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编程案例教程

编程案例教程

发布时间: 2022-04-27 00:20:19

① 求电脑软件编程视频教程。

ht%tp://ww%w.pconline.com.cn/pce/empolder/gj/vc/0607/820674.html(为防止发不出网站,所以加了2个%号,等下你去掉就可以了。)
VC++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推荐你看这个 这是C++编程语言 对于软件的原理里面都有讲
不过你刚学估计没那么顺利 最好先看一下计算机导论
这样能更好地了解
如果觉得难先学VB 这个适合初学者
ht%tp://pce.pconline.com.cn/videoe/asp/0903/1587195.html
世上无难事 想学编程就必须努力

② 有没有好的C/C++编程实例的书

《程序设计(C语言)教程》
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
组编:教育部考试中心
编着:张基温
清华大学出版社
http://www.tup.tsinghua.e.cn
里面有好多技巧和语言特色有常用的算法和排序 还有一些实例如成绩处理、日期转换、迷宫问题、学生学籍管理。
去找找看吧 吃透这本书 你绝不会后悔!

③ 小学信息教师教学案例《Scratch创意编程》

链接:https://pan..com/s/11OD7j7u-FPbkl9pUlMY3QQ

提取码:dc81

scratch创意教程客 入门篇and进阶。网上进阶教程比较少,大多数停留在初级入门教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提升大家的scratch编程水平,给大家带来欢乐。

课程目录:

scratch教程mac

scratch教程programme1a

scratch教程programme1b

scratch进阶Lesson11

scratch进阶Lesson12

......

④ 线切割编程实例操作步骤

摘要 线切割机

⑤ 加工中心编程实例教程的目录

第1章 加工中心基础知识1
1.1加工中心的分类及特点1
1.1.1加工中心的分类1
1.1.2加工中心的主要特点4
1.2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6
1.2.1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方式6
1.2.2控制方式7
1.3数控编程的类型及发展9
1.3.1手工编程9
1.3.2自动编程9
第2章 数控加工基础12
2.1数控加工程序及加工功能12
2.1.1数控程序中的字、代码与字符12
2.1.2数控程序中字的功能13
2.1.3数控程序的结构与格式17
2.2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统18
2.2.1机床坐标系的有关规定18
2.2.2机床坐标系的定义18
2.2.3机床原点与机床参考点21
2.2.4工件坐标系22
2.2.5绝对坐标系与增量(相对)坐标系25
2.3数控程序的编制26
2.3.1数控程序编制的内容及步骤26
2.3.2加工中心编程的特点29
2.4数控加工中的刀具补偿30
2.4.1刀具长度补偿30
2.4.2刀具半径补偿33
2.5数控加工的刀具系统40
2.5.1加工中心中嵌刀片的使用40
2.5.2车削刀具的编码及选择44
2.5.3铣削刀具的类型及选择47
2.5.4刀具测量50
2.6加工中心的工作方式53
第3章 加工流程54
3.1数控加工工作流程54
3.2偏心套加工实例55
3.2.1偏心套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55
3.2.2工序5的数控加工58
3.2.3工序7的数控加工62
3.2.4工序10的数控加工64
第4章 车削加工中心及编程66
4.1车削中心换刀系统66
4.2车削加工的编程特点66
4.3车削中心数控功能简介68
4.3.1进给功能F68
4.3.2主轴功能S68
4.3.3刀具功能T70
4.3.4准备功能G71
4.3.5辅助功能M71
4.4工件坐标系设定(G50)74
4.5车削加工常用编程指令75
4.6螺纹加工指令80
4.6.1基本螺纹切削指令G3280
4.6.2螺纹切削循环指令G9283
4.6.3螺纹切削复合循环指令G7685
4.7车削加工循环指令87
4.7.1单一形状固定循环87
4.7.2复合车削循环91
4.8倒角、倒圆编程100
4.9车削加工编程实例102
4.9.1轴类零件加工编程实例102
4.9.2盘类零件加工编程实例104
第5章 铣削加工中心及其数控编程108
5.1加工中心的组成108
5.2加工中心的换刀类型108
5.3加工中心的刀库类型109
5.3.1盘形刀库109
5.3.2链式刀库109
5.4刀具在主轴和刀库的固定方式109
5.4.1刀具在机床主轴上的固定方式109
5.4.2刀具在刀库中的固定方式111
5.5机械手的换刀形式111
5.5.1主轴上的刀具交换111
5.5.2刀库的取刀和装刀113
5.6选刀方式113
5.6.1顺序选择方式113
5.6.2任意选择方式113
5.7换刀时间113
5.8台湾高明精机KM?3000SD龙门式加工中心换刀系统114
5.9台湾高明精机KM?3000SD龙门式加工中心上新型刀座的使用115
5.10日本牧野公司MAKINO 1210A卧式加工中心116
5.10.1刀库取刀116
5.10.2主轴换刀117
5.10.3刀库装刀118
5.11牧野加工中心换刀过程的讨论119
5.12刀具交换的编程119
5.12.1自动原点复归119
5.12.2刀具交换(ATC)条件120
5.12.3刀具交换指令120
5.12.4刀具交换编程120
5.13交换工作台122
5.14托盘自动交换的类型123
5.15编程指令124
5.16用户宏程序126
5.16.1变量126
5.16.2运算127
5.16.3系统变量128
5.16.4转移和循环131
5.16.5宏程序调用132
第6章 加工程序实例136
6.1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区别136
6.2G92与G54~G59之间的区别136
6.3工件坐标系中子坐标系的使用(G52)137
6.4工件坐标系建立的原则138
6.5在加工中心上,使用机床坐标系选择(G53),指定换刀位置140
6.6立卧加工中心的刀长度补偿与数控车刀偏补偿的区别141
6.7数控车刀尖半径补偿142
6.8在 G18平面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加工外形轮廓142
6.9使用子程序调用,加工工件外形(一)144
6.10使用子程序调用,加工工件外形(二)145
6.11刀具半径偏置中预读(缓冲)功能的使用145
6.12缩放比例(G50、G51)148
6.13卧式加工中心的分度轴和旋转轴150
6.13.1分度轴和旋转轴的区别150
6.13.2分度工作台(B)轴150
6.14坐标系旋转(G68、G69)152
6.15可编程镜像154
6.16大平面的多次铣削155
6.17圆弧插补的进给率157
6.18加工中心刀具长度补偿的三种方法158
6.19工件外形和内腔轮廓的铣削160
6.20圆周分布孔的加工162
6.20.1螺栓孔圆周分布模式162
6.20.2螺栓圆周分布孔的计算公式163
6.20.3用极坐标加工螺栓圆周分布孔165
6.20.4用坐标旋转加工螺栓圆周分布孔167
6.20.5用宏程序加工螺栓圆周分布孔168
6.21沉孔的底面加工168
6.22背镗孔169
6.22.1主轴定向169
6.22.2背镗孔169
6.23用T形槽铣刀在孔中切槽加工172
6.24浮动攻螺纹加工172
6.25精度检验编程173
6.26使用啄式钻孔循环(G83),加工孔175
6.27使用啄式钻孔循环(G73),加工孔176
6.28综合实例(一)176
6.29综合实例(二),板类零件的加工188
第7章 自动编程196
7.1自动编程过程196
7.2MasterCAM编程系统197
7.2.1MasterCAM编程系统概述197
7.2.2MasterCAM Mill9.0 铣削加工的刀具路径198
7.2.3二维数控加工实例199
7.2.4三维数控加工实例220
附录236
附表1FANUC 0i MC数控铣床G功能代码?M代码236
附表2FANUC 0i MC数控铣床编码字符的意义237
附表3FANUC 0i MC数控系统的准备功能M代码及其功能237
附表4FANUC 0i MC数控铣床G功能代码238
参考文献243

