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如何覆盖安装系统
① 阿里云服务器怎么重装系统或重置系统
详细信息
登录云服务管理控制台,选择云服务ECS,单击实例,进入实例页面。
在实例列表页面,选择更多->磁盘和镜像,单击更换系统盘或重新初始化磁盘,通过此类选项即可更换ECS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② 做好阵列的服务器如何重装系统
我对raid5和服务器安装过程作个介绍,具体到你的服务器上你要注意情况,如果你没有经验的话,最好先作全盘备份然后让托管的机房来操作
关于你D盘数据的问题,要看你是如何做的
如果你的操作涉及到了D的数据引导就很难恢复了,如果数据极其重要可以把硬盘取下到数据公司恢复
RAID 5把校验块分散到所有的数据盘中。RAID 5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
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操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从而
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RAID 5提高
了系统可靠性,但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
1.1 HP-UX系统安装
HP-UX操作系统是预装的,由HP工程师进行配置。
配置包括如下参数:
主机名: CRCT1(上)
CRCT2(下)
此主机名可通过hostname或uname –a 命令查看。
1.2 创建用户帐号
使用sam创建用户帐号halt、test、jzx、train和informix。
并分别用passwd命令给各用户设置口令。
1.3配置磁盘
1.3.1 配置镜像磁盘
Mirror Disk是HP-UX的一套软件包,当系统中安装有两个系统盘时,可以利用该软件的功能来做操作系统的镜像备份,以下是做镜像磁盘的步骤。
1、 执行lvlnboot -v命令检查系统中的启动设备
#lvlnboot -v
Boot
Boot
Swap
Dump
2、 创建第二块系统盘
#pvcreate -B /dev/rdsk/c2t6d0
3、 扩展vg00,添加第二块硬盘
#vgextend /dev/vg00 /dev/dsk/c2t6d0
4、 为第二块磁盘创建boot引导信息
#mkboot /dev/dsk/c2t6d0
5、 扩展vg00中各逻辑卷,添加镜像磁盘
lvextend -m /dev/vg00/lvol2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3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4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5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6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7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8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9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10 /dev/dsk/c2t6d0
6、 为第二块磁盘创建boot引导信息
#mkboot -a "hpux(;0)/stand/vmunix" /dev/dsk/c2t6d0
7、 执行如下操作后重新启动系统
#lvlnboot -b /dev/vg00/lvol1
#lvlnboot -b /dev/vg00/lvol2
#lvlnboot -b /dev/vg00/lvol3
#lvlnboot -d /dev/vg00 /dev/dsk/c2t6d0
#lvlnboot -R
#shutdown -h -y 0
8、 在启动Main Menu出现时,从第二块磁盘启动
Main Menu:>sea
P0 0/0/2/0.6 intscsia.6 Random access medias
P1 0/0/2/1.6 intscsia.6 Random access medias
P0 0/4/0/0.0 Random access medias
P3 0/10/0/0.1 Random access medias
P4 1/10/0/0.5 Sequene access medias
Main Menu:>bo p1
9、 系统启动以后执行如下操作
#lvlnboot -v
1.3.2添加磁盘阵列柜
使用sam命令添加物理磁盘:
sam Disks and File Systems(CRCT1)
选定某个磁盘,在该磁盘上执行:
Disk Devices
Actions Disk Array Maitainecebind
出现的菜单可对选定的物理磁盘添加一个新的PV,共添加四个PV,其中两个64G,两个1GB。
1.3.3添加VG02、VG03
sam Disks and File Systems(CRCT1)
Volumes Groups
Actions Create
Modify
delete
出现菜单以后对上一步创建的两个64GB的PV配置为新的VG02,共128GB。将其中的一个1GB的PV配置为VG03。
1.4配置磁带机
1.4.1 配置磁带机
1、 添加磁带机驱动程序tape
2、 连接核心并重新启动系统
3、 使用磁带机设备
tar cvf /dev/rmt/0m /etc/*
1.4.2 配置磁带库
1、 添加磁带库驱动程序shrgr
2、 连接核心并重新启动系统
3、 查看磁带库设备
ll /dev/ac/*
1.5配置网络
1.5.1使用sam配置网卡
samNetwork ConfigrationIP Address on network devices
选择该选项之后会出现网络设备的列表,可以选择在某个设备上配置网络地址或禁止该设备(disable)。
1.5.2 手工配置网卡
编辑/etc/rc.config.d/netconf文件,更改其中的网卡的IP地址。
Lan0
IP=192.168.1.10
SUBNET=255.255.255.0
1.5.3 添加启动静态路由
