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电脑用的cpu
Ⅰ 服务器CPU与电脑CPU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CPU,无论是PC还是服务器,其性能和CPU有着直接关系,而CPU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运行程序的速度上。影响运行速度的指标主要包括CPU的频率、缓存、制程工艺和指令系统等几项参数。通常,主频越高,CPU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制造工艺越密集,CPU功耗越低。
接着,我们再了解下CPU市场,目前,CPU仍是英特尔和AMD的天下,细分到PC和服务器两个市场的话,则是另一番景象。
PC市场上,AMD尚能和Intel抗衡,Intel有酷睿i系列,AMD有锐龙系列,均可分为高中低档,消费者可根据需求灵活选择。
而在服务器市场上, 英特尔是绝对的霸主,占据着服务器CPU 90%以上的市场份额,AMD几乎无招架之力。针对服务器市场,Intel推出的是至强系列处理器,相比PC的酷睿i系列,至强处理器具有更出色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今,英特尔已将重心放在至强处理器可扩展家族,以铜牌、银牌、金牌和铂金四个级别命名,至强E3、5、7系列,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说了这么多英特尔和AMD,我们再回到PC和服务器CPU上,那么,服务器和PC CPU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简单粗暴点来说,由于场景需求,服务器的CPU性能远超PC CPU性能,具体可从稳定性、CPU数量和缓存三方面来体现。
第一,相比PC CPU,服务器CPU稳定性更好。通常情况下,PC的CPU是按3x24小时连续工作而设计的,在不使用时,PC一般处于关机状态。而服务器则是365天全年无休,这也要求与其匹配的CPU必须符合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场景。
第二,服务器可支持多个CPU。在PC上,只能安装一个CPU,但是在服务器上,却能够使用两个、四个甚至八个CPU,我们经常听到的几路服务器,几路就代表几个CPU。
第三,服务器CPU提供三级缓存。CPU通常用L表示缓存级别,L1缓存容量小,L2较大,L3级缓存主要是服务器CPU或工作站级CPU的特性。L2和L3缓存的大小也是特定系列中CPU型号的主要区别之一,其缓存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CPU的性能。
Ⅱ 服务器的CPU和一般的CPU有什么不同
都是CPU,本质上没有啥区别,我平时也喜欢有下线服务器的CPU组装电脑自己用。
大家不要一听到服务器用就觉得高大上,性能一定非常好,其实不是的,服务器要的不是性能,而是稳定和多核处理能力,服务器基本上一开几百天不断电是很正常的,家用级别的估计早就蓝屏了,内存报错,CPU过热阿什么的早挂了,但是服务,一般采用的都ECC内存,很少会内存报错,服务器CPU都是多核多线程的,现在基本上8核16线程都是起步。这和服务器的应用场景有关,基本上都一群人连接一个服务器在使用,所以必须满足多线程操作。
单就单核性能来说其实很多服务器CPU还不如个人PC的CPU,毕竟你一台电脑没啥情况不会同时开2000个软件吗,也不会联系打 游戏 100天不断电对吧。
服务器的CPU支持多CPU扩展,最低2个,多的服务器主板可以装4个甚至更多,而且核心比普通的CPU还多。
服务器CPU支持带ECC校验的内存。
前者耐操功耗低主频低,后者不耐操功耗高主频高
服务器的cpu支持所有的架构,常见的cpu支持x86的架构。
服务器有塔式和机柜式服务器,可以支持更多的cpu,通过专用的方法可以带电热拔插增加或者减少cpu,而且可以不停机维护保养。一台服务器理论上可以安装几千个服务器专用cpu,并且同时工作。
服务器的系统针对专用cpu做了优化,强化了数据处理能力。而且有些数据库平台软件也针对服务器专用cpu做了优化!
单纯的服务器cpu性能和普通的cpu比较,并没有什么优势。反而处于下风!一二级缓存也不一样!
还有就是服务器cpu的设计必满足一个要求,绝对的稳定!所以牺牲了一部分性能!和服务器专用的系统配合,绝对没有黑屏,蓝屏的现象出现!热拔插增加减少服务器硬件的时候,服务器专用cpu不会烧毁!普通cpu你们试一试!
