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阴离子算法

阴离子算法

发布时间: 2022-08-12 22:19:31

⑴ 高中化学里,ka,kb,kn,kw,ksp,分别是什么意思对比一下。。

Ka是弱酸的电离平衡常。

Kb是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K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

Kh是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的水解常数。

Ksp是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


(1)阴离子算法扩展阅读:

弱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电离达到平衡时,(水)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以其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为幂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以其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为幂的乘积的比值,

即溶液中电离出来的各离子浓度乘积(c(A+)*c(B-))与溶液中未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浓度(c(AB))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叫做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这个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⑵ 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的几种计算方法

1.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2.守恒法 在化学中有许多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代数和守恒等。 (1)质量守恒 ①宏观表现:变化前后质量守恒。 ②微观表现: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2)电子转移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 (3)电荷守恒 ①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总负电荷数与阳离子所带总正电荷数必须相等。 ②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且电性相同 (4)化合价代数和守恒 任一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借此可确定化学式。 运用守恒法解题既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提高解题的速度,又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3.关系式(量)法 化学计算的依据是物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常可从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中而得。但对复杂的问题,如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是靠很多个反应来联系的,这时就需直接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其实从广义而言,很多的化学计算都需要关系式的。只是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其“关系式”更是重要与实用。 “关系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或质量分数关系,物质的量或粒子数关系式,气体体积的关系式等。 确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 △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需要从方程式中提练出某些关系。如: 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得如下关系:4HCl~Cl2 (2)根据守恒原理确定关系式 如:2Na~H2
参考资料:ke..com

⑶ 化学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1.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气体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2.守恒法

在化学中有许多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代数和守恒等。

(1)质量守恒

①宏观表现:变化前后质量守恒。

②微观表现: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2)电子转移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

(3)电荷守恒

①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总负电荷数与阳离子所带总正电荷数必须相等。

②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且电性相同

(4)化合价代数和守恒

任一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借此可确定化学式。

运用守恒法解题既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提高解题的速度,又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3.关系式(量)法

化学计算的依据是物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常可从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中而得。但对复杂的问题,如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是靠很多个反应来联系的,这时就需直接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其实从广义而言,很多的化学计算都需要关系式的。只是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其“关系式”更是重要与实用。

“关系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或质量分数关系,物质的量或粒子数关系式,气体体积的关系式等。

确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需要从方程式中提练出某些关系。如:

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得如下关系:4HCl~Cl2

(2)根据守恒原理确定关系式

如:2Na~H2

其他技法如平均值法、极值法、讨论法等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接触研究。

⑷ 怎样计算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质子数

因为粒子在不显电性的时候电子数就等于质子数,这个你是知道的吧,那么阴离子就是外层的电子数增加了几个,而增加的就是它显示的电荷数,比如说带3个电荷的负电荷,那就是增加了3个电子,这个你也应该知道的吧,所以呢如果是阴离子的话,那就是外层电子数减去它所带的电荷数就是它的质子数了如果是阳离子的话,那就是外层电子数加上它所带的电荷数

⑸ 高一化学第三章物质的量的一些计算方法与技巧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物质的量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网络和网页http://www.dqzx.dq.hl.cn/chem/FYZ/Recourse/Teaching%20Papers/Teaching%20Paper(word)/Book%201/03.doc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网络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第三章 物质的量
§1 摩尔
【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摩尔的意义,了解物质的微粒数,
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与
式量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摩尔质量的计算.
2.了解引进摩尔这一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
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难点】: 1.对摩尔概念的内涵的理解;
2.运用摩尔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 实例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

【课时安排】:第一节时重点完成摩尔有关概念及内涵;
第二节时解决有关的计算.

【教学过程】: 点燃
l 引入:问学生反应 C + O2 === CO2 所表达的意义
一个碳原子 一个氧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微观粒子
(1)在实验室里,拿一个原子和一个分子反应,容易做到吗 一般用质量
是否: 1克 1克 2克 呢
反应是按比例: 12克 32克 44克 --------宏观质量
(2) 怎样知道一定质量的物质里含有多少微粒
(3) 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科学家统一确定了一个新的
物理量-----物质的量,它将微粒与质量联系起来了.
l 投影: 物 理 量 单 位 符 号
长 度 米 m
质 量 千克 Kg
时 间 秒 s
电 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l 学生阅读:采用多大的集体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呢 请看书本33页
第二自然段.

l 分析讲解:
阿氏常数 为什么要定12克---数值与原子量同
12克 C-12
6.02×1023 学生计算得出NA--- 12/1.997×10-26

阿氏常数(精确值)与6.02×1023 (近似值)的关系就象π与3.14一样.

