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中央编译局文件

中央编译局文件

发布时间: 2024-10-26 07:17:50

1. 央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 事业单位分类将成改革硬指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北京报道

6月2日,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座谈会在北京的京西宾馆召开。一度雾里看花的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终于勾勒出了清晰脉络。

近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的下发,这意味着事业单位改革开始正式推进。

目前,全国共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其中,有3000多万名正式职工,900万名离退休人员。这次改革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这让很多人的心情不再平静。

《意见》显示,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用2011-2015年的五年时间,我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在这张时间表中,事业单位分类将成为第一个五年改革目标的一项硬性指标。

划入政府序列的中央所属事业单位寥寥无几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难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在这场改革中,政府既是推动者,又是被改革对象,改革中的“主客同体”现象使政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而各类利益的维护也让这场规模的改革举步维艰。

有专家分析,各类利益的维护也让这场规模的改革举步维艰。政府的特定利益,事业单位的独立利益,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提出的要求以及改革的个人得失,使得改革的动力在各类利益维护之间互相抵消,无法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

由此看来,分类改革定下的5年目标并不算长。

在5年目标之下,根据《意见》,事业单位改革被划分为三类:“参照公务员类”,即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入政府序列;“自收自支”类,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被推向市场;而一部分“财政补贴”类即公益性事业单位,将从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推进,采取“管办分离”等办法完善治理结构。

“这三个类别,其实是按照社会功能来划分的。说白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就是将承担行政职能的变为行政机构;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转为企业,推向市场;保留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这种改革可以形象地概括为‘甩掉两头、留下中间(中坚)’”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说。

事实上,事业单位改革早已进行多年,并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在几年前一大批经营性科研院所已经完成转制,变身为企业,部分科研院所还成为上市公司;去年,原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出版社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

然而,在上述三类改革中,事业单位转变为行政机构,意味着在目前国情下,由原来端着的“铁饭碗”变成“金饭碗”,尤其引人关注。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目前中央所属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绝大部分已经进行完毕,划入政府序列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

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在中央所属的事业单位中,仅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等少数几家划入了政府序列,按照公务员对待;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则实行区别管理岗和技术岗,分开管理的办法。而类似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这类学术单位则划入了公益性事业单位,走的是“财政补贴”类。“近来,很多事业单位都进行了岗位聘任制改革,这些单位在聘岗之前就必须把这些事都做了。”

记者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称“中编办”)核实上述信息,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很多分类改革的报道都是猜测性的,都是非官方的声音,并没有我们的声音。我们对此不评价、不议论。”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主要由两个部门——中编办及人保部两家担当。中编办负责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分类改革;而人保部负责更为具体的比如招聘制度改革、用人制度改革、职称改革、工资改革等方案的制定。

关于分类改革,目前也仅看到人保部的表态。人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分类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有关部门将按照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分级组织、分类实施的原则稳步实施。

从制度层面保障被改革人的福利待遇

改革前进行试点,成为我国推出改革措施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6年,我国在广东等地便进行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

2007年,广东省审议通过《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指导意见》;2008年拟订了《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2009年在该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这两份文件将事业单位划分为三类:行政类、经营类和公益类。

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看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难点在于行政职能的界定。“有一些要并到政府序列享受公务员待遇,有一些要划归为企业。这个比较复杂,不是一下子能够做到的。”

深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遭遇的难题似乎验证了吴江的判断。

2006年7月,《深圳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出台。在深圳市改革办的主导下,深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式启动。改革将事业单位“一分为三”,划分为监督管理类、经营服务类和公共服务类,并与原有行政管理单位剥离,部分直接转企。

然而,让设计者始料未及的是:许多被列为法定机构试点(在现有事业单位中推行法定机构试点,按照董事会的模式进行运作)的单位,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要求取消自己的试点;一些被划定为企业、不再享有财政拨款的单位开始集体*,要求恢复其事业单位身份;在教育系统推进取消行政级别、按事拨费时,又引发了众多教师的不满和集体罢工……

改革之所以不能顺利推进,在业内人士看来,实际上就是因为改革触及了部分人的利益,由此引发了各种反弹,也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大多数人对改革的实际内容不了解,经常出现对改革的猜测、担心、疑虑和误解,很多人认为‘机构改革就意味着人员精简’,‘企业改革意味着减员增效’,所以担心事业单位改革也就是‘断奶脱钩’,就是降低福利,丢掉饭碗。这大大降低了职工的改革意愿,削弱了改革的积极动力,而变成了一种基于利益保护的阻力。”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

相比深圳试点的艰难前行,佛山试点推进得相对比较顺利。

佛山作为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市,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经历时三年多。根据安排,包括佛山市政府采购中心在内的216个市直事业单位将整合调整为170个机构。在分类改革完成以后,除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佛山将不再批准设立新的行政类事业单位,不再赋予现有事业单位新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据悉,目前佛山的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已经上报省有关部门审批,佛山市编委办要求各区在6月底前完成这项工作,全部改革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现实的问题是,事业单位被撤销以后,相关人员如何分流与安置,成为改革的关键。为此,佛山研究制定了《市直事业单位转企及单位撤销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保障被改革人员福利待遇不受影响。

“从深圳和佛山的改革经验来看,不管是哪类改革,阻力和动力的分析设计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战略和策略。”针对广东佛山分类改革试点往前推进的基本经验,胡仙芝向《中国经济周刊》如此评价。

在胡仙芝看来,事业单位改革要注意从制度层面保障被改革人员的福利待遇,清晰明确改革方向,开发事业单位扩权改革的潜在动力,配套推进各项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凝聚事业单位内部共识和向心力;加强立法,加强宣传,形成有利的社会环境,强化改革的精神动力。“事业单位改革一定要善于开挖动力,消除阻力。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推进。”

