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源码
❶ 我下载了一个页面,我用dramware打开以后,发现前面的部分是灰色代码,更改不了,这是怎么回事
是受保护的源码!
❷ 关于4K硬盘的问题!
自2009年发轫,2010年加速,2011年力争成为主流,硬盘公司正在从传统的 512 字节扇区迁移到更大、更高效的4096字节扇区(一般称为4K扇区),国际硬盘设备与材料协会(International Disk Driv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Association,IDEMA)将之称为高级格式化。
背景
30多年来,硬盘上储存的数据都要格式化到小的逻辑块中,这种逻辑块称为扇区。传统的扇区大小是512字节。实际上,现代计算机系统很多的设计方面仍假设硬盘扇区采用此基础格式标准。
传统扇区格式中包含间隙(Gap)、同步(Sync)和地址标记(Address Mark)、数据和纠错代码(EEC)部分。
上图Gap、Sync、Address Mark、ECC的含义是什么?
间隙(Gap)部分:间隙,用于分隔扇区。
同步(Sync)部分:同步标记,用于表示扇区开始处并提供计时对齐。
地址标记(Address Mark)部分:地址标记,包含可识别扇区号和位置的数据。还可提供扇区本身的状态。
数据部分:数据,包含所有用户数据。
EEC部分:ECC部分包含用于修复或复原读写过程可能受损的数据的纠错代码。
第2页:为何要采用高级格式化
多年来,硬盘行业一直采用这种低级别的格式。然而,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长,扇区大小日渐成为提高硬盘容量和纠错效率方面的限制性设计因素。例如,将以前的扇区大小和总容量的比率与最近硬盘的扇区大小和总容量的比率相对比就可以发现,扇区分辨率已变得非常低。扇区分辨率(扇区大小和总存储大小的百分比)已经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总容量度量的扇区分辨率
管理小型离散数据时,分辨率越低越好。但是,现代计算系统中的常用应用管理的都是大型数据块,实际上远比传统 512 字节扇区大小要大得多。
另外,随着区域密度的增加,小型 512 字节扇区在硬盘表面上占用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从纠错和介质缺陷风险方面看,更小的空间也会引发问题。如图 2 所示,硬盘扇区中的数据占据的空间越小,错误纠正就会变得越困难,因为同样大小的介质缺陷对总体数据负载损害的百分比更高,因此需要更大的纠错强度。
介质缺陷和区域密度
512字节扇区一般可纠正高达50字节长度的缺陷。现在,硬盘开始通过先进的区域密度来提高错误纠正的上限。因此,为了改善错误纠正和实现格式化效率,迁移到较大扇区是硬盘行业内的基本要求。
数年来,存储行业一直在通力协作,致力于向较大扇区硬盘格式过渡;至少 5 年以前,希捷以及硬盘行业内的同行就已开始努力,并获得了卓越的成果(见图 3)。2009 年 12 月,经过与 IDEMA 的通力合作,将高级格式化提名作为 4K 字节扇区标准的名称,并获得批准。此外,所有硬盘制造商还承诺,自 2011 年 1 月开始,所发行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产品的新型硬盘平台都采用高级格式化扇区格式。在此之前,高级格式化硬盘将开始逐步进入市场。从 2009 年 12 月起,西部数据就开始推出了高级格式化硬盘;有段时间,希捷也为 OEM 客户和品牌零售产品中提供过大扇区硬盘,其中值得关注的是 USB 连接外置硬盘,如 Seagate FreeAgent 系列。
高级格式化标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第3页:采用4K扇区的长期利益
4K扇区的长期利益
所有硬盘制造商一致同意,到2011年1月,实现向高级格式化扇区设计的过渡,因此,硬盘行业需要适应并采用此更改,以最小化潜在负面副作用。短期内,最终用户不会明显感受到硬盘容量的增长。但是,迁移到4K大小扇区后,肯定能为实现更高的区域密度、硬盘容量和更强大的纠错功能提供一条捷径。
传统的512字节扇区布局
上图显示了传统的512字节扇区布局。其中,在每个512字节扇区中,都留有 50 字节与数据无关的开销用于EEC,以及另外15字节的开销用于间隙(Gap)、同步(Sync)和地址标记(Address Mark)部分。这样就造成扇区化1格式化效率仅约为88%(512/(512 + 65))。
新的高级格式化标准
新的高级格式化标准使得4K字节扇区有了不小进步,在4K字节扇区中,8个传统512字节扇区合并为一个4K字节扇区(见上图)。
高级格式化标准用于间隙(Gap)、同步(Sync)和地址标记 (Address Mark) 的字节数与传统扇区相同,但将 EEC 字段增加至 100 字节。这样,扇区化1格式化效率达到了97%(4096/(4096 + 115)),比传统扇区提高了将近10%。这些格式化效率将逐渐发挥作用,有助于产生更高的容量和改善数据完整性。
可靠性和错误纠正
