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教案
❶ 幼大班20以内的加减混合手指算的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整理和归纳计算规律。
2、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并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蘑菇图形、 计算题目。
活动过程:
一、通过例题再现,唤起幼儿的回忆
1、 小明买了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
2、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教师引出:9+2=11。
3、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个红苹果,还剩几个?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4、示图片,在列式和计算中,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的联系。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2)因为 9加 2得 11,所以 11减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二、 小兔采蘑菇
1、出示“小兔采蘑菇”的例题场景,请幼儿观察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想一想。
教师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并归纳出进位加法可以用“凑十”的方法。
2、再列出两道减法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归纳出退位减法的方法。
3、采蘑菇比赛。每个蘑菇旁边是一道算式,完成计算后,如果正确,就直接跳到下一题,如果错误,则一起纠正比一比谁采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后选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组幼儿。
三、作业练习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分发计算蓝本子。
2、幼儿独立完成二十以内加减法测试2。
❷ 幼儿园大班列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教案
1.十几减9 教学内容: P12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关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 9+( )=11 9+( )=15 9+( )= 12 9+( )= 16 9+( )=13 9+( )=17 9+( )=14 9+( )=18 二、新课: 1.教学例1。 ①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板书:9+2=11 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 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 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这样,比较快。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 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 根据意思列出算式。 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2)教学14-9=5,方法同上。 课间活动。 3。教学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学例4。 学生试着完成题目。 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一的第1、2题。 十几减9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12——15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3)听算练习 (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❸ 大班 我是中国人 计算教案有哪些
教案:
1、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动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❹ 幼儿园一期一期加法竖式计算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理解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游戏中的简单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5以内的加法算式若干,小花(1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苹果树的图片(树上2个绿色的苹果,4个红色的苹果),列式用的卡片若干。 2、幼儿分组活动材料: 1)、编有3、4、5、6的号码大树四棵,写有6以内加法式子的树叶若干; 2)、分别编上2、3、4、5、6号码车厢的火车,写有6以内加法的算式的火车票若干; 3)、盘子上摆放6只鸭子(1只大鸭、5只小鸭,两只戴帽子、四只没戴帽子,3只红色,3只黄色); 4)、服装柜上有6件服装(3件上衣、3条裤子,2件红色、4件黄色,1件厚的、5件薄的)
❺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如何开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标指出:计算应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计算教学中把计算作为专门技能学习显然是不够的,要达到新课标要求,“创设情境”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因为有了情景,计算教学才有了生命活力,才能展现数学课堂魅力。
数学中的情景应该是有价值的,而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应该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知识体系密切关系的,让学生“触景生思”,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的数学联想,比较容易唤起学生内部正在休眠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和兴趣情境。
怎样让现实情境为计算教学更好地服务?首先要明确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目的之一是加强枯燥、单调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目的之二是借助现实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的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算理算法,把学生从机械、无效的繁杂运算中解放出来。其次,计算教学的本质是算理算法:通过学习,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技巧―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这是计算教学的目的。情境导入是手段,现实情境要为计算教学服务,两者关系不能颠倒。教材中不难发现,大部分计算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和数量关系都是比较简单的,表明分析数量关系不是目的,借助情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计算的意义才是根本。
二、重视算理和算法教学,优化算法
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内容都应该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维活动。计算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计算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算理和算法,学生就便于灵活、简便地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叶澜教授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他们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类、评价,从而找到最优算法,形成计算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数感