目前全国各地的分类改革仍在进一步确定当中。

2. 读中文的,公务员可有哪些适合的部门啊

部门名称 用人司局 职位名称 职位简介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机关厅室局 纪检监察一 文字综合调研及案件查办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机关厅室局 纪检监察二 文字综合调研及案件查办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机关厅室局 纪检监察三 文字综合调研及案件查办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机关厅室局 纪检监察四 文字综合调研及案件查办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机关厅室局 纪检监察五 外事工作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派驻机构 纪检监察六 查办案件、文字综合及调研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派驻机构 纪检监察七 查办案件、文字综合及调研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派驻机构 纪检监察八 查办案件、文字综合及调研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廉政理论研究中心 纪检监察九 文字综合及理论研究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 廉政理论研究中心 纪检监察十 文字综合及理论研究
中央办公厅 机要交通局 机要交通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承担机要交通押运等工作
中央办公厅 机要交通局 机要交通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承担机要交通的日常业务及文书处理
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北戴河接待办公室服务处接待服务管理科员 从事有关接待服务管理工作
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北戴河接待办公室修建处水暖管理工作科员 从事水暖设备的有关维护管理工作
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北戴河接待办公室园林绿化处园艺管理科员 从事花卉、园艺的养护管理和规划设计工作
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服务接待办公室文秘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从事公文管理、文件起草等工作
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基建投资管理处造价管理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从事有关基建项目造价管理等工作
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中直机关审计室基建财务审计科员 从事有关基建财务审计工作
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万寿路管理处园林绿化养护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从事园林绿化养护、设计等工作
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中直机关采购中心信息化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中央办公厅 老干部局 文秘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办公室文秘
中央办公厅 老干部局 办公室办公自动化管理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办公自动化管理
中央办公厅 老干部局 行政处基建管理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基建管理
中央办公厅 老干部局 万寿路俱乐部办公室文秘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办公室文秘
中央办公厅 厅机关党委 机关党建工作副主任科员 机关党建相关工作
中央办公厅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 机电一处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 工控网络的管理及维护
中央办公厅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 机电二处设备运行及维护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 机械设备运行及维护
中央办公厅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 行政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中央办公厅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 党办人事处组织人事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 人事管理
中央办公厅 中央保密办暨国家保密局 科技管理、文件起草、计算机处理主任科员 科技管理、文件起草、计算机处理
中央办公厅 中央保密办暨国家保密局 法规调研、文字综合工作主任科员 法规调研、文字综合
中央组织部 办公厅 中管干部信息档案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从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
中央组织部 办公厅 技术保障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从事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
中央组织部 办公厅 技术研发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发与管理工作
中央组织部 办公厅 统计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从事党内统计、干部统计工作
中央组织部 机关事务管理局 财务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从事机关财务工作
中央组织部 机关事务管理局 基建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从事机关基建前期规划、施工过程管理等有关工作
中央宣传部 新闻局 主任科员以下 新闻报道、组织协调、公文写作
中央宣传部 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 调研处主任科员以下 对文化领域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政策性建议等
中央宣传部 社科规划办 规划处主任科员以下 文件起草、调研管理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部内司局 综合调研一 负责有关国家政党形势、国际形势的调研或综合调研、办案工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部内司局 综合调研二 负责有关国家政党形势、国际形势的调研或综合调研、办案工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部内司局 综合调研三 负责有关国家政党形势、国际形势的调研或综合调研、办案工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部内司局 西班牙语翻译 负责有关西班牙语国家政党、政治组织的联络调研工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三局 法语翻译 负责北非地区法语国家政党、政治组织的联络调研工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六局 俄语翻译 负责有关俄语国家政党、政治组织的联络调研工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协调局 英语翻译 承担重要外事活动的英文口译;负责重要文件的英文笔译;承担中联部组织的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
中央编译局 办公厅 秘书处或档案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文秘工作、档案管理
中央编译局 马恩列斯着作编译部 编译三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经典着作编译
中央编译局 中央文献翻译部 《求是》外文翻译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中译英翻译,主要从事《求是》杂志英文翻译工作
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社会与政治研究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社会政治理论研究
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社会发展研究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社会主义研究、政党政治研究、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外文局 办公室 文秘处文秘岗主任科员以下 会议等文件起草,公文档案管理、领导服务、会议活动服务协调、机要、保密等
中国外文局 计划财务部 财务管理处会计岗主任科员以下 处理日常会计事务、编制会计凭证、负责财务统计税务工作、编制会计报表
中国外文局 人事部 劳资处人事管理岗主任科员以下 负责全局人事信息化系统的管理、负责全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文秘、文书档案管理
中国外文局 事业发展部 书刊营销策划岗主任科员以下 国内外书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书刊发行、版权贸易营销策划、国内外重大书展方案的创意、设计与组织实施
全国人大机关 内务司法委员会司法室 司法室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公安、司法行政等方面法律研究工作
全国人大机关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教育室 教育室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教育立法及其法律监督工作,为委员会行使职权做好各项服务,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等
全国人大机关 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 国家法室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国家法方面的立法研究与服务工作
全国人大机关 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刑法室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刑事立法工作
全国人大机关 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 经济法室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财税、金融、工业产权、内外贸易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全国人大机关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科员以下 承担办公室文秘档案、资料整理和日常行政工作
全国人大机关 办公厅新闻局 新闻局主任科员以下 组织人大外事活动新闻报道,撰写外事活动新闻稿件
全国人大机关 办公厅离退休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局主任科员以下 负责组织离退休干部理论学习和各项活动
全国人大机关 机关采购中心 机关采购中心综合处主任科员以下 承担集中采购工作中相关业务工作,参与规章制度起草及业务文件审核工作,承办办公室具体事务工作
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 办公厅 文稿起草与综合调研 协助处领导承担有关文稿的起草,有关会议和调研的组织协调工作
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 办公厅 文稿起草与综合调研 协助处领导承担有关文稿的起草,有关会议和调研的组织协调工作
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 办公厅 文稿起草与综合调研 协助处领导承担有关文稿的起草,有关会议和调研的组织协调工作
