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推荐算法
㈠ 如何做好“推荐算法”有哪些常见的错误需要避免
在这里share一下。
1、推荐算法的构成
一套标准的推荐算法,需要四个组成部分
第一:数据源,行为基础数据的筛选;通常,推荐算法来源于用户行为的采集,简单说就是行为数据越丰富,样本覆盖率越全面,结果越准确;如果采样有偏差,那么结果就会有偏差。
举例1:游戏推荐算法,我们之前限于采样技术水平和处理能力,用的是登陆用户玩过的游戏历史,那么推荐结果就会偏重于需要登陆的游戏。而随着技术提升用全部用户玩过的游戏历史,就更全面了。
举例2:在搜索引擎中,对关键词做推荐,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基于广告主的竞价记录;另一种是基于网民的搜索行为;前一种专业性更强,噪音小;后一种覆盖面广,噪音大,各有利弊,根据业务诉求选择。
推荐算法,通常来源于用户的行为记录,比如关键词推荐用用户搜索历史,电商推荐用用户购物历史,游戏推荐用玩家玩游戏的历史,然后基于算法给出相关度,再排序展示 ;但这不绝对,也有并非基于用户行为记录的推荐原理,比如基于用户身份特征或其他地区、网络环境等特征,限于篇幅和常见的业务诉求,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
行为基础数据必要时要做一些去除噪音的工作,比如你通过日志分析玩家游戏历史,或用户购物历史,至少知道把各搜索引擎和工具的抓取痕迹过滤出去,否则结果是很难看的。
算法很多种,网上可以搜到很多,就算搜不到,或者搜到了看不懂,自己编也不难的(我就编过,效果自以为还不错,但是的确不如人家专业的算法效果好,所以适合练手,不适合出去吹牛)
不同算法差异还是蛮大的,需要理解一下业务诉求和目标特征来选择。这个我真心不是高手,我们同事讲的算法我都没能理解,就不多说了。微博上的“张栋_机器学习"和"梁斌penny"都是算法高手,大家可以多关心他们的微博。
第三:参数!
绝对不要认为用到了好的算法就可以了!算法往往会基于一些参数来调优,这些参数哪里来?很不好意思的告诉你,大部分是拍脑袋出来的。但是你拍脑袋出来后,要知道去分析结果,去看哪里对,哪里错,哪里可以改,好的算法可以自动调优,机器学习,不断自动调整参数达到最优,但是通常可能需要你不断手工去看,去看badcase,想想是什么参数因素导致的,改一下是否变好?是否引入新的bad case?
第四:校验!
校验一种是人工做盲测,A算法,B算法的结果混淆,选案例集,看哪个效果好;或A参数、B参数混淆,同理测试。通过盲测选择认为更合理的算法、更适宜的参数.
以上是个人认为,做好推荐算法的步骤
下面说一下常见问题
1、以为有了算法就ok了,不对参数优化,不做后续的校验和数据跟踪,效果不好就说算法有问题,这种基本属于工作态度的问题了。
2、对样本数据的筛选有问题,或缺乏必要的噪音筛查,导致结果噪音多。比如你有个推广位天天摆着,导致用户点击多,然后导致后台行为数据里它和谁的关联都高,然后不管用户到哪里都推荐这个玩意,这就是没有足够筛查。
3、热度影响
我说一下最简单的推荐算法
同时选择了A和B的人数作为A与B的关联度。
这个实现最简单,也最容易理解,但是很容易受热度影响
我曾经注意过某个热门图书电商网站,推荐的关联书籍一水的热门书籍,就是这个问题。
这些是非常简单但是又非常容易出现的,关联误区。
4、过于求全
现在也遇到一些朋友,一提到推荐算法或者推荐系统,就说我这个要考虑,那个要考虑,不管是行为记录,还是用户特征,以至于各种节日效应,等等等等,想通过一个推荐系统完全搞定,目标很大,所以动作就极慢,构思洋洋洒洒做了很多,实现起来无从下手,或者难以寸进;我觉得,还是量力而行,从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开始,先做到比没有强,然后根据不断地数据校验跟踪,逐渐加入其他考虑因素,步步前进,而不要一上来就定一个宏伟的庞大的目标;此外要考虑实现成本和开发周期,对于大部分技术实力没有网络,腾讯,淘宝那么强的公司而言,先把简单的东西搞好,已经足够有效了,然后在运营数据的基础上逐次推进,会越来越好;有些公司是被自己宏大的目标搞的焦头烂额,最后说,哎,没牛人搞不定啊。嗯,反正他们的目标,我显着是搞不定的。就这些,希望有所帮助
㈡ 算法推荐服务是什么
算法推荐服务是:在本质上,算法是“以数学方式或者计算机代码表达的意见”。其中,推荐系统服务就是一个信息过滤系统,帮助用户减少因浏览大量无效数据而造成的时间、精力浪费。
并且在早期的研究提出了通过信息检索和过滤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者开始通过预测用户对推荐的物品、内容或服务的评分,试图解决信息过载问题。推荐系统由此也作为独立研究领域出现了。
用算法推荐技术是指: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是指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
基于内容的推荐方法:根据项的相关信息(描述信息、标签等)、用户相关信息及用户对项的操作行为(评论、收藏、点赞、观看、浏览、点击等),来构建推荐算法模型。
是否推荐算法服务会导致信息窄化的问题:
推荐技术并不是单纯地“投其所好”。在一些专家看来,在推荐已知的用户感兴趣内容基础上,如果能深入激发、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那么算法就能更好地满足人对信息的多维度诉求。
在外界的印象里,个性化推荐就像漏斗一样,会将推荐内容与用户相匹配,倾向于向用户推荐高度符合其偏好的内容,致使推荐的内容越来越窄化。
但与外界的固有认知相反,《报告》认为在行业实践中,互联网应用(特别是位于头部的大型平台)有追求算法多样性的内在动力。
在对行业内代表性应用的数据分析后,《报告》发现,阅读内容的类型数量是否够多、所阅读内容类型的分散程度是否够高,与用户是否能长期留存关联密切,呈正相关。上述两项指标对用户长期留存的作用,可以与信息的展现总量、用户的停留时长、用户阅读量等指标的影响相媲美。
