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米聊服务器
⑴ 米聊将于 2021 年 2 月 19 日停止服务,反映了哪些问题
从公告中我们看到米聊停止服务的原因陈述为“因业务变动”,并且对米聊产品的未来未做多言,只是公布了若干善后规则。
而值得回味的是,米聊团队发布这个公告的时间,也就是19日恰巧也是微信2021年公开课进行的时间。
但是这两款即时通讯工具的命运却是大相径庭,作为国内市场拥有绝对先发优势的即时通讯工具米聊将要黯然离场,而曾经的后发选手微信,其月活用户已经超12亿。
如果回看互联网的发展史,截止2021年米聊与微信都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而十年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来说已经算的上是一个相当久的周期了。
那么米聊究竟是如何走过这10年的,中间又有哪些曲折呢?我们具体来回顾下。
二、米聊是谁
米聊,顾名思义是一款设计来解决用户聊天需求的软件,其官网地址为miliao.com。
十年米聊,戛然而止
这个要早于微信诞生的聊天软件,曾被小米董事长雷军寄予厚望,甚至在小米创始之处,雷军就曾提出口号称米聊、小米手机和MIUI系统是小米业务版图的“三驾马车”。
2010年11月,小米公司决定深度模仿海外颇受欢迎的智能手机语音聊天应用kik做一款产品。
2010年12月23日,米聊安卓/苹果端相继发布,成为中国第一款模仿 Kik 的产品(无论是微信还是米聊的这种模式最早创造者都是国外Kik这款产品)。而就在米聊上线的同时,此时社交领域的巨头腾讯内部已经在张小龙的带领下秘密开发一个叫做“微信”的产品了。
在米聊第一版发布后的一次聚餐中,提及腾讯,雷军曾说到:“如果腾讯介入这个领域,那米聊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被大大降低,介入得越早,我们成功的难度越大。据内部消息,腾讯给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
2011年1月,虽然张小龙带领的微信团队大概比米聊立项延迟了将近1个月时间,但却用不到7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1.0版本的研发,在1月腾讯正式推出了“微信1.0版本”
2011年4月,米聊又借鉴香港一款名为 Talkbox 的同类产品,为米聊增加了对讲机功能,用户猛增到 100 万。
2011年6月,米聊用户超过400万。
2011年7月,雷军还曾经鼓励小米员工,称米聊与腾讯的微信不一样,“米聊是做手机上的SNS,而不是手机上的IM。”而可惜微信要做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即时通讯工具。
2011年8 月7日,距离小米手机发布还有 9 天,雷军发了一条微博:“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2012年1月,微信依靠8亿QQ用户的成熟关系链,仅用1年时间就获得了1亿多的用户。
2012年5月,雷军公开承认米聊被微信打败了。
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达到3亿,而米聊的用户量在当年7月才突破4000万。
而也就是从13年之后,微信彻底在手机社交领域独占霸主地位,米聊也走完了他的最后辉煌时刻。
小米联合创始人、米聊负责人黄江吉曾对媒体表示说到的:“腾讯对社交领域非常了解,这是它的DNA。腾讯还拥有自我颠覆决心,当腾讯用各方面配套的肌肉把DNA发挥出来时威力就很可怕,这是微信成功关键。”
其实仔细分析,对于微信的崛起这件事在两家公司的高层中是不同的看法。
作为社交起家的腾讯,新终端的社交市场属于自己公司的立身之本,而对小米来说更多的是手机使用的一个场景补充,因此面对公司战略的不同,两者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是不同。
腾讯曾公开表示过,微信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的一张车票,如果当时没有抓住这张车票很可能腾讯就会被这次产业升级抛到脑后。
雷军也曾在公开场合谈及米聊与微信竞争结局说到的:“米聊输给微信在情理之中,因为微信是QQ的马甲。”“它(微信)已经脱离了所谓即时聊天工具的聊天属性,通过社交建立了自己的生态。”
如今来看,在个人即时通讯软件领域,腾讯以QQ和微信两大应用几乎占据了大半江山。
