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注册服务器地址
❶ IMS网络中隐式注册的意义请举个具体例子说明什么时候用到隐式注册
设计隐式注册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兼任使用SIM/USIM卡的传统移动用户,SIM/USIM卡中保存的用户身份信息只有IMSI,没有IMS用户所需的IMPU(public ID)、IMPI(private ID),为了完成IMS注册过程,只能从IMSI导出一个临时IMPU和一个临时IMPI。但是IMSI导出的IMPU是无法用于联系这个用户的(即别人不知道这个用户的IMSI,无法通过拨打用户的临时IMPU来和这个用户通话),所以还需要一个隐式注册过程,把用户用于联系的IMPU(一般是用户的MSISDN号码)也注册了,别人才能呼叫这个用户。
❷ “需要打开IMS注册"是什么“启用通过IMS发送短信的功能”是什么我应该怎么设置这些
若网络支持IMS业务,打开IMS注册后可以通过WIFI或数据网络打电话。目前国内无商用的给个人用户使用的手机VoIP网络。所以都选否
❸ 移动手机接入点ims是什么意思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一个在IP的网上提供话音及多媒体通信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
IMS最初在3GPP规范R5版本上提出,定义了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对IMS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WLAN接入等特性;R7加强了对固定、移动融合的标准化制定,要求IMS支持xDSL、cable等固定接入方式。
IMS采用其业务、控制、承载接入完全分离的水平架构。
IMS Core系统构成
IMS Core是一个基于SIP和Diameter的信令网,它主要负责SIP消息的路由、多媒体会话的控制,以及IMS用户签约信息的存储与访问支持。
IMS CORE系统主要由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构成。
CSCF主要负责处理多媒体呼叫会话过程中的信令控制。它管理IMS网络的用户鉴权,IMS承载面QoS,与其它网络实体配合进行SIP会话的控制,以及业务协商和资源分配等。
HSS是3G系统的核心用户数据管理网元。除了原有的与CS、PS域网元的接口功能之外,增加与IMS域网元的接口功能,包括移动性管理、会话建立、鉴权信息产生等功能。HSS存储IMS中所有用户和与业务相关的数据。
❹ ippbx设备通过什么端口上联到ims
SIP端口,UDP协议,一般默认是5060。IPPBX注册IP外线到IMS(一般给的是IMS上端的SBC地址+SIP端口),如果是使用运营商给的专网还好,如果是通过公网对接,设备本地的SIP端口一定要改成非默认的,以防端口扫描到后发生的网络攻击、盗打等隐患。
❺ asterisk sip中继如何注册到移动ims 平台
作为sip中继接入时对端必须也要配置本端信息的。也就是移动IMS平台要进行配置本端的IP、端口号,还要配置中继路由、字冠数据等。
若只是作为终端用户接入,只需要配SBC地址、端口号、域名、IMPU、IMPI、密码。
❻ “手机信息”设置!求手机美女or帅哥大神!下列如“切换DNS检查”,“需要打开IMS注册”这些选项
您好!截图上的就是默认设置,不需要改了
❼ 请问SIP服务器是什么装网络电话如何注册SIP服务器
随着近年来SIP协议受到通信界的普遍关注,在互联网界不断开发和完善SIP协议应用的同时。电信界也开始看好该协议,国际着名的无线通信组织3GPP在Release5的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中宣布以SIP为核心协议,ETSI又在其NGN体系中采用了IMS,SIP协议大有成为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的趋势。SIP服务器作为SIP系统中的核心实体,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其功能和性能指标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其应用的初期应首先针对各种场景中共性的部分作出统一规定,以便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同时为设备生产厂商提供设备开发的技术依据。从而有利于电信网向下一代网络过渡的良性发展。
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规定了SIP服务器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业务要求、接口要求、协议要求、通信流程、操作维护与网管要求、性能及可靠性指标、互通要求、电源与接地要求、环境要求等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对于SIP服务器在一些特定场景中的特定要求将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别研究。
