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动态库能用static编译吗
⑴ Qt Creator 怎样设置才能实现静态编译
Qt默认的编译方式是动态编译的,但是有时候你编写的程序要发布出去,带很多动态库文件是很繁琐的,此时就需要静态编译你的程序,Qt要实现静态编译必须库文件也是静态编译的,可以用这个命令编译静态库:
1.将C:\Qt\2010.05\qt\mkspecs\win32-g++文件中的QMAKE_LFLAGS = -enable-stdcall-fixup -Wl,-enable-auto-import -Wl,-enable-runtime-pseudo-reloc
改为
QMAKE_LFLAGS = -static -enable-stdcall-fixup -Wl,-enable-
auto-import -Wl,-enable-runtime-pseudo-reloc
2.在开始菜单里找到Qt Command Prompt并运行,输入命令: configure -static -debug-and-release -no-exceptions -L "C:\Qt\2010.05\qt\include" -L "C:\Qt\2010.05\qt\lib"
-L指定一下路径,防止用到vc的头文件
选择开源:O;选择license:y;
3.上一条命令运行成功后再输入命令: mingw32-make sub-src
等1 ~3 小时可能就运行完了 完成后就ok了。。。
⑵ 缺少动态库的情况下,能通过编译吗
>> 如果你是链接动态库,在GCC后跟了一个-l参数,其后就是你所需库的名称,
>> 那么你不仅需要那个你所需的库文件,还需要你所需库的头文件才行,编译时需要头文件支持,
>> 链接时需要库文件,不管你是动态还是静态编译都是如此!!!!
头文件不是必须的。只要没有出现未声明的函数/变量的调用就可以。
>> 还需说明的一点是:只有用参数-o时才会有那个-satic的选项,
>> 也就是说只有在链接程序时才会有动态链接和静态链接之分!!!!!!
没有 -o 也可以 -static。-o 不代表链接
>> 动态链接库是为了减少可执行文件的大小,就是在一个系统中只提供一个库,
>> 可供多个动态链接的程序共同使用
同时也避免库代码被重复加载进入内存,减少系统内存占用
⑶ 关于动态库 静态库 区别与使用 路径查找等
一、引言
我们通常把一些公用函数制作成函数库,供其它程序使用。
函数库分为静态库和动态库两种。
通常情况下,对函数库的链接是放在编译时期(compile time)完成的。所有相关的对象文件(object file)与牵涉到的函数库(library)被链接合成一个可执行文件(executable file)。程序在运行时,与函数库再无瓜葛,因为所有需要的函数已拷贝到相应目录下下。所以这些函数库被成为静态库(static libaray),通常文件名为“libxxx.a”的形式。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对一些库函数的链接载入推迟到程序运行的时期(runtime)。这就是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技术。
二、两者区别:
a,静态库的使用需要:
1 包含一个对应的头文件告知编译器lib文件里面的具体内容
2 设置lib文件允许编译器去查找已经编译好的二进制代码
b,动态库的使用:
程序运行时需要加载动态库,对动态库有依赖性,需要手动加入动态库
c,依赖性:
静态链接表示静态性,在编译链接之后, lib库中需要的资源已经在可执行程序中了, 也就是静态存在,没有依赖性了
动态,就是实时性,在运行的时候载入需要的资源,那么必须在运行的时候提供 需要的 动态库,有依赖性, 运行时候没有找到库就不能运行了
d,区别:
简单讲,静态库就是直接将需要的代码连接进可执行程序;动态库就是在需要调用其中的函数时,根据函数映射表找到该函数然后调入堆栈执行。
做成静态库可执行文件本身比较大,但不必附带动态库
做成动态库可执行文件本身比较小,但需要附带动态库
链接静态库,编译的可执行文件比较大,当然可以用strip命令精简一下(如:strip libtest.a),但还是要比链接动态库的可执行文件大。程序运行时间速度稍微快一点。
静态库是程序运行的时候已经调入内存,不管有没有调用,都会在内存里头。静态库在程序编译时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程序运行时将不再需要该静态库。
其在编译程序时若链接,程序运行时会在系统指定的路径下搜索,然后导入内存,程序一般执行时间稍微长一点,但编译的可执行文件比较小;动态库是程序运行的时候需要调用的时候才装入内存,不需要的时候是不会装入内存的。
动态库在程序编译时并不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而是在程序运行是才被载入,因此在程序运行时还需要动态库存在。
三、动态链接库的特点与优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把库函数推迟到程序运行时期载入的好处:
1. 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资源共享。
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某个程序的在运行中要调用某个动态链接库函数的时候,操作系统首先会查看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看在内存里是否已有此库函数的拷贝了。如果有,则让其共享那一个拷贝;只有没有才链接载入。这样的模式虽然会带来一些“动态链接”额外的开销,却大大的节省了系统的内存资源。C的标准库就是动态链接库,也就是说系统中所有运行的程序共享着同一个C标准库的代码段。
2. 将一些程序升级变得简单。用户只需要升级动态链接库,而无需重新编译链接其他原有的代码就可以完成整个程序的升级。Windows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 甚至可以真正坐到链接载入完全由程序员在程序代码中控制。
