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e0q算法

e0q算法

发布时间: 2022-07-20 03:41:32

㈠ 问:数据结构 顺序表的五种算法写成能执行的c语言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malloc.h>
#include<stdlib.h>

#defineInit_size10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初始分配量
#defineIncrement2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分配增量

typedefstructSqList
{
int*elem;
intlength;//当前长度
intlistsize;//当前分配的存储容量
}SqList;

boolInitList(SqList*L);//初始化
boolListInsert(SqList*L,inti,inte);//插入
boolListDelete(SqList*L,inti,int*e);//删除
boolListTraverse(SqList*L);//输出
intLocateElem(SqListL,inte,bool(*compare)(int,int));//查找
boolGetElem(SqListL,inti,int*e);//取值
boolequal(intc1,intc2);

intmain()
{
SqListL;
inti,v,num;
inte,e0;

InitList(&L);
printf("L.length=%dL.listsize=%d ",L.length,L.listsize);

printf("请输入L元素的个数:");
scanf("%d",&num);
for(i=1;i<=num;i++)//在表中插入4个元素
{
printf("请输入L中第%d个元素的值为",i);
scanf("%d",&v);
ListInsert(&L,i,v);
}
printf("L=");//输出表L的元素
ListTraverse(&L);

printf("在第二个位置插入 ");
scanf("%d",&v);
ListInsert(&L,2,v);
printf("输出L中的元素");
ListTraverse(&L);

printf("删除第三个位置的元素 ");
ListDelete(&L,3,&e);//删除
ListTraverse(&L);

GetElem(L,1,&e0);
printf("输出第一个元素的值:%d ",e0);

return0;
}

boolInitList(SqList*L)
{
L->elem=(int*)malloc(Init_size*sizeof(int));
if(L->elem==NULL)
{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程序终止 ");
exit(-1);
}
L->length=0;//空表长度
L->listsize=Init_size;//初始存储容量
returntrue;
}

boolListInsert(SqList*L,inti,inte)
{
//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新的数据元素e
int*newbase,*p,*q;
if(i<1||i>L->length+1)//i值不和法
returnfalse;
if(L->length>=L->listsize)//当前存储空已满,增加分配
{
newbase=(int*)realloc(L->elem,(L->listsize+Increment)*sizeof(int));
if(newbase==NULL)
{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程序终止 ");
exit(-1);
}
L->elem=newbase;
L->listsize+=Increment;//增加的存储容量
}
q=L->elem+i-1;
for(p=L->elem+L->length-1;p>=q;--p)//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后移
*(p+1)=*p;
*q=e;
L->length++;
returntrue;
}

boolListDelete(SqList*L,inti,int*e)
{
//删除L的第i个数据元素,并用e值返回
int*p,*q;
if(i<1||i>L->length)//i值不合法
returnfalse;
p=L->elem+i-1;//p为被删除元素的位置
*e=*p;//被删除的元素赋值给e
q=L->elem+L->length-1;//表尾的位置
for(p++;p<=q;p++)
*(p-1)=*p;
L->length--;
returntrue;
}

boolListTraverse(SqList*L)//输出线性表中的元素
{
int*p;
inti;
p=L->elem;
for(i=1;i<=L->length;i++)
{
printf("%d",*p);
*p++;
}
printf(" ");

returntrue;
}

intLocateElem(SqListL,inte,bool(*compare)(int,int))
{//返回L中第一个与e满足关系compare()的数据元素的位序
int*p;
inti=1;//i的初始值为第一个元素的位序
p=L.elem;
while(i<=L.length&&!compare(*(p++),e))
i++;
if(i<=L.length)
returni;
else
return0;
}

boolequal(intc1,intc2)
{
if(c1==c2)
returntrue;
else
returnfalse;
}

boolGetElem(SqListL,inti,int*e)
{
//用e返回L中第i个数据元素的值
if(i<1||i>L.length)
returnfalse;
*e=*(L.elem+i-1);
returntrue;
}

㈡ 如何使用16进制编码的RSA公钥进行RSA加密

我们来回顾一下RSA的加密算法。我们从公钥加密算法和签名算法的定义出发,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这一算法。RSA公钥加密体制包含如下3个算法:KeyGen(密钥生成算法),Encrypt(加密算法)以及Decrypt(解密算法)。(PK,SK)\leftarrowKeyGen(\lambda)。密钥生成算法以安全常数\lambda作为输入,输出一个公钥PK,和一个私钥SK。安全常数用于确定这个加密算法的安全性有多高,一般以加密算法使用的质数p的大小有关。\lambda越大,质数p一般越大,保证体制有更高的安全性。在RSA中,密钥生成算法如下:算法首先随机产生两个不同大质数p和q,计算N=pq。随后,算法计算欧拉函数\varphi(N)=(p-1)(q-1)。接下来,算法随机选择一个小于\varphi(N)的整数e,并计算e关于\varphi(N)的模反元素d。最后,公钥为PK=(N,e),私钥为SK=(N,d)。CT\leftarrowEncrypt(PK,M)。加密算法以公钥PK和待加密的消息M作为输入,输出密文CT。在RSA中,加密算法如下:算法直接输出密文为CT=M^e\mod\varphi(N)M\leftarrowDecrypt(SK,CT)。解密算法以私钥SK和密文CT作为输入,输出消息M。在RSA中,解密算法如下:算法直接输出明文为M=CT^d\mod\varphi(N)。由于e和d在\varphi(N)下互逆,因此我们有:CT^d=M^{ed}=M\mod\varphi(N)所以,从算法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公钥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私钥用于对数据进行解密。当然了,这个也可以很直观的理解:公钥就是公开的密钥,其公开了大家才能用它来加密数据。私钥是私有的密钥,谁有这个密钥才能够解密密文。否则大家都能看到私钥,就都能解密,那不就乱套了。=================分割线=================我们再来回顾一下RSA签名体制。签名体制同样包含3个算法:KeyGen(密钥生成算法),Sign(签名算法),Verify(验证算法)。(PK,SK)\leftarrowKeyGen(\lambda)。密钥生成算法同样以安全常数\lambda作为输入,输出一个公钥PK和一个私钥SK。在RSA签名中,密钥生成算法与加密算法完全相同。\sigma\leftarrowSign(SK,M)。签名算法以私钥SK和待签名的消息M作为输入,输出签名\sigma。在RSA签名中,签名算法直接输出签名为\sigma=M^d\mod\varphi(N)。注意,签名算法和RSA加密体制中的解密算法非常像。b\leftarrowVerify(PK,\sigma,M)。验证算法以公钥PK,签名\sigma以及消息M作为输入,输出一个比特值b。b=1意味着验证通过。b=0意味着验证不通过。在RSA签名中,验证算法首先计算M'=\sigma^e\mod\varphi(N),随后对比M'与M,如果相等,则输出b=1,否则输出b=0。注意:验证算法和RSA加密体制中的加密算法非常像。所以,在签名算法中,私钥用于对数据进行签名,公钥用于对签名进行验证。这也可以直观地进行理解:对一个文件签名,当然要用私钥,因为我们希望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签字。验证过程当然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执行,大家看到签名都能通过验证证明确实是我自己签的。=================分割线=================那么,为什么题主问这么一个问题呢?我们可以看到,RSA的加密/验证,解密/签字过程太像了。同时,RSA体制本身就是对称的:如果我们反过来把e看成私钥,d看成公钥,这个体制也能很好的执行。我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题主在学习RSA体制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混乱。那么解决方法是什么呢?建议题主可以学习一下其他的公钥加密体制以及签名体制。其他的体制是没有这种对称性质的。举例来说,公钥加密体制的话可以看一看ElGamal加密,以及更安全的Cramer-Shoup加密。签名体制的话可以进一步看看ElGamal签名,甚至是BLS签名,这些体制可能能够帮助题主更好的弄清加密和签名之间的区别和潜在的联系。至于题主问的加密和签名是怎么结合的。这种体制叫做签密方案(SignCrypt),RSA中,这种签密方案看起来特别特别像,很容易引起混乱。在此我不太想详细介绍RSA中的加密与签字结合的方案。我想提醒题主的是,加密与签字结合时,两套公私钥是不同的。

