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语言编译方式可以分为
❶ 计算机处理高级语言源程序有那些方式
计算机处理高级语言源程序有两种方式: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
解释方式:对源程序的语句翻译一条为目标代码后,执行一条,不生成完整的目标程序。
编译方式:将源程序全部翻译为目标代码生成完整的目标程序后再执行。
❷ 高级语言程序的两种执行方式是什么
高级语言的两种执行方式
一、 解释方式
所谓解释方式就是从源程序的第一条语句开始,对每条语句都先解释,然后马上执行刚解释出的这些指令,再对下一条语句做同样的处理,直到所有语句都处理完。
解释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翻译出来的计算机指令并不会存盘(不会生成目标代码)。执行完这些二进制指令就丢失了。因此,解释型语言没执行一次都要重新翻译并执行。
二、 编译方式
所谓编译方式,首先通过编译程序把整个源程序中的所有语句翻译为汇编语言源程序,然后再通过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的机器指令,形成.exe文件(可执行文件),.exe文件是可以直接运行的文件。
(2)高级语言编译方式可以分为扩展阅读
1、C、C++、Java、Python等高级语言就是为了克服汇编语言的可移植性差,摆脱硬件底层的设计,用人的思维来编写程序而设计的。高级语言表达方式接近人类的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强,通用性,可读性都很高。
2、所有的计算机语言,要想在计算机上运行都需要转变为机器语言(只有0和1组成的)才能被执行。高级语言通过编译程序(编译器)翻译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通过汇编程序(汇编器)翻译为机器语言。
❸ 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的两种工作方式(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的区别
高级语言所编制的程序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必须经过转换才能被执行,按转换方式可
将它们分为两类:
1.解释类
执行方式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同声翻译”,应用程序源代码一边由相应语言的解释器“翻译”成目标代码(机器语言),一边执行,因此效率比较低,而且不能生成可独立执行的可执行文件,应用程序不能脱离其解释器,但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动态地调整、修改应用程序,典型的解释型的高级语言有BASIC。
2.编译类
编译是指在应用源程序执行之前,就将程序源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机器语言),因此其目标程序可以脱离其语言环境独立执行,使用比较方便、效率较高。但应用程序一旦需要修改,必须先修改源代码,再重新编译生成新的目标文件(*.OBJ)才能执行,只有目标文件而没有源代码,修改很不方便。现在大多数的编程语言都是编译型的,例如Visual C++、Delphi等。
❹ 用于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有哪两种
用于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有两种:编译程序和链接程序。
以C语言为例,编译器是cc,可能链接程序就是link。
二者作用是不同的,编译器是把源程序翻译成符号语言,链接程序把来自不同源文件的多个程序整合起来,形成最终的可执行程序。
C++的编译系统沿用了C语言。其他语种,如PASCAL,DELPHI,C#,OBJECT-C,本质上没发生变化
高级语言本身分成两类,编译型和解释性的,编译型的就是上面的类型,解释型的,如BASIC,JAVA,
PHP,
PYTHON等,是不需要编译的,可以直接根据源代码(或中间代码)直接翻译到操作系统上。
❺ 高级语言按照计算机执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类它们的执行方式有什么不同,请进行概要说明。
计算机高级语言按程序的执行方式可分为:编译型和解释型。
编译型的语言之使用专门的编译器、针对特定平台将某种高级语言源代码一次性“翻译”成课被该平台硬件执行的机器吗(包括机器指令和操作数),并包装成该平台所能识别的可执行性程序的格式,这个转换过程成为编译(Compile)。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性程序可以脱离开发环境,在特定的平台上独立运行。有些程序编译结束后,还可能需要对其他编译好的目标代码进行链接,级组装两个以上的目标代码模块生成最终的可执行性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低层次的代码复用。因为编译性欲眼十一磁性的编译成机器码,所以可以脱离开发环境独立运行,且通常运行效率较高;但要移植,则必须将源码复制到特定平台上,针对特定平台进行修改,至少重新编译。
解释型语言是指使用专门的解释其队员城西逐行解释成特定平台的机器吗并立即执行的语言,解释型语言通常不会进行整体性的编译和链接处理,解释型语言相当与把编译型语言中的编译和解释过程混合到了一起同时完成。可以认为:每次执行解释型语言的程序都需要进行一次编译,因此解释型语言的程序运行效率通常较低,而且不能脱离解释其独立运行。其优势在于跨平台容易,只需提供特定平台的解释其即可。
除此外还有一种伪编译型语言。如Visual Basic,可以成成可执行性的EXE文件,实际上这个文件中,既有程序的启动代码,也有链接解释程序的代码,而这部分代码负责启动Vsuial Basic 解释程序,再对Vsuial Basic代码进行解释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