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客户端看服务器的测试环境
⑴ 如何验证性能测试环境搭建好没有
那么性能测试环境与功能测试环境有什么不同呢?性能测试对测试环境的干净、独立性要求更高,更为严格。对于一个相对较规范的公司,都会建立其独立的研发环境、测试环境、线网环境(最终运行软件的环境)。
(
这里多扯一点,系统可以分为C/S架构的系统与B/S架构的系统,C/S架构的系统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基本不用与服务器连接的,比如我们用到的java虚拟机JVM,photo shop平面处理软件,我们可以开启软件更新功能,这时软件向服务器发请求,查当前版本是否是服务器端发布的最新版本,然后,提示用例是否需要更新或下载最新版本的软件。当然,我们也可以关闭更新功能或不检测更新。那么这个软件一样可以在电脑上运行。对于这类软件,我的主要测试环境就是用户的电脑。不同硬件配置、不同操作系统下对软件一系列,从安装使用到卸载。除了验证软件与硬件和系统的兼容性能,还需要验证与其它软件是否兼容。
第二种类型的C/S软件要时刻与服务器与连接,比如我的在线网游,QQ聊天工具等。从软件的启动就需要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对于此类软件,我们测试环境的重点依然是用户电脑,但服务器端必须也有一个相对应的测试环境支撑。
对于B/S的系统,我们测试环境的重点就要由用户电脑转为服务器端了,因为系统的所有功能都是由服务器端传递给用户的,所以需要验证服务器传递来的功能是否可用,以及功能的容错能力等。
)
再回到测试环境的问题上,对于一些企业为了节约资源,进行功能测试的测试环境,一台服务器可以运行多个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使系统之间是不会相互影响的(以前公司就是一台服务器上跑多个tomcat)。因为功能测试的重点大于系统对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是否可以进行正确的处理。
那么性能测试为什么对系统的环境要求干净、独立呢?性能测试是要对整个系统运行的软件硬件环境进行测试的,如果某环境下运行多个系统,就很难判断其中的某个环境对资源的占用情况。
⑵ 如何在Windows服务器做性能测试
一、远程连接到Windows服务器,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工具进行收集性能数据
1、Windows服务器中自带的性能监控工具叫做Performance Monitor,在开始-运行中输入‘Perfmon.msc’,然后回车即可运行。通过界面,控制面板所有控制面板项管理工具性能监视器也能打开
5、用EXCEL将数据转换为折线图,并分析性能情况
二、分析性能情况
(1)内存泄露判断
●虚拟内存字节数(VirtualBytes)应该远大于工作集字节数(Workingset),如果两者变化规律相反,比如说工作集增长较快,虚拟内存增长较少,则可能说明出现了内存泄露的情况。
●对于Workingset、Private Bytes、Availablebytes这些计数器,如果在测试期间内数值持续增长,而且测试停止后位置在高水平,则也说明存在内存泄露。
●Windows资源监控中,如果ProcessPrivateBytes计数器和ProcessWorkingSet计数器的值在长时间内持续升高,同时MemoryAvailable
bytes计数器的值持续降低,则很可能存在内存泄漏。
(2)CPU使用情况
●一般平均不要超过70%,最大不要超过90%(好:70% 、坏:85%、 很差:90%)
(3)tps(每秒处理事务的数量,在SOAPUI中进行统计)
●一般在10-100,不同应用程序具体值不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几个常用参数的参考值:CPU:% ProcessorTime:表示CPU的使用率,如果值大于80表示CPU的处理调度能力偏低。硬盘:% DiskTime:表示硬盘的I/O操作的频率(繁忙时间),如果值大于80表示硬盘I/O调度能力偏低。Average Disk QueueLength:表示硬盘I/O操作等待队列的长度,如果值大于2表示硬盘I/O调度能力偏低。内存Pages/Sec:表示系统对虚拟内存每秒钟的访问次数,如果值大于20表示有内存方面的问题。(有可能是物理内存偏低,也有可能是虚拟内存没有配置正确。