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编译环境图
❶ ubuntu怎么安装arm交叉编译工具
Ubuntu下安装ARM交叉编译器过程笔记,有图有真相。
linux下armcc和arm-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配置
2、开始安装(建议大家新建一个文件夹),然后将文件复制到新建的文件夹中
Ubuntu下安装ARM交叉编译器图文教程
输入命令:sudotarxvzfarm-linux-gcc-4.5.1-v6-vfp-20120301.tgz
Ubuntu下安装ARM交叉编译器图文教程
安装完成后,输入ls命令,可以看到一个opt文件夹,如下图
Ubuntu下安装ARM交叉编译器图文教程
3.修改环境变量,把交叉编译器的路径加入到PATH:
利用tab键的补齐功能进入该路径,如下图
输入pwd命令,查看当前路径的绝对路径
/home/cf/ARM/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bin
❷ 关于嵌入式Linux系统
1.1嵌入式Linux系统硬件环境
图4.1开发环境硬件连接
通常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环境一般由目标机、开发板、交叉编译工具链、远程调试工具和下载机制组成。本课题的工作是在装有linux操作系统(RedHat9.0)的目标机和基于S3C2410a的目标板上进行的。
设置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主要是用来埋氏目标板发送命令并监测目标板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输出信息。
要讲开发板COM1口与PC机的COM口分别用串口线连接好,而在主机端,用minicom与armsys2410用串口线连接好后进行通讯。
首先,设置minicom。用键盘在命令行输入minicom,输入后选定Serialportsetup然后按设置健A健设置SerialDevice,接着输入PC上接入的串行接口号,如果这个系统与串口1相接,相应写入/dev/ttyS0。接着需要设置传输速率,我们需要设置的传输速率为11520,按下E键,设置波特率为11520,设置完成后,没有奇偶校验,没有软件控制流和硬件控制流。设置完成后,选择为默认设置并保存退出。
设置完成后讲开发板复位,这时系统就会显示系统启动打印的信息。
1.2嵌入式linux系统软件环境
笔者的研究方向主要着重点在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软件开发层面。嵌入式linux系统可以开发的上层软件多种多样,如果从从软件分慧液段析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操作系统的引导。操作系统中要有引入加载程序,主要包括固件(firmware)和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两部分。
二、系统的管控内核。为了更好的分配系统资源,必须要对特定的硬件平台和实际应用移植操作前誉系统linux,这是进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这里主要包含了定制内核以及控制内核引导系统的参数。
三、系统文件的引导建立。文件的建立是指文件存在的物理空间,linxu系统中每一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包含自己的目录层次结构,这其中也包括根文件系统(RamDisk)和建立于Flash之上的文件系统。一个系统的操作离不开文的操作,因此要有而且要维护自己的文件系统。
四、软件上的程序用户。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开发,在自由软件中不断努力的人们为开放源码领域贡献了许多优秀的软件。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量身打造,甚至可以加入图形界面,可以更方便用户的使用。但是嵌入式linux系统不管如何构建,都离不开以下几点:
1)在嵌入的目标机装上交叉编译工具。
2)Bootloader是依赖于开发板硬件而实现编写的。
3)根据客户需求编译嵌入式Linux内核和裁剪冗余。
4)根据客户需要和系统运行的需要来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和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
5)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构建系统文件的目录。
❸ 如何使用 sdk交叉编译ros
使用ros_qtc_plugin插件新建项目
使用插件新建项目Import ROS
Workspace选项仅新建工作空间导入现工作空间新建文件ROS面Package、Basic
Node等选项创建package节点、launch文件、urdf文件等
现我创建新catkin工作空间,并且面创建package
1、新建项目
文件——新建文件或项目选择Import ROS Workspace——choose图
填写catkin工作空间名字位置图
我Namecatkin工作空间文件夹名字相同(同)名catkin_new选择浏览——创建文件夹创建名catkin_new文件夹图按车再选择打
现框询问新建工作空间未初始化否执行初始化我选择yes
相于执行catkin_init_workspace命令使工作空间初始化
点击Generate Project File再点击步
项目管理步骤配置版本控制系统我选择完图
建工作空间catkin_new空图
2、创建package
接我工作空间创建新package
catkin_new面src右键单击选择添加新文件图
选择ROS——package——choose
填写package名字test1
填写作者(Authors)维护者(Maintainers)Qt环境部没配置文支持请要用文否则新建package或者新建package面package.xml空文件
DependenciesCatkin栏填写依赖通用C++写节点需要添加roscpp依赖
图
点击完
3、添加新节点
目前package空没任何节点
我test1src文件夹右键单击选择添加新文件
选择ROS——Basic Node——choose创建节点新建.cpp文件
节点名称写node1则名node1.cpp源文件
用ROS模板新建node1.cpp源文件图自Hello World程序
4、编译节点
让编译执行文件我需要编辑test1makefile图
test1CMakeLists.txt加面几行意思node1.cpp编译名node1节点