⑥ C语言的经典编程例子


程序员》推荐C++ 图书三人谈

主持人:熊节(透明),《程序员》杂志编辑,C-View成员
嘉 宾:孟岩(梦魇),联想公司掌上设备事业部应用开发处任职,C-View成员。与侯捷先生合译《C++ Standard Library》一书
金尹(恶魔),上海天宇公司CTO,在《程序员》连载有“自由与繁荣的国度”系列文章

透明:“学C++用哪本书入门”,这是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但是哪一本书是最好的入门书?似乎很难找到答案。《C++ Primer》太厚,《Effective C++》对读者要求比较高,《Essential C++》又常常被批评为“太浅”。
其实说穿了:no silver bullet。想从一本书学会C++,那是不可能的。有朋友问我如何学C++,我会建议他先去找本数据结构书,把里面的习题全部用C++做一遍,然后再去看《Effective C++》。myan经常说“要在学习初期养成好习惯”,我对此颇不以为然。
个人认为,《Essential C++》适合作教材,《C++ Primer》适合作参考书,《Effective C++》适合作课外读物。

恶魔:很后悔当初买了《C++ Primer》。因为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它的功能效用基本是和《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重合。当然对于入门来说,它还是很不错的。但是《C++ Primer》太厚,一来导致看书极其不方便,二来系统学习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对于目前这个越来越快餐化的时代来说,的确有很多不适合的地方,不过可以作为初学者的参考书。现在我以一块K3 CPU的代价把它借给了别人,希望我那位同事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益处。
如果已经具备了C基础,我建议看国内的书,例如钱能的《 C++大学教程(第二版) 》。(如果没有C的基础还是看谭浩强的C语言)。这本书对C讲得还算比较清晰,有很多习题值得一做,特别是最后的struct和union两个部分。其中的一些算法比较拖沓和繁琐(比如树和链表的遍历算法),读者可以尝试修改这些例子,作为最后对C语言的一些总结测试。

梦魇: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四五年前的情形。今天对于C++有一点认识的人,多半是从那几年就开始学C++了。那时根本没有品牌观念。从书店里找一本C++书,如果看着还算明白,就买下来。我记得那时候宛延闿、张国锋、麦中凡教授的书都受到很高的赞誉。我个人最早的一本C++书是Greg Perry的一本书,今天想起来,其实是一本打着C++旗号的C语言教程。对我作用最大的一本书是国防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书名记不得了,作者叫斯蒂芬·布莱哈。
透明:还记得以前曾批评过一本C++书,是北航出的,整本书就没有出现过class关键字。那本书,说穿了其实只是介绍了C语言和iostream库的用法,根本不能算C++。而当时我常常推荐的一本书是电子科技大学张松梅老师的C++教程。那本书,直到今天来看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唯一的缺憾就是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东西已经过时了。而对于一本技术书籍来说,“过时”是最不可接受的。
总体来说,那时使用C++的人真是在“盲人摸象”。不过这也有好处,就是对C++的很多细节能搞清楚,以后看到经典好书时比较容易理解;当然坏处就是概念不清,甚至都不知道C++和Visual C++、Borland C++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梦魇:整个90年代,其实大部分人对于C++的认识都似是而非。一开始是等同于Borland C++,后来是等同于Visual C++和MFC。所以一般来说,打着BC和VC旗号的书卖得很好,人们觉得这就是C++。而我比较幸运,布莱哈的那本书虽然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谈不上高超,但基本路子是对的。可能是因为原书是给UNIX程序员的培训教材,所以没有让我一开始就形成“C++ == VC++”的认识。
其实一直到1996年,我们那里搞计算机的都是唯Borland C++马首是瞻的,到了VC 4.0出来,一下子格局全变了。1997年VC5推出之后,书店里MFC书铺天盖地,学MFC的人,头抬得都比别人高一些。不过现在看来,那时候大部分的MFC书都是三流货色。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那一批程序员中间有不少被误导了。根本原因就是相对的封闭。