一般情况下虚拟内存应为物理内存的1.5-2倍)CommittedBytesandAvailable Bytes:CommittedBytes表示虚拟内存的大小,Available Bytes表示剩余可用内存的大小。正常情况下,Available Bytes减少,pages(页面数)应该增加,提供页面交换。<br>如果Available Bytes的值很小表示物理内存偏低。当关闭一些应用以后,CommittedBytes应该减少,Available Bytes应该增加。因为关闭的进程释放了之前占用的内存资源。如果相应的值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该进程就可能造成了内存泄漏。Cache Bytes:表示系统缓存的大小。如果值大于4M表示物理内存偏低。
三、关于计数器的选择
perfmon的计数器主要分四种:处理器性能计数器、内存性能计数器、磁盘性能计数器以及网络性能计数器。
以下为监控服务器常用的计数器:
常用的性能对象与指标
性能对象
计数器
提供的信息
Processor
% Idle Time
% Idle Time 是处理器在采样期间空闲的时间的百分比
Processor
% Processor Time
% Processor Time 指处理器用来执行非闲置线程时间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测量范例间隔内非闲置线程活动的时间,用范例间隔减去该值。这个计数器是处理器活动的主要说明器,显示在范例间隔时所观察的繁忙时间平均百分比。
Processor
% User Time
% User Time 指处理器处于用户模式的时间百分比。用户模式是为应用程序、环境分系统和整数分系统设计的有限处理模式。
Memory
Available Bytes
Available Bytes显示出当前空闲的物理内存总量。当这个数值变小时,Windows开始频繁地调用磁盘页面文件。如果这个数值很小,例如小于5 MB,系统会将大部分时间消耗在操作页面文件上。
Memory
% Committed Bytes in Use
% Committed Bytes In Use 是 Memory: Committed Bytes 与Memory: Commit Limit之间的比值。(Committed memory指如果需要写入磁盘时已在分页文件中保留空间的处于使用中的物理内存。Commit Limit是由分页文件的大小而决定的。如果扩大了分页文件,该比例就会减小)。这个计数器只显示当前百分比;而不是一个平均值。
Memory
Page Faults/sec
Page Faults/sec是指处理器处理错误页的综合速率。用错误页数/秒来计算。当处理器请求一个不在其工作集(在物理内存中的空间)内的代码或数据时出现的页错误。这个计数器包括硬错误(那些需要磁盘访问的)和软错误(在物理内存的其它地方找到的错误页)。许多处理器可以在有大量软错误的情况下继续操作。但是,硬错误可以导致明显的拖延。这个计数器显示用上两个实例中观察到的值之间的差除以实例间隔的持续时间所得的值。
Network Interface
Bytes Total/sec
Bytes Total/sec是发送和接收字节的速率,包括帧字符在内。
Network Interface
Packets/sec
Packets/sec为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速率。
Physical Disk
% Busy Time
% Busy Time指磁盘驱动器忙于为读或写入请求提供服务所用的时间的百分比。
Physical Disk
Avg. Disk Queue Length
Avg. Disk Queue Length 指读取和写入请求(为所选磁盘在实例间隔中列队的)的平均数。
Physical Disk
Current Disk Queue Length
Current Disk Queue Length指在收集操作数据时在磁盘上未完成的请求的数目。它包括在快照内存时正在为其提供服务中的请求。这是一个即时长度而非一定间隔时间的平均值。多主轴磁盘设备可以一次有多个请求操作,但是其它同时发生的请求为等候服务。这个计数器可能会反映一个暂时的高或低的列队长度,但是如果在磁盘驱动器存在持续负载,可能值会总是很高。请求等待时间与这个列队的长度减去磁盘上的主轴成正比。这个差值应小于2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Logical
Disk
% Free Space
% Free Space 是所选定的逻辑磁盘驱动器上总的可用空闲空间的百分比。
Logical
Disk
Free Megabytes