民革中央 办公厅 秘书二处网络及设备维护岗 负责机关网络运行维护,计算机维护
民革中央 组织部 组织处秘书岗 负责起草组织工作相关文稿,整理材料,处理信息
民革中央 宣传部 网管中心编辑岗 民革中央网站专职编辑,熟悉多党合作理论和实际,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和相关法律知识
民革中央 联络部 三处地方联络及涉外宣传岗 协助处长开展涉台宣传及联络,指导地方民革组织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
民革中央 调研部 二处秘书岗 经济建设方面文稿起草,课题调研
民革中央 调研部 四处秘书岗 文稿起草,课题调研,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和反映
民建中央 调研部 新闻处主任科员以下职位 与新闻界联系,开展会务宣传工作;负责会内重要活动的新闻采写工作
民建中央 调研部 研究室主任科员以下职位 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分析与调查研究
民进中央 社会服务部 二处综合岗 海外联络、社会服务工作,文章报告起草,信息收集、整理及分析工作
民进中央 研究室 一处理论研究岗 统战和民主党派工作理论研究,领导决策信息咨询,文章报告起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
农工党中央 办公厅 主席办公室主任科员及以下 机关服务工作
农工党中央 办公厅 财务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机关财务工作
农工党中央 办公厅 行政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机关行政管理工作
九三学社中央 办公厅 财务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日常财务管理
九三学社中央 社会服务部 经济扶贫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支边扶贫工作
九三学社中央 参政议政部 调研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参政议政、课题研究
九三学社中央 研究室 社史办公室主任科员及以下 九三学社历史研究工作
台盟中央 研究室 调研处科员 参与各类调研工作;撰写调研报告、综合性文稿
台盟中央 宣传部 宣传处科员 分析全盟宣传思想工作情况,参与新闻宣传工作;负责有关盟务及涉台宣传教育的文字和音像作品的制作
民盟中央 办公厅 文秘 负责起草文件、报告及会议讲稿等
民盟中央 宣传部 文秘 负责起草宣传稿件、报告及文件等
中国科协 办公厅 常委秘书二处主任科员以下 负责文件的起草、活动的具体组织协调、协助处长开展工作、处内日常工作
中国科协 组织人事部 组织处(教育培训处)主任科员以下 承担中国科协组织建设及机关教育培训具体工作
中国科协 组织人事部 综合处主任科员以下 科普宣传、学术交流、图书编辑、展览制作
中国科协 学会学术部 期刊出版处主任科员以下 承担科技期刊监督管理、出版业务审核报批和有关服务工作,承担科技期刊相关业务项目管理工作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亚非工作部 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 开展与阿拉伯有关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承担举办对外友好交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翻译工作。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美大工作部 加大处科员 开展与有关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承担举办对外友好交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翻译工作。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美大工作部 拉美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 开展与有关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承担举办对外友好交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翻译工作。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文化交流部 二处科员 开展与有关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承担举办对外友好交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翻译工作。
中国贸促会 展览部 调研发展处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编制贸促会年度出展计划;收集整理展览行业信息,与对口组织联络与合作,起草本部门工作计划和报告。
中国贸促会 展览部 业务二处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对美洲、大洋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国(境)展览工作。确定本地区有关出展项目管理方案,监督承办单位开展有关工作。
中国贸促会 经济信息部 项目促进处主任科员以下 具体策划和实施国家“走出去”投资贸易促进项目,组织国际会议、项目对接会、研讨会等各类经贸促进活动。
全国工商联 研究室 综合处主任科员以下 负责室内有关会议、活动和参政议政委员会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与本机关部门、地方工商联和外单位有关部门联络工作;负责工商联历史研究和《工商史苑》编辑出版工作。
全国工商联 宣传教育部 综合处主科科员以下 负责处理本部门及直属新闻出版单位的公文;研究、编发非公有制经济宣传舆论动态;协调部门内各处综合性事务;负责工商联系统宣传教育培训部门的沟通联络;负责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培训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全国工商联 经济部 综合处主任科员以下 负责联系政府有关部门、中介组织和机构,收集掌握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和法规,掌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组织有针对性的研讨活动;组织开展上规模民营企业等综合性调研,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信息、管理等服务;联系、指导地方工商联经济服务工作;负责部内综合性事务,承担全国工商联经济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办公室 秘书岗 起草各类文件报告、办理各类文件传阅及督办、各类会议的服务工作等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办公室 人事管理岗 负责人事档案、工资、统计、考核、机关外事管理、文件起草、干部培训等相关工作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文宣部 新闻宣传岗 负责与各类媒体的交流、联系工作,起草和编辑各类对台宣传书籍资料,负责音像和摄影工作等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台胞部 综合文秘岗 负责本部门台胞的扶贫、救灾、慰问、台联专干和中青年台胞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对外联络、接待和内勤服务工作等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 综合处副主任科员 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 政策法规处副主任科员 从事政策法规相关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 灾害管理处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赈济救灾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筹资与财务部 筹资处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筹资相关工作
中华职业教育社 研究部 职业教育研究主任科员及以下 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研究
中华职业教育社 社会服务部 职业教育办学实践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 参与组织职业教育办学实践活动
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研部一 主任科员以下 党的文献编辑与研究
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研部二 主任科员以下 党的文献编辑与研究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秘书局 主任科员以下 文秘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一局 主任科员以下 对外宣传报道管理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二局 主任科员以下 英语翻译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六局 主任科员以下 港澳舆情分析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七局 主任科员以下 人权理论研究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八局 主任科员以下 信息管理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八局 主任科员以下 信息管理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九局 主任科员以下 互联网舆情分析研究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九局 主任科员以下 互联网舆情分析研究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人事局 主任科员以下 干部管理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人事局 主任科员以下 干部管理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办公室 综合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文件管理、档案管理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研究室 综合调研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文稿起草、文档管理、党建调研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纪工委办公室 申诉复查案件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案件申诉复查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 培训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干部教育培训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 教务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干部教育培训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国务院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 综合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文秘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国务院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 老龄工作处主任科员及以下 公文处理、办公自动化
中国作家协会 办公厅 信息处舆情信息岗主任科员以下职位 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及网络管理工作。
全国总工会 办公厅 课题调研和文稿起草工作岗位 参与全总重要会议文件起草,从事全总重点课题调查研究
全国总工会 宣传教育部 工会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和文件起草工作岗位 参与工会宣传教育工作(职工素质教育、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工会新闻宣传、职工文化体育工作等)有关理论政策问题的研究;参与相关文件的起草;参与工会宣传教育相关活动的策划及组织实施