透明:我觉得一本书的价值有两方面:第一,教给你实用的技术;第二,促使你去思考。对于一本介绍VC(或者说MFC)使用方法的书,我根本不希望它能促使我有什么思考,所以我就一定要求它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完美无瑕。我刚开始用VC的时候,买的第一本书就是潘爱民老师翻译的《VC技术内幕》(第四版),没有受到那些“三流货色”的误导,应该说是很幸运的。

梦魇:199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始出版“计算机科学丛书”,其中的《Thinking in C++》第一版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其实我一直不认为这本书很出色,虽然拿过一次大奖。然而我们都得承认,这本书在C++书籍领域里第一次建立了品牌观念,很多初学者开始知道,不是随便买哪一本都一样的。再往后就是2000年的《 深入浅出MFC(第二版) 》第二版,以及侯先生在《程序员》上发表的那一篇《C++/OOP大系》,加上整个大环境的变化,品牌观念深入人心,C++书籍市场终于开始逐渐与世界同步。
回想往事,我的感觉是,那个需要战战兢兢选择入门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的C++初学者,大可以放心地买口碑好、自己读起来思路顺畅的书,入门不再是太大的问题。还有一些程序员已经学了几年C++,但看到今天出版的一些新书,感觉比较陌生,这也不是什么问题。侯先生经常说“凡走过必留下足迹”,所谓“走弯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具体的推荐表,就不好一概而论了。总之在我的印象里,《Essential C++》、《C++ Primer》、钱能教授的C++教程,都不错。甚至有人一上来就看Bjarne Stroustrup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只要他喜欢,也没什么不可以。

透明:我同意你的观点。不管怎么说,编程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问。要想对C++对象模型有深入的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串程序去看结果;要想学会OOP,也只能从项目中学。对于初学者,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不停地写程序,写真正有用的程序,写到有问题的时候就去查书,于是自然就会知道哪本书好哪本书不好。不过我们的教育制度能不能让大学里的学生们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我表示怀疑。
以我的经验,学C++有两个门槛:入门和使用。完全看不懂C++,这是一个门槛,但是只要有一本合适的入门书,很快就能跨过。要想真正用上C++,却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接触到的东西多是“玩具”,很难有实战的机会。所以经常看见有人问“C++到底能做什么”,这是C++学习中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我们都是做了相当长时间的C++程序之后才看到一些真正经典的书,也正是因为走了相当长的弯路之后才知道这些书的经典之所在。所谓弯路,我想也是一种必须的积累。就算一开始就看《Essential C++》和《C++ Primer》,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恐怕还是难有所得。

恶魔:有两句十分有道理的话,一是我大学的C语言老师说的“写程序不如说是抄程序”,另一句是一网友说的“好的设计来自借鉴,天才的设计来自剽窃”。对于我这个理性批判主义者来说,这两句话的确不太适合。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对于初学者来说,剽窃大师的作品是通向成功的最快捷径。
我个人认为,对于C++的初学者来说,首先要确定自己专业领域内主要使用的特性的方向。因为C++的特性如此众多,初学者想贪多基本是不可能成功的。C++的编程范式基本可以分为ADT+PP、GP和OO三个方向。对于ADT+PP范式来说,初学者的主要问题不是学习C++,而是学习C的使用。对于这样的初学者,国内的几本书还是写得比较清楚,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比如谭浩强的《C语言教程》、钱能的《C++语言大学教程》。这两本书我首推第一本,因为这一本我潜心研究了一年,这本书当中很多程序是可以剽窃的,而且可以对这些程序进行加工和提升。比如结构这一章中,它所给出的用struct来实现链表、二叉树的算法是相当蹩脚的。学习ADT+PP的初学者将这本书揣摩透以后可以尝试修改这两个程序。另外这本书的第二版稍微涉及了一些关于“类”的内容。学习ADT+PP的初学者,可以不被OO中的一些专有特性扰乱自己的思路,对于类层次扁平、无继承、无多态的程序编写是有很大好处的。

透明:你好象比较推崇国内教授写的书。现在社会上有种不好的风气:一捧就捧上天,一贬就贬下地。就好象对待谭教授的书,前几年是奉为经典,这几年又有很多人使劲批评。学C++更是有点“崇洋媚外”,总是觉得初学就应该看《Essential C++》。我看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

恶魔:当然《Essential C++》也值得看看。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没有谭浩强的《C语言教程》来得好。主要原因是:第一,C++的所有特性都点到了,但是不深,看了以后会三心二意没有方向;第二,可以抄袭借鉴的例子太少。《C语言教程》中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猴子吃桃、汉诺塔等等,这些例子对于刚刚涉及C/C++语言编程的人来说是学习编程很好的例子。《Essential C++》只能是前两本书看透以后,作为学习C++特性的一个过渡性的书籍。让读者真正领略到什么是C++的编程、和C编程的不同点在哪里。

