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脚本
① 微课和传统课程有什么区别
微课,常见应用场景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如:晨会、夕会的边角料时间、拜访客户等待时间、乘坐公交与地铁的时间,有句俗语:“每次上厕所都要能成长一点点”,可见微课程是应用一个个小小的碎片时间完成,课程形式会多样化:资讯、真人、动画、交互、游戏等等。总之要能够运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来达成学习目的。由于借用移动互联、手机APP应用培训与学习形式未来将展现出更多的创新与交互形式。
那微课到底多长时间呢?——2小时一门课,显然无法满足微课的应用场景?根据应用场景大家也能脑补出答案:深蹲一次洗手间15分钟左右脚都麻了~所以15分钟左右,甚至更短,5分钟、10分钟最好,如果超过30分钟,就真心不能和微课扯上什么联系。所以目前我们市场上能见到的主流微课程级别分为3分钟以下、3~5分钟、5~10分钟为一个级别,15~30分钟可以作为小型专题进行学习。每个分项课程好比一集情景剧,独立开来有单独剧情,整合起来又有逻辑体系。
那在15分钟,甚至是5分钟的时间里,怎样保证让学员有收获呢?换言之:微课和传统课程到底有什么不同??
总的来说,微课比较起传统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
一、以知识点结合实务操作进行课程研发:
传统课程以章节、小节为单位,包含多个知识点,而且每个知识点从了解到应用进行教学研发,而微课程研发更多以知识点+实际应用的方式进行课程研发:如:时间管理中文本框工作法为一个知识点,文本框+OUTLOOK邮件应用进行微课程脚本开发,模拟了小李一上班收到20封邮件进行分类整理的案例讲解课程《上班5分钟如何快速处理手头邮件》。
所以微课程更重视客户体验也就是上战场,由于微课讲授时间有限,要讲得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得聚焦课程教学目标,这一步是微课开发成功的前提。谈到教学目标聚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二、以短片形式进行课程研发
由于讲授时间有限,讲解时一定得有好的呈现套路,才能保证在有限时间里讲清楚。好的呈现套路,就是手法。因此笔者再借鉴影视文学电影脚本设置思路研发了特有微课程开发思路,结合传统的课程开发套路(开场、引言、知识点、练习、结语)进行整编应对不用微课形式、时间、人群、用途有不同的脚本思路。最简单的操作就是绘制故事时间轴在进行脚本编撰。
三、重反馈,应用现代技术进行课程评估
课越碎,到处都是课,如何做好课程评估将成为培训管理者很大的挑战,如何结合平台进行课程评估将成为未来柯氏四级评估后的挑战,应用移动手机平台进行行为分析将能成为新的支撑与轨迹学习管理,目前技术上多数能支撑到随学-随测,未来技术还将实现学-测-评-行为分析-轨迹管理-知识传播-绩效验证的模式。
四、在散落的微课程中寻找逻辑
单独的微课程由于时间段其实是轻逻辑的,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逻辑的作用曾有很多老师打过比方,是串起知识点的珠子,当很多知识点出现时,帮助学员记忆的,微课只有一个知识点,所以串珠子的线就不需要了。该点随课程研发人员专业度提升将有所改变,微课程将慢慢结合行动中学习、工作中学习的逻辑线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地图(现有培训管理系统中的学习地图大多是扯淡)这也将是未来培训管理遇到的最大挑战。
② CS1.6里蹬腿跳(大跳)脚本是什么