硬盘扇区的物理大小在不断缩减,所占空间也越来越少,但介质缺陷却没有同时减少。下图中显示了我们认为很小的物体的图像。但与硬盘读/写磁头的飞行高度相对而言,这些物体显得非常庞大。比图中显示物体更小的微小颗粒也会造成硬盘的介质缺陷。
磁头飞行高度的小比例对比演示
高级格式化标准中的较大 4K 扇区可将 EEC 块大小增加一倍2,从 50 字节增加到100字节,能够针对颗粒和介质缺陷为错误纠正效率和稳健性带来必要的改进。
从改进的格式化效率和更加强大的纠错功能的综合优势来看,向4K扇区的过渡很值得。如何管理这种过渡,以最小的副作用获取长期利益,是硬盘行业的重点所在。
了解过渡到4K的影响
前面提到,在现代计算系统中,很多方面仍然假设扇区都是512字节。要将整个行业过渡到新的4K标准,同时希望所有原来的假设一下子适应这种改变是不现实的。随着原生4K扇区的实施,主机和硬盘会逐渐以4K块来交换数据。那时,硬盘制造商将通过称为“512 字节扇区模拟”的技术实现到4K扇区的过渡。
第4页:模拟硬盘读写全过程
512字节扇区模拟
4K大小扇区的引入将主要依赖于 512 字节扇区模拟。这个术语是指,将高级格式化中所用4K物理扇区转换为主机计算系统预期使用的传统 512 字节扇区的过程。
由于512字节模拟不会强制在传统计算系统中进行复杂的改变,因而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模拟会对硬盘性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写入的数据与 8 个转换的传统扇区不对应时。考虑到512字节模拟所需的读写过程,这种影响很明显。
模拟读写过程
以512模拟方式来读取 4K 扇区格式化硬盘中数据的过程非常直接,如下图所示。
模拟读写过程
可以在硬盘 DRAM 内存中读取 4K 数据块以及格式化主机所需的特定 512 字节虚拟扇区,因此这个过程不会明显影响到性能。
模拟读写过程
写过程更为复杂一些,特别是主机尝试写入的数据为4K物理扇区的子集时。这时,硬盘必须首先读取包含主机写入请求目标位置的整个4K扇区,合并现有数据与新数据,然后重新写入整个4K扇区。
在此情况下,硬盘必须执行额外的机械步骤:读取4K扇区数据、修改其内容,然后重新写入数据。此过程称为“读取-修改-写入”(read-modify-write)循环,但这个过程不够理想,因为它会对硬盘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将“读取-修改-写入”情况的几率和频率降到最低是顺利无忧过渡到4K扇区的最重要因素。
“读取-修改-写入”预防
如前所述,在数据块小于或未对齐到4k扇区时,硬盘会为此数据块发出写入命令,此时会发生“读取-修改-写入”的情况。这种小于4K的写入请求称为超短帧。512字节模拟中出现超短帧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1.由于逻辑分区和物理分区未对齐,导致写入请求不对齐。
2.写入请求的数据小于4K
第5页:对齐硬盘分区和未对齐硬盘分区差别
对齐硬盘分区和未对齐硬盘分区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讨论主机系统和硬盘如何针对介质上的扇区位置进行通信。我们现在就来介绍一下逻辑块地址(Logical Block Address,LBA)。每个512字节扇区都分配了唯一的LBA,根据硬盘大小,数字可以是从0到所需的数
字。主机会使用分配的LBA来请求特定的数据块。主机请求写入数据时,会在写入结束时会返回一个LBA地址,告知主机数据的位置。这对于4K扇区的过渡非常重要,因为主机LBA起点位置可以有八种可能性。
当LBA 0与4K物理扇区中的第一个512字节虚拟块对齐时,512字节模拟的逻辑块到物理块对齐情况称为Alignment 0。另一种可能出现的对齐情况是,LBA 0与4K物理扇区中第二个512字节虚拟块对齐。这种情况称为 Alignment 1,下图比较了Alignment 1 Alignment 0 两种对齐情况。另外,还有六种可能出现的分区不对齐情况,会引起与Alignment 1情况相似的“读取-修改-写入”事件。
Alignment 0情况与高级格式化标准中新的4K扇区完全符合。因为硬盘能够轻松将8个相邻的512字节扇区映射到一个4K扇区。实现此映射的方法是,将512字节的写入请求储存在硬盘的缓存中,等接收到8个连续的512字节数据块时再将其写入到4K扇区(8个连续的512字节块刚好构成一个4K扇区)。由于现代计算应用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一般都超过4K,因此很少发生“超短帧”的情况。但是,Alignment 1却是完全不同的状况。
当创建的硬盘分区出现不对齐(如图 9 所示)的情况时,会引起“读取-修改-写入”循环,影响硬盘性能。这是在实现高级格式化硬盘的过程中应主要避免的情况,我们稍后对此进行讨论。
小型写入
