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语法分析编译
⑴ 【编译原理】第四章:语法分析
从分析树的根节点到叶节点方向构造分析树。
即从开始符号S推导出词串w的过程。
例:
总是选择每个句型的 最左非终结符 进行替换。
总是选择每个句型的 最右非终结符 进行替换。
在自底向上的分析中,总是采用 最左规约 的方式,因此把 最左规约 称为 规范规约 ,对应的 最右推导 称为 规范推导 。
最左推导、最右推导具有唯一性。
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采用最左推导方试,总是选择每个句型的 最左非终结符 进行替换。
由一组 过程 组成,每一个过程对应一个 非终结符 。
从文法开始符号S开始,递归调用文法中的其他非终结符,最终扫描整个输入串,完成分析。
如果其间有不唯一的产生式,就可能需要退回上一步重新尝试的情况,称为 回溯 。
预测分析 是 递归下降分析 技术的一个特例,通过输入中向前看固定个数的符号选择正确的产生式。
如果一个文法可以构造出向前看k个符号的预测分析器,称为LL(k)文法 。
预测分析不需要回溯,具有确定性。
含有 形式产生式的文法称为是 直接左递归 的。
如果一个文法中有一个非终结符A使得对某个串存在推导 ,那么这个文法是 左递归 的。其中,经过两步或以上推导产生的左递归,称为 间接左递归 的。
左递归会使递归下降分析器陷入无限循环。
文法
即
该文法是直接左递归的,会陷入无限循环。
将以上文法转换为:
即可消除左递归。事实上,这个过程把左递归转换成了右递归。
消除直接左递归的一般形式
使用代入法。
对于一个文法,通过改写产生式来 推迟决定 ,等获得足够多的输入信息再做正确的决定。
例:文法:
可以改写为:
从文法的开始符号S开始,每一步推导根据当前句型的最左非终结符A和当前输入符号α,选择正确的A-产生式。为保证分析的确定性,选出的候选式必须是唯一的。
S_文法(简单的确定型文法)
可能在某个举行中紧跟在A后面的终结符a的集合,记为 FOLLOW(A) 。
如果A是某个句型的最右符号,则将结束符“ $ ”添加到FOLLOW(A)中。
例:文法:
中,FOLLOW(B) = {a, c}
产生式 的可选集是指可以选用该产生式进行推导时对应的输入符号的集合,记为 SELECT(A->β) 。
例如
SELECT(A -> aβ)={a}
SELECT(A -> aβ | bγ)={a, b}
SELECT(A -> ε)=FOLLOW(A)
q_文法
文法符号串α串首终结符的集合,记作 FIRST(A) 。
⑵ 编译原理 什么是语义分析
在编译原理中,语法规则和词法规则不同之处在于:规则主要识别单词,而语法主要识别多个单词组成的句子。词法分析和词法分析程序:词法分析阶段是编译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从左到右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读入源程序,即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进行扫描然后根据构词规则识别单词(也称单词符号或符号)。词法分析程序实现这个任务。词法分析程序可以使用lex等工具自动生成。语法分析(Syntax analysis或Parsing)和语法分析程序(Parser) 语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一个逻辑阶段。语法分析的任务是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将单词序列组合成各类语法短语,如“程序”,“语句”,“表达式”等等.语法分析程序判断源程序在结构上是否正确.源程序的结构由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语义分析(Syntax analysis) 语义分析是编译过程的一个逻辑阶段. 语义分析的任务是对结构上正确的源程序进行上下文有关性质的审查, 进行类型审查.语义分析将审查类型并报告错误:不能在表达式中使用一个数组变量,赋值语句的右端和左端的类型不匹配.