透明: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初学者往往喜欢问“哪本书比较好”,这让我很是不解。这有点像一个刚学打篮球的人问“王治郅和科比谁比较厉害”。当然科比更厉害一些。但如果你是想学打篮球,这两个人都非常非常有资格教你,你跟谁学都能学得很强——关键不是在于你选哪个老师,而是在于你自己用多少功夫去学。

透明:回到原来话题。学会了C++的语法,能看懂C++代码之后,必须有些书来指导进阶(或者叫指点迷津)。我觉得《设计模式》很好,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些精妙的用法。不过正如我经常说的,模式带来的麻烦和好处一样多,甚至麻烦还要更多。而且,C++本身的问题使得在C++中使用GoF模式愈加麻烦。

梦魇:《Design Patterns》这本书绝对是不可以没有的,而且中英文版都不可少。最初我看中文版,说实话看不懂,但是也不觉得人家翻译得不好,所以就想,大概是原文就很难懂,加上自己水平有限。于是总是想着再找几本patterns的书来看。后来找到几本书,口碑还不错,不过水平高下,一比就出来了,还是那本《Design Patterns》最经典,最耐看。英文版出来之后,两个版本对照看,明白多了。现在觉得,其实就设计模式来讲,把这本看明白了就很不错了,不用再花费很多心思找其他的书。我现在的包里始终夹着这本书,随身携带,有备无患。
至于说设计模式的副作用,和可能带来的弊端,我的体会也挺多。不过是这样,我们想一想,究竟什么情况下设计模式可以用得很好呢?一种是有经验丰富的人引导,比如要是Robert Martin带队,你在某个地方用错了设计模式,他就会指出来,说这里不对,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弊端。对于他来说,丰富的实践经验足以支持他进行“预测型”设计。但是大部分人没这个能力,因此我们只好走第二条路和第三条路,就是“试探型”设计和“重构型”设计。遇到一个问题,你觉得用某种模式挺合适的,就大胆地用了,成功是积累经验,发现不好,出了问题了,只好改回来,那也是积累教训。这叫做“试探型”。至于重构,应该算是最有组织、成功率最高的工程化方法。先把问题“quick and dirty”地解决了,所有的暗礁都暴露出来,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模式优化设计。现在XP和UP都高度重视refactory,UP在Elaboration和Construction阶段都鼓励抽出专门的iterations进行重构。所以说如果组织快速的软件开发,当然比较倾向于这条路——打成功率嘛。

透明:讲到重构,我顺便说说《Refactoring》这本书的影响。从工程本身的角度来说,你所谓的“重构型设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中国的开发者(也包括我在内)往往比较冲动,比较容易相信银弹的存在。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在Java中尝试过了重构的方法之后,又拿到C++中去尝试。结果发现,在Java中速度非常快的重构过程,到C++中就被减慢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C++和Java的约束条件不同。拿着Java中成功的案例直接套C++,不失败才怪。
所以,我必须说:《Refactoring》这本书很有价值。但对于C++程序员来说,它的价值是让你思考,思考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如果一个C++程序员没有打算迁移到Java,那么我必须告诉他:《Refactoring》这本书不是让你照着它用的,甚至不是让你去相信它的。对于C++程序员,《Refactoring》全书可以放心相信的只有第13章,其他的部分,都必须非常谨慎地对待。

梦魇:我还要就“试探型”的方法多说两句,我觉得对于个人发展来讲,“试探”也是必不可少的,撞墙不可怕,高水平的人不都是撞出来的吗?你失败了一次,就知道这个模式有什么潜在的问题,下次再用,就会多看几步,像下棋似的。撞的多了,路数就出来了。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个感觉:用错了模式,吃了亏,再回过头去翻翻《Design Patterns》,看到人家早就指出来这个问题,不过就是那么几句话,原来看上去干巴巴的,现在觉得句句都讲到心坎上,GoF的形象马上就高大起来,还带着光环,感觉是既兴奋又懊悔。

透明:现在回头来看,我更欣赏myan推荐给我的《Designing Object-Oriented C++ Applications Using Booch Method》。这本书能够帮助C++程序员理清思路培养习惯,可惜国内没有引进。相比后来商业味浓厚的UML系列书籍,我觉得这本书对于面向对象的阐释精辟独到,至今未有能出其右者。

梦魇:刚才我们两人都说到Robert Martin,他可是我的榜样。那本1995年的《Designing Object Oriented C++ Application》,我觉得是每一个C++软件工程师都应该反复研读的书。可惜不仅国内没有引进,在国外的名气也不大。如果你觉得面向对象的那些道理你好像都明白,可就是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使不上劲,那这本书就是你的最佳导师。
提到理清思路,还有一本书不得不提,就是Andrew Koenig的《Ruminations On C++》。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我学了这么多年的C++,究竟什么是C++最基本的设计理念?遇到问题我第一个直觉是什么?第一个试探型的解决方案应该具有那些特点?如果你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就应该认真地去读这本书,读完了你就有了“主心骨”。