现代计算应用中的数据一般都大大超过512字节,如文档、图片和视频流等。因此,硬盘会将这些写入请求存储在缓存中,直到这些连续的512字节数据块能够组成一个4K扇区。只要硬盘分区是对齐的,就可以轻松地将512字节扇区映射到4K扇区,而不会对性能产生任何影响。但是,某些低级别的处理会强制硬盘处理“超短帧”状况(这种状况与未对齐分区无关)。这种情况很少见,仅当主机发出小于 4K 的离散写入请求时发生。低级别的处理通常都是处理文件系统、日志的操作系统级别的活动,或是类似的低级别活动。通常来说,这些活动发生的几率很小,因此不会明显影响到总体性能。但仍然建议系统设计人员考虑对这些过程进行适当修改,以便在实现4K过渡后能最大化硬盘性能。
第6页:你的系统版本是否可识别4K
准备和管理4K过渡
我们已经了解了迁移到4K扇区的优势以及对性能的潜在影响,接下来就该查看行业如何有效地管理过渡。在Windows和Linux是现代计算中部署的两种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在这两种环境下我们能更好地讨论这个主题。
管理到4K扇区的过渡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上文讨论的对齐问题有很大关系。高级格式化硬盘在 Alignment 0 情况下运行完好,这时物理块和逻辑块的起始位置相同。创建硬盘分区时便已实现了对齐。分区创建软件分为两大类:
1.各Windows操作系统版本
2.硬盘分区实用程序
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创建分区时,有三种Windows版本值得一提:Windows
XP、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7。Microsoft 早已投身到致力于规划过渡到更大扇区的社区中。因此,从Windows Vista Service Pack 1起,Microsoft 开始发布可兼容4K扇区的软件。可创建 Alignment 0 状态(符合高级格式化标准)的分区的软件称为“可识别4K”的软件。下表说明了与当前各 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版本的相关情况。
操作系统版本是否可识别4K?
很清楚,配有Windows最新版本的新计算机系统相对更适合使用高级格式化硬盘。但是,对于仍然使用Windows XP或Service Pack 1 之前的Windows Vista的系统来说,操作系统所创建的分区性能很可能显着下降。
除Windows操作系统较早版本所创建的分区可能出现潜在不对齐情况外,在系统构建商、OEM、增值经销商和 IT 管理员广泛使用的软件实用程序中,有很多软件实用程序也能够引发分区不对齐情况。事实上,通过这些实用程序创建的分区比通过 Windows 操作系统本省创建的分区还要普遍。因此,创建不对齐分区,从而导致使用4K扇区时环境中硬盘性能下降的风险非常明显。更麻烦的是,如今系统中的硬盘一般都包含多个硬盘分区。这意味着必须使用可识别4K的分区软件创建硬盘上的每个分区,才能确保适当对齐,并保障性能。图 10 显示了使用不能识别4K的软件创建多硬盘分区时可能出现的结果。
多种分区和对齐情况
第7页:如何处理不对齐状态
处理不对齐状态
有三种可行方法可避免和/或管理不对齐状态(不对齐状态对硬盘性能具有潜在影响)。
1.使用最新版本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或联系分区实用程序供应商来获取可识别 4K 版本的软件。
2.使用硬盘实用程序来重新对齐磁盘分区。
3.不管是什么对齐状态,将硬盘性能管理交与您的硬盘供应商负责。
使用可识别4K的Windows版本来创建硬盘分区,这是避免不对齐状态的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硬盘分区创建软件实用程序供应商应该能够告诉您是否提供了可识别4k版本的软件。如果是,那么迁移到可识别4K的版本可免后顾之忧。
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些硬盘供应商提供了能够检测现有硬盘分区,并根据需要重新进行对齐的实用程序。这种变通方法要花费更多时间,并且系统的构建或升级流程步骤也更加繁琐。
最后,硬盘构建商要开发更加复杂的方法,来管理不对齐状态,同时还要避免对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向高级格式化硬盘的过渡势在必行,所有这些方法都将在最大化行业利益、同时避免潜在性能影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Linux环境中管理4K扇区
在Windows环境中管理到4K扇区过渡的关键策略同样适用于Linux。多数 Linux系统用户都能够访问源代码,根据他们的特定需要来定制操作系统。因此,Linux用户能够主动更新其系统,以便恰当地管理高级格式化硬盘。
通常,需要恰当地创建能与高级格式化硬盘良好对齐的磁盘分区,还需要最小化可生成超短帧的小型系统级写入(与对齐问题无关),但是修改Linux系统后,就可以大幅度避免这些工作。
