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sockets编程
❶ 采用tcp协议,使用socket编程,编写程序完成客户端发送消息给服务端,服务端接到消息后,再发
服务端代码:
/*server.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ioc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netinet/in.h>
#define PORT 4321
#define BUFFER_SIZE 1024
#define MAX_QUE_CONN_NM 5
int main()
{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sockaddr, client_sockaddr;
int sin_size, recvbytes;
int sockfd, client_fd;
char buf[BUFFER_SIZE];
/*建立socket连接*/
if ((sockfd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1)
{
perror("socket");
exit(1);
}
printf("Socket id = %d\n",sockfd);
/*设置sockaddr_in 结构体中相关参数*/
server_sock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sockaddr.sin_port = htons(PORT);
server_sock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bzero(&(server_sockaddr.sin_zero), 8);
int i = 1;/* 使得重复使用本地地址与套接字进行绑定 */
setsockopt(sock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i, sizeof(i));
/*绑定函数bind*/
if (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sock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1)
{
perror("bind");
exit(1);
}
printf("Bind success!\n");
/*调用listen函数*/
if (listen(sockfd, MAX_QUE_CONN_NM) == -1)
{
perror("listen");
exit(1);
}
printf("Listening....\n");
/*调用accept函数,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if ((client_fd = accept(sockfd, (struct sockaddr *)&client_sockaddr, &sin_size)) == -1)
{
perror("accept");
exit(1);
}
/*调用recv函数接收客户端的请求*/
memset(buf , 0, sizeof(buf));
if ((recvbytes = recv(client_fd, buf, BUFFER_SIZE, 0)) == -1)
{
perror("recv");
exit(1);
}
printf("Received a message: %s\n", buf);
if ((sendbytes = send(sockfd, buf, strlen(buf), 0)) == -1)
{
perror("send");
exit(1);
}
close(sockfd);
exit(0);
}
客户端:
/*client.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ys/ioc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netdb.h>
#include <netinet/in.h>
#define PORT 4321
#define BUFFER_SIZE 1024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fd, sendbytes;
char buf[BUFFER_SIZE];
struct hostent *host;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if(argc < 3)
{
fprintf(stderr,"USAGE: ./client Hostname(or ip address) Text\n");
exit(1);
}
/*地址解析函数*/
if ((host = gethostbyname(argv[1])) == NULL)
{
perror("gethostbyname");
exit(1);
}
memset(buf, 0, sizeof(buf));
sprintf(buf, "%s", argv[2]);
/*创建socket*/
if ((sockfd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 -1)
{
perror("socket");
exit(1);
}
/*设置sockaddr_in 结构体中相关参数*/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PORT);