add_executable(node1 src/node1.cpp)
target_link_libraries(node1
${catkin_LIBRARIES}
)
❹ 如何交叉编译开源库
所谓的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即安装、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在该环境下编译出嵌入式Linux系统所需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然后再上传到目标机上。
交叉编译工具链是为了编译、链接、处理和调试跨平台体系结构的程序代码。对于交叉开发的工具链来说,在文件名称上加了一个前缀,用来区别本地的工具链。例如,arm-linux-表示是对arm的交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gcc表示是使用gcc的编译器。除了体系结构相关的编译选项以外,其使用方法与Linux主机上的gcc相同,所以Linux编程技术对于嵌入式同样适用。不过,并不是任何一个版本拿来都能用,各种软件包往往存在版本匹配问题。例如,编译内核时需要使用arm-linux-gcc-4.3.3版本的交叉编译工具链,而使用arm-linux-gcc-3.4.1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则会导致编译失败。
那么gcc和arm-linux-gcc的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就是gcc是linux下的C语言编译器,编译出来的程序在本地执行,而arm-linux-gcc用来在linux下跨平台的C语言编译器,编译出来的程序在目标机(如ARM平台)上执行,嵌入式开发应使用嵌入式交叉编译工具链。
工具/原料
电脑系统:win7系统。虚拟机系统:workstation6.5 。虚拟机安装的linux版本:fedora9.0。内核:linux2.6.25 。
方法/步骤
1
我使用的交叉编译工具链是arm-linux-gcc-4.4.3,把它放在linux系统的路径是图一
2
在linux系统的路径/home/song/share下放了交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gcc-4.4.3的压缩包,另一个版本的不用。有的人可能会问到怎么把这个压缩包弄到虚拟机的linux的系统的,我是通过samba服务从主机复制到虚拟机的,这里的share文件夹就是我samba服务器的工作目录,多了不说,这不是重点。
然后通过命令mkdir embedded 建立一个arm-linux-gcc的安装目录,如图二所示。当然安装路径和目录名称“embedded”可以依自己的喜好而定。
步骤阅读
然后通过命令将share文件夹下的arm-linux-gcc-4.4.3.tar.gz复制到这里的embedded文件夹下, 当然这里你也可以不进行这一步我这是为了方便以后管理,将arm-linux-gcc安装到embedded文件夹下,方便以后寻找。
然后使用tar命令:tar zxvf arm-gcc-4.4.3.tar.gz将embedded文件夹下的arm-linux-gcc-4.4.3.tar.gz解压缩安装到当前目录下
执行完解压缩命令,就已经将交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gcc-4.4.3安装到linux系统上了,这里默认安装到了图六所示的路径上。
接下来配置系统环境变量,把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路径添加到环境变量PATH中去,这样就可以在任何目录下使用这些工具。 vi /etc/profile 编辑profile文件,添加环境变量。
在profile中的位置处,添加图八所示的红线标注的一行,路径就是图六中的红线标注的路径后面加上/4.4.3/bin。
图八中的路径一定是你自己的安装路径,可以使用pwd命令查找一下那个bin目录的路径。添加完路径后,保存退出。接下来使用命令:source /etc/profile,是修改后的profile文件生效,如图九所示。
然后,使用命令:arm-linux-gcc -v查看当前交叉编译链工具的版本信息,如图九中的红线标注第③行所示。很明显 可以看到,如果不执行第②步,则查看版本信息不成功。
然后验证交叉编译工具链是否安装成功并且可以使用,如图九所示,随便找一个目录编辑一个hello源代码。
编辑好hello.c文件后,保存退出。然后使用交叉编译器对hello.c进行编译,并生成可执行文件hello
这里生成的hello文件并不能像gcc编译出来的文件那样直接使用“./hello”命令执行并显示内容 因为它是一个二进制文件,只能下载到开发板上执行!
至此,搭建交叉编译环境步骤结束。
❺ 交叉编译链应该安装到哪个目录下
创建目录以及环境变量
在当前用户目录下创建target-project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创建mips-mole文件夹,在mips-mole文件夹下创建三个文件夹:build-tools,kernel,tools,最后,在build-tools文件夹下创建build-gcc,build-boot-gcc,build-glibc,build-binutils文件夹。命令如下:
$ cd ~
$ mkdir -p ./target-project/mips-mole/{kernel/,tools/,build-tools/{build-gcc,build-boot-gcc,build-glibc,build-binutils}}
$ tree ./target-project/mips-mole/
观察目录结构,如下图:
使用脚本构建环境变量,脚本内容如下图:
注意修改/home/用户名,修改正确后,使用source使脚本生效
$ cd target-project
$ chmod +x mips.sh
$ source mips.sh
可以使用echo査看相关变量名以观察环境变量是否生效。
最后把linux-2.6.38.tar.bz2下载放置在kernel文件夹下,binutils-2.22.tar.gz,gcc-4.6.2.tar.gz,glibc-2.14.tar.gz,glibc-ports-2.14.tar.gz,gmp-5.0.4.tar.gz,mpc-0.9.tar.gz,mpfr-3.0.1.tar.gz下载放置在build-tools文件夹下。
❻ Ubuntu14.04 用arm-linux-gcc 4.4.3 配置交叉编译环境问题
安装步骤
1、将压缩包arm-linux-gcc-4.4.3.tar.gz存放在一个目录下,这个目录就是你等会解压缩的目录,以后这个目录就不能随便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