㈢ 偏最小二乘法的计算方法

首先将数据做标准化处理。X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矩阵记为E0=( E01,…,E0p)n×p,Y的相应矩阵记为F0=( F01,…,F0q)n×q。
第一步 记t 1是E0的第一个成分,t 1= E0w1,w1是E0的第一个轴,它是一个单位向量,即|| w1||=1。
记u 1是F0的第一个成分,u 1= F0c1,c1是F0的第一个轴,并且|| c1||=1。
于是,要求解下列优化问题,即
(7-1)
记θ1= w1'E0'F0c1,即正是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值。
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可得
(7-8) E0'F0F0'E0w1=θ12 w1
(7-9) F0'E0E0'F0c1=θ12 c1
所以,w1是对应于E0'F0F0'E0矩阵最大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而c1是对应于F0'E0E0'F0矩阵最大特征值θ12的单位特征向量。
求得轴w1和c1后,即可得到成分
t 1= E0w1
u 1= F0c1
然后,分别求E0和F0对t 1的回归方程
(7-10) E0= t 1 p1'+ E1
(7-12) F0= t 1r1'+ F1
式中,回归系数向量是
(7-13) p1= E0' t 1/|| t 1||2
(7-15) r1= F0' t 1/|| t 1||2
而E1和F1分别是两个方程的残差矩阵。
第二步 用残差矩阵E1和F1取代E0和F0,然后,求第二个轴w2和c2以及第二个成分t2,u2,有
t 2= E1w2
u 2= F1c2
θ2=< t2, u2>= w2'E1'F1c2
w2是对应于E1'F1F1'E1矩阵最大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而c2是对应于F1'E1E1'F1矩阵最大特征值θ22的单位特征向量。计算回归系数
p2= E1' t 2/|| t 2||2
r2= F1' t 2/|| t2||2
因此,有回归方程
E1= t 2 p2'+ E2
F1= t 2r2'+ F2
如此计算下去,如果X的秩是A,则会有
(7-16) E0= t 1 p1'+…+t A pA'
(7-17) F0= t 1r1'+ …+t A rA'+ FA
由于t1,…,t A均可以表示成E01,…,E0p的线性组合,因此,式(7-17)还可以还原成yk*= F0k关于xj*= E0j的回归方程形式,即
yk*=αk1 x1*+…+αkp xp*+ FAk, k=1,2,…,q
FAk是残差矩阵FA的第k列。
3 交叉有效性
如果多一个成分而少一个样本的预测误差平方和(所有因变量和预测样本相加)除以少一个成分的误差平方和(所有的因变量和样本相加)小于0.952,则多一个成分是值得的。 用下述原则提取自变量中的成分t 1,是与原则式(7-1)的结果完全等价的,即
(7-24)
(1)求矩阵E0'F0F0'E0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w1,求成分t 1,得
t 1= E0w1
E1= E0-t 1 p1'
式中, p1= E0' t 1/|| t 1||2
(2)求矩阵E1'F0F0'E1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w2,求成分t2,得
t 2= E1w2
E2= E1-t 2 p2'
式中, p2= E1' t 2/|| t2||2
……
(m)至第m步,求成分tm= Em-1wm,wm是矩阵Em-1'F0F0'Em-1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如果根据交叉有效性,确定共抽取m个成分t1,…,tm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观测模型,则求F0在t1,…,tm上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为
F0= t 1r1'+ …+t mrm'+ Fm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辅助分析技术
1 精度分析
定义自变量成分th的各种解释能力如下
(1)th对某自变量xj的解释能力
(8-1) Rd(xj; th)=r2(xj, th)
(2)th对X的解释能力
(8-2) Rd(X; th)=[r2(x1, th) + …+ r2(xp, th)]/p
(3)t1,…,tm对X的累计解释能力
(8-3) Rd(X; t1,…,tm)= Rd(X; t1) + …+ Rd(X; tm)
(4)t1,…,tm对某自变量xj的累计解释能力
(8-4) Rd(xj; t1,…,tm)= Rd(xj; t1) + …+ Rd(xj; tm)
(5)th对某因变量yk的解释能力
(8-5) Rd(yk; th)=r2(yk, th)
(6)th对Y的解释能力
(8-6) Rd(Y; th)=[r2(y1, th) + …+ r2(yq, th)]/q
(7)t1,…,tm对Y的累计解释能力
(8-7) Rd(Y; t1,…,tm)= Rd(Y; t1) + …+ Rd(Y; tm)
(8)t1,…,tm对某因变量yk的累计解释能力
(8-8) Rd(yk; t1,…,tm)= Rd(yk; t1) + …+ Rd(yk; tm)
2 自变量x j在解释因变量集合Y的作用
x j在解释Y时作用的重要性,可以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 j来测度
VIP j 2=p[Rd(Y; t1) w1j2+ …+ Rd(Y; tm) wmj2]/[Rd(Y; t1) + …+ Rd(Y; tm)]
式中,whj是轴wh的第j个分量。注意 VIP1 2+ …+ VIP p2=p
3 特异点的发现
定义第i个样本点对第h成分th的贡献率Thi2,用它来发现样本点集合中的特异点,即
(8-10) Thi2=thi2/((n-1)s h2)
式中,s h2是成分th的方差。
由此,还可以测算样本点i对成分t1,…,tm的累计贡献率
(8-11) Ti2= T1i2+ …+ Tmi2