全国总工会 研究室 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岗位 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策、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理论政策问题的研究;参与有关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的起草,负责拟定和协调实施全总机关年度重点调研课题计划;参与工会统计调查研究、重要文献、情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编发工作
全国总工会 基层组织建设部 一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和文件起草岗位 实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总结经验,参与相关文件的起草
全国总工会 集体合同部 合同指导处调研工作岗位 参与研究、制定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研究、制定集体合同工作相关法规、政策;承担调研任务,完成调研报告;参与起草相关文件、参与收集、综合、分析反映劳动关系变化及各地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作情况的资料
全国总工会 民主管理部 民主管理二处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岗位 针对企业管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职工代表大会关系、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建设等进行调研、分析,起草工作计划和相关文件
全国总工会 保障工作部 劳动工资、社会保障、职工生活工作岗位 参与国家社会保障、职工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政策、法规的制定,参与研究制定工会困难职工帮扶的制度办法,参与工会社会保障工作,调查职工收入分配情况,指导地方工会开展群众工资工作,调查涉及职工的社会救助政策实施情况和职工生活状况,撰写调研报告
全国总工会 劳动保护部 监督二处职业卫生调研、检查和文件起草岗位 参与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修订;研究分析全国职业卫生形势,拟定工会工作计划及实施内容;相关文件起草;开展或参与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指导基层工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参加重大职业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
全国总工会 经济技术部 创新处经济政策研究岗位 参与有关经济政策研究和会议文件起草;参与重要活动组织协调;参与工会经济技术工作调研;参与部门简报编发等其它工作
全国总工会 法律工作部 监督处工会法律监督和工会法人登记管理岗位 承担有关工会法律监督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参与重大侵权案件的调查处理;负责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管理、公职律师管理等工作
全国总工会 法律工作部 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岗位 参与有关立法工作,参与重大劳动争议和典型案件的调查处理,为工会组织和职工提供相关法律咨询
全国总工会 女职工部 综合处文件起草和宣传、网站管理工作岗位 参与有关文件起草;负责拟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及协调实施;负责工会女职工权益保护、提升素质建功立业、组织建设宣传稿件的编发及整理
全国总工会 财务部 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岗位 负责会计核算、申报纳税;预决算审批、行政资产管理、对工会所属事业单位财务指导监督等
全国总工会 国际联络部 欧洲处高级口译工作岗位 从事工会重要外事活动口语翻译工作,参与外事政策研究和制订等
全国总工会 国际联络部 西亚非洲处高级口译工作岗位 从事工会重要外事活动口语翻译工作,参与外事政策研究和制订等
全国总工会 经费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综合处重大问题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岗位 参与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理论政策问题的研究并起草工作报告;参与有关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
全国总工会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 教育工作部综合调研工作岗位 参与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权益问题的调研,参与会议组织、文件起草,承担日常公文起草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全国总工会 中国海员建设工会 建筑工作部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岗位 参与有关产业政策和涉及产业职工权益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承担本部门文稿和工作简报的起草;协调基层开展重点工作
全国总工会 中国能源化学工会 群众经济技术工作岗位 参与有关会议文件起草;参与相关会议组织工作;参与调研及文件整理编发工作;群众性经济技术工作
全国总工会 中国机冶建材工会 调研工作岗位 参与产业经济调控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制定;协调相关部委;调研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升级和劳动定额、岗位评价制度完善;调研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情况;部门相关文件起草
全国总工会 中国国防邮电工会 国防科技工作部综合调研工作岗位 参与国防产业经济形势、职工队伍状况、工会组织建设等有关问题调研,参与有关文件起草,参与有关文件、资料的整理和编发工作
全国总工会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 劳动保护与职业危害工作岗位 主要从事轻工行业、纺织行业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方面的调研,参与起草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资料整理等
全国总工会 中国农林水利工会 办公室计算机网络管理,调研和文件起草岗位 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相关软件开发;网站技术管理及应用;参与重要文件的起草;参与重点调研课题调研工作
全国总工会 资产监督管理部 工会企事业单位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岗位 起草工会资产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参与企事业单位经营业绩考核、预决算审核及日常财务监管;参与工程项目的论证、审核与监理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办公室 事业处科员 项目合作与运营、直属企事业单位管理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联络部 国际处科员 国际友好人士及组织的交流联络、翻译、接待
最高人民检察院 办公厅 档案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档案管理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反贪污贿赂总局 侦查一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反贪污贿赂检察业务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反贪污贿赂总局 侦查二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反贪污贿赂检察业务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反贪污贿赂总局 业务指导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反贪污贿赂检察业务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渎职侵权检察厅 案件检察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渎职侵权检察业务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民事行政检察厅 民事检察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民事行政检察厅 行政检察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法律政策研究室 法律专题研究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法律政策研究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际合作局 司法协助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检察外事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 计划财务装备局 财务处主任科员以下工作人员 财务管理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聘任制书记员 聘任制公务员,单独序列,聘期内享受公务员待遇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聘任制书记员 聘任制公务员,单独序列,聘期内享受公务员待遇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聘任制书记员 聘任制公务员,单独序列,聘期内享受公务员待遇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刑事审判 刑事审判及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刑事审判 刑事审判及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民事审判 民事审判及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民事审判 民事审判及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民事审判 民事审判及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民事审判 民事审判及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民事审判 民事审判及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部门 行政审判 行政审判及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综合部门 综合行政 行政、文字、综合
最高人民法院 综合部门 综合行政 行政、文字、综合
最高人民法院 综合部门 综合行政 行政、文字、综合
最高人民法院 综合部门 综合行政 行政、文字、综合
最高人民法院 综合部门 综合行政 行政、文字、综合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海外联谊部 联谊处主任科员以下 负责开展与海外侨胞及社团联谊工作;负责调研海外侨情,做好海外青年委员服务工作。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组织人事部 人事处主任科员以下 负责机关干部人事管理相关工作;负责干部调配、工资福利、专业技术职务相关工作;负责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工作。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国际联络部 科员 表达能力强;熟练掌握笔译、口译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办公室 副主任科员 日常公文处理、文件的起草、文秘收发
中央直属机关工委 中央党校中央直属机关分校 综合处主任科员以下 从事综合管理工作
中央台办 秘书局 主任科员及以下 综合研究
中央台办 秘书局 财务处科员 主要从事会计、出纳、财务统计等方面工作
中央台办 综合局 主任科员及以下 综合研究
中央台办 交流局 科员 综合研究
中央台办 法规局 主任科员及以下 综合研究
中央党校 办公厅 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出访、来访项目管理

