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m设置服务器地址
⑴ 网络工程师
国考容易,软考要难的多~当然软考的含金量也更高
国家四级中的网络工程师考试内容
一、网络规划与设计
1.网络需求分析。
2.网络规划设计。
3.网络设备及选型。
4.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5.接人技术方案设计
6.IP地址规划与路由设计。
7.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二、网络构建
1.局域网组网技术。
(1)网线制作方法、
(2)交换机配置与使用方法。
(3)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4)交换机VLAN配置。
(5)交换机STP配置。
2.路由器配置与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2)路由器接口配置
(3)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4)RIP动态路由配置。
(5)OSPF动态路由配置。
3.路由器高级功能。
(1)设置路由器为DHCP服务器。
(2)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3)配置GRE协议。
(4)配置IPSec协议。
(5)配置MPLS协议。
4.无线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三、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
1.网络环境配置。
2. WWW服务器安装调试)
3.E—mail服务器安装调试
4. FTP服务器安装调试。
5. DNS服务器安装调试。
四、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管理
1.网络安全。
(1)网络防病毒软件与防火墙的安装与使用。
(2)网站系统管理与维护。
(3)网络攻击防护与漏洞查找。
(4)网络数据备份与恢复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5)其他网络安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网络管理。
(1)管理与维护网络用户帐户。
(2)利用工具软件监控和管理网络系统。
(3)查找与排除网络设备故障。
(4)常用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国家软考的网络工程师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结构
· 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存储器、I/O部件)
· 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ISC、RISC)
· 多处理器(紧耦合系统、松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
· 处理器性能
1.1.2 存储器
· 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
· 存储系统
· 主存与辅存
· 主存类型,主存容量和性能
· 主存配置(主存奇偶校验、交叉存取、多级主存、主存保护系统)
· 高速缓存
· 辅存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计算
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 I/O接口(中断、DMA、通道、SCSI、并行接口、通用接口总线、RS-232、USB、IEEE1394、红外线接口、输入输出控制系统、通道)
· 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性
1.1.4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1.2 操作系统知识
1.2.1 基本概念
· 操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
· 多道程序
· 内核和中断控制
· 进程和线程
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 进程的状态及转换
· 进行调度算法(分时轮转、优先级、抢占)
· 死锁
· 存储管理方案(分段与分页、虚存、页面置换算法)
· 设备管理的有关技术(Spooling、缓冲、DMA、总线、即插即用技术)
· 文件管理
· 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与安全性、恢复处理、保护机制)
· 作业的状态及转换
· 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
1.3 系统配置方法
1.3.1 系统配置技术
· 系统架构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
· 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份、容错、紧耦合多处理器、松耦合多处理器)
· 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理、实时系统、Web计算、移动计算)
1.3.2 系统性能
·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
· 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系统监视器)
1.3.3 系统可靠性
· 可靠性计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
