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编译grpc
‘壹’ android集成Grpc,使用grpc进行数据交互网络通信
集成
1、首先在project的gradle文件中的dependencies里进行如下配置
2、在app的gradle文件中操作
在最顶部添加
添加protobuf编译器
添加grpc的相关引用
ok好了至此已经集成完毕了,接下来就是使用了含逗
proto生成java文件
(1) 把自己的proto文件复制粘贴到芹老让main/proto目录下,点击Android Studio中的Build菜单下的Rebuild Project即可
(2) Java文件生成位置:app/build/generated/source/proto/……
(3) 将Java文件嫌局复制出来即可使用
‘贰’ gRPC入坑记
概要
由于gRPC主要是谷歌开发的,由于一些已知的原因,gRPC跑demo还是不那么顺利的。单独写这一篇,主要是gRPC安装过程中的坑太多了,记录下来让大家少走弯路。
主要的坑:
本文讲解gRPC demo的同时,会介绍如何解决这些坑。本文对应的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52fhy/grpc-sample 。该仓库存储了demo示例,以及部分系统编译好的二进制包,大家觉得有些步骤里耗时实在太长了,可以直接clone该仓库,复制二进制包到对应目录(仅限测试开发,生产环境还是老老实实自己编译吧)。
升级GCC
gRPC命令行工具编译需要使用 GCC4.8及以上版本。CentOS6系列的内置版本是GCC4.7。
如果你的系统GCC版本>=4.8,可以忽略本节。如果仅使用golang、java,请忽略本节。
如果需要升级gcc至4.8或更高版本,建议直接采用安装SCL源之后安装devtoolset-6(devtoolset-6目前gcc版本为6.3),因为devtoolset-4及之前的版本都已经结束支持,只能通过其他方法安装。
升级到gcc 6.3:
需要注意的是scl命令启用只是 临时 的,退出shell或重启就会恢复原系统gcc版本。如果要长期使用gcc 6.3的话:
这样退出shell重新打开就是新版的gcc了。其它版本同理。
升级到gcc 7.3:
已经停止支持的devtoolset4(gcc 5.2)及之前版本的安装方法,可能比较慢,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
编译gRPC命令行工具
gRPC分C、JAVA、GO、NodeJS版本,C版本包括C++, Python, Ruby, Objective-C, php, C#,这些语言都是基于C版本开发的,共用代码库一个代码库。
如果使用C版本的gRPC,最终要从源码里编译出下列工具:
这些工具作为插件供proto编译器使用。需要先下载 grpc/grpc github上的源码。
这里有2个坑:
1、grpc/grpc仓库比较大,鉴于国内访问的网速,建议使用国内镜像。码云(https://gitee.com)提供了同步更新的镜像地址:
这样下载速度提高了不少。
2、git submole update这个命令实际就是在下载.gitmoles文件里定义的第三方依赖项到third_party目录,这个依赖项有很多,大家可以打开.gitmoles文件查看下详情。依赖的仓库都在github上,下载没几个小时是下载不下来的,就等着慢慢下载吧。
回头想想,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结果只是为了得到grpc的proto编译插件。
PHP相关支持
PHP暂时不支持作为grpc的服务端。作为客户端是可以的,需要机器安装:
其中protoc和protobuf c扩展已经在 Protobuf 小试牛刀 介绍过了,这里不再赘述。上一小节里如果安装成功,那么grpc_php_plugin也是有了的。下面介绍如何安装PHP版的gRPC库。
安装grpc c扩展:
要求:GCC编译器需要4.8及以上版本。可以使用pecl安装:
也可以指定版本:
或者下载源码(http://pecl.php.net/package/grpc)安装:
grpc/grpc代码库里也有PHP扩展的C源码,在grpc/src/php/ext/grpc目录,进去也可以直接编译。
编译完成后在php.ini里添加,使用php --ri grpc可以查看信息。
安装完C扩展后,还需要使用composer安装grpc的库:
gRPC示例
编写gRPC proto
一共定义了三个文件:
其中 User 作为 Model定义,Response 用于 RPC统一返回定义,GreeterService 则是服务接口定义。
限于篇幅,proto文件详见 https://github.com/52fhy/grpc-sample 仓库的proto目录。
GreeterService.proto文件内容如下:
这里面定义了一个service,相当于定义了一个服务接口,我们把方法名、参数定义好了,后面需要去实现它。由于gRPC不支持PHP作为服务端,这里我们使用Golang作为服务端。