2、SIP介绍
SIP网络结构示意及SIP服务器在SIP网络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用于向SIP网络中的用户提供语音和视频等业务。SIP网络中的主要功能实体包括:SIP服务器、用户终端、AAA服务器、网管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域名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等。网络运营商可根据实际运营需要,选择合适的功能实体向用户提供语音和视频等业务。
SIP网络通过互通单元(IWF)可实现与DN/PLMN网络、H.323网络或软交换网络的互通。IWF为逻辑功能实体,其功能可以内嵌于SIP服务器中,也可以由软交换设备或其他功能实体如SIP网关实现。当IWF没有内嵌于SIP服务器时,SIP服务器与IWF之间的接口协议为SIP协议。不同运营商SIP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通过IWF实现。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对IWF的具体实现不进行规定。
下面给出图中几个术语的定义,其他设备的说明可参见软交换系列技术规范中的规定。
SIP服务器(SIP Server):SIP网络中提供呼叫控制、呼叫路由、用户管理等功能的网络设备。
用户代理(User Agent):包括SIP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和SIP用户代理服务器(UAS)两个部分。UAC用于发起请求,而UAS则用于响应请求。用户代理可以在SIP语音终端、SIP视频终端和SIPIAD等实体上实现。
软交换网络:由软交换设备完成域内用户的注册、呼叫控制、路由、认证计费等功能的网络。
3、SIP基本功能要求
SIP服务器采用IP承载方式,提供的功能有: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业务提供/支持功能、用户管理功能、协议处理功能、路由处理、接入认证、计费信息采集、操作维护/网管功能、互通功能、安全功能(可选)、黑白名单功能、拥塞控制功能(可选)。
SIP服务器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SIP服务器功能结构图
3.1 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SIP服务器可以为基本业务/多媒体业务完成呼叫建立、维持和释放等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SIP服务器应支持基本的两方呼叫控制功能和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多方呼叫的会议桥资源功能应通过媒体服务器完成。
3.2 业务提供/支持功能
SIP服务器应支持基本的语音业务和多媒体业务,还应该支持传统PSTN补充业务和数据、多媒体相关业务。SIP服务器向域内用户提供传统智能网业务需通过软交换设备实现与传统智能网互通。因此,SIP域内可提供的传统智能网业务与软交换设备提供的智能网业务相关,规范中不作具体规定。另外,由于SIP协议在支持用户代理拍叉簧,*,#信号上报等方面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规范中并不要求通过SIP协议实现补充业务的操作方式。SIP服务器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或PARLAY网关。提供多种增值业务和智能业务。
3.3 协议处理功能
在协议处理能力方面,SIP服务器应支持SIP,SDP,SNMP,Telnet等协议,可选支持有RADIUS,Diameter协议。SIP服务器所采用的SIP协议必须支持UDP和TCP承载,无论SIP协议采用TCP或UDP承载,缺省端口号为5060。
3.4 路由处理功能
(1)SIP服务器应可以完成域名至IP地址的转换功能。但SIP服务器应实现请求消息重定向功能。
(2)SIP服务器应支持向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查询功能。
(3)对于号码分析和存储功能,要求SIP服务器支持存储主叫号码20位、被叫号码24位,并能扩充到28位号码的能力,具有分析10位号码然后选取路由的能力,具有在任意位置增、删号码的能力。
3.5 操作维护/网管功能
操作维护系统是SIP服务器中负责系统的管理和操作维护的部分,是用户使用、配置、管理、监视SIP服务器的工具集合。SIP服务器应既能支持本地维护和远程维护管理,又可以通过内部的SNMP代理模块与支持SNMP协议的网管中心进行通信。规范中对于操作维护系统从配置管理、故障管理、话务控制功能、安全管理、统计管理以及人机系统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3.6 接入认证功能