· 可靠性设计(失效安全、软失效、部件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的分配及预估)
· 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2. 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
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
· 需求分析
· 结构化分析设计
· 面向对象设计
· 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2.1.2 开发环境
· 开发工具(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CASE)
· 集中开发环境
2.1.3 测试评审方法
· 测试方法
· 评审方法
· 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
2.1.4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 制定项目计划
· 质量计划、管理和评估
· 过程管理(PERT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
· 配置管理
· 人员计划和管理
· 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手续)
· 开发组织和作用(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
· 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
2.1.5 系统可审计性
· 审计方法、审计跟踪
· 在系统中纳入和可审计性
2.2 系统运行和维护知识
2.2.1 系统运行
· 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网络)
· 系统成本管理
· 系统运行(作业调度、数据I/O管理、操作手册)
· 用户管理(ID注册和管理)
· 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空调设备、设备管理、设施安全和管理)
· 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控,恢复过程、预防措施)
· 安全管理
· 性能管理
· 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控工具、诊断工具)
· 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
· 系统运行服务标准
2.2.2 系统维护
· 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 维护的实施(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
· 硬件维护,软件维护,维护合同
3. 网络技术
3.1 网络体系结构
· 网络拓扑结构
· OSI/RM
· 应用层协议(FTP、TELNET、SNMP、DHCP、POP、SMTP、HTTP)
· 传输层协议(TCP、UDP)
· 网络层协议IP(IP地址、子网掩码)
· 数据链路层协议(ARP、RARP、PPP、SLIP)
· 物理地址(单播、广播、组播)
3.2 编码和传输
3.2.1 调制和编码
· AM、FM、PM、QAM
· PCM、抽样
3.2.2 传输技术
· 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2线/4线)
· 差错控制(CRC、海明码、奇偶校验、比特出错率)
· 同步控制(起停同步、SYN同步、标志同步、帧同步)
· 多路复用(FDM、TDM、WDM)
· 压缩和解压方法(JPEG、MPEG、MH、MR、MMR、游程长度)
3.2.3 传输控制
· 竞争系统
· 轮询/选择系统
· 基本规程、多链路规程、传输控制字符、线路控制
· HDLC
3.2.4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存储转发、分组交换、ATM交换、帧中继)
3.2.5 公用网络和租用线路
3.3 网络
3.3.2 网络分类
· 按地域分类(LAN、MAN、WAN)
· 按服务分类(因特网、企业内部网)
· 按传输媒体分类(电话、数据、视像)
· 按电信网分类(驻地、接入、骨干)
3.3.2 LAN
· LAN拓扑(总线型、星型、环型)
· 访问控制系统(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
· LAN间的连接、LAN-WAN的连接、对等连接、点对点连接
· 高速LAN技术(千兆以太网)
· 无限LAN
3.3.3 MAN常用结构
3.3.4 WAN与远程传输服务
· 租用线路服务、线路交换服务、分组交换服务
· ISDN、VPN、帧中继、ATM、IP连接服务
· 卫星通信服务、移动通信服务、国际通信服务
3.3.5 因特网
· 因特网概念(网际互联设备、TCP/IP、IP路由、DNS、代理服务器)
· 电子邮件(协议、邮件列表)
· Web(HTTP、浏览器、URL、HTML、XML)
· 文件传输(FTP)
· 搜索引擎(全文搜索、目录搜索、智能搜索)
· QoS、CGI、VoIP
3.3.6 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3.3.7 网络性能
· 有关线路性能的计算(传输速度、线路利用率、线路容量、通信量、流量设计)
· 性能评估
· 排队论的应用
3.4 网络通信设备
3.4.1 传输介质和通信电缆
· 有线/无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光、红外线)
· 分配线架(IDF)、主配线架(MDF)
3.4.2 各类通信设备
· 线路终端设备、多路设备、交换设备、转接设备
· 线路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DSU、NCU、TA、CCU、PBX)