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可以明确的指明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链接载入哪个动态链接库函数。你可以有一个相当大的软件,但每次运行的时候,由于不同的操作需求,只有一小部分程序被载入内存。所有的函数本着“有需求才调入”的原则,于是大大节省了系统资源。比如现在的软件通常都能打开若干种不同类型的文件,这些读写操作通常都用动态链接库来实现。在一次运行当中,一般只有一种类型的文件将会被打开。所以直到程序知道文件的类型以后再载入相应的读写函数,而不是一开始就将所有的读写函数都载入,然后才发觉在整个程序中根本没有用到它们。
静态库:在编译的时候加载生成目标文件,在运行时不用加载库,在运行时对库没有依赖性。
动态库:在目标文件运行时加载,手动加载,且对库有依赖性。
具体在开发中用到哪种库,我觉得还是根据实际的内存大小,ROM大小,运行的速度等综合考虑。
⑷ 求助,依赖的动态库包含静态库,编译报错说找
动态链接库和静态链接库一般是编译集成一系列的接口(函数)
在程序源代码编译完成后通过编译器编译并通过链接器与这些库进行链接
动态链接库与静态链接库的区别在于链接器在进行链接时静态库会被直接编译进程序里
而动态链接库并不会,我们这里将这些链接库称作依赖(动态库和静态库)
程序的运行需要这些依赖,程序在静态链接后该程序本身便已包含该依赖
而动态链接后的程序本身本不包含该依赖,这些依赖需要执行者自行安装进操作系统(动态库、运行时库)
程序运行时会动态地加载这些库
linux上动态库一般的后缀后为.so
静态库一般的后缀为.a
由于静态链接会直接将库编译进程序里所以静态编译后的程序相较于动态链接所要大
这就是因为静态链接会将链接库编译进程序里的原因,所以占用就要大了
出于这种原因,静态库不易于维护与更新,如果链接库中有实现有bug等需要更新则需要更新整个程序,因为静态库被编译进程序中了
但动态库就没有这种情况了,因为动态库是程序运行时动态加载的,所以我们只需要更新动态库而不需要更新所有依赖该库的程序(软件)
另一方面,很多程序的开发都会使用到相同的链接库,也就是很多程序(软件)会有相同的依赖
如果将这些依赖全部静态编译的话将会造成存储资源占用过多而造成资源浪费
而使用动态库的方式这些程序(软件)则可以共享一个链接库,而不需要每个程序都带一个链接库,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存储资源占用空间
⑸ 动态链接,静态链接 动态编译,静态编译 动态链接库,静态链接库 这些两两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有点儿乱……,分数少简单扼要的说说吧。
————————————
首先,传统的编译,也就是静态编译是把 源文件 翻译成目标文件,这个是一次性过程,也就是你所谓的静态编译。
后来的Java和.NET等语言,首先编译成中间形式,然后运行过程中根据需要编译成本地代码(注意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下次运行重新编译),这个就是JIT(即时编译)技术,从即时编译发展出了动态编译技术
————————————
(传统的)编译完成后,像C/C++、Fortran、汇编等语言,可以把多个目标文件合并到一个库文件中,这个就是静态库。比如常说的库函数printf就是libc里面的函数。
如果有了启动函数(main),main里面使用了printf,就可以通过静态链接技术,从libc中提取出printf所在的文件加入到可执行文件中,如果printf还需要其它函数,就继续搜索并加入列表,直到形成一个闭包。这个就是静态链接。
可是静态链接有个明显的缺点,如果每个程序都需要printf,那么printf这个函数的代码就会同时存在在每个程序中,这样也太占地方了吧。所以发明了动态连接技术,其实有两种形式。无论哪一种,都是首先记录下需要调用printf这个函数以及所在的动态库,等到运行的时候再加载动态库,从动态库中找到真正的printf去执行。
由于,动态链接技术需要一些额外的信息,传统的静态库是不具备的,这些额外信息主要是重复加载和卸载时所需要的一些代码,因此需要动态链接库。
⑹ Qt下如何编译库
一般分为
动态库
和
静态库
,方法分别如下:
一.
静态库的生成
1.
测试目录:
lib
2.
源码文件名:
mywindow.h,
mywindow.cpp
3.
编写项目文件:
mywindow.pro
注意两点:
TEMPLATE
=
lib
CONFIG
+=
staticlib
4.
生成Makefile:
qmake
mywindow.pro
5.
编译生成静态库libmywindow.a
make
二.
静态库的使用
1.
测试目录:
test
2.
将mywindow.h与libmywindow.a拷贝至test目录下
3.
编写main.cpp,
包含头文件mywindow.h,
并调用MyWindow类
4.
编写项目文件:
test.pro
注意加上库路径与库文件名:
LIBS
+=
-L
./
-lmywindow
5.
生成Makefile:
qmake
test.pro
6.
编译:
make
7.
运行:
./test
三.
动态库的生成
动态库编译基本和静态库类似,需要将上述将要进行编译的项目文件.pro中下面这行去掉
CONFIG
+=
staticlib
按上述操作编译完后就可以得到以lib开头并且.so*
结尾动态库文件,一般有多个。
⑺ 怎样将自己做的动态链接库“静态”编译到可执行文件里
举例文件:add.c
gcc -fPIC -c add.c /生成.o文件
gcc -shared add.o -o libmath.so /加载add.o到math动态库
gcc test.c -L. -Lmath /test.c 为主程序
另外;配置动态库加载器环境变量: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