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编译和运行按键
1. 51单片机c语言控制按键蜂鸣器
在使用51单片机进行C语言编程时,控制按键和蜂鸣器是一个常见的应用场景。程序的核心在于通过监测按键状态的变化来控制蜂鸣器的发声。例如,在下面的代码片段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flag的变量,用于标记按键状态的上升沿。
整个程序运行在一个无限循环中,不断地检测按键key1的状态变化。当key1检测到从低电平(下拉至GND)上升至高电平时,程序会执行蜂鸣器SPK的发声操作,并通过延时函数来控制发声的时间长度。发声完成后,标志变量flag被置为0,表示已经响应了一次按键上升沿。
另一方面,当key1的状态变为低电平(即按键释放)时,标志变量flag被重新置为1,准备捕捉下一次按键上升沿的到来。这样,整个程序就能够通过检测按键状态的变化,来控制蜂鸣器的发声和停止发声,实现基本的按键控制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代码中使用的延时函数(delay)的具体实现并未给出,这通常依赖于开发板的硬件特性。开发者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单片机型号和开发板特性,来编写或调用相应的延时函数。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灵活地控制蜂鸣器的发声,实现诸如报警、提示音等多种功能,极大地丰富了单片机应用的多样性。
此外,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按键和蜂鸣器的简单交互,还可以扩展到更复杂的交互场景,比如通过按键控制LED灯的闪烁,或是实现更高级的逻辑控制。
综上所述,通过巧妙地利用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功能以及简单的逻辑判断,我们能够实现多样化的控制功能,为单片机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
2. 如何使用emacs编写c语言程序,并编译运行
1.进入emacs 后,C-x,C-f (意思是先按ctrl+x再接着按ctrl+f)找到文件或新建文件
然后编写程序,如hello.c
2.保存所编写的程序,命令是C-x,C-s,(先按ctrl+x,再按ctrl+s)
3.编译程序。通过命令M-x (alt+x)shell或M-x eshell进行shell模式,然后使用gcc -Wall -o hehe hehe.c进行编译,如果没有安装gcc,请先安装gcc
5.切换回编辑区: c-x b ’buffername‘可以切换到某个buffer,如要切换回刚才那个hehe.c编辑区,输入c-x b "buffername"(例如先按ctrl+x 再输入b 再输入hehe.c)。有木有发现,emacs比vi好用多了。
二、Emacs按键
Vim 把控制和编辑分成了两个模式,单独操作,互不影响。而Emacs是同时进行编辑和控制,只不过控制命令需要使用控制键。
Emacs的控制键就三个Control,Shift和 Meta,Control 和 Shift 键盘上都有,Meta 在美式键盘中就是Alt,在苹果键盘上是那个很花的四个圈的键,如果键盘上没有Alt (这个要某些欧洲人才会遇到)可以使用Esc 代替,另外Esc 不想Alt 通常当组合键用,它要单独按一下,再按另外的。
以后控制命令就这样表示:
C-f Ctrl+f
C-M-f Ctrl+Alt+f
C-_ Ctrl+Sh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