3.5 网络连接设备
· 网际连接设备(网关、网桥、生成树网桥、源路由网桥、路由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
3.6 网络软件系统
3.6.1 网络操作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
· 网路设备驱动程序(ODL、NDIS)
· 网络通信的系统功能调用(套接字API)
· RPC
· TP Monitor
· 分布式文件系统
· 网络设备功能
3.6.2 网络管理
· 网络管理的功能域(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
· 网络管理协议(CMIS/CMIP、SNMP、RMON、MIB-II)
· 网络管理工具(ping、traceroute、NetXray、Analyzer、Sniffer)
· 网络管理平台(OpenView、NetView、SunNet Manager)
· 分布式网络管理
3.6.3 网络应用与服务
· WWW
· FTP文件传输
· 电子邮件
· Telnet
· 信息检索
· 视频点播
· 网络会议
· 远程教育
· 电子商务
· 电子政务
· CSCW和群件
4. 网络安全
4.1 安全计算
4.1.1 保密性和完整性
· 私钥和公钥加密标准(DES、IDEA、RSA)
· 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
· 完整性(SHA、MD5)
· 访问控制(存取权限、口令)
4.1.2 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护
· 防火墙
· 入侵检测
· VPN、VLAN
· 安全协议(IPSec、SSL、ETS、PGP、S-HTTP、TLS)
· 硬件安全性
· 计算机病毒防护
4.1.3 可用性
· 文件的备份和恢复
4.1.4 安全保护
· 个人信息控制
· 匿名
· 不可跟踪性
4.1.5 LAN安全
· 网络设备可靠性
· 应付自然灾害
· 环境安全性
· UPS
4.2 风险管理
4.2.1 风险分析和评估
4.2.2 应付风险的对策
· 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基金、计算机保险)
· 意外事故预案(意外事故类别、应付意外事故的行动预案)
4.2.3 内部控制
· 安全规章制度
· 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
5. 标准化知识
5.1 标准的制订和获取
5.1.1 标准的制订和获取过程
5.1.2 环境和安全性评估标准化
5.2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
5.2.1 标准
· 国际标准(ISO、IEC)与美国标准(ANSI)
· 国家标准(GB)
· 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
5.2.2 开放系统(X/Open、OSF、POSIX)
5.2.3 数据交换标准(EDIFACT、STEP、XML)
5.2.4 安全性标准
·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标准
· 计算机防病毒标准
· 计算机防非法访问标准
· CC标准
· BS7799标准
5.3 标准化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ETF、IEEE、IAB、W3C)
· 美国标准化组织
· 欧洲工业标准化组织
·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6. 信息化基础知识
· 信息化意识
· 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 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7. 计算机专业英语
· 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词汇
· 能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
1. 网路系统的设计和构建
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定义
1.1.1 应用需求分析
· 应用需求的调研(应用系统性能、信息产生和接收点、数据量和频度、数据类型和数据流向)
· 网络应用的分析
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调研(服务器的数量和位置、客户机的数量和位置、同时访问的数量、每天的用户数,每次使用的时间、每次数据传输的数据量、网络拥塞的时间段、采用的协议、通信模式)
·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1.1.3 需求定义
· 功能需求(待实现的功能)
· 通信需求(期望的通信模式)
· 性能需求(期望的性能)
· 可靠性需求(期望的可靠性)
· 安全需求(安全性标准)
· 维护和运行需求(运行和维护的费用)
· 管理需求(管理策略)
1.2 网络系统的设计
1.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
· 收集信息
· 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的比较研究
· 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比较要点
1.2.2 网络系统的设计
· 确定协议
· 确定拓扑结构
· 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
· 确定结点(结点的处理能力)
· 确定网络的性能(性能模拟)
· 确定可靠性措施
· 确定安全性措施(安全措施的调研,实现安全措施的技术和设备的评估)
· 网络设备的选择,制订选择标准(成本、性能、容量、处理量、延迟),性能指标的一致性,高级测试的必要性,互连性的确认