Ti2≥m(n2-1)F0.05(m,n-m)/(n2 (n-m))
时,可以认为在95%的检验水平上,样本点i对成分t1,…,tm的贡献过大。
单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1 简化算法
第一步 已知数据E0,F0,由于u 1= F0,可得
w1= E0'F0/|| E0'F0||
t 1= E0w1
p1= E0' t 1/|| t 1||2
E1= E0-t 1 p1'
检验交叉有效性。若有效,继续计算;否则只提取一个成分t 1。
第h步(h=2,…,m) 已知数据Eh-1,F0,有
wh= Eh-1'F0/|| Eh-1'F0||
t h= Eh-1wh
ph= Eh-1' t h/|| t h||2
Eh= Eh-1-th ph'
检验交叉有效性。若有效,继续计算h+1步;否则停止求成分的计算。
这时,得到m个成分t1,…,t m,实施F0在t1,…,t m上的回归,得
F0^= r1t 1+ …+ rmt m
由于t1,…,t m均是E0的线性组合,即
t h= Eh-1wh= E0wh*
所以F0^可写成E0的线性组合形式,即
F0^= r1 E0w1*+ …+ rm E0wm*= E0[r1 w1*+ …+ rm wm*]
最后,也可以变换成y对x1,…,x p的回归方程
y^= α0+α1x1+ …+αp xp

㈣ eoq经济订货批量公式是什么

经济批量的计算公式:EOQ=SQR(2*产品年度使用金额*订货成本/库存持有成本)。

而在实际的管理统计中,库存成本与订货成本是很难界定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公式变形:

EOQ=K*SQR(产品年度使用金额)。

经济订货批量概述:

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核算,以实现总库存成本最低的最佳订货量。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订货批量概念是根据订货成本来平衡维持存货的成本。了解这种关系的关键是要记住,平均存货等于订货批量的一半。因此,订货批量越大,平均存货就越大,相应地,每年的维持成本也越大。然而,订货批量越大,每一计划期需要的订货次数就越少,相应地,订货总成本也就越低。