(1)SIP服务器应能对用户的每次呼叫请求进行鉴权,对未通过认证的用户发起的呼叫请求予以拒绝和丢弃。SIP服务器可以将所管辖区域内的用户终端的注册和呼叫信息送往认证中心进行用户认证与授权。
(2)SIP服务器还可以通过AAA服务器,实现对记账卡用户的认证和授权。
(3)SIP服务器应能够支持对动态IP地址配置的用户代理的认证与授权。
3.7 计费信息采集
在计费方面的要求。为提高SIP服务器与现有网络的兼容能力。例如能够在现有电话网的计费系统和现有IP电话网系统中使用,SIP服务器应能够支持CMIS/FTAM协议或FTAM协议、RADIUS协议或Diameter协议、FTP等计费信息的传送协议,具体传送协议的使用由各运营商根据自身网络的特点决定。至于计费方式,SIP服务器至少应具备根据计费对象进行计费信息采集功能,采集的信息包括时长、流量、媒体格式和编码方式等,并负责将采集信息送往计费中心。SIP服务器应至少支持详细话单计费方式,可选支持复式计费、立即计费等功能。SIP服务器应至少提供对主叫号码计费和对账号进行计费。
3.8 SIP服务器支持的通信流程
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中还给出了相关通信流程的描述,包括基本的注册流程、成功呼叫流程、可靠临时响应证实流程、异常呼叫流程、呼叫释放流程以及几个典型的补充业务流程等。同时,技术要求还规定,当用户签约信息包含于后台的认证/计费中心时,用户的身份认证和呼叫过程中的计费都需要经过SIP服务器到认证/计费中心完成。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中所描述的流程未包含SIP服务器和认证/计费中心之间的交互流程。
4、SIP性能及可靠性要求
4.1 性能要求
呼叫接通率。呼叫接通率是指在一段观察时间内,呼叫接通的次数与总试呼次数的比值。
呼叫处理能力。SIP服务器的呼叫处理能力应通过每小时忙时试呼次数(BHCA)和最大并发处理能力两个指标进行衡量。
时延。时延是指SIP服务器接收到SIP消息后完成消息处理。并实现消息成功转发的时间间隔。
4.2 可靠性指标
运营商一旦采用基于SIP协议的网络系统,由于SIP服务器是其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因此对于SIP服务器的可靠性就需要按电信级系统设备进行要求。在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中规定如下:
SIP服务器必须采用容错技术设计,系统必须达到或超过99.999%的可用性。全系统每年的中断时间小于3min。
要求SIP服务器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如采用双机备份)。
5、电源和环境要求
考虑到SIP服务器可能会用于不同的场景,因此对其设备电源的要求从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中直流电源规定了额定电压、电压波动范围和杂音电压的指标。此外,还对SIP服务器的接地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接地方式、接地要求、接地线截面积、接地电阻和电源冗余度等规定。
环境要求则从温湿度、机房地面的要求、机房的防尘和对有害气体浓度的要求、抗电磁干扰能力、SIP服务器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抗震要求、运输及仓储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❽ 华为移动光猫的设置
详细步骤如下:
❾ 软电话如何设置才可以注册到ims server
要看IMS Server服务商配置的参数了
一般来说,需要配置的参数有:
接入IP或Proxy IP及端口号
域名
号码
用户名、密码
❿ 4G核心网与IMS有什么区别
一切要重头说起,从电话技术发明,到大哥大(1G移动通讯)诞生,发展到2G数字移动通讯(GSM、CDMA),以及现在的3G(WCDMA、TD-SCDMA、CDMA-2000),4G(TD-LTE、FDD-LTE),本质上是追求成本的降低,产品功能的多样化!
1G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固定电话能随身携带,没有额外功能,纯粹的模拟电话信号通过无线电传输;
2G以及后面的2.5G, 2.75G,是把模拟的电话信号转换成了数字化的编码,简单些理解就是家里无绳电话的模拟无线和2.4G数字无绳的区别,然后附带着,就象在电话线上提供猫拨号上网一样,提供了GPRS、EDGE的上线功能,当然,和猫上网一样,速度慢是典型的特点,这一时期还提供了象短信、彩信等一些有限的增值服务;