1.2.3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
· 业务过程的确认
· 安装计划
· 转换到新网络的计划
1.2.4 设计评审
1.3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
1.3.1 安装工作
· 事先准备
· 过程监督
1.3.2 测试和评估
· 连接测试
· 安全性测试
· 性能测试
1.3.3 转换到新网络的工作计划
2. 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评价
2.1 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1.1 用户措施
· 用户管理、用户培训、用户协商
2.1.2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
· 确定策略
· 设备的编址
· 审查的时间
· 升级的时间
2.1.3 维护和升级的实施
· 外部合同要点
· 内部执行要点
2.1.4 备份与数据恢复
· 数据的存储与处置
· 备份
· 数据恢复
2.1.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
· 设备管理
· 软件
· 网络配置图
2.2 网络系统的管理
2.2.1 网络系统的监视
· 网络管理协议(SNMP 、MIB-2、RMON)
·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LAN监控器)
·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故障
·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
· 性能监视的检查点
· 线路故障检查点
· 安全监视的检查点
2.2.2 故障恢复分析
· 故障分析要点(LAN监控程序)
· 排除故障要点
· 故障报告撰写要点
2.2.3 系统性能分析
· 系统性能分析要点
2.2.4 危害安全的对策
· 危害安全情况分析(调查损失情况,收集安全信息,查找原因)
· 入侵检测要点
· 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要点(查杀病毒措施)
2.3 网络系统的评价
2.3.1 系统评价
· 系统能力的限制
· 潜在问题分析
· 系统评价要点
2.3.2 改进系统的建议
· 系统生命周期
· 系统经济效益
· 系统的可扩充性
· 建议改进系统的要点
3. 网络系统实现技术
3.1 网络协议
· 商用网络协议(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
· 商务协议(XML、CORBA、COM/DCOM、EJB)
· Web 服务(WSDL、SOAP、UDDI)
3.2 可靠性设计
· 硬件高可靠性技术
· 软件高可靠性技术
· 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
· 容错技术
· 通信质量
3.3 网络设施
3.3.1 xDSL调制解调器
3.3.2 ISDN路由器
· 接口
· 功能(非通信控制功能、NAT功能)
3.3.3 FRAD(帧装配/拆装)、CLAD(信元装配/拆装)
· 接口
· 功能
3.3.4 远程访问服务器
· 功能和机制
3.3.5 办公室个人手持系统(PHS)
· 数字无绳电话的功能特性
3.3.6 中继式HUB
· 倍速集线器(功能和机制)
3.3.7 L2、L3、L4及多层交换机功能和机制
3.3.8 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
3.3.9 虚拟网(功能与机制)
3.3.10 与其他协议的共存(多协议路由器、IP隧道)
3.4 网络应用服务
3.4.1 地址服务
· 机制、DHCP、IPv6(机制和传输技术)
3.4.2 DNS(功能、机制)
· 域名、FQDN
3.4.3 电子邮件(功能、机制)
· SMPT、POP、MIME、IMAP4、LDAP
· 邮件列表
· Web Mail
3.4.4 电子新闻(功能和机制、NNTP)
3.4.5 Web服务(功能和机制、HTTP)
3.4.6 负载分布(Web交换)
3.4.7 电子身份验证(功能、机制、认证授权、电子证书)
3.4.8 服务机制
· 服务供应商、供应商漫游服务、拨号IP连接、CATV连接、IP电话、因特网广播和组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移动通信、EZweb、主机服务提供者、EDI(规则、表单、Web EDI)、B2B、B2C、ASP、数据中心
4. 网络新技术
4.1 光纤网
· ATM-PDS、STM-PDS
· 无源光网PON(APON、EPON)
4.2 无线网
· 移动电话系统(WLL、WCDMA、CDMA2000、TD-SCDMA)
· 高速固定无线接入(FWA)
· 802.11a、802.11b、802.11g
· 微波接入(MMDS LMDS)
· 卫星接入
· 篮牙接入
4.3 主干网
· IPoverSONET/SDH
· IpoverOptical
· IpoverDWDM
4.4 通信服务
· 全天候IP连接服务(租用线路IP服务)
· 本地IP网(NAPT)
· Ipv6
4.5 网络管理
· 基于TMN的网络管理
· 基于CORMBA的网络管理
4.6 网格结算
⑵ 以下哪几个端口用于 vcenter 和 esxi 主机之间的通信
ESXi主机日志管理恰当的日志管理对于故障诊断和合规性至关重要。ESXi主机的日志通过syslog工具管理,默认情况下,日志文件存储在主机的scratch分区中(/scratch/log)。scratch 分区是在ESXi安装程序在本地磁盘上分配的大小为4GB的磁盘分区,ESXi使用该分区存储日志文件、内核mp以及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临时文件以及其他的临时文件,分配存储在/scratch/log、/scratch/core、/scratch/download和/scratch/var目录下。