3. 斯大林为什么要搞大清洗

苏联30年代令世人震惊的“大清洗”,其余波回音至今仍在原苏联各国萦绕。千百万“大清洗”受害者的遗孤们,每每想到父祖辈的不白之冤和悲惨命运,心里总是波澜起伏,久久按捺不住激动。迄今,世界舆论界也仍对这个事件议论不休。但直到80年代,在事过半个世纪之后,人们对它的历史真相,对它的来龙去脉和基本原因,仍然若明若暗:或者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或者只窥见其冰山的一角,而不知其全貌。在不少着作里,对于“大清洗”运动的许多描述都还仅是根据一些人的回忆,只能支离破碎地说些片断和局部情况;有关“大清洗”历史全貌的描写,能完全以文件为依据的论述和着作,犹如凤毛麟角。只是在苏联解体以后,由于档案的揭密,才给我们提供了以档案为根据,进行全景式研究的可能。
大凡历史事件,只有放在历史过程中才能深刻地去加以理解。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就是这样。它虽是发生在30年代下半期,但只有把它放在30年代的整个历史过程当中,才能对它进行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大清洗”运动是以基洛夫被杀案为导因,以莫斯科第一次、第二次审判作动员,在1937年2~3月联共(布)中央全会上直接发动的。它的斗争目标是包括所有前反对派成员及其同情者,党政干部和经济管理人员,内务部和军队干部,直至社会各阶层的一次大清洗、大镇压。或者说,它是在斯大林的集中领导下,持续3~4年之久,设定有一系列政治目标,涵括着一系列打击对象,在运动中后期又有某些失控的一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因其设定目标的多元性,打击对象的复杂性,以及持续时间的长久性,决定“大清洗”运动的动因是十分复杂的。不追溯到“大清洗”之前,直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政治经济过程,不考察党内斗争、社会矛盾和国际背景,是难以理清其动因和脉络的。现仅就与“大清洗”的原因、内涵和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概略加以论述。
“大清洗”运动的基本原因
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不是偶然发生的。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原因都潜藏在社会积淀起来的重大矛盾中。如果不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仅从偶然事件进行考察,是不能理解其深刻原因的。对于“大清洗”运动,也应该这样来加以认识。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我们从分析大量资料中得出结论,“大清洗”的基本原因是:
1. “大转变”的政治后果和党内温和思潮的抬头
斯大林把反“右倾”胜利后开始的转折——转向超速工业化和强制集体化道路,称作“大转变”。在当时苏联的特定条件下,这条道路虽对国家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有其可肯定的一面,但其负面作用和政治后果也是严重的。集体化中对农民采取的暴力强迫和驱赶“富农”政策,紧接着集体化而来的暴力征粮,对拒绝交粮和交粮困难户采取的各种威逼、体罚、刑讯措施,以及伴随而来的大规模逮捕(注:《斯大林30年代初同肖洛霍夫的往来通信》,《斯大林研究》(中央编译局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室编),1995年第5辑,第9~49页。),在农村引起了异常激烈的对抗。据俄罗斯着名农业集体化问题专家B. п.达尼洛夫的资料,在1929年全国有记载的骚动达1300次以上(注:《有文件为证——集体化前夕和集体化过程中的农村史料(1927~1932)》(B.п. 达尼洛夫、H. A.伊夫尼茨基编),莫斯科1989年俄文版,第23页。); 仅1930年1~3月,有记录的群众性骚动达2700次以上(不包括乌克兰),卷入农民达130多万人。(注:〔俄〕H. A. 伊夫尼茨基:《集体化与消灭富农运动(30年代初)》,莫斯科1994年俄文版,第143~144页。)在1930年3月发表斯大林《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后, 一份下达地方的指令中承认,“农民发动的广泛骚动的浪潮”对体制形成了一种威胁。同时,这期间对牲畜的大量宰杀、劳动力人口逃亡和生产力的破坏,也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超高速工业化在1930年夏也造成了严重局面。其表现形式之一是,货币体系遭到破坏,预算完全陷入混乱。事态甚至发展到了只有靠抬高物价,发放义务公债,主要是发行纸币的办法来弥补预算的巨大亏空。这种局面造成了物价飞涨,以致货币贬值到了使农民不得不靠以物易物,用农产品换取日用工业品的地步。
农业遭到破坏,而投入重工业的大量资金又靠向国外出口粮食来获得。这种情况引起了粮食供应紧张,不得不靠粮卡定量分配,这又造成城市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国家经济生活的紧张,城乡群众的不满,其直接负面后果是提高了“右派”领袖们的政治威望。《真理报》不断收到群众来信,认为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是正确的”,他们在台上时,“一切都充足”,“把他们一撤职,什么都没有了”(注:〔俄〕ю. г. 费尔什京斯基:《同布哈林的谈话——对拉林娜(布哈林娜)回忆录〈不可忘记的往事〉的注释》,莫斯科1993年版:〔美〕R.康奎斯特:《斯大林与基洛夫被杀》,纽约1989年版。)。联共(布)中央监委委员、历史学家、在反“右倾”中明显站在斯大林一边的雅罗斯拉夫斯基,在1930年9 月17日给奥尔忠尼启泽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了对这种情绪的担忧。(注:〔俄〕奥.奥列弗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权机制》, 莫斯科1996年俄文版,第1页。)
群众中的这种思想情绪反映在党内,就是布哈林等“右倾”领袖人物的政治威望得到恢复,党内干部、党员对其思想主张给予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这样,就引起了党内温和派倾向的抬头。广大党员群众对“右倾”的同情和支持,在1929~1931年的清党运动中曾有明显反映,这期间被开除出党的近25万党员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因同情并支持“右倾”而被吊销党票的。(注:〔俄〕奥?奥列弗纽克:《斯大林与奥尔忠尼启泽——30年代政治局的冲突》,莫斯科1993年俄文版。)
党的上层在这期间出现了两个新的反对派案件——瑟尔佐夫—洛米纳泽案和柳京案,也是这种思想动向的反映。谢?瑟尔佐夫原是中央登记分配部长,他为斯大林建立官职等级名录制度曾立过大功。为此,斯大林将他提升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并任命为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主席,还将他作为取代李可夫的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职务的预备人选。洛米纳泽则是联共(布)中央委员,当时担任外高加索党组第一书记。他们在反“右倾”中都曾积极支持过斯大林路线,但后来他们为“大转变”的后果所震惊,开始反对斯大林的方针而站到了同“右 倾分子”交好,支持其方针的立场上。柳京则联合布哈林的几个弟子,起草宣言,几乎是用布哈林的语言阐述其政治纲领,甚至公开提出了打倒斯大林的口号。当斯大林在政治局提出处死柳京的要求时,政治局多数没予支持,柳京及其同伙只是被开除出党并被逐出了莫斯科。(注:〔苏〕罗?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4~226页。)
这些新反对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他们不仅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党内下层的思想情绪,同时也从特定角度显示了党内上层的某些思想倾向。30年代上半期,有诸多事实表明,以基洛夫、奥尔忠尼启泽为首的政治局大多数是主张温和政策的。紧跟斯大林急进方针的,在政治局里仅有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极少数人。但是,政治局多数仍然尊重斯大林的领袖地位,在公开的重大问题上并没有同他采取对抗步骤,况且,斯大林当时的权力还未发展到日后那种完全的独断,还得顾及多数人的意见。因此,在当时困难甚至危机形势的压力下,政治局多数对斯大林的个人权力还具有某种制约作用。这种情况在1932~1934年间,曾一度使温和方针占了上风。 当时温和方针之深得人心,从基洛夫在十七大上赢得的掌声和选票,从布哈林思想赢得的同情及其本人地位的上升,以及从新宪法的起草工作上,都得到了突出的反映。
上述这一切,显然都没有逃过斯大林敏锐注视的目光。特别是十七大最后选举的一幕,他以遭到近300票反对, 支持率大大落后于基洛夫的景况,使他隐忍着领袖地位不稳的剧痛。在这种形势下,打击党内温和派思潮,扭转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看来成了苏维埃国家舵手所预定的航向。
2. 面临发展模式带来的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的误区
