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编译原理与前端

编译原理与前端

发布时间: 2022-03-15 04:10:50

1. 编译原理中的前端,后端和遍是什么啊能解释下吗

遍:对源程序或等价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并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
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部分代码优化,主要依赖于源程序,与目标机无关;
后端:包括部分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依赖于中间代码、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机器指令系统。

2. 哪本"编译原理"的书比较好

我们学校用的是《编译原理》与《编译原理与实践》这两本书,这两本书都是国外的教材。我觉得《编译原理与实践》这本书不错,自学应该能看懂,而且代码比较多,书最后还有整个小型编译器的源代码。
编译不好学,你就慢慢学吧。

下面的资料请作参考:

当代编译技术三大圣经级别的教材

1.龙书(Dragon book)
书名是Compilers: Principles,Techniques,and Tools
作者是:Alfred V.Aho,Ravi Sethi,Jeffrey D.Ullman

内容简介
《编译原理》作者Alfred V.Aho、Ravi Sethi和Jeffrey D.Ullman是世界着名的计算机 科学家,他们在计算机科学理论、数据库等很多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编译原理》 是编译领域无可替代的经典着作,被广大计算机专业人士誉为“龙书”。《编译原理》一 直被世界各地的着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贝尔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普 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广泛用作本科生和研究生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的 教材,《编译原理》对我国计算机教育界也具有重大影响。 书中深入讨论了编译器设计的重要主题,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 导分析、类型检查、运行环境、中间代码生成、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等,并在 最后两章中讨论了实现编译器的一些编程问题和几个编译器实例,而且每章都 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和参考文献。

与上一版相比,《编译原理》第二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涵盖了编译器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每章中都提供了大量的系统及参考文献。《编译原理》是编译原理课程方面的经典教材,内容丰富,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编译原理课程的教材,也是广大技术人员的极佳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Alfred V.Aho,美国歌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ACM和IEEE会士,曾获得IEEE的冯·诺伊曼奖。着有多部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器、数据库系统及计算机科学基础方面的着作。
Monica S.Lam,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曾任Tensilica的首席科学家,也是Moka5的首任CEO。曾经主持SUIF项目,该项目产生了最流行的研究用编译器之一。
Ravi Sethi,Avaya实验室总裁,曾任贝尔实验室高级副总裁TLucent Technologies通信软件的CTO。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是ACM会士。
Jeffrey D.Ullman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和Gradiance CEO,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数据库理论、数据库集成、数据挖掘和利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等。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获得过ACM的KarIstrom杰出教育家奖和Knuth奖。
第一版中文版
第二版中文版

2.鲸书(Whale book)
书名是:Advanced Compile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作者是:Steven S.Muchnick

内容简介
本书迎接现代语言和体系结构的挑战,帮助读者作好准备,去应对将来要遇到的编译器设计的问题。
本书涵盖现代微处理器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方面的所有高级主题。本书从编译设计基础领域中的高级问题开始,广泛而深入地阐述各种重要的代码优化技术,分析各种优化之间的相对重要关系,以及实现这些优化的最有效方法。
本书特点
●为理解高级编译器设计的主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深入阐述优化问题
●用Sun的SPARC、IBM的POWER和PowerPC、DEC的Alpha以及Intel的Pentium和相关商业编译 器作为案例,说明编译器结构、中间代码设计和各种优化方法
●给出大量定义清晰的关于代码生成、优化和其他问题的算法
●介绍由作者设计的以清晰、简洁的方式描述算法的语言ICAN (非形式编译算法表示)。

本书是经典的编译器着作,与“龙书”齐名,称为鲸书。书中针对现代语言和体系结构全面介绍了编译器设计与实现的高级论题,从编译器的基础领域中的高级问题开始,然后深入讨论了各种重要的代码优化。本书专为编译器专业人士和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编写,在设计和实现高度优化的编译器以及确定优化的重要性和实现优化的最有效的方法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

作者简介
Steven S.Muchnick,曾是计算机科学教授,后作为惠普的PA-RISC和SUN的SPARC两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核心开发成员,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编译器设计,并担任这些系统的高级编译器设计与实现小组的领导人。他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双重经验,对于指导读者作出编译器设计决策极具价值。

3.虎书(Tiger book)
书名是:Modern Compiler Implementation in C /java /ML,Second Edition
作者是:Andrew W.Appel,with Jens Palsberg

内容简介
《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英文版)/图灵原版计算机科学系列》全面讲述了现代编译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抽象语法、语义检查、中间代码表示、指令选择、数据流分析、寄存器分配以及运行时系统等。与大多数编译原理的教材不同,《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英文版)/图灵原版计算机科学系列》采用了函数语言和面向对象语言来描述代码生成和寄存器分配,对于编译器中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都给出了实际的 C 语言头文件。 全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编译的基础知识,适用于第一门编译原理课程(一个学期);第二部分是高级主题,包括面向对象语言和函数语言、垃圾收集、循环优化、 SSA(静态单赋值)形式、循环调度、存储结构优化等。
本书是一本着名的编译原理课程的教材。国际上众多名校均采用本书作为编译原理课程的教材,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等。本书在国外享有“虎书”的称号,与有“龙书”之称的《编译原理》(Alfred Aho 等编着)齐名。与编译原理方面的其他名着相比,本书出版时间晚,内容新。 书中专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 C 语言编写的实习项目,包括前端和后端设计,学生可以在一学期内创建一个功能完整的编译器。

