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编译
㈠ gcc的常用编译命令
gcc编译命令总结:
1.无选项
gcc test.c
默认生成可执行文件a.out
2.-o 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名
gcc test.c -o test
3.多个文件一起编译
gcc test1.c test2.c -o test
4.-O选项
gcc -O1 test1.c -o test
作用:使用编译优化级别1编译程序,优化级别为1-3,级别越大优化效果越好,但编译时间越长
5 -g选项 :生成可调试信息
6.链接库的命令
gcc test.c -lm -o test
-lm 表示链接系统的数学库 libm.a
㈡ 怎么用命令行编译,打包,运行java
一、编译:从.java生成.class
(1)eclipse编译:
在菜单栏里选择"项目"→"构建"/"自动构建",就会在workspace的项目里的bin目录下自动生成.class文件,不需要手动一个个去编译。
(2)命令行编译:
进入src目录,直接javac com/csdn/javacode/A.java,注意这里一定要写全路径com/csdn/javacode(这里一定是/号而非.号),并且.java文件一定要有后缀名!
这样生成的.class文件和src在同一目录下,就是在哪个目录下手动一个个编译,生成的.class文件就在哪个目录下。
---------------------------------------------
二、运行:从.class生成.exe
命令行运行:
cd进入bin目录(eclipse构建生成的一般都在bin目录下),直接java com.csdn.javacode.EncryptClasses key.data
(运行EncryptClasses.class,输出到key.data文件里)
-----注意.class文件在命令行里不要带后缀名!并且路径要写全,执行时,包名加路径时,一定是点号.而非/号!!!
------------------------------------------------------------
三、打包jar:
把零散的.class文件打包为jar:(不是在eclipse里"导出"为jar包)
cd进入要打成jar包的class文件所在目录:jar cvf [生成jar的名称.jar] [列出class文件] //若有多个用空格隔开
例1:操作零散的单个或几个class文件:
cd bin
jar cvf ipaddress.jar com/cn/lbs/IPSeeker.class com/cn/lbs/SplitAddress.class
之后会在bin目录下生成ipaddress.jar,不过这里jar下面没有com.csdn.ipaddress包,因为之前没有创建目录
例2:把一个文件夹下面所有的class文件打成jar包
(这里让生成的jar目录下有com.csdn.ipaddress包,于是在总的文件夹ipaddress下新建文件夹嵌套com\csdn\ipaddress\,里面放上需要打包的.class文件)
cd回到总的文件夹ipaddress,
jar cvf ipaddress.jar * 回车
㈢ 预编译的编译指令
预编译指令指示了在程序正式编译前就由编译器进行的操作,可以放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常见的预编译指令有:
(1)#include 指令
该指令指示编译器将xxx.xxx文件的全部内容插入此处。若用<>括起文件则在系统的INCLUDE目录中寻找文件,若用 括起文件则在当前目录中寻找文件。一般来说,该文件是后缀名为h或cpp的头文件。
注意:<>不会在当前目录下搜索头文件,如果我们不用<>而用把头文件名扩起,其意义为在先在当前目录下搜索头文件,再在系统默认目录下搜索。
(2)#define指令
该指令有三种用法:
第一种是定义标识,标识有效范围为整个程序,形如#define XXX,常与#if配合使用;
第二种是定义常数,如#define max 100,则max代表100(这种情况下使用const定义常数更好,原因见注1);
第三种是定义函数,如#define get_max(a, b) ((a)>(b)?(a):(b)) 则以后使用get_max(x,y)就可以得到x和y中较大的数(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弊病,见注2)。
第四种是定义宏函数,如#define GEN_FUN(type) type max_##type(type a,type b){return a>b?a:b;} ,使用时,用GEN_FUN(int),则此处预编译后就变成了 max_int(int a,int b){return a>b?a:b;},以后就可以使用max_int(x,y)就可以得到x和y中较大的数.比第三种,增加了类型的说明。
(3)#if、#else和#endif指令
这些指令一般这样配合使用:
#if defined(标识) //如果定义了标识
要执行的指令
#else
要执行的指令
#endif
在头文件中为了避免重复调用(比如说两个头文件互相包含对方),常采用这样的结构:
#if !(defined XXX) //XXX为一个在你的程序中唯一的标识符,
//每个头文件的标识符都不应相同。
//起标识符的常见方法是若头文件名为abc.h
//则标识为abc_h
#define XXX
真正的内容,如函数声明之类
#endif
注1:因为:const常量有数据类型,而宏常量没有数据类型。编译器可以对前者进行类型安全检查,而对后者只进行字符替换,没有类型安全检查,并且在字符替换时可能会产生意料不到的错误(边际效应)。
注2:例如get_max(a++, b)时,a++会被执行多少次取决于a和b的大小!所以建议还是用内联函数而不是这种方法提高速度。虽然有这样的弊病,但这种方法的确非常灵活,因为a和b可以是各种数据类型。
注3:可以查看网络的预处理命令,编排的比较简明。
㈣ 条件编译的指令
条件编译指令将决定哪些代码被编译,而哪些是不被编译的。可以根据表达式的值或者某个特定的宏是否被定义来确定编译条件。 一般形式有如下几种
(1) #if表达式//语句段1#else//语句段2]#endif如果表达式为真,就编译语句段1,否则编译语句段2
(2) #if表达式1//语句段1#elif表达式2//语句段2#else//语句段3#endif如果表达式1真,则编译语句段1,否则判断表达式2;如果表达式2为真,则编译语句段2,否则编译语句段3 (1)#ifdef的一般形式: #ifdef宏名//语句段#endif作用:如果在此之前已定义了这样的宏名,则编译语句段。
(2)#ifndef的一般形式: #ifndef宏名//语句段#endif作用: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定义这样的宏名,则编译语句段。
#else可以用于#ifdef和#ifndef中,但#elif不可以。 #include<stdio.h>#defineLETTER1intmain(intargc,char*argv[]){charstr[20]=CLanguage,c;inti;i=0;while((c=s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