㈤ 如何学习偏最小二乘法

偏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找到一组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 用最简的方法求得一些绝对不可知的真值,而令误差平方之和为最小。 通常用于曲线拟合。很多其他的优化问题也可通过最小化能量或最大化熵用最小二乘形式表达。
偏最小二乘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
与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比,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特点是:(1)能够在自变量存在严重多重相关性的条件下进行回归建模;(2)允许在样本点个数少于变量个数的条件下进行回归建模;(3)偏最小二乘回归在最终模型中将包含原有的所有自变量;(4)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更易于辨识系统信息与噪声(甚至一些非随机性的噪声);(5)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中,每一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将更容易解释。
在计算方差和协方差时,求和号前面的系数有两种取法:当样本点集合是随机抽取得到时,应该取1/(n-1);如果不是随机抽取的,这个系数可取1/n。
多重相关性的诊断
1 经验式诊断方法
1、在自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中,有某些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值较大。
2、回归系数的代数符号与专业知识或一般经验相反;或者,它同该自变量与y的简单相关系数符号相反。
3、对重要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其结果不显着。
特别典型的是,当F检验能在高精度下通过,测定系数R2的值亦很大,但自变量的t检验却全都不显着,这时,多重相关性的可能性将很大。
4、如果增加(或删除)一个变量,或者增加(或删除)一个观测值,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重要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置信区间明显过大。
6、在自变量中,某一个自变量是另一部分自变量的完全或近似完全的线性组合。
7、对于一般的观测数据,如果样本点的个数过少,样本数据中的多重相关性是经常存在的。
但是,采用经验式方法诊断自变量系统中是否确实存在多重相关性,并不十分可靠,另一种较正规的方法是利用统计检验(回归分析),检查每一个自变量相对其它自变量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2 方差膨胀因子
最常用的多重相关性的正规诊断方法是使用方差膨胀因子。自变量xj的方差膨胀因子记为(VIF)j,它的计算方法为
(4-5) (VIF)j =(1-R j2)-1
式中,R j2是以xj为因变量时对其它自变量回归的复测定系数。
所有xj变量中最大的(VIF)j通常被用来作为测量多重相关性的指标。一般认为,如果最大的(VIF)j超过10,常常表示多重相关性将严重影响最小二乘的估计值。
(VIF)j被称为方差膨胀因子的原因,是由于它还可以度量回归系数的估计方差与自变量线性无关时相比,增加了多少。
不妨假设x1,x2,…,xp均是标准化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回归系数向量B,它的精度是用它的方差来测量的。B的协方差矩阵为
Cov(B)= σ2 (X'X)-1
式中,σ2是误差项方差。所以,对于回归系数b j,有
Var(b j)= σ2cjj
cjj是(X'X)-1矩阵中第j个对角元素。可以证明,
cjj =(VIF)j
岭回归分析
1 岭回归估计量
岭回归分析是一种修正的最小二乘估计法,当自变量系统中存在多重相关性时,它可以提供一个比最小二乘法更为稳定的估计,并且回归系数的标准差也比最小二乘估计的要小。
根据高斯——马尔科夫定理,多重相关性并不影响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最小方差性。但是,虽然最小二乘估计量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是方差最小的,但是这个方差却不一定小。于是可以找一个有偏估计量,这个估计量虽然有微小的偏差,但它的精度却能够大大高于无偏的估计量。
在应用岭回归分析时,它的计算大多从标准化数据出发。对于标准化变量,最小二乘的正规方程为
rXXb=ryX
式中,rXX是X的相关系数矩阵,ryX是y与所有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向量。
岭回归估计量是通过在正规方程中引入有偏常数c(c≥0)而求得的。它的正规方程为+
(4-8) (rXX+ cI) bR=ryX
所以,在岭回归分析中,标准化回归系数为
(4-9) bR =(rXX+ cI)-1 ryX
2 岭回归估计量的性质
(1)岭回归系数是一般最小二乘准则下回归系数的线性组合,即
(4-10) bR =(I+ crXX-1)-1b
(2)记β是总体参数的理论值。当β≠0时,可以证明一定存在一个正数c0,使得当0< c< c0时,一致地有
(4-11) E|| bR -β||2≤ E|| b -β||2
(3)岭回归估计量的绝对值常比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绝对值小,即
(4-12) || bR ||<|| b ||
岭回归估计量的质量取决于偏倚系数c的选取。c的选取不宜过大,因为
E(bR)=(I+ crXX-1)-1 E (b)=(I+ crXX-1)-1β
关于偏倚系数c的选取尚没有正规的决策准则,目前主要以岭迹和方差膨胀因子为依据。岭迹是指p-1个岭回归系数估计量对不同的c值所描绘的曲线(c值一般在0~1之间)。在通过检查岭迹和方差膨胀因子来选择c值时,其判断方法是选择一个尽可能小的c值,在这个较小的c值上,岭迹中的回归系数已变得比较稳定,并且方差膨胀因子也变得足够小。
从理论上,最佳的c值是存在的,它可以使估计量的偏差和方差的组合效应达到一个最佳水准。然而,困难却在于c的最优值对不同的应用而有所不同,对其选择还只能凭经验判断。
其他补救方法简介
最常见的一种思路是设法去掉不太重要的相关性变量。由于变量间多重相关性的形式十分复杂,而且还缺乏十分可靠的检验方法,删除部分多重相关变量的做法常导致增大模型的解释误差,将本应保留的系统信息舍弃,使得接受一个错误结论的可能和做出错误决策的风险都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模型中,从经济理论上要求一些重要的解释变量必须被包括在模型中,而这些变量又存在多重相关性。这时采用剔除部分相关变量的做法就不符合实际工作的要求。
另一种补救的办法是增加样本容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间、经费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增大样本容量的方法常常是不可行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变量转换的方式,来削弱多重相关性的严重性。一阶差分回归模型有可能减少多重相关性的严重性。然而,一阶差分变换又带来了一些其它问题。差分后的误差项可能不满足总体模型中关于误差项不是序列相关的假定。事实上,在大部分情形下,在原来的误差项是不自相关的条件下,一阶差分所得到的误差项将会是序列相关的。而且,由于差分方法损失了一个观察值,这在小样本的情况下是极不可取的。另外,一阶差分方法在截面样本中是不宜利用的。
1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结果必然受到重叠信息的影响。因此,当人为地采用一些无益的相关变量时,无论从方向上还是从数量上,都会扭曲客观结论。在主成分分析之前,对变量系统的确定必须是慎之又慎的。
2 特异点的发现
第i个样本点(样本量为n)对第h主成分的贡献率是
(5-32) CTR(i)=Fh2(i)/(nλh) (若远超过1/n,为特异点)
3 典型相关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元回归分析、判别分析或对应分析等许多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都可以归结为典型相关分析的一种特例,同时它还是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理论基石。
典型相关分析,是从变量组X中提取一个典型成分F=Xa,再从变量组Y中提取一个成分G=Yb,在提取过程中,要求F与G的相关程度达到最大。
在典型相关分析中,采用下述原则寻优,即
max<F,G>=aX'Yb a'X'Xa=1, b'Y'Yb=1
其结果为,a是对应于矩阵V11-1 V12 V22-1 V21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而b是对应于矩阵V22-1 V21V11-1 V12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这两个最大特征值相同。其中,
V11=X'X,V12=X'Y,V22=Y'Y。
F与G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换算关系。
有时只有一个典型成分还不够,还可以考虑第二个典型成分。
多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1 工作目标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建模方法
设有q个因变量和p个自变量。为了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统计关系,观测了n个样本点,由此构成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表X和Y。偏最小二乘回归分别在X与Y中提取出t和u,要求:(1)t和u应尽可能大地携带它们各自数据表中的变异信息;(2)t和u的相关程度能够达到最大。在第一个成分被提取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别实施X对t的回归以及Y对t的回归。如果回归方程已经达到满意的精度,则算法终止;否则,将利用X被t解释后的残余信息以及Y被t解释后的残余信息进行第二轮的成分提取。如此往复,直到能达到一个较满意的精度为止。若最终对X共提取了多个成分,偏最小二乘回归将通过施行yk对X的这些成分的回归,然后再表达成yk关于原自变量的回归方程。
2 计算方法
首先将数据做标准化处理。X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矩阵记为E0=( E01,…,E0p)n×p,Y的相应矩阵记为F0=( F01,…,F0q)n×q。
第一步 记t 1是E0的第一个成分,t 1= E0w1,w1是E0的第一个轴,它是一个单位向量,即|| w1||=1。
记u 1是F0的第一个成分,u 1= F0c1,c1是F0的第一个轴,并且|| c1||=1。
于是,要求解下列优化问题,即
(7-1)
记θ1= w1'E0'F0c1,即正是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值。
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可得
(7-8) E0'F0F0'E0w1=θ12 w1
(7-9) F0'E0E0'F0c1=θ12 c1
所以,w1是对应于E0'F0F0'E0矩阵最大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而c1是对应于F0'E0E0'F0矩阵最大特征值θ12的单位特征向量。
求得轴w1和c1后,即可得到成分
t 1= E0w1
u 1= F0c1
然后,分别求E0和F0对t 1的回归方程
(7-10) E0= t 1 p1'+ E1
(7-12) F0= t 1r1'+ F1
式中,回归系数向量是
(7-13) p1= E0' t 1/|| t 1||2
(7-15) r1= F0' t 1/|| t 1||2
而E1和F1分别是两个方程的残差矩阵。
第二步 用残差矩阵E1和F1取代E0和F0,然后,求第二个轴w2和c2以及第二个成分t2,u2,有
t 2= E1w2
u 2= F1c2
θ2=< t2, u2>= w2'E1'F1c2
w2是对应于E1'F1F1'E1矩阵最大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而c2是对应于F1'E1E1'F1矩阵最大特征值θ22的单位特征向量。计算回归系数
p2= E1' t 2/|| t 2||2
r2= F1' t 2/|| t2||2
因此,有回归方程
E1= t 2 p2'+ E2
F1= t 2r2'+ F2
如此计算下去,如果X的秩是A,则会有
(7-16) E0= t 1 p1'+…+t A pA'
(7-17) F0= t 1r1'+ …+t A rA'+ FA
由于t1,…,t A均可以表示成E01,…,E0p的线性组合,因此,式(7-17)还可以还原成yk*= F0k关于xj*= E0j的回归方程形式,即
yk*=αk1 x1*+…+αkp xp*+ FAk, k=1,2,…,q
FAk是残差矩阵FA的第k列。
3 交叉有效性
如果多一个成分而少一个样本的预测误差平方和(所有因变量和预测样本相加)除以少一个成分的误差平方和(所有的因变量和样本相加)小于0.952,则多一个成分是值得的。
4 一种更简洁的计算方法
用下述原则提取自变量中的成分t 1,是与原则式(7-1)的结果完全等价的,即
(7-24)
(1)求矩阵E0'F0F0'E0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w1,求成分t 1,得
t 1= E0w1
E1= E0-t 1 p1'
式中, p1= E0' t 1/|| t 1||2
(2)求矩阵E1'F0F0'E1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w2,求成分t2,得
t 2= E1w2
E2= E1-t 2 p2'
式中, p2= E1' t 2/|| t2||2
……
(m)至第m步,求成分tm= Em-1wm,wm是矩阵Em-1'F0F0'Em-1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如果根据交叉有效性,确定共抽取m个成分t1,…,tm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观测模型,则求F0在t1,…,tm上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为
F0= t 1r1'+ …+t mrm'+ Fm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辅助分析技术
1 精度分析
定义自变量成分th的各种解释能力如下
(1)th对某自变量xj的解释能力
(8-1) Rd(xj; th)=r2(xj, th)
(2)th对X的解释能力
(8-2) Rd(X; th)=[r2(x1, th) + …+ r2(xp, th)]/p
(3)t1,…,tm对X的累计解释能力
(8-3) Rd(X; t1,…,tm)= Rd(X; t1) + …+ Rd(X; tm)
(4)t1,…,tm对某自变量xj的累计解释能力
(8-4) Rd(xj; t1,…,tm)= Rd(xj; t1) + …+ Rd(xj; tm)
(5)th对某因变量yk的解释能力
(8-5) Rd(yk; th)=r2(yk, th)
(6)th对Y的解释能力
(8-6) Rd(Y; th)=[r2(y1, th) + …+ r2(yq, th)]/q
(7)t1,…,tm对Y的累计解释能力
(8-7) Rd(Y; t1,…,tm)= Rd(Y; t1) + …+ Rd(Y; tm)
(8)t1,…,tm对某因变量yk的累计解释能力
(8-8) Rd(yk; t1,…,tm)= Rd(yk; t1) + …+ Rd(yk; tm)
2 自变量x j在解释因变量集合Y的作用
x j在解释Y时作用的重要性,可以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 j来测度
VIP j 2=p[Rd(Y; t1) w1j2+ …+ Rd(Y; tm) wmj2]/[Rd(Y; t1) + …+ Rd(Y; tm)]
式中,whj是轴wh的第j个分量。注意 VIP1 2+ …+ VIP p2=p
3 特异点的发现
定义第i个样本点对第h成分th的贡献率Thi2,用它来发现样本点集合中的特异点,即
(8-10) Thi2=thi2/((n-1)s h2)
式中,s h2是成分th的方差。
由此,还可以测算样本点i对成分t1,…,tm的累计贡献率
(8-11) Ti2= T1i2+ …+ Tmi2