可用的 MB 显示磁盘驱动器上尚未分配的空间。
以下为监控进程常用的计数器:
Process对象的主要指标
性能对象
计数器
提供的信息
Process
% Privileged Time
% Privileged Time 是在特权模式下处理线程执行代码所花时间的百分比。当调用 Windows 系统服务时,此服务经常在特权模式运行,以便获取对系统专有数据的访问。在用户模式执行的线程无法访问这些数据。对系统的调用可以是直接的(explicit)或间接的(implicit),例如页面错误或间隔。
Process
% Processor Time
% Processor Time 是所有进程线程使用处理器执行指令所花的时间百分比。指令是计算机执行的基础单位。线程是执行指令的对象,进程是程序运行时创建的对象。此计数包括处理某些硬件间隔和陷阱条件所执行的代码。
Process
% User Time
% User Time 指处理线程用于执行使用用户模式的代码的时间的百分比。应用程序、环境分系统和集合分系统是以用户模式执行的。Windows 的可执行程序、内核和设备驱动程序不会被以用户模式执行的代码损坏。
Process
Creating Process ID value
Creating Process ID value 指创建该进程的父进程号。
Process
Elapsed Time
该进程运行的总时间(用秒计算)。
Process
Handle Count
由这个处理现在打开的句柄总数。这个数字等于这个处理中每个线程当前打开的句柄的总数。
Process
ID Process
ID Process 指这个处理的特别的识别符。ID Process 号可重复使用,所以这些 ID Process 号只能在一个处理的寿命期内识别那个处理。
Process
IO Data Bytes/sec
处理从 I/O 操作读取/写入字节的速度。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Data Operations/sec
本处理进行读取/写入 I/O 操作的速率。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Other Bytes/sec
处理给不包括数据的 I/O 操作(如控制操作)字节的速率。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Other Operations/sec
本处理进行非读取/写入 I/O 操作的速率。例如,控制性能。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Read Bytes/sec
处理从 I/O 操作读取字节的速度。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Read Operations/sec
本处理进行读取 I/O 操作的速率。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IO Write Bytes/sec
处理从 I/O 操作写入字节的速度。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Process
IO Write Operations/sec
本处理进行写入 I/O 操作的速率。这个计数器为所有由本处理产生的包括文件、网络和设备 I/O 的活动计数。
Process
Page Faults/sec
Page Faults/sec 指在这个进程中执行线程造成的页面错误出现的速度。当线程引用了不在主内存工作集中的虚拟内存页即会出现 Page Fault。如果它在备用表中(即已经在主内存中)或另一个共享页的处理正在使用它,就会引起无法从磁盘中获取页。
Process
Page File Bytes
Page File Bytes 指这个处理在 Paging file 中使用的最大字节数。Paging File 用于存储不包含在其他文件中的由处理使用的内存页。Paging File 由所有处理共享,并且 Paging File 空间不足会防止其他处理分配内存。
Process
Page File Bytes Peak
Page File Bytes Peak 指这个处理在 Paging files 中使用的最大数量的字节。
Process
Pool Nonpaged Bytes
Pool Nonpaged Bytes 指在非分页池中的字节数,非分页池是指系统内存(操作系统使用的物理内存)中可供对象(指那些在不处于使用时不可以写入磁盘上而且只要分派过就必须保留在物理内存中的对象)使用的一个区域。这个计数器仅显示上一次观察的值;而不是一个平均值。
