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传统成本计算法

传统成本计算法

发布时间: 2022-07-18 00:33:47

‘壹’ 传统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如果生产的产品使用的原料种类很多,制成的产品的品种也很多,建议你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第一种方法叫做作业法,这是一种新型的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1、将某种产品制造的全过程人为地分成若干个作业组,将每个作业组的制作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记录下来;2、月底将该产品的所有作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分别加总;3、加上期初在制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减去期末盘点的在制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得到该产品当月入库产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4、将当月发生的待分摊的制造费用(或称:间接费用)按适当的分配方式(或是用工时,或是用主要原料的数量等)分配到各种产成品上去。计算出各种产成品的成本总金额;5、分别将当月各种入库产成品的成本总金额除以入库数量,得到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第二种方法叫做定额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1、利用将要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工艺流程,先计算出它们每个品种要消耗的料(各种材料)、工、费的定额数量;2、如果生产的产品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利用将要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工艺流程,计算出它们每个品种在每道工序的在制品(或半成品)要消耗的料(各种材料)、工、费的定额数量;3、月底将各种产品的所有作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定额数量分别加总;4、加上期初在制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的定额数量,减去期末盘点的在制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的定额数量。得到该产品当月入库产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的定额数量;5、再将当月入库产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的定额数量换算成实际用量;譬如当月生产A、B、C3种产品它们分别消耗定额工时3000工时、5000和2000工时,当月实际消耗总工时为10600工时,将定额工时化为实际工时:A产品当月消耗实际工时=(10600÷10000)×3000=3180(工时)B产品当月消耗实际工时=(10600÷10000)×5000=5300(工时)C产品当月消耗实际工时=(10600÷10000)×2000=2120(工时)6、将当月发生的待分摊的制造费用(或称:间接费用)按适当的分配方式(或是用工时,或是用主要原料的数量等)分配到各种产成品上去。计算出各种产成品的成本总金额;7、分别将当月各种入库产成品的成本总金额除以入库数量,得到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比较繁琐(要登记每个作业的直接成本),但是计算结果比较精确;第二种方法比较简单(只要统计月产量就能计算出定额成本),但是不是很精确。

‘贰’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间接费用界限的区别

在传统成本法下,间接费用指制造成本,就经济内容来看,只包括与生产产品直接、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全厂生产、销售产品和筹集生产资金的支出作为期间费用。

在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则是完全成本,所有费用只要合理有效,都是对最终企业价值有益的支出,都应计入生产成本。它强调的是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直接、间接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期间费用归集的是所有不合理的、无效的支出。

2、信息准确性的区别

传统成本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目的是把辅助部门归集的制造费用以一种平均线性方式的分配到各产品,没有考虑实际生产中产品消耗与费用的配比问题,只能是一种“绝对不准确”的信息。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可视为一种相对准确的信息。

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着眼于费用、成本的来源,将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在分配间接费用时,选择多样化的分配标准(成本动因),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并将按人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比重降到最低限度,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如果把产品的成本视为靶心,作业成本法虽然不能每次都击中这靶心,但是却能始终如一地击中靶的外环和中环。

3、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方式的区别

传统成本法下的管理生产系统是一种由前向后推的生产系统。即生产从原材料开始进入第一生产工序,第一工序完工后的半成品转入到第二生产工序,依次类推按部就班,直至最终形成完工产品,从而传统的成本质量管理一般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半成品和完工产品的质量检测上,出现问题,及时修补或剔除。

而作业成本法下的生产管理系统一般为适时生产系统,它与传统生产不同,是由后向前拉的一种逆推似的生产系统,企业的生产程序环环相扣,衔接非常紧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收益,也使得企业减少了存货带来的费用。

作业成本法下的质量管理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把好自我生产关口,实现自我质量监督,发现废次品,立刻在本生产工序中纠正。

4、分配基准特性的区别

传统成本法主要采用单一的人工工时等财务变量为分配基准,而忽略了一套良好的非财务变量,因而丧失了一些改善公司管理的有利机会。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基础是多元的,不但强调如人工工时、机械工时、生产批量、产品的零部件数量等财务变量,也强调如工艺变更指令、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等非财务变量。

采用多元分配基准,提高了产品与其实际消耗费用的相关性,使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以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增加“顾客价值”。

5、适用条件的区别

传统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结构单一、制造费用的数额相对较小,且其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有事实上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产品品种繁多、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较好地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度不满意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

(2)传统成本计算法扩展阅读

作业成本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设定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目标、范围,组成实施小组;

作业成本的实施必须目标明确,即决策者如何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实施范围是作业成本的实施的部门,作业成本可以在全企业实施也可以在独立核算的部门实施,作业成本的实施主体必须明确。

为实施作业成本必须组建作业成本实施小组,小组由企业的领导牵头,包括企业的会计负责人以及相关的人员。国外作业成本实施时一般由企业内部的人员和外部的专业咨询人员组成专门实施小组,外部专业的咨询人员具有作业成本的实施经验,使得实施可以借鉴其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2)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收集相关信息;

此步的目的是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理清企业的成本流动过程,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各个部门对成本的责任,便于设计作业以及责任控制体系。

(3)建立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在对企业的运作进行充分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主要确定以下内容:企业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的确定,包括他们的分类,与各个组织层次的关系,各个计算对象的责任主体,资源作业分配的成本动因,资源到作业的分配关系作业到作业产品的分配关系建立。