透明:插一句话,谈谈“推荐书”的问题。入门书基本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推荐的意义也不大。而入门后的发展方向,每个人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高人”的指点。举个例子:我学C++的时候,myan还不认识我,所以也没有给我推荐书,我还是学过来了,所以即使你当时向我推荐了《Essential C++》或者《C++ Primer》,我也不会太感谢你;但在我认真研究OO的时候,你推荐Robert Martin那本书给我,对我帮助就特别大,而且我从别的地方也很难找到类似的推荐,所以我就很感谢你。
一个程序员,必须有framework的意识,要学会用framework,还要主动去分析framework(在这方面,《Design Patterns》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真正高质量、成气候的framework的书恐怕也就只有针对MFC的。从这个角度来说,MFC纵有千般不是,C++程序员都非常有必要先去用它、熟悉它、研究它,甚至借助《深入浅出MFC》这样的书来剖析它。不然,很难有framework的意识和感觉。
当然,另一个framework也很好,那就是STL。不管用不用MFC、STL,对这两个东西的掌握和理解都是极有帮助的。最近我又在看《深入浅出MFC》,虽然已经不用MFC编程了,但帮助是一定有的。

梦魇:MFC和STL方面,我还是比较推崇侯先生的两本书《深入浅出MFC》和《STL源码解析》。
《深入浅出MFC》这本书,名气自然是大得不得了,不过也有不少人批评。其实书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批评当然是少不了的,不过有的时候我看到有人评论这本书,把它跟Inside VC相比,真的是牛头不对马嘴。
你刚才其实说得很对,程序员应该有一点framework意识。而这本《深入浅出MFC》与其说是在讲MFC编程,不如说通篇是在拿MFC为例分析Application Framework的架构和脉络。所以无论你对于MFC本身是什么态度,这本书对每一个C++程序员都有很大的益处。

透明:是的。《VC技术内幕》会告诉你“DYNAMIC_CREATE这个宏怎么用”,《深入浅出MFC》则告诉你“DYNAMIC_CREATE这个宏是怎么实现的”。所以,如果你只需要在VC下写一些小应用程序,《深入浅出MFC》的价值并不太大;但是,如果你需要设计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东西(不一定是framework),MFC的设计思想就会有所帮助。

梦魇:另外,我觉得对于MFC也应该有一个公允的评价。过去是吹捧得天上有地下无,书店里铺天盖地都是MFC的书,搞得大家只知有MFC,不知有C++,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人问:“我是学MFC呢,还是学C++?VC++是不是比C++更高级的语言?”MFC成了一尊神像,阻碍了人们的视线。所以得把它从神坛上拉下来。这就是过去一两年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内批评MFC的一个目的。可是现在大家视野开阔了,.NET也出来了,MFC不再是神像了,少数人就开始以贬损MFC为乐了。我觉得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什么叫好的框架?我觉得在十几年的时间能够象MFC这样保持稳定并且不断进步的框架就是好的框架。可能我们在一些具体的设计问题上有不同看法,觉得“这个地方这么设计不是更漂亮吗?”很多时候是的,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MFC成熟稳定、有十几年的成功经验,这是最了不起的东西。
另外一点,MFC中间包括着学习Win32 API编程的最佳资料。这是除了其framework方面之外的另一个亮点。我现在使用Win32 API开发,但是经常参考MFC的源代码,收获很大。

透明:STL方面,我对于剖析它的源代码兴趣并不大,毕竟里面源代码多是算法问题。所以,《STL源码剖析》我也只是随便翻翻就束之高阁了。我觉得这本书用来做计算机系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教材不错,不知道有没有老师乐意这样做。
对于STL,我的态度一向都是“应用至上”。不过,我一直认为SGI STL本身就是一本精彩的书,一本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经典参考书,同时也是泛型技术的参考书。想知道一个算法是如何实现的,看看STL源代码就行;想知道如何使用type traits,STL源代码里面也有例子。看别人写的书,总觉得隔着一层纱,有点挠不到痒处的感觉。SGI STL的代码写得非常漂亮,一个C++程序员如果不看看这本书,实在是可惜。

梦魇:至于STL,除了《STL源码解析》之外,我举贤不避亲,强烈推荐侯先生与我合译的那本《The C++ Standard Library》。这本书质量之高是无需怀疑的。我现在手边常备此书,随时查阅,对我帮助很大。

透明:C++和Java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没有一个专门的公司来管它,最大的弱点也是它没有一个专门的公司来管它。Java程序员在学会简单的语法之后,立刻进入SUN提供的framework,一边用这个现成的framework做实际开发,一边在开发过程中继续学习Java一些幽深的特性。而这个时候,C++程序员恐怕还在问“VC和BCB哪个好”呢。这无疑是浪费时间。

梦魇:刚才你说Java和C++的优劣,这个话题已经成了我们这个年代永不消失的声波了。我也不想再谈这个。不过有一点我得说清楚:现在我们很多用C++的人吃了不少苦头,探过脖子去看看Java,觉得它真是太可爱了,这种印象是不准确的。另外,Java也不简单,而且会越来越庞大复杂。在很多场合,Java还不具有竞争力。至于将来如何,我看有些Java爱好者也过分乐观了,似乎计算机科学界几十年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借着Java的东风解决掉,恐怕没那么容易。

透明:那当然。我再次强调:No Silver Bullet。读书很重要,但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把“行路”放在“读书”前面。尤其对于技术书籍,如果它不能帮我解决问题、不能给我带来非常实际的利益,那么我是不会去读它的。恶魔说得对,我们这个社会很快餐,我们这个行业尤其很快餐,我们也只能努力适应它。

⑦ 求简单的vb入门编程实例教程

推荐楼主可以去看下李天生的VB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个人认为对于初学VB者来说挺不错的,通俗晚懂
http://www.enet.com.cn/eschool/video/vb/