1、 生成文件/sbin/init.d/route
#more /sbin/init.d/route
route add default 192.168.3.1
2、 生成连接文件
ln -s /sbin/init.d/route /sbin/rc2.d/S750route
3、 查看路由信息
netstat -r
1.5.4 配置bootp远程启动协议
1、 搜索系统中的网卡
#/usr/bin/lanscan
#ifconfig lan0
2、 备份原始文件
#cp /etc/bootptab /etc/bootptab.bak
3、 编辑/etc/bootptab文件
#/usr/bin/vi /etc/bootptab
add a similar entry for each system to be served by this bootp serverr
CRCT2:\
Ht=ether:\
Vm=rfc1048:\
Ha=080009000000:\
Ip=192.168.1.11
Hn:\
Bf=lif2021.bin:\
4、 当CRCT1启动时按空格键中断其启动过程
进入Main Menu状态,键入bo lan.192.168.1.10
interact with IPL (Y,N,or Cancel)?N
接下来就是远程启动的过程。
一.Raid定义
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7年
提出,最初是为了组合小的廉价磁盘来代替大的昂贵磁盘,同时希望磁盘失效时不会使对数据的访问受损
失而开发出一定水平的数据保护技术。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廉价磁盘构成的冗余阵列,在操作系统下是作
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可以提升硬盘速度,增大容量,
提供容错功能够确保数据安全性,易于管理的优点,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
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二、RAID的几种工作模式
1、RAID0
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RAID 0可以把多块硬盘连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群,可以提高磁
盘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两个磁盘,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
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使用。
(1)、RAID 0最简单方式
就是把x块同样的硬盘用硬件的形式通过智能磁盘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统中的磁盘驱动程序以软件的方
式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逻辑驱动器,容量是单独硬盘的x倍,在电脑数据写时被依次写入到各磁盘
中,当一块磁盘的空间用尽时,数据就会被自动写入到下一块磁盘中,它的好处是可以增加磁盘的容量。
速度与其中任何一块磁盘的速度相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块磁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可靠
性是单独使用一块硬盘的1/n。
(2)、RAID 0的另一方式
是用n块硬盘选择合理的带区大小创建带区集,最好是为每一块硬盘都配备一个专门的磁盘控制器,在
电脑数据读写时同时向n块磁盘读写数据,速度提升n倍。提高系统的性能。
2、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
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具有很高的数据冗余能力,但磁盘利用率为50%,故成本最高,多用在保存
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RAID 1有以下特点:
(1)、RAID 1的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盘,任何时候数据都同步镜像,系统可以从一组
镜像盘中的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
(2)、磁盘所能使用的空间只有磁盘容量总和的一半,系统成本高。
(3)、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
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
(4)、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不再可靠,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
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5)、更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间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
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
(6)、RAID 1磁盘控制器的负载相当大,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RAID0+1
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
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RAID0+1要在磁盘镜像中建立
带区集至少4个硬盘。
4、RAID2
电脑在写入数据时在一个磁盘上保存数据的各个位,同时把一个数据不同的位运算得到的海明校验码
