集内容与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关的各类网站,并按内容分类,提供索引。

三、 《中国-民族网》的目标

。1、《中国-民族网》将建设成为中国民族类信息数据库

。2、《中国-民族网》是中国民族类信息走向世界之路,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民

。。。族的窗口。

3、《中国-民族网》将努力探索民族地区的电子商务之路。

4、《中国-民族网》将力争成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的科技杠杆。

5、《中国-民族网》愿意成为中国56个民族温馨的网上家园。

四、 域名、网址、开通时庆激间

1、域名 中文域名:中国-民族网

英文域名:56-CHINA·COM·CN

2、网址 http://www.56-china.com.cn

3、开通时间 2000年10月

联系方式:

北京和平里北街14号《中国民族》杂志《中国-民族网》

电话:58130830、58130812

传真:6425549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网络资料室主管 :刘小洋

斑 竹 :乌兰图雅

㈢ 境内旅客登记系统中民族字典信息有多少个

境内旅客登记系统中民旅虚早族誉灶字典信息拆雀有多少个
56个
56个民族字典表,可按个人需求删减列,直接导入数据库。

㈣ 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生活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和锡伯族等十三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4个少数民族为新疆特有的少数民族。该地区各少数民族群体之间相对隔离,民族起源众说不一,有关民族特有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基因频率研究资料缺乏,对研究中华民族起源、法医学个体识别、民族特有疾病谱等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该地区少数民族遗传结构及变化规律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结果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紧密地聚为一簇。中华民配拍族31个民族人群以长江为界明显的分为南、北两大人群。中华民族31个人群和9个非中华民族人群聚类,结果并不支持东亚人群独立起源假说,是目前又一支持中国人非洲起源假说的遗传学证据。9个STR位点在新疆5个少数民族群体中存在遗传结构的差异,有人种之间和人种内不同群体之间遗传结构差异相互交叉和重叠现象。本研究获得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个少数民族群体9个STR基因位点的遗传学参数,弥补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相关咐运群体遗传学资料的不足,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华民族STR基因数据库,为开展我国基因组学及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提示,我国应建立不同民族群体遗培简羡传学数据库,选择最具有价值的遗传标记,以不同群体自身遗传结构特点及变化规律对各个群体的起源、进化、疾病相关基因定位及法医学个体识别等进行分析研究。

㈤ 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方式有哪几种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种类

1、网页网站抄袭复制侵权
就一个网页来说,一般都是由文字、图画、录音、活动影像等多媒体的元素构成。网页可以作为“汇编作品”,以及其内任何一部分作品,都受到着作权的保护。只要该网页内容的选择或编排具有独创性,具体内容构成作品。则对其抄袭、复制等行为就涉嫌侵权行为。

2、网络上传和下载侵权
网络上传,将现实世界的作品,包括文字、影视、音乐等数字化后上传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就得尊重原着作权人的权利。如果未经权利人许可(包括默视同意),将其作品数字化后上传到网上,就构成侵权。我国2001年修订的《着作权法》明确将此种行为定性为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与网络上传相对应,将网络上创作的作品下载,并以非电子化的方式出版、发行、传播等行为,在未经权利人许可,又不属于着作权的“合理使用”时,就涉嫌构成侵权。因为网络创作受着作权保护,所以出版社、图书音像公司如未经授权将该作品下载并出版发行,就构成侵权。

3、网络转载侵权
报刊,出版社无权擅自在数字化媒体上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已发表的单个作品。在我国有个例外,即报刊转载的“强制许可”:已在报刊上登载的作品,除着作权人声明或者报刊社受着作权人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转载,但应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4、网络链接侵权
网络链接价值和技术的优越性受到重视。一般认为普通链接提供的是链接通道服务,设链者如同引路人,其服务器只存储了包含链接对象网址的超文本标记语言指令组成的文档,既没有复制也未传播被链接的内容,因此并不侵权。即使侵权也属于间接(帮助)侵权,即提供链接通道的服务者在知道链接指向的是侵权作品时,有义务及时停止链接通道服务以“抑制侵权”。否则构成帮助侵权。

5、P2P软件侵权
P2P软件 是早期个人对传技术的新发展。P2P可以说是继万维网之后互联网的最伟大的革命,今天几乎每个网民都在用此种方式,自由从网上下载数字音乐和电影。使用P2P下载文件时,实际侵权人是用户。如果用户未经权利人允许,擅自上传或下载作品的行为,就不属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他人已发表作品的合理使用,其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复制权和信肢掘息网络传播权。

如果P2P服务者明知用户侵权仍然提供服务,或者经权利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后,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则要承担与该网络用户的共同(或帮助)侵权责任。如此一来,P2P服务提供者往往成为成千上万的侵权用户的替罪羊,因为追究单个的网络用户既不合算,也没有治本。