为方便对ESXi主机日志的管理,可以将主机日志存储在共享存储或转发至远程日志服务器上。在vSphere Client中通过如下步骤可以配置ESXi主机系统日志的存储路径。
1,选中左侧面板中的ESXi主机
2,单击配置选项卡
3,选择软件配置中的高级设置
4,选择Syslog
图4. 配置ESXi主机日志存放路径
在Syslog.global.logDir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存储名以及用于存储日志信息的文件路径。其默认值为“[]/scratch/log”,如果我们要将日志保存至fsdatastore数据存储的host1/log目录下,只需要输入“[datastoreName]/host1/log”即可。
5,另外,VMware 还提供了两种远程syslog解决方案,一种是能够安装在Windows服务器上的ESXi Syslog Collector,另一种就是使用VMware vMA虚拟机的syslog功能。完成远程syslog的配置后,如果需要将日志转发到远程日志服务器,需要在Syslog.global.LogHost 文本框中远程日志服务器的主机名即可。
6,为保证配置生效,可能需要重启ESXi主机。
7,进行故障诊断对日志文件进行分析时,定位日志文件产生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vSphere Client中将ESXi主机配置为NTP客户端,并设置NTP服务器,保证ESXi主机的时间与NTP服务器保持一致:选择配置选项卡中软件配置的时间配置,然后选择右侧上方的“属性”标签就可弹出时间设置窗口,可以手动修改日期、时间也可以配置与NTP服务器进行时间同步。
图5. 配置ESXi主机vSphere Client本地时间
主要的ESXi主机日志文件ESXi主机的/var/log目录下存放了ESXi主机日志文件的链接,指向我们配置的存放日志文件的路径。在对ESXi主机进行故障诊断时,以下日志文件需要重点关注:
/var/log/vmkernel.log:存放VMkernel生成的日志
/var/log/vmkwarning.log:只保留VMkernel日志中的警告和系统告警事件
/var/log/vpxa.log:vCenter代理日志,vCenter Server通过进程名为vpxa的vCenter Server代理提供对ESXi主机的访问。vpxa进程在将主机添加到vCenter Server清单中时安装在ESXi主机上。vCenter Server代理与称为hostd进程的ESXi主机代理进行通信。
/var/log/hostd.log:ESXi主机代理日志
/var/log/sysboot.log:系统启动日志
/var/log/fdm.log:VMware HA日志
导出ESXi主机日志在vSphere Client中可以使用“系统管理”菜单下的“导出诊断数据”菜单下载ESXi主机的日志文件。如下图所示,选择需要导出的相关的系统日志,然后再选择生成系统日志的路径即可导出ESXi主机的日志。
⑶ FDM关联火狐浏览器扩展时弹出窗口要求存取所有网站数据,会泄露账号密码之类隐私吗
存取网站数据,一般是指网站页面的缓存数据。
而隐私帐号密码之类的,一般不会与这些数据一并存储和设置。
当然,遇到代码不严谨的站点使用了不恰当的数据处置模式的话,这些信息理论上是会泄漏的。这些问题与扩展和浏览器本身关系不大,还要看网站的问题。
⑷ fdm怎么用怎么下载文件
free download manager
首先是下载并安装工具栏的两个下载软件。
打开并登录盘工具,点击需要下载的文件,点顶栏的下载,然后选择提取。
提取后会有五个链接,随便点选一个复制。
这时候打开下载工具,点击加号,然后粘贴下载的地址,这样子就可以全速地下载文件了。
⑸ 使用火狐浏览器如何在右键里添加FDM下载
在 Free download manager 设置→浏览器集成,勾选 Firefox, 确定 扩展已经启用。
然后在Firefox下就能使用鼠标右键调出FDM下载了。
⑹ FDM频分复用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外,还有一种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1.1传统的频分复用
传统的频分复用典型的应用莫过于广电HFC网络电视信号的传输了,不管是模拟电视信号还是数字电视信号都是如此,因为对于数字电视信号而言,尽管在每一个频道(8 MHz)以内是时分复用传输的,但各个频道之间仍然是以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的。
1.2正交频分复用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实际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OFDM全部载波频率有相等的频率间隔,它们是一个基本振荡频率的整数倍,正交指各个载波的信号频谱是正交的。
OFDM系统比FDM系统要求的带宽要小得多。由于OFDM使用无干扰正交载波技术,单个载波间无需保护频带,这样使得可用频谱的使用效率更高。另外,OFDM技术可动态分配在子信道中的数据,为获得最大的数据吞吐量,多载波调制器可以智能地分配更多的数据到噪声小的子信道上。目前OFDM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广播式的音频和视频领域以及民用通信系统中,主要的应用包括:非对称的数字用户环线(ADSL)、数字视频广播(DVB)、高清晰度电视(HDTV)、无线局域网(WLAN)和第4代(4G)移动通信系统等。 [编辑本段]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时隙事先规划分配好且固定不变,所以有时也叫同步时分复用。其优点是时隙分配固定,便于调节控制,适于数字信息的传输;缺点是当某信号源没有数据传输时,它所对应的信道会出现空闲,而其他繁忙的信道无法占用这个空闲的信道,因此会降低线路的利用率。时分复用技术与频分复用技术一样,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电话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例子,此外时分复用技术在广电也同样取得了广泛地应用,如SDH,ATM,IP和HFC网络中CM与CMTS的通信都是利用了时分复用的技术。 [编辑本段]波分复用 通信是由光来运载信号进行传输的方式。在光通信领域,人们习惯按波长而不是按频率来命名。因此,所谓的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其本质上也是频分复用而已。WDM是在1根光纤上承载多个波长(信道)系统,将1根光纤转换为多条“虚拟”纤,当然每条虚拟纤独立工作在不同波长上,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光纤的传输容量。由于WDM系统技术的经济性与有效性,使之成为当前光纤通信网络扩容的主要手段。波分复用技术作为一种系统概念,通常有3种复用方式,即1 310 nm和1 550 nm波长的波分复用、粗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1)1 310 nm和1 550 nm波长的波分复用
这种复用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时仅用两个波长:1 310 nm窗口一个波长,1 550 nm窗口一个波长,利用WDM技术实现单纤双窗口传输,这是最初的波分复用的使用情况。
(2)粗波分复用
继在骨干网及长途网络中应用后,波分复用技术也开始在城域网中得到使用,主要指的是粗波分复用技术。CWDM使用1 200~1 700 nm的宽窗口,目前主要应用波长在1 550 nm的系统中,当然1 310 nm波长的波分复用器也在研制之中。粗波分复用(大波长间隔)器相邻信道的间距一般≥20 nm,它的波长数目一般为4波或8波,最多16波。当复用的信道数为16或者更少时,由于CWDM系统采用的DFB激光器不需要冷却,在成本、功耗要求和设备尺寸方面,CWDM系统比DWDM系统更有优势,CWDM越来越广泛地被业界所接受。CWDM无需选择成本昂贵的密集波分解复用器和“光放”EDFA,只需采用便宜的多通道激光收发器作为中继,因而成本大大下降。如今,不少厂家已经能够提供具有2~8个波长的商用CWDM系统,它适合在地理范围不是特别大、数据业务发展不是非常快的城市使用。
(3)密集波分复用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可以承载8~160个波长,而且随着DWDM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分波波数的上限值仍在不断地增长,间隔一般≤1.6 nm,主要应用于长距离传输系统。在所有的DWDM系统中都需要色散补偿技术(克服多波长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四波混频现象)。在16波DWDM系统中,一般采用常规色散补偿光纤来进行补偿,而在40波DWDM系统中,必须采用色散斜率补偿光纤补偿。DWDM能够在同一根光纤中把不同的波长同时进行组合和传输,为了保证有效传输,一根光纤转换为多根虚拟光纤。目前,采用DWDM技术,单根光纤可以传输的数据流量高达400 Gbit/s,随着厂商在每根光纤中加入更多信道,每秒太位的传输速度指日可待。 [编辑本段]码分复用 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一种复用方式,主要和各种多址技术结合产生了各种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接入。例如在多址蜂窝系统中是以信道来区分通信对象的,一个信道只容纳1个用户进行通话,许多同时通话的用户,互相以信道来区分,这就是多址。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多信道同时工作的系统,具有广播和大面积覆盖的特点。在移动通信环境的电波覆盖区内,建立用户之间的无线信道连接,是无线多址接入方式,属于多址接入技术。联通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就是码分复用的一种方式,称为码分多址,此外还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同步码分多址(SCDMA)。
(1)FDMA
FDMA频分多址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同的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FDMA适合大量连续非突发性数据的接入,单纯采用FDMA作为多址接入方式已经很少见。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所使用的GSM移动电话网就是采用FDMA和TDMA两种方式的结合。
(2)TDMA时分多址
TDMA时分多址采用了时分的多址技术,将业务信道在不同的时间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TDMA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适合支持多个突发性或低速率数据用户的接入。除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所使用的GSM移动电话网采用FDMA和TDMA两种方式的结合外,广电HFC网中的CM与CMTS的通信中也采用了时分多址的接入方式(基于DOCSIS1.0或1.1和Eruo DOCSIS1.0或1.1)。
(3)CDMA码分多址
CDMA是采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它是在FDM和TD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FDM的特点是信道不独占,而时间资源共享,每一子信道使用的频带互不重叠;TDM的特点是独占时隙,而信道资源共享,每一个子信道使用的时隙不重叠;CDMA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在同一时间可以使用整个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它在信道与时间资源上均为共享,因此,信道的效率高,系统的容量大。CDMA的技术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PN)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CDMA码分多址技术完全适合现代移动通信网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用户的青睐。