⑶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释编译原理中语法分析的过程
语法分析(Syntax analysis或Parsing)和语法分析程序(Parser)
语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一个逻辑阶段。语法分析的任务是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将单词序列组合成各类语法短语,如“程序”,“语句”,“表达式”等等.语法分析程序判断源程序在结构上是否正确.源程序的结构由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
⑷ 编译原理笔记17:自下而上语法分析(4)LR(0)、SLR(1) 分析表的构造
(移进项目就是指圆点右边是终结符的项目,规约项目指的就是圆点在右部最右端的项目)
LR(0) 文法可以直接通过识别活前缀的 DFA 来构造 LR 分析表
假定 C = {I 0 , I 1 , ... , I n } (aka. LR(0) 项目规范族、DFA 状态集)
首先为文法产生式进行编号,拓广文法的产生式要标记为 0(这里就是后面分析表中 rj 的产生式编号 j 的由来)
然后令每个项目集 I k 的下标 k 作为分析器的状态(行首),包含 S' → .S 的集合下标为分析器的初态(也就是 DFA 的初态,一般都是 0 )。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ACTION、GOTO 子表的构造:
SLR(1) 为解决冲突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通过识别活前缀的 DFA 和【简单向前看一个终结符】构造 SLR(1) 分析表。
如果我们的识别活前缀的 DFA 中存在移进-规约冲突、规约-规约冲突,都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冲突。(这里说【尝试】,当然是因为 SLR 也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
这里,我们拿前面那个 LR(0) 解决不了的文法来举例
该文法不是 LR(0) 文法,但是是 SLR(1) 文法。
观察上图 DFA 中的状态2,想象当我们的自动机正处于这个状态:次栈顶已经规约为 T 了,栈顶也是当前的状态 2 ,而当前剩余输入为 *。
如果这个自动机不会【往前多看一步】的话,那么对处于这个状态的自动机来说,看起来状态 2 中的移进项目和规约项目都是可选的。这就是移进-规约冲突。
想要解决这个冲突,就轮到【往前多看一步】上场了——把当前剩余输入考虑进来,辅助进行项目的选择:
对其他的冲突也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判断。
这种冲突性动作的解决办法叫做 SLR(1) 解决办法
准备工作部分,与 LR(0) 分析表的构造差不多:同样使用每个项目集的状态编号作为分析器的状态编号,也就同样用作行下标;同样使用拓广文法产生式作为 0 号产生式。
填表也和 LR(0) 类似,唯一的不同体现在对规约项的处理方法上:如果当前状态有项目 A → α.aβ 和 A → α. ,而次栈顶此时是 α 且读写头读到的是 a,那么当且仅当 a∈FOLLOW(A) 时,我们才会用 A → α 对 α 进行规约。
如果构造出来的表的每个入口都不含多重定义(也就是如上图中表格那样的,每个格子里面最多只有一个动作),那么该表就是该文法的 SLR(1) 表,这个文法就是 SLR(1) 文法。使用 SLR(1) 表的分析器叫做一个 SLR(1) 分析器。
任意的二义文法都不能构造出 SLR(1) 分析表
例:悬空 else
例:
这里的 L 可以理解为左值,R 可以理解为右值
经过计算可以确定其 DFA 如下图所示。
在 状态4 中,由于 "=" 同时存在于 FOLLOW(L) 与 FOLLOW(R) 中,因此该状态内存在移进-规约冲突,故该文法不是 SLR(1) 文法。
这样的非二义文法可以通过增加向前看终结符的个数来解决冲突(比如LL(2)、LR(2))但这会让问题更加复杂,故一般不采用。而二义文法无论向前看多少个终结符都无法解决二义性。
⑸ 编译原理全部的名词解释
书上有别那么懒!.
编译过程的六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
解释程序:把某种语言的源程序转换成等价的另一种语言程序——目标语言程序,然后再执行目标程序.解释方式是接受某高级语言的一个语句输入,进行解释并控制计算机执行,马上得到这句的执行结果,然后再接受下一句.
编译程序:就是指这样一种程序,通过它能够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与之在逻辑上等价的低级语言形式的目标程序(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
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的根本区别:是否生成目标代码
句子的二义性(这里的二义性是指语法结构上的.):文法G[S]的一个句子如果能找到两种不同的最左推导(或最右推导),或者存在两棵不同的语法树,则称这个句子是二义性的.
文法的二义性:一个文法如果包含二义性的句子,则这个文法是二义文法,否则是无二义文法.
