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编程
㈠ 如何给汽车电脑编程
ECU使用了可以多次重复读写的Flash-Rom (快闪记忆)芯片,在修改程序时不用更换空白芯片便可直接加载,较E-Rom方便多了。但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芯片,原厂和芯片改装商设计时都会加入保护设计来防止被译码和盗拷。
车辆的种类虽然多,构造却大同小异。这应该说是标准化的功劳,也是大型生产流水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铁路车辆的外形开始有了改变,尤其是客车车厢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们的基本构造并没有重大的改变,只是具体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学先进的结构设计。
㈡ EPROM如何进行编程
EPROM的主要特性在于其编程过程,这需要借助于专门的编程器,这是一种能产生用于编程EPROM所需高压脉冲信号的设备。编程时,首先将数据从随机存储器传输到EPROM,然后通过启动编程程序,编程器会将数据逐行地写入其内部存储。
编程后的EPROM具有显着的持久性,能保持其数据长达10至20年,并且在读取上是无限次的。然而,为了防止数据意外丢失,特别是由于阳光可能触发的擦除,擦除窗口必须始终被保护,这通常通过印有BIOS发行商信息、版本号和版权声明的标签来实现。在过去的年代,如一些旧式电脑的BIOS芯片,就普遍采用EPROM作为存储媒介。
在快闪记忆体尚未普及的时代,一些微控制器会利用EPROM来存储程序的不同版本,这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很有益的。然而,如果使用一次性可编程器件,一旦在调试阶段,就可能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因为每次修改都需要重新编程。
(2)快闪编程扩展阅读
EPROM由以色列工程师Dov Frohman发明,是一种断电后仍能保留数据的计算机储存芯片——即非易失性的(非挥发性)。它是一组浮栅晶体管,被一个提供比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压更高电压的电子器件分别编程。一旦编程完成后,EPROM只能用强紫外线照射来擦除。通过封装顶部能看见硅片的透明窗口,很容易识别EPROM,这个窗口同时用来进行紫外线擦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