使用时应注意: 1摩尔碳原子含有6.02×1023 个碳原子
每摩尔碳原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

l 学生朗读:摩尔的概念

l 展示样品:1摩尔碳;1摩尔水;1摩尔硫酸

l 分析讲解:理解摩尔概念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 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集体的物理量.
比喻:一打---12个;一令纸---500张;一盒粉笔---50支
12克碳原子有6.02×1023 个,作为一堆,称为1摩尔
有多大

6.02×1023 粒米全球60亿人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二.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微粒:(1)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约6.02×1023 个)
举例:1摩尔氢原子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
1摩尔氧分子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1摩尔氧分子含有2×6.02×1023个氧原子)

比喻:一打人有12个,每人有两只手,所以有两打手共24只

(2)对象: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
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

这样说法对吗 1摩尔人;1摩尔米;1摩尔细菌
1摩尔氧中含有NA个氧原子
问: 1摩尔氯中含有多少个微粒
注意:一般说多少摩尔物质,指的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
(如: 1摩尔水,指水分子而不指水分子中的原子;
1摩尔铁,指铁原子.)

2.质量:(1)数值-----与该物质的式量(或原子量)相等
以上结论从碳可以推出:
C O 试推:1摩尔铁
1个 1个 1摩尔硫酸
NA个 NA个 1摩尔钠离子
1摩尔 1摩尔
12克 16克
(2)摩尔质量:
概念:1摩尔物质的质量.
单位:克/摩
注意说法的不同: 1摩尔水的质量是18克
(可作为问题问学生) 水的摩尔质量是18克/摩

【板书设计】:

一.摩尔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

物质的量

微粒 质量

(1)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1)数值上与该物质的式量
(约6.02×1023个) (或原子量)相等

(2)对象:微粒 (2)摩尔质量:
( 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 概念:1摩尔物质的质量.
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 单位:克/摩

(第二节时)
l 复习:摩尔和摩尔质量的概念.

l 学生阅读:课本例题1—例题3,找出已知量和要求的量及其换算关系.

l 提问: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应抓住什么
物质的量与微粒之间的换算应抓住什么
质量与微粒之间的换算应抓住什么

l 讲解:同种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之间的换算方法,
引导学生找到解决任意两者之间换算的"钥匙".

×M ×NA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m ÷M n ÷NA N

"钥匙": M---摩尔质量 NA---阿伏加德罗常数

l 课堂练习:填表
物质的质量 (克)
物质的量 (摩尔)
微粒 (个)
36克水分子

280克铁原子

3.4克氢氧根离子

2摩尔硫酸分子

0.8摩尔镁原子

5摩尔钠离子

3.01×1023个氧分子

1.204×1024个铜原子

6.02×1024个铵根离子

l 提问:若在不同的物质间进行换算,又怎样计算呢
首先应解决同种微粒中更小微粒的计算问题.

l 投影:[例题4]
4.9克硫酸里有:(1)多少个硫酸分子
(2)多少摩尔氢原子 多少摩尔原子
(3)多少个氧原子
(4)多少个质子

l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抓住物质的分子组成

投影:[例题5]
与4.4克二氧化碳
(1)含有相同分子数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2)含有相同原子数的一氧化碳有多少个分子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微粒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

l 投影:[例题6]
含相同分子数的SO2和SO3的质量比是 ,摩尔质量比是
,物质的量之比是 ,含氧原子个数比是
硫原子个数比是 .

l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微粒数之比 == 物质的量之比

l 课堂练习:课本40页第1题(学生回答答案,教师评价)

l 师生活动:问:反应 C + O2 == CO2 的微观意义是什么
答: 1个原子 1个分子 1个分子
问:同时扩大NA倍,恰好是多少
答: 1mol 1mol 1mol
问: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答: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比 == 物质的量之比 == 微粒数之比
讲:利用这个结论可以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l 投影:[例题7]
6.5克锌和足量的硫酸反应,
(1)能生成多少摩尔氢气
(2)能生成多少克氢气
(3)产生多少个氢分子 多少个氢原子

l 学生活动:一人做在黑板上,其他人在草稿上做.

l 讲解:解题方法和格式以及注意事项
方法一: 6.5g÷65g/mol == 0.1mol
Zn + H2SO4 == ZnSO4 + H2 ---------- H2 H
1mol 1mol 2 2mol
0.1mol X = 0.1mol Y=0.2克 Z=0.2NA个

方法二:
Zn + H2SO4 == ZnSO4 + H2 上下单位统一
65g 1mol
6.5g X = 0.1mol 左右关系对应

【板书设计】:

二.同种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

×M ×NA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m ÷M n ÷NA N

"钥匙": M---摩尔质量 NA---阿伏加德罗常数

三.不同种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之间的换算.