Ti2≥m(n2-1)F0.05(m,n-m)/(n2 (n-m))
时,可以认为在95%的检验水平上,样本点i对成分t1,…,tm的贡献过大。
单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1 简化算法
第一步 已知数据E0,F0,由于u 1= F0,可得
w1= E0'F0/|| E0'F0||
t 1= E0w1
p1= E0' t 1/|| t 1||2
E1= E0-t 1 p1'
检验交叉有效性。若有效,继续计算;否则只提取一个成分t 1。
第h步(h=2,…,m) 已知数据Eh-1,F0,有
wh= Eh-1'F0/|| Eh-1'F0||
t h= Eh-1wh
ph= Eh-1' t h/|| t h||2
Eh= Eh-1-th ph'
检验交叉有效性。若有效,继续计算h+1步;否则停止求成分的计算。
这时,得到m个成分t1,…,t m,实施F0在t1,…,t m上的回归,得
F0^= r1t 1+ …+ rmt m
由于t1,…,t m均是E0的线性组合,即
t h= Eh-1wh= E0wh*
所以F0^可写成E0的线性组合形式,即
F0^= r1 E0w1*+ …+ rm E0wm*= E0[r1 w1*+ …+ rm wm*]
最后,也可以变换成y对x1,…,x p的回归方程
y^= α0+α1x1+ …+αp xp

㈥ 高斯法则名词解释

摘要 高斯定理名词解释:电磁学中反映电场强度与电荷分布相互关系的定理。电场强度E在任意曲面上面积分∫SE·dS称为电场强度对

㈦ 高分悬赏!!!!!!!