⑧ Windows网络编程案例教程的目 录

1.1网络编程模型
1.1.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1.2 TCP/IP协议栈模型
1.1.3套接字编程模型
1.1.4网间多线程会话模型
1.2 P2P网络模型
1.2.1 P2P的发展背景
1.2.2三代P2P网络
1.2.3 P2P网络分类
1.2.4 P2P典型应用举例
1.3 Windows网络编程
1.3.1Windows网络编程框架
1.3.2Windows网络协议
1.3.3Windows Sockets编程模型
1.3.4WinSock2工作模式
1.3.5第一个网络程序——hostent
习题1 2.1Win32 API窗体编程
2.1.1弹出一个消息框
2.1.2创建一个窗体
2.1.3为窗体添加控件
2.2WinSock2 API编程框架
2.2.1WinSock2 API程序结构
2.2.2WinSock2 API库函数
2.2.3WinSock2的新发展
2.3阻塞/非阻塞模式套接字编程
2.3.1阻塞模式套接字客户机编程
2.3.2阻塞模式套接字服务器编程
2.3.3非阻塞模式套接字客户机编程
2.3.4非阻塞模式套接字服务器编程
2.3.5套接字错误处理
2.4异步套接字编程
2.4.1异步套接字客户机编程
2.4.2异步套接字服务器编程
2.4.3服务器响应多客户机的并发访问
2.5WinSock2 I/O模型编程
2.5.1Blocking I/O模型
2.5.2select I/O模型
2.5.3WSAAsyncSelect I/O模型
2.5.4WSAEventSelect I/O模型
2.5.5Overlapped I/O模型
2.5.6I/O Completion Port模型
2.5.7I/O模型的选择
习题2 3.1MFC套接字编程模型
3.1.1MFC编程框架
3.1.2CAsyncSocket类编程模型
3.1.3CSocket类编程模型
3.1.4派生套接字类
3.1.5MFC套接字类的阻塞/非阻塞模式
3.2CAsyncSocket类编程实例
3.2.1点对点通信功能和技术要点
3.2.2创建客户机
3.2.3客户机代码分析
3.2.4创建服务器
3.2.5服务器代码分析
3.2.6点对点通信客户机与服务器联合测试
3.3CSocket类编程实例
3.3.1聊天室功能和技术要点
3.3.2创建聊天室服务器
3.3.3聊天室服务器代码分析
3.3.4创建聊天室客户机
3.3.5聊天室客户机代码分析
3.3.6聊天室客户机与服务器联合测试
习题3 4.1WinInet API编程
4.1.1WinInet HINTERNET句柄
4.1.2WinInet通用API
4.1.3关闭HINTERNET句柄
4.2WinInet FTP编程
4.2.1FTP API简介
4.2.2FTP服务器文件目录遍历
4.2.3FTP服务器目录导航
4.2.4创建和删除FTP服务器目录
4.2.5从FTP服务器上获取文件
4.2.6上传文件到FTP服务器
4.2.7从FTP服务器上删除文件
4.2.8FTP服务器目录或文件的重命名
4.3WinInet HTTP编程
4.3.1HTTP API基本操作
4.3.2HTTP Cookies编程
4.3.3HTTP Authentication编程
4.3.4HTTP URL编程
4.3.5获取HTTP请求的头部信息
习题4 5.1MFC WinInet概述
5.1.1MFC WinInet基本类
5.1.2MFC WinInet类之间的关联
5.1.3MFC WinInet客户机编程步骤
5.1.4MFC WinInet经典编程模型
5.2简易FTP客户机编程实例
5.2.1FTP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5.2.2功能定义与技术要点
5.2.3FTP服务器的搭建
5.2.4简易FTP客户机的创建步骤
5.2.5主要代码
5.2.6系统测试
5.3HTTP浏览器编程实例
5.3.1浏览器/服务器工作模型
5.3.2MFC CHtmlView编程模型
5.3.3MFCIE的功能和技术要点
5.3.4MFCIE的创建步骤
5.3.5MFCIE功能测试
习题5 6.1SMTP协议
6.1.1SMTP工作模型
6.1.2SMTP命令解析
6.1.3SMTP响应状态码
6.2POP3协议
6.2.1POP3工作模型
6.2.2POP3命令解析
6.2.3用POP3命令与163邮箱会话
6.3MIME邮件扩展
6.3.1MIME对电子邮件协议的扩展
6.3.2MIME对邮件信头的扩展
6.3.3MIME邮件的内容类型
6.3.4Base64编码
6.4SMTP协议编程实例
6.4.1SMTP发送邮件工作模型
6.4.2功能和技术要点
6.4.3项目创建步骤
6.4.4主要代码
6.4.5项目测试
6.5POP3协议编程实例
6.5.1POP3客户机工作模型
6.5.2功能和技术要点
6.5.3项目创建步骤
6.5.4项目测试
习题6 7.1进程与线程
7.1.1进程与线程的关系
7.1.2Windows进程的内存结构
7.1.3Windows线程的优先级
7.2用C和Win32 API编写多线程
7.2.1Win32 API线程编程
7.2.2用C语言编写多线程
7.2.3线程同步
7.2.4创建多线程的步骤
7.2.5多线程程序——笑脸
7.3用C++和MFC编写多线程
7.3.1MFC线程类
7.3.2用户界面线程
7.3.3工作线程
7.3.4线程同步类
7.3.5MFC多线程程序——自行车比赛
习题7 8.1WinPcap概述