serv_addr.sin_addr = *((struct in_addr *)host->h_addr);
bzero(&(serv_addr.sin_zero), 8);
/*调用connect函数主动发起对服务器端的连接*/
if(connect(sockfd,(struct sockaddr *)&serv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1)
{
perror("connect");
exit(1);
}
/*发送消息给服务器端*/
if ((sendbytes = send(sockfd, buf, strlen(buf), 0)) == -1)
{
perror("send");
exit(1);
}
if ((recvbytes = recv(sockfd, buf, BUFFER_SIZE, 0)) == -1)
{
perror("recv");
exit(1);
}
close(sockfd);
exit(0);
}
❷ TCP 和 UDP 在socket编程中的区别
UDP和TCP编程步骤也有些不同,如下:
TCP编程的服务器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4、开启监听,用函数listen();
5、接收客户端上来的连接,用函数accept();
6、收发数据,用函数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
7、关闭网络连接;
8、关闭监听;
TCP编程的客户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可选
4、设置要连接的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5、连接服务器,用函数connect();
6、收发数据,用函数send()和recv(),或者read()和write();
7、关闭网络连接;
与之对应的UDP编程步骤要简单许多,分别如下:
UDP编程的服务器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4、循环接收数据,用函数recvfrom();
5、关闭网络连接;
UDP编程的客户端一般步骤是:
1、创建一个socket,用函数socket();
2、设置socket属性,用函数setsockopt();* 可选
3、绑定IP地址、端口等信息到socket上,用函数bind();* 可选
4、设置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属性;
5、发送数据,用函数sendto();
6、关闭网络连接;
❸ Python 之 Socket编程(TCP/UDP)
socket(family,type[,protocal]) 使用给定的地址族、套接字类型、协议编号(默认为0)来创建套接字。
有效的端口号: 0~ 65535
但是小于1024的端口号基本上都预留给了操作系统
POSIX兼容系统(如Linux、Mac OS X等),在/etc/services文件中找到这些预留端口与的列表
面向连接的通信提供序列化、可靠的和不重复的数据交付,而没有记录边界。意味着每条消息都可以拆分多个片段,并且每个消息片段都能到达目的地,然后将它们按顺序组合在一起,最后将完整的信息传递给等待的应用程序。
实现方式(TCP):
传输控制协议(TCP), 创建TCP必须使用SOCK_STREAM作为套接字类型
因为这些套接字(AF_INET)的网络版本使用因特网协议(IP)来搜寻网络中的IP,
所以整个系统通常结合这两种协议(TCP/IP)来进行网络间数据通信。
数据报类型的套接字, 即在通信开始之前并不需要建议连接,当然也无法保证它的顺序性、可靠性或重复性
实现方式(UDP)
用户数据包协议(UDP), 创建UDP必须使用SOCK_DGRAM (datagram)作为套接字类型
它也使用因特网来寻找网络中主机,所以是UDP和IP的组合名字UDP/IP
注意点:
1)TCP发送数据时,已建立好TCP连接,所以不需要指定地址。UDP是面向无连接的,每次发送要指定是发给谁。
2)服务端与客户端不能直接发送列表,元组,字典。需要字符串化repr(data)。
TCP的优点: 可靠,稳定 TCP的可靠体现在TCP在传递数据之前,会有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而且在数据传递时,有确认、窗口、重传、拥塞控制机制,在数据传完后,还会断开连接用来节约系统资源。
TCP的缺点: 慢,效率低,占用系统资源高,易被攻击 TCP在传递数据之前,要先建连接,这会消耗时间,而且在数据传递时,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拥塞控制机制等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要在每台设备上维护所有的传输连接,事实上,每个连接都会占用系统的CPU、内存等硬件资源。 而且,因为TCP有确认机制、三次握手机制,这些也导致TCP容易被人利用,实现DOS、DDOS、CC等攻击。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TCP : 当对网络通讯质量有要求的时候,比如:整个数据要准确无误的传递给对方,这往往用于一些要求可靠的应用,比如HTTP、HTTPS、ftp等传输文件的协议,POP、SMTP等邮件传输的协议。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使用TCP协议的应用如下: 浏览器,用的HTTP FlashFXP,用的FTP Outlook,用的POP、SMTP Putty,用的Telnet、SSH QQ文件传输.