不需要过于考虑体积和散热问题,其内部空间相对比较大,服务器机房环境比较好(恒温),高级服务器一般有良好的供电系统。
大型系统的服务器一般不是独立工作,都有热备机制,即使该服务器down机,也不影响整个系统。
前者要求稳定性和并发,后者追求单任务的快速
两个字:稳定。连续运营数年没有问题。
Ⅲ 服务器CPU与普通PC的CPU区别有哪些
1、服务器是按24小时长时间运行机制设计的,稳定性更好,当然价格更贵。
2、关于数据总线,服务器考虑得速度更快一些,一般采用SCIS或SAS。
3、服务器具有RAID功能,支持盘阵。
如果你对做服务器的机器要求不高,一般的PC就可以胜任;反过来,如果拿服务器当PC用,就感觉不搭调了。
Ⅳ 服务器最强cpu
目前最强的双路服务器CPU是E5 2699 v3,十八核三十六线程。
目前最强的八路服务器CPU是E7 8890 v3,十八核三十六线程。
这两个CPU都是售价过万,多核性能非常强悍。
Ⅳ 服务器cpu有哪些型号
服务器cpu有以下几种型号:
1、CISC型CPU,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
2、RISC型CPU,主要有PowerPC处理器、SPARC处理器、PA-RISC处理器、MIPS处理器、Alpha处理器。
3、VLIW型处理器。
Ⅵ 服务器CPU与普通CPU有什么区别
首先得同时代的比较,同时代的服务器CPU和家用CPU,首先差距最大的是核心数,服务器的要执行各种并发任务,核心数通常比较多,这是服务器CPU的优点。
缺点就是CPU主频偏低,而玩 游戏 ,尤其是多人网游,或者是模拟经营性的 游戏 ,对CPU主频要求高,所以服务器CPU就不适合打 游戏 。
一般家用机配服务器CPU有两种情况:
1.买新的。前几年的e3神教,那时候和家用机主板通用,性能也不低。
2.淘汰的服务器CPU,主要是 游戏 挂机多开,工作室用的多,个人不建议碰,网上卖的各种i7级i9级都是这种。
一个是服务器CPU(目前很多大型 科技 公司都在建立自己的服务器基地:最出名的华为七星湖)
另一个含义:电脑上的cpu(普通)
先规定一下讨论的范畴,那就是这里只说X86架构的CPU,一般来说服务器CPU和普通CPU相比,往往有以下特点, 主频低,核心多,IO性能更强,更注重稳定性等方面 。
先看看主频部分,目前桌面处理器已经突破了5GHz,而服务器CPU的频率往往也就4GHz左右,核心数量越多,频率往往也越低,我们可以看看最新的AMD EPYC系列产品规格表,可以看到频率最高72F3是8核16线程的产品,主频才4.1GHz,而AMD桌面的8核16线程CPU早就是4.7GHz的水平了。
不过服务器的核心数量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最高达到了64核,不过最大单核主频只有3.675GHz,而且服务器上面是 支持多CPU互联的 ,而桌面(含HEDT平台)就不支持这种技术了,而且目前桌面最高端产品R9-5950X最高也才16核心,不过单核最高频率达到了4.9GHz。
说完了频率和核心的差异,再来说说IO性能的差异,服务器的IO性能是可以秒掉桌面平台的,在内存支持方面桌面处理器还是双通道内存,而服务器CPU已经支持8通道了,在PCI-E通道数量上,服务器CPU也远超普通桌面CPU,可以看到AMD EPYC服务器CPU支持高达128条PCI-E通道,而桌面CPU往往也就支持20条左右。
稳定性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服务器往往都是7X24小时全年运行,其对稳定性的要求自然特别高,所以除了CPU,配套的主板内存这些往往也会注重稳定性,这样子的结果就是服务器开机自检相比PC电脑特别慢,搭配的内存规格往往也不高,很多服务器主板看上去也没有那么多的接口,看上去给人一种简陋的感觉。此外候服务器CPU会先采用新指令集,譬如Intel的AVX 512就是率先在服务器上采用。
看完服务器CPU和普通CPU的区别,相信很多人对服务器CPU的兴趣会减低很多,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目前桌面CPU的核心线程数量已经足够大部分用户使用了,而且桌面处理器的频率比服务器高得多,所以在 游戏 性能上面,桌面CPU具有更好的体验。
总的来说,在今天服务器CPU对于个人用户而言,早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了,现在已经不是当年了,当年桌面处理器上面最高也就4核心8线程,服务器CPU的核心优势很明显,现在桌面上8核心16线程不算什么了,16核心32线程也有了,服务器CPU早就不香了,如果不是玩家,真的没有必要去碰服务器CPU了。
服务器处理器擅长处理多个简单任务,比如同时处理数十万用户访问网页。PC处理器擅长单个或少数几个复杂任务。
服务器cpu拿来跑 游戏 会很痛苦的。适合多线程作业
缓存和指令集,最重要的是价格,普通玩家没必要要至强类的cpu
普通的CPU性能侧重于多媒体方面的应用,是需要和操作系统配合,才能发挥其相关的能力的。常见的个人window7、windows10等系统都是这一类。
服务器CPU性能侧重于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它的操作系统有unix. lnix. windows2000 server等等!尤其是对各种数据库的优化!