首先需要使用proto工具编译出golang的代码:
执行成功,会在 Pb_Go目录里生成Go代码:
如果需要生成PHP客户端的代码,则需要使用grpc php的命令行工具grpc_php_plugin,前面小结如果执行成功,这个工具已经有了。然后:
最终生成的文件:
注意:编译那里如果我们不加--grpc_out=../$out --plugin=protoc-gen-grpc=/usr/local/bin/grpc_php_plugin,生成的PHP类是没有GreeterClient的。这个文件是gRPC编译工具自动生成的,用于连接gRPC服务端。
go编写服务
我们用Golang写服务端。上面虽然生成了Golang的部分代码,但真正的服务还没有写呢。
main.go
首先我们新建个main.go,代码不多,我直接贴出来:
然后就可以编译了。
有个大坑:go build main.go的时候会先下载go.mod里定义的依赖(依赖比较多,详情查看:https://github.com/52fhy/grpc-sample/blob/master/go.mod),其中下面这条非常慢,仓库太大了,虽然重定向到github:
为了快速下载,我在码云上做了镜像,地址:gitee.com/52fhy/google-api-go-client 。改了之后下载快多了。
编译成功后,生成了二进制文件main。我们可以直接运行:
go test
为了测试我们写的服务是否正常,可以写测试用例:
test_client.go
运行:
运行有点慢,感觉依赖的库多了。
php客户端
使用gRPC PHP客户端,确保你已经安装了:
示例:
client_test.php
运行后输出:
常见问题
1、CentOS6使用 go mod获取第三方依赖包unknown revision xxx错误
解决:其实go mod调用链中会用到一些git指令,当git版本比较旧时,调用失败产生错误,并给出歧义的提示信息。方法就是升级git版本,CentOS6自带的git是1.7版本。升级完毕后,再尝试go mod。
快速升级方法:
centos6:
2、PHP报错:Fatal error: Class ' not found
解决:请安装PHP的protobuf c扩展。
3、PHP报错:Fatal error: Class 'GrpcBaseStub' not found
解决:使用composer require grpc/grpc安装grpc。另外对应的grpc C扩展也要安装。
4、下载 github release包很慢怎么办?
解决:下载Mac版 Free Download Manager 下载工具可以解决Github 下载缓慢或失败问题。速度嗖嗖的。
参考
1、为CentOS 6、7升级gcc至4.8、4.9、5.2、6.3、7.3等高版本
http://www.vpser.net/manage/centos-6-upgrade-gcc.html
2、centos 6.x/7.x使用yum升级git版本 - 夜空
https://blog.slogra.com/post-721.html
3、Protobuf 小试牛刀 - 飞鸿影
https://www.cnblogs.com/52fhy/p/11106670.html
(本文完)
‘叁’ 对GRPC的通用封装
通过封装将grpc的技术使用难度降低到普通Java程序的开发。
cn.com.yd.commons.grpc提供了4种形式的服务接口定义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cn.com.yd.commons.grpc将请求参数和响应参数定义为bytes以统一因业务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使用cglib进行动态代理,在grpc的方法中执行具体的业务处理。
在具体应用中应将此工程使用Maven打包后作为依赖引入目标工程中。
JDK:1.8
GRPC:1.6.1
Protobuf:3.3.0
cglib:3.2.5
IDE:开发工具IDEA
IDEA自带插件支持grpc开发,所以开发工具选择IDEA。在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先安装Protobuf Support插件。
依次点击Intellij中的“File”-->"Settings"-->"Plugins"-->"Browse repositories",如图
输入Protobuf,如下所示
在main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proto的隐锋文件夹,请森肢确保文件夹的所处位置以及名称都正确,否则将不能进行编译,而且不报任何错误。
proto文件编写完成灶春晌后进行编译以生成对应的class文件,编译后的效果大致如图
其中包含了Request、Response与JSONObject之间的转换等,主要是对应用的辅助。
暂不公开。
‘肆’ Uber实时推送平台是如何打造的