LL(1)的含义:(LL(1)文法是无二义的; LL(1)文法不含左递归)
第1个L:从左到右扫描输入串 第2个L:生成的是最左推导
1 :向右看1个输入符号便可决定选择哪个产生式
某些非LL(1)文法到LL(1)文法的等价变换: 1. 提取公因子 2. 消除左递归
文法符号的属性:单词的含义,即与文法符号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类型、值、存储地址等.
一个属性文法(attribute grammar)是一个三元组A=(G, V, F)
G:上下文无关文法.
V:属性的有穷集.每个属性与文法的一个终结符或非终结符相连.属性与变量一样,可以进行计算和传递.
F:关于属性的断言或谓词(一组属性的计算规则)的有穷集.断言或语义规则与一个产生式相联,只引用该产生式左端或右端的终结符或非终结符相联的属性.
综合属性:若产生式左部的单非终结符A的属性值由右部各非终结符的属性值决定,则A的属性称为综合属
继承属性:若产生式右部符号B的属性值是根据左部非终结符的属性值或者右部其它符号的属性值决定的,则B的属性为继承属性.
(1)非终结符既可有综合属性也可有继承属性,但文法开始符号没有继承属性.
(2) 终结符只有综合属性,没有继承属性,它们由词法程序提供.
在计算时: 综合属性沿属性语法树向上传递;继承属性沿属性语法树向下传递.
语法制导翻译:是指在语法分析过程中,完成附加在所使用的产生式上的语义规则描述的动作.
语法制导翻译实现:对单词符号串进行语法分析,构造语法分析树,然后根据需要构造属性依赖图,遍历语法树并在语法树的各结点处按语义规则进行计算.
中间代码(中间语言)
1、是复杂性介于源程序语言和机器语言的一种表示形式.
2、一般,快速编译程序直接生成目标代码.
3、为了使编译程序结构在逻辑上更为简单明确,常采用中间代码,这样可以将与机器相关的某些实现细节置于代码生成阶段仔细处理,并且可以在中间代码一级进行优化工作,使得代码优化比较容易实现.
何谓中间代码:源程序的一种内部表示,不依赖目标机的结构,易于代码的机械生成.
为何要转换成中间代码:(1)逻辑结构清楚;利于不同目标机上实现同一种语言.
(2)便于移植,便于修改,便于进行与机器无关的优化.
中间代码的几种形式:逆波兰记号 ,三元式和树形表示 ,四元式
符号表的一般形式:一张符号表的的组成包括两项,即名字栏和信息栏.
信息栏包含许多子栏和标志位,用来记录相应名字和种种不同属性,名字栏也称主栏.主栏的内容称为关键字(key word).
符号表的功能:(1)收集符号属性 (2) 上下文语义的合法性检查的依据: 检查标识符属性在上下文中的一致性和合法性.(3)作为目标代码生成阶段地址分配的依据
符号的主要属性及作用:
1. 符号名 2. 符号的类型 (整型、实型、字符串型等))3. 符号的存储类别(公共、私有)
4. 符号的作用域及可视性 (全局、局部) 5. 符号变量的存储分配信息 (静态存储区、动态存储区)
存储分配方案策略:静态存储分配;动态存储分配:栈式、 堆式.
静态存储分配
1、基本策略
在编译时就安排好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全部数据空间,并能确定每个数据项的单元地址.
2、适用的分配对象:子程序的目标代码段;全局数据目标(全局变量)
3、静态存储分配的要求:不允许递归调用,不含有可变数组.
FORTRAN程序是段结构,不允许递归,数据名大小、性质固定. 是典型的静态分配
动态存储分配
1、如果一个程序设计语言允许递归过程、可变数组或允许用户自由申请和释放空间,那么,就需要采用动态存储管理技术.
2、两种动态存储分配方式:栈式,堆式
栈式动态存储分配
分配策略:将整个程序的数据空间设计为一个栈.
【例】在具有递归结构的语言程序中,每当调用一个过程时,它所需的数据空间就分配在栈顶,每当过程工作结束时就释放这部分空间.