所以架构和设计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服务器CPU在在硬件的支持下,可以支持256.512.1024.2048个,或者更多数量的同时工作。也支持热拔插,就是带电作业!
服务器的CPU更加稳定,可以常年累月的不关机,并处于工作状态!而且有了其它硬件的配合,不死机,不蓝屏!目前很多淘汰的洋垃圾,就有至强和安腾处理器。无良商家就用这种服务器CPU忽悠小白们!淘宝、拼多多的所谓低价高配,相当于酷睿九代十代的电脑就是这么来的!
最后再说一下,因为使用的目的、场合不同,两者在设计制造的时候,就有很多的不同!比如电子电路的布局,一、二、三级缓存的设计!各种指令集,固件,都是不一样的!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服务器CPU性能稳定,能操持7*24小时工作平衡状态
普通CPU性能根据工作状态需要即时调整,一般用于 游戏 方面,不能长时间工作
只是打打字,看看文章,两者倒是可以通用。
服务器CPU相比普通CPU,核心和线程数更多,但主频相对较低,不适合玩 游戏 ,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强,而且价格也相对较高。但英特尔的E3系列服务器处理器是个例外,e3处理器硬件规格和同代的i7非常接近,而价格比i7更低,玩 游戏 也没有太大问题,像e3-1230v3及前代处理器可以使用同代酷睿主板,由于性价比非常高,所以深受电脑玩家的喜爱,这些处理器也被称为e3大法。由于intel担心e3处理器影响i7的销量,所以对e3处理器进行封杀,像后续的e3-1230v5已经无法使用普通主板,必须搭配专用主板才能使用,另外价格也没有任何优势了,所以E3大法也就基本淡出市场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价格是最明显的区别,从性能上来说,那就是服务器的更加稳定一些,容错性更高一点。其他的没啥差别,服务器cpu就是比家用更贵,更好,更稳定。同样级别的服务器要比家用贵很多,还必须用配套设备,不然光一个cpu.体现不了专业的价值。
Ⅶ 怎么查看服务器CPU型号
1、在服务器桌面上找到此电脑或者我的电脑图标,有的操作系统也叫计算机。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
Ⅷ 服务器cpu是什么
服务器CPU,顾名思义,就是在服务器上使用的CPU(Center Process Unit中央处理器)。众所周知,服务器是网络中的重要设备,要接受少至几十人、多至成千上万人的访问,因此对服务器具有大数据量的快速吞吐、超强的稳定性、长时间运行等严格要求。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服务器cpu是什么,欢迎阅读。
服务器cpu是什么?