“新课标”首次提出“数感”一词。概括地说,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如四年级教学简便计算时,对25、4、125、8这几个数的敏感等。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能力,并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但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认真扎实地学习知识,更需要及时有效的反馈练习,通过一些必要练习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知,附着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久而久之,达到强化数感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计算错误从表面看是“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老师首先要做好示范:板演符合规范,既言传又身教。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第一,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第二,验算的习惯 。拥有一种好习惯,将受益终生。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日常教学中忽略验算教学,这是我今后教学要注意的地方。为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提高解题正确率,教师必须确立“凡做题必验算”的思想,教会学生验算方法,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一定要首先做到,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验算习惯。
培养学生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计算课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特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儿童兴趣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多媒体整合,为学生创造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让学生变得乐学、爱学。
❻ 浅谈如何在面上中学开展《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内容枯燥、严谨,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在高中阶段才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难度大,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
一、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教材,分散难点
新课标指出:“学习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教学是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是算法教学的必要的延续。
教科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使用的编程语言是VisualBasic6.0。它和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书籍一样,先花大量的篇幅介绍与VB语言开发环境及语法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而后才开始程序三种基本结构的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对内容进行调整,改变了教材中原有知识的逻辑结构顺序。这样学生可以边用边学,以用促学。
教师在每节课教学过程中都以简单有趣的小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让学生对算法和程序设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摩、模仿、尝试等阶段逐渐到学生能独立操作。开始选择的例子比较简单,如“在屏幕上输出‘studyVB’”、“已知三边之长求三角形面积”、“计算前100个自然数之和”等。在此过程中适当忽略VB的可视化开发环境,其中数据的输入只要求用inputbox()函数完成,数据的输出直接用print语句在窗体完成,整个事件只要求由命令按钮command1_click()来触发,这样的目的一方面是减少太多新知识对学生学习算法思想的干扰,将难点分散,另一方面控件少的程序也更容易上机调试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其次教师应联系学生的数学知识,进行算法与程序设计练习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计算机解决问题,必须严格地按步骤进行,这和我们平时解决问题是有区别的。因此在算法设计中,应将解题的每一步都想清楚,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许多同学刚开始不太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选教学案例,联系学生的数学知识,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出发,进行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练习。学生刚刚学习过海伦公式,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教学中可采用“已知三边长利用该公式来求三角形的面积”这个例子。因为学生有数学基础,只要将解题步骤稍加修改就写出如下算法:
1.输入三边长;
2.求面积;
3.利用海伦公式s=p(p-a)(p-b)(p-c),p=a+b+c2,求出面积s;
4.输出面积s;
5.结束程序。
根据此算法编写好程序,在调试运行中发现如果三边长为10,10,30时就不会输出结果。那么是为什么呢?学生很快就想到这样的三条边是组不成三角形的,怎么改?自然是输入的a、b、c要先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组成三角形的,所以要在第二步之前添加一句,“如果不能同时满足,就输出‘输入数据错误’,转5;否则转2”。通过以上的例子,既体会到了算法的严谨性,学生也学会了顺序和选择两种结构的算法描述。
教师还用趣味数学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讲解“水仙花数”、“百鸡百钱”、“韩信点兵”、“棋盘上的麦粒”、“鸡兔同笼”等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大家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一题多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编程能力
学生固有的认识框框和习惯的思维方式是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一大障碍。只有多实践才能体会和认识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由于课时限制,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等方法,精心选择一道例题,让它由浅入深循序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对弄清基本概念,提高解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都是有益的。例如,对于“求s=1+2+3+4+5+6的一个算法”就可以拓展以解决一类问题,如s=12+22+32+42+52+62,s=1+12+13+14+15+16,s=1-2+3-4+5-6,s=1×2×3×4×5×6等许多问题。这样引导学生对比for-next以及do-loop循环的语法及适用情况。通过“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效率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四、教师应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调试程序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不能忽视技术,但我们强调的技术不再是以前那种“软件说明书”式的操作。实际上对学生来说,犯的错误具有共性,主要是标点符号错误,比如“:”和“;”,关键词与变量名之间没有空格,语句书写不完整,有if没有endif,有for没有next,变量名、对象名引用时出现拼写错误等,其实学生只要掌握一点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上机效率。通过训练学生不但能自己调试程序,更能加深对程序的理解,尤其是到循环结构以后,这种作用就更明显了,而且这种能力完全可以迁移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新课程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存在着很大的探索空间。对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不断进行创新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教师不再只是教学者,更应该成为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师应加强教学反思,才能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