原文:Uber’s Real-Time Push Platform
译者:LZM
Uber 建立的出行平台每天在处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打车订单。
实时打车市场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市场。一次行程包括多个参与者(乘客、司机),他们需要能在 APP 上实时查看、修改当前旅程的状态。因此,Uber 需要保证每个参与者和他们的 APP 实时同步相关信息,无论是接车时间、达到时间还是行驶路线和附近的司机。
今天,手机端呈现的功能日益丰富,而这些功能对实时信息同步的需求也逐渐增多。本文将介绍 Uber 工程团队如何把 Uber 平台信息同步机制从轮询转为基于 gRPC 的双向消息流协议。
在 Uber 后台,一个行程连接了现实世界中的乘客和司机。在行程过程中,这两个实体需要实时更新后台系统的信息。
我们思考一个场景:乘客发出打车请求,而司机在系统上等待接单。Uber 配对系统在后台自动匹配二者,向司机发送订单。到此为止,每一方(乘客、司机、后台)应该彼此同步他们的内容。
如果一个新订单带来,司机 APP 会每隔几秒轮询一次信息以及时更新订单状态。与此同时,乘客 APP 也会每隔几秒轮询一个信息来查看司机时候接单。
轮询的频率由数据改变的速率决定。对于一个大型 APP(例如 Uber APP),这个变化速率从几秒到几个小时不等,变化范围十分宽泛。
80% 的后台 API 请求都是来自客户端的轮询请求。激进的轮询策略能让 APP 的消息保持最新,但也会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任何轮询过程中的 bug 都可能频繁导致后台负载显着加剧,甚至崩溃。随着需要动态实时数据的功能的增加,这个方法变得不再可行。
轮询会导致更快的电池消耗、应用程序延迟和网络级拥塞。这在城市中使用 2G/3G 网络或网络不稳定的地方尤其明显。在这些地方,应用程序每次尝试拉取信息时,都会重试多次。
随着功能增加,开发者们尝试重载轮询 API 或重建一个新的 API。在高峰期,APP 同时向多个 API 发送轮询请求。每个 API 负载数个功能。这些轮询 API 本质上成为一组分片负载 API。但是,在 API 级别上保持一致性和逻辑分离仍然是一个越来越大的挑战。
冷启动问题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每当 APP 启动,所有功能都希望从后台获取最新状态,以渲染用户界面。这导致多个 API 并发竞争,APP 不能成功渲染出正常界面,直到关键组件的消息被返回。在没有优先级的情况下,因为所有的 API 都有一些关键信息,所以应用加载时间会持续增加。糟糕的网络条件会进一步恶化冷启动问题。
很明显,我们需要一个彻头彻尾的、对消息同步机制的改变。我们开启了建立一个全新的实时推送平台的旅程。在这个平台上,服务器可以根据需要向应用程序发送数据。当我们采用这种新架构时,我们发现效率有显着的改进,同时也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和挑战。
接下来,来看看我们对推送平台的几代改进以及该平台是如何演变的。
虽然使用消息推送是取代轮询的自然选择,但在如何构建推送机制上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四个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1)从轮询到推送的简单迁移
目前存在大量端设备在进行轮询。新系统必须利用现有的、分配给轮询 API 的负载和逻辑,而不是完全推倒重来。
2)简易开发
与开发轮询 API 相比,开发人员在推送数据方面不应该做截然不同的事情。
3)可靠性
所有消息应该通过网络可靠地发送到客户的 APP 上,并在发送失败时重试。
4)高效率
随着 Uber 在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发展,数据使用成本对我们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每天要在 Uber 平台上呆上几个小时的司机来说尤其如此。新协议必须最小化服务器和移动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量。
我们将这个消息推送系统命名为 RAMEN (Realtime Asynchronous MEssaging Network,实时异步消息网络)。
任何时候,实时信息都在变化。消息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决定生成一条信息的那一刻。微服务 Fireball 用于决定何时推送消息。很大部分决策都由配置文件决定。Fireball 在系统间监听多种类型的事件,并决定是否推送给该消息涉及的客户。
