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二的算法
❶ 第一个抽签的看了结果后第二个人的概率算法
这属于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
P(A|B)=P(AB)/P(B)
事件A在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AB同时发生的概率/事件B发生的概率。
假设这个抽签是10张牌,有一张有奖,那么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
一是第一个看了结果发现自己中奖了,记作事件B,设A表示第二个中奖的事件,则P(AB)=0,因为只有一张,不可能同时中奖。
所以此时P(A|B)=0/P(B)=0
第二种情况是第一个看了发现自己没中奖,记作事件B,设A为第二个中奖的事件则,P(AB)=9/10*1/9=1/10,
P(B)=9/10,所以P(A|B)=(1/10)/(9/10)=1/9,所以当第一个抽签的发现自己没中奖时,第二个中奖的概率为1/9
❷ 加密后的字符串最后有两个“==”是什么加密算法
Base64是网络上最常见的用于传输8Bit字节码的编码方式之一,Base64就是一种基于64个可打印字符来表示二进制数据的方法。
1,Base64使用US-ASCII子集的64个字符,即大小写的26个英文字母,0-9,+,/。
2,编码总是基于3个字符,每个字符用8位二进制表示,因此一共24位,再分为4四组,每组6位,表示一个Base64的值。
3,Base64值为0就是A,为27的就是b。这样,每3个字符产生4位的Base64字符。如果被加密的字符串每3个一组,还剩1或2个字符,使用特殊字符"="补齐Base64的4字。
(2)后二的算法扩展阅读:
应用
Base64编码可用于在HTTP环境下传递较长的标识信息。例如,在Java Persistence系统Hibernate中,就采用了Base64来将一个较长的一个标识符(一般为128-bit的UUID)编码为一个字符串,用作HTTP表单和HTTP GET URL中的参数。
在其他应用程序中,也常常需要把二进制数据编码为适合放在URL(包括隐藏表单域)中的形式。此时,采用Base64编码不仅比较简短,同时也具有不可读性,即所编码的数据不会被人用肉眼所直接看到。
然而,标准的Base64并不适合直接放在URL里传输,因为URL编码器会把标准Base64中的“/”和“+”字符变为形如“%XX”的形式,而这些“%”号在存入数据库时还需要再进行转换。
因为ANSI SQL中已将“%”号用作通配符。
为解决此问题,可采用一种用于URL的改进Base64编码,它不仅在末尾去掉填充的'='号,并将标准Base64中的“+”和“/”分别改成了“-”和“_”。
这样就免去了在URL编解码和数据库存储时所要作的转换,避免了编码信息长度在此过程中的增加,并统一了数据库、表单等处对象标识符的格式。
另有一种用于正则表达式的改进Base64变种,它将“+”和“/”改成了“!”和“-”,因为“+”,“/”以及前面在IRCu中用到的“[”和“]”在正则表达式中都可能具有特殊含义。
此外还有一些变种,它们将“+/”改为“_-”或“._”(用作编程语言中的标识符名称)或“.-”(用于XML中的Nmtoken)甚至“_:”(用于XML中的Name)。
❸ 二进制算法口诀
口诀是:除二取余,然后倒序排列,高位补零。
转成二进制主要有正整数转二进制,负整数转二进制,小数转二进制; 正整数转成二进制。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时,由于整数和小数的转换方法不同,所以先将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后,再加以合并。
(3)后二的算法扩展阅读:
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要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最后再组合到一起。整数部分采用 "除2取余,逆序排列"法。
用2整除十进制整数,可以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再用2去除商,又会得到一个商和余数,如此进行,直到商为小于1时为止,然后把先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低位有效位,后得到的余数作为二进制数的高位有效位,依次排列起来。
❹ 根号2的计算方法
可以使用除法来计算的,不过方法比较繁琐
第一步:整数部分,直接开方,算出最接近数字,可以得到余数
第二步:计算开方的小数部分了,这是最繁琐的部分,比较麻烦
首先余数部分直接扩大一百倍,除数部分直接乘以20倍,再加上另一个除数
过程如下:
整数部分
后面的部分可以继续计算下去的,越到后面计算的难度越大,前面的文字解释部分可能不太清楚,请大家原谅,可以看看计算的部分,自己找找规律的
❺ 王小云 Md5 sha-1 三者是什么关系后二者是什么东西来龙去脉说一下
王小云教授研究出了一种可以快速产生MD5碰撞的算法
同时,她也找出了一种快速找出SHA-1碰撞的理论
(就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生成一组数据,用MD5对该组数据进行校验,可以和另外一组数据的MD5值相同,或者就是a与b不同,但是md5(a)=md5(b))
MD5和SHA-1都是信息摘要算法,说白了就是对一段信息进行计算,然后得到这段信息的"DNA",这样校验两个信息是否相同只需要对比这个"DNA"是否一样就可以了。。
当然,因为信息摘要算法具有不可逆(理论上可逆,但是代价过大,但是被王小云教授破解了,代价相对就小非常多了)的特性,所以同时也可以对密码进行所谓的“加密”。。
❻ 二进制算法口诀是什么
二进制算法口诀是除二取余,然后倒序排列,高位补零。转成二进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正整数转二进制,负整数转二进制,小数转二进制;正整数转成二进制。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时,由于整数和小数的转换方法不同,所以先将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后,再加以合并。
二进制算法的起源
周所周知,二进制是计算机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值,二进制是使用0和1两个数字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是2,进位规则也显而易见,“逢二进一”,这种运算方式最初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的,这个发现奠定了第三次计算机革命的基础,可以说没用二进制就没有第三次科技革命。
公元1700年左右,一位友人给莱布尼茨送来了一份中国“易图”(也就是八卦),研究后他发现,用两种符号,填入两个空格(可重复),一共有4种不同的组合,如果填入三个空格,一共可以有8种组合,以此类推,填入N个空格,就有2的N次方种组合。于是他受到启发,成为二进制运算的奠基人。
❼ 二进制算法
解析:1+1=0,0-1=1.