苏联从20年代末期以后选择了超高速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迅速实现工业化,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愿望和要求,然而,超过客观可能条件的过高速度,加上资金全面紧缺,以及国家科学文化和技术的落后,使这一模式背离了客观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它陷入了自身的矛盾之中。(1)社会客观经济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无限复杂性, 同主观认识的滞后性与计划能力的有限性发生矛盾,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计划的失误;(2)技术设备能力的有限性同高速度、超负荷性产生矛盾, 不可避免带来机器设备的损坏;(3)技术规程的严格科学性, 同生产者本身文化技术的落后性和一味热情蛮干产生的矛盾,必然造成诸多生产事故和残废品的发生。尤其是从1935年秋开始的斯达汉诺夫运动展开生产竞赛以后,这些矛盾特别突现出来。可怕的是,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以冷静的科学态度,从经济规律方面,从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上寻找原因,而是重犯“沙赫特事件”的错误,一味从政治上去追究“破坏者”和“人民的敌人”。
苏联政治模式的核心成份之一,是高度集权而又缺乏监督的干部任命制。这种制度造成各级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为执行上级指令而很少顾及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往往漠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这使官僚主义滋长蔓延;加上官职等级名录制度赋予的特权,又使腐败现象滋生发展。任职的无限期制以及长期的权力腐蚀,造成官场拉帮结派、裙带风盛行,同时也带来养尊处优、不思进取、意志消沉等等干部作风问题。这种现象在30年代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在1937年2~3月中央全会上,斯大林曾尖锐指出过党内“由亲近的人们结成的小家族,小团体”,互相包庇,“互相吹捧”之类的现象(注:《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4页。)。
怎样解决体制上造成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斯大林自然谈不到从体制上去找原因。事实表明,他也不能从阶级根源上去观察问题,因为早在1936年修改宪法的讲话中他已经宣布,“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注:《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第103页。)当时,他更不可能正确认识人民内部和敌我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他看到的只是“资本主义包围”。在他看来,在苏维埃国家只有间谍暗害分子的“阴谋破坏”。他说:“只要资本主义包围还存在,我们这里就会有外国代理人派遣到我们后方的暗害分子、间谍、破坏分子和杀人兇手。”(注:《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1~142页。)无疑,他指出的这种现象是一种严酷存在的事实,但他无限扩大了这些事实,而且也把这种无限扩大的事实仅仅同国外的和党内原有的托洛茨基派联系起来,同时又无限地扩大了对他们的斗争。加上他早已形成的社会主义越接近胜利,阶级斗争越趋尖锐的理论误区,就使他对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本身带来的困难和矛盾,只能诉诸不间断的清洗和严酷的打击,从此来寻找出路。
3. 战争危险的逼近和对“第五纵队”的担忧
如果说上述两方面是斯大林进行“大清洗”的基本动因的话,那么,这里所谈的则是他发动1937~1938年“大清洗”的较为直接的原因。斯大林执政后,在20年代几乎不间断地进行了一连串的斗争,而且采取的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手段。1923~1929年间进行的三次党内斗争姑且不说,从1928年“沙赫特事件”起,在社会上和党内就进行了多次杀伐和清洗,择其要者,即包括下述斗争:反“右倾”之后进行了清党运动(1929~1931年),揭露了所谓“拯救乌克兰联盟”案、“乌克兰青年联合会”案(1930年春)和“劳动农民党”案(1930年),进行了“工业党”审判(1930年11月25日至12月7日),揭发了食品供应系统的特务组织破坏案(1930年秋),还举行了“孟什维克中央联盟局”审判案(1931年);同时,在党内又先后揭露了所谓瑟尔佐夫—洛米纳泽“反党集团”案(1930年),以柳京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联盟”案(1932年)。这期间,在社会上进行的重大斗争,还包括集体化运动中的驱赶“富农”(1929~1931年),和紧接其后的征粮运动(1932~1933年),以及意识形态“大转变”过程中在文学艺术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部门进行的一连串大批判(1929~1932年)。所有这些斗争,打击面大都波及甚广,在党内和社会上直接伤害并牵连了大量无辜。
经过1933~1934年一度缓和,基洛夫被暗杀案又带来风云骤变,使社会政治生活进一步紧张。从1935~1936年起,接连进行了一连串逮捕、审判、流放和清洗,包括针对克里姆林宫工作人员的“克里姆林宫”案(1935年1~4月),打击少年犯罪和社会不良分子的斗争,检查党证运动,以及在一些地区重新对反苏分子或富农家庭进行的流放等等。所有这些,又在党内外打击了一大片干部和群众,这就在国内形成了极为紧张的社会政在国内社会政治气氛不断紧张的同时,1936年的国际政治舞台也风云四起,开始出现战争乌云。这同英法在西班牙事变中寻求同德、意妥协,为保持其在世界上的既得利益,放弃遏制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直接相关。苏联领导看到自己在西班牙事变中同英法交好,建立欧洲集体安全的前景变得黯淡,便由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转而变为积极支持共和派的政策。这样,战争的乌云便开始浓密起来。在这种形势面前,斯大林深深意识到,在国内从党内到党外,“异己势力”强大,深恐从最上层各反对派头目到最底层反对派的同情者,以至包括历次社会政治运动遭到打击的形形色色人员,在战争环境中联起手来,结成“第五纵队”,对政权构成严重威胁。斯大林每想起托洛茨基1926年曾讲到过的法国政府反对派克列孟梭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顾德国人打到离巴黎80公里的地方而夺取政府权力的事(注:《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0卷,第48~50页。),就不寒而栗。因此,一旦战争威胁来临,他便下定了进行“大清洗”的决心。这从下述事件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几乎在苏联改变对西班牙政策的同时,斯大林于1936年9月25日与同在索契休养的日丹诺夫,联名向莫斯科发回一封被认为是发出“大清洗”信号的重要电报——以叶若夫代替雅戈达出任国家安全局局长。这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被史学家看作绝非“偶然的巧合”:显然,这是打算“在不可避免的战争前夕,消灭在他看来是潜在的“第五纵队”。(注:〔俄〕B.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 世纪俄罗斯史》,莫斯科1996年俄文版,第293~294页。)
对于“第五纵队”的担忧,也为莫洛托夫所证实。这位斯大林的亲密战友直到晚年都坚持认为,我们“幸亏有了1937年”的“大清洗”,“战时才没有出现第五纵队”。(注:〔苏〕《莫洛托夫秘谈录——与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01页。)可见,斯大林这一发动“大清洗”的意图,在莫洛托夫心中是扎根很深的。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说是1937~1938年“大清洗”的基本的和直接的原因。 然而,走向全面“大清洗”的更直接的导因,又是复杂而具体的,可以说,是由一系列事件一步步促成的。
走向“大清洗”运动的台阶
我国过去出版的苏联史着作,在讲到“大清洗”的原因时,大多基本上只讲基洛夫被杀事件;在叙述“大清洗”事件过程时,一般也只讲述莫斯科的三次公开审判。这是苏联档案揭密以前,对于“大清洗”的一种以偏概全的认识。
1937~1938年“大清洗”之发生,除了上述基本的也是主要原因外,还有各种具体的导因,而基洛夫被杀案只是走向镇压的导因之一。莫斯科三次大审判只是1937~1938“大清洗”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就它们在这次“大清洗”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第一、第二次大审判可以说是整个“大清洗”的舆论准备和战前动员,第三次大审判则已处在整个“大清洗”的尾声阶段。因此,它们只是作为“大清洗”中肃清三个主要反对派头目的战役而安排的,而1937~1938年真正全面的“大清洗”,其主要战役则是在1937年1~5月至1938年1~2月间发生的。这样看来,“大清洗”运动作为苏联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我国史学界是需要重新加以认识的。