微粒数之比 == 物质的量之比

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系数比 == 物质的量之比 == 微粒数之比

2.只要上下单位一致,左右关系对应,则可列比例式计算

【教后记】:
1.应加强不同物质之间的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之间的换算规律的讲解和练习
如:《学习指导》 页第 题和 页第 题.

2.对"上下单位统一,左右关系对应"的理解应设计一道例题,同时包含有
物质的量,质量,微粒数的计算,使学生看到其优点.

§2 气体摩尔体积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2.通过气体摩尔体积及其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
分析推理,解题归纳的能力.

【重,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以及有关的计算.

【教学方法】: 实例引入,计算导出体积,揭示实质,强调概念要点
形成计算网络.

【课时安排】:第一节时重点完成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概念和内涵及基础计算;
第二节时解决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导出和推论.

【教具】: 固体和液体体积样品;气体摩尔体积模型;投影片.

【教学过程】:
l 复习引入:复习1摩尔物质包含的微粒的属性和质量的属性;
问:1摩尔物质有无体积的属性

l 学生活动:1 请计算课本 的习题5,
1.计算1mol水和1mol硫酸的体积:
( 密度:水---1 g/㎝ 硫酸---1.83 g/㎝ )
2.计算标准状况下,1mol O2 ,H2 ,CO2和空气的体积
(空气:M=29 g/㎝ ρ=1.29 g/L)

l 提问:1从上面的计算,你得到什么结论
2.为什么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
而气体的体积却大约都相等呢 (学生讨论)
(1)决定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决定1mol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什么不同
(3)决定1mol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决定1mol气体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l 分析讲解:以篮球和乒乓球为例子,逐步分析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1) 决定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
(2) 决定1mol物质的体积大小的因素
(3) 决定1mol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因素
(4) 决定1mol气体物质的体积的主要因素

主要决定于
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微粒的大小
决定于 决定于
1mol物质的体积 体积 微粒的多少

微粒间的距离
1mol气体物质的体积
主要决定于

l 讲述: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纯净的和不纯净)的体积约为22.4L.
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单位:L/ mol.应注意:
前提条件: 标准状况(0℃ 1.01×105 Pa ;1mol)
对象: 任何气体(纯净或不纯净)
结论: 约22.4L

l 投影: [练习]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1mol氢气的体积约为22.4L .
2.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约22.4L.
3.20℃时,1mol氧气的体积约22.4L.
4.2×105 Pa时,1mol氮气的体积小于22.4L

l 引问:我们已经找到了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换算的"钥匙"
那么,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M ×NA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m ÷M n ÷NA N

有 × ÷
联 22.4 L/ mol 22.4 L/ mol


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

l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例题1-例题3,分别提出以下问题:
[例题1]:生成的氢气中含氢分子多少个
[例题2]:需要盐酸多少克 生成溶液中含多少个氯离子
[例题3]:从该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你认为解决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和标准状况下气体
体积之间的计算应抓住什么

【板书设计】:

一.气体摩尔体积
主要决定于
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微粒的大小
决定于 决定于
1mol物质的体积 体积 微粒的多少

微粒间的距离
1mol气体物质的体积
主要决定于

l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纯净的或不纯净)的体积约为22.4L.
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单位:L/ mol.
应注意 前提条件: 标准状况(0℃ 1.01×105 Pa ;1mol)
对象: 任何气体(纯净或不纯净)
结论: 约22.4L

(第二节时)
l 复习引入:什么叫气体摩尔体积 为什么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
(纯净的或不纯净)的体积大约相同
气体分子间的间距有何特点

l 讲解:气体分子间的间距有何特点
(1)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2)分子间距离比分子直径大
(3)与分子的种类无关(相同条件下,间距几乎相同)

l 师生活动:讨论以下情况并从中得出结论
温度 压强 物质的量 微粒数 体积
对A气体 0℃ 1.01×105 Pa 1mol NA 22.4L
对B气体 1.01×105 Pa 1mol NA 22.4L
20℃ 1.01×105 Pa 1mol NA >22.4L
对C气体 20℃ 1.01×105 Pa 1mol NA VB=VC

