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全码
⑴ 在数据库关系模型中字段指的是什么
字段也就是关系模型中二维表的列,也叫做属性。
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共有十三个,它们分别是:
1、关系:一个关系对应着一个二维表,二维表就是关系名。
2、属性和值域:在二维表中的列,称为属性。属性的个数称为关系的元或度。列的值称为属性值;属性值的取值范围为值域。
3、关系模式:在二维表中的行定义,即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
4、元组:在二维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5、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6、键或者码:如果在一个关系中存在这样的一个属性,使得在该关系的任何一个关系状态中的两个元组,在该属性上的值的组合都不同,即这些属性的值都能够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则称这些属性为该关系的键或者码。
7、超键或者超码:如果在关系的一个键中移去某个属性,它仍然是这个关系的键,则称这样的键为关系的超键或者超码。
8、候选键或者候选码:如果在关系的一个键中不能移去任何一个属性,否则它就不是这个关系的键,则称这个被指定的候选键为该关系的候选键或者候选码。
9、主键或者主码:在一个关系的若干候选键中指定一个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则称这个被指定的候选键为该关系的主键或者主码。
10、全键或者全码:一个关系模式中的所有属性的集合。
11、主属性和非主属性:关系中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中的属性为非主属性。
12、外键或者外码:关系中的某个属性虽然不是这个关系的主键,或者只是主键的,但它却是另外一个关系的主键时,则称之为外键或者外码。
13、参照关系与被参照关系:是指以外键相互联系的两个关系,可以相互转化。
⑵ 数据库中的码是什么含义
数据库码是数据库中唯一能标识一个记录值的内部记录标志符。
相关介绍:
数据库码通常包括“域号”、“页号”、“行号”等部分。当记录存入数据库时,数据库就自动赋给它一个关键码。使用关键码可以加速存取记录的速度,于中文数据,数据库字符编码的设置应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数据库全码扩展阅读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如ASCII(1963年)和EBCDIC(1964年)这样的字符集逐渐成为标准。但这些字符集的局限很快就变得明显,于是人们开发了许多方法来扩展它们。
对于支持包括东亚CJK字符家族在内的写作系统的要求能支持更大量的字符,并且需要一种系统而不是临时的方法实现这些字符的编码。
为了扩充ASCII编码,以用于显示本国的语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标准,由此产生了 GB2312、BIG5、JIS等各自的编码标准。
⑶ 网页数据库代码大全
是前面建立的数据集对象,open 是它的一个方法,sql 就是执行的命令,这里就是查询语句, conn 就是前面定义的数据库连接组件,后面参数“1,1”,这是读取
⑷ 数据库中简述函数依赖的含义
要理解范式,首先必须对知道什么是关系数据库,如果你不知道,我可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说一下:关系数据库就是用二维表来保存数据。表和表之间可以……(省略10W字)。
然后你应该理解以下概念:
实体: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以被区别的事物。比如“一个学生”、“一本书”、“一门课”等等。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事物”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也可以是虚拟的,不如说“老师与学校的关系”。
属性:教科书上解释为:“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由此可见,属性一开始是个逻辑概念,比如说,“性别”是“人”的一个属性。在关系数据库中,属性又是个物理概念,属性可以看作是“表的一列”。
元组:表中的一行就是一个元组。
分量:元组的某个属性值。在一个关系数据库中,它是一个操作原子,即关系数据库在做任何操作的时候,属性是“不可分的”。否则就不是关系数据库了。
码:表中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者属性组),如果这样的码有不止一个,那么大家都叫候选码,我们从候选码中挑一个出来做老大,它就叫主码。
全码:如果一个码包含了所有的属性,这个码就是全码。
主属性:一个属性只要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主属性。
非主属性:与上面相反,没有在任何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非主属性。
外码:一个属性(或属性组),它不是码,但是它别的表的码,它就是外码。
二、6个范式
好了,上面已经介绍了我们掌握范式所需要的全部基础概念,下面我们就来讲范式。首先要明白,范式的包含关系。一个数据库设计如果符合第二范式,一定也符合第一范式。如果符合第三范式,一定也符合第二范式…
⑸ 数据库全键是什么
全键,也称全码。
是关系模型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键。