保存另一组磁盘上,由于海明码可以在数据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将错误校正,以保证输出的正确。但海明码
使用数据冗余技术,使得输出数据的速率取决于驱动器组中速度最慢的磁盘。RAID2控制器的设计简单。
5、RAID3: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
RAID 3使用一个专门的磁盘存放所有的校验数据,而在剩余的磁盘中创建带区集分散数据的读写操作
。当一个完好的RAID 3系统中读取数据,只需要在数据存储盘中找到相应的数据块进行读取操作即可。但
当向RAID 3写入数据时,必须计算与该数据块同处一个带区的所有数据块的校验值,并将新值重新写入到
校验块中,这样无形虽增加系统开销。当一块磁盘失效时,该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块必须使用校验信息重新
建立,如果所要读取的数据块正好位于已经损坏的磁盘,则必须同时读取同一带区中的所有其它数据块,
并根据校验值重建丢失的数据,这使系统减慢。当更换了损坏的磁盘后,系统必须一个数据块一个数据块
的重建坏盘中的数据,整个系统的性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RAID 3最大不足是校验盘很容易成为整个系统
的瓶颈,对于经常大量写入操作的应用会导致整个RAID系统性能的下降。RAID 3适合用于数据库和WEB服
务器等。
6、 RAID4
RAID4即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RAID4和RAID3很象,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也
就是按磁盘进行的,每次是一个盘,RAID4的特点和RAID3也挺象,不过在失败恢复时,它的难度可要比
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也要大许多,而且访问数据的效率不怎么好。
7、 RAID5
RAID 5把校验块分散到所有的数据盘中。RAID 5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
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操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从而
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RAID 5提高
了系统可靠性,但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
8、RAID6
RAID6即带有两种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它是对RAID5的扩展,主要是用于要求数据
绝对不能出错的场合,使用了二种奇偶校验值,所以需要N+2个磁盘,同时对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十分复杂
,写入速度也不好,用于计算奇偶校验值和验证数据正确性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不必须的负载,
很少人用。
9、 RAID7
RAID7即优化的高速数据传送磁盘结构,它所有的I/O传送均是同步进行的,可以分别控制,这样提高
了系统的并行性和系统访问数据的速度;每个磁盘都带有高速缓冲存储器,实时操作系统可以使用任何实
时操作芯片,达到不同实时系统的需要。允许使用SNMP协议进行管理和监视,可以对校验区指定独立的传
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连接多台主机,当多用户访问系统时,访问时间几乎接近于0。但如果系统断电
,在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RAID7系统成本很高。
10、 RAID10
RAID10即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它是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象结构,可以达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这
种新结构的价格高,可扩充性不好。
11、 RAID53
RAID7即高效数据传送磁盘结构,是RAID3和带区结构的统一,因此它速度比较快,也有容错功能。但价格
十分高,不易于实现。
三、应用RAID技术
要使用磁盘RAID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RAID适配卡,通过RAID适配卡插入PCI插槽再接上硬盘
实现硬盘的RAID功能。第二种方式就是直接在主板上集成RAID控制芯片,让主板能直接实现磁盘RAID。这
种方式成本比专用的RAID适配卡低很多。
此外还可以用2k or xp or linux系统做成软raid.
个人使用磁盘RAID主要是用RAID0、 RAID1或RAID0+1工作模式。
③ DELL服务器如何重装系统
两种情况,不带RAID卡的服务器,直接光驱安装;
带raid卡的服务器,2003这些要加载驱动,用服务器自带的引导盘引导安装,或者用软驱加载驱动安装。引导盘安装会吧服务器硬盘的数据全部清除,请谨慎。
④ 服务器电脑怎么装系统
当我们需要一台服务器为我们工作的时候,硬件条件是必须的,就是服务器本身,而让服务器工作起来的,则是软件,也就是系统。那么服务器如何安装操作系统呢?可能电脑的用户们了解更多的是电脑系统的安装吧。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怎么安装服务器系统。
相对于普通PC来说,服务器有很多优点,比如在工作上的效率会比PC高出许多,但也有一些缺点其中的服务器系统的安装有时候缺乏人性化就是原因之一了。第一次安装服务器系统,会遇到很多麻烦,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装服务器的系统的方法。
服务器如何安装系统
首先是设置bois,对应你服务器的bois设置将光盘优先启动,然后重启,插入带有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系统的光盘