Process
Pool Paged Bytes
Pool Paged Bytes 指在分页池中的字节数,分页池是系统内存(操作系统使用的物理内存)中可供对象(在不处于使用时可以写入磁盘的)使用的一个区域。这个计数器仅显示上一次观察的值;而不是一个平均值。
Process
Priority Base
这次处理的当前基本优先权。在一个处理中的线程可以根据处理的基本优先权提高或降低自己的基本优先权。
Process
Private Bytes
Private Bytes 指这个处理不能与其他处理共享的、已分配的当前字节数。
Process
Thread Count
在这次处理中正在活动的线程数目。指令是在一台处理器中基本的执行单位,线程是指执行指令的对象。每个运行处理至少有一个线程。
Process
Virtual Bytes
Virtual Bytes 指处理使用的虚拟地址空间的以字节数显示的当前大小。使用虚拟地址空间不一定是指对磁盘或主内存页的相应的使用。虚拟空间是有限的,可能会限制处理加载数据库的能力。
Process
Virtual Bytes Peak
Virtual Bytes Peak 指在任何时间内该处理使用的虚拟地址空间字节的最大数。
Process
Working Set
Working Set 指这个处理的 Working Set 中的当前字节数。Working Set 是在处理中被线程最近触到的那个内存页集。如果计算机上的可用内存处于阈值以上,即使页不在使用中,也会留在一个处理的 Working Set中。当可用内存降到阈值以下,将从 Working Set 中删除页。如果需要页时,它会在离开主内存前软故障返回到 Working Set 中。
Process
Working Set Peak
Working Set Peak 指在任何时间这个在处理的 Working Set 的最大字节数。
⑶ 如何在服务器上测试软件
天互数据 为您解答
服务器测试方法
服务器测试方法分为两个大方面,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
我们在性能测试方面采用了新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文件测试、数据库性能测试与
Web
性能测试三个
方面。其中,文件性能与数据库性能采用美国
Quest
软件公司的
Benchmark Factory
负载测试和容量规划
软件,
Web
性能测试则使用了
Spirent
公司提供的
Caw WebAvalanche
测试仪。
一、性能测试
1
、文件性能测试方法
Benchmark Factory
软件能按照文件读写的关键指标定制事务。软件最大支持
1000
个虚拟客户。
本次测试环境包括
10
台配置为
PIII800/128MB
内存
/20G
硬盘以上的客户端,它们用来模拟虚拟用户。
控制台为配置是
PIII 850/128MB
内存
/40G
硬盘的
Acer
笔记本电脑。交换机为带有两个千兆
GBIC
接口、
24
个
10/100M
自适应端口的
Cisco 2950
,客户端与控制台通过
100M
网卡连到交换机上,被测服务器则通
过千兆光纤网卡与交换机相连接。
被测服务器均安装带
SP4
的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操作系统,在所有三项性能测试中都统一
RAID
级别为
5
。
在具体测试方案设置上,测试软件把决定文件读写操作的关键因素设定为:读
/
写、随机
/
顺序、操作
块大小、对象大小四个。在本次测试中,考虑到我们设有单独的数据库及
Web
测试项目,所以在文件测试
中,我们把目标确定为测试服务器基本的
I/O
性能,这主要由网络接口、系统带宽、磁盘子系统等几大部
分所决定。同时,从几部分的作用看,以大操作块读写大对象文件,小操作块读写小对象文件,较能反映
服务器最基本的
I/O
性能,即“大操作块读写大文件”对系统带宽、缓存的考察,以及“小操作块读写小
文件”对磁盘子系统、网络接口的考察。最终我们确定的四个事务是:
大文件顺序读写
(
操作块
8KB
,对象文件
80% 500KB
、
20% 1MB)
大文件随机读写
(
操作块
8KB
,对象文件
80% 500KB
、
20% 1MB)
小文件随机读
(
操作块
1KB
,对象文件
80% 1KB
、
10% 10KB
、
10% 50KB)
小文件顺序写
(
操作块
1KB
,对象文件
80% 1KB
、
10% 10KB
、
10% 50KB)
每个事务的用户数均以固定步长逐渐增加,
最大可增加到
1000
个虚拟用户。
其中,
“大文件顺序读写”
事务的用户数按照
40
的步长从
1
