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根服务器和镜像服务器
① 如何搭建Android SDK镜像服务器
直接运行 android.py脚本,由于SDK是国外资源,要官方下载的话,需要翻,为此还需要代理。命令行程序默认不走你的全局代理,在家可用sock5代理,在mac下用的是 proxychains4 ,公司内网有Http代理服务器,想在命令行中使用,需要设置 http_proxy 和 https_proxy 环境变量,临时使用直接在终端中输入:
export http_proxy=http:// yourproxyaddress:proxyport
export https_proxy=http:// yourproxyaddress:proxyport
细看脚本,你会发现脚本会先去下载 repository-.xml 和 addons_list-.xml ,xml里面是一些文件的具体下载地址,包含sdk、build_tools、support包等等,然后去下载具体的文件。
② 建立互联网根服务器有多重要
我觉得这个肯定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互联网的世界,我国当然需要有自己的域名根服务器。这好比是我们自己有一个灯塔,指引着在互联网世界的方位。
目前的全球的根服务器一共13台,美国控制其主根服务器一台主根服务器加9台根服务器,而其余的三台则为英国瑞典和日本所拥有。
感谢您的阅读!
③ 什么是L根镜像服务器
首先了解啥是根,比如你访问:.com,在网络公司有个公共服务器,服务器对外传递数据是通过IP地址的,假如网络的IP是:14.215.177.38,那么你电脑咋知道呢。浏览器就要访问域名服务器。域名服务器里面有个清单:
网络=.com=14.215.177.38
千度=qian.com=14.215.177.39
那么你输入 网络,它会指向.com,.com最终指向网络服务器IP,14.215.177.38
这样才能浏览网络服务器的内容。根服务器就是存储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域名+IP。
根服务器一般不直接对用户,电信,联通等会把用户的访问请求发给根服务器去翻译查找域名对应的服务器IP。
IPV4的根服务器,全世界有13台。分别用A、B、C、D..这样命名。中国么有根服务器。只有镜像。
IPv6根服务器全球有26台,中国1个主根服务器,三个辅根服务器,这三个复制了主根服务器数据的就叫镜像服务器。L只是代号。代表某个根服务器。
④ 怎么搭建本地Ubuntu镜像服务器
一.需求分析
最近公司软件Team 有个需求是这样的:能不能在局域网搭建一个Ubuntu 镜像服务器,
这样作的好处是可以节省Ubuntu某些常用工具的安装时间。
二.部署过程
2.1 测试环境
目前在公司内有一台能连接到外网的Ubuntu机器, IP : 192.168.8.173 ,
Ubuntu版本为Ubuntu 9.04 i686。
2.2 搭建步骤
为了创建Ubuntu mirror 服务器,最少需要60G硬盘空间,Ubuntu每个版本都有32 bit
和64 bit两个版本,有两组deb包。当然可以创建Ubuntu一个版本的32 bit 和64 bit 的
镜像服务器,也可以创建全部版本的镜像。
这里使用sohu 公司的mirror地址作为本地Ubuntu Source 服务器,使用sohu的原因是:
1. sohu的Ubuntu Source 服务器速度相当快
2. sohu 的ubuntu Source 服务器每天会和Ubuntu官方服务器同步一次,这样可以保
证我们使用的是最新的软件包。
修改方式如下:
root@ms ~: cat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安装下面工具:
root@ms ~: apt-get install apt-mirror
root@ms ~: apt-get install apache2
下面就构建Ubuntu 9.04 32bit 的本地Ubuntu mirror 服务器为例子,来说明如何配置:
修改配置文件:
root@ms ~: cat /etc/apt/mirror.list
############# config ##################
#
# set base_path /var/spool/apt-mirror
#
# set mirror_path $base_path/mirror
# set skel_path $base_path/skel
# set var_path $base_path/var
# set cleanscript $var_path/clean.sh
# set defaultarch
# set postmirror_script $var_path/postmirror.sh
set run_postmirror 0
set nthreads 20
set _tilde 0
#
############# end config ##############
deb-i386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i386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i386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clean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备注:
deb-i386 http:// 表示下载32 bit 版本的deb 软件
deb http:// 表示下载64bit 版本的deb 软件
jaunty 表示Ubuntu 9.04的代号
设置完成后,输入下面命令:
root@ms ~: apt-mirror
这时系统会启动20个线程运行wget 到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下面下载相应的
deb包。时间比较的长,该命令执行完成后,/var/spool/apt-mirror目录下就有了所有需
要的deb包和相应的配置文件。
由于我是从sohu下载的,所以实际的文件在 :
/var/spool/apt-mirror/mirror/mirrors.sohu.com/ubuntu 目录下。
这样,本地就有了所有Ubuntu Source 服务器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开启相应的服务:
这里使用apache2作为Web服务器,默认根目录在/var/www/,所以可以在该目录下做
个链接,如下所示:
root@ms ~: cd /var/www
root@ms ~: ln /var/spool/apt-mirror/mirror/mirrors.sohu.com/ubuntu -s
开启web服务:
root@ms ~: apache2ctl start
打开浏览器输入下面地址即可看到和sohu mirror一样的页面:
http://192.168.8.173/ubuntu
同时也可以使用crontab进行每天的更新,修改配置文件:
root@ms ~: cat /etc/cron.d/apt-mirror
#
# Regular cron jobs for the apt-mirror package
#
#0 4 * * * apt-mirror /usr/bin/apt-mirror > /var/spool/apt-mirror/var/cron.log
把命令前面的“#”去掉即可,这样系统会自动使用apt-mirror去和sohu服务器更新。
最后,我们所要做得就是在客户端的机器上修改更新源配置文件,将地址改成本地
mirror服务器的地址即可,如下所示:
