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服务器需要藏山洞里
⑴ 饥荒联机洞穴必须搭服务器吗
对于想解决卡顿延迟问题的玩家来说,开独立服务器是最好的选择,而腾讯tgp上有提供免费自主搭建的服务器,这对玩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所以小编就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tgp联机版独立服务器的开启方法吧。
一:前期准备
1.请确认已经准备好了证书和服务器令牌。如果没有,可以从一楼传到我之前的教程里进行准备
2.电脑配置足够,开了洞穴的服务器相当于同时支持两个世界,请确认你的电脑配置足够。
配置大概要求:
cpu:4代i5以上,amd的自己转化一下
内存:人数*100m
网速:人数*20kb/s
硬盘:没太大要求,保证可用空间>2G
显示器,显卡等:纯粹的服务器不要求这些,你在电脑上边开服边玩除外。
二:获取配置文件
由于饥荒的配置文件十分繁琐,因此我们利用饥荒自身的配置生成功能生成配置文件。
1.打开饥荒,选择一个存档位并写好基础信息。
2.切换到世界选项,选择添加地洞
3.由于开启地洞的服务器配置要求较高,请斟酌是否开启(如果不开启地洞,则可以跳转至第5步)。
4.进行地洞设置
5.进行mod设置
6.创建世界。
注意,到这一步时,开启地洞和不开启地洞的启动界面是不一样的。
开启地洞:(有正在启动服务器字样)。
不开启地洞:(直接出现进入恶魔之门的界面)
这是因为开启地洞后,饥荒联机的客户端需要两个服务器作为支撑,因此开启地洞时服务器便会从客户端里独立出来,单独运行。
如果这时候打开任务管理器,则可以看到这两个进程。
而不开启洞穴时则一个都看不见。
等进入后,断开连接并关闭游戏。
三:进行服务器文件配置。
1.
打开 文档\Klei\DoNotStarveTogetherRail
2.
新建两个文件夹(不开启地洞则只需建立一个)
建议命名为xxx_Master(地上) 和xxx_Caves(地下)
(注意,命名是为了方便区分)
我命名为DST_Master 和 DST_Caves
3.
打开刚才的存档槽位 Cluster_1 ~ Cluster_1(从上到下分别为1~5)
复制cluster.ini文件到DST_Master和DST_Caves里。
复制Master文件夹到DST_Master里。
复制Caves文件夹到DST_Caves里。
4.
将获取的服务器令牌cluster_token.txt复制到DST_Master和DST_Caves里。
(注:千万不要复制存档文件夹里的cluster_token.txt,至于服务器令牌怎么获得,请参考我的上一篇教程)
5.
打开DST_Master里的Master文件夹,删除backup和save(删除地上世界存档)
打开DST_Caves里的Cavesr文件夹,删除backup和save(删除地上世界存档)
将DST_Caves里的Caves文件夹重命名为Master(以确保可以被开服器读取)
6.
打开游戏目录下的mods文件夹,将里面的所有文件复制到开服器目录下的mods文件夹。
三.开启服务器
1.打开tgp上的饥荒联机专用服务器。
2.选择DST_Master,并启动
选择DST_Caves,并启动
当DST_Master出现
DST_Caves出现
则代表地洞服务器开服成功
四:常见错误
1.缺少服务器令牌
表现现象为
这种情况一般是你复制了存档里的cluster_token.txt或直接使用存档开服造成的
请删除服务器存档下cluster_token.txt里的全部内容,并使用从官网获取的令牌复制进去。
2.找不到存档位置
表现现象为
这种情况一般是服务器存档下没有cluster_token.txt造成的,解决方法见上图。
以上攻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最后祝大家游戏愉快。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饥荒专题
>>点击查看饥荒全部攻略<<
⑵ 掏空大山,华为这么做真的只是为了放置服务器吗
无论是微软的沉海还是华为的挖山,他们都是在为数据中心降低能耗寻找解决方案。而他们两家找的解决方案都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从而减少数据中心巨额的制冷费用。至于谁更胜一筹?不太好下定论,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比一下:
无论是微软沉海数据中心,还是华为挖山数据中心。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降低数据中心制冷的能源消耗,做到节能环保。两者的节能降温效果是差不多的。建设上微软的沉海数据中心似乎速度更快些,而使用维护上,则华为的挖山数据中心更强很多。
⑶ 很多科技公司为什么要把数据库放在贵州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就是形容贵州的。身处西南的贵州地形起起伏伏,大约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浮现出的是酒和辣椒酱,酒是茅台,辣椒酱是老干妈。除此之外,贵州能让人熟知的事物并不多。
建立数据中心需要迎接三大挑战:电力、冷却和安全,贵州满足。在这个时代科技巨头建立数据中心都在追逐利用环保的、可再生的绿色再生能源,贵州也满足。再加上贵州的政策倾斜,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于贵州的数据中心。
⑷ 腾讯服务器为什么在海里
因为把服务器放到海里能实现自然降温,冷却服务器,不会让服务器过热,产生爆炸等危险。
要知道,腾讯支持着全国各种业务、软件的使用,所需要用到的服务器可想而知有多少,为了使这么多服务器可以尽量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冷却,放在海里是最好的选择。
2014年微软开始着手将服务器放置于水下的计划,同年开始在海里做投放实验,他们将300台电脑的服务器,放置进一个重约十七吨的密封舱内,该密封舱是全钢制的。而且密封舱内同时还装载着100多个传感器。岸上的工作人员随时可以通过这些传感器感知到水压和温度,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特殊情况。
一切就绪后微软的团队将这个密封舱投入加州海岸的近海区。第一次试验结束后,为证明海底数据中心是可行的。2019年微软又进行了第二次海底数据试验,这次的实验规模更大,装载的电脑服务器更多,一共有864台电脑服务器,相比较第一次的钢制密封罐。
这次试用的密封设备更像一艘小型潜艇,它的长度超过十米。而这次的实验周期为期五年。同样将服务器放在水里的还有阿里巴巴,阿里将自家服务器藏在了千岛湖里面,去过旅游的游客应该有听导游介绍过吧。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热气,此时必须做好散热,不然可能会有烧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