例如,当一个司机加单,司机和行程的状态都会改变,并触发 Fireball。之后,根据配置文件的内容,Fireball 决定何类消息应该推送给客户。通常,一个触发器会向多个用户发送多个消息。
任何事件都可能被触发器捕获,例如一些客户行为(如发出打车请求、打开 APP)、定时器到期、消息总线上的后端业务事件或是地理上的驶出 / 驶入事件。所有这些触发器都被过滤并转换为对各种后台 API 的调用。这些 API 需要客户的上下文信息,如设备定位、设备的操作系统以及 APP 的版本号,来生成一个响应。Fireball 获取设备上下文 RAMEN 服务器,并在调用 API 时将它们添加到头部。
所有来自 Uber APP 的服务器调用都由我们的 API 网关提供。推送有效负载以同样的方式生成。一旦 Fireball 决定了推送消息的对象和时间,API 网关就负责决定推送什么。网关会调用各类域服务来生成正确的推送负载。
网关中的所有 API 在如何生成有效负载方面是相似的。这些 API 分为拉取式和推送式两种。。拉取式 API 由移动设备调用来执行任何 HTTP 操作。推送 API 由 Fireball 调用,它有一个额外的 “推送” 中间件,可以拦截拉取式 API 的响应,并将其转发给推送消息系统。
将 API 网关介乎于二者之间有以下好处:
l 拉式和推式 API 共享端设备上的大部分业务逻辑。一个给定的负载可以从拉式 API 无缝切换到推式 API。例如,无论你的 APP 是通过拉式 API 调用拉出一个客户对象,还是 Fireball 通过推式 API 调用发送一个客户对象,他们都使用相同的逻辑。
l 网关负责处理大量业务逻辑,如推送消息的速率、路由和消息验证。
在适当的时候,Fireball 和网关一起生成发送给客户的推送消息。负责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移动设备的是 “推送消息传递系统”。
每条消息推送会根据不同的配置执行,这些配置项包括:
1)优先级
由于为不同的用例生成了数百个不同的消息负载,因此需要对发送到 APP 的内容进行优先排序。我们将在下一节中看到,我们采用的协议限制在单个连接上发送多个并发负载。此外,接收设备的带宽是有限的。为了给人一种相对优先级的感觉,我们将信息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优先级:
l 高优先级:核心功能数据
l 中优先级:其他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的功能数据
l 低优先级:需要发送的数据规模大且使用频率不高
优先级配置用于管理平台的多种行为。例如,连接建立后,消息按照优先级降序排列在套接字(socket)中。在 RPC 失败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端重试,高优先级消息变得更加可靠,并且支持跨区域复制。
2)存活时间
推送消息是为了改善实时体验。因此,每个消息都有一个预先定义的生存时间,从几秒到半个小时不等。消息传递系统将消息持久化并在发生错误时重试传递消息,直到有效值过期为止。
3)去重复
当通过触发器机制或重传机制多次生成相同的消息时,此配置项确定是否应该删除重复的消息推送。对于我们的大多数用例,发送给定类型的最新推送消息足以满足用户体验,这允许我们降低总体数据传输速率。
消息推送系统的最后一个组件是实际的有效负载交付服务。该服务维持着与世界各地数百万 APP 程序的活跃连接,并在它们到达时将有效信息同步。世界各地的移动网络提供了不同级别的可靠性,因此传输系统需要足够鲁棒以适应故障。我们的系统保证 “至少一次” 交货。
为了保证可靠传输,我们必须基于 TCP 协议,建立从应用程序到数据中心的持久连接。对于 2015 年的一个应用协议,我们的选择是使用带有长轮询、网络套接字或最终服务器发送事件 (SSE) 的 HTTP/1.1。
基于各种考虑,如安全性、移动 SDK 的支持和数据大小的影响,我们决定使用 SSE。Uber 已经支持了 HTTP + JSON API 栈,它的简单性和可操作性使它成为我们当时的选择。
然而,SSE 是一种单向协议,即数据只能从服务器发送到应用程序。为了提供之前提到的 “至少一次” 的保障,需要确认和重传机制以构建到应用程序协议之上的交付协议中。在 SSE 的基础上,我们定义了一个非常优雅和简单的协议方案。
客户端开始接收第一个 HTTP 请求的消息 /ramen/receive?seq=0,在任何新会话开始时序列号为 0。服务器以 HTTP 200 和 “Content-Type: text/event-stream” 响应客户端以维护 SSE 连接。接下来,服务器将按照优先级降序发送所有挂起的消息并依次递增序列号。由于底层传输协议是 TCP 协议,如果没有交付带有 seq#3 的消息,那么该连接应该已断开、超时或失败。
客户端期望在下一个看到的带有最大序列号重新连接 (在本例中 seq=2)。这就告诉了服务器,即使编号 3 写到了套接字上,它也没有被正常传递。然后服务器将重新发送相同的消息或以 seq=3 开始的任何更高优先级的消息。该协议构建了流连接所需的可恢复性,服务器负责大部分的存储工作,在客户端实现起来非常简单。