下面来给你分析:1+1=2(在2进制中是只有0,1的,因此2要进位)
0-1=1(因为0<1,因此从前面的位上借1一个1过来,得到2-1=1)
❽ 线索化后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兄弟,你哪的人?我也在做这个课程设计.(题完全一样哈)
目前把中序遍历线索化二叉树做出来了,加我QQ:450104299
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char DataType;//定义DataType类型
typedef enum PointerTag{Link,Thread};
typedef struct BiThr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BiThrNode *lchild, *rchild;//左右孩子子树
PointerTag LTag,RTag;
}BiThrNode; //结点类型
typedef BiThrNode *BiThrTree ;//二叉树类型
void CreatBinTree(BiThrTree &T) //构造二叉链表,注意:输入序列是先序序列
{
char ch;
scanf("%c",&ch);
if (ch=='#')
T=NULL;
else //读入非空格
{
T=(BiThrTree )malloc(sizeof(BiThrNode));//生成结点
T->data=ch;T->LTag=Link;T->RTag=Link;
CreatBinTree(T->lchild); //构造左子树
CreatBinTree(T->rchild); //构造右子树
}
}
BiThrTree pre;//全局变量
void InThreading(BiThrTree p)
{
if(p)
{
InThreading(p->lchild);//左子树线索化
if(!p->lchild)
{p->LTag=Thread;p->lchild=pre;}//前驱线索
if(!pre->rchild)
{pre->RTag=Thread;pre->rchild=p;}//后继线索
pre=p;//保持pre指向p
InThreading(p->rchild);//右子树线索化
}
}
void InOrderThreading(BiThrTree &Thrt,BiThrTree T)
//中序遍厉二叉树T,并将其中序线索化,Thrt指向头结点
{
if(!(Thrt=(BiThrTree)malloc(sizeof(BiThrNode)))) exit(0);
Thrt->LTag=Link;
Thrt->RTag=Thread;//建头结点
Thrt->rchild=Thrt;//右指针回指
if(!T)
Thrt->lchild=Thrt;
else
{
Thrt->lchild=T;
pre=Thrt;
InThreading(T);//中序遍历进行中序线索化
pre->rchild=Thrt;pre->RTag=Thread;//最后一个结点线索化
Thrt->rchild=pre;
}
}
void print(BiThrTree e)
{
printf("%d%c%d\n",e->LTag,e->data,e->RTag);
}
void InOrderTraverse(BiThrTree T,void (* visit)(BiThrTree e))
//T指向头结点,头结点的左链lchild指向根结点,中序遍厉二叉树
{
BiThrTree p;
p=T->lchild;//p指向根结点
while(p!=T)//空树或遍厉结束时,p==T
{
while(p->LTag==Link)
p=p->lchild;
printf("%c ",p->data); //打印
while(p->RTag==Thread&&p->rchild!=T)
{
p=p->rchild;
printf("%c ",p->data);
}//访问后继结点
p=p->rchild;
}
printf("\n");
}
void main() //测试程序
{
printf("按先序序列输入二叉树各结点:\n");
BiThrTree T,Thrt;
CreatBinTree(T);
InOrderThreading(Thrt,T);
printf("中序法遍历线索化二叉树:\n");
InOrderTraverse(Thrt,print);
}
❾ 我的后序遍历二叉树的算法,帮忙看看思想对不对
这个很简单的,我以前写过。
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问我,我尽我所能帮你,账号就是QQ,我是计算机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