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在内部结构上是跟台式机的差不多,它们都是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CPU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当然工作原理也是一样。随着两者的需求和发展,台式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器在技术、性能指标等各方面都存在并存的现象,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像Intel的奔腾系列产品,一直应用于服务器的低端领域。但不代表着服务器CPU与台式机将会完全一样,下面内容会让你对服务器CPU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一、产品篇
厂商
32bit 64bit
CISC型 VLIM型 RISC型
IA-32 X86-64 IA-64
AMD64 EM64T
Intel Pentium、Xeon Nocona Itanium
AMD Athlon MP Opteron
Transmeta
(全美达) Efficeon
IBM/Apple POWER、POWERPC
HP PA-RISC、Alpha
SGI MIPS
SUN UltraSPARC
上面简单把服务器处理器列了一下表,我们可以很清晰看出,服务器处理器按CPU的指令系统来区分,有CISC型CPU和RISC型CPU两类,后来出现了一种64位的VLIM指令系统的CPU,这种架构也叫做“IA-64”。目前基于这种指令架构的MPU有Intel的IA-64、EM64T和AMD的x86-64。RISC型的CPU是我们比较不熟悉的'类型,下面一一介绍;
IBM:
IBM 的四条处理器产品线 —— POWER 体系结构,PowerPC 系列的处理器,Star 系列(很少用于服务器中),以及 IBM 大型机上所采用的芯片
POWER 是 Power Optimization With Enhanced RISC 的缩写,是 IBM 的很多服务器、工作站和超级计算机的主要处理器。POWER 芯片起源于 801 CPU,是第二代 RISC 处理器。POWER 芯片在 1990 年被 RS 或 RISC System/6000 UNIX 工作站(现在称为 eServer 和 pSeries)采用,POWER 的产品有 POWER1、POWER2、POWER3、POWER4,现在最高端的是 POWER5。POWER5 处理器是目前单个芯片中性能最好的芯片。POWER6计划 2006 年发布。
PowerPC 是 Apple、IBM 和摩托罗拉(Motorola)联盟(也称为 AIM 联盟)的产物,它基于 POWER 体系结构,但是与 POWER 又有很多的不同。例如,PowerPC 是开放的,它既支持高端的内存模型,也支持低端的内存模型,而 POWER 芯片是高端的。最初的 PowerPC 设计也着重于浮点性能和多处理能力的研究。当然,它也包含了大部分 POWER 指令。很多应用程序都能在 PowerPC 上正常工作,这可能需要重新编译以进行一些转换。从 2000 年开始,摩托罗拉和 IBM 的 PowerPC 芯片都开始遵循 Book E 规范,这样可以提供一些增强特性,从而使得 PowerPC 对嵌入式处理器应用(例如网络和存储设备,以及消费者设备)更具有吸引力。PowerPC 体系结构的最大一个优点是它是开放的:它定义了一个指令集(ISA),并且允许任何人来设计和制造与 PowerPC 兼容的处理器;为了支持 PowerPC 而开发的软件模块的源代码都可以自由使用。最后,PowerPC 核心的精简为其他部件预留了很大的空间,从新添加缓存到协处理都是如此,这样可以实现任意的设计复杂度。IBM 的 4 条服务器产品线中有两条与 Apple 计算机的桌面和服务器产品线同样基于 PowerPC 体系结构,分别是 Nintendo GameCube 和 IBM 的“蓝色基因(Blue Gene)”超级计算机。现在,三种主要的 PowerPC 系列是嵌入式 PowerPC 400 系列以及独立的 PowerPC 700 和 PowerPC 900 系列。而PowerPC 600 系列,是第一个 PowerPC 芯片。它是 POWER 和 PowerPC 体系结构之间的桥梁。现在的PowerPC970,采用0.13微米SOI工艺制造,其内只有一颗CPU核心,带有512K 芯片内L2 cache。
HP:
HP(惠普)公司自已开发、研制的适用于服务器的RISC芯片——PA-RISC,于1986年问世。目前,HP主要开发64位超标量处理器PA-8000系列。第一款芯片的型号为PA-8000,主频为180MHz,后来陆续推出PA-8200、PA-8500、PA-8600、PA-8700、PA-8800型号。还有一个就是HP的“私生子”Alpha。(Alpha处理器最早由DEC公司设计制造,在Compaq公司收购DEC之后,Alpha处理器继续得到发展,后来又被惠普公司收购)
HP于2002年开始就公布了其两大RISC处理器——PA-RISC和Alpha的发展计划,其中PA-RISC与Alpha处理器至少要发展到2006年,对基于其上的服务器的服务支持将至少持续到2011年。2006年,HP将会推出PA-8900。而对于Alpha的发展,惠普公司于已经于2004年八月份发布了其面向AlphaServer Unix服务器的最后一款处理器产品——EV7z。