为了支持高级格式化硬盘,对 Linux 内核和实用程序均进行了更改。这些更改可确保高级格式化硬盘上的所有分区都能在 4K 扇区分界上得到完全对齐。版本 2.6.31 或更高版本的内核支持高级格式化硬盘。以下 Linux 实用程序支持高级格式化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
Fdisk:GNU Fdisk 命令行实用程序可对硬盘进行分区。
版本1.2.3和更高版本支持高级格式化硬盘。
Parted:GNU Parted 图形实用程序可对硬盘进行分区。
版本 2.1 和更高版本支持高级格式化硬盘。
第8页:结论
从传统512字节扇区进行行业过渡势在必行。硬盘制造商一致同意,在2011年1月前,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细分市场发行的新型产品均采用高级格式化标准。
这种过渡为硬盘工程师提供了另一种工具,能够继续推动改善区域密度和增强纠错功能。采用新技术后,硬盘产品将继续提供更高的容量、更低的每GB成本和一如既往的可靠性级别,消费者定会从中获益。
具备充分相关知识的存储社区是实现顺利过渡的关键,可以消除潜在的性能隐患。我们需要推广使用可识别 4K 的硬盘分区工具,这是顺利过渡到高级格式化所使用的4K扇区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构建或配置计算机的系统构建商、OEM、集成商、IT 专家甚至终端用户,都应该确保:
使用 Windows Vista(Service Pack 1 或更高版本)或 Windows 7 创建硬盘分区。
使用第三方软件或实用程序创建硬盘分区时,请与供应商联系,确定已将其更新为可识别 4K 的软件或实用程序。
如果您的客户经常对系统进行重新映像,请建议他们确定使用的是可识别4K的映像实用程序。
如果您使用的是Linux,请与Linux供应商或工程部门联系,确定您的系统已经过更改,能够识别4K。
与您的硬盘供应商联系,获取在系统中使用高级格式化硬盘的任何其他建议或
指导。
和同行及客户一起,借助整个存储行业的长期潜在优势,我们能够顺利、高效地过渡到4K高级格式化扇区。
❸ bootloader源代码Snds.S解析
大哥这个有意思吗?你是学BOOTLODE的吗?这个只是对寄存器或者变量的设置
S3C4510B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系统管理器
ARM7_SYSCFG EQU (ASIC_BASE+0x0000) 系统配置寄存器
ARM7_CLKCON EQU (ASIC_BASE+0x3000) 时钟控制寄存器
ARM7_EXTACON0 EQU (ASIC_BASE+0x3008) 外部I/O时序寄存器1
ARM7_EXTACON1 EQU (ASIC_BASE+0x300c) 外部I/O时序寄存器2
ARM7_EXTDBWTH EQU (ASIC_BASE+0x3010) 分组数据总线的宽度设置寄存器
ARM7_ROMCON0 EQU (ASIC_BASE+0x3014) ROM/ARAM/FLASH组0控制寄存器
ARM7_ROMCON1 EQU (ASIC_BASE+0x3018) ROM/ARAM/FLASH组1控制寄存器
ARM7_ROMCON2 EQU (ASIC_BASE+0x301c) ROM/ARAM/FLASH组2控制寄存器
ARM7_ROMCON3 EQU (ASIC_BASE+0x3020) ROM/ARAM/FLASH组3控制寄存器
ARM7_ROMCON4 EQU (ASIC_BASE+0x3024) ROM/ARAM/FLASH组4控制寄存器
ARM7_ROMCON5 EQU (ASIC_BASE+0x3028) ROM/ARAM/FLASH组5控制寄存器
ARM7_DRAMCON0 EQU (ASIC_BASE+0x302c) DRAM组0控制寄存器
ARM7_DRAMCON1 EQU (ASIC_BASE+0x3030) DRAM组1控制寄存器v
ARM7_DRAMCON2 EQU (ASIC_BASE+0x3034) DRAM组2控制寄存器
ARM7_DRAMCON3 EQU (ASIC_BASE+0x3038) DRAM组3控制寄存器
ARM7_REFEXTCON EQU (ASIC_BASE+0x303c) 刷新与外部I/O控制寄存器
中断 控制器
ARM7_INTMODE EQU (ASIC_BASE+0x4000) 中断模式寄存器
ARM7_INTPEND EQU (ASIC_BASE+0x4004) 中断悬挂寄存器
ARM7_INTMASK EQU (ASIC_BASE+0x4008) 中断屏蔽寄存器
ARM7_INTOFFSET EQU (ASIC_BASE+0x4024) 中断偏移地址寄存器
ARM7_INTPENDTST EQU (ASIC_BASE+0x402c)
ARM7_INTPRI0 EQU (ASIC_BASE+0x400C) 中断优先级寄存器0
ARM7_INTPRI1 EQU (ASIC_BASE+0x4010) ..
ARM7_INTPRI2 EQU (ASIC_BASE+0x4014) ..
ARM7_INTPRI3 EQU (ASIC_BASE+0x4018) ..
ARM7_INTPRI4 EQU (ASIC_BASE+0x401C) ..