㈢ 反向传播算法的介绍
反向传播算法(英: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简称:BP算法)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常被用来训练多层感知机。 于1974年,Paul Werbos[1]首次给出了如何训练一般网络的学习算法,而人工神经网络只是其中的特例。不巧的,在当时整个人工神经网络社群中却无人知晓Paul所提出的学习算法。直到80年代中期,BP算法才重新被David Rumelhart、Geoffrey Hinton及Ronald Williams[2][3]、David Parker[4]和Yann LeCun[5]独立发现,并获得了广泛的注意,引起了人工神经网络领域研究的第二次热潮。BP算法是Delta规则的推广,要求每个人工神经元(节点)所使用的激励函数必须是可微的。BP算法特别适合用来训练前向神经网络。
㈣ 地球上有知道反面选择算法是什么的吗谢谢!
传统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对于新发生故障的误诊率较高,提出了将反面选择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故障诊断方法对已知故障类型和未知故障类型都具有较准确的诊断能力.往复压缩机气阀的故障诊断实例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㈤ 什么是社交电商
社交化电子商务,是指将关注、分享、沟通、讨论、互动等社交化的元素应用于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现象。具体而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社交化电子商务,既体现在消费者购买前的店铺选择、商品比较等,又体现在购物过程中通过IM、论坛等与电子商务企业间的交流与互动,也体现在购买商品后消费评价及购物分享等。从电子商务企业的角度来看,通过社交化工具的应用及与社交化媒体、网络的合作,完成企业营销、推广和商品的最终销售。
目前社交化电商用我最通俗的理解,那就是通过基于社交软件,让用户形成传播的平台。主打分享和拼团模式为主。而模式也分为了淘客模式和供应商直供模式!
㈥ 推荐算法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长期刷网页的人会有一个感觉,每天花了大量的时间看头条新闻,结果偶尔打开电视,发现错过了很多重要有意义的新闻,说明算法推荐方式本身有缺陷,它并没有足够全面的掌控用户喜好,结果就是大家获取到的信息是片面的。
㈦ 反算法有哪些
包括线性反演和非线性反演
线性反演包括:最速下降、高斯反演、马垮塌反演
非线性反演包括: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等
看你要做什么了,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反演方法,不过非线性反演计算时间长,你可要注意哦。
㈧ 反向传播算法的算法简介
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是目前用来训练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最常用且最有效的算法。其主要思想是:
(1)将训练集数据输入到ann的输入层,经过隐藏层,最后达到输出层并输出结果,这是ann的前向传播过程;
(2)由于ann的输出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误差,则计算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并将该误差从输出层向隐藏层反向传播,直至传播到输入层;
(3)在反向传播的过程中,根据误差调整各种参数的值;不断迭代上述过程,直至收敛。
反向传播算法的思想比较容易理解,但具体的公式则要一步步推导,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公式的推导过程。
1.
变量定义
上图是一个三层人工神经网络,layer1至layer3分别是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如图,先定义一些变量:
表示第层的第个神经元连接到第层的第个神经元的权重;
表示第层的第个神经元的偏置;
表示第层的第个神经元的输入,即:
表示第层的第个神经元的输出,即:
其中表示激活函数。
2.
代价函数
代价函数被用来计算ann输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常用的代价函数是二次代价函数(quadratic
cost
function):
其中,表示输入的样本,表示实际的分类,表示预测的输出,表示神经网络的最大层数。
3.
公式及其推导
本节将介绍反向传播算法用到的4个公式,并进行推导。如果不想了解公式推导过程,请直接看第4节的算法步骤。
首先,将第层第个神经元中产生的错误(即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定义为:
本文将以一个输入样本为例进行说明,此时代价函数表示为:
公式1(计算最后一层神经网络产生的错误):
其中,表示hadamard乘积,用于矩阵或向量之间点对点的乘法运算。公式1的推导过程如下:
公式2(由后往前,计算每一层神经网络产生的错误):
推导过程:
公式3(计算权重的梯度):
推导过程:
公式4(计算偏置的梯度):
推导过程:
4.
反向传播算法伪代码
输入训练集
对于训练集中的每个样本x,设置输入层(input
layer)对应的激活值:
前向传播:
,
计算输出层产生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