对任何 相同 相同 相同
气体
若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结论:1.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阿伏加德罗定律
2.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推论一: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 == 物质的量之比

l 学生回答:1.为什么推论一成立 (教师评价归纳)
2.若是气体间的反应,其配平系数与体积有关吗
此时推论一是否仍然成立

l 提问:如何求标准状况下H2和O2的密度比
l
师生活动: ρH2 = ---------- ρO2 = ----------

ρH2 M H2 任何气体 ρ1 M1
(相对密度) D = ----- = ----- D = ---- = ----
ρO2 M O2 ρ2 M2

推论二: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 == 摩尔质量之比(即式量之比)

l 投影:[例题] 某有机气体A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0.5,求A的式量是多少
若已知该气体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试推测其化学式.
A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教师总结)

l 学生阅读:课本例题1—例题3,思考解题思路方法

l 提问学生:回答课本例题1—例题3的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

l 归纳讲解: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的解题方法并形成网络
×M ×NA
质 量 物质的量 微 粒
m ÷M n ÷NA N

×22.4 ÷22.4

气体的体积
(标况下)

l 练习:1. 标准状况下,4.4克二氧化碳与多少克氧气所占的体积相同

2.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质量为10克,体积是6.72升,
求:CO和CO2的体积和质量各是多少

l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教师总结并介绍练习2的解法二
-----平均分子量的十字交叉法
10÷(6.72÷22.4)= 33.3
CO 28 10.7 2
33.3 ----- = -----
CO2 44 5.3 1
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l 作业布置:1.A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6,求:(1)该气体的式量
(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2.某CH4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克/升,求:
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分子数之比.

【板书设计】:

l 气体分子间的间距的特点:
(1)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2)分子间距离比分子直径大
(3)与分子的种类无关(相同条件下,间距几乎相同)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

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推论一: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 == 物质的量之比

推论二: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 == 摩尔质量之比
(相对密度) (即式量之比)

【教后记】:
本节教学比较成功,能抓住难重点突破,对计算规律的推导和运用比较落实.

§3 物质的量浓度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学会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通过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
分析推理,解题归纳的能力.
3.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重,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以及有关的计算.

【教学方法】: 旧知识引入,揭示实质,对比异同,示例及练习
形成计算网络.

【课时安排】:第一节时重点完成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概念和溶液的配制;
第二,三节时解决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教具】: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一套;投影片.

【教学过程】:
l 引言:化学实验接触较多的是溶液,我们不但要了解溶液的成分,还要了
解定量的问题.什么是浓度 (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的量)初中我
们学过什么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表示浓度有何不方便
(称没有量方便;不容易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在化学反应中溶质的
质量)

l 提问:1.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看书49页)
2.这种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何特点

l 投影:物质的量浓度的内涵
1.是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2.溶质以若干摩尔表示 当溶液为一升时,
溶液以一升表示 含溶质多少摩尔
3.所表示的溶质与溶液并不是实际的数值,而是两者的相对比值.

演示实验:从10L某溶液中倒出1L, 比喻:厨师要知道汤的味道,
再倒出1mL,(问:浓度有何变化 ) 只需舀一勺尝试即可

l 讨论:比较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异同

l 提问: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l 投影: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异:1. 溶质: 以质量表示 以物质的量表示
溶液: 以质量表示 以体积表示

2. 单位: 1 摩/升

同: 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

l 提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l 讲解:以配制0.05mol/L的溶液250mL为例,讲解有关仪器和步骤以及注
意事项.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P49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 (C) = ----------------------
溶液的体积(L)

2.内涵: 1.是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2.溶质以若干摩尔表示 当溶液为一升时,
溶液以一升表示 含溶质多少摩尔
3.所表示的溶质与溶液并不是实际的数值,而是两者的相对比值.