(4)同步码分多址技术
同步码分多址(SCDMA,Synchr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指伪随机码之间是同步正交的,既可以无线接入也可以有线接入,应用较广泛。广电HFC网中的CM与CMTS的通信中就用到该项技术,例如美国泰立洋公司(Terayon)和北京凯视通电缆电视宽带接入,结合ATDM(高级时分多址)和SCDMA上行信道通信(基于DOCSIS2.0或Eruo DOCSIS2.0)。
中国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也采用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它意味着代表所有用户的伪随机码在到达基站时是同步的,由于伪随机码之间的同步正交性,可以有效地消除码间干扰,系统容量方面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它的系统容量是其他第3代移动通信标准的4~5倍。 [编辑本段]空分复用 空分复用(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多对电线或光纤共用1条缆的复用方式。比如5类线就是4对双绞线共用1条缆,还有市话电缆(几十对)也是如此。能够实现空分复用的前提条件是光纤或电线的直径很小,可以将多条光纤或多对电线做在一条缆内,既节省外护套的材料又便于使用。 [编辑本段]统计复用 统计复用(SDM,Statistical Division Multiplexing)有时也称为标记复用、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或智能时分多路复用,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带宽动态分配。统计复用从本质上讲是异步时分复用,它能动态地将时隙按需分配,而不采用时分复用使用的固定时隙分配的形式,根据信号源是否需要发送数据信号和信号本身对带宽的需求情况来分配时隙,主要应用场合有数字电视节目复用器和分组交换网等,下面就以这两种主要应用分别叙述。
6.1数字电视节目复用器
数字电视节目复用器主要完成对MPEG-2传输流(TS)的再复用功能,形成多节目传送流(MPTS),用于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任务。所谓统计复用是指被复用的各个节目传送的码率不是恒定的,各个节目之间实行按图像复杂程度分配码率的原则。因为每个频道(标准或增补)能传多个节目,各个节目在同一时刻图像复杂程度不一样(一样的概率很小),所以我们可以在同一频道内各个节目之间按图像复杂程度分配码率,实现统计复用。
实现统计复用的关键因素:一是如何对图像序列随时进行复杂程度评估,有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种方法;二是如何适时地进行视频业务的带宽动态分配。使用统计复用技术可以提高压缩效率,改进图像质量,便于在1个频道中传输多套节目,节约传输成本。
6.2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网是继电路交换网和报文交换网之后的一种新型交换网络,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如X.25,帧中继,DPT,SDH,GE和ATM都是分组交换的例子。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它将用户的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可以定长和不定长),以分组为存储转发。因此,它比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具有实时通信的能力。分组交换利用统计时分复用原理,将1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最终构成1条主叫、被叫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之为虚电路(即VC,两个用户终端设备在开始互相发送和接收数据之前需要通过网络建立逻辑上的连接),实现数据的分组传送。分组交换网中有的支持统计复用,有的不支持统计复用,例如SDH就不支持统计复用,其带宽是固定不变的,支持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有帧中继、ATM和IP,下面作分别介绍。
(1)帧中继
帧中继是在X.25分组交换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传输技术,用户信息以帧(可变长)为单位进行传输,并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
(2)ATM
ATM支持面向连接(非物理的逻辑连接)的业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按照多媒体业务实际需要动态分配通信资源,对于特定业务,传送速率随信息到达的速率而变化,因此,ATM具有统计复用的能力,能够适应任何类型的业务。
(3)DPT
DPT(Dynamic Packet Transport)是Sisco公司独创的新一代优化动态分组的传输技术,吸收了SDH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将IP路由技术对宽带的高效利用以及丰富的业务融合能力,和光纤环路的高带宽及可靠的自愈功能紧密结合,由于所有节点都具有公平机制且支持带宽统计复用,可成倍提高网络可用带宽。