过程所需的数据空间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生存期在本过程这次活动中的数据对象.如局部变量、参数单元、临时变量等;
另一部分则是用以管理过程活动的记录信息(连接数据).
活动记录(AR)
一个过程的一次执行所需要的信息使用一个连续的存储区来管理,这个区 (块)叫做一个活动记录.
构成
1、临时工作单元;2、局部变量;3、机器状态信息;4、存取链;
5、控制链;6、实参;7、返回地址
什么是代码优化
所谓优化,就是对代码进行等价变换,使得变换后的代码运行结果与变换前代码运行结果相同,而运行速度加快或占用存储空间减少.
优化原则:等价原则:经过优化后不应改变程序运行的结果.
有效原则:使优化后所产生的目标代码运行时间较短,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合算原则:以尽可能低的代价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常见的优化技术
(1) 删除多余运算(删除公共子表达式) (2) 代码外提 +删除归纳变量+ (3)强度削弱; (4)变换循环控制条件 (5)合并已知量与复写传播 (6)删除无用赋值
基本块定义
程序中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一段顺序执行的语句序列,称为程序的一个基本块.
给我分数啊.
⑹ 编译原理笔记7:语法分析(1)语法分析器的任务、语法错误的处理
语法分析器的两项主要任务,分别:
源程序中的错误可以分为词法/语法错误、语义错误两类。前者主要形式是命名不合法、关键字书写错误、语法结构有问题(比如缺分号、该配对的东西不配对)等;后者则可分为静态/动态两种,静态例如类型使用错误、参数使用错误等,动态语义错误则是无穷递归这类逻辑性的问题。
例如:
紧急恢复:x = a+b+d; // 丢弃掉 b 后的记号,直到遇到 +
短语级恢复: x = a+b; // 加入分号
在写程序时,要养成减少错误的好习惯:每次用变量、参数时,要在使用之前进行初始化,并在直接使用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出现值为空等问题,防止出现不可预知的错误
⑺ 请问编译原理中什么叫完成词法分析,语法分析
以你说的SQL语句为例,词法分析是将语句中的单词流识别出来,比如create table Student 词法分析是分析出 这句的单词流是 “create” “table” “identifier”(前提是你给它们编号 比如用宏或者枚举),然后语法分析 是通过单词流 判断 非逻辑错误 比如 有不能识别的符号 create table后面不是标示符等等 语义分析是分析语句的逻辑关系 比如字段长度越界什么的如 vchar(2) 你赋值为“啊啊啊啊啊啊”这种错误的识别是语义分析阶段完成的 希望能帮到你
⑻ 编译原理-LL1文法详细讲解
我们知道2型文法( CFG ),它的每个产生式类型都是 α→β ,其中 α ∈ VN , β ∈ (VN∪VT)*。
例如, 一个表达式的文法:
最终推导出 id + (id + id) 的句子,那么它的推导过程就会构成一颗树,即 CFG 分析树:
从分析树可以看出,我们从文法开始符号起,不断地利用产生式的右部替换产生式左部的非终结符,最终推导出我们想要的句子。这种方式我们称为自顶向下分析法。
从文法开始符号起,不断用非终结符的候选式(即产生式)替换当前句型中的非终结符,最终得到相应的句子。
在每一步推导过程中,我们需要做两个选择:
因为一个句型中,可能存在多个非终结符,我们就不确定选择那一个非终结符进行替换。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做强制规定,每次都选择句型中第一个非终结符进行替换(或者每次都选择句型中最后一个非终结符进行替换)。
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采用最左推导方式,即总是选择每个句型的最左非终结符进行替换。
最终的结果是要推导出一个特定句子(例如 id + (id + id) )。
我们将特定句子看成一个输入字符串,而每一个非终结符对应一个处理方法,这个处理方法用来匹配输入字符串的部分,算法如下:
方法解析:
这种方式称为递归下降分析( Recursive-Descent Parsing ):
当选择的候选式不正确,就需要回溯( backtracking ),重新选择候选式,进行下一次尝试匹配。因为要不断的回溯,导致分析效率比较低。
这种方式叫做预测分析( Predictive Parsing ):
要实现预测分析,我们必须保证从文法开始符号起,每一个推导过程中,当前句型最左非终结符 A 对于当前输入字符 a ,只能得到唯一的 A 候选式。
根据上面的解决方法,我们首先想到,如果非终结符 A 的候选式只有一个以终结符 a 开头候选式不就行了么。
进而我们可以得出,如果一个非终结符 A ,它的候选式都是以终结符开头,并且这些终结符都各不相同,那么本身就符合预测分析了。
这就是S_文法,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例子: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S_文法,它的每一个非终结符遇到任一终结符得到候选式是确定的。如 S -> aA | bAB , 只有遇到终结符 a 和 b 的时候,才能返回 S 的候选式,遇到其他终结符时,直接报错,匹配不成功。
虽然S_文法可以实现预测分析,但是从它的定义上看,S_文法不支持空产生式(ε产生式),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
什么是空产生式(ε产生式)?