3G的重点放在了上网速度上,语音电话弱化了,但其本质是在2G上发展而来的,大量的科学家的精力花在了如何在旧体系上,有没有办法多压榨些资源来传输上网数据——这有点象把一个书架上的放书的格子和位置好好规范了一下,比随便乱放能放更多书了,但根本问题没解决,有限的通讯资源要保留着随时准备让语音电话使用,所以成本还是居高不下;
4G其实对普通用户意义不大,真正商用能稳定提供的下行带宽也就10M左右,与联通WCDMA宣传的3G的速度差别不大,虽然4G理论上能提供的速度能达到100M,但理论就只是理论,而已。
之前有过一篇文章说到过,4G之所以在用户需求层面没有动力时,运营商仍要大力去推,这好象有些不符合商业规律——技术本应该是根据市场用户需求而诞生的,但根源,是因为4G改变了从2G到3G时的运营商网络的建设方式和运营成本,4G不再保留 无线通讯资源来专门跑语音了,而是所有资源全部用来跑数据——就是全部用来上网;
▽
打电话时,走2G、3G线路上的语音保留资源,这是“独占”的资源,而4G所有的资源,都用来跑数据,电话语音也变成数据,大家可以“共享”网络带宽速率,显而易见,共享的资源的成本,肯定要大大低于独占的资源了,所以4G的数据资费,成本会远远低于3G时的上网成本,当然,这是对于运营商有利的,最终定什么价,还是运营商定;
虽然我们这里主要是说4G——也就是手机、移动通讯,但固定电话和固定宽带,技术上也是有相似性的,和上面移动通讯要发展1G、2G、3G、4G一样,固定电话和固定宽带也在从电话线——电话线+拨号上网——电话线+ADSL上网——纯光纤上网(送终端设备,从光纤上面接电话出来),几乎是和移动通讯类似的发展轨迹。
不管是4G的最终发展目标,还是光纤上网整合宽带上网和固定电话,他们都有一个统称,NGN下一代网络,美好的规范图是这样描绘的——在一个网络(NGN)上,同时能提供上网、电话、电视以及各种增值服务,三网融合。
手机移动通讯要实现这些美好愿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太容易实现,特别是第一阶段,能让大家用习惯了的电话,顺顺当当跑在4G网络上,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3G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和4G是共存的,并且4G更长一段时间,可能只是用来提供数据服务,因为—VoLTE还不成熟;
目前市面上的4G手机,都只是用4G来上网,而打电话仍走原来的3G或2G的通道,因为4G要想独立打电话,需要有IMS服务器和IMS软件终端,但无论是IMS服务器的成熟度和软件的终端的成熟度,还不够成熟,所以中国移动要采购的第一批产品中的MIFI和CPE,MIFI称为能提供4G接入的无线路由器的理解没错,而对CPE的名词解释,很多家专业媒体都说错了,CPE是在MIFI基础上,还留有一个模拟电话的接口,接上电话机就能打电话,而电话就是走的IMS服务器,真正的VoLTE,这算是移动用来试水的举措吧,用来测试IMS服务器的,稳定了才在手机上跑VoLTE。
VoIP
上面我们提到多个通讯行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他们这么多年做的大量工作,就是为了让4G这个纯IP网络化的移动通讯网络,能让语音在共享的数据网络上(PS,即包交换),能象从前在独占的语音网络上(CS,即电路交换)跑的一样遛,他们想到了VoIP。
VoIP里面有许多标准,Skype是私有的,H323是通讯行业的标准,SIP是IETF也就是互联网组织定的,为什么通讯行业定未来下一个几十年的标准时,不是从他们自己的H323上面发展,而是选互联网行业标准组织IETF提出的SIP标准呢?大家都笑而不语……
但互联网的原则是开放,还有一个就是免费,所以SIP在脱离于通讯行业标准约束时,非常自由,对于不同供应商提供的SIP服务之间的结算啊、费用啊之类的没有通讯行业那么细——说白了,就是SIP提供的许多服务都是免费的,要想收费不太好下手,由此,3GPP等等一众通讯行业的标准化组织,在SIP基础上,提出了IMS,到此,我们标题里说的SIP、VoIP、VoLTE、IMS这些名词全部出场了。
VoIP解释起来简单,就是Voice on IP,语音跑在IP网络上,就是VoIP,这是一个比较上层的统称的名词,那么同样的VoLTE也只是说语音跑在LTE网络上——LTE就是指的4G的两个标准,TD-LTE、FDD-LTE——需要注意的是,TD-LTE和TD-SCDMA没有任何关系,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
LTE全称是Long Time Evolution,从名字上就知道,4G这个东西提出的很匆忙,许多东西还没定好就被运营商急着要上线。
▽
IMS
而IMS这个东西就要复杂的多了,虽然SIP很好理解,大家暗地里可能也用了好多年的VoIP,对SIP也很熟悉了,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服务器,放账号,大家注册上去就能打电话,很简单吧,但要收费呢,目前VoIP一般也只提供了便宜的网络电话,按时长或者包月收费,没有增值服务——这对于移动通讯运营商来说可是不能忍受的。
来电显示为什么不能收费?为什么彩铃不能收费?为什么留言不能收费?为什么为什么?