ARM7_INTPRI5 EQU (ASIC_BASE+0x4020) 中断优先级寄存器5
ARM7_INTOSET_FIQ EQU (ASIC_BASE+0x4030) FIQ中断偏移量寄存器
ARM7_INTOSET_IRQ EQU (ASIC_BASE+0x4034) IRQ中断偏移量寄存器
I/O口
ARM7_IOPMOD EQU (ASIC_BASE+0x5000) I/O口模式寄存器
ARM7_IOPCON EQU (ASIC_BASE+0x5004) I/O口控制寄存器
ARM7_IOPDATA EQU (ASIC_BASE+0x5008) I/O口数据寄存器
ARM7_IICCON EQU (ASIC_BASE+0xf000) IIC总线控制状态寄存器
ARM7_IICBUF EQU (ASIC_BASE+0xf004) IIC总线移位缓冲寄存器
ARM7_IICPS EQU (ASIC_BASE+0xf008) IIC总线预分频寄存器
ARM7_IICCNT EQU (ASIC_BASE+0xf00c) IIC总线预分频计数寄存器
rEXTDBWTH EQU 0x00003001 分组数据总线的宽度设置寄存器
rROMCON0 EQU 0x02000060 ROM/ARAM/FLASH组0控制寄存器
rROMCON1 EQU 0x60 ROM/ARAM/FLASH组1控制寄存器
rROMCON2 EQU 0x60 ROM/ARAM/FLASH组2控制寄存器
rROMCON3 EQU 0x60 ROM/ARAM/FLASH组3控制寄存器
rROMCON4 EQU 0x60 ROM/ARAM/FLASH组4控制寄存器
rROMCON5 EQU 0x60 ROM/ARAM/FLASH组5控制寄存器
rSDRAMCON0 EQU 0x12008380 下面的几个没有查到,应该是你自己定义的
rSDRAMCON1 EQU 0x00
rSDRAMCON2 EQU 0x00
rSDRAMCON3 EQU 0x00
rSREFEXTCON EQU 0xCE278360
rEXTDBWTH_R EQU 0x00003001
rROMCON0_R EQU 0x12040060
rROMCON1_R EQU 0x60
rROMCON2_R EQU 0x60
rROMCON3_R EQU 0x60
rROMCON4_R EQU 0x60
rROMCON5_R EQU 0x60
rSDRAMCON0_R EQU 0x10000380
rSDRAMCON1_R EQU 0x00
rSDRAMCON2_R EQU 0x00
rSDRAMCON3_R EQU 0x00
rSREFEXTCON_R EQU 0xCE278360
自己多想想看看,其实没有什么,只是一个一个代号赋值问题,寄存器,很重的
❹ 路由器密码
要破解路由器口令,首先应该了解路由器的启动原理,我们知道,路由器的存储介质一般由5部分组成,它们是ROM、闪存 (Flash Memory)、不可变RAM(NVRAM)、RAM和动态内存 (DRAM)。当路由器正常启动时,路由器首先运行ROM中的自检程序,对路由器硬件进行自检,并引导系统 (最小操作系统,Mini OS)。
接下来路由器将运行Flash中的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网络操作系统),在NVRAM中寻找路由器配置,并将其装入DRAM中。需要注意的是,当路由器加载最小操作系统后,操作员立即按 "Ctrl"十"Break"键,即可停止装载IOS,而进入监视调试模式。
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更改翻查看配置文件的启动位置 (默认情况下,路由器配置保存在NVRAM中,该配置同时包含路由器的口令)。通过分析路由器的启动原理,可以得知,我们能够利用进入监视调试模式这一功能,跳过加载包含口令的路由器配置文件,而直接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下重新设置路由器的口令。
另外,因为原来的路由器的配置文件中还包含许多有用的设置信息,因此在更改密码前,还应该用其起始配置文件替代当前运行的配置文件。在更改后,再将当前运行的配置文件替换为原来的起始配置文件。最后完成设置后,冉将路由器的启动顺序改回正常启动顺序。
通过上述设置,我们就可以将路由器的密码改为自己设置的密码,从而解决了因为遗忘密码,而不能登录路由器的问题。
理论分析可行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操作了,下面就列出笔者清除并设置路由器密码的全过程:
第一步:将设置终端与路由器连接。
通过路由器自带的Console电缆,将路由器Console口与终端的COM口相连(与PC机的串口相连也可以,不过要在PC机上运行超级终端程序)。
第二步:进入监视调试模式更改启动顺序。
连接完成后,重新启动路由器,在终端屏幕上出现第三行提示时,按"Ctrl"十"Break"按钮,进入监视调试模式,并输入如下命令:
>o
输入上面命令后,在出现的提示信息第一行,记住最后使用的密码文件号:例如0x2102,并继续输入如下命令(/符号后的内容为说明文字)。
>o/r /更改启动文件,进入安全启动状态
>0x42 /将0x4?密码文件设置为下次启动项
>i /重新启动路由器
第三步,清除并设置新的路由器密码.