UDP的优点: 快,比TCP稍安全 UDP没有TCP的握手、确认、窗口、重传、拥塞控制等机制,UDP是一个无状态的传输协议,所以它在传递数据时非常快。没有TCP的这些机制,UDP较TCP被攻击者利用的漏洞就要少一些。但UDP也是无法避免攻击的,比如:UDP Flood攻击……
UDP的缺点: 不可靠,不稳定 因为UDP没有TCP那些可靠的机制,在数据传递时,如果网络质量不好,就会很容易丢包。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UDP: 当对网络通讯质量要求不高的时候,要求网络通讯速度能尽量的快,这时就可以使用UDP。 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使用UDP协议的应用如下: QQ语音 QQ视频 TFTP ……
❹ TCP 和 UDP 在socket编程中的区别
一、TCP与UDP的缓好毕区别
基于连接与无连接
对系统资源的要求(TCP较多,UDP少)
UDP程序结构较简单
流模式与数据报模式
TCP保证数据正确性,UDP可能丢包
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部分满足以下几点要求时,应该采用UDP 面向数据报方式 网络数据大多为短消息
拥有大量Client
对数据安全性无特殊要求
网络负担非常重,但对响应速度要求高
具体编程时的区别 socket()的参数不同
UDP Server不需要调用listen和accept
UDP收发数据用sendto/recvfrom函数
TCP:地址信息在connect/accept时确定
袜握UDP:扰芹在sendto/recvfrom函数中每次均 需指定地址信息
UDP:shutdown函数无效
❺ 利用UDP Sockets技术实现IP多点传送
摘要 本文介绍了UDP Sockets的基本概念和IP多点传送的原理 详细讨论了java中的相关类及使用方法 提供了一个IP多点传送的开发流程 关键词 JavaUDP Sockets一 IP多点传送 IP多点传送(multicast delivery)是针对点到点的传送和广播传送两种方式而言的 它是指在一定的组内对其成员进行的广播 是一种有限的广播 组中的某个成员发出的信息 组中的其它所有成员都能收到 它是UDP Sockets的一个分支 IP多点传送特别适合与高带宽的应用 例如在网络上发送视频和音频 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和网络通讯质量的不断改善 IP多点传送还将广泛地被应用于网上聊天及网上会议 分布式数据存储 联机事务处理 交互式游戏等方面 另外 多点传送还可以被客户机用于在网络上寻找相应的服务器 客户机发送一个多点传送的拍携请求 任何监听服务器都可以与客户机丛销连接并开始一个事务
二 UDP Socket基础 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简称UDP)进行会话必须将信息装配成一定尺寸的小报文 当发送一条信息 接收方能否收到并返回信息永远是不确定的 如果无法收到返回信息 我们就无法确定我们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接收——它可能在途中丢失 接收者返回的响应信息也可能丢失 另外 接收者也可能忽略我们的信息 因此 UDP被描述为不可靠的 无连接的和面向消息的 创建UDP sockets非常象创建一个邮箱 邮箱是使用地址来识别的 但是 我们不需要为每个发送信息的人构造一个新的邮箱 可以在含有发送信息的明信片上写上目的地址 将其放在邮箱中并发送出去 接收者可能会长久的等待 直到含有信息的明信片到达它的邮箱 而明信片上标识了发送者的返回地址
三 IP多点传送的原理 为了支持IP多点传送 某些范围的IP地址被单独留出专门用于这个目的 这些IP地址是D类地址 其地址的最高四比特的位模式为 即IP地址的范围在 和 之间 它们中的每一个IP地址都可以被引用作为一个多点传送组 任何以该IP地址编址的IP报文将被该组中的其它所有机器接收 也就是说 一个IP地址就袭郑伏相当于一个邮箱 另外 组中的成员是动态的并随时间而改变 对于IP多点传送 网间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简称IGMP) 用于管理多点传送组中的成员 支持多点传送的路由可以使用IGMP决定本地的机器是否赞成加入某个组 一个多点传送路由可以决定是否转发一个多点传送报文 影响多点传送报文的一个重要参数是time-to-live(TTL) TTL用于描述发送者希望传送的信息能通过多少不同的网络 当报文被路由器转发 报文中的TTL将减一 当TTL为零时 报文将不再向前发送 在实际使用中 我们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这些IP地址只能作为信宿地址使用 绝对不能出现在任何信源地址域中 也不能出现在源路径或记录路径选项中 由于IP多点传送是一对多的传送 因此 不能利用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简称ICMP)产生出错报文 发送一个信息到一个组 发送主机可以不是组中的成员 一些组被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分配 保留用于特殊的目的 详情参见 ftp://ftp internic net/rfc/rfc txt 另外 避免使用一些保留组 从 到 仅限于本地子网使用 建议在 和 之间任意选取一个IP地址 如果我们选取的组已经被使用 与其他机器的通讯将会混乱 一旦发生 可以退出应用 试试其他的地址 当一个机器加入一个多点传送组 它将开始接收该IP多点传送地址的信息 如果多点传送报文分发到网络上 任何监听该信息的机器都会有机会接收它 对于IP多点传送 没有一个机制对相同网络上的机器能否加入该多点传送组加以限制 因此 安全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选择的TTL参数应尽可能小 一个大的TTL值会不必要地占用Internet带宽 此外 还可能破坏不同区域使用相同组的其它的多点传送通讯
