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发布时间: 2023-06-17 14:10:08

①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工作有两个要点:入出信息变换、可靠物理实现,入出信息变换主要由运行存储于PLC内存中的程序实现。这程序既有系统的(这程序又称监控程序,或操作系统),又有用户的。系统程序为用户程序提供编辑与运行平台,同时,还进行必要的公共处理,如自检,I/O刷新,与外设、上位计算机或其它PLC通讯等处理。用户程序由用户按照控制的要求进行设计。什么样的控制,就有什么样的用户程序。
可靠物理实现主要通过输入(I, INPUT)及输出(O, OUTPUT)电路。每一输入点或输出点就有一个I或O电路。而且,总是把若干个这样电路集成在一个模块(或箱体)中,然后再由若干个模块(或箱体)集成为PLC完整的I/O系统(电路)。尽管这些模块相当多,占了PLC体积的大部分,但由于它们都是由高度集成化的,所以,PLC的体积还是不太大的。
输入电路时刻监视着输入点的(通、ON或断、OFF)状态,并将此状态暂存于它的输入暂存器(还可能有别的称谓)中。每一输入点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输入暂存器。
输出电路有输出锁存器(还可能有别的称谓)。它也有两个状态,高、低电位状态,并可锁存。同时,它还有相应的物理电路,可把这个高、低电位的状态传送给输出点。每一输出点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输出锁存器。
这里的输入暂存器及输出锁存器实际是PLC的I/O电路的寄存器。它们与PLC内存交换信息通过PLC I/O总线及运行PLC的系统程序实现。
把输入暂存器的信息读到PLC的内存中,称输入刷新。PLC内存有专门开辟的存放输入信息的映射区。这个区的每一对应位(bit)称为输入继电器,或称软触点,或称为过程映射输入寄存器(the process-image input register)。这些位(bit)置成1,表示触点通,置成0为触点断。由于它的状态是由输入刷新得到的,所以,它反映的就是输入点的状态。
输出锁存器与PLC内存中的输出映射区也是对应的。一个输出锁存器也有一个内存位(bit)与其对应,这个位称为输出继电器,或称输出线圈,或称为过程映射输出寄存器(the process-image output register)。通过PLC I/O总线及运行系统程序,输出继电器的状态将映射给输出锁存器。这个映射的完成也称输出刷新。
PLC除了有可接收开关信号的输入电路,有时,还有接收模拟信号的输入电路(称模拟量输入单元或模块)。只是后者先要进行模、数转换,然后,再把转换后的数据存入PLC相应的内存单元中。
如要产生模拟量输出,则要配有模拟量输出电路(称模拟量输出模块或单元)。靠它对PLC相应的内存单元的内容进行数、模转换,并产生输出。
这样,用户所要编的程序只是,PLC输入有关的内存区到输出有关的内存区的变换。这是一个数据及逻辑处理问题。由于PLC有强大的指令系统,编写出满足这个要求的程序是完全可能的。

②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执行存储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I)和输出(O)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PLC采用微电子技术来完成各种控制功能,在现场的输入信号作用下,按照预先输入的程序,控制现场的执行机构,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动作。其主要功能有顺序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定时控制、记数控制、步进控制、数据处理、模、数和数、模转换、通信及联网等

可编程控制器是在电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2)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扩展阅读

从产品的配套性上看,产品的品种会更丰富、规格更齐全,完美的人机界面、完备的通信设备会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业控制场合的需求;从市场上看,各国各自生产多品种产品的情况会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而打破,会出现少数几个品牌垄断国际市场的局面,会出现国际通用的编程语言;

从网络的发展情况来看,可编程控制器和其它工业控制计算机组网构成大型的控制系统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

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中已有大量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网络和国际通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业及工业以外的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③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执行存储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I)和输出(O)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PLC采用微电子技术来完成各种控制功能,在现场的输入信号作用下,按照预先输入的程序,控制现场的执行机构,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动作。其主要功能有顺序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定时控制、记数控制、步进控制、数据处理、模、数和数、模转换、通信及联网等

可编程控制器是在电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3)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扩展阅读

从产品的配套性上看,产品的品种会更丰富、规格更齐全,完美的人机界面、完备的通信设备会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业控制场合的需求;从市场上看,各国各自生产多品种产品的情况会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而打破,会出现少数几个品牌垄断国际市场的局面,会出现国际通用的编程语言;

从网络的发展情况来看,可编程控制器和其它工业控制计算机组网构成大型的控制系统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

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中已有大量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网络和国际通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业及工业以外的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④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及应用

1. 什么是PLC?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1987年2月颁布了PLC的标准草案(第三稿),草案对PLC作了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


2.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2.1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期,设计制造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它能完成顺序控制,仅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控制功能。

2.2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的处理速度大提高,增加了许多特殊功能,使得可编程控制器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控制,还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

2.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可编程控制器也得到迅猛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强。PLC具有了高速计数、中断技术、PID调节、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功能。