路由器重新启动后,终端上将出现"Would you like to enter the initialconfiguration dialog?[yes]:"提示,输入no,并回车进入路由器的安全模式,继续输入如下命令:
Router(boot)>enable /进入特权用户模式
Router(boot)# startup-config running-config
/用起始配置文件替代当前运行的配置文件
Router(boot)#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设置Console密码/
Router(boot)(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局部设置模式
Router(boot)(config-line)#login
Router(boot)(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更改Console密码,此例设为cisco(区分大小写)
Router(boot)(config-line)#exit
/设置telnet密码/
Router(boot)(config)#line vty 0 4
Router(boot)(config-line)#login
Router(boot)(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更改telnet密码,此例设为cisco(区分大小写)
Router(boot)(config-line)#exit
/设置特权用户密码/
Router(boot)(config)#enable password cisco1
/更改特权用户密杩,此例设为cisco1(区分大小写)
Router(boot)(config)enable secret cisco
/更改加密的特权用户密码,此例设为cisco(区分大小写)
Router(boot)(config)#end
Router(boot)#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将当前运行的配置文件替代起始配置文件(保存)
Router(boot)#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恢复正常启动状态/
Router(boot)(config)#config-register 0x2102
/将原有的0x2102密码文件替换0x42,作为启动首选项
重新启动路由器后,在提示输入密码时,输入新设置的密码,即可登录路由器,运行Show Running-config命令,发现路由器原有配置还在。至此丢失路由器密码的问题解决。
❺ 计算机最初是什么样的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
学生爱克特(Eckert)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
(),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
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
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
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由
于吃电很凶,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
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上极不方便。曾有人调侃
道:“只要那部机器可以连续运转五天,而没有一只真空管烧掉,发明人就要额
手称庆了。
两位发明人莫奇来和爱克特
ENIAC使用的电子管
❻ 用dramwever编辑JSP页面有时出现乱码
你用的什么版本的dramwever,7.0的和MX2004的有这个BUG,不仅是JSP,ASP也会,这个乱码和源代码字符有关,有针对性。4.0我就没遇到过这个BUG。当然,如果你把乱码的字符复制下来,再粘贴到记事本上,又会恢复(但必须要注意都复制到,乱码时,双字节被拆成了单字节)
你可以先用记事本把文件打开,复制代码,然后打开dramwever,源代码粘贴。再保存覆盖源文件。这样就可以编辑了。但是如果退出再打开又会乱码。
❼ 世界IT及中国着名企业家(企业名)
世界着名IT企业汇总
世界着名IT企业汇总
这些都是根据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当然有些不是)选出的世界有代表性的IT企业,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不知道能不能加精?呵呵这是我做报社编辑的时候写的,还没发布)。其中有很多为大家所熟知的公司,像Intel,AMD,NOKIA等,也有很多大家所不熟悉的。了解一下当今世界顶级IT企业,找出我们国家的IT企业与他们的差距。希望我们国家的公司能迎头赶上并超过他们。
美国篇:
国际商用机器 (IBM)——创立于1911年,1924年改为现在的名字。IBM公司的实际创业人,是被列为美国企业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托马斯•沃森(老沃森)。1956年老沃森去世后,他的儿子小沃森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委员、公司最高领导人,成为IBM公司的第二代首脑人物。几十年来,IBM公司在小沃森称之为“信念的力量”的鼓舞下,力求尽善尽美的服务,终于使之成为当今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1995年6月,IBM以35.3亿美元成功地收购莲花计算机发展公司,写下了现代商业史上极其精彩的一笔,莲花公司是仅次于微软、NOVELL的世界第三大计算机软件制造厂商。
惠普 (HP)——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建于1939年,六十多年来,HP的发展极其迅速,她当年创业的车库也被美国政府确立为硅谷诞生地。总部目前位于加州硅谷Palo Alto市,2002年与康柏公司合并,是全球仅次于IBM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商。1985年,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国第一家高科技技术合资企业。
弗莱森电讯 (verizon)——弗莱森电讯公司是由贝尔大西洋公司(Bell Atlantic)与美国通用电话电气公司(GTE)于2000年5月合并而成(兼并金额600亿美元),是美国第一大地方电话公司和第二大电信服务商。该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话簿出版和在线话簿检索的公司。
戴尔(DELL)——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Austin)的戴尔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T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戴尔公司于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创立。他是目前计算机行业内任期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他创造的直销模式使得戴尔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市场领导者。
美国电话电报(AT&T)——成立于1885年,公司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这一颇具影响力事件。1995年,AT&T决定分离成为三个独立运作公司,包括AT&T朗讯公司以及NCR,到1996年年底,该公司经营长途业务,经营的业务包括声音、数字以及无线系统连接服务。
微软(Microsoft)——1975年4月4日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合伙成立, 并且于1981年6月25日重组为公司。总部位于华盛顿州的雷特蒙德市。微软是世界个人和商用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领袖。在全球拥有5万多名员工,在6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公司一直是新技术变革的领导者。由它研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英特尔(Intel)——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枚微处理器——4004。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