3.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异:1. 溶质: 以质量表示 以物质的量表示
溶液: 以质量表示 以体积表示

2. 单位: 1 摩/升

同: 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过程:

(1)准备工作:检漏

(2)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3)结束工作:存放,整理清洗

(第二节时)
l 复习引入: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今天讲有关的计算.
l 学生活动:看课本例题1和例题2,分析已知和所求
l 教师总结:该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方法.
l 练习:课本53页第二题的(2)和(4);第三题的(3)
l 例题: 浓度为1mol/L的酒精(难电离)和硫酸铝溶液(完全电离)
各1L,求它们溶液中含溶质微粒各是多少
l 讲解:[规律] (1)难电离的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
(2)完全电离的溶质------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
(离子的数目要看物质的组成)
l 学生回答:解决上述例题的思路方法
l 教师归纳:有关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的计算
l 练习: 1. 0.5 mol /L的下列溶液500mL中含NO3-数目最多的是:( )
NO3-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硝酸钾 B.硝酸钡 C.硝酸镁 D.硝酸铝

2.求等体积的0.5 mol /L的三种溶液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铝
中阳离子的个数比 阴离子的个数比
l 例题: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l 学生回答:解决上述例题的思路方法
l 教师归纳: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l 练习:课本54页第7题
l 演示实验:向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的两杯溶液中的一杯加水
l 引问:浓度相同吗 体积相同吗 有无相同之处 溶液稀释前后什么不变
l 例题: 《学习指导》32页第3题
l 教师归纳: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l 例题: 课本52页例题3
l 学生回答:解决上述例题的思路方法
l 教师归纳: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l 练习:25mL的稀盐酸恰好中和20克20%的NaOH溶液,求盐酸的物质的量
浓度.(或课本54页第5题)

【板书设计】:

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根据概念的计算
n m
C = ----- = -----
V V M

2.有关溶液中溶质微粒的计算

[规律]: (1)难电离的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
(2)完全电离的溶质------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
(离子的数目要看物质的组成)
[关键]:微粒的数目 = 物质的n×物质组成中离子数目×NA

3.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1000×ρ×a%
C = --------------
M

4.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C1V1 = C2V2

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注意:上下单位统一,左右关系对应.

(第三节时)
l 复习:上节课讲了几种计算类型 解题的方法是什么
l 例题:2 mol/L的盐酸溶液200L和4 mol/L的盐酸溶液100L混合
求:混合后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l 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
l 教师总结:解题规律
l 练习:2 mol/L的盐酸200L和4 mol/L的硫酸100L混合,则混合后
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l 例题:《学习指导》33页选择题5
l 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
l 教师总结:解题规律 (1体积+700体积=701体积吗 )
l 练习:标准状况下,用装氯化氢气体的烧瓶做"喷泉"实验,求所得
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l 小结:有关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的计算网络----《学习指导》24页

【板书设计】:

6.有关溶液混合的计算
n1 + n2 C1V1 + C2V2
C = --------- = ----------
V1 + V2 V1 + V2

7.有关标况下气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浓度的计算
V/22.4
C = ---------------------------
ρ水V水 + (V/22.4)×M
1000 ×ρ液

小结: V (标况)

22.4

m M n NA N

C a% S

【教后记】:
本节教学应抓住: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得出抽象的规
律,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4 反应热 (1节时)
【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反应热的概念,
了解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2. 使学生初步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有关反应热
的简单计算.

【重,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 实例分析,对比异同,总结归纳,巩固掌握

【教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
l 引入:化学反应通常伴随有热量的变化,请举例说明.

l 讲述:1.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393.5KJ,
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要吸收热量131.3KJ.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有热量的变化,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称为反应热.
2.反应热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l 提问:1.如何衡量反应热 (学生阅读课本55页第二自然段)
2.什么叫热化学方程式 它与一般化学方程式有何不同

l 投影:对比有何不同:
2H2 (气)+ O2 (气)== 2H2O(气)+ 483.6KJ
2H2 + O2 == 2H2O

l 学生回答:上述反应式的不同点.(教师总结三方面的不同点)

l 提问:为什么要注明状态

l 投影: 比较有何不同 为什么
2H2 (气)+ O2 (气)== 2H2O(气)+ 483.6KJ
2H2 (气)+ O2 (气)== 2H2O(液)+ 571.6KJ

l 提问:反应式中的配平系数表示什么
能表示微粒数或其比值吗
能表示物质的量或其比值吗

l 讲解:不能表示微粒数.若2个氢分子放出483.6KJ的热,则2摩尔氢
气放出的热足以将地球烧掉.
不能表示物质的量的比,这样4摩尔氢气和2摩尔氧气反应所放出
的热仍然是483.6KJ,因为都是2:1的关系,这是不对的.
只能表示某一确定的物质的量的物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即
配平能够系数与热量成固定比例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

l 提问:如何写热化学方程式

l 投影:1克CH4在空气中燃烧,恢复常温下测得放出热量55.625KJ,试写出
热化学方程式.

l 师生活动:学生上黑板写,教师评价和总结.