2.4 1985年1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PLC的标准。


3. PLC的特点

3.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3.2 通用性强,使用方便

3.3 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组合灵活方便

3.4 编程语言简单、易学,便于掌握

3.5 系统设计周期短

3.6 对生产工艺以身试法适应性强

3.7 安装简单、调试方便、维护工作量小


4.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4.1 按输入/输出点数分

a) 小型机:小型PLCI/O总点数在256点以下,用户程序存储容量在4KB左右。

b) 中型机:中型PLCI/O总点数在256∽2048点之间,用户程序存储容量在8KB左右。

c) 大型机:大型PLCI/O总点数在2048点以上,用户程序存储容量在16KB以上。

4.2 按结构形式分

a) 整体式

b) 模块式

3) 按生产厂家分

在全世界有上百家PLC制造商,其中占PLC市场80%以上的生产公司是: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法国的施耐德(SCHNEIDER)自动化公司、日本的欧姆龙(OMRON)和三菱公司。


5. PLC的应用

5.1 开关量逻辑控制

5.2 模拟量控制

5.3 过程控制

5.4 定时和计数控制

5.5 顺序控制

5.6 数据处理

5.7 通信和联网


6. PLC的发展趋势

6.1 系列化、模块化

6.2 小型机功能强化

6.3 中、大型机高速度、高功能、大容量

6.4 低成本

6.5 多功能


7.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性能指标

7.1 I/O点数

I/O点数是指PLC外部I/O端子的总数。如FX毓的I/O点数最多为256。

7.2 扫描速度

一般指执行指令的时间,单位是μs/步,有时也以执行1000步指令的时间计,单位为ms/千步,通常为10ms,小型PLC的扫描时间可能大于40s。

7.3 内存容量

通常以PLC所能存放用户程序的多少来衡量。

7.4 指令系统

PLC指令的多少是衡量其软件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PLC具有的指令种类越多,它的软件功能则超强。

7.5 内部寄存器

寄存器的配置情况是衡量PLC硬件功能的一个指标。这些寄存器主要用以存放变量状态、结果和数据等。

⑤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题:

(5)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扩展阅读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考察的是控制线路的知识点:

用来描述控制电路和控制过程的语言。在控制线路图中,包含着各种控制逻辑,只有熟悉各种控制符号,具备读图能力,才能破译其中的逻辑关系。

设计优良的控制线路图,即便是与电路设计毫不相干的控制工程师也可以轻易读懂。要理解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首先必须熟悉控制过程所需要的各种不同操作及机械设备,这对于控制电路设计同等重要。

接线图根据各元件的物理连接关系以及在控制板上的实际位置绘制,电路元件用标注符号表示,各元件符号皆有相应的连接端子,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连线用直线表示。

接线图真实地反映了控制面板上各电器元件的接线情况,换句话说,接线图就是设备和接线在控制面板或相应设备上的真实连接情况。接线图对于控制线路的原始布线极为重要,也对查找线路故障提供了有力帮助。

⑥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的目录

第1章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定义
1.2 PLC的特点与应用领域
1.2.1 PLC的特点
1.2.2 PLC的应用领域
1.3 PLC的分类
1.4 PLC与其他控制系统的比较
1.5 PLC的发展趋势
习题
第2章位操作指令
2.1 实训1: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2.1.1 控制要求
2.1.2 资源分配
2.1.3 硬件接线
2.1.4 控制程序
2.2 位操作指令
2。2.1 触点指令
2.2.2 线圈指令
2.2.3 触点块及堆栈操作指令
2.2.4 其他指令
2.3 相关知识:PLC的工作原理
2.3.1 PLC的硬件构成
2.3.2 PLC的编程元件
2.3.3 PLC寻址方式
2.3.4 PLC循环扫描原理
2‘3.5 PLC的性能指标
2.4 实训2:多地点控制
2.4.1 控制要求
2.4.2 资源分配
2.4.3 硬件接线
2.4.4 控制程序
习题
第3章定时器与计数器指令
3.1 实训3:交通信号灯控制
3.1.1 控制要求
3.1.2 资源分配
3.1.3 控制程序
3.2 定时器与计数器指令
3.2.1 定时器指令
3.2.2 计数器指令
3.3 相关知识:西门子PLC的硬件资源
3.3.1 西门子PLC的发展
3.3.2 PLC的安装
3.3.3 PLC的工作模式
3.3.4 CPU模块技术指标
3.3.5 扩展模块
3.4 实训4: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
3.4.1 基本原理
3.4.2 控制要求
3.4.3 资源分配
3.4.4 控制程序
习题
第4章 数据处理指令
4.1 实训5:天塔之光
4.1.1 控制要求
4.1.2 资源分配
4.1.3 控制程序...

热点内容
sm3杂凑算法 发布:2025-02-08 20:55:00 浏览:285
抽奖源码带后台 发布:2025-02-08 20:33:54 浏览:225
欧博中央空调原始密码是多少 发布:2025-02-08 20:33:47 浏览:335
运动使人快乐缓解压力 发布:2025-02-08 20:27:01 浏览:98
linux命令大文件 发布:2025-02-08 20:25:06 浏览:897
C蚁群算法 发布:2025-02-08 20:21:25 浏览:513
私人搭建服务器能干嘛 发布:2025-02-08 20:21:24 浏览:596
网吧怎么通过服务器玩网络游戏 发布:2025-02-08 19:59:52 浏览:914
文档编辑加密 发布:2025-02-08 19:56:31 浏览:393
phpmysql存储过程实例 发布:2025-02-08 19:54:40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