作者简介
Andrew W.Appel,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第26届ACM SIGPLAN-SIGACT程序设计原理年会大会执行主席,1998-1999年在贝尔实验室做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安全、编译器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等。

3. 前端工程师可以用编译原理做什么

前端工程师首先是程序员,程序员都应该把基础打牢。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开发编译器,但毕竟每天都在用编译器,所以了解编译原理,最起码对优化代码有所帮助。

4. 前端和后端开发有什么区别吗

Web前端和后端的区别:

1、展示方式

前端是用户可见的界面,网站前端页面也就是网页的页面开发,比如网页上的特效、布局、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前端的工作内容就是将美工设计的效果图的设计成浏览器可以运行的网页,并配合后端做网页的数据显示和交互等可视方面的工作内容。

后端用户看不见的东西,通常是与前端工程师进行数据交互及网站数据的保存和读取,相对来说后端涉及到的逻辑代码比前端要多的多,后端考虑的是底层业务逻辑的实现,平台的稳定性与性能等。

2、技术实现

前端开发用到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html5、css3、javascript、jquery、Bootstrap、Node.js 、Webpack,AngularJs,ReactJs,VueJs等技术;后端开发以java为例主要用到的是包括但不限于Struts spring springmvc Hibernate Http协议 Servlet Tomcat服务器等技术。

3、工作内容

前端工程师负责Web前端开发、移动端开发、大数据呈现端开发。Web前端开发针对PC端开发任务;移动端开发包括Android开发、iOS开发和各种小程序开发,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带动下,移动端的开发任务量是比较大的;大数据呈现则主要是基于已有的平台完成最终分析结果的呈现,呈现方式通常也有多种选择。

后端工程师负责平台设计、接口设计和功能实现。平台设计主要是搭建后端的支撑服务容器;接口设计主要针对于不同行业进行相应的功能接口设计,通常一个平台有多套接口,就像卫星导航平台设有民用和军用两套接口一样;功能实现则是完成具体的业务逻辑实现。

前后端开发的相似点:函数式编程、模块化思想、分层思想、单元测试、lint、assert 方法、日志、声明式和命令式的实践经验、数据处理的本质实践与思考、部分库的使

前后端开发的区别:前端、重用户体验、对UI库的依赖较强、界面的个性化较强、处理各个浏览器平台对界面的渲染差异、后端、并发处理、事务、部署复杂,特别是微服务出来后、具体的功能特性,如大数据分析,AI方面的工作。

通过以上总结的Web前端和后端的区别,可以看出前端开发的内容是我们在网页看到的内容,而后端开发主要业务逻辑规则。

有的人认为,前端很好学,后端不好学。也有的人认为,前端不好学,后端好学,归根到底还得看个人兴趣。

5. 前端工程师为什么要学习编译原理

不学程序编译原理也可以当程序员,就像有些人不认识汉字,普通话照像说的很棒一样。

6. 想要自学编译原理,需要先学好哪些先修课给点好的学习建议。

首先要弄清楚编译原理的本质。

编译本质上就是翻译,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并且保证含义不变。

而编译软件大致分为
词语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以及其他部分。

词语分析就分析一串串字母哪些属于一个词。
语法分析就是分析一串串词哪些符合语法规则, 哪些不符合语法规则。
语义分析就是分析符合语法规则的词,在特定语法规则下表达了什么含义。

这是编译软件的前端,后端就是将这些含义转换相应的机器指令。

7. 编译前端和后端各有什么特点,各自包含编译过程的哪几个部分

编译前端主要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这几个部分,后端则包含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部分。前端的特点是仅与编译的源语言有关,而后端则仅与编译的目标语言及运行环境有关。

将编译过程划分成前端和后端,主要目的是在多种源语言和多种目标语言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灵活搭配组合,消除重复开发的工作量,提高编译系统的开发效率。

8. 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有什么区别

最近几年,前后端分离的思想主键深入,客户端+浏览器形成大前端,技术架构上逐渐的从传统的 后台MVC

向RESUFUI API+前端MV* 迁移,前端项目通过RESTful服务获取数据,RESTful API就是前后端的边界和桥梁。

前后端分离的好处是前端关注页面展现,后端关注业务逻辑,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前端工程师和后端工程师并行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下面是一张前后端的基本架构图:


9. 编译原理的编译器前端

可以看看bison源代码分析-gcc源代码分析语法分析部分电子版,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10. 请问编译原理中的前端,后端和遍 是什么啊 能解释下吗

前端后端我想应该是指编译时大于一个字节的数据类型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方式,遍应该是指区域

热点内容
段式编译器 发布:2025-04-22 20:15:45 浏览:202
android原版 发布:2025-04-22 20:15:04 浏览:74
特种兵一个组怎么配置 发布:2025-04-22 20:01:15 浏览:733
oracle数据库命令 发布:2025-04-22 19:47:55 浏览:564
python异或运算符 发布:2025-04-22 19:45:21 浏览:832
网络为什么改不了服务器 发布:2025-04-22 19:44:38 浏览:535
js压缩base64 发布:2025-04-22 19:29:53 浏览:200
飓风加密工具 发布:2025-04-22 19:27:50 浏览:640
发票江苏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4-22 19:21:29 浏览:34
编译器路径错误 发布:2025-04-22 18:53:30 浏览: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