⑵ 雷军的米聊彻底下架,米聊输给了微信的原因有哪些
同样作为移动端的社交软件,米聊和微信实际上的功能具备很高的相似性,而且相比起微信,米聊的上线时间更早,具有理论上的先发优势。然而最终米聊还是迅速就败给了微信,其间的原因复杂。QQ和微信作为同一家公司的产品,本身在用户上就具备天然的优势,原本使用QQ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把微信加入到自己手机的常用APP中。作为移动端的社交软件,语音及文字讯息传输功能是最为关键的,在这方面微信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虽然在功能上显得比米聊要简单了一些,不过显然更加符合移动端的用户需求。借鉴之前做QQ形成的一整套经验,微信的起步虽然但进步更加迅速,设备上也拥有天然的优势,在这方面的竞争中米聊是明显处于下风的。微信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它能够战胜米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用户基数大在移动社交软件火爆之前,QQ作为PC端的重要聊天工具就已经与许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微信上线之后,这种同公司产品之间相互的广告效应是其他产品难以比拟的。米聊虽然在时间上抢了先机,但在后续发力上却很难跟QQ这么多年形成的用户基础来进行对抗。有一起聊天的朋友,用户才会选择继续使用这样的软件,因此它们的竞争必然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你是由于什么原因而选择使用微信的呢?
⑶ 如何看待米聊关闭服务器
很正常的商业行为,尤其是现在米聊的使用比较少,很少有人用,这个时候的维护服务器只能是入不敷出,还没有必要,所以关闭米聊就是势在必行的了。米聊的出现更多还是用来作为小米的营销策划的,现在也已经达到了目的。
⑷ 小米米聊2月19日停止服务,停止的原因是什么
着名的诗人特姆斯曾说过“海风没有感情,它只是把一些虫子带走,而留下另一些虫子。当海风吹过后,谁又是幸存者呢?”
在如今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上,每天都在上演着弱肉强食的真实写照。有的企业倒下了,而有的正在冉冉升起。
近日,小米米聊宣布称将于2月19号停止服务。
其实米聊的关闭并不显得突然,早在2年前,米聊本来就有可能被关闭,但是小米并没有彻底放弃它,而是在2018年6月发布了新米聊,
新米聊不仅优化了聊天交互,还扩展了广播的内容和趣味小游戏。小米强行为米聊“续命”2年,没想到依然走向失败。
此外微信优势愈发明显,与“佛系”的米聊相比,微信却依然在向前奔跑。
2018年Q3季度,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达10.825亿,2年后,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依然增长了1.275亿。面对微信的优势,“佛系”的米聊很难在IM市场做出成绩来。
不过对于小米而言,占据小米营收大头的智能手机和A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才是大头,互联网服务收入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而米聊只是其中的一款产品,。
⑸ 米聊安全吗
安全的,米聊是小米科技出品的一款免费即时通讯工具。
米聊支持多手机及电脑操作系统即安卓、iOS、Windows、Mac、Linux系统;跨通信运营商的移动端版本,通过手机网络(WiFi、3G、4G、GPRS),可以跟你的米聊联系人进行实时的语音视频对讲电话、信息沟通和图片视频收发。
米聊App发布公告称,2021年2月1日12点,米聊将停止账号注册、消息收发;将停止米聊登录,并关闭服务器,届时及以后将无法登录和使用米聊。
(5)如何看待米聊服务器扩展阅读:
产品特点
1、免费传送文件,没有文件大小限制
2、多网互连,即时三网互连
3、跨时代沟通方式,集视频,语音,短信,图片于一身
4、好友广播,随时随地与朋友分享所见所感
5、全新聊天,提供简捷的聊天和群聊体验
6、远程协助,可以查看、遥控亲朋好友手机
7、屏幕共享,通话中和对方一起欣赏手机里的照片、视频、文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