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为什么会被kill掉
⑴ python在服务器运行被kill
已经很清楚了。估计服务器运营商 限制了脚本运行时间。比如几分钟什么的。
解决办法。只有把运行任务再分割。分段执行。一次运行一部分。记住状态和结果,下次运行从上次状态恢复结果,继续下一个步骤
⑵ linux 环境下进程什么时候会被 killed掉
OS:cent os 6.5
日志路径:/var/log/messages
服务器上跑的一个程序,发现报了Killed。查看/var/log/messages里的日志,发现以下报错:
[plain] view plain
Aug 11 16:28:11 kernel: Out of memory: Kill process 3080 (forward) score 559 or sacrifice child
Aug 11 16:28:11 kernel: Killed process 3080, UID 0, (forward) total-vm:1429064kB, anon-rss:1130444kB, file-rss:136kB
原来linux下也有内存OOM的处理,不同于android 杀掉报OOM的进程,linux是杀掉当前最占用内存的进程。
当Linux报OOM时,意味着整个系统的内存已经不足,如果不杀死进程的话,就会导致系统的崩溃。每个进程都会存有一个oom_score的参数,比如输出pid为988的oom_score:
[plain] view plain
cat /proc/988/oom_score
OOM Killer 会在系统报OOM的时候,杀死当前score最高的进程,一般情况也就是占用内存最大的进程。
解决方法:一是增加系统内存,二是优化进程,使其占用内存降低。三是可以使用oom_score_adj参数,这个参数会被计算入oom_score,可以避免进程被杀死(不推荐使用)。
⑶ 服务器被偷放了kill怎么办
办法如下,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可以让你登录进到远程服务器的桌面上(相比之下,SSH的X11只能让你在本地机器上打开几个窗口)。这个很有用,设置起来也十分方便。
第一步
我是用的是vnc4(还有其他选项,比如TightVNC),所以第一步是在远程服务器上安装vnc4server Debian/Ubuntu软件包。vnc4安装之后,运行一次以完成配置,并设立一个VNC密码:
vncserver :1
这将启动一个后台进程,而不是一个在前台运行的vnc4。一旦它开始运行,将会有shell提示。
第二步
要kill服务器,请运行以下指令:
vncserver -kill :1
第三步
你可以通过编辑~/.vnc/xstartup文件来控制开机时启动的应用和窗口管理器。默认的窗口管理器是x-window-manager(X窗口管理器)。我比较喜欢用Xfce4,因为它比较轻量,适合远程运行。你也可以使用Gnome。
指定窗口管理器的方法是,先把x-window-manager那一行注释掉,然后添加一行你希望使用的管理器进程:
xfce4-session &
第四步
接下来,你需要考虑通过SSH加密通道来运行进程(默认选项是使用未加密的5901端口)。在客户端运行如下指令:
ssh -f -N -L 5901:localhost:5901 [email protected]
然后启动远程服务器:
vncserver :1
第五步
最后,使用一个VNC客户端(Linux上有xvnc4viewer,Mac上有Chicken of the VNC)连接到5901端口的localhost(SSH连接本地5901端口到远程5901端口),使用你的VNC密码。这样就登录进去了。在你操作完毕时,记得kill掉VNC服务器以及你的SSH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