root@ms ~: cat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执行“apt-get update”来重建本地索引,这样以后就会使用本地的Mirror 服务器进行更新
⑤ 根服务器建设很复杂么该怎么做
根服务器建设还是特别复杂的,需要大规模机房和主干网络。回答这个问题要从IPV4根服务器DNS协议(域名解析协议)说起。
中国主导“雪人计划”于2016年在全球16个国家完成25台IPV6根服务器架设,事实上形成了13台原有IPV4根服务器加25台IPV6根服务器的新格局。中国,目前部署有4台服务器,其中含有1台主根服务器和3台辅根服务器,这也打破了中国过去没有根服务器的格局。
⑥ 自己如何搭建服务器。
1、打开控制面板,选择并进入“程序”,双击“打开或关闭Windows服务”,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Internet信息服务”下面所有地选项,点击确定后,开始更新服务。
(6)如何搭建根服务器和镜像服务器扩展阅读:
入门级服务器所连的终端比较有限(通常为20台左右),况且在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容错冗余性能较差,仅适用于没有大型数据库数据交换、日常工作网络流量不大,无需长期不间断开机的小型企业。
不过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有的比较大型的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在后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中也划分出几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一个企业级服务器档次就是称之为"入门级企业级服务器",这里所讲的入门级并不是与我们上面所讲的"入门级"具有相同的含义,不过这种划分的还是比较少。
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服务器一般采用Intel的专用服务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构(俗称"IA结构")的,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硬性的标准规定,而是由于服务器的应用层次需要和价位的限制。
⑦ vmware怎么搭建服务器需要哪些镜像
你需要VMware程序,然后在计算机上安装,需要最好40G硬盘以上的空间,安装完成后,你可以:文件->新建虚拟机->典型->安装程度光盘映像文件(ISO)->"密钥,密码"->……一路确认下去就可以了。
你想做什么系统的虚拟机就需要什么系统的映像文件(ISO),还需要安装序列号。
⑧ 如何做服务器镜像
现在有几个备选方案:
1。程序移植,数据库仍统一管理。
这种方式最易实现,但存在的问题数据库必须开放internet通道,如何保证安全,是个问题。而且,访问速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同样是个问题。采用vpn通道?速度上又不能满足。
2。程序和数据库都移植。
这种方式能实现的镜像效果最好,但实施难度较大,在国内网站中实现这种镜像的还不多。这方案还有2种不同实现方式:
2.1 程序不改,数据库同步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些,程序部分基本不用改动,依靠sqlserver2000的同步功能来实现数据同步。
但从我在erp项目实施中获得的经验看,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但其实问题可能最多。首先,sqlserver同样继承了microsoft的老毛病:效率不高。同步复制3G的数据这个速度我实在不乐观。其次需直接开放internet访问,如何避免安全问题,还没想好,还需要找安全专家咨询。最后,同步复制过程中如果发生网络故障,如何保证多数据源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又是个极大的挑战。
2.2 平台程序改动,数据库异步复制
这种方式对程序的要求较高,网站平台架构的调整较大。等于是把网站由单站点程序转为多站点平台。这样在业务和数据一致性上都有较高要求。这种方式工作最大,难度看似也最大,但我认为这种方式最可行。首先,把程序结构按照事务划分,借助mts可实现多站点统一事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其次,数据采用异步复制,能避免网络中断造成的数据不完整,防止引起某些逻辑错误;最后,这种方式要求我们尽量少的访问数据库,由于负载的分担,可考虑大量的使用内存替代数据库,提高整体的访问效率。
不过,由于存在时间差,会造成镜像站点间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我还没想好如何解决。 并且,需要开发一个事务调度程序对各镜像数据进行统一更新维护,每秒可能需要面临200次的请求,程序性能和效率会是问题,如何采用分布式我也没想好。
⑨ 如何搭建根dns 服务器 centos6.5
1、安装与配置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bind bind-chroot bind-util bind-libs DNS服务器所需的软件包
3、注意事项
客户端必须要跟服务器端通信(能ping通)及关闭selinux
二、主域名服务器配置
1、配置(可以与缓存服务器共享一台主机)
2、客户端测试
三、从域名服务器搭建与配置
1、重新开启一台linux虚拟主机(CentOS 6.5),网卡ip为192.168.1.124
2、服务的安装与配置
3、客户端测试
4、注意事项:
(1)、如果还是无法解析,请返回主域名服务器的/var/named目录给区域配置文件加上权限(单纯是为了练习的话,就加到最大权限777吧)
(2)、以上的练习都是在关闭防火墙与seLinux的状态下操作的,如果防火墙开启,可自行去添加规则
四、还有根据接口来配置的DNS服务器,在此就不做介绍了,可自行去查阅资料练。
⑩ 如何搭建一个linux 更新镜像服务器
一、Linux device driver 的概念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内核和机器硬件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为应用程序屏蔽了硬件的细节,这样在应用程序看来,硬件设备只是一个设备文件,应用程序可以象操作普通文件一样对硬件设备进行操作。设备驱动程序是内核的一部分,它完成以下的功能:
1、对设备初始化和释放。
2、把数据从内核传送到硬件和从硬件读取数据。
3、读取应用程序传送给设备文件的数据和回送应用程序请求的数据。
4、检测和处理设备出现的错误。
在Linux操作系统下有三类主要的设备文件类型,一是字符设备,二是块设备,三是网络设备。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的主要区别是:在对字符设备发出读/写请求时,实际的硬件I/O一般就紧接着发生了,块设备则不然,它利用一块系统内存作缓冲区,当用户进程对设备请求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就返回请求的数据,如果不能,就调用请求函数来进行实际的I/O操作。块设备是主要针对磁盘等慢速设备设计的,以免耗费过多的CPU时间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