四 Java中与IP多点传送相关的类 java net包中含有UDP通讯所需要的工具 其中包括IP多点传送
1 DatagramPacket类 我们可以使用DatagramPacket类创建一个用于发送的数据报 而当接收UDP数据报时 可以使用DatagramPacket类读取数据报中的数据 发送者及其它信息 为了创建一个数据报并发送到远地系统 可以使用下面的构造器 Public DatagramPacket(byte ibuf int length InetAddress iaddr int iport ); ibuf是编码信息数据的字节数组 它的长度length就是数据报放在其中的字节数组的长度 iaddr是一个InetAddress对象 存储着接收方的主机名和IP地址等信息 iport标识数据报发送到接收主机的端口 为了接收数据报 必须使用DatagramPacket构造器 其原型为 public DatagramPacket(byte ibuf int ilength);ibuf是指接收的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ilength是该部分数据的长度 如果 ilength 小于机器接收的UDP数据报的尺寸 多余的字节将被Java忽略 另外 类中有一些方法(method)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相关的信息 public int getLength();//得到数据报中数据块的字节尺寸 public bytegetData();//得到接收数据报中的数据 public InetAddress getAddress();//为发送者提供一个 InetAddress对象 public int getPort();//得到UDP端口 值得注意的是 TCP sockets的编程中 我们无须将传送的数据分块 然而 当我们创建一个基于UDP的网络通讯应用程序时 必须创建一套方法 在运行时刻决定需分割的数据报的长度 对于TCP/IP 最大的数据报可以含有 字节的数据 然而 主机仅能接收最多 字节的数据 支持 字节的大数据报的平台是利用IP层对数据报进行分割的 如果在传送期间 任何含有IP报文的一个数据块丢失 都会造成整个UDP数据报的丢失 因此 我们在确定应用中数据报尺寸时 对其尺寸的合理性一定要谨慎 下面就是分割数据的一个例子 //循环地从输入流input中读一行数据 while((nextLine=input readLine())!=null){ //定义一个空数据报 其尺寸为 mcastBuffer=new byte[ ]; //如果读入的数据的长度大于定义的数据报的长度 //则使用定义的长度 否则使用读入数据的长度 if(nextLine length()>mcastBuffer length){ sendLength=mcastBuffer length; }else { sendLenth=nextLine length(); } //将读入的数据转换为byte类型 lineData=nextLine getBytes(); //将数据复制到用于创建数据报的byte数组 for(int i= ;i mcastBuffer[i]=lineData[i]; } ……创建数据报 发送或接收…… }
2 MulticastSocket类 Java的 MulticastSocket类是实施IP多点传送网络特征的关键 它允许我们使用多点传送IP发送或接收UDP数据报 MulticastSocket的构造器为 public MulticastSocket () throws IOException;//创建一个多点传送socket public MulticastSocket(int port)throws IOException;//在指定端口创建一个多点传送socket 另外 类中其它常用的方法有 public void joinGroup(InetAddress mcastaddr)throws IOException{} //加入多点传送组 public void leaveGroup(InetAddress mcastaddr)throws IOException{} //离开多点传送组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end(DatagramPacket p byte ttl) throws IOException{}//发送数据报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ceive(DatagramPacket p byte ttl) throws IOException{} //接收数据报 创建一个DatagramPacket对象之后 