例子
这里 A 有了空产生式,那么 S 的产生式组 S -> aA | bAB ,就可以是 a | bB ,这样 a , bb , bc 就变成这个文法 G 的新句子了。
根据预测分析的定义,非终结符对于任一终结符得到的产生式是确定的,要么能获取唯一的产生式,要么不匹配直接报错。
那么空产生式何时被选择呢?
由此可以引入非终结符 A 的后继符号集的概念:
定义: 由文法 G 推导出来的所有句型,可以出现在非终结符 A 后边的终结符 a 的集合,就是这个非终结符 A 的后继符号集,记为 FOLLOW(A) 。
因此对于 A -> ε 空产生式,只要遇到非终结符 A 的后继符号集中的字符,可以选择这个空产生式。
那么对于 A -> a 这样的产生式,只要遇到终结符 a 就可以选择了。
由此我们引入的产生式可选集概念:
定义: 在进行推导时,选用非终结符 A 一个产生式 A→β 对应的输入符号的集合,记为 SELECT(A→β)
因为预测分析要求非终结符 A 对于输入字符 a ,只能得到唯一的 A 候选式。
那么对于一个文法 G 的所有产生式组,要求有相同左部的产生式,它们的可选集不相交。
在 S_文法基础上,我们允许有空产生式,但是要做限制:
将上面例子中的文法改造:
但是q_文法的产生式不能是非终结符打头,这就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引入LL(1)文法。
LL(1)文法允许产生式的右部首字符是非终结符,那么怎么得到这个产生式可选集。
我们知道对于产生式:
定义: 给定一个文法符号串 α , α 的 串首终结符集 FIRST(α) 被定义为可以从 α 推导出的所有串首终结符构成的集合。
定义已经了解清楚了,那么该如何求呢?
例如一个文法符号串 BCDe , 其中 B C D 都是非终结符, e 是终结符。
因此对于一个文法符号串 X1X2 … Xn ,求解 串首终结符集 FIRST(X1X2 … Xn) 算法: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如何求非终结符的串首终结符集?
因此对于一个非终结符 A , 求解 串首终结符集 FIRST(A) 算法:
这里大家可能有个疑惑,怎么能将 FIRST(Bβ) 添加到 FIRST(A) 中,如果问文法符号串 Bβ 中包含非终结符 A ,就产生了循环调用的情况,该怎么办?
对于 串首终结符集 ,我想大家疑惑的点就是,串首终结符集到底是针对 文法符号串 的,还是针对 非终结符 的,这个容易弄混。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 非终结符 本身就属于一个特殊的 文法符号串 。
而求解 文法符号串 的串首终结符集,其实就是要知道文法符号串中每个字符的串首终结符集:
上面章节我们知道了,对于非终结符 A 的 后继符号集 :
就是由文法 G 推导出来的所有句型,可以出现在非终结符 A 后边的终结符的集合,记为 FOLLOW(A) 。
仔细想一下,什么样的终结符可以出现在非终结符 A 后面,应该是在产生式中就位于 A 后面的终结符。例如 S -> Aa ,那么终结符 a 肯定属于 FOLLOW(A) 。
因此求非终结符 A 的 后继符号集 算法:
如果非终结符 A 是产生式结尾,那么说明这个产生式左部非终结符后面能出现的终结符,也都可以出现在非终结符 A 后面。
我们可以求出 LL(1) 文法中每个产生式可选集:
根据产生式可选集,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预测分析表,表中的每一行都是一个非终结符,表中的每一列都是一个终结符,包括结束符号 $ ,而表中的值就是产生式。
这样进行语法推导的时候,非终结符遇到当前输入字符,就可以从预测分析表中获取对应的产生式了。
有了预测分析表,我们就可以进行预测分析了,具体流程:
可以这么理解:
我们知道要实现预测分析,要求相同左部的产生式,它们的可选集是不相交。
但是有的文法结构不符合这个要求,要进行改造。
如果相同左部的多个产生式有共同前缀,那么它们的可选集必然相交。
例如:
那么如何进行改造呢?
