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算法
1. 网络摄像机每小时、每天、需用内存算法,最好有详细的算法公式
第一步:根据公式(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A,单位MB。
A=B/8×3600/1024 (1)
其中B是设置的码率,单位是KB/S
第二步:根据公式(2)计算DVR每天所需要的存储总容量C,单位MB。
C=A×n×h (2)
其中n是DVR的通道数, h是每天录像的小时数
第三步::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根据公式(3)计算硬盘录像机所有通道录像时所需总容量D,单位MB。
D=C×t (3)
其中t是录像的天数
根据计算出来的总数D,通过D/1024/1024可以换算成TB为单位,然后可以计算出需要多大的硬盘。
最后还要考虑 硬盘格式化损失:一般为硬盘总容量的10%
2. 先驱者(2)机器视觉领域的中国挑战者
[汽车之家技术]?在《先驱者》开篇里(先驱者(1)一文了解世界自动驾驶格局),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揭开了自动驾驶的神秘面纱,那么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以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为主线,更深入的了解自动驾驶。
另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在夜晚开车的时候,中控点亮会十分刺眼,那我们就可以追踪视线方向,当视线落在中控上,大屏幕才会被点亮。此外MINIEYE还会做一些多模态,就是把视觉的识别与语音的识别融合到一起,提供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比如监控车内遗留物品,孩子是否被所在车内。所以它是整个流程里面一系列的功能,而这些功能相当一部分是相当实用的。
刘国清坦言对这项技术预期跟高,因为这是个增量市场。MINIEYE目前在国内市场打的牌就是进口替代,而面对国外车企打的就是增量需求,通过这种差异化MINIEYE就能切到国外客户的供应商体系里面去。
○陆·在感知供应商眼里,自动驾驶何时到来?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又到了“CEO看自动驾驶”的环节,那么对于一个感知供应商,MINIEYE对自动驾驶到底有怎样的看法呢?
刘国清认为最近两年在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进展,特别是在视觉和传感器融合方面,进步并不明显,不过在自然语义方面有较大突破,感知这个市场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如果在人工智能方面没有太多突破,那么未来10年可能都是处于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
第二,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则会推动L2的普及和技术升级,因此高级驾驶辅助才是未来5年增长和渗透的关键点,至于目前火热的Robotaxi可能会有更多示范和应用,但它的崛起势必需要更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来看就是一个长期的示范,并不会在5年内形成太大的规模。
总的来说,脚踏实地的刘国清对于自动驾驶行业还是十分稳重,显然在他看来,L2-L3才是未来5年最大的市场。
编辑点评:对于自动驾驶而言,感知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很高兴能看到像MINIEYE这类的中国厂商正在冉冉升起,在这个市场中争取自己的话语权。这些隐藏的背后的、不为人知的企业,也将成为中国自动驾驶市场的基石,为中国未来的汽车行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图/文汽车之家冷晓阳)
3. 为什么国产手机像素再高摄像头算法也不如苹果给力呢
1、像素是组成数码图像的最小单位。像素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像素( 也叫实际像素、有效像素 ),一种是插值像素( 也叫 AI 智能,是算法之一 )。有的器材以物理像素作为参数标准,比如相机;有的器材以物理像素 + 插值像素作为参数标准,比如手机。高像素手机的插值像素远高于物理像素,但商家只说像素总数不予区分物理像素和插值像素;
2、物理像素是平均分布于传感器面积之上的光电二极管( 电子元件之一 ),其面积大小随着像素总数和传感器面积之比的不同而不同。物理像素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基础,涉及像素数量和像素质量两个概念;
3、插值像素是在物理像素的间隙处( 或相邻处 )插入的由 AI 人工智能( 软件 )计算出的( 也叫算法形成的 )成像点。插值像素的质量依赖于物理像素,并由其 AI 智能程度决定;
4、像素数量( 物理像素的总数或者物理像素和插值像素的总和 )影响图像的输出画幅( 或叫放大尺寸 ),像素总数越高,可输出画幅越大。但输出画幅越大,并不代表图像质量越好;
5、像素质量影响图像质量,像素质量的核心是物理像素质量,插值像素质量依赖于物理像素质量。物理像素的质量由传感器的 ADC( 模数转换 )工艺和传感器 SNR ( 信噪比 )技术决定;