联共(布)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市委书记基洛夫1934年12月1日被暗杀。经过苏联史学界和近年俄罗斯史学界多方研究,目前学术界居主导地位的看法是,它既不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对派集团策划的集团谋杀,也不是一直受到怀疑的斯大林策划的谋杀,而是带有某种偶然性的个人谋杀事件。(注:〔俄〕B.п. 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373页。 )但这一事件被斯大林用作加强镇压,消灭原反对派和一切对他路线不满者,成了推动“大清洗”的重要借口,则是俄罗斯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注:〔俄〕奥?奥列弗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权机制》,第142(?)页。 )在得知基洛夫被杀几个钟头后,斯大林亲笔给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草拟了一个取名“十二月一日法令”的决议,随后在形式上由政治局批准。该决议规定,侦察恐怖案件要在10天内完成,控告结论在正式开庭审判前一昼夜交付被告;不考虑对犯死罪者的死刑赦免申请;极刑判决宣布以后立即执行。(注: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第17 库, 第162卷宗,第17分卷,第87页。)这项法令意味着完全抛弃了起码应有的诉讼程序,也放弃了以前规定的对死刑的必要监督。这项法规在1937~1938年的“大清洗”中曾被广泛应用。
基洛夫被杀案很快被斯大林纳入了指控季诺维也夫反对派的轨道。他明确指示,要“到季诺维也夫分子当中去寻找兇手”。(注:〔苏〕《苏共中央公报》1989年第4期。)1934年12月16日夜,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捕。12月28~29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派出法庭在列宁格勒判处直接被指控组织谋杀的14人死刑。1935年1月9日,苏联内务部特别会议审理了“列宁格勒萨法罗夫、扎卢茨基等反革命季诺维也夫集团案”。该案包括党、政、工会和经济界活动家,共77人,被判处各种不同期限的监禁和流放。(注:〔苏〕《恢复名誉——30~50年代政治审判案》,莫斯科1991年版,第123~147页。)一礼拜后,即1月16 日,以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为首的“莫斯科中心”案作为“列宁格勒中心”的领导机构,一案19人被交付法庭,分别被判处5~10年徒刑。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判刑以后,联共(布)中央又给各地党组织下达了一封密信,题为《关于同基洛夫同志被凶残杀害相关事件的后果》。密信马上断定,谋杀是由托洛茨基分子和季诺维也夫分子卷入的一个阴谋,号召在党内追究一切与托、季有牵连的人员及其同情者。经过对季、加步步审讯逼供,到1935年以后,所有反对派参加者都被指控参与恐怖活动或同该活动有染。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斯大林在一封信中指出,在党的历史上还存在过其他各种反党集团,他列举了“托洛茨基派”、“民主集中派”、“工人反对派”、“右倾派”和“左右杂俎派”。并且指示,所有这些派别都应该是追查的对象。于是,各地方组织便把怀疑的目标对准了所有在各个不同时期反对过斯大林领导并发表过不同意见的共产党员。
在有关基洛夫被杀的官方说词中,仿佛谋杀是由一个持假党证的人潜入基洛夫办公地点所进行的一次行兇。于是在斯大林的倡议下,便掀起了一场检查党证运动。
这场运动始于1935年5月,迄于同年12月。 形式上是一项检查党证及其登录卡片真伪的工作,实际上是以审查党员、换发党证为中心,伴之以逮捕的清党运动。运动由以叶若夫为首的中央干部总管理局领导,并由内务部协同行动。一些党员经审查被开除出党后,接着就被逮捕。1935年12月,中央领导对叶若夫有关运动结果的总结表示不满,又延长了运动期限。运动的结果,审查了81%的党员。其中9%被开除出党。(注:〔俄〕B.п.德米特连柯主编:《20世纪俄罗斯史》,第379页。)中央预计驱逐托洛茨基分子和季诺维也夫分子的计划没有完成,因为只有被开除党员总数的3%属于这个集团。这表明,实际存在的托、 季分子并不像中央估计的那样多,但中央领导认为,这是因为各地方党组织中有人故意作梗,在抵制中央方针的贯彻执行。
检查党证运动除收集了大量诋毁党员的档案材料外,肃反人员又将被开除者逐一登记造册,立案侦查,其中许多人被以各种借口逮捕。据叶若夫向中央全会的报告,依据不完全资料,到1935年12月1日,与被开除党籍相关而遭到逮捕的有15218人, 揭发出了上百个“敌对组织和集团”;(注: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第17 库, 第120卷宗,第177分卷,第22页。)在检查党证过程中没收党证几乎达25万张。(注:〔苏〕奥?赫列弗纽克:《政治局——30年代的政权机制》,第148页。)这样,通过这次运动, 安全机关就在手里实际上掌握了各个不同的时期在各种问题上对“总路线”有所异议的所有党员的材料:这些党员的材料和“帽子”被安全机关拿在手里,何时扣上只是时机问题了。同时,中央领导在运动中也掌握了各地组织及其领导人对其方针的各种态度。这就为日后开展的“大清洗”作了全面的准备和铺垫。
除前述“十二月一日法令”外,1935年3 月通过了一项惩治叛国分子家属的法令,4月颁布了准许判处12岁以上儿童刑事罪的指令,6 月9日,又通过了对任何叛逃国外的苏联公民判处死刑的法令,而对任何知情不报者则处以监禁。这样,通过收集有关各类具有潜在反对派情绪的材料(主要是被开除党籍者),通过侦查各地党政领导人对中央采取消极抵制或具有抗上情绪的情况,通过强化政治案件的律条,加上1935年秋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以后工矿企业事故连续不断,追究“破坏分子”、“怠工行为”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这时国际局势的紧张又使苏联领导人越发对联合民主国家,制止法西斯侵略的可能性打上问号——所有这些情况,就使苏联最高领导人最后作出了迈向“大清洗”的决策。
“大清洗”运动的进程
1936年7月29日, 中央书记处向各地组织下达了联共(布)中央《关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革命集团恐怖活动》的密信,以此揭开了“大清洗”运动的序幕。密信以通过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为根据,列述了托、季直接勾结,实施恐怖活动的“事实”,在审判前已经把他们“罪行”的结论昭告全党。接着,在1936年8月19~24 日进行的莫斯科第一次公开审判——对“托——季反苏联合中心”案的审判,只是个过场和形式而已。这个案件由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审理,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16人交付审判。所有被告都承认不仅是信念上,而且行动上同身处国外的托洛茨基有联系,并参加了对基洛夫的谋杀,还阴谋杀害斯大林和其他苏联领导人。他们还供认,其他前反对派成员——布哈林、托姆斯基、李可夫、拉狄克、皮达可夫、索柯里尼可夫和谢列布里亚柯夫等,都参加了反革命阴谋。24日,所有被告被判死刑,并立即执行枪决。
如果说上述联共(布)中央的密信是在党内对“大清洗”所做的一次动员的话,那么,莫斯科第一次公开审判则是对苏联全社会所做的一次大动员。这次审判确认了托、季阴谋存在的事实,而从这一点又成了舆论动员的出发点。在这次公开审判期间或其后,全国上下举行了成千上万的各种群众集会,一齐声讨托——季阴谋,并作出决议,誓同“阴谋分子”斗争到底。这对造成既成事实,发动舆论、动员社会,起了巨大作用。
但是,以雅戈达为首的内务部清楚地知道,非但把托——季反对派与杀害基洛夫联系起来是牵强附会的,而将这一谋杀案同“右倾”反对派挂起钩来,更是捕风捉影。因此,在雅戈达内务部方面,力图限制这次审判的政治后果。他们把这一与党的干部根本不相干的“暴徒谋杀”,归结为一场普普通通的恐怖事件。在他们看来,审判举行了,案犯惩治了,代表一个不大的托——季集团的敌人已被揭露,事情就算完结,不能再让事态进一步扩大。但在“托——季反苏联合中心”案的审理过程中已在干扰内务部工作的叶若夫,却力图扩大被告 范围,对那些被怀疑抵制中央指令的党内干部和经济管理人员施行打击。斯大林在以雅戈达内务部为一方,以叶若夫为另一方的这场争执中,明确地站在后者一边。
恰在这期间,在1936年9月23日,克麦罗沃矿区连续发生爆炸。正在索契休养的斯大林和日丹诺夫,借机于9月25 日给莫斯科发回一封联名电报,电文说:“我们认为,任命叶若夫同志为内务部人民委员之职是绝对必要和紧急的事情。雅戈达明显不能胜任揭露托——季集团的任务。国家保卫局在这件事情上已经迟延了四年。”(注:〔苏〕《恢复名誉——30~50年代政治审判案》,第33页。)目前从现有档案中尚无法知道这个重大任免事项,经由政治局委员表决没有(注: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使用中心档案馆,第17库,第63卷宗,第1123分卷, 第146~147页。), 但由在莫斯科主持政治局日常工作的卡冈诺维奇立即形成文件,于9月30日完成,则是一清二楚的。
对叶若夫这一任命,进一步为“大清洗”提供了组织保证。此前,在政治局有重要份量的奥尔忠尼启泽,因和卡冈诺维奇保持着友谊关系,并在某种程度上同雅戈达的内务部有着某种默契,因而阻滞了大规模的清洗。但9月底对叶若夫的任命,打破了这种平衡。(注:〔英〕E.A.里斯:《斯大林主义与苏联的铁路运输(1928~1941), 伦敦、 纽约1995年俄文版,第147、148、150、158、15