有多种,第一,就是速度路程问题,总的可以分为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就是叫你算速度个时间的问题!第二,效率问题,算工作时间,知道效率,工作量,算时间,或者知道时间个工作量算效率!从一年级开始,先学加减法,应用题型为知道总量,算余量!再到二年级,变大计算量,加减的更复杂了,到三年级正式计算乘除法,就会接触刚才我说的那两个效率和路程问题了!在到四年级就开始混合运算了,就有各类的加减乘除的混合!然后五年级的应用题个六年极的应用题就是对这类运算的深入和理解,六年级还会有简单的方程,很简单,就是我一开头提到的那类!知道两个量,求一个未知量!基本就这样,应用题实际就是你学的各类运算的实际操作,让理论的东西具体化,实际化…

㈧ 二维码怎么生成

制作二维码需要一种叫做“二维码生成器”的工具,也就是一种二维码生成的软件。二维码的机制就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在二维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它的实质就是计算机的逻辑基础语言,0和1进行的排列组合,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为先进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能在一个方向,且大多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但是二维码在水平、垂直方向上都能储存信息。另外,一维码是由数字、字母构成,但是二维码可以储存汉字、数字和图片等等。

码上游二维码的基本功能是用户可通过上传的方式将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通过简单的在线编辑排版后转换成二维码。而且通过码上游二维码的文档在线转换功能,可以把PPT,Word,PDF,Excel等48种办公文档格式自动转换成可以通过手机在线查看的格式,方便用户扫码查看各种文档。进入码上游网站了解更多

㈨ 什么是“E0级、E1级、E2级”

  1. E2、E1、E0环保等级的来源:

    E2、E1、E0都是指一个甲醛释放限量等级的环保标准。2001年12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标示了国标E2≤5.0mg/L,国标E1≤1.5mg/L两种限量级别,规定国标E1级的产品可直接用于室内,国标E2级的产品必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室内。

    2004年,在国家标准《胶合板》(GB/T9846.1- 9846.8-2004)中,又标示了E0≤0.5mg/L的限量级别,国标E0级是目前我国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最高标准。

  2. 家具选购必须最高级别吗?

    那是不是非要选择E0等级的产品呢?一般来说,只要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都可以放心选择,不需要盲目追求最高的标准。国家制定的E1环保标准,已经考虑到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可直接用于室内,斯品家居的所采用的密度板的环保等级都是国标E1级,均符合国家标准,环保健康可放心使用。另外,不管选择什么等级的产品,经常通风是最有效的避免装修污染的方法。

㈩ 偏最小二乘回归

matlab里面没有直接调用的partial least squares(PLS).你可能要自己根据运算编啊.