摩托罗拉(Motorola)—— 摩托罗拉公司创立于1928年,是提供集成通信解决方案和嵌入式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目前她在全球共有11万名员工,业务范围涉及无线通信、半导体、汽车电子、宽带、网络和互联网接入产品等。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首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于1992年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目前,摩托罗拉公司是中国电子领域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美国在华最大的投资商和中国最成功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思科系统公司是世界领先的Internet网络互联厂商,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1984年12月思科系统公司正式成立,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Cisco在1999年已跻身世界十大电信公司的行列。市场研究公司 Dataquest 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它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信产品供应商,年增长率达87%。同时,思科系统公司也是建设互联网的中坚力量,目前互联网上80%以上的骨干路由器是思科系统公司的产品。
德州仪器公司(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也是世界领先的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技术的设计商和供应商,是推动因特网时代的半导体引擎。世界上首块集成电路(IC)就由TI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公司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其业务包括半导体、工业电子材料、教育产品。公司在全球超过25个国家设有制造或销售机构。TI为全球众多的最终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TI占有全球DSP市场48%的份额,市场排名第一;
TI在混合信号/模拟产品市场排名第一;
1999年售出的数字蜂窝电话中,超过半数使用的是TI的DSP解决方案;
全球每年投入使用的调制解调器中,有三分之一使用TI的DSP。TI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调制解调器芯片组供应商;
全球十分之九的高性能硬盘驱动器采用TI的DSP ;
全球超过70%的DSP软件是为TI的DSP解决方案而编写的;
TI占有北美图形计算器市场80%的份额;
TI在世界范围内拥有6000项专利;
超微(AMD)——AMD 是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集成电路供应商,专为电脑、通信及电子消费类市场供应各种芯片产品。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微处理器生产厂商,仅次于Intel。公司创办于 1969 年,总部设在美国硅谷,有超过 70% 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苹果(apple)——美国着名老牌计算机公司,是个人电脑最早的倡导者和着名生产商,由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它所生产的苹果系列电脑,一直是个人电脑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并曾提出过很多新概念,其产品也掀起过多次流行潮,风行一时。目前,苹果电脑电脑公司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建立了分公司或代表机构,其产品也行销全世界。
日本篇:
日本电报电话(NTT Group)——日本电报电话株式会社(NTT)是日本最大的电信网络运营公司。在世界电信行业之中,其资产规模及业务收入均占首位。NTT的前身是“日本电报电话会社”,自1985年民营业化之后的12年来,通过加强运营管理和改善通信设施,提高了通信业务水平,并推出各种优质的服务,为用户创造出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通信环境。
1997年日本政府修改了电信法,允许NTT集团在国际通信市场上开拓业务。现在,NTT集团正以“Arcstar”为品牌,不断推出多项国际增值业务。
日立(HITACHI) ——1910年日立制作于日本茨城县日立市成立。起步阶段以电气机械的制造为中心,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涉及电力、电机、信息、家电、电子、仪器、汽车配件等各个领域的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松下(Panasonic)——松下电器产业集团由松下幸之助于1918年创建以来,已发展成为在日本国内拥有15.2万职工、在海外包括中国2.4万人在内,共计12.3万职工。松下电器集团是由11个主要关连公司为中心的联合结算企业,日本国内有300家企业、全世界44个国家与地区包括中国的40家企业在内有220家企业从事企业经营活动。
索尼(SONY)——1946年5月,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共同创建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后于1958年更名为索尼株式会社,总部设在日本东京。自创建以来,Sony一直以“自由豁达、开拓创新”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在世界上率先开发出了众多充满创新的电子产品。目前,索尼已成为世界上民用电子、工业电子和娱乐业等领域的先导之一。
东芝(TOSHIBA)——公司业务涉及能源和电子这两大方面,包括半导体、液晶、家用电器以及电脑、医疗机器、发电用成套设备等。东芝全球市场除日本外分为四大区域: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中国是惟一以国家为单位的市场。
日本电气公司(NEC)——成立于1899年,当时是与美国的西部电气(WE公司)合资成立的,是日本最早的合资公司。总部设在日本东京。业务领域涉及IT解决方案、网络解决方案、半导体及电子器件。在日本个人电脑市场,NEC是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制造商之一。NEC在1976年建成中日海底电缆,1980年设立NEC北京办事处,1982年成立台湾分公司。
富士通(FUJITSU)——富士通是日本最大的IT厂商, 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子公司和15.7万名员工。富士通在7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截止到2004年5月止,在中国累计投资金额已达5.3亿美元,有41家子公司,总营业额超过80亿人民币,在职员工15000余人。
佳能(Canon)——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3家,雇员约93,000人。
夏普(Sharp)——创立于1935年,总部设在日本大阪市。1953年,夏普成功地进行了电视机的批量生产,并销售了第一号日本国产电视机。1963年参加广州交易会为开端,夏普开始与中国进行商务往来。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共拥有5家生产、销售基地和1家销售公司(内设研发中心)。
精工爱普生(Seiko Epson)——精工爱普生公司成立于1942年5月,总部位于日本长野县诹访市,是数码映像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目前在全球五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和研发机构,在5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营业和服务网点。截止到2004年3月,精工爱普生集团已经在世界各地发展了110家公司,拥有员工84,899名。日本精工爱普生公司是爱普生集团的核心企业,该公司已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上市。
韩国篇:
三星电子(samsung)——成立于1969年,是三星集团的旗舰公司。作为半导体、通讯以及数字集成技术的全球领先厂商,三星电子是DRAM和SRAM半导体、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显示器、CDMA移动电话和录像机产品的全球最大生产厂商。三星电子业务遍及47个国家,全球雇员为75000人。
LG电子(LG Electronics)——LG电子是一家大型电子和通信业的全球性企业,以数码显示器与媒体、信息通信、数码家电等三大事业为中心,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76个当地生产法人、销售法人和研究所,员工达64,000余人。在全球着名的美国财经期刊《商业周刊》评选的“2004年度IT业界百强企业”中,韩国LG电子荣登榜首,以最大增长幅度、最快增长速度和本年度最佳的收益率等综合优势,在评选中超过IBM、戴尔、三星电子,一跃成为世界最佳IT企业。
中国篇:
中国移动通信(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直接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3200亿元,员工12.08万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国内10个省(自治区)设有全资子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munications)——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按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于2002年5月重组挂牌成立。注册资本1580亿元人民币,公司由中央管理,是经国务院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
联想(lenovo)——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与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
海尔(Haier)——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经过20年稳定的发展现已成一个大型国际化集团。200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突破1016亿元。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采购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工业园13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30个,海外设计中心8个,营销网点58800个。
华为(huawei)——华为是全球通信业具有领导地位的供应商之一,从事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创新的、客户化的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实现客户的潜在增长,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截至2005年10月,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运营商中,已有22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华为的产品包括无线产品(如 UMTS、CDMA2000、GSM/ GPRS/ EDGE 及 WiMAX)、网络产品(如 NGN、xDSL、光网络、数据通信)、增值服务(如智能网、CDN/ SAN、无线数据),以及移动和固定终端。
华硕(ASUS)——华硕自1989年成立后,迅速成长为久负盛名的国际大企业,在全球五大洲拥有超过60,000名员工,并设立了近二十个国际性分支机构。总部设于中国台北市。目前,华硕已经有六大产品线位居全球前五位,其中主板全球第一,显卡全球第一,笔记本电脑全球第五,光存储全球第五,无线网络产品全球第五,Cable Modem(缆线宽带数据机)全球第二。在2004年,华硕共出产了4200万片主板,这个数字意味着在那一年全球卖出的每3台台式机中,就有一台使用华硕主板!
其他国家篇:
德国:
西门子(SIEMENS)——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和电子公司之一,创立于1847年,现任CEO是柯菲德博士。西门子进入中国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西门子的中国业务是其亚太地区业务的主要支柱,并且在西门子全球业务中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门子的全部业务集团都已经进入中国,活跃在中国的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中,其核心业务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解决方案。
英国:
沃达丰(vodafone)——沃达丰的前身是英国拉考尔电子公司专营移动电话的一个部门,1985年才单独成立沃达丰电信公司。现为英国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其移动电话业务遍及欧洲绝大部分地区和日本。沃达丰集团曾于2001年投资3000亿美元将自己的实力范围扩张到了全球28个国家,其中包括以1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JapanTelecomHoldingsInc。
法国:
阿尔卡特(Alcatel)——阿尔卡特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也是最早扎根于中国,与中国通信业长期合作的强大合作伙伴。它率先在法国建立的光谷,闻名全球。阿尔卡特是唯一可以提供陆、海和空通信网络的企业,在中外电信企业中独树一帜。在市场上,阿尔卡特也以多项骄人业绩,傲居领导地位。
芬兰:
诺基亚(Nokia)——诺基亚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技术,以及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用户友好特性、可靠性和高质量,诺基亚不仅成为世界移动电话的领导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与IP网络的领先提供商。公司由两大业务集团组成:诺基亚移动电话和诺基亚网络。另外,还包括一个独立的诺基亚风险投资机构和公司研发机构:诺基亚研发中心。
荷兰:
皇家飞利浦电子(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皇家飞利浦电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在欧洲名列榜首。其2002年的销售额达318亿欧元,在彩色电视、照明、电动剃须刀、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以及单芯片电视产品领域世界领先。飞利浦拥有166,500名员工,在60多个国家里活跃在照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半导体和医疗系统等领域。
瑞典:
伊莱克斯(Electrolux)——源于瑞典的伊莱克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专业相关设备的制造商之一。,在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市场均雄居第一、二位。每年有超过6000万件伊莱克斯集团生产的产品进入遍布全球的千家万户。
爱立信(L.M. Ericsson)——1876年成立,迄今已有128年的历史,总部位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从早期生产电话机、电话交换机,发展到今天,爱立信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提供端到端的全面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它已经挤身于世界前十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行列,40%的移动电话用户使用了爱立信系统。2001年10月,爱立信与索尼公司成立了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双方各拥有50%的股份,向市场提供2.5代和3代终端设备。
参考资料:http://www.im286.com/archiver/tid-1237346.html
回答者:灯火阑姗处 - 秀才 三级 12-14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