不过,上述原则也确立了网络服务提历行核供者的避风港制度。即自动提供上传、存储、链接或搜索服务,且对存储或传输的内容不进行任何编辑、修改或选择的服务者,并没有义务审查上传、存储、链接或搜索的内容是否侵犯他人版权,而仅承担在接到权利人通知后移出相关内容的义务。这就为Google、网络这样的搜索引擎营造了生存之机,因为它们并无义务审查所提供的内容是否侵权。

6、域名抢注侵权
最典型的体现在驰名商标的抢注上。一般指行为人出于从他人商标中牟利的目的,恶意注册并出卖域名。基本特征表现为:将他人知名的商标、商号等商业标志抢先注册为域名,自己并不使用,而是为了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以牟利。也有的是为了损害驰名商标持有人的声誉,误导公众。这都是恶意抢注域名的不正当行带兆为。 涉及图标等着作权侵权问题。

7、网络游戏侵权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亮点,网络游戏侵权事件越来越频繁了。侵权者一般通过盗取网络游戏源代码,破坏技术保护措施,以“私服” 、“外挂” 等方式从事互联网游戏的侵权盗版活动。最典型的方式是私自架设服务器,运营他人享有着作权的网络游戏。

详细你可看这里:http://www.nelawyer.net/anli/zscq/53.html

㈥ 什么是四大国家基础数据库

“四大基础数据库”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无论在政务领域,还在企业领域,“四大基础数据库”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共享需求,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同时在建设的过程本身也推进着各业务流程的整合及优化。

四大基础库分别是: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也有的专家称“四大基础数据库”是国家层面四大主数据库。

1、人口信息数据库

人口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

人口信息数据库主要来自公安局、人社局、民政局、卫生局、教育局等,另外我市在综治办、市民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也有部分数据。

2、法人单位信息数据库

法人单位信息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市场监督局的企业注册登记库和组织机构代码库,编办的事业单位注册登记、民政局的社会团体登记库、国税地税的税务数据库,以及统计局的基本单位普查库等。

3、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

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整合道路、行政区划、建筑、植被、地下管线等基础数据,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园林绿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专题数据。

4、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库

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包括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完成情况、金融机构信贷情况、各镇(区)主要经济指标等信息,以统计经济信息为基础。

(6)民族数据库扩展阅读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已开始积极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并在“四大基础数据库”基础上建设“数字城市”,有些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已开始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进入“大数据”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了“互联网+”概念,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化的重要性。

“四大基础数据库”正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电子政务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既能加强政务资源的整合、共享与交换,打破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又能推进政府职能部门业务协同,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数据加工和挖掘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知识依据和大数据的支持。

㈦ 中国男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67.1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着敏嫌。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毕拿槐为6.4%。
(7)民族数据库扩展阅读:
在任何一个年龄段,中国南方汉族人的身高都低于日本人和韩国人。20岁组的中国南方汉族男性平均身高为168.2厘米,同年龄段韩国男性为172厘米,日本为171.7厘米。20岁组中国南方汉族女性的平均身高为156.5厘米,韩国为159厘米,日本为159.1厘米。
人类体质受遗传与环境双重因素影响,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饮食及经济发展水平等。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巨大变化,人的体质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获取当代汉族体质数据,对于国防科技、交通运输、建筑设计、刑事侦查、医疗、教育、体育、征手友兵、招生乃至服装和家具的制作,都具有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公布
男性平均身高为167.1cm
人民网-中华民族体质数据库初建
研究表明中国南方汉族人身高低

㈧ 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守住这份民族遗产

1.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3.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少数民族民嫌毕族数据库。

4.重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注重文化的传承。

请采闹胡纳芹弯芹,谢谢
祝你学习进步!~

㈨ 如何架构一个民族风俗多媒体数据库应包含什么内容

蒙古包--蒙古族桥配毕的
酥油--茶藏族
小花帽--维吾卖梁尔族
白色或黑色小圆帽--回族
竹楼--傣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赛龙舟--云南敏芹傣族
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其他的民族也有,比如僳僳族,纳西族.彝族)

热点内容
电子产品存储要求 发布:2025-04-23 07:58:30 浏览:214
imac存储硬盘位置 发布:2025-04-23 07:55:18 浏览:327
sql远程连接端口 发布:2025-04-23 07:55:16 浏览:782
vmos脚本不生效 发布:2025-04-23 07:48:25 浏览:991
奔驰怎么连接安卓的手机 发布:2025-04-23 07:39:54 浏览:594
ipad怎么设置长密码 发布:2025-04-23 07:39:54 浏览:573
冷媒压缩机 发布:2025-04-23 07:39:53 浏览:223
php1970 发布:2025-04-23 07:30:36 浏览:854
c语言中e的表示 发布:2025-04-23 07:12:25 浏览:810
活跃度算法 发布:2025-04-23 07:10:41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