不过你还有一个方法,你可以去下载一个叫chemometrics toolbox的工具装在MATLAB的TOOLBOX.那个TOOLBOX有直接调用的PLS.
偏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找到一组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 用最简的方法求得一些绝对不可知的真值,而令误差平方之和为最小。 通常用于曲线拟合。很多其他的优化问题也可通过最小化能量或最大化熵用最小二乘形式表达。
偏最小二乘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
与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比,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特点是:(1)能够在自变量存在严重多重相关性的条件下进行回归建模;(2)允许在样本点个数少于变量个数的条件下进行回归建模;(3)偏最小二乘回归在最终模型中将包含原有的所有自变量;(4)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更易于辨识系统信息与噪声(甚至一些非随机性的噪声);(5)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中,每一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将更容易解释。
在计算方差和协方差时,求和号前面的系数有两种取法:当样本点集合是随机抽取得到时,应该取1/(n-1);如果不是随机抽取的,这个系数可取1/n。
多重相关性的诊断
1 经验式诊断方法
1、在自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中,有某些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值较大。
2、回归系数的代数符号与专业知识或一般经验相反;或者,它同该自变量与y的简单相关系数符号相反。
3、对重要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其结果不显着。
特别典型的是,当F检验能在高精度下通过,测定系数R2的值亦很大,但自变量的t检验却全都不显着,这时,多重相关性的可能性将很大。
4、如果增加(或删除)一个变量,或者增加(或删除)一个观测值,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重要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置信区间明显过大。
6、在自变量中,某一个自变量是另一部分自变量的完全或近似完全的线性组合。
7、对于一般的观测数据,如果样本点的个数过少,样本数据中的多重相关性是经常存在的。
但是,采用经验式方法诊断自变量系统中是否确实存在多重相关性,并不十分可靠,另一种较正规的方法是利用统计检验(回归分析),检查每一个自变量相对其它自变量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2 方差膨胀因子
最常用的多重相关性的正规诊断方法是使用方差膨胀因子。自变量xj的方差膨胀因子记为(VIF)j,它的计算方法为
(4-5) (VIF)j =(1-R j2)-1
式中,R j2是以xj为因变量时对其它自变量回归的复测定系数。
所有xj变量中最大的(VIF)j通常被用来作为测量多重相关性的指标。一般认为,如果最大的(VIF)j超过10,常常表示多重相关性将严重影响最小二乘的估计值。
(VIF)j被称为方差膨胀因子的原因,是由于它还可以度量回归系数的估计方差与自变量线性无关时相比,增加了多少。
不妨假设x1,x2,…,xp均是标准化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回归系数向量B,它的精度是用它的方差来测量的。B的协方差矩阵为
Cov(B)= σ2 (X'X)-1
式中,σ2是误差项方差。所以,对于回归系数b j,有
Var(b j)= σ2cjj
cjj是(X'X)-1矩阵中第j个对角元素。可以证明,
cjj =(VIF)j
岭回归分析
1 岭回归估计量
岭回归分析是一种修正的最小二乘估计法,当自变量系统中存在多重相关性时,它可以提供一个比最小二乘法更为稳定的估计,并且回归系数的标准差也比最小二乘估计的要小。
根据高斯——马尔科夫定理,多重相关性并不影响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最小方差性。但是,虽然最小二乘估计量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是方差最小的,但是这个方差却不一定小。于是可以找一个有偏估计量,这个估计量虽然有微小的偏差,但它的精度却能够大大高于无偏的估计量。
在应用岭回归分析时,它的计算大多从标准化数据出发。对于标准化变量,最小二乘的正规方程为
rXXb=ryX
式中,rXX是X的相关系数矩阵,ryX是y与所有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向量。
岭回归估计量是通过在正规方程中引入有偏常数c(c≥0)而求得的。它的正规方程为+
(4-8) (rXX+ cI) bR=ryX
所以,在岭回归分析中,标准化回归系数为
(4-9) bR =(rXX+ cI)-1 ryX
2 岭回归估计量的性质
(1)岭回归系数是一般最小二乘准则下回归系数的线性组合,即
(4-10) bR =(I+ crXX-1)-1b
(2)记β是总体参数的理论值。当β≠0时,可以证明一定存在一个正数c0,使得当0< c< c0时,一致地有
(4-11) E|| bR -β||2≤ E|| b -β||2
(3)岭回归估计量的绝对值常比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绝对值小,即
(4-12) || bR ||<|| b ||
岭回归估计量的质量取决于偏倚系数c的选取。c的选取不宜过大,因为
E(bR)=(I+ crXX-1)-1 E (b)=(I+ crXX-1)-1β
关于偏倚系数c的选取尚没有正规的决策准则,目前主要以岭迹和方差膨胀因子为依据。岭迹是指p-1个岭回归系数估计量对不同的c值所描绘的曲线(c值一般在0~1之间)。在通过检查岭迹和方差膨胀因子来选择c值时,其判断方法是选择一个尽可能小的c值,在这个较小的c值上,岭迹中的回归系数已变得比较稳定,并且方差膨胀因子也变得足够小。
从理论上,最佳的c值是存在的,它可以使估计量的偏差和方差的组合效应达到一个最佳水准。然而,困难却在于c的最优值对不同的应用而有所不同,对其选择还只能凭经验判断。
其他补救方法简介
最常见的一种思路是设法去掉不太重要的相关性变量。由于变量间多重相关性的形式十分复杂,而且还缺乏十分可靠的检验方法,删除部分多重相关变量的做法常导致增大模型的解释误差,将本应保留的系统信息舍弃,使得接受一个错误结论的可能和做出错误决策的风险都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模型中,从经济理论上要求一些重要的解释变量必须被包括在模型中,而这些变量又存在多重相关性。这时采用剔除部分相关变量的做法就不符合实际工作的要求。
另一种补救的办法是增加样本容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间、经费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增大样本容量的方法常常是不可行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变量转换的方式,来削弱多重相关性的严重性。一阶差分回归模型有可能减少多重相关性的严重性。然而,一阶差分变换又带来了一些其它问题。差分后的误差项可能不满足总体模型中关于误差项不是序列相关的假定。事实上,在大部分情形下,在原来的误差项是不自相关的条件下,一阶差分所得到的误差项将会是序列相关的。而且,由于差分方法损失了一个观察值,这在小样本的情况下是极不可取的。另外,一阶差分方法在截面样本中是不宜利用的。
1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结果必然受到重叠信息的影响。因此,当人为地采用一些无益的相关变量时,无论从方向上还是从数量上,都会扭曲客观结论。在主成分分析之前,对变量系统的确定必须是慎之又慎的。
2 特异点的发现
第i个样本点(样本量为n)对第h主成分的贡献率是
(5-32) CTR(i)=Fh2(i)/(nλh) (若远超过1/n,为特异点)
3 典型相关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元回归分析、判别分析或对应分析等许多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都可以归结为典型相关分析的一种特例,同时它还是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理论基石。
典型相关分析,是从变量组X中提取一个典型成分F=Xa,再从变量组Y中提取一个成分G=Yb,在提取过程中,要求F与G的相关程度达到最大。
在典型相关分析中,采用下述原则寻优,即
max<F,G>=aX'Yb a'X'Xa=1, b'Y'Yb=1
其结果为,a是对应于矩阵V11-1 V12 V22-1 V21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而b是对应于矩阵V22-1 V21V11-1 V12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这两个最大特征值相同。其中,
V11=X'X,V12=X'Y,V22=Y'Y。
F与G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换算关系。
有时只有一个典型成分还不够,还可以考虑第二个典型成分。
多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1 工作目标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建模方法
设有q个因变量和p个自变量。为了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统计关系,观测了n个样本点,由此构成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表X和Y。偏最小二乘回归分别在X与Y中提取出t和u,要求:(1)t和u应尽可能大地携带它们各自数据表中的变异信息;(2)t和u的相关程度能够达到最大。在第一个成分被提取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别实施X对t的回归以及Y对t的回归。如果回归方程已经达到满意的精度,则算法终止;否则,将利用X被t解释后的残余信息以及Y被t解释后的残余信息进行第二轮的成分提取。如此往复,直到能达到一个较满意的精度为止。若最终对X共提取了多个成分,偏最小二乘回归将通过施行yk对X的这些成分的回归,然后再表达成yk关于原自变量的回归方程。
2 计算方法
首先将数据做标准化处理。X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矩阵记为E0=( E01,…,E0p)n×p,Y的相应矩阵记为F0=( F01,…,F0q)n×q。
第一步 记t 1是E0的第一个成分,t 1= E0w1,w1是E0的第一个轴,它是一个单位向量,即|| w1||=1。
记u 1是F0的第一个成分,u 1= F0c1,c1是F0的第一个轴,并且|| c1||=1。
于是,要求解下列优化问题,即
(7-1)
记θ1= w1'E0'F0c1,即正是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值。
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可得
(7-8) E0'F0F0'E0w1=θ12 w1
(7-9) F0'E0E0'F0c1=θ12 c1
所以,w1是对应于E0'F0F0'E0矩阵最大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而c1是对应于F0'E0E0'F0矩阵最大特征值θ12的单位特征向量。
求得轴w1和c1后,即可得到成分
t 1= E0w1
u 1= F0c1
然后,分别求E0和F0对t 1的回归方程
(7-10) E0= t 1 p1'+ E1
(7-12) F0= t 1r1'+ F1
式中,回归系数向量是
(7-13) p1= E0' t 1/|| t 1||2
(7-15) r1= F0' t 1/|| t 1||2
而E1和F1分别是两个方程的残差矩阵。
第二步 用残差矩阵E1和F1取代E0和F0,然后,求第二个轴w2和c2以及第二个成分t2,u2,有
t 2= E1w2
u 2= F1c2
θ2=< t2, u2>= w2'E1'F1c2
w2是对应于E1'F1F1'E1矩阵最大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而c2是对应于F1'E1E1'F1矩阵最大特征值θ22的单位特征向量。计算回归系数
p2= E1' t 2/|| t 2||2
r2= F1' t 2/|| t2||2
因此,有回归方程
E1= t 2 p2'+ E2
F1= t 2r2'+ F2
如此计算下去,如果X的秩是A,则会有
(7-16) E0= t 1 p1'+…+t A pA'
(7-17) F0= t 1r1'+ …+t A rA'+ FA
由于t1,…,t A均可以表示成E01,…,E0p的线性组合,因此,式(7-17)还可以还原成yk*= F0k关于xj*= E0j的回归方程形式,即
yk*=αk1 x1*+…+αkp xp*+ FAk, k=1,2,…,q
FAk是残差矩阵FA的第k列。
3 交叉有效性
如果多一个成分而少一个样本的预测误差平方和(所有因变量和预测样本相加)除以少一个成分的误差平方和(所有的因变量和样本相加)小于0.952,则多一个成分是值得的。
4 一种更简洁的计算方法
用下述原则提取自变量中的成分t 1,是与原则式(7-1)的结果完全等价的,即
(7-24)
(1)求矩阵E0'F0F0'E0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w1,求成分t 1,得
t 1= E0w1
E1= E0-t 1 p1'
式中, p1= E0' t 1/|| t 1||2
(2)求矩阵E1'F0F0'E1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w2,求成分t2,得
t 2= E1w2
E2= E1-t 2 p2'
式中, p2= E1' t 2/|| t2||2
……
(m)至第m步,求成分tm= Em-1wm,wm是矩阵Em-1'F0F0'Em-1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如果根据交叉有效性,确定共抽取m个成分t1,…,tm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观测模型,则求F0在t1,…,tm上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为
F0= t 1r1'+ …+t mrm'+ Fm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辅助分析技术
1 精度分析
定义自变量成分th的各种解释能力如下
(1)th对某自变量xj的解释能力
(8-1) Rd(xj; th)=r2(xj, th)
(2)th对X的解释能力
(8-2) Rd(X; th)=[r2(x1, th) + …+ r2(xp, th)]/p
(3)t1,…,tm对X的累计解释能力
(8-3) Rd(X; t1,…,tm)= Rd(X; t1) + …+ Rd(X; tm)
(4)t1,…,tm对某自变量xj的累计解释能力
(8-4) Rd(xj; t1,…,tm)= Rd(xj; t1) + …+ Rd(xj; tm)
(5)th对某因变量yk的解释能力
(8-5) Rd(yk; th)=r2(yk, th)
(6)th对Y的解释能力
(8-6) Rd(Y; th)=[r2(y1, th) + …+ r2(yq, th)]/q
(7)t1,…,tm对Y的累计解释能力
(8-7) Rd(Y; t1,…,tm)= Rd(Y; t1) + …+ Rd(Y; tm)
(8)t1,…,tm对某因变量yk的累计解释能力
(8-8) Rd(yk; t1,…,tm)= Rd(yk; t1) + …+ Rd(yk; tm)
2 自变量x j在解释因变量集合Y的作用
x j在解释Y时作用的重要性,可以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 j来测度
VIP j 2=p[Rd(Y; t1) w1j2+ …+ Rd(Y; tm) wmj2]/[Rd(Y; t1) + …+ Rd(Y; tm)]
式中,whj是轴wh的第j个分量。注意 VIP1 2+ …+ VIP p2=p
3 特异点的发现
定义第i个样本点对第h成分th的贡献率Thi2,用它来发现样本点集合中的特异点,即
(8-10) Thi2=thi2/((n-1)s h2)
式中,s h2是成分th的方差。
由此,还可以测算样本点i对成分t1,…,tm的累计贡献率
(8-11) Ti2= T1i2+ …+ Tmi2