为了获知链接是否存活,服务器每 4 秒会发送一个心跳包,这类数据包大小只有一个比特。如果超过 7 秒没有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消息或心跳,客户端会认定服务终端并重新发起链接。
在上面的协议中,每当客户端重新以一个更高的序列号发起连接时,它就充当服务器刷新旧消息的确认机制。在一个环境良好的网络中,用户可能会保持连接数分钟,从而导致服务器不断积累旧消息。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应用程序会每 30 秒一次调用 /ramen/ack?seq=N,不管连接质量如何。协议的简单性允许用许多不同的语言和平台非常快速地编写客户端。
在设备上下文存储上,RAMEN 服务器在每次建立连接时存储设备上下文,并将此上下文暴露给 Fireball。每个设备上下文的 id 是用户及其设备参数对应的唯一哈希值。这允许隔离推送消息,即使用户在不同的设置下同时使用多个设备或应用程序。
第一代 RAMEN 服务器使用 Node.js 编写,并使用 Uber 内部的一致性哈西 / 分片框架 Ringpop。Ringpop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片系统。所有连接都使用用户的 UUID 进行分片,并使用 Redis 作为持久性数据存储。
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消息推送平台在整个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峰期时,RAMEN 系统通过维持高达 60 万个并发数据流连接,每秒向三种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推送超过 70000 个 QPS 消息。该系统很快成为服务器 - 客户端 API 基础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随着通信量和持久连接的快速增加,我们的技术选择也需要扩展。基于 Ringpop 的分布式分片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架构,不会随着 ring 中的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动态扩展。Ringpop 库使用一种 gossip 协议来评估成员资格。gossip 协议的收敛时间也随着环的大小增加而增加。
此外,Node.js 是单线程的,并且会有更高级别的事件循环延迟,从而进一步延迟成员信息的收敛。这些问题可能引发拓扑信息不一致,进而导致消息丢失、超时和错误。
2017 年初,我们决定重新启动 RAMEN 协议的服务器实现,以继续扩大应用规模。在这次迭代中,我们使用了以下技术:Netty、Apache Zookeeper、Apache Helix、Redis 和 Apache Cassandra。
1)Netty: Netty 是一个用于构建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高性能库。Netty 的 bytebuf 允许零拷贝缓冲区,这使得系统非常高效。
2)Apache ZooKeeper: Apache ZooKeeper 对网络连接进行一致性哈希,可以直接传输数据,不需要任何存储层。但是与分散的拓扑管理不同,我们选择了 ZooKeeper 的集中共享。ZooKeeper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分布式同步和配置管理系统,可以快速检测连接节点的故障。
3)Apache Helix: Helix 是一个健壮的集群管理框架,运行在 ZooKeeper 之上,允许定义自定义拓扑和重新平衡算法。它还很好地从核心业务逻辑中抽象出拓扑逻辑。它使用 ZooKeeper 来监控已连接的工作者,并传播分片状态信息的变化。它还允许我们编写一个自定义的 Leader-Follower 拓扑和自定义的渐进再平衡算法。
4)Redis 和 Apache Cassandra: 当我们为多区域云架构做准备时,有必要对消息进行正确的复制和存储。Cassandra 是一个持久的跨区域复制存储。Redis 被用作 Cassandra 之上的容量缓存,以避免分片系统在部署或故障转移事件中常见的群发问题。
5)Streamgate: 这个服务在 Netty 上实现了 RAMEN 协议,并拥有所有与处理连接、消息和存储相关的逻辑。该服务还实现了一个 Apache Helix 参与者来建立与 ZooKeeper 的连接并维护心跳。
6)StreamgateFE (Streamgate Front End): 该服务充当 Apache Helix 的旁观者,从 ZooKeeper 上侦听拓扑变化。它实现了反向代理。来自客户机 (火球、网关或移动应用程序) 的每个请求都使用拓扑信息进行分片,并路由到正确的 Streamgate 工作程序。