可增加到
400
个
(
测试至强服务器
)
或
200
个
(
测试
TUALATIN
服务器
)
,其
他事务则将用户数按照
100
的步长从
1
增加至
1000
。我们期望得到其在不同用户数时被测服务器的性能表
现。总体上其走势及峰值反映了该服务器的性能。每项事务均运行三次,每次之间被测服务器进行重启,
最终结果为三次平均值。
2
、数据库性能测试方法
“乘机安全小贴士”安全出行要重视
数据库性能测试同样使用了
Benchmark Factory
软件,测试环境如同文件性能测试。测试时,在被测
服务器上安装
sql Server 2000
使用企业版。首先在被测服务器上创建新的数据库,通过使用
Benchmark
Factory
预定义的
Database Spec
项目向数据库中创建表,装载数据。在服务器端创建以
CPU
计算为主的
存储过程,通过
10
台客户机模拟用户、按照
40
个虚拟用户的步长递增到
400
个用户,执行该存储过程。
结果是以获得的每秒事务数
(TPS)
衡量服务器的数据库事务处理能力。
整个测试分为三次,
每次之间重新启
动被测服务器,最终取三次平均值作为评价结果。
3
、
Web
性能测试方法
Web
性能测试工具是由
Spirent
公司提供的
Caw WebAvalanche
。
WebAvalanche
模拟实际的用户发出
HTTP
请求,
并根据回应给出具体的详细测试结果。
它有以下特点:
能够模拟成百上千的客户端对服务器发
出请求
;
能够模拟真实的网络应用情况,
比如网站在高峰期的访问量应该是动态的维持,
有新客户端的加入,
同时也有原客户的离去,
访问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
可以产生
20000
个连接
/
秒请求量,
足以满足测试的需要
;
测试项目丰富,有访问请求的成功失败数,有
URL
和页面的响应时间,有网络流量数,还有
HTTP
和
TCP
协
议的具体情况。
测试时,被测服务器与
WebAvalanche
上都装有千兆光纤网卡,两网卡通过光纤直接连接。监控端
(
配
置为
PIII 1GHz/128M
内存
/20G
硬盘
)
安装了带
SP4
的
Windows 2000 Server,
该监控端与
WebAvalanche
通
过交叉线直连。在监控端通过
Web
浏览器配置
WebAvalanche
,在被测服务器安装了
SQL Server 2000
企业
版,并用微软的
IIS
建立了
Web
服务器。
测试分为静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两部分。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
Web
应用中,有的站点静态内容居多,提
供的服务也绝大多数是静态的,
因此,
他们就会特别的关心服务器静态性能
;
同样,
有的站点提供的服务交
互性的内容居多,他们就会更关心服务器的动态性能。
被测网站中页面大小及静态、动态页面所占比例均参照实际网站得出,整个网站静态、动态页面所占
比例是
70%
和
30%
,使用的动态页面类型为
ASP
。请求页面样本的文件大小分布比例与整个网站的相同。
静态性能测试模拟发出的均是静态页面请求。在测试动态性能时,动态页面的访问请求占
20%
,其余
80%
为静态页面请求。我们根据实际的
Web
服务器一天中的运行情况建立了一个服务器页面请求模型,该
模型由
4
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预热阶段,
WebAvalanche
发出的请求量由
0
慢慢上升到
200;
第二阶段
是逐步加压阶段,请求量逐步累加到最大值
8200;
第三阶段是动态维持阶段
;
第四阶段是下降阶段,请求量
由最大值迅速下降为
0
。其中,最大请求量略大于实际服务器能够提供的事务处理量。
被测服务器的静态与动态测试分别测试三遍,每遍之间被测服务器和测试仪均重启,结果取三次的平
均值。由此可见,此服务器测试方法立志于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二、功能测试
在功能测试方面,我们对被测服务器的可扩展性、可用性以及可管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可扩展
性包括硬盘、
PCI
槽以及内存等的扩展能力,可用性包括对热插拔、冗余设备
(
如硬盘、电源、风扇、网卡
等
)
的支持,可管理性则指的是服务器随机所带的管理软件。
我们在对服务器进行总体评价时,综合了性能、功能和价格三方面因素,依据《网络世界》所做的用
户调查结果,分别给予不同权重,性能占