6、传感器 ADC 技术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微透镜间隙技术、元件导联技术、前后放大器控制技术等等。同一时代的传感器 ADC 技术是基本相同的,目前绝大多数手机搭载的传感器都是索尼研发的,三星手机则是三星自家研发的。索尼的传感器技术是全球最强的,没有之一;
7、传感器 SNR 技术由( 物理 )像素密度( 像素总数与传感器面积之比 )决定。在 ADC 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像素密度决定像素质量。也就是说,像素密度越低,单个像素的面积越大,感光量子率( 感光性能指标之一 )越高,成像质量越好;换言之,就是在相同面积的传感器之上,像素总数越低,像素密度就越低,成像质量就越好。当然,像素总数不能无限低,必须满足于显示载体需要使用的基础像素,比如 1080P 显示屏需要使用 200 多万像素,4K 显示屏需要使用 830 多万像素,打印 A3 尺寸 300DPI 最高清晰度标准( 视网膜标准 )的图片需要 1700 多万像素等等;
8、物理像素的质量越高,相同 AI 智能下计算出的插值像素的的质量也就越高;
9、数码成像的质量有镜头、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 算法 )共同决定,手机摄像头也包含了这三项硬件,假设镜头素质相同,图像处理器技术相同,那么影响成像质量的就是传感器;
10、苹果手机通常搭载 1200 万像素的传感器,不会使用更高的像素,因为在传感器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像素提高 = 像素密度升高 = 单像素面积变小 = 成像质量下降;而有些手机在传感器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使用了更高的像素,这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一种营销手段,因为很多消费者误认为高像素 = 高画质。至于国产手机,其影像系统本质上都是进口组装,目前民用领域还不能国产传感器;
11、数码成像,在确保必须使用的像素总数的前提下,单像素面积( 单位:μm )越大,成像质量越好;总像素数量越多,可以输出的画幅越大。如果提高像素总数而不下降像素质量,则需要使用更大面积的传感器。苹果手机不采用更高的像素,是不为,而非不能为。
4. 决定手机摄像头成像表现的优化算法集成在了哪里
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大部份都靠主控内置的图像处理器去处理,除非个别型号会外加一颗图像处理器
若是外置图像处理器,算法的调试一般在是原厂在支持。资料一般不公开。
若是用主控的,除了原厂支持外,现已有设计或集成公司可以做调试。 至于你问的为何索尼的手机调试效果不好,那就见人见知。
首先你要明白手机主要平台/主控都是高通或MTK, 大部份手机都会用内置图像处理器。 理论上效果是可以一样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一样。
调试人员,测试流程不同,调试工具版本不一样。 最大问题是主控厂商不会公开太多资讯给调试者,所谓的培训又点到即止,本质上没有系统性训练。 结果是在不太清楚系统流程情况下去调试,你说结果会有多好。
我可以告诉你基本上大家都是乱调不出问题就算。 至于你说算法要看那部分,有些是集成在硬件中❨如硬件小波去噪❩, 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至于更新固件时会把图像处理器初设值或库更新掉,所以有机更新过后效果不一样。 优化算法是伪命题, 一开始做对就不需要优化。
说白了就是之前调参数不对才要更新。 再者算法库控制在主控厂手中,我就不明区区一个手机厂如何改算法。
5. 高价求算法:摄像头转动角度、缩放倍数,与屏幕坐标的关系
你这个不能这么算吧,你可以参考下,立体地图上的坐标运用,和3DMAX 或者草图里面的移动窗口,我感觉绝对定位做不到你要的效果,你要在一个三维空间里定位出一个2位坐标的三维效果,除非你相机画面给三维数据,要不不能用计算,你看下草图里面的文字标签,你就知道我意思了。
6. 为什么iPhone手机像素不是很高,但是拍照却很清楚
关于造成手机拍摄效果的好坏,大家通常最先想到的因素就是手机像素。但是大家就会有个疑惑,苹果手机卖的那么贵,但是手机摄像头的像素却有可能要比很多千元机的像素还要低,但是若要对比拍摄出来的效果,iphone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却又是更清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不过确实,近年来国产手机的摄像头水准也在不断上升,例如华为的几款高端系类手机,在夜景拍摄方面得到了用户大范围的肯定。
其实比较相机的拍摄效果好坏也是多维度的,每个品牌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对于拍照效果也有不同的追求。
7. 带前端摄像头的算法是什么意思
视频监控智能算法。
智能监控是嵌入式视频服务器中,集成了智能行为识别算法,能够对画面场景中的行人或车辆的行为进行识别,判断,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产生报警提示用户。
智能分析作为视频监控下一个技术的竞争焦点,在安防监控业内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现在不仅安防设备商/集成商对此功能蜂拥而至,很多IT领域的集成商由于算法成本研发的成本不高,所以也开始从其他领域的智能识别涉足智能监控,或通过后端SDK提供服务,或与摄像机设备商合作,并且往往在产品形态上有异于当前主流的摄像机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