⑹ 什么是候选码、主码、全码、外码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一个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且他的真子集不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这个属性或属性组做候选码。
主码:主码一般指主关键字。主关键字是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它的值用于唯一地标识表中的某一条记录。在两个表的关系中,主关键字用来在一个表中引用来自于另一个表中的特定记录。
全码:All-key关系模型的所有属性组组成该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即所有属性当作一个码。若关系中只有一个候选码,且这个候选码中包含全部属性,则该候选码为全码。
外码:某个关系的主码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此时该主码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码。
(6)数据库全码扩展阅读:
主码作用:
1、保证实体的完整性;
2、加快数据库的操作速度;
3、在表中添加新记录时,ACCESS会自动检查新记录的主键值,不允许该值与其他记录的主键值重复;
4、ACCESS自动按主键值的顺序显示表中的记录。如果没有定义主键,则按输入记录的顺序显示表中的记录。
参考资料:网络-候选码
网络-主码
⑺ 数据库 什么时候出现全码的情况
数据库 什么时候出现全码的情况
候选码(Candidatekey)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简单的情况: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⑻ 数据库中一些编码
GUID(全局统一标识符)是指在一台机器上生成的数字,它保证对在同一时空中的所有机器都是唯一的。通常平台会提供生成GUID的API。生成算法很有意思,用到了以太网卡地址、纳秒级时间、芯片ID码和许多可能的数字。GUID的唯一缺陷在于生成的结果串会比较大。”
1.一个GUID为一个128位的整数(16字节),在使用唯一标识符的情况下,你可以在所有计算机和网络之间使用这一整数。
2.GUID
的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其中每个
x
是
0-9
或
a-f
范围内的一个十六进制的数字。例如:337c7f2b-7a34-4f50-9141-bab9e6478cc8
即为有效的
GUID
值。
3.世界上(Koffer注:应该是地球上)的任何两台计算机都不会生成重复的
GUID
值。GUID
主要用于在拥有多个节点、多台计算机的网络或系统中,分配必须具有唯一性的标识符。
4.在
Windows
平台上,GUID
应用非常广泛:注册表、类及接口标识、数据库、甚至自动生成的机器名、目录名等。
编程工具通常都有生成这些GUID的方法:
在delphi里用cltr+G生成
也可以用CoCreateGuid()函数
⑼ 建立一个关于系、学生、班级、学会等诸信息的关系数据库。
(1)关系模式如下:
学生:S(Sno,Sname,Sbirth,Dept,Class,Rno)
班级:C(Class,Pname,Dept,Cnum,Cyear)
系:D(Dept,Dno,Office,Dnum)
学会:M(Mname,Myear,Maddr,Mnum)
(2)每个关系模式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
A、学生S (Sno,Sname,Sbirth,Dept,Class,Rno) 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
SnoàSname,SnoàSbirth,SnoàClass,ClassàDept,DEPTàRno
传递依赖如下:
由于SnoàDept,而DeptàSno ,DeptàRno(宿舍区)
所以Sno与Rno之间存在着传递函数依赖。
由于ClassàDept,Dept à Class,DeptàRno
所以Class与Rno之间存在着传递函数依赖。
由于SnoàClass,ClassàSno,ClassàDept
所以Sno与Dept之间存在着传递函数依赖。
B、班级C(Class,Pname,Dept,Cnum,Cyear)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
ClassàPname,ClassàCnum,ClassàCyear,PnameàDept.
由于ClassàPname,PnameàClass,PnameàDept
所以C1ass与Dept之间存在着传递函数依赖。
C、系D(Dept,Dno,Office,Dnum)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
DeptàDno,DnoàDept,DnoàOffice,DnoàDnum
根据上述函数依赖可知,Dept与Office,Dept与Dnum之间不存在传递依赖。
D、学会M(Mname,Myear,Maddr,Mnum)的最小函数依赖集如下:
MnameàMyear,MnameàMaddr,MnameàMnum
该模式不存在传递依赖。
(3)各关系模式的候选码、外部码,全码如下:
A、学生S候选码:Sno;外部码:Dept、Class;无全码
B、班级C候选码:Class;外部码:Dept;无全码
C、系D候选码:Dept或Dno;无外部码;无全码
D、学会M候选码:Mname;无外部码;无全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