50%
,功能占
40%
,而价格则占
10%
。在分析性能时,数据库性能
占其中的
50%
,而文件性能占
30%
,
Web
性能占
20%
。
综上所述,这种全新的服务器测试方法更够更准确更直接的对服务器进行测试,而且数据更加精确。
希望能给又需要的读者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
。
希望能帮到你
⑷ 你们知道如何在移动网络下测试服务端,前端需求吗
一、将新需求布置到线上服务器,直接在线上测试
此种方法对于测试是最简便的方法,但是适用范围比较有限,适用范围如下:
1、一个全新的前端页面,没有推广过并且没有任何入口;
2、与新版客户端功能配套的全新服务端和前端页面,与线上版毫无关联,即使上线也不会影响到线上版。
通过该种方式的适用范围可以看出,该种测试方式不适合上面的需求;因为上面的是需求不是全新的,是在老需求上提出的优化需求,如果通过直接上线的方式去测试,一旦有bug会影响线上用户。
二、通过VPN连接到测试服务器进行测试
通过此种方式连接到测试服务器,可以适用大部分场景,但是对公司的网络基础设施有一定要求,公司的网络支持VPN才可以使用。
下面来介绍通过vpn连接到公司内网连接测试服务器的方法:
1、测试资源准备:
1)、由于需要在手机上绑定host,所以需要root过的Android手机或者越狱的IOS手机一部;
2)、可以正常使用的SIM卡一张;
2、在手机上绑定host:
在手机上绑定测试环境的host,关于Android和iOS绑定host的方法,如果有不懂可以自行查找资料或者给我留言,也可以加入搜狗测试粉丝群进行询问哦;
3、通过VPN连接到公司内网:
关于VPN连接的方法,各位同学可以询问自己公司的IT,搜狗的同学如果想使用VPN,可以自行去手机版小P中查看,里面有详细的教程,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4、访问测试服务器,查看是否连接到测试环境:
上述步骤完成后,接下来咱们访问需要测试的前端页面,查看是否已成功连接到测试环境,查看是否为测试环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法:
1)、如果新需求与老需求在移动网络下访问时有明显不一样的,可以直接访问页面查看;
2)、如果新需求与老需求在移动网络下访问时没有任何区别,例如上面的需求,老需求是无论在WiFi还是在移动网络下均需要手动点击才能开始播放视频,但是新需求在通过移动网络下访问时需要手动点击才能播放视频,与老需求表现一致,无法判断是否已连接到了测试环境,这时可以与开发进行沟通,在测试环境修改一些文案来进行区分,但是测试完毕后一定要及时修改回来并验证,防止将该改动发布到线上。
使用在移动网络下通过VPN连接到测试服务器的方法后,该优化需求无法在移动网络下进行测试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总结:
上述两种方法就是我在工作中常用到的在移动网络下测试服务端、前端需求的方法,那你们遇到类似情况是如何去测试的呢?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⑸ 如何测试服务器
服务器测试方法
服务器测试方法分为两个大方面,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
我们在性能测试方面采用了新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文件测试、数据库性能测试与
Web
性能测试三个
方面。其中,文件性能与数据库性能采用美国
Quest
软件公司的
Benchmark Factory
负载测试和容量规划
软件,
Web
性能测试则使用了
Spirent
公司提供的
Caw WebAvalanche
测试仪。
一、性能测试
1
、文件性能测试方法
Benchmark Factory
软件能按照文件读写的关键指标定制事务。软件最大支持
1000
个虚拟客户。
本次测试环境包括
10
台配置为
PIII800/128MB
内存
/20G
硬盘以上的客户端,它们用来模拟虚拟用户。
控制台为配置是
PIII 850/128MB
内存
/40G
硬盘的
Acer
笔记本电脑。交换机为带有两个千兆
GBIC
接口、
24
个
10/100M
自适应端口的
Cisco 2950
,客户端与控制台通过
100M
网卡连到交换机上,被测服务器则通
过千兆光纤网卡与交换机相连接。
被测服务器均安装带
SP4
的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操作系统,在所有三项性能测试中都统一