所以,IMS干的第一件是,就是加入了一个HSS子服务(Home Subscriber Server),这个是什么东西呢?SIP虽然也分为注册服务器Register Server、呼叫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但SIP的注册服务器只是记录一下一个SIP账号的当前的IP地址数据、认证一下账号密码是不是正确;但IMS里的HSS就不简单了,他是在SIP的注册服务器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很明显的运营商特征——业务订购数据库,也就是在移动开手机卡时,那一堆附加增值服务,好了,你在这里可以看到来电显示业务、呼叫等待业务、彩铃业务……,的开关——也意味着收费的计费点;
因为VoIP很简单,一般是企业内部用,或者小规模的虚拟运营商在有限的几台服务器上提供服务,所以VoIP的SIP软件、SIP电话机网关就可以直接通过IP地址和账号就能注册上去,然后呼叫在多台服务器上互相路由就可以完成呼叫的目的了,这些服务器,一般就是SIP Proxy Server,涉及到和固定电话、手机号码互通时,会有FXO网关,E1网关等负责转换,这里不多说了。
而IMS作为运营商的方案,动辄上亿用户规模,而且又分为各省市地分公司,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漫游——IP还区分漫游?VoIP不是宣传不区分本地长途,没有漫游的概念么?是的,但IMS认为这样不行,所以,他要加入漫游的概念……
▽
SIP
IMS的核心是SIP,所以类似SIP Proxy Server这么重要的核心组件,IMS是不会少的,IMS里称它为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即CSCF,并且又把它分成了多个子系统,其中代理CSCF(P-CSCF)从用户终端角度看,基本就是SIP里的Proxy Server了(但其实不是,下述),负责直接与IMS的终端(类似SIP的软电话、硬件电话等等,但同样的,也扩展了不少东西,这里跳过不述);P-CSCF直接与终端交互,可能会把SIP进行压缩或者加密,然后就交给查询CSCF(I-CSCF),I-CSCF会查询HSS数据,来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当然,他也从HSS里查询你是否欠费了,开通或关闭了某些业务,以及你是从哪个P-CSCF来的,用来判断你是不是漫游。
整个呼叫过程中,P-CSCF是不做复杂工作的,P-CSCF只负责接收SIP消息,它相当于是对外联络点,然后SIP消息会到达I-CSCF,I-CSCF是运营商的核心网络——就是运营商内部网络的入口,他会根据HSS查找到用户是属于哪个地区的,会对应分配一个空闲的为该地区服务的服务CSCF(S-CSCF),一直到了这里,S-CSCF才是真正的VoIP里Proxy Server的角色,S-CSCF完成用户注册认证和呼叫的路由处理,以及电话业务的触发(IMS称为AS,另外独立成一个子系统,下述)。
所以如果综合来分析,P-CSCF和I-CSCF只是起到一个边界安全防护SBC服务器和负载平衡、服务器分流这一类功能,真正处理SIP注册和呼叫的原先VoIP里标准逻辑的组件,是S-CSCF,从物理上看,P-CSCF可能是全国或省一级中心统一的服务器集群,配合更多的I-CSCF服务器分布在主干核心网上做分流,背靠一个大的HSS服务器群,将不同市县的用户分配到各地的S-CSCF上进行实际的处理,并且S-CSCF会更多地与当地的通讯机房里原有的2G、3G发生交流,也就是媒体网关(MGW),负责把新的走4G的手机终端和旧的3G、2G以及固定电话之类的对接起来,保持兼容(也就是PS、CS域的互通)。
所以,一个最最精简的IMS系统,它的核心组件是包含HSS、CSCF(P、I、S)即可,即把VoIP SIP的核心Register和Proxy Server进行按运营需求的发展:
▽
MGW
MGW,其实就是市面上大量被使用的VoIP的模拟网关,数字中继网关,而已……当然,运营商对稳定性要求需要更高一些,并且需要额外的集中管理和控制能力;
总结
zongjie
如果上了4G也只是为了提供和原来类似的语音通话功能,运营商的面子还是挂不住的,得与时俱进,提供一些IM服务,面向个人用户,所以一般还要加一个Presence Server,推送服务器,离线存储服务器等云的概念,提供的,无非是类似qq或微信的功能了,当然,可能是收费的,再次笑而不语……
同样的,通讯不只是面向个人的,也要面向企业,所以上面也提到了AS子系统,即Application Server,其实就是现在的通讯行业内的增值方案服务供应商了,一般就是提供例如电话会议、语音留言,企业语音导航IVR,电话呼入自动分配ACD等等;
因为象4G或者NGN,大家全是跑在IP网络上的,所以就不再需要象原先做电话呼叫中心,CTI系统等等,让电话与电脑信息系统对接需要额外购买一台电话程控交换机、语音板卡等等才能使用的问题了,只要有能接入网络的智能的设备,电脑、手机、平板,都可以直接与IMS的AS子系统对接,这可能才是真正的推4G或ngn的价值吧,让电话也完全融入电脑的IP网络世界里,电话、手机独立在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外面已经太多年了,如果这一均势发展良好,那些老掉牙的定制的CTI通讯系统,终于可以跟上互联网产品发展的节奏,让我们接触的象银行、快递公司的电话系统,医院的挂号、火车飞车的买票的电话系统,真正的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了,IVR语音菜单导航这种逆天反人类的存在,早就该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