7)Helix Controllers: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 5 节点的独立服务,单独负责运行 Apache Helix Controller 进程,是拓扑管理的大脑。无论何时任何 Streamgate 节点启动或停止,它都会检测到更改并重新分配分片分区。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一直在使用这种架构,并且实现了 99.99% 的服务器端可靠性。我们推动基础设施的使用持续增长,支持 iOS、Android 和 Web 平台上的十多种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我们已经使用超过 1.5M 的并发连接来操作这个系统,并且每秒推送超过 250,000 条消息。
服务器端基础设施一直保持稳定运行。随着我们为更多新城市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我们的重点将是继续提高向移动设备消息推送机制的长尾可靠性。我们一直在试验新协议、开发新方法,以弥合和现实需求的差距。在检查以往的不足时,我们发现以下方面是导致可靠性下降的原因。
1)缺乏认证
RAMEN 协议在减少数据传输进行了优化,仅在每 30 秒或客户端重新连接时才发送确认消息。这将导致延迟确认,在某些情况下无法确认消息达到,因此很难区分是真正的消息丢失还是确认失败。
2)连接不稳定
维持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正常连接至关重要。跨不同平台的客户端实现方式在处理错误、超时、后退或应用生命周期事件 (打开或关闭)、网络状态更改、主机名和数据中心故障转移等方面有许多细微差别。这导致了不同版本间的性能差异。
3)传输限制
由于该协议在 SSE 协议基础上实现,因此数据传输是单向的。但是,许多新的应用程序要求我们启用双向消息传输机制。没有实时的往返行程时间测量,确定网络状况、传输速度、缓解线路阻塞都是不可能的。SSE 也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协议,它限制了我们传输二进制有效负载的能力,不需要使用像 base64 这样的文本编码,从而获得更大的有效负载。
2019 年底,我们开始开发下一代 RAMEN 协议以解决上述缺点。经过大量考量,我们选择在 gRPC 的基础上进行构建。gRPC 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 RPC 栈,具有跨多种语言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标准化实现,对许多不同的 RPC 方法提供了一流的支持,并具有与 QUIC 传输层协议的互操作性。
新的、基于 gRPC 的 RAMEN 协议扩展了以前基于 SSE 的协议,有几个关键的区别:
l 确认消息立即通过反向流发送,提高了确认的可靠性,而数据传输量几乎没有增加。
l 实时确认机制允许我们测量 RTT,了解实时的网络状况。我们可以区分真正的消息损失和网络损失。
l 在协议之上提供了抽象层,以支持流多路传输等功能。它还允许我们试验应用级网络优先级和流控制算法,从而在数据使用和通信延迟方面带来更高的效率。
l 协议对消息有效负载进行抽象,以支持不同类型的序列化。将来,我们会探索其他序列化方法,但要将 gRPC 保留在传输层。
l 不同语言的客户端实现也让我们能够快速支持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和设备。
目前,这项开发工作处于 beta 版阶段,很快就能上线。
消息推送平台是 Uber 出行体验的组成部分之一。今天有数百种功能建立在该平台的基础服务之上。我们总结了消息推送平台在 Uber 出行生态中取得巨大成功的几个关键原因。
1)职能分离
消息触发、创建和传递系统之间明确的职责分离允许我们在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将注意力转移到平台的不同部分。通过将交付组件分离到 Apache Helix 中,数据流的拓扑逻辑和核心业务逻辑被很好的区分开,这允许在完全相同的架构上使用不同的有线协议支持 gRPC。
2)行业标准技术
构建在行业标准技术之上使我们的实现更加鲁棒且低成本。上述系统的维护开销非常小。我们能够以一个非常高效的团队规模来传递平台的价值。根据我们的经验,Helix 和 Zookeeper 非常稳定。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扩展到数百万用户的规模,支持数百个功能和几十个应用程序。该协议的简单性使其易于扩展和快速迭代。
原文:
https://eng.uber.com/real-time-push-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