(4)选择/开发作业成本实施工具系统;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比传统成本丰富的信息,是建立在大量的计算上的。作业成本的实施离不开软件工具的支持,软件工具有助于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有助于对信息进行分析。作业成本软件系统提供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构造工具,可以帮助建立和管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并完成作业成本核算。

(5)作业成本运行;

在建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输入具体的数据,运行作业成本法。

(6)分析解释作业成本运行结果;

对作业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如成本偏高的原因,成本构成的变化等;

(7)采取行动。

针对成本核算反映的问题采取行动。如提高作业效率,考核组织和员工,改变作业的执行方式,消除无价值的作业。

企业是一个变化的实体,在作业成本正常运行后,还需要对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进行维护,以使其能够反应企业的发展变化。伴随企业的运行,作业成本的运行、解释和行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叁’ 传统成本法基本原理

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指产品、劳务、工程项目等在生产经营活动前,根据预定的目标所预先制定的成本。这种预计成本与目标管理的方法结合起来,就称 为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一般指单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估计成本等,而标准成本相对来讲是一种较科学的目标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是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据此可以达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重点,借此可以促成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并据以进行经济业绩考评。

‘肆’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作业成本计算
法不仅是一种
成本计算
方法,更是成本计算与
成本管理
的有机结合。作业成本计算法基于资源耗用的
因果关系
进行成本分配:根据作业活动耗用资源的情况,将资源耗费分配给作业;再依照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情况,把
作业成本
分配给成本对象。
1.资源
资源是企业生产耗费的原始
形态
,是成本产生的源泉。企业作业活动系统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属于资源。一个
企业的资源
包括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间接
制造费用
等。
2.作业
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动作,它是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中最小的成本归集
单元
。作业贯穿产品
生产经营
的全过程,从产品设计、
原料
采购、生产加工,直至产品的发运销售。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
工序
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
3.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
因素
,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的诱因。成本动因通常以作业活动耗费的资源来进行度量,如质量检查
次数

用电
度数等。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
依据
。成本动因又可以分为
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

4.
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又称
成本库
,是指构成一个业务过程的相互联系的作业集合,用来汇集业务过程及其产出的成本。换言之,按照统一的作业动因,将各种资源耗费项目归结
在一起
,便形成[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有助于企业更明晰地分析一组相关的作业,以便进行作业管理以及
企业组织机构

责任中心
的设计与考核。

‘伍’ 什么是传统成本计算法

传统成本法指企业支持成本分摊的方法,所谓支持成本指支持产品或服务完成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成本费用。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一般分为三部分,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对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中去。传统成本核算系统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它运用了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动因,而企业以不同数量、规格和不同复杂程度生产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时,这样的分配比率将导致不准确的产品成本。而如今,许多企业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技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小批量,并能快速、高质量地生产出个性化强、品种多、批量小的产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生产状态由“多人操作一台机器”转变为“一人操作多台机器”。因而,固定制造费用占有的产品制造成本比例大幅度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管理者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作革命性变革,要求把成本核算的重点从直接人工转移到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上,以便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陆’ ERP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哪些

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之一。它的关键是计算各机械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中应该计人成品成本的部分。正因为这样,所以计算时需要正确地将各机械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在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而对这项工作而言,其关键又在于准确理解广义在产品的含义,正确确定广义在产品的数量及其约当产量或其定额工时。

逐步结转分步法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是将各个生产步骤所耗用的成本。综合之后再记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中。半成品成本的逐步结转可以按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结转。

因此,逐步结转分步法,又有按实际成本逐步结转法与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逐步结转法之分。

按实际成本逐步结转法是指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费用,应该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而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

因为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单位成本的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要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按计划成本逐步结转法是指采用这种结转方法时,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计划单位成本来进行核算,在半成品实际成本算出以后,再计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率,调整所耗半成品成本差异。

‘柒’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计算方法有6种,具体分为:

1、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是工业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简单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复杂生产。

2、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主要包括:

(1)单件、小批生产的重型机械、船舶、精密工具、仪器等制造企业。

(2)不断更新产品种类的时装等制造企业。

(3)新产品的试制、机器设备的修理作业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器具、模具的制造等,亦可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3、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连续加工的先后顺序,根据生产步骤所汇集的成本,费用和产量记录,计量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骤之间移动而顺序结转的一种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和各步骤的半成品。

4、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各生产步骤只归集计算本步骤直接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结转本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分别与完工产品直接联系,本步骤只提供在产品成本和加入最终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独立、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平行地把份额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

5、作业成本核算法又称ABC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6、分类法是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分类法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7)传统成本计算法扩展阅读: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

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热点内容
iis配置php5 发布:2025-01-21 14:08:19 浏览:273
凯叔讲故事为什么联系不到服务器 发布:2025-01-21 13:56:50 浏览:386
linux镜像文件下载 发布:2025-01-21 13:34:36 浏览:217
百度云破解解压 发布:2025-01-21 13:33:50 浏览:896
冰箱压缩机拆卸视频 发布:2025-01-21 13:33:50 浏览:963
压缩空气体积 发布:2025-01-21 13:27:21 浏览:472
百度地图存储位置 发布:2025-01-21 13:26:28 浏览:90
搬砖脚本怎么写 发布:2025-01-21 13:19:06 浏览:716
感动人物拍摄脚本 发布:2025-01-21 13:09:12 浏览:681
插件编程用 发布:2025-01-21 13:04:07 浏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