我们必须相应地创建一个 MulticastSocket对象 这样 数据报就可以使用send()方法发送了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创建 MulticastSocket 发送和接收IP多点传送数据报 int multiPort= ;//定义端口号 非超级用户应使用 以上的端口 int ttl= ; //设定TTL值 InetAddress multiAddr=InetAddress getByName(″ ″) //设定多点传送IP byteSmultiBytes={ H e O }; //定义一个内容为 Hello 的数据报 //创建多点传送数据报 DatagramPacket SmultiDatagram new Datagram Packet(SmultiBytes SmultiBytes length multiAddr multiPort); MulticastSocket multiSocket=new MulticastSocket(); //创建多点传送socket multiSocket send(SmultiDatagram ttl) //发送数据报(不加入到组中) …… byteRmultiBytes=new byte[ ];//定义一个空数据报 长度为 字节 //创建接收数据报 DatagramPacket RmultiDatagram=new DatagramPacket(RmultiBytes RmultiBytes length); multiSocket joinGroup(multiAddr);//加入到多点传送组中 multiSocket receive(RmultiDatagram);//接收UDP数据报
…… multiSocket leaveGroup(multiAddr);//离开多点传送组 multiSocket close(); //关闭多点传送 socket 当调用joinGroup()方法时 机器将关注沿着网络传送属于特定多点传送组的任何IP报文 也就是说 机器拥有了一个邮箱 主机还应使用IGMP相应地报告组的使用 对于多IP地址的机器 应配置数据报发送的接口 setInterface(oneOfMyLocalAddrs); 在DatagramSocket中没有类似 setSo Timeout()的方法设置超时
五 IP多点传送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 由于IP多点传送主要用于同组中成员的交流 因此 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大体如下 创建一个需发送的按规定编址的数据报DatagramPacket; 建立一个用于发送和接收的MulticastSocket; 加入一个多点传送组 将数据报放入MulticastSocket中传送出去 等待从MulticastSocket接收数据报 解码数据报提取信息 根据得到的信息作出回应 重复 — 步 离开该多点传送组 关闭MulticastSocket
lishixin/Article/program/Java/hx/201311/27230
❻ QT 编程QTcpSocket 类write函数
if(m_httpAddress.isEmpty() || sendBuffer.isEmpty())
{
return 0;
}//服务器地址或者需要发送的数据为空直接返回
QTcpSocket socket;
socket.connectToHost(m_httpAddress, m_httpPort);//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地址是m_httpAddress,端口号是httpPort
socket.setSocketOption(QAbstractSocket::LowDelayOption, 1);//优化为最低延迟,后面的1代码启用该优化。
if (!socket.waitForConnected())
{
return 0;
}
//等待连接,如果超过3s没有客户端连接将退出。
socket.write(sendBuffer);//开始传输数据
socket.waitForBytesWritten();
while (socket.waitForReadyRead(60000))//在6s内完成数据的传输
{
while (socket.bytesAvailable())
{
receiveBuffer += socket.readAll();
}//如果传输数据不为0,那么接受数据buffer加上该值
}
socket.close();//关闭I/O数据传输以及Tcp连接,并重置主机名和端口号
❼ Socket编程
最近也在学 还有一个自己写的C++聊天程序 有点大 下面是C写的
sockets(套接字)编程有三种,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数据报套接字 (SOCK_DGRAM),原始套接字(SOCK_RAW);基于TCP的socket编程是采用的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基于UDP采 用的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
1.TCP流式套接字的编程步骤
在使用之前须链接库函数:工程->设置->Link->输入ws2_32.lib,OK!