其实很简单,进行如下转换:
如此文法的相同左部的产生式,它们的可选集是不相交,符合现预测分析。
这种改造方法称为 提取公因子算法 。
当我们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时,就需要采用最左推导方式。
而这个时候,如果产生式左部和产生式右部首字符一样(即A→Aα),那么推导就可能陷入无限循环。
例如:
因此对于:
文法中不能包含这两种形式,不然最左推导就没办法进行。
例如:
它能够推导出如下:
你会惊奇的发现,它能推导出 b 和 (a)* (即由 0 个 a 或者无数个 a 生成的文法符号串)。其实就可以改造成:
因此消除 直接左递归 算法的一般形式:
例如:
消除间接左递归的方法就是直接带入消除,即
消除间接左递归算法:
这个算法看起来描述很多,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
思考 : 我们通过 Ai -> Ajβ 来判断是不是间接左递归,那如果有产生式 Ai -> BAjβ 且 B -> ε ,那么它是不是间接左递归呢?
间接地我们可以推出如果一个产生式 Ai -> αAjβ 且 FIRST(α) 包括空串ε,那么这个产生式是不是间接左递归。
⑼ 编译原理语法分析编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queue>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using namespace std;
enum Datatype { RESERVE_WORD=1,IDENTIFIER=2,DIGIT=3,OPERATOR=4,SEPRATOR=5 };
struct OutputStruct
{
public:
Datatype type;
string value;
};
string operate[]={"sin","cos","pow"};
string KeyWord[]={"main","int","if","char","cout"};
const int MAX_SIZE=255;
char BUFF[MAX_SIZE]; //buffer to contain a char line.
ifstream inFile;
ofstream outFileStream;
queue<OutputStruct> tt;
bool IsKeyWord(string& cs)
{
for(int i=0;i<5;++i)
if(cs==KeyWord[i])
return true; //Exist
return false;
}
void ReadLineAndAnalyze()
{
int strSize=0;
int i;
int errFlag=0;
char ch;
string outStructStr,str;
struct OutputStruct outStruct;
{
i=0;
inFile.getline(BUFF,MAX_SIZE,'\n');
strSize=inFile.gcount();
cout<<BUFF;
do{
str="";
do{
ch=BUFF[i];
i++;
}while(ch==' '||ch==' '||ch=='\n');
switch(ch)
{
case '+':
case '-':
case '*':
case '/':
outStruct.type=OPERATOR;
outStruct.value=ch;
break;
case '=':
case '>':
case '<':
outStructStr=ch;
if(BUFF[i]=='=')
{
outStruct.type=OPERATOR;
outStructStr+=BUFF[i];
outStruct.value=outStructStr;
i++;
}
else
{
outStruct.type=OPERATOR;
outStruct.value=ch;
};
break;
case ',':
case ';':
case '{':
case '}':
case '(':
case ')':
case '[':
case ']':
case '\"':
outStruct.type=SEPRATOR;
outStruct.value=ch;
break;
case '0':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case '6':
case '7':
case '8':
case '9':
outStructStr+=ch;
while(BUFF[i]>='0'&&BUFF[i]<='9'||BUFF[i]=='.')