(4)吉位以太网
GE(Gigabit Ethernet)是以太网技术的延伸,是第3代以太网,它主要处理数据业务,是目前广电宽带城域骨干网采用的主流技术。以太网交换机端口(RJ45)所带的用户信道使用率通常是不相同的,经常会出现有的信道很忙,有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即便是以太网交换机所有的端口都处于通信状态下,还会涉及到带宽的不同需求问题,而数据交换的特性在于突发性,只有通过统计复用,即带宽动态分配才能降低忙闲不一的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带宽。
7字节间插复用
在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中复用是指将低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或将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复用段的过程。我们知道SDH复用有标准化的复用结构,但每个国家或地区仅有一种复用路线图,由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灵活方便。而字节间插复用(BIDM,Byte Intertextur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SDH中低级别的同步传送模块(STM,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le)向高级别同步传送模块复用的一种方式,高级别的STM是低级别STM的4倍。如图1所示的4个STM-1字节间插复用进STM-4的示意图,当然4个STM-4字节间插复用进STM-16也一样,其余等级的同步传送模块以此类推。这里的字节间插是指有规律地分别从4个STM-1中抽出1个字节放进STM-4中。进行字节间插复用,一是体现了SDH同步复用的设计思想;二是由AU-PTR(管理单元指针)的值,再通过字节间插的规律性,就可以定位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的位置,使低速信号可以方便地分出或插入高速信号,这也是SDH与PDH相比较的优势之一,由于PDH低速信号在高速信号中位置的无规律性,从而高速信号插/分低速信号要一级一级进行复用/解复用,因为复用/解复用会增加信号的损伤,不利于大容量传输。 [编辑本段]极化波复用 极化波复用(Polarizatio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卫星系统中采用的复用技术,即一个馈源能同时接收两种极化方式的波束,如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卫星系统中通常采用两种办法来实现频率复用:一种是同一频带采用不同极化,如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等;另一种是不同波束内重复使用同一频带,此办法广泛使用于多波束系统中。
信道复用(multiplexing) 能够合并和分解信号,使多个用户可以共享单一的通信线路连到远方的一种通信技术。多路复用器将多个信号结合到一个线路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信号被分离。每个在多路复用线路上传输的设备被预分一个时隙或一个频率,即使设备没有进行传输,时隙或频率仍然分配给它,并保持不使用状态,这导致了一些频带浪费,统计多路复用技术利用动态地为需要传输的设备分配时隙来解决这个问题。
多路复用向许多在单一共亨线路上与远方设施进行通信的用户提供了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它不是为每个用户设立一条和远方设施相连的个人数据连接。高速数字线路为多个用户处理音频和视频通信提供了足够频带。多路复用器为使用这个频带提供了途径。
频分多路复用(FDM) TDM是一种频带模拟传输技术,使用它可以在一条电缆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每个数据库或音频信号都被调制成不同频率的载波。信道的频率范围被进一步细分为窄的频道,每个频道都能传送不同的信号。信号频道之间的保护频带分开细分的传输频道以减少干扰。在无线电和TV广播中广泛使用FDM,而从多个电台通过电磁波或电缆同时广播。
时分多路复用(TDM) TDM是一种基带技术,不同的电路(数据或音频)由它们具有固定时间间隔的帧流位置来标识,通过脉码调制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变化,数字化信息依次插入传输的时隙,每个信道得到一个时隙,从而使所有信道平等地共享用于传送的介质。
反逆多路复用 反逆多路复用是将单个高速数据流分解成多个低速数据流,而在多个低速连接的通路上传输的技术。它能节省租用高速线路的费用,并能更好地利用线路。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 复用中若将时隙分给并不总是进行传输的站,就不能很好地利用传输线路,这些预分的时隙可能会被浪费。统计时分多路复用通过动态分配时隙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线路。统计时分多路复用较昂贵,这是因为它包含一些处理器,并使用缓冲技术来有效地利用信道。缓冲可能增加延迟,处理器和其他电路必须具有高性能的设计,以提高通信速度。
⑺ FDM的扩展在哪下载没这个扩展 FDM啥都不能下载
然后你再垫着也炸开就开始撵我,我是呢,我是呢,我是党是党单在电脑上用idm浏览用的点击图中红圈标记的图标无法下载,如第二张图,所示,新想问一下,其它渠道下载这个扩展吗?就行了。
⑻ fdm如何设置为默认
请问FDM怎么设置为默认下载工具呢?
将npfdm.dll放到CoolNovo的主目录下,重启浏览器。
2.确定FDM是新版,如下图启用BT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