服务器端程序:
1、加载套接字库
2、创建套接字(socket)。
3、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和端口上(bind)。
4、将套接字设为监听模式,准备接收客户请求(listen)。
5、等待客户请求到来;当请求到来后,接受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对应于此次连接的套接字(accept)。
6、用返回的套接字和客户端进行通信(send/recv)。
7、返回,等待另一客户请求。
8、关闭套接字。
客户端程序:
1、加载套接字库
2、创建套接字(socket)。
3、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connect)。
4、和服务器端进行通信(send/recv)。
5、关闭套接字
服务器端代码如下:
#include <Winsock2.h>//加裁头文件
#include <stdio.h>//加载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
void main()
{
WORD wVersionRequested;//版本号
WSADATA wsaData;
int err;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1, 1 );//1.1版本的套接字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if ( err != 0 ) {
return;
}//加载套接字库,加裁失败则返回
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
WSACleanup( );
return;
}//如果不是1.1的则退出
SOCKET sockSrv=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创建套接字(socket)。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htonl(INADDR_ANY);//转换Unsigned short为网络字节序的格式
addrSrv.sin_family=AF_INET;
addrSrv.sin_port=htons(6000);
bind(sockSrv,(SOCKADDR*)&addrSrv,sizeof(SOCKADDR));
//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和端口上(bind)
listen(sockSrv,5);//将套接字设为监听模式,准备接收客户请求(listen)。
SOCKADDR_IN addrClient;//定义地址族
int len=sizeof(SOCKADDR);//初始化这个参数,这个参数必须被初始化
while(1)
{
SOCKET sockConn=accept(sockSrv,(SOCKADDR*)&addrClient,&len);//accept的第三个参数一定要有初始值。
//等待客户请求到来;当请求到来后,接受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对应于此次连接的套接字(accept)。
//此时程序在此发生阻塞
char sendBuf[100];
sprintf(sendBuf,"Welcome %s to http://www.sunxin.org",
inet_ntoa(addrClient.sin_addr));
//用返回的套接字和客户端进行通信(send/recv)。
send(sockConn,sendBuf,strlen(sendBuf)+1,0);
char recvBuf[100];
recv(sockConn,recvBuf,100,0);
printf("%s\n",recvBuf);
closesocket(sockConn);//关闭套接字。等待另一个用户请求
}
}
客户端代码如下:
#include <Winsock2.h>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WORD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wsaData;
int err;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1, 1 );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加载套接字库
if ( err != 0 ) {
return;
}
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1 ) {
WSACleanup( );
return;
}
SOCKET sockClient=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创建套接字(socket)。
SOCKADDR_IN addrSrv;
addrSrv.sin_addr.S_un.S_addr=inet_addr("127.0.0.1");
addrSrv.sin_family=AF_INET;
addrSrv.sin_port=htons(6000);
connect(sockClient,(SOCKADDR*)&addrSrv,sizeof(SOCKADDR));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connect)。
char recvBuf[100];和服务器端进行通信(send/recv)。
recv(sockClient,recvBuf,100,0);
printf("%s\n",recvBuf);
send(sockClient,"This is lisi",strlen("This is lisi")+1,0);
closesocket(sockClient);关闭套接字。
WSACleanup();//必须调用这个函数清除参数
}
❽ 什么是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的主要对象就是浏览器
因为我们上网基本上是依赖浏览器的,当然,像游戏,聊天软件等等这些不依赖浏览器,但需要网络协议,不同的协议,有不同的共能,网络编程就是做这些,浏览器:一大堆接口给你摆这了,想做成什么样?自己实现去吧。网络协议:这个跟前面的差不多也有一些接口,或者服务条款等等(嘿嘿,还没研究那么深)然后还是要我们编程人员来实现,我们可以从以上信息中得到它们运行的机制,特点,模式,语言,服务规定等等信息,熟知这些后,我们就可以编程了,利用它自身的东西,在加上我们需要而且符合它规范,且可运行的东西,就是编出来的东西啦~这个就是网络编程啦~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