CS跳跃对于战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按类型划分为小跳、大跳、蹲跳、旋转跳、滑步跳等不同类型。熟练掌握它们不仅能救你一命,在关键时刻还能扭转战场败局。下文是笔者通过对无数个Demo的整理总结出的跳跃战术,包括对当年MARK=NC=表演的超级跳介绍,希望本文能对老玩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新玩家起到指引和帮助作用。
注:文中跳跃键为空格键,蹲键为Ctrl键、W键是前进、S键是后退、A键是左平移、D键是右平移。
小跳
小跳是最简单的跳跃类型,只要点击蹲键再快速松手,主角就会因蹲伏产生的反作用力,作出一个腾空动作,这个动作就是小跳。如果有规律地点击蹲键,可连续进行小跳。虽然小跳在战网中使用次数较少,但在比赛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因为比赛都是5V5对战模式,在充分考虑时间、地点、局势等因素前提下,合理使用小跳能很好地观察敌人站位,提高团队配合进攻的成功率。时间因素,指的是每局开始站位时和每局接近结束时间;地点是指小木箱或较矮的障碍物后;局笑并皮势则是指争取使用一次小跳来观察战场情况,避免多次小跳被狙击手抓住规律,使原本精心策划的战术功亏一篑。只要使用小跳看清敌人站位,就可选择两种方法来进行还击:第1种,轻武器队友(MP5)利用障碍物掩护,通过左右平移来不断偷袭敌人;第2种,重武器队友(GALIL·FAMAS·M4A1·AK47·狙击枪)直接击穿障碍物或木箱,点射先前观察到的敌人站位。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竟有90%的玩家不知道什么是小跳,确实令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优点:腾空时间短,速度快,不受武器重量影响,敌人不至于立即扣动板机消灭你。
缺点:小跳只会露出头部,敌人爆头几率得到增加,同时会暴露自己的目标。
大跳·蹲跳
大跳作为伴随CS至今的跳跃类型,给无数玩家带来过辉煌的时刻。因此文中抛开跳跃作战等老生常谈的问题,针对容易被大家忽视的跳跃“理念”来分析。不知是受到国外Demo影响,还是自身养成的坏习惯,几乎所有玩家都认为蹲跳距离比大跳距离远。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无数玩家被误导长达4年之久,真正的跳跃理念是:在同一高度区域内,大跳距离与蹲跳距离完全相同。可能你会感到不可思议,那我们以官方地图AS_TUNDRA中直升飞机旁的斜坡,来证明这个新理念的正确性。选用该地图是由于斜坡区域刚好是CS中标准的2米距离,而且斜坡两侧高度在同一平面。首先,配合方向键使用助跑蹲跳,就很容易完成两侧平台间的跳跃。现在,配合方向键使用助跑大跳,你会发现这次跳跃并没有飞跃过斜坡,而是在斜坡尽头滑了下去。可能你会问,刚才不是说大跳距离与蹲跳距离完全相同吗?不错,这次大跳失败原因是《半条命》引擎在作怪,因为CS具有真实的力学系统,所以只要身体边缘紧贴平台,全身就能站在整个平台上。同理,虽然大跳和蹲跳跳跃距离相同,但蹲跳在空中有蹲伏动作,脚尖恰好挂在平台边缘完成跳跃。根据这个道理,使用传统大跳方法永远无法跳过斜坡,只有使用新的大跳方法才能飞跃斜坡。具体做法很简单,当使用传统助跑大跳腾空时,迅速左或右平移鼠标约45度,同时按下左平移或右平移键。这时主角身体在空中会向左或右发生旋转,但注意跳跃轨迹仍然以直线方式前进,此时脚部会随身体旋转增大落地面积,便能完成以前只有蹲跳才能跃过的斜坡。从这个例子可看出,同一高度平面内,新的大跳法将完全替代蹲跳。
但这并不能否认蹲跳的作用,从长期的战术眼光来看,蹲跳和大跳理念完全相反: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跳跃类型。这种跳跃是当使用大跳腾空时,利用蹲键让主角脚部紧缩,跳上原本无法来到的区域,克服大跳只在同一高度跳跃的缺陷。不仅如此,地图中某些特殊区域,空中蹲跳配合头部运动,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里以着名的DE_DUST2地图B基“狗洞”说明,如果使用传统蹲跳,只能慢慢移动来穿越“狗洞”,这既浪费了作战时间,又容易被敌人从背后偷袭。如果蹲跳配合头部动作来完成,就能在瞬间穿过“狗洞”,对于队友跑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跳跃方法和蹲跳方式如出一辙,唯一的难度是要找准合适的起跳距离,然后在腾空时移动鼠标,让头部向下低约45度便能成功完成。另外,蹲跳落地瞬间最好放开蹲键,从而减少蹲伏带来的反作用力,不会因起身时减缓移动速度。归根到底,大跳和蔽烂蹲跳相辅相成,根据战场地形和战争发展趋势,选择不同跳跃类型,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优点:穿越障碍物缩短全碰差队跑位时间,对敌人给予出奇制胜的一击。
缺点:自从1.4版改变跳跃参数后,落地瞬间将会有停顿感,而且受武器重量影响。
旋转跳
顾名思义,旋转跳结合了大跳与蹲跳的优点,在起跳空中进行有规律的旋转运动,以便绕过障碍物跳上难以置信的地区。对比来看,整个跳跃过程比较复杂,要依据障碍物大小和方向来选择旋转时间和角度,具体做法以流行的DE_AZTEC地图来举例。众所周知,石桥上“跳石柱”一直被玩家津津乐道,众多MTV也将此极具表演力的跳跃收录其中。到底“跳石柱”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旋转跳。从石桥向外起跳后,在保证身体没有靠近石廊时,在空中按左平移键同时向左旋转鼠标(按右平移键同时向右旋转鼠标),就能顺利落到石廊对面区域。可以这么说,旋转跳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障碍物的影响。一旦身体碰上障碍物,就会导致移动速度减慢,使原本优美的旋转跳前功尽弃。但旋转跳对于战术不会有太大影响,除了用于前往特殊区域外,带来更多的是视觉上的享受。
优点:跳到原本无法到达的区域,非常具有视觉观赏性。
缺点:跳跃既复杂又繁琐,毫无目的的跳跃只会被敌人偷袭。
滑步跳
严格来说,滑步跳并不能算是跳跃,它是利用紧贴障碍物所产生的摩擦力,来发生滑步现象的运动过程。也就是说,当身体和障碍物所产生的摩擦力越大,滑步跳完成难度也就越小;摩擦力越小主角就会跌落地面,滑步跳完成难度便会相应增大。这里仍然以AS_TUNDRA地图来举例,在T方基地旁有个高耸的平台,要想从地面到平台唯有滑步跳能实现。这种跳跃过程只需要通过方向键,让主角身体靠近障碍物,找到合适角度切换武器重量最轻的匕首,就能从地面缓慢移动到平台。相反,当从平台落于地面时,普通行动会导致主角生命值减少。如果使用滑步跳,就能毫发无损地降落到地面。必须注意的是,滑步跳只适用于90度到180度之间的内角或外角,甚至可以这么说,只要在地图中找到特殊斜坡,就等于是完成了滑步跳。
优点:滑步跳操作简单容易实现。
缺点:滑步时间漫长,要多留意周围动静。
连跳
就是跳了以后然后又跳一次!在第1次跳越落地的一瞬间在按跳,象在闪电般(吊桥)跳出家门口!别人看脚还没落地!游戏中转弯口到水下通过2段跳可以很快的下去,这种跳法在CS里面非常常用。
超级跳
在写本文时,并没有打算介绍超级跳,但当笔者看见新手在论坛里对于超级跳喋喋不休时,才感觉到超级跳原来已深入人心,成为CS跳跃中不可抹去的记忆。必须说明的是,这种超级是利用1.0或1.1版自身Bug实现的,通过不断加速度得到不可思议的跳跃距离。不过手动按键过于繁琐和复杂,并且任何失误都会失去累积的惯性加速度。至今为止,不使用脚本连续跳出5个超级跳的玩家几乎没有。最终,超级跳未能逃脱作弊的命运,特此纪念它曾为我们演绎出的辉煌瞬间