【板书设计】:
一.反应热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热量的变化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热: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通常以一定量物质(用摩为单位)在
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来衡量的.

二.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H2 (气)+ O2 (气)== 2H2O(气)+ 483.6KJ 2H2 + O2 == 2H2O
不同: (1)注明物质的状态 无
(2)注明反应热 无
(3)系数只能表示物质的量,可用分数. 既可表示物质的量
有可表示微粒数

【教后记】:
1.本课的引入可随意多样:化学史 实验 旧知识等都可以.
2.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更直观生动.
3.尽可能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32g/mol

2g/mol
22.4L/mol
22.4L/mol

⑹ 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的个数比怎么算

一个离子团也是一个离子,过氧化钠中,钠离子有两个,过氧根有一个,因此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比1

⑺ 怎么区分酸碱盐

阴离子只有OH-的,全是碱(碱的定义:能和酸性物质反应,并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
阳离子只有H+的,全是酸(酸的定义:能和碱性物质反应,并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
盐,除了酸碱,再除去有机物(像什么甲烷,乙烯,乙炔,苯,甲苯,乙醛等)的化合物~就全是盐~
不管它带什么,阳离子既有H+又有别的阳离子(如K+等)为酸式盐,
带OH-的为碱式盐

还有种特殊的像Al(OH)3 ,就显两性,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

⑻ 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是多少

电荷守恒:
4*1+2*5=1*8+2*X
(X为 4:5:8:X中SO4 的比例数)
算得X=2.5
所以钾离子:硫酸根离子=4:2.5 又因为钾离子为4a个 可以算得
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是2.5a

⑼ 化合价怎么算

1、把最基本的的化合价背会,这是第一步,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比如以下两个化合价口诀:

氢钠钾银正一价,钙钡镁锌正二价,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硫二四碳,

三铝四硅三五磷,变价还有锰氯氮.

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锌钡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

铜正一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

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

化合价口诀背会了之后,你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2、先标出一些只有一种化合价的元素的化合价,再进一步标出某种元素最常用的化合价, 比如氧 , 它的化合物可以为负二价也可以为负一价(在过氧化物中氧呈负一价),

最后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注意:要带入角标计算), 确定未知元素或化合价较多的元素的化合价.

举个例子:

亚硫酸氢钠的化合价标注:先确定钠和氢为正一价,氧一般为负二价, 硫元素的化合价较多, 我们可以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其化合价,设硫的化合价为X,则有1+1+X+3×(-2)=0,解得:X=4,即硫的化合价为正四价。


(9)阴离子算法扩展阅读:

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需注意: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氧元素通常显-2价。

(3)氢元素通常显+1价。

(4)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一般来说正价写在前面,负价写后面)。

(5)一些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6)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7)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并不是一定的,而是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比如,一个钠离子(化合价为+1,失去一个电子)一定是和一个氯离子(化合价为-1,得到一个电子)结合。而一个镁离子(化合价为+2,失去两个电子)一定是和2个氯离子结合。

如果形成的化合物的离子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化合价的概念就由此而来,那么元素的核外电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就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就是为了方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而设置的。学习化合价时你应该了解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定。

另外,规定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不论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其组成的正、负离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均为零。离子化合物,例:NaOH(钠化合价是正1价,氢氧根离子化合价是负1价,相互抵消为零价这样的化合物写法就成立)

化合价——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能力。是形成稳定化合物中的彼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即达成各元素形成稳定结构的一种能力性质)

注意: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就是说,当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时,即没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结合成化合物时,因此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比如铁等金属单质、碳等非金属单质、氦等稀有气体。

热点内容
我的世界手机版暖心服务器 发布:2025-01-15 23:05:02 浏览:167
xts压缩比 发布:2025-01-15 23:02:41 浏览:422
怎么看联系人存储位置 发布:2025-01-15 22:47:14 浏览:793
旗舰560配置的是什么发动机 发布:2025-01-15 22:40:59 浏览:625
sql多表连接查询 发布:2025-01-15 22:33:12 浏览:220
android网络休眠 发布:2025-01-15 22:32:12 浏览:349
怎么不下鲁大师查看电脑配置 发布:2025-01-15 22:30:23 浏览:310
php页面乱码 发布:2025-01-15 22:28:49 浏览:846
梦幻宝贝脚本 发布:2025-01-15 22:27:36 浏览:256
安卓怎么调成2g网 发布:2025-01-15 22:21:40 浏览: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