Ti2≥m(n2-1)F0.05(m,n-m)/(n2 (n-m))
时,可以认为在95%的检验水平上,样本点i对成分t1,…,tm的贡献过大。
单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1 简化算法
第一步 已知数据E0,F0,由于u 1= F0,可得
w1= E0'F0/|| E0'F0||
t 1= E0w1
p1= E0' t 1/|| t 1||2
E1= E0-t 1 p1'
检验交叉有效性。若有效,继续计算;否则只提取一个成分t 1。
第h步(h=2,…,m) 已知数据Eh-1,F0,有
wh= Eh-1'F0/|| Eh-1'F0||
t h= Eh-1wh
ph= Eh-1' t h/|| t h||2
Eh= Eh-1-th ph'
检验交叉有效性。若有效,继续计算h+1步;否则停止求成分的计算。
这时,得到m个成分t1,…,t m,实施F0在t1,…,t m上的回归,得
F0^= r1t 1+ …+ rmt m
由于t1,…,t m均是E0的线性组合,即
t h= Eh-1wh= E0wh*
所以F0^可写成E0的线性组合形式,即
F0^= r1 E0w1*+ …+ rm E0wm*= E0[r1 w1*+ …+ rm wm*]
最后,也可以变换成y对x1,…,x p的回归方程
y^= α0+α1x1+ …+αp xp

热点内容
微信视频如何重新缓存 发布:2025-01-21 04:44:41 浏览:879
pdf压缩文件大小 发布:2025-01-21 04:40:24 浏览:798
linux解压文件到指定 发布:2025-01-21 04:38:36 浏览:874
自己做的安卓app怎么下载 发布:2025-01-21 04:35:07 浏览:163
机顶盒加密频道 发布:2025-01-21 04:26:48 浏览:318
腾讯应用加密 发布:2025-01-21 04:24:38 浏览:988
无法访问f 发布:2025-01-21 04:24:36 浏览:539
sql实时 发布:2025-01-21 04:24:27 浏览:998
怎么在linux服务器上配ip地址 发布:2025-01-21 04:22:10 浏览:251
咖搭姆编程 发布:2025-01-21 04:19:45 浏览: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