4. 中央垂直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哪些部门

截止2019年7月,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包括:

1、中央党校

2、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3、中央编译局

4、人民日报社

5、求是杂志社

6、光明日报社

7、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8、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9、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4)中央编译局文件扩展阅读

在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包括:

一、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因为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常是行政和事业单位不分家,很多政府部门如房管局、规划局等,有的地区是行政单位,但有的地区是事业单位,所以老百姓统称政府部门为行政事业单位,很多地方政府发文也以此为统称,如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县属行政事业单位等。

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部门拨款发工资,一般是全额财政拨款。

5. 锲藉唴瀹炲姏姣旇缉寮虹殑缈昏疟鍏鍙告湁鍝浜

锲藉唴缈昏疟鐣岀缮妤氾纴鍝瀹跺叕鍙稿疄锷涙渶寮猴纻


浣滀负涓钖峂TI瀛︾敓锛屾垜鍦ㄧ爷浜屾椂链夊垢韪忚冻浜嗗浗鍐呯炕璇戝叕鍙哥殑涓ゅぇ宸ㄥご钬斺斾腑澶缂栬疟灞鍜屼腑锲藉瑰栫炕璇戞湁闄愬叕鍙革纴瀹冧滑钖勬湁鍗幂嬶纴浠h〃浜嗙炕璇戠晫镄勯珮绔瀹炲姏銆


棣栧厛锛屼腑澶缂栬疟灞铏介潪浼犵粺镒忎箟涓婄殑鍏鍙革纴浣嗗畠浣滀负涓澶鐩村睘镄勪簨涓氩崟浣嶏纴浠ュ叾娣卞帤镄勫︽湳搴曡暣钥岃宪绉般傝繖閲岋纴缈昏疟宸ヤ綔镄勯珮姘村嗳鍙瑙佷竴鏂戯纴鑻辨枃鐗堟敛搴滃伐浣沧姤锻婅繖镙风殑𨱒冨▉璧勬枡锛屽氨鏄鍑鸿嚜浠栦滑涔嬫坠銆傚敖绠″疄涔犳湡闂村疄璺垫満浼氢笉澶氾纴浣嗘疮涓浠界粡杩囬《灏栧栧d笓瀹跺拰澶栫睄涓揿朵弗镙煎℃牎镄勭夸欢锛岄兘钑村惈镌镞犳瘆涓板瘜镄勫︿範浠峰笺傚湪闾i噷锛屾垜链夊垢鍙备笌浜嗗崄澶氩満鐭ヨ瘑瀵嗛泦镄勮插骇锛岀洰镌逛简琛屼笟绮捐嫳浠镄勫崜瓒婃按骞冲拰涓嶆哙阍荤爷绮剧烇纴浠や汉鏁浣╀笉宸层


涓锲藉瑰栫炕璇戞湁闄愬叕鍙稿垯鏄鐪熸g殑缈昏疟鍏鍙革纴浣滀负涓锲界炕璇戣屼笟镄勯嗗啗锲戒紒锛屽畠鑳岄潬镵斿悎锲斤纴𨰾ユ湁镞犲彲鍖规晫镄勫湴浣嶃傝繖瀹跺叕鍙镐笉浠呬负镵斿悎锲藉拰锲介檯缁勭粐缈昏疟绋夸欢锛岃缮娲惧嚭璇戝憳涓鸿仈钖埚浗链烘瀯鎻愪緵鐜板満链嶅姟銆傛疮涓浣嶈疟锻橀兘缁忚繃灞傚眰绛涢夛纴缁忛獙涓板瘜锛屽疄锷涘己澶с傛垜鍦ㄧ柅𨱍呮湡闂撮氲繃鍦ㄧ嚎鏂瑰纺鍦ㄤ粬浠镄勮仈钖埚浗鏂囦欢缈昏疟閮ㄥ疄涔狅纴鍙嶉埚强镞讹纴瀹℃牎璇﹀敖锛屾疮涓𨱒℃剰瑙侀兘鐩村嚮瑕佸筹纴璁╂垜鏀惰幏镩澶氾纴鍙瑙佸叾涓扑笟镐у拰瀹炲姏涓嶅瑰皬瑙戙


褰撶劧锛屽浗鍐呰缮链変腑璇戣阃氥佹枃镐濇捣杈夈佽疟锲借疟姘戠瓑浼楀氱煡钖岖炕璇戝叕鍙革纴瀹冧滑鍦ㄤ笟鐣屼韩链夐珮搴︾殑璁ゅ彲锛屾槸瀛︾敓浠钥崇啛鑳借︾殑钖嶅瓧銆傝繖浜涘叕鍙稿湪缈昏疟棰嗗烟钖勬湁镓闀匡纴链嶅姟瀵硅薄骞挎硾锛屽悓镙峰桨鏄句简浠栦滑鍦ㄨ屼笟涓镄勫疄锷涘拰褰卞搷锷涖


镐荤殑𨱒ヨ达纴镞犺烘槸鍦ㄥ︽湳姘旀伅娴揿帤镄勪腑澶缂栬疟灞锛岃缮鏄鍦ㄤ笓涓氢笖锲介檯鍖栫殑涓锲藉瑰栫炕璇戞湁闄愬叕鍙革纴浠ュ强浼楀氱煡钖嶅叕鍙哥殑鑳屽悗锛岄兘闅愯棌镌涓锲界炕璇戣屼笟镄勫己澶у疄锷涘拰涓扑笟绮剧炪傞夋嫨鍝瀹讹纴鍙栧喅浜庝綘鍏蜂綋镄勯渶姹傚拰链熷緟锛屼絾镞犵枒锛岃繖浜涘叕鍙搁兘鏄鍊煎缑淇¤禆鍜屽︿範镄勭炕璇戣祫婧愩

6. 中央编译局的英文翻译怎么收费

中央编译局是不接受这种小文件的,建议你去大学找个英语博士帮忙翻译下应该差不多了,而且别看那些博士名头的,收费不会太高。

热点内容
怎么把服务器的ip固定了 发布:2025-01-12 03:55:42 浏览:578
php服务器开发 发布:2025-01-12 03:55:35 浏览:672
软件自制编程 发布:2025-01-12 03:54:00 浏览:534
j2ee和java的区别 发布:2025-01-12 03:42:44 浏览:581
android6小米 发布:2025-01-12 03:38:35 浏览:85
redis与数据库 发布:2025-01-12 03:20:21 浏览:211
怎么升级安卓100 发布:2025-01-12 03:19:37 浏览:516
c语言倒数 发布:2025-01-12 03:14:37 浏览:929
如何免费激活移动电话卡安卓 发布:2025-01-12 03:10:27 浏览:89
2020凯越精英配置什么样 发布:2025-01-12 03:08:02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