RAID
级别为
5
。
在具体测试方案设置上,测试软件把决定文件读写操作的关键因素设定为:读
/
写、随机
/
顺序、操作
块大小、对象大小四个。在本次测试中,考虑到我们设有单独的数据库及
Web
测试项目,所以在文件测试
中,我们把目标确定为测试服务器基本的
I/O
性能,这主要由网络接口、系统带宽、磁盘子系统等几大部
分所决定。同时,从几部分的作用看,以大操作块读写大对象文件,小操作块读写小对象文件,较能反映
服务器最基本的
I/O
性能,即“大操作块读写大文件”对系统带宽、缓存的考察,以及“小操作块读写小
文件”对磁盘子系统、网络接口的考察。最终我们确定的四个事务是:
大文件顺序读写
(
操作块
8KB
,对象文件
80% 500KB
、
20% 1MB)
大文件随机读写
(
操作块
8KB
,对象文件
80% 500KB
、
20% 1MB)
小文件随机读
(
操作块
1KB
,对象文件
80% 1KB
、
10% 10KB
、
10% 50KB)
小文件顺序写
(
操作块
1KB
,对象文件
80% 1KB
、
10% 10KB
、
10% 50KB)
每个事务的用户数均以固定步长逐渐增加,
最大可增加到
1000
个虚拟用户。
其中,
“大文件顺序读写”
事务的用户数按照
40
的步长从
1
可增加到
400
个
(
测试至强服务器
)
或
200
个
(
测试
TUALATIN
服务器
)
,其
他事务则将用户数按照
100
的步长从
1
增加至
1000
。我们期望得到其在不同用户数时被测服务器的性能表
现。总体上其走势及峰值反映了该服务器的性能。每项事务均运行三次,每次之间被测服务器进行重启,
最终结果为三次平均值。
2
、数据库性能测试方法
“乘机安全小贴士”安全出行要重视
数据库性能测试同样使用了
Benchmark Factory
软件,测试环境如同文件性能测试。测试时,在被测
服务器上安装
SQL Server 2000
使用企业版。首先在被测服务器上创建新的数据库,通过使用
Benchmark
Factory
预定义的
Database Spec
项目向数据库中创建表,装载数据。在服务器端创建以
CPU
计算为主的
存储过程,通过
10
台客户机模拟用户、按照
40
个虚拟用户的步长递增到
400
个用户,执行该存储过程。
结果是以获得的每秒事务数
(TPS)
衡量服务器的数据库事务处理能力。
整个测试分为三次,
每次之间重新启
动被测服务器,最终取三次平均值作为评价结果。
3
、
Web
性能测试方法
Web
性能测试工具是由
Spirent
公司提供的
Caw WebAvalanche
。
WebAvalanche
模拟实际的用户发出
HTTP
请求,
并根据回应给出具体的详细测试结果。
它有以下特点:
能够模拟成百上千的客户端对服务器发
出请求
;
能够模拟真实的网络应用情况,
比如网站在高峰期的访问量应该是动态的维持,
有新客户端的加入,
同时也有原客户的离去,
访问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
可以产生
20000
个连接
/
秒请求量,
足以满足测试的需要
;
测试项目丰富,有访问请求的成功失败数,有
URL
和页面的响应时间,有网络流量数,还有
HTTP
和
TCP
协
议的具体情况。
测试时,被测服务器与
WebAvalanche
上都装有千兆光纤网卡,两网卡通过光纤直接连接。监控端
(
配
置为
PIII 1GHz/128M
内存
/20G
硬盘
)
安装了带
SP4
的
Windows 2000 Server,
该监控端与
WebAvalanche
通
过交叉线直连。在监控端通过
Web
浏览器配置
WebAvalanche
,在被测服务器安装了
SQL Server 2000
企业
版,并用微软的
IIS
建立了
Web
服务器。
测试分为静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两部分。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
Web
应用中,有的站点静态内容居多,提
供的服务也绝大多数是静态的,
因此,
他们就会特别的关心服务器静态性能
;
同样,
有的站点提供的服务交
互性的内容居多,他们就会更关心服务器的动态性能。
被测网站中页面大小及静态、动态页面所占比例均参照实际网站得出,整个网站静态、动态页面所占
比例是
70%
和
30%
,使用的动态页面类型为
ASP
。请求页面样本的文件大小分布比例与整个网站的相同。
静态性能测试模拟发出的均是静态页面请求。在测试动态性能时,动态页面的访问请求占
20%
,其余
80%
为静态页面请求。我们根据实际的
Web