{
outStructStr+=BUFF[i];
i++;
}//while
outStruct.type=DIGIT;
outStruct.value=outStructStr;
break;
default:
if(ch>='a'&&ch<='z'||ch>='A'&&ch<='Z')
{
outStructStr+=ch;
while(BUFF[i]>='a'&&BUFF[i]<='z'||BUFF[i]>='A'&&BUFF[i]<='Z')
{
outStructStr+=BUFF[i];
i++;
}//while
if(IsKeyWord(outStructStr))
{
outStruct.type=RESERVE_WORD;
outStruct.value=outStructStr;
}
else
{
outStruct.type=IDENTIFIER;
outStruct.value=outStructStr;
}
break;
}
else
errFlag=1;
}//switch;
if(!errFlag)
tt.push(outStruct);
errFlag=0;
outStructStr="";
}while(i<strSize-1);
}//while(i<MAX_SIZE&&!inFile.eof());//do_while
return;
}
float F();
float T();
float E();
float S();
float F()
{
float ret;
if((tt.front().type==IDENTIFIER)||(tt.front().type==DIGIT))
{
ret=atof(tt.front().value.c_str());
if(tt.empty())
{
cout<<"END"<<endl;exit(0);
}
tt.pop();
return ret;
}
if(tt.front().value=="(")
{
if(tt.empty())
{
cout<<"END"<<endl;exit(0);
}
tt.pop();
ret=E();
if(tt.front().value==")")
{
if(tt.empty())
{
cout<<"END"<<endl;exit(0);
}
tt.pop();
return ret;
}
else
{
cout<<"\b ----ERROR! "<<tt.front().value<<" 缺少右括号"<<endl;
cout<<"Press \"enter\" to modify the data file!";
getchar();
system("notepad data.txt");
exit(0);
}
}
else
{
cout<<"\b ----ERROR! "<<tt.front().value<<" 缺少因子"<<endl;
cout<<"Press \"enter\" to modify the data file!";
getchar();
system("notepad data.txt");
exit(0);
}
}
float T()
{
float i,j;
i=F();
if(tt.front().value=="*")
{
if(tt.empty())
{
cout<<"END"<<endl;exit(0);
}
tt.pop();
j=T();
return i*j;
}
else if(tt.front().value=="/")
{
if(tt.empty())
{
cout<<"END"<<endl;exit(0);
}
tt.pop();
j=T();
if(abs(j)<0.0000001)
{
cout<<"\b ----ERROR! 除数为零!"<<endl;
cout<<"Press \"enter\" to modify the data file!";
getchar();
system("notepad data.txt");
exit(0);
}
return i/j;
}
return i;
}
float E()
{
float i,j;
i=T();
if(tt.front().value=="+")
{
if(tt.empty())
{
cout<<"END"<<endl;exit(0);
}
tt.pop();
j=E();
i=i+j;
}
else if(tt.front().value=="-")
{
if(tt.empty())
{
cout<<"END"<<endl;exit(0);
}
tt.pop();
j=E();
i=i-j;
}
if(tt.front().value==";"||tt.front().type==OPERATOR||tt.front().value==")")
return i;
else
{
cout<<"\b ----ERROR! "<<tt.front().value<<" 缺少运算符"<<endl;
cout<<"Press \"enter\" to modify the data file!";
getchar();
system("notepad data.txt");
exit (0);
}
}
float S()
{
float i;
i=E();
if(tt.front().value==";")
{
if(tt.empty())
{
cout<<"END"<<endl;exit(0);
}
tt.pop();
return i;
}
cout<<"\b ----ERROR! "<<tt.front().value<<" 缺少左括号"<<endl;
cout<<"Press \"enter\" to modify the data file!";
getchar();
system("notepad data.txt");
exit(0);
}
void GrammaAnalize()
{
float i;
if(tt.empty())
{
cout<<"END"<<endl;exit(0);
}
i=S();
cout<<"\b="<<i<<endl;
}
int main()
{
inFile.open("data.txt");
if(!inFile)
{
cout<<"打开源文件失败!";
return 1;
}
while(!inFile.eof())
{
ReadLineAndAnalyze();
GrammaAnalize();
}
inFile.close();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