8.1.1WinPcap的功能
8.1.2Wireshark网络分析工具
8.1.3WinDump网络嗅探工具
8.1.4WinPcap的获取和安装
8.1.5WinPcap工作模型
8.1.6NPF与NDIS的关系
8.1.7NPF工作模型
8.1.8WinPcap开发环境配置
8.2WinPcap编程框架
8.2.1结构体与宏定义
8.2.2WinPcap API函数
8.2.3过滤器表达式
8.2.4程序的创建和测试
8.3WinPcap编程应用
8.3.1获取网络设备列表
8.3.2打开适配器捕获数据包
8.3.3捕获和打印所有数据包
8.3.4过滤数据包
8.3.5分析数据包
8.3.6统计网络流量
习题8 9.1五子棋简介
9.1.1棋盘和棋子
9.1.2五子棋术语
9.1.3行棋规则
9.1.4五子棋的人机博弈
9.1.5如何判断胜负
9.2人机对战系统设计
9.2.1功能需求
9.2.2创建项目程序框架
9.2.3导入资源文件
9.2.4主菜单设计
9.2.5人机对战项目类图
9.2.6消息结构体设计
9.2.7人机对战逻辑模型
9.2.8游戏基类CGame的设计
9.2.9人机对战类COneGame的设计
9.2.10棋盘类CTable的设计
9.2.11界面类CFiveDlg的设计
9.2.12项目测试
9.3网络对战系统设计
9.3.1扩展功能需求
9.3.2定义对话消息
9.3.3网络对战新增界面元素
9.3.4网络对战基本类图
9.3.5网络对战通信模型
9.3.6CFiveSocket类的设计
9.3.7CTwoGame类的设计
9.3.8修改CTable类的设计
9.3.9CServerDlg类和CClientDlg类的设计
9.3.10CNameDlg类和CStatDlg类的设计
9.3.11完善CFiveDlg类的设计
9.3.12项目测试
习题9 程序1.1主机名称和地址解析完整代码20
程序2.1弹出一个消息框完整代码25
程序2.2创建一个窗体完整代码31
程序2.3为窗体添加控件完整代码36
程序2.4阻塞模式套接字客户机完整代码48
程序2.5阻塞模式套接字服务器完整代码52
程序2.6非阻塞模式套接字客户机完整代码54
程序2.7非阻塞模式套接字服务器完整代码56
程序2.8套接字错误处理完整代码61
程序2.9异步套接字客户机完整代码65
程序2.10异步套接字服务器完整代码73
程序2.11服务器响应多客户机的并发访问完整代码81
程序2.12TcpClient客户机程序完整代码89
程序2.13select I/O模型回送服务器完整代码93
程序2.14WSAEventSelect I/O模型回送服务器完整代码107
程序2.15用完成端口开发回声服务器完整代码120
程序3.1点对点通信客户机完整代码148
程序3.2点对点通信服务器完整代码161
程序3.3聊天室服务器完整代码178
程序3.4聊天室客户机完整代码191
程序4.1Internet数据下载通用例程1206
程序4.2Internet数据下载通用例程2208
程序4.3获取FTP文件目录并显示通用例程210
程序4.4遍历FTP服务器目录并在列表框中显示214
程序4.5更改当前目录并显示216
程序4.6在FTP服务器上创建新目录217
程序4.7从FTP服务器上删除目录218
程序4.8从远程服务器下载文件219
程序4.9上传文件到FTP服务器220
程序4.10从FTP服务器上删除文件221
程序4.11FTP服务器目录或文件的重命名222
程序4.12建立WWW连接224
程序4.13读取Cookie227
程序4.14创建会话Cookie和持久Cookie228
程序4.15用InternetErrorDlg处理HTTP验证229
程序4.16用InternetSetOption处理HTTP验证230
程序4.17用HttpQueryInfo获取HTTP请求的头部信息232
程序5.1创建一个最简单的浏览器237
程序5.2用HTTP下载一个Web页面并显示238
程序5.3用FTP下载一个文件238
程序5.4遍历目录247
程序5.5下载文件248
程序5.6上传文件249
程序6.1Base64编码、解码程序278
程序7.1打印变量的内存地址292
程序7.2用CreateThread创建两个计数线程297
程序7.3用C语言编写字符飘移线程303
程序7.4用C语言编写多线程同步实例1305
程序7.5用C语言编写多线程同步实例2307
程序7.6笑脸程序完整代码308
程序7.7用户界面线程用于服务器套接字编程315
程序7.8工作线程的创建和调用317
程序7.9自行车比赛程序完整代码318
程序8.1获取网络设备列表完整代码340
程序8.2打开适配器并捕获数据包完整代码342
程序8.3捕获和打印所有数据包完整代码344
程序8.4PacketFilter数据包过滤器完整代码347
程序8.5捕获UDP数据包并分析其头部完整代码350
程序8.6监听TCP网络流量完整代码355
程序9.1游戏基类CGame的定义370
程序9.2人机对战类COneGame的定义372
程序9.3人机对战类COneGame的实现373
程序9.4人机对战类CTable的定义380
程序9.5人机对战类CTable的实现381
程序9.6主界面类CFiveDlg的定义388
程序9.7主界面类CFiveDlg的实现389
程序9.8套接字通信类CFiveSocket的定义396
程序9.9套接字通信类CFiveSocket的实现397
程序9.10网络对战类CTwoGame的定义398
程序9.11网络对战类CTwoGame的实现398
程序9.12修改棋盘类CTable400