服务器一天中的运行情况建立了一个服务器页面请求模型,该
模型由
4
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预热阶段,
WebAvalanche
发出的请求量由
0
慢慢上升到
200;
第二阶段
是逐步加压阶段,请求量逐步累加到最大值
8200;
第三阶段是动态维持阶段
;
第四阶段是下降阶段,请求量
由最大值迅速下降为
0
。其中,最大请求量略大于实际服务器能够提供的事务处理量。
被测服务器的静态与动态测试分别测试三遍,每遍之间被测服务器和测试仪均重启,结果取三次的平
均值。由此可见,此服务器测试方法立志于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二、功能测试
在功能测试方面,我们对被测服务器的可扩展性、可用性以及可管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可扩展
性包括硬盘、
PCI
槽以及内存等的扩展能力,可用性包括对热插拔、冗余设备
(
如硬盘、电源、风扇、网卡
等
)
的支持,可管理性则指的是服务器随机所带的管理软件。
我们在对服务器进行总体评价时,综合了性能、功能和价格三方面因素,依据《网络世界》所做的用
户调查结果,分别给予不同权重,性能占
50%
,功能占
40%
,而价格则占
10%
。在分析性能时,数据库性能
占其中的
50%
,而文件性能占
30%
,
Web
性能占
20%
。
综上所述,这种全新的服务器测试方法更够更准确更直接的对服务器进行测试,而且数据更加精确。
希望能给又需要的读者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
。
谢谢采纳。
⑹ 游戏测试 环境搭建
游戏测试的话。客户端环境搭建一般不会再linux下面,
我不知道你面试的职位是什么,主要测功能还是压力还是其他的,每个要求不同。
客户端方面:
比如现在比较主流的移动端游戏, ios,andirod, 基本不需要搭什么测试环境,直接把设备拿过来就可以, 如果想在模拟器上运行,那么andirod 的在windows的模拟器 比如 bluestacks直接安装即可。客户端测试环境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如果用到sql和linux的话,那我估计是测试服务器的搭建了。
服务器的搭建:
这块就比较复杂了,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教会的,而且也随着每个项目的不同而不同,http://wenku..com/link?url=k3-xfCxJ-576hCHLU6f0--gz-fZ1Pw9KaSRM-549f2YIEu8LOvpHvCSoNy,这个链接讲了如何搭建的过程,但我觉得如果没有一些知识的话,还是比较难懂的, 相信我觉得如果你之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因该不会叫你做这么复杂的事情
⑺ 如何测试服务器
一、服务器测试方法分为两个大方面,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
在性能测试方面采用了新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文件测试、数据库性能测试与Web性能测试三个方面。其中,文件性能与数据库性能采用美国Quest软件公司的Benchmark Factory负载测试和容量规划软件,Web性能测试则使用了Spirent公司提供的Caw WebAvalanche测试仪。
⑻ linux测试环境怎么搭建
测试环境搭建步骤:
1.数据库服务器端测试环境安装步骤:
(1) 选择服务器
(2) 安装操作系统
(3) 安装数据库
(4) 安装杀毒软件
(5) 杀毒
(6) 制作Image文件
(7) 安装软件数据库文件
(8) 进行相关数据库配置
(9) 杀毒
(10) 制作Image文件
2. 应用服务器端测试环境安装步骤:
(1) 选择服务器
(2) 安装操作系统
(3) 安装数据库
(4) 安装杀毒软件
(5) 杀毒
(6) 制作Image文件
(7) 安装软件数据库文件
(8) 进行相关数据库配置
(9) 杀毒
(10)制作Image文件
3. 客户端测试环境安装步骤:
(1) 选择PC机
(2) 安装操作系统
(3) 安装杀毒软件
(4) 安装软件要求的浏览器版本
(5) 测试与应用服务器的链接
(6) 杀毒
(7) 制作Image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