服务器系统
服务器系统电脑图解-1
屏幕上出现提示:Press any key to boot from CD...
立即按键盘上的任意一个键
服务器
服务器电脑图解-2
等待,画面出现安装提示的时候,按下回车
服务器
服务器电脑图解-3
选择分区,若是尚未分区的话,按下键盘C
安装系统
安装系统电脑图解-4
选择默认第一个选项,回车
安装系统
安装系统电脑图解-5
格式化完毕,开始安装
服务器
服务器电脑图解-6
安装完毕,回车重启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电脑图解-7
重启过程中看到熟悉的启动画面
服务器系统
服务器系统电脑图解-8
之后有需要你输入产品的密钥
服务器系统
服务器系统电脑图解-9
配置连接数,根据服务的人数而定
服务器
服务器电脑图解-10
设置完密码和日期之后,设置网络,选择典型,下一步
服务器
服务器电脑图解-11
选择否定选项,然后下一步
服务器
服务器电脑图解-12
此后等待系统安装完毕即可,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登录
以上就是安装服务器的系统的方法
⑤ 电脑怎么在原有的系统上安装系统
这种情况是可以覆盖系统,还有装双系统,也可以在虚拟机安装系统,以网络的解释如下:
覆盖安装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安装,覆盖安装会修复软件的错误。所谓覆盖安装就是不管原文件如何。再用这个安装程序安装一遍,地址路径要一致。这种安装就叫覆盖安装。
双系统在安装的时候,两个系统是分别装在不同的分区内,后安装的系统不会覆盖前一个系统。而且每个单独的系统都有自己的分区格式,不会造成冲突的。安装了双系统后,在启动的时候,有一个多重启动的选择菜单,可以选择进入那个操作系统。当前状态下,只有一个系统是在运行的,不能随意的切换。如果想要进入另外一个,就要重新启动,重新选择。
虚拟机是指安装了虚拟机软件的机器。在普通的PC或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上安装虚拟机软件,然后再通过虚拟机软件安装新的操作系统来虚拟一个或多个运行环境。这个过程称为虚拟机装系统。
那么举例给说明一下覆盖安装。方法如下:
1,下载WIN7镜像到非系统盘,比如D盘,然后把镜像解压到新建的GHO文件夹里
7,在这里,弹出安装前最后一个确认窗口,仔细看一看,如果确定都选择好了,就可以点按“确定”,安装开始。
8,这时会将GHO中的系统文件复制到C盘,复制几个G的文件会需要一定时间,请耐心等一等。
9,等复制完成后,弹出提示”请重启动计算机进入安装阶段“,点”是“,电脑马上重启,这时就可以拔出U盘了,如果是UEFI BIOS,会仍从硬盘启动,如果是老式BIOS,就必须进入BIOS中,把从U盘启动改为从硬盘启动。
10,重新从硬盘启动后,进入电脑,就会开始安装系统,如配置开始菜单,注册组件等等,整个安装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定要耐心等待。
⑥ 如何给做过阵列的服务器重新安装系统
如果您没有经过任何的RAID的改动,那么,无论是什么RAID,如果是HP\IBM的Server,请使用服务器自带的引导盘启动安装系统,会预先帮您部署好所有的服务器硬件驱动(包括raid)。
如果是联想或者其他的,也可以到官方网站上下载到最新的引导文件。
磁盘阵列(RAID)并不深奥,请把它理解成一个需要驱动的硬盘即可,windows2008 server R2甚至可以直接从光盘引导启动并安装,因为2008 R2已经集成了大部分的RAID驱动了。
服务器的镜像恢复,建议使用高端的系统恢复,如symantec back exec系列,普通的GHOST是无法加载包括RAID信息在内的诸多服务器硬件驱动的。
⑦ 服务器一个硬盘装两个系统怎么装
在一块硬盘上装2个独立的系统,方法如下:
1、硬盘分区,最少分成2个区。例如C盘与D盘。
2、正常在C盘安装第一个系统,例如xp。
3、用ghost安装第二个系统例如win8到D盘。
4、运行软件ntbootautofix。自动修复启动界面
⑧ 服务器重装系统步骤
1.确定服务器品牌,现在市场上主流服务器IBM、HP、DELL、联想、华硕等,然后将服务器自带的Server Guide 引导盘放在光驱进行引导,设置服务器语言,raid及引导程序。
2.查看服务器的光驱类型,是CD还是DVD。如果是DVD则没有多大问题,如果是CD光驱,则不能读取光盘,这时需要外接光驱,FTP,HTTP等安装方式。如果是老一点的服务器基本上都是CD光驱,例如IBM X365.基本上IBM的服务器04年以前光驱都是CD-ROM。
3.确定安装方式,如果不能用外接光驱,则采取FTP网络安装方式咯。在此小弟以自身安装服务器为例。服务器型号:IBM X365;光驱:CD-ROM;磁盘做的raid1.由于小弟第一次碰这么古老的服务器,想着肯定和现在市场上的新款服务器没多大区别,没想到一个服务器折腾了两天,废话不多说了,切入正题。
a.直接塞入RHEL 5.5的系统盘,重启服务器,发现不引导。又尝试了几遍,还是不引导。
b.这时怀疑是不是系统盘不能引导,或者光驱坏掉有问题(因为服务器上的第一启动项是光驱嘛,就不需要改Bios,如果改了bios,系统安装完成后第一启动项设为光驱引导,第二启动项设为硬盘引导)。就将系统盘在PC上安装,发现没有任何问题,确定系统盘没有问题。接下来则测试光驱了,将Server Guide引导盘放在光驱里,发现能够正常引导,说明光驱是正常的。于是就上网查看服务器的型号,才发现IBM X365的光驱是CD-ROM,不支持DVD格式。然后采用外接光驱引导安装操作系统,RHEL在安装过程中要检测光驱,有下面几个安装方式:Local cd-rom;FTP;HTTP;hard disk。于是就选择了Local cd-rom,服务器就弹出了自身的光驱,未能检测到外接光驱。由于安装服务器的时候要求将磁盘格式掉,不能选择hard disk,那就只能选择FTP网络安装了。
4.确定了安装方式之后,在个人PC上用Server-U搭建了一个FTP服务器,设置FTP的目录,连接方式。将RHEL 5.5的系统盘放入光驱拷贝到D盘下的FTP的子目录Linux下。搭建好FTP服务器之后,匿名登录然后在本地上测试,在Server-U服务器上查看连接记录,证明FTP是好的就OK了。目录结构如下所示:
6.根据提示安装linux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