⑨ Windows网络编程案例教程的正 文 摘 要

互联网编程有两个主流方向: 一个是Web开发; 另一个是网络编程。从应用层面看,前者看起来相对高端,后者看起来偏中低端。大家耳熟能详的网站类应用,如网易、搜狐、新浪、淘宝等属于前者,称做Web应用。而另一些“遍地开花”的应用,如QQ、MSN、迅雷、PPLive、Skype、防火墙、网络监控、流量计费、IIS服务器、Tomcat服务器等属于后者,称做网络工具。开发Web应用,它的底层支撑平台是Web服务器; 开发网络工具,它的底层支撑平台是操作系统。大家所说的Web开发和网络编程一个高端、一个中低端即源于此。如果硬要在二者之间划出一个严格的界限是不甚妥当的。互联网的技术趋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可谓当下互联网编程的真实写照。本书内容定位于网络工具的编程方法,基础根基是操作系统,不讨论基于Web服务器的Web编程。通常,用Java语言编的程序离不开JVM虚拟机支持,用C#语言编的程序离不开.NET虚拟机支持,且Java语言和C#语言非常适合Web编程。Windows操作系统是用C/C++语言编写的,显然,C/C++更适合网络编程这门课,更适合开发互联网中神通广大、中流砥柱的应用。《Windows网络编程案例教程》 设计了两条教学主线: 一条是基于Windows API编程; 另一条是基于MFC编程。对于前者,具体到WinSock2 API编程; 对于后者,具体到CAsyncSocket类、CSocket类编程。这两条教学主线相互对照,相得益彰,构成本书教学的核心和灵魂。《Windows网络编程案例教程》内容共分为9章。第1章网络编程概述,讨论了网络编程模型、P2P网络模型、Windows网络编程。第2章WinSock2 API编程,讲述Win32 API窗体编程、WinSock2 API编程框架、阻塞/非阻塞模式套接字编程、异步套接字编程、Blocking I/O编程、select I/O编程、WSAAsyncSelect I/O编程、WSAEventSelect I/O编程、Overlapped I/O编程、Completion Port编程。第3章MFC套接字编程,讲述MFC套接字编程模型、CAsyncSocket类编程、CSocket类编程。第4~6章分别讲述了Windows Internet编程、MFC Internet编程和SMTP/POP3编程。第7章Windows多线程编程,讲述了用C和Win32 API编写多线程以及用C++和MFC编写多线程两种方法。第8章WinPcap编程,讲述了WinPcap编程框架和WinPcap编程应用。第9章网络五子棋,从实战角度详细讲述人机对战和网络对战项目的设计。《Windows网络编程案例教程》适合有C/C++语言基础的读者学习,每一章都配有精选的案例或程序片段,有助于读者反复揣摩、练习提高。本书完整的案例都在VC++2010环境下调试通过,涵盖了主流技术和方法,体现了教学目的,贴近实际应用。互联网如同一个巨大的天体飞船,裹挟着整个地球,全人类、全社会为之疯狂,为之飞奔。人们无从准确地知晓它的终点,更无从清晰地预见它的未来,能够唯一感受到的是它惊人的发展速度,能够唯一体会到的是它无穷的变化方式。或许正因如此,互联网编程是极具魅力与挑战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
《Windows网络编程案例教程》针对有C/C++语言基础的网络编程初学者,以WinSock API和MFC Sockets为编程主线,以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Windows平台下的网络编程方法,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提高网络编程能力。《Windows网络编程案例教程》语言生动流畅,分析深入浅出,步骤精炼,图文并茂。注重应用、强调实践,案例编码覆盖主流技术和方法,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地学以致用。可作为各类学校的网络编程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编程人员的自学参考用书。

⑩ Windows网络编程案例教程的套接字摘要

套接字屏蔽了从应用程序直接访问传输层的复杂性。在日常生活中两个人打电话,那个电话机就可以理解为是通话的接口,只要会用电话机,甭管电话间是如何复杂连接的,通话随时随地可以轻松完成。套接字就像那个电话机,编程者只要掌握了套接字技术(类似电话机的使用方法),那么网络编程(就像打电话)工作就非常简单了。至于套接字与下层的关系,则由操作系统来实现和封装,因此,套接字简化网络编程。

对多数操作系统而言,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程序是在不同的保护模式下运行的。应用程序一般不能直接访问操作系统内部的资源,这样可以避免应用程序非法破坏操作系统的运行。为此,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给应用程序,使其能够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对于网络操作系统,需要为网络应用程序提供网络编程接口实现网络通信。目前多数操作系统提供了套接字(Socket)接口作为网络编程接口。
Berkeley套接字(BSD套接字)是4.2 BSD Unix操作系统(于1983发布)提供的一套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个用C语言写成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库,主要用于实现网间进程通信。Berkeley套接字后来成为其它现代操作系统参照的事实工业标准。Windows操作系统在后来的BSD4.3版基础上实现了自己的Windows Socket(又称WinSock)套接字编程接口。

热点内容
scratch少儿编程课程 发布:2025-04-16 17:11:44 浏览:627
荣耀x10从哪里设置密码 发布:2025-04-16 17:11:43 浏览:356
java从入门到精通视频 发布:2025-04-16 17:11:43 浏览:73
php微信接口教程 发布:2025-04-16 17:07:30 浏览:297
android实现阴影 发布:2025-04-16 16:50:08 浏览:787
粉笔直播课缓存 发布:2025-04-16 16:31:21 浏览:337
机顶盒都有什么配置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202
编写手游反编译都需要学习什么 发布:2025-04-16 16:19:36 浏览:800
proteus编译文件位置 发布:2025-04-16 16:18:44 浏览:356
土压缩的本质 发布:2025-04-16 16:13:21 浏览: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