SUN:
1987年,SUN和TI公司合作开发了RISC微处理器——SPARC。Sun公司以其性能优秀的工作站闻名,这些工作站的心脏全都是采用Sun公司自己研发的Sparc芯片。SPARC微处理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可扩展性,这是业界出现的第一款有可扩展性功能的微处理。SPARC的推出为SUN赢得了高端微处理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1999年6月,UltraSPARC III首次亮相。它采用先进的0.18微米工艺制造,全部采用64位结构和VIS指令集,时钟频率从600MHz起,可用于高达1000个处理器协同工作的系统上。UltraSPARC III和Solaris操作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百分之百的二进制兼容,完全支持客户的软件投资,得到众多的独立软件供应商的支持。
根据Sun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在64位UltraSparc处理器方面,主要有3个系列,首先是可扩展式s系列,主要用于高性能、易扩展的多处理器系统。目前UltraSparc Ⅲs的频率已经达到750GHz。将推出UltraSparc Ⅳs和UltraSparc Ⅴs等型号。其中UltraSparc Ⅳs的频率为1GHz,UltraSparc Ⅴs则为1.5GHz。其次是集成式i系列,它将多种系统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上,为单处理器系统提供了更高的效益。已经推出的UltraSparc Ⅲi的频率达到700GHz,未来的UltraSparc Ⅳi的频率将达到1GHz。最后是嵌入式e系列,为用户提供理想的性能价格比,嵌入式应用包括瘦客户机、电缆调制解调器和网络接口等。Sun公司还将推出主频300、400、500MHz等版本的处理器。
SGI
MIPS技术公司是一家设计制造高性能、高档次及嵌入式32位和64位处理器的厂商,在RISC处理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1984年,MIPS计算机公司成立。1992年,SGI收购了MIPS计算机公司。1998年,MIPS脱离SGI,成为MIPS技术公司。
MIPS公司设计RISC处理器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1986年推出R2000处理器,1988年推R3000处理器,1991年推出第一款64位商用微处器R4000。之后又陆续推出R8000(于1994年)、R10000(于1996年)和R12000(于1997年)等型号。
随后,MIPS公司的战略发生变化,把重点放在嵌入式系统。1999年,MIPS公司发布MIPS32和MIPS64架构标准,为未来MIPS处理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新的架构集成了所有原来NIPS指令集,并且增加了许多更强大的功能。MIPS公司陆续开发了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处理器内核(core)MIPS324Kc与高性能64位处理器内核MIPS64 5Kc。2000年,MIPS公司发布了针对MIPS32 4Kc的版本以及64位MIPS 64 20Kc处理器内核。
MIPS技术公司是一家设计制造高性能、高档次及嵌入式32位和64位处理器的厂商。1986年推出R2000处理器,1988年推出R3000处理器,1991年推出第一款64位商用微处理器R4000。之后,又陆续推出R8000(于1994年)、R10000(于1996年)和R12000(于1997年)等型号。1999年,MIPS公司发布MIPS 32和MIPS 64架构标准。2000年,MIPS公司发布了针对MIPS 32 4Kc的新版本以及未来64位MIPS 64 20Kc处理器内核。
Ⅸ 服务器cpu与一般cpu有什么区别
一、指令集不同
1、服务器cpu:服务器CPU的指令是采用的RISC(精简指令集)。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专门的优化,能效更高。
2、普通cpu:为CISC复杂指令集,追求指令集的大而全,尽量把各种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块,但是调用速度和命中率相比服务器CPU较低一些。
二、缓存不同
1、服务器cpu:服务器CPU往往应用了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并且配备了一二三级缓存,运行能力更强。
2、普通cpu:配置了少量缓存,很少到三级。
三、设计不同
1、服务器cpu:服务器CPU接口大多为Socket 771、Socket 775、LGA 2011、LGA 1150相比普通CPU接口尽管不少相同,但实际上搭配的主板并不相同。
2、普通cpu:CPU则是按72个小时连续工